高中政治生活学生课堂笔记2
高一政治课堂笔记

高一政治课堂笔记高一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要认真做好笔记,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政治课堂笔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政治课堂笔记(一)1、“一体”——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的地位如何。
通常这个性质得看统治阶级的性质。
我国的国体(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而且要注意宪法的规定,其中工人阶级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是国家领导阶级;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最广泛的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
这一性质决定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P52、“三观”——国家观、民主观、权利和义务观。
(1)、国家观:①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阶级矛盾发展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产生);②是经济上占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本质,概念表述);③它由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四个要素构成(构成要素);④国家具有阶级性(本质属性,即国家为谁服务、代表谁的利益)。
P5(2)、民主观:①民主是指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阶级消亡也就没有民主;民主只属于一定阶级,民主不是全民的,且特指统治阶级范围,被统治阶级没有丝毫的民主权利),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②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的本质属性、即只是统治阶级才享有)③民主是相对于专制而言的。
专制是指(君主)独自掌握政权,凭自己的意志独断独行。
如封建帝王、意大利历史上的莫索里尼等。
是一种让多数服从少数或个人的做法。
(民主与专制是相对的两种国家制度类型)④民主和专政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有区别也有联系。
区别在概念(专政是指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对被统治阶级实行的强力统治。
)和阶级性上(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只适用于敌对势力);联系在一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有民主就一定有专政,有专政就一定有民主。
民主和专政是相对的一种国家制度民主制下的统治形式两个方面。
另即使在专制这种国家制度下,也会有专政的形式。
政治必修二笔记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国家:1.含义: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国家的性质(国体):1定义: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2)国家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3.我国的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人民民主专政:1.民主与专政:1)民主: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2.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权利、主体)、真实性(法律、制度、物质)。
3.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在于对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4.关于人权:1)最根本的人权:生存权、发展权。
2)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国家主权是人民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
三、为什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民主调动积极性,专政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要求。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一、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对选民)二、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对候选人)三、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四、民主选举的意义:行使好民主选举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高中政治生活必修知识点

高中政治生活必修知识点高中政治很注重背书,高中政治中有很多概念都需要记住。
幸运的是,必修二的政治内容都是很简单的知识点,我们在记忆的时候也不会觉得吃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政治生活必修2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高中政治必修2知识一、政治权利与自由1、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
2、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3、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2) 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3)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二、政治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它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爱国主义的体现,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依法统一原则。
(1)我国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二者不可分离。
相对应而存在,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2)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3)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4)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一、意识的本质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2)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高一政治必修二笔记人教版

高一政治必修二笔记人教版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一政治必修二笔记人教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一、国体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专政的的特点是什么?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籽实行专政。
3.人民民主的特点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特点: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表现: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益,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益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证,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有哪些?(为何说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①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益和自由,尊重和保证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②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权势和敌对分子,才能保证人民民主,保护国家长治久安。
二、公民: 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益有哪些?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我国公民必须实行的政治义务有哪些?保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照宪法和法律。
保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是什么?(1)坚持公民在法律眼前一律同等原则。
公民同等的享受权益,同等的实行义务,同等的适用法律。
①任何公民都同等的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益,同时必须同等的实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遭到保护。
③任何公民的违法犯法行动都要遭到法律的制裁。
(2)坚持权益与义务同样的原则。
在我国公民的权益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高中政治必修2学习笔记

高中政治必修2学习笔记(一)1、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民主选举的选举方式有哪些?比较各种选举方式各自优缺点。
答: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3、制约选举的因素:答:(1)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选举方式。
(2)选举方式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3)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4、四种选举方式的范围:答:直接选举:①国家事务方面: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②社会事务方面,城市居委会选举、农村村委会选举间接选举: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的领导人员的选举。
差额选举:人大代表等额选举:只在极少数情况下才被采用5、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三社一专”答:(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前提;(2)专家咨询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3)社会公示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4)社会听证制度——有利于决策利民。
6、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答: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科学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高中政治必修2学习笔记(二)1、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答:(1)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消除腐败现象。
(2)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2、公民怎样行使监督权?答:(1)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2)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3、公民有序的和无序的政治参与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1)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
高中政治课堂笔记技巧

高中政治课堂笔记技巧在高中政治课堂上,笔记不仅是记录信息的工具,更是理解和掌握复杂概念的桥梁。
有效的笔记技巧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课堂内容,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并在考试和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
以下是一些高中政治课堂笔记技巧,从教育角度探讨如何让笔记成为学习的得力助手。
首先,清晰的结构是笔记的基础。
在每一节课开始时,建议在笔记的顶部写下课程主题和日期。
这种做法能帮助学生在复习时快速找到相关内容。
接下来,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将笔记分为几个部分,例如:重点概念、重要定义、理论框架和实际案例等。
使用标题和子标题的方式,可以让笔记看起来条理清晰,容易查找。
其次,积极倾听并提取关键信息至关重要。
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会强调一些重要的观点、定义或理论,学生应特别关注这些内容。
当教师讲解时,建议集中精力听取这些关键信息,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进行简短的总结。
这样做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还能避免冗长的原文记录,使笔记更具个性和实用性。
与此同时,使用简明的符号和缩写也是提升笔记效率的好方法。
例如,将“政治体系”缩写为“政制”,将“国家利益”缩写为“国益”,可以大大节省书写时间。
不过,要注意的是,符号和缩写的使用应符合个人习惯,并在笔记边缘进行标记,以便复习时能迅速理解这些简写的含义。
此外,将课堂笔记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也是强化学习的有效途径。
在课堂上记录下的知识点往往只是冰山一角,课外的扩展阅读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因此,建议学生在笔记中留出空间,记录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笔记或个人感悟。
这种方法不仅丰富了笔记内容,还能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图示化信息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笔记技巧。
许多政治理论和概念可以通过图表、思维导图等方式呈现,使其更容易理解。
例如,在讲解政治体系时,可以绘制政治体系的框图,标出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这种直观的呈现方式,不仅有助于记忆,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理论。
互动笔记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法。
高中政治生活笔记

必修二《政治生活》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循序渐进厚积薄发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第一单元公民观一、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主体广泛、权利广泛)、真实性(制度、法律、物质保障)。
二、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即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公民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2)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1)民主选举: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2)民主决策①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②意义:决策者的角度:a.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b.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公民的角度:a.促进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b.提高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
(3)民主管理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4)民主监督①渠道和方式: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新形式(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②意义: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③如何行使: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4.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1)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是判断有序与无序的准绳);(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高二政治课堂必记的知识点归纳

高二政治课堂必记的知识点归纳在中学政治学习中,我们要擅长设问,大胆的疑心,疑问是思维的引导者,也是探究和创新的源头,所以我们要造就发觉问题的实力,在学习中要踊跃发觉疑问,踊跃探究找到最终的答案,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课堂必记的学问点归纳,盼望能协助到你!高二政治课堂必记的学问点归纳11、消费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1)①居民收入是消费的根底和前提。
②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将来预期收入的影响。
③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凹凸。
(2)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置力。
(3)居民的消费还受消费观念的影响,要提高消费水平还要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幸免盲从,理性消费。
(3)爱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辛奋斗。
3、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3、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确定消费。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开展。
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达在两个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其次,国有经济限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开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表达在限制力上。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经济制度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经济制度(全部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开展。
6、如何使公司不断开展壮大(经营胜利)?(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公司只有战略定位精确,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开展。
(2)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实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是公司的无形资产,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
7、如何解决就业问题?(1)党和政府的就业政策: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开展的突出位置,实施踊跃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