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培训记录

合集下载

信息安全规章制度培训记录

信息安全规章制度培训记录

信息安全规章制度培训记录1. 培训概况本次信息安全规章制度培训于 [日期] 在 [地点] 举行。

培训由[培训讲师姓名] 主讲,参加培训的员工共计 [人数] 人。

2. 培训内容2.1 信息安全意识首先,讲师介绍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意义,强调员工在工作中应始终保持对信息安全的高度警惕,并提醒大家不要随意泄露公司内部信息。

2.2 信息安全规章制度讲师详细讲解了公司的信息安全规章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敏感信息的分类和保护要求;- 密码设置和使用规范;- 网络和设备安全措施;- 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 媒体使用和销毁规则。

讲师强调了每一项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并对违反规定可能引发的后果进行了警示。

2.3 员工义务和责任讲师提醒员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信息安全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包括:- 保护公司信息资产的责任;- 对重要信息的保密要求;- 主动发现和报告安全漏洞或威胁。

3. 培训方式本次培训采用了多种方式,包括讲座、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等。

讲师注重培训效果,积极与参训员工互动,解答他们的问题,并鼓励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

4. 培训效果评估4.1 考试评估为了进一步加强员工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本次培训结束后进行了一次考试评估。

参训员工需要回答一些与培训内容相关的选择题和简答题。

4.2 培训反馈此外,我们还收集了参训员工的培训反馈意见。

参训员工对本次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表示满意,并表示愿意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日常工作中。

5. 培训总结本次信息安全规章制度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培训内容得到了参训员工的认可和理解。

我们相信,通过这次培训,员工们将更加注重信息安全,积极履行保护公司信息资产的责任,共同维护公司的信息安全。

6. 下一步计划为了持续加强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能力,我们将组织定期的信息安全培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更新规章制度,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

计算机信息安全培训记录

计算机信息安全培训记录
7、收到无意义的邮件后,应及时清除,不要蓄意或恶意地回寄或转寄这些邮件,不要随意开启来历不名的电子邮件或电子邮件附件。
8、先以加密技术保护敏感的数据文件,然后才通过公司网络及互联网进行传送。在必要的情况下,利用数定证书为信息及数据加密或加上数字签名。
9、关闭电子邮件软件所备有的自动处理电子邮件附件功能,关闭电子邮件应用系统或其它应用软件中可自动处理的功能,以防电脑病毒入侵。
10、对所有电脑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保密个人文件。
11、对公司辞职人员的电脑由行政部负责人立即更改电脑密码,保密电脑内文件。
12、安全主任每月不定期不通知抽查公司电脑,以确保电脑信息安全。
13、计算机系统半年进行一次电脑系统安全内单位并且留下记录
培训效果
良好
计算机信息安全培训记录
培训内容
计算机信息安全
培训时间
2011.06
培训过程记录
1、不随便尝试不明白或不熟悉的计算机操作步骤。遇到计算机发生异常而自己无法解决时,应即时通知行政部,请专业人员解决。
2、不要随便运行或删除电脑上的文件或程序。不要随意修改计算机参数等。
3、不要随便安装或使用不明来源的软件或程序。
4、不向他人披露使用密码,防止他人接触计算机系统造成意外。
5、每隔30天定期更换开机密码及屏幕保护密码,如发现密码已泄漏,就应即刻做出更换。预设的密码及由别人提供的密码应不予采用。
6、定期使用杀毒程序扫描计算机系统。对于新的软件、档案或电子邮件,应选用杀毒软件扫描,检查是否带有病毒/有害的程序编码,进行适当的处理后才可开启使用。

信息安全培训记录

信息安全培训记录

信息安全培训记录目录CATALOGUE•培训背景与目的•信息安全基础知识•信息安全技术防范措施•信息安全管理与制度建设•信息安全意识教育与培训计划•总结与展望01CATALOGUE培训背景与目的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保障企业核心资产安全信息安全是保护企业核心资产不被泄露、不被破坏的重要手段。

