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鹧鸪天》赏析

合集下载

【精品】陆游和辛弃疾的鹧鸪天赏析10

【精品】陆游和辛弃疾的鹧鸪天赏析10

陆游和辛弃疾的鹧鸪天赏析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第一首是辛弃疾在罢官乡居时所做。

第一二句描写了作者在乡间闲游,远看道路两旁的桑树抽出了新芽,近看旁边的蚕卵已经开始孵化。

一个破字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东西下,萌发,膨胀,最终撑破了外膜的这样一种力量和速度。

三四句写小黄牛在牛栏里关了一冬,当在被放牧是看到了细草,高兴的鸣叫起来。

第四句“斜日,寒林、暮鸦”这三个意象初给我们一种衰落残败的感觉,但是一个点字使情调发生了变化,“点”字描绘了乌鸦或飞或栖,犹如一个个黑点,这里只是一种写实,没有感情色彩。

上阙主要写景,一二句是近景,三四句是动景。

5、6句有这样一个意思:对于生活在村里的人,路是山区与山区的纽带,是与外界连接的桥梁,人们会觉得路常常会给他们带来新的东西,所以词人对眼前的山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青旗是这家酒店的标志,也许这家酒店就是这样一个作者发现的新的东西,词人决定以酒助兴。

7、8句是写词人在饮酒时看到外面烂漫的荠菜花,于是联想到城市中的桃李花还在由于担心风雨的催伤,迟迟没有开放,虽然艳丽,又有何用?而荠菜花大胆的接受风雨,拥抱阳光,这才是作者所欣赏和追求的。

表现了词人对农村生活的流连和弟城市生活的鄙弃。

我们来看看古人对这两句的评述。

♈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稼轩以城市繁华难久,不如田野之常得安适。

再推言之,则热心功利之辈,常因失意而愁苦,不如无营·无欲者之长乐,此种思想与道家乐恬退·安淡泊之理相合,盖稼轩出仕之时,历尽尘世忧虑,退居以来,始知田野之乐,故见溪头荠菜而悟及此理也。

陆游的鹧鸪天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同样是隐居田野。

一二句,词人以“苍烟落照”四字点缀自己居处的环境,在第二句中直接点明住在这里与尘事毫不相关,可以一尘不染,安心地过着隐居的生活。

文学_《鹧鸪天》诗词鉴赏

文学_《鹧鸪天》诗词鉴赏

《鹧鸪天》诗词鉴赏《鹧鸪天》诗词鉴赏1原文: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一:这是一首咏桂词,咏物诗一般以咏物抒情为主,而本词却一反传统。

试分析这首诗写法这首《鹧鸪天》是一首咏桂词,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托物抒怀。

1:“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这十四字形神兼备,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

前句重赋“色”,兼及体性;后句重咏怀,突出“香”字。

桂有三种,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

常生于高山之上,冬夏常青,以同类为林,间无杂树。

又秋天开花者为多,其花香味浓郁。

“暗淡”、“轻黄”说明桂花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泽和浓艳娇媚的颜色取悦于人。

虽色淡光暗,却秉性温雅柔和,自有情怀疏淡,远迹深山,唯将浓郁的芳香常飘人间。

以下转入议论。

1:“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反映了清照的审美观,她认为品格的美、内在的美尤为重要。

“何须”二字,把仅以“色”美取胜的群花一笔荡开,而推出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大书特书。

“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

2:“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为第二层议论。

连清照一生酷爱的梅花“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面前,也不能不油然而生忌妒之意。

而作者颇为称许的菊花也只能掩面含羞,自叹弗如。

接着又从节令上着眼,称桂花为中秋时节的花中之冠。

3:“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

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清照很为桂花抱屈,因而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这位先贤,说他情思不足,竟把香冠中秋的桂花给遗漏了,实乃一大遗恨。

二:结合全词分析,本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虽议论。

但托物抒怀,以群花作衬,以梅花作比,通过层层议论展现了词人对貌不出众,色不诱人的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同时抒发了词人要像桂花那样远离都市喧嚣纷扰,享受具有蓬勃生机和无穷乐趣的退隐生活。

诗词鉴赏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诗词鉴赏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诗词鉴赏:《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宋代:陆游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译文及注释译文我家住在有着苍茫如烟的云气和夕阳晚照的乡间,与世上的事情毫不相关。

