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物流搬运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课件物流设施规划及其布置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课件物流设施规划及其布置
总工作量或总物流强度S 4. 试将上述物流强度从至表转化为物流成本从至表 5. 试分析该物流系统状态
1 距离从至表

至A
A
B
C D E
B
C
D
E
27
43
46
28
16
39
55
55
71
34
2 产品运量从至表
从 至A A B C D E
B
C
11
4
5
D
E
6
14
15
3 以搬运工作量表示的物流强度从至表
从 至A A B C D E
drxbxaybya
2 以搬运工作量表示的物流强度 以搬运工作量表示的物流强度=搬运物流量搬运距离
产品号
工艺流程表 工艺路线
1
A→B→C→D→E
2
A→D→E
3
A→B→C→E
4
A→C→D→E
每月产量件
200 900 400 650
12
12
A+
33
15 0
E+
6
27
15 6
B+
C 24
+
30
D+
6
分类;分类数一般在10类左右;最多不宜超过15类
二 物流分析的工具与方法
物流相关表 将物流强度划分为五个等级A E I O U;在两两作业
单位之间用物流强度等级表示二者的物流关系密切程度; 不同强度等级的物流作业可按物流路线比例或承担的物 流量比例来确定
物流强度等级 超高物流强度 特高物流强度 较大物流强度 一般物流强度 可忽略搬运
3360
E
11190

第5章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第5章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10
5.1 物料搬运 —— 搬运活性 第5章
保持物料高搬运活性,必须考虑的一些因素: 劳动力:掌握科学方法,熟练使用自动搬运设备; 物料:改善物料的结构、体积、重量及分类和存放形式; 设备设施:搬运机械、集装用具、附属工具合理配置; 工艺:采用合理的搬运方式、方法; 信息管理:及时准确的信息,以利JIT,少搬、适时; 保障体系:借助电脑、通信、管理理论方法等。
5.1 物料搬运 —— 搬运方式 第5章
按搬运对象:单件作业,集装作业,散装作业;
按作业场所:车间搬运,站台搬运,仓库搬运;
集装箱作业法
重力作业法
托按盘作作业业法手段和组织水平:人工倾作翻业作,业法机械化作业,综合机械
化作业;
其他集装件作业法
机械作业法
按装卸设备作业特点:间歇作业(重程+空程),连续作业。
平均活性指数: = 活性系数总和 / 作业工序数 算例: 搬运作业活性分析图
13
5.1 物料搬运 —— 搬运活性 第5章 14
5.1 物料搬运 —— 搬运活性 第5章
分析: 根据平均活性指数的大小,可以采用不同的改进方法: 低于0.5:有效利用集装器具、手推车; 0.5 ~ 1.3:有效利用动力搬运车、叉车、卡车; 1.3 ~ 2.3:有效利用传送带、自动导引车; 2.3以上:从设备、方法方面进一步减少搬运工序数。
9
5.1 物料搬运 —— 搬运活性 第5章
一次物料搬运一般要完成装货、移动、卸货三个作业环节,最重要的 是提高搬运的活性,使装卸变得简单。
活性随物料存放状态不同,物料状态使其越容易进行搬运,则搬运活 性越高,反之则越低。
活性指数:物料在不同状态下的活性,搬运活性的量化衡量指标;
共0、1、2、3、4五个等级; 对应于散放、装箱、支垫、装车、移动等五个环节,此状 态每增加一次操作,物料的活性加1;具体见表5-1。