维护企业声誉信息安全事件可能对企业声誉造成严重影响,影响企业形象和业务发展。

满足法律法规要求企业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信息安全,避免法律风险。

培训目的和目标提高员工信息安全意识通过培训,使员工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掌握基本信息安全技能员工需要掌握基本的信息安全技能,如密码管理、防病毒、防黑客等。

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制度通过培训,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制度,确保信息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

包括管理层、技术团队、销售团队等各个部门员工。

全体员工合作伙伴供应商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展信息安全培训,确保双方在信息安全方面有共同的认识和行动。

对供应商进行信息安全培训,确保供应商在信息安全方面符合企业要求。

030201培训对象与范围02CATALOGUE信息安全基础知识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系统、数据、应用程序和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破坏、修改或销毁的能力。

信息安全的定义涵盖了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等方面,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信息安全的范围信息安全的定义与概念包括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和其他相关设施的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使用。

物理安全保护网络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攻击和破坏,确保网络通信的安全和可靠。

网络安全保护信息本身的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篡改或破坏,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信息安全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规定了信息安全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相关法律法规03CATALOGUE信息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密码技术密码技术概述01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培训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记录

培训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记录

一、培训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提高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增强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确保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特组织本次信息安全培训。

二、培训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培训地点公司培训室四、培训对象公司全体员工五、培训内容1. 信息安全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介绍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如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

- 强调信息安全对公司业务发展的重要性。

2.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介绍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 分析公司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现状及改进措施。

3. 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讲解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 介绍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等安全配置与维护。

- 强调数据备份、灾难恢复的重要性。

4. 信息安全意识与操作规范- 分析常见信息安全事件及原因。

- 强调员工信息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 介绍员工信息安全操作规范,如密码管理、信息加密、外部介质管理等。

5.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与政策- 介绍我国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

- 分析信息安全政策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六、培训方式1. 专家授课2. 案例分析3. 互动问答七、培训效果评估1. 培训结束后,对参训人员进行书面考核,评估培训效果。

2. 收集参训人员对培训的反馈意见,持续改进培训内容与方法。

八、培训记录1. 培训通知2. 培训签到表3. 培训讲义4. 考核试卷5. 培训反馈表九、后续工作1. 对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员工进行再次培训。

2. 定期开展信息安全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员工信息安全意识。

3.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完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通过本次信息安全培训,旨在提高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增强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为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培训记录

教育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培训记录

教育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培训记录本次培训旨在提高教育工作者对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认识和意识,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和技巧,增强学校和个人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保护学生和教职工的信息安全与隐私。

一、培训时间和地点本次培训于2022年5月20日上午9点准时在学校会议室举行。

培训主要以理论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为主,通过互动讨论和小组活动的形式加强学员的参与和理解。

二、培训内容1. 信息安全概述在培训开始之前,首先向学员介绍了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强调了信息安全与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提醒大家始终将信息安全放在首位,并且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2.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详细介绍了相关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

学员们了解到了自己在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的法律责任和风险,并对隐私保护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3. 教育信息安全管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重点强调了学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师生信息管理规范和数据备份重要性。

4. 教师隐私保护和安全意识培养针对教师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培训讲解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通过实例分析,引导教师们建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掌握隐私保护的方法,避免在使用信息技术时遭受侵害。

5. 学生信息安全教育针对学生在网络时代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提供了儿童个人信息保护的指导。

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文并茂的展示,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懂得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避免网上欺诈和不良信息的侵害。

三、培训效果评估本次培训通过发放问卷以及与学员的互动交流,对培训效果进行了评估。

根据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学员对本次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表示满意。

他们认为培训内容丰富实用,培训形式灵活多样,有助于提高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能力。

同时,培训结束后,学员们也展示了他们在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新学习成果。

他们纷纷表示将积极应用所学知识,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教育信息化环境。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培训记录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培训记录

培训时间:2023年11月15日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培训讲师:信息安全专家李明培训对象:全体员工培训目的:提高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增强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确保公司信息安全。