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过了竹林;看完了《黄庭》就躺下来观赏山中美景。

贪图的是任意放纵,蔑视世俗的生活,任凭自己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中衰老,别妨碍自己的处处开心,本来就知道上天另有一种心肠,就是使英雄无所作为地衰老就像是对待平常是一样。

注释①玉瀣(xiè):美酒。

②《黄庭》:道家经典著作,论养生之道。

③啸傲:放歌长啸,傲然自得。

④元:通假字,同“原”,本来。

创作背景陆游的这首鹧鸪天作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当时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其后方比较空虚,北方被占区的人民,接着乘机进行起义活动,整首诗歌塑造了陆游的歌咏自得、旷放而不受拘束的形象。

赏析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把陆游的词分为三类:“其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飘逸高妙者,与陈简斋、朱希真相颉颃;流丽绵密者,欲出晏叔原、贺方回之上。

”这首《鹧鸪天》可以算是陆游飘逸高妙一类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

上阕开头二句:“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把自己所居住的环境写得是如此的优美而又纯净。

“苍烟落照”四字,不禁让人联想起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蔼蔼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一经讽诵便难以忘怀。

“苍烟”犹青烟,字面已包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

“落照”这个词里虽然没有表示颜色的字,但也有色彩暗含其中,引起读者的多种的联想。

词人以“苍烟落照”四字点缀自己居处的环境,意在与龌龊的仕途作鲜明的对比。

所以在第二句中就直接点明住在这里与尘事毫不相关,可以一尘不染,安心地过着隐居的生活。

这也正是陶渊明《归园田居》里“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体现。

三、四句对仗工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2019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鹧鸪天》

2019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鹧鸪天》

2019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鹧鸪天》
《鹧鸪天》宋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

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

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赏析】
陆游的这首鹧鸪天作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当时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其后方比较空虚,北方被占区的人民,接着乘机进行起义活动,整首诗歌塑造了陆游的歌咏自得、旷放而不受拘束的形象。

作者居住的环境是优美而纯净的,作者的生活是宁静悠闲的,作者贪恋这种吟咏自得,形容狂放,不受拘束的隐居生活,情愿就此终老田园。

随处都能看见让人高兴的事物,为何不随遇而安呢?只有最后两句对这种看似旷达的生活情趣做出解释,流露出闲适之中按捺不住的郁郁不平之气。

正因为前面一番超脱尘世的表白,更显得末两句尤其冷隽。

求陆游的《鹧鸪天》诗歌赏析答案

求陆游的《鹧鸪天》诗歌赏析答案

求陆游的《鹧鸪天》诗歌赏析答案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词作鉴赏此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

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

上片写景,写的是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

开头两句,由远而近,描绘自己身处的具体环境: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高山耸入云端,清晰可见。

近处,丛生的翠竹,像绿色的屏障,围护一所墙院周围。

这所墙院,正是词人的居所。

靠近院落,有一个池塘,池边长满枯萎的衰草。

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

这两句词中,既有远景,又有近景;既有动景,又有静景;意象开阔,层次分明。

作者运用拟人、拟物手法,传神地运用“断”、“隐”、“明”这三个主观色彩极强的形容词,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三四两句,含意更深邃。

宏廓的天空,不时地能看到白鸟飞上飞下,自由翱翔。

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

意境如此清新淡雅,似乎颇有些诗情画意;并且词句对仗,工整严密。

芙蕖是荷花的别名。

“细细香”,描写得颇为细腻,是说荷花散出的香味,不是扑鼻的浓烈香气,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

这两句写景有色有香,有动有静,空中与地上两组景象相得益彰,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美丽图卷。

过片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

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

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

词句的大意是:天公饶有情意似地,昨夜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使得他又度过了凉爽的一天。

“殷勤”二字,是拟人化手法。

“浮生”二字,化用《庄子。

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句意。

这两句,抒发了作者乘兴游赏的盎然喜情。

这首词先写作者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抒发自己雨后得新凉的喜悦。

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婉转蕴藉,回味无穷。

《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

《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

《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 1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宋朝姜夔京洛风流绝代人。

因何风絮落溪津。

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嚬。

与谁同度可怜春。

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译文她来自南宋的都城临安,有着高超的品格,又有举世无双的美貌。

你为何像风中的飞絮飘落到苕溪呢?从笼鞋露出的鸦头袜可以看出她是风流绝代佳人。

轻启朱唇,露出浅浅的笑,青黛色的眉毛紧蹙在一起,面对这美好的春景,有谁与她共同度过呢?只剩下孤零零一人怎么会习惯呢,只能饱受这相思之苦。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注释京洛:本指河南洛阳,此处借指临安。