第五部分上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第五部分上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面开四个沟
4 送往嵌铅机(半 ○ → □ D ▽ 8
批——见 9)
5 等待嵌铅机
○→□D▽
1200 10.00
600 0.13 600 600
削薄的板,每箱包 括 1200 个每伴四件 的木版(共 2400) 一次通过串列机械
手推车
坯料在批次间等待
6 在机构的料斗 内装料 7 在木版上嵌铅 芯 8 检验铅芯充填, 移动到装上板机
•这家设备商和我们是老关系了,买他的 没错的(比较原则)。
11
物料搬运设备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考虑因素
物料的特征和运动方式
易燃、易损、重量、形状 水平式(滑道、推车、运输机、索道) 垂直式(升降机、起重机、卷扬机) 倾斜式(连续运输机、提升机、卷扬机) 多平面式(旋转起重机)
设备的技术性能:能否胜任工作 经济因素:成本、性价比 能耗:是否符合电力供应情况 备件、维修和存放方式(托盘、箱器)、搬运频率
该系统的设计取决 于物料特性和种类
4
基本概念
三、搬运活性指数分析 1、概念:
搬运活性——指物料的存放状态对搬运作业的难易程 度 物料的存放状态——散放、装箱、支垫和装车 搬运作业——集中、搬起、升起、运走 搬运活性指数——指搬运某种状态下的物料所需要进 行的四项作业中已经不需要进行的作业数目。
5
物料搬运活性指数
31
示例 1:某厂铅笔装配物料流程图(简图)
方法动作说明(现 操 运 检 停 储 距 离 数量 有或拟采用的) 作 输 查 留 存 (m)
1 储存在仓库内 ○ → □ D ▽
1200
估计时间 (min)
0.25
附注
2 手推车送至开 ○ → □ D ▽ 8 槽开沟机

第五章 物流搬运系统设计

第五章  物流搬运系统设计

13
移动 装车 支垫 装箱 散放
4 3
运走
2 1
搬起
升起
0
集中


散放在地上的物料要运走,需要经过集中、搬起、升起和 运走四次作业,所需的人工作业最多,即活性水平最低, 即活性系数定为0。活性指数确定的原则见下表所示。 在对物料的活性有所了解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活性理论, 改善搬运作业。
14
2.活性分析图表
11
5.1.3 物料搬运活性分析

用物料活性系数来衡量物料搬运的难易程度, 这也是物流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
12
1.活性系数


搬运处于静止状态的物料时,需要考虑搬运作业所必 需的人工作业。 物料搬运的难易程度称为活性。 我们用活性系数来衡量,所费的人工越多,活性就越 低。反之,所需的人工越少,活性越高,但相应的投 资费用也越高。

搬运系统的改善
生产现场的搬运改善、改进搬运的着眼点。
物料搬运(方案)系统评估的量化分析方法
2
第5章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引 导 案 例



一家手表带厂生产几种金属表带,表带由若 干咬合齿片组成。 它的工艺是,用冲床冲压出这些齿片,然后 操作工人将生产好的元件装满容器箱后,将 容器箱送往装配线进行装配。 工厂原来整个生产周期需要48天。 显然这么长的时间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是难 以接受的,于是工厂请李教授寻找问题根源。 由于李教授的工业工程背景,很快就确定了 问题的所在。
6.初步搬运方案 7.修改和限制 8.各项需求计算 多种搬运方案 X、Y、Z
基本内容
模式
9.方案的评价 选定搬运方案
27
5.2.1 SHA阶段结构

项目五搬运系统规划与设计-PPT课件

项目五搬运系统规划与设计-PPT课件

2019/3/9
21
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请问该仓库是否应当购买装卸搬运设备? 说明理由。 (2)该仓库应当购买哪一组设备?说明理由。 (3)如果由你做出以上决策,你还会考虑哪 些因素?
2019/3/9
22
(4)搬运单元的选择
搬运单元是指物料搬运时的状态,即搬运 物料的单位。 搬运的物料三种状态:散装的、单件的或 装在某种容器中的。
物 流 量 大
复杂单搬运设备
简单运输设备
距离短
距离长
(b)物料搬运设备
12
搬运设备
按能迅速方便地取放物料而设计的,不适 宜长距离运输。 适用于距离短和物流量小的情况。 简单的搬运设备:设备价格便宜,但可变 费用(直接运转费)高。 复杂的搬运设备:设备价格高但可变费用 (直接运转费)低。
2019/3/9
27
单选题
1、( )阶段要确定各主要区域之间的物 料搬运方法。对物料搬运的基本路线系统、 搬运设备大体的类型以及运输单元或容器 做出决策。 A、外部衔接 B、编制总体搬运方案 C、编制详细搬运方案 D、方案的实施
2019/3/9 28
实训练习
云南双鹤医药有限公司是北京双鹤这艘医药航母 部署在西南战区的一艘战舰,是一个以市场为核 心、现代医药科技为先导、金融支持为框架的新 型公司,是西南地区经营药品品种较多、较全的 医药专业公司。 虽然云南双鹤已形成规模化的产品生产和网络化 的市场销售,但其流通过程中物流管理严重滞后, 造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不能形成价格优势。这 严重阻碍了物流服务的开拓与发展,成为公司业 务发展的“瓶颈”。
2019/3/9
17
单选题
设备价格高,但可变费用低的是( )。 A、简单的搬运设备 B、复杂的搬运设备 C、简单的运输设备 D、复杂的运输设备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课件(PPT 41张)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课件(PPT 41张)