一、培训内容1. 信息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李明讲师首先强调了信息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指出信息安全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他通过实际案例,生动地展示了信息安全事件对公司造成的严重后果,使员工深刻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2.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概述讲师详细介绍了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1)信息分类与分级管理:明确公司信息资产的分类与分级,确保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2)物理安全防护:加强公司办公场所、服务器机房等物理安全防护,防止非法入侵和设备损坏。

(3)网络安全防护:加强公司网络安全防护,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防护等措施。

(4)数据安全防护:加强公司数据安全防护,包括数据加密、备份、恢复等措施。

(5)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培训:定期开展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3. 信息安全操作规范讲师详细讲解了信息安全操作规范,包括:(1)密码管理:设置复杂密码,定期更换密码,避免使用相同密码。

(2)文件传输:使用加密文件传输工具,确保文件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3)邮件安全:不随意点击邮件中的附件,不向陌生人泄露公司信息。

(4)移动设备管理:加强移动设备管理,防止信息泄露。

二、培训总结1. 提高员工信息安全意识通过本次培训,员工对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纷纷表示将严格遵守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提高自身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2. 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公司信息安全。

3. 持续开展信息安全培训公司将定期开展信息安全培训,不断提高员工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三、培训效果评估本次培训得到了全体员工的一致好评,认为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有助于提高自身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同时,员工对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更加信任,为公司信息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信息安全培训记录

信息安全培训记录

信息安全培训记录培训时间:2017.4.11参加人员:全体教师1、不随便尝试不明白或不熟悉的计算机操作步骤。

遇到计算机发生异常而自己无法解决时,应即时通知行政部,请专业人员解决。

2、不要随便运行或删除电脑上的文件或程序。

不要随意修改计算机参数等。

3、不要随便安装或使用不明来源的软件或程序。

4、不向他人披露使用密码,防止他人接触计算机系统造成意外。

5、每隔30天定期更换开机密码及屏幕保护密码,如发现密码已泄漏,就应即刻做出更换。

预设的密码及由别人提供的密码应不予采用。

6、定期使用杀毒程序扫描计算机系统。

对于新的软件、档案或电子邮件,应选用杀毒软件扫描,检查是否带有病毒/有害的程序编码,进行适当的处理后才可开启使用。

7、收到无意义的邮件后,应及时清除,不要蓄意或恶意地回寄或转寄这些邮件,不要随意开启来历不名的电子邮件或电子邮件附件。

8、先以加密技术保护敏感的数据文件,然后才通过公司网络及互联网进行传送。

在必要的情况下,利用数定证书为信息及数据加密或加上数字签名。

9、关闭电子邮件软件所备有的自动处理电子邮件附件功能,关闭电子邮件应用系统或其它应用软件中可自动处理的功能,以防电脑病毒入侵10、计算机系统半年进行一次电脑系统安全内部检讨。

11、对系统产生侵犯将提报主管单位并且留下记录信息安全培训记录培训时间:2017.11.13参加人员:全体教师1、什么是防火墙?什么是堡垒主机?什么是DMZ?防火墙是在两个网络之间强制实施访问控制策略的一个系统或一组系统。

堡垒主机是一种配置了安全防范措施的网络上的计算机,堡垒主机为网络之间的通信提供了一个阻塞点,也可以说,如果没有堡垒主机,网络间将不能互相访问。

DMZ成为非军事区或者停火区,是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增加的一个子网。

2、网络安全的本质是什么?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包括物理安全、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内容安全和信息基础设备安全等。

幼儿园安全培训记录网络安全意识培养

幼儿园安全培训记录网络安全意识培养

幼儿园安全培训记录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幼儿园安全培训记录 - 网络安全意识培养为了确保幼儿园学生在网络使用中的安全,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我们开展了一次全面的幼儿园网络安全培训。

下面是培训过程的详细记录:培训时间:2022年4月15日培训地点:幼儿园多媒体教室培训对象:幼儿园全体学生(3-6岁)培训内容:1. 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在培训一开始,我们向学生们讲解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通过简单的例子和互动游戏,帮助他们理解网络安全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影响。