风流:品格超逸。

津:码头。

笼鞋:指鞋面较宽的鞋子。

鸦头袜:古代妇女穿的分开足趾的袜子。

红:此处指朱红色的嘴唇。

绿:青黛色的眉毛。

乍:表示时间短暂。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赏析姜夔多次举进士而不第,布衣终身,过着飘泊江湖、寄人篱下的生活,这种十坷的身世使他对遭逢不幸的人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同情。

宋孝宗淳熙十年(1189),姜夔在苕溪(今浙江湖州)为一位不幸女子的身世所感动,写下了这首词。

而且,里于他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合肥情事,他不知不觉中将这位不幸女子与其合肥情侣联系起来。

故通皆是对不幸女子的深深怜悯和同情,而毫无轻薄浮浪之语,格调高雅,意境醇正。

京洛,河南洛阳。

周平王开始建都于此,后来东汉的首都也在这里,所以又称京洛。

后人使用此词包括洛阳或京都两种含义。

此处代指南宋都城临安,风流,指品格超逸。

开即写这个妇女出处不凡,她来自南宋的都城临安;她既有超逸的品格,又有举世无双的美貌。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原文、翻译及赏析宋代:陆游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

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舻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

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译文及注释译文不愿意靠近京城,像汉代初年的邵平那样在长安的青门外种瓜,只希望在打鱼垂钓中送走时光岁月。

双双对对新来的燕子在长满春草的河岸上飞来飞去;远处的鸥鸟在夕阳的映照下轻盈如片片树叶在沙滩上飘落。

歌声是缥缈动人的,迎合着呕哑的船橹声;酒是清纯的,洁白如露,配合上如花似锦的各种各样的鱼类食品,生活真是美不胜收啊!如果有人问道你将归向何方?我将笑着向他指着船儿说,这就是我的家啊!注释①鹧鸪(zhè... 显示全部译文及注释佚名译文不愿意靠近京城,像汉代初年的邵平那样在长安的青门外种瓜,只希望在打鱼垂钓中送走时光岁月。

双双对对新来的燕子在长满春草的河岸上飞来飞去;远处的鸥鸟在夕阳的映照下轻盈如片片树叶在沙滩上飘落。

歌声是缥缈动人的,迎合着呕哑的船橹声;酒是清纯的,洁白如露,配合上如花似锦的各种各样的鱼类食品,生活真是美不胜收啊!如果有人问道你将归向何方?我将笑着向他指着船儿说,这就是我的家啊!注释①鹧鸪(zhè gū)天:词牌名。

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

也是曲牌名。

南曲仙吕宫、北曲大石调都有。

字句格律都与词牌相同。

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

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

②种瓜:秦东陵侯召平秦亡后在青门种瓜。

后因以种瓜代指隐居。

③鸥(ōu):鸥科动物,形色像白鸽或小白鸡,性凶猛,长腿长嘴,脚趾间有蹼,善游水。

④舻(lú):桨。

呕哑(ōu yā):形容声音嘈杂。

⑤鲊(zhǎ):鱼经腌制加丁后所做的食品。

▲参考资料:1、王玲编著,陆游诗词,济南出版社,2014.04,第76页2、陆游著,陆游集,三晋出版社,2008.8,第115页赏析这首词写的是词人闲居生活的怡然自得,其中暗含着词人被罢官之后的百无聊赖。

【精】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

【精】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

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1只近浮名不近情。

且看不饮更何成。

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平。

醒复醉,醉还醒。

灵均憔悴可怜生。

《离骚》读杀浑无味,好个诗家阮步兵!翻译只追求世间的功名利禄而不近酒的人,就算他不喝酒,也未必能有什么成就!我喝了三杯后,渐渐地就觉得远离了尘世;喝光了一斗,更觉得把心头的不平都给浇没了!我酒醒了又喝醉,喝醉了却又醒。

屈原说自己“众人皆醉我独醒”,可真让人觉得憔悴可怜!他的《离骚》,读来读去也没什么意思,还是像爱酒的诗人阮籍那样痛饮美酒图一醉,才算是最好!注释情:人情,指好饮乃人之常情。