25
5.3 搬运系统分析与设计 —— 移动分析
(2) 移动分析方法:
第5章
流程分析法:每次只观察一类产品或物料, 并跟随其沿着整个生产过程收集资料,最后 编制流程图,该法适合物料品种很少的情况。 起止点分析法:两种做法 一是观察移动的起止点来收集资料,每次 分析一条路线,并绘制成搬运路线表。适 合路线数目不太多的情况。 二是对一个区域进行观察,收集运进运出 该区域的一切与物料有关的资料,并编制 成物料进出表。适合路线数目多的情况。
其他集装件作业法 机械作业法
按装卸设备作业特点:间歇作业(重程+空程),连续作业。
8
5.1 物料搬运
—— 搬运活性
第5章
一次物料搬运一般要完成装货、移动、卸货三个作业环节,最重要的
是提高搬运的活性,使装卸变得简单。 活性随物料存放状态不同,物料状态使其越容易进行搬运,则搬运活 性越高,反之则越低。
第5章
物料分类 根据物料的主要特征进行经验判断,以编制如表5-5所示 的程序: 的物料特征表,程序步骤:
列表标明所有物料的名称; 记录其物理特征或其他特征; 分析确定每种/类物料的主导/特重要的特征,以红/黑 实线标注决定作用的特征,橘黄线/黑虚线标注对分类 有特别重大影响的特征; 确定物料类别,具相似主导/特殊影响特征的归一类; 分类完毕后,即可编制物料特征表。
28
5.3 搬运系统分析与设计 —— 移动分析
第5章
(3) 编制搬运活动一览表,需对每条路线、每类物料和每项移动的相对 重要性进行标定;表中包含的具体资料: 列出每类物料,包括: 总的物流量及每类物料的物流量;
总的运输工作量及每条路线上的运输工作量;
各类物料的相对重要性等级,用元音字母AEIOU或光谱顺 序颜色代表; 整个搬运分析中,总物流量和总运输工作量填在右下角; 其他资料,如每项搬运中的具体件数。

第五章 物流设施规划及其布置设计

第五章 物流设施规划及其布置设计
• a.装卸、搬运、保管所用的机械和辅助机械的型号规格; • b.运输车辆的类型、规格; • c.装卸搬运用的容器形状和尺寸; • d.作业设施内部详细的平面布置与机械设备的配置方案; • e.办公与信息系统的有关设施规格、数量等。
• 大规模的配送中心是由许多参加单位共同进行系统规划与实施的。 为了保证系统的统一性,要制定共同遵守的规则,如通讯和信号的 接口、控制方式等。
• (5) 服务水平或内部服务单位划分(S)
• ①服务水平。物流水平包括交货时间、供应保证度等,服 务水平应是合理物流成本下的服务品质。
• ②内部服务单位划分。服务单位划分影响到物流中心的服 务能力,也就说其作业区域(单位)与辅助服务区域(单 位)的设置就不同,其服务功能要素就存在差异,如存储 型的物流中心,其主要功能是仓储,就必须考虑设置面积 占的比重大仓库,如果是转运型的物流中心,其货物换装 理货服务很重要,就应设施面积大的换装理货的场地。
• (4) 物流通路(R)
• 物流通路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供应链物流渠道,因物流 中心在供应链(物流通道)中的位置不一样,其服务的对 象就不一样,也就是说其功能就不一样。二是指的货物在 物流中心根据作业流程安排在作业区域间的流转路线,它 反映货物在物流中心内的流向和距离,它的合理性影响到 物流中心的作业效率与作业成本,特别是商品搬运的效率、 分拣配货的效率。
• (1)配送对象或客户(E)
• 往往客户对象不同,其订货要求就不一样。 也就说其订单品种、规模、数量就存在很大 差异,那么物流中心的设施设备、工具、作 业流程、功能区划与布置等都会存在区别。
• 如果配送对象是经销商,则品种订货量大, 那么物流中心出入库功能要强;
• 如果配送对象是零售店,订货量小、品种多, 物流中心的分拣功能要强。