我们强调了隐私保护、信息分享的风险以及如何避免网络诈骗等问题。

2. 学习个人信息保护接下来,我们向学生们介绍了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我们强调了不随意透露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特别是在陌生网站或与陌生人的交流中。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学生们学会了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并向老师展示了他们的技巧和成果。

3. 了解网络沉迷及防范方法为了帮助幼儿园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我们向他们普及了网络沉迷的危害。

我们告诉他们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社交媒体对学习和身体健康的影响,并提供了一些养成良好网络习惯的方法,如设立合理的上网时间、多参与户外活动等。

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并在现场签署了自我约束书。

4. 掌握网络安全常识接下来,我们向学生们传授了一些网络安全常识。

我们详细介绍了如何创建安全的密码、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如何防范网络病毒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学生们掌握了这些知识,并提出了一些实用的网络安全建议。

5. 开展互动游戏和小测验为了巩固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我们组织了一系列有趣的互动游戏和小测验。

学生们积极参与,竞相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展现了他们对网络安全的深入理解。

6. 制作网络安全宣传资料在培训的最后,我们鼓励学生们将所学的网络安全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并与他们的家长分享。

我们组织了一次小型创作活动,让学生们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制作了一份精美的网络安全宣传资料来提醒家长和同学们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安全培训记录培训时间:2017.4. 11参加人员:全体教师1、不随便尝试不明白或不熟悉的计算机操作步骤。

遇到计算机发生异常而自己无法解决时,应即时通知行政部,请专业人员解决。

2、不要随便运行或删除电脑上的文件或程序。

不要随意修改计算机参数等。

3、不要随便安装或使用不明来源的软件或程序。

4、不向他人披露使用密码,防止他人接触计算机系统造成意外。

5、每隔30天定期更换开机密码及屏幕保护密码,如发现密码已泄漏,就应即刻做出更换。

预设的密码及由别人提供的密码应不予采用。

6、定期使用杀毒程序扫描计算机系统。

对于新的软件、档案或电子邮件,应选用杀毒软件扫描,检查是否带有病毒/有害的程序编码,进行适当的处理后才可开启使用。

7、收到无意义的邮件后,应及时清除,不要蓄意或恶意地回寄或转寄这些邮件,不要随意开启来历不名的电子邮件或电子邮件附件。

8、先以加密技术保护敏感的数据文件,然后才通过公司网络及互联网进行传送。

在必要的情况下,利用数定证书为信息及数据加密或加上数字签名。

9、关闭电子邮件软件所备有的自动处理电子邮件附件功能,关闭电子邮件应用系统或其它应用软件中可自动处理的功能,以防电脑病毒入侵10、计算机系统半年进行一次电脑系统安全内部检讨。

11、对系统产生侵犯将提报主管单位并且留下记录信息安全培训记录培训时间:2017.11.13参加人员:全体教师1、什么是防火墙?什么是堡垒主机?什么是DMZ?防火墙是在两个网络之间强制实施访问控制策略的一个系统或一组系统。

堡垒主机是一种配置了安全防范措施的网络上的计算机,堡垒主机为网络之间的通信提供了一个阻塞点,也可以说,如果没有堡垒主机,网络间将不能互相访问。

DMZ成为非军事区或者停火区,是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增加的一个子网。

2、网络安全的本质是什么?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包括物理安全、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内容安全和信息基础设备安全等。

3、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分为哪几类?从人的角度,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有哪些?答: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二是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

从人的因素考虑,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包括:(1)人为的无意失误。

(2)人为的恶意攻击。

一种是主动攻击,另一种是被动攻击。

(3)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

4、网络攻击和防御分别包括那些内容?网络攻击:网络扫描、监听、入侵、后门、隐身;网络防御: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

5、分析TCP/IP协议,说明各层可能受到的威胁及防御方法。

网络层:IP欺骗攻击,保护措施;防火墙过滤、打补丁;传输层:应用层:邮件炸弹、病毒、木马等,防御方法:认证、病毒扫描、安全教育等。

6、请分析网络安全的层次体系从层次体系上,可以将网络安全分成四个层次上的安全:物理安全、逻辑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和联网安全。