纷华:纷扰的尘世浮华。

块磊:即城垒,胸中的抑郁不平。

灵均:屈原的字。

读杀:读完。

阮步兵:魏晋之间的著名诗人。

赏析这是一首借酒浇愁感慨激愤的小词,盖作于金源灭亡前后。

当时,元好问作为金源孤臣孽子,鼎镬馀生,栖迟零落,满腹悲愤,无以自吐,不得不借酒浇愁,在醉乡中求得片刻排解。

这首词就是在这种背景和心境下产生的。

词的上片四句,表述了两层意思。

前两句以议论起笔,为一层,是说只近浮名而不饮酒,也未必有其成就。

“浮名”即虚名,多指功名荣禄。

元好问在金亡前后,忧国忧民,悲愤填膺,既无力挽狂澜于既倒,乃尽弃“浮名”,沉湎面于醉乡。

其《饮酒诗》说:“去古日已远,百伪无一真。

独馀醉乡地,中有羲皇淳。

圣教难为功,乃见酒力神。

”《后饮酒》诗又说:“酒中有胜地,名流所同归。

人若不解饮,俗病从何医”,因而称酒为“天生至神物”。

此词上片第二层意思,便是对酒的功效的赞颂:“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平。

”“纷华”,指世俗红尘。

词人说,三杯之后,便觉远离尘世。

然后再用“一斗”句递进一层,强表现酒的作用和自己对酒的需要。

“块磊”,指郁结于胸中的悲愤、愁闷。

词人说,用这种特大的酒杯盛酒,全部“浇”入胸中,才能使胸中的郁愤平复,也就是说,在大醉之后,才能暂时忘忧,而求得解脱。

词人就是要在这种“醒复醉,醉还醒”即不断浇着酒的情况下,才能在那个世上生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鹧鸪天陆游·南宋
【原文】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②《黄庭》③卧看山。

贪啸傲④,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⑤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释】①玉瀣(音“泻”):一种美酒的名称,陆游在诗中不止一次写到过这种酒。

②卷罢:活用作动词,看完了一卷的意思。

③《黄庭》:一种道经,是道家谈论养生之道的书。

④啸傲:放歌长啸,傲然自得。

⑤元:同“原”,本来。

【背景】陆游的这首鹧鸪天作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当时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其后方比较空虚,北方被占区的人民,接着乘机进行起义活动,整首诗歌塑造了陆游的歌咏自得、旷放而不受拘束的形象。

陆游四十二岁时因言官弹劾被免职,始卜居镜湖之三山。

这首词和其他两首《鹧鸪天》,都是这时候写下的。

词中虽极写隐居之闲适,但那股抑郁不平之气仍然按捺不住,在篇末终于流露出来。

【简介】字务观,号放翁,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陆游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诗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陆游作品风格有三类,一是激昂慷慨,二是飘逸高妙,三是流丽绵密者,这首《鹧鸪天》是陆游飘逸高妙类的代表作。

【翻译】我家住在有着苍茫如烟的云气和夕阳晚照的乡间,与世上的事情毫不相关。

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过了竹林;看完了《黄庭》就躺下来观赏山中美景。

贪图的是任意放纵,蔑视世俗的生活,任凭自己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中衰老不妨自己的处处开心,本来就知道上天另有一种心肠,就是使英雄无所作为地衰老就像是对待平常是一样。

【赏析】上阕开头二句把自己所居住的环境写得优美而又纯净。

“苍烟落照”四字,不禁让人联想起田园意境,“苍烟”即青烟,字面已包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

“落照”这个词里虽然没有表示色彩的字,但有夕阳色彩暗含其中,引起读者的多种的联想。

词人以“苍烟落照”四字点缀自己居处的环境,意在与龌龊的仕途作鲜明的对比。

所以在第二句中就直接点明住在这里与尘事毫不相关,可以一尘不染,安心地过着隐居的生活。

一二句写居处环境的优美,三、四句对仗工整,写自己生活的闲适,体现了作者惬意的生活。

下阕开头中“啸傲”指作者歌咏自得,形容旷放而不受拘束的样子。

词人说自己贪恋这种旷达的生活情趣,任凭终老田园;随处都能见到使自己高兴的事物,为何不随遇而安呢?下阕前三句可以说是在心境上旷达到极点也在仕途上消沉到了极点。

末尾两句陡然一转,对以上所写的自己的处境作出了解释。

词人说原本就已知道造物者心肠无情,白白地让英雄衰老死去却等闲视之。

这既是在怨天时不利,同时也是在抱怨南宋统治者无心恢复中原,使得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

与词人在前几句超脱尘世的表白相比,篇末这两句尤显冷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