第5章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第5章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6、初步搬运方案
7、修改和限制
8、各项需求计算
方案:X、Y、Z
9、方案的评价
10、选出的最佳布置方案

搬运系统分析的图例符号
• 在进行搬运系统分析设计,运用搬运分析技术时
,往往要用到一些图例符号,表示搬运作业活动
。图例符号包括各种图形、字符、颜色、线条和
数码等。用这些图例符号可以标志物流的起点和
终点,实现各种搬运活动的图表化,评定比较方
能力的15%。
33件 / min 1980件 / h(最大能力 )
300件 / h(现在)
100% 15.2%
1980件 / h(最大能力 )
(19)绩效原则
采用单位搬运的费用来决定搬运的绩效
(20)安全原则
3. 物料搬运检查清单
二、物料搬运系统分析方法
1. 搬运系统分析设计方程式
Why?
2. 物料搬运系统的设计原则
将物料搬运原则作为一系列对照检查校核条目,可用作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者的辅助工具,用来评价系统设计,以及
识别进一步改进的机会。
(1)规划原则
(2)系统化原则
(3)物流原则
(4)工作简化原则----ECRS分析法
即取消(Eliminate)、合并(Combine)、调整顺序(
4) 用经过延伸加工的热收缩性塑料膨胀薄膜,作成摩擦
外套,用这种薄膜裹紧堆装的部件。
单元货载与搬运工具之间的配置
在物料搬运系统中,货物经过合理包装后,实现集
装化,可以提高它的“活性”。这种货物的包装与容器、
托盘、集装箱相互之间尺寸的合理配置,可以借助汽车
、火车和其他运输工具实现高效的物流运输。通常它们
览表,每次分析一条路线,收集这条路线上移动的各类物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布置对搬运的影响
当我们根据现有的布置制订搬运方案时,路线和距离几无更 改余地。
然而,只要能达到充分节省费用的目的,我们就很可能要改 变布置。
所以,我们往往要同时对搬运和布置进行分析。 如果项目本身要求考虑新的布置,并作为改进搬运方法的规
划工作的一部分,那么规划人员就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
第5章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Chapter 5 Design of the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
1
物料搬运概述
物料搬运的概念、物料搬运的20条原则、物料搬 运活性分析、单元化和标准化、物料搬运方程式。
物料搬运系统分析方法SHA
SHA的阶段结构、物料分类、布置、移动分析、布 置方案分析、SHA与SLP的结合。
3
4
一、什么是物料搬运系统?
系统的设计 取决于物料 的特性和种

物料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范围内进行的、以改 变物料的存放(支承)状态(即狭义的装卸)和 空间位置(即狭义的搬运)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即对物料、产品、零部件或其他物品进行搬上、 卸下、移动的活动,如装卸、移动、分类、堆码、 理货和取货等作业都属于物料搬运活动。
39
40
5.2.4 移动分析
工艺流程图
5.2.4 移动分析
ffff
1) 流 程 分 析 法
42
某零件接收和检查的物流 流程线路分析
43
搬运线路一览表 物料进出表
是通过观察每项移动的起迄点来收集资料,编制搬运路线一览表,每 次分析一条路线,收集这条路线上移动的各类物料或各种产品的有关 资料,每条路线要编制一个搬运路线表,如下表。
47
48
18t68m
60m 25t
66m 18t
49
48m 18t
30m 18t
187t5m
接线器装配线
P
接线杆生产和包装
锁定装置 生产和包装
8.0m a 660kg a
工具装配线
电线夹装配线
装配前零件库
FA 成批装配
a 5708k.g0am
P 7.6 m
包装区
发运
a 90kg a
单件或小批
0 1 2 3 4 5 6 7 8 9 10 27
作业工序流程顺序
平均2.7
计算平均活性系数。图中的平均值2.7由 下式计算:
平均活性系数= 活性系数总和 / 作业工 序数
15
这样,由平均活性系数的大小,可以采用以下不 同的改进方法:
低于0.5:有效利用集装器具、手推车。 0.5 ~ 1.3:有效利用动力搬运车、叉车、卡车。 1.3 ~ 2.3:有效利用传送带、自动导引车。 2.3以上:从设备、方法方面进一步减少搬运工序数。
1. 物 料 的 分 类