7、请分析信息安全的层次体系信息安全从总体上可以分成5个层次:安全的密码算法,安全协议,网络安全,系统安全以及应用安全。

8、简述端口扫描技术的原理端口扫描向目标主机的TCP/IP服务端口发送探测数据包,并记录目标主机的相应。

通过分析相应来判断服务端口是打开还是关闭,就可以知道端口提供的服务或信息。

端口扫描可以通过捕获本地主机或服务器的注入/流出IP数据包来监视本地主机运行情况。

端口扫描只能对接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帮助我们发现目标主机的某些内在的弱点,而不会提供进入一个系统的详细步骤。

9、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是什么?缓冲区溢出攻击是一种系统的攻击手段,通过往程序的缓冲区写超出其长度的内容,造成缓冲区的溢出,从而破坏程序的堆栈,使程序转而执行其他指令,以达到攻击的目的。

缓冲区溢出攻击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使某个特殊的程序的缓冲区溢出转而执行一个shell,通过shell的权限可以执行高级的命令。

如果这个特殊程序具有system权限,攻击成功者就能获得一个具有shell权限的shell,就可以对程序进行操控。

10、列举后门的三种程序,并阐述其原理和防御方法。

(1)远程开启TELNET服务。

防御方法:注意对开启服务的监护;(2)建立WEB和TELNET服务。

防御方法:注意对开启服务的监控;(3)让禁用的GUEST用户具有管理权限。

防御方法:监护系统注册表。

11、简述一次成功的攻击,可分为哪几个步骤?隐藏IP-踩点扫描-获得系统或管理员权限-种植后门-在网络中隐身。

12、简述SQL注入漏洞的原理利用恶意SQL语句(WEB缺少对SQL语句的鉴别)实现对后台数据库的攻击行为。

13、分析漏洞扫描存在问题及如何解决(1)系统配置规则库问题存在局限性如果规则库设计的不准确,预报的准确度就无从谈起;它是根据已知的是安全漏洞进行安排和策划的,而对网络系统的很多危险的威胁确实来自未知的漏洞,这样,如果规则库更新不及时,预报准确度也会相应降低;完善建议:系统配置规则库应能不断地被扩充和修正,这样是对系统漏洞库的扩充和修正,这在目前开将仍需要专家的指导和参与才能实现。

(2)漏洞库信息要求漏洞库信息是基于网络系统漏洞库的漏洞扫描的主要判断依据。

如果漏洞库完善建议:漏洞库信息不但应具备完整性和有效性,也应具备简易性的特点,这样即使是用户自己也易于对漏洞库进行添加配置,从而实现对漏洞库的及时更新。

14、按照防火墙对内外来往数据的处理方法可分为哪两大类?分别论述其技术特点。

按照防护墙对内外来往数据的处理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包过滤防火墙和应用代理防火墙。

包过滤防火墙又称为过滤路由器,它通过将包头信息和管理员设定的规则表比较,如果有一条规则不允许发送某个包,路由器将其丢弃。

在包过滤系统中,又包括依据地址进行过滤和依据服务进行过滤。

应用代理,也叫应用网关,它作用在应用层,其特点是完全“阻隔”了网络的通信流,通过对每个应用服务编制专门的代理程序,实现监视和控制应用层通信流的作用。

代理服务器有一些特殊类型,主要表现为应用级和回路级代理、公共与专用代理服务器和智能代理服务器。

信息安全培训记录培训时间:2018.5. 22参加人员:全体教师无线网络安全——WiFi安全基础知识0x01 WiFi简介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已将近十年左右,较之旧款的非智能手机,最大的区别应该是在于其强大的上网功能。

在4G技术已经普及的今天,无奈国内的电信运营商们把移动联网流量的价格抬的让人无法深爱,加之家庭用户和企业用户对于物理网络线缆的愈发嫌弃,WiFi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大家带来了另一种畅游网络的便捷。

人们已经习惯于保持手机的WiFi功能打开状态,习惯于走进一个理发店小饭馆先找找墙上哪里贴着WiFi账号密码的标签纸。

但是便捷带来的不仅是使用的方便,还有常被人忽视的安全隐患。

我们先解释一下WiFi这个名词。

WiFi普遍的定义是一种允许电子设备连接到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的技术,有些WiFi设置成加密状态,也有些WiFi是开放的、不需要密码即可接入的。

最常见的WiFi信号来自于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如果本身连接到了互联网,那么它也可以被称为热点。

WiFi其实就是一种把有线上网的方式转变为无线上网方式的技术,几乎现在所有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都具备WiFi接入功能。

WiFi技术是众多无线通信技术中的一个分支,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还包括3G/4G这类基于通信基站的移动通讯技术、蓝牙、红外线连接、NFC 近场通讯、射频技术等,严格的讲“无线网”这个名词并不单指WiFi。

在本系列文章中,我们主要介绍有关WiFi安全的知识,其他的无线通信技术暂不讨论。

在这里有必要特别说明,WiFi这个名词实际是代表了工业界成立于1999年的一个组织,称为Wi-Fi联盟,这个联盟致力于解决符合IEEE 802.11标准的网络通信产品生产以及设备兼容性的问题。

久而久之人们习惯于用WiFi这个名词代表了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网络的更高需求,IEEE 802.11标准衍生出来了很多的版本,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我们列出了如下表所示的各版本基本信息:标准说明802.11发表于1997年,速率2Mbit/s,2.4GHz频道802.11a发表于1999年,速率54Mbit/s,5GHz频道Q802.11b发表于1999年,速率11Mbit/s,2.4GHz频道802.11c符合802.11D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AC桥接802.11d根据多国无线电管理规定作出的调整802.11e支持服务等级QoS802.11f基站互连802.11g速率54Mbit/s,2.4GHz频道802.11h调整无线覆盖半径802.11i补充安全与鉴权方面802.11n多重I/O和40Mbit/s通道宽度,是a/g版本的延伸除了表中列出的版本,IEEE 802.11还有一些改进型的技术,例如802.11g+或者802.11b+。

不同的版本是针对不同的使用需求所做出的调整,对于我们目前常见使用的无线路由器或AP(无线接入点)等网络产品,IEEE 802.11b/g/n/ac版本的标准已经满足日常使用需求,并且主流无线网络设备均兼容这几个版本。

为了让大家清楚直观的了解这些版本的主要区别,请看下图:熟悉物理学中电磁知识的读者可能比较容易理解覆盖范围的问题,无线电频率越高,信息传输率就越高,但由此带来的电波衍射能力也就越低,因为频率越高波长越小,物理障碍能够大大衰减信号强度。

在目前家庭用户的实际使用中,802.11b/g/n/ac的使用率最高,已经成为速度和可用性平衡度最高的版本。

WiFi信号的这种覆盖特性决定了其应用场景,主要有家庭网络、校园网络、企业内部网络、区域范围智能设备控制网络、各类公共场所等。

前面我们说到,WiFi的这种技术实际是无线替代有线的作用,所以WiFi的网络结构与传统有线局域网的区别并不大,(Service Set Identifier)发射出去,确保覆盖范围内所有的无线客户端能够收到这个SSID广播封包,并依据无线客户端的需求决定是否要和此AP进行网络连接。

通俗来说,就是无线路由器不断发射自己的“网络名字”出去,无线客户端的无线网卡接受到这个含有名字信号的才具备接入网络的基本条件。

信息安全培训记录培训时间:2018.10.19参加人员:全体教师无线网络安全——WiFi安全基础知识0x02 WiFi网络的硬件组成无线网络主要由基本服务单元(BSS)、站点(station)、接入点(AP)、扩展服务单元(ESS)组成。

这里特别说明,在破解WiFi密码的过程中,BSS可以简单理解为无线路由器的MAC地址,站点就是已经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手机、平板等无线终端设备,接入点AP指无线路由器本身,ESS 常见的表现形式是SSID,也就是大家给无线路由器信号设置的网络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