3. 移 动 的 分 析


4. 移 动 的 图 表 化
物料搬运分析 程 序
1. 物 料 2. 移 动 3. 方 法
基本内容
模式

6. 初 步 搬 运 方 案
物的 料知 搬 与识
运理
方解

7. 修 改 和 限 制 8. 各 项 需 求 计 算
多种搬运方案 X、Y、Z
9. 方 案 的 评 价
45
每次对一个区域进行观察,收集这个区域运进运出的所有 物料的资料,每个区域要编制一个物料进出表,如下表。
46
图表化是将各项移动的分析结果标注在区域布置 图上,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各种移动的图表化 是SHA模式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物流图表化的方法有三种,即:物流流程简图、 平面布置图上绘制的物流图和坐标指示图。其中 平面布置图上绘制的物流图由于注明了准确位置 和距离,可用于选择搬运方案,例子如图6所示。 坐标指示图是距离与物流量的指示图,如图7所示。
搬运系统的改善
生产现场的搬运改善、改进搬运的着眼点。
物料搬运(方案)系统评估的量化分析方法
2
第5章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一家手表带厂生产几种金属表带,表带由若

干咬合齿片组成。 它的工艺是,用冲床冲压出这些齿片,然后

操作工人将生产好的元件装满容器箱后,将 容器箱送往装配线进行装配。
案 工厂原来整个生产周期需要48天。
9
国际物料管理协会下属的物料搬运研究所浓缩数十年物料 搬运专家的经验,总结出了物料搬运的20条原则:美国物 料搬运教育大学与产业联系理事会(CICMHE)将其进一步 浓缩为10条原则,如下所示:
(1) 规划原则。全面考虑需求、作业目标和功能要求来规划 所有的物料搬运和物料存储工作。
(2) 标准化原则。物料搬运方法、设备、器具、控制和软件 应标准化,以达到系统总体作业目标,且不牺牲灵活性、 模块化和吞吐量的要求。
22
23
物料搬运系统设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设计人员必须 具有相当多的操作方面的知识,以及物料搬运方面软件和 硬件的知识。
物料搬运系统的有效设计需要设计人员从内到外地理解问 题,设计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物料搬运方程式在解决物料搬运问题的各个方面都被证明 十分有用。设计者需要考虑6个主要的问题,即6个变量。 这六个变量就是著名的5W1H法(六问法),如图所示。
散装物料——如煤、型砂等; 板料、型材——如金属、塑料等; 单件物料——如大型机械部件; 桶装料——如油、各种粉料;
一般归为 8-10类, 避免超过
15类
箱盒装料——如各种小零件;
袋装料——如各种粉料;
罐装料——如各种气体、液体、粉料;
其他。
35
物料分类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① 列表标明所有的物品或分组归并的物品的名称。 ② 记录其物理特征或其他特征。 ③ 分析每种物料或每类物料的各项特征,并在主导、起
37
38
当进行某个区域的搬运分析时,应该先 取得或先准备好这个区域的布置草图、 蓝图或规划图,这是非常有用的。
如果分析一个厂区内若干建筑物之间的 搬运活动,那就要厂区总体布置图;如 果分析一个加工车间或装配车间内两台 机器之间的搬运活动,那就要这两台机 器所在区域的详细布置图。
总之,当我们最后确定搬运方法时,我 们选择的方案必须是建立在物料搬运作 业与具体布置相结合的基础之上的。
总之,活性系数越高,所需人工越少,但设备投 入越多。在进行搬运系统设计时,不应机械地认 为活性系数越高越好,而应综合考虑。
移动
装车
4
支垫
3
运走
装箱
2
升起
散放
1
搬起
0
集中
16
1. 单元化
物料实行单元化后改变了物料散放状态,提 高了搬运活性指数,易于搬运,同时也改变了堆 放条件,能更好地利用仓库面积和空间;
考虑提高某些作业 的活性系数,
如活性系数为0的 散放,通过放入容 器中(活性系数为 1)或码放在托盘 上(活性系数为 2),来提升搬运 活性,提高工作效 率。
4
活3 性 系2 数
1
0
散装移卸装移放移放用 合
放入
放入

在叉 计
在车
在车

托车 系
地内动地内动车动盘搬 数



上运
16
9
2 研究: 装入容器中,活性系数1 放在托盘上,活性系数2
21
2. 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物流基础模数尺寸与集装单元基础模数尺寸 的配合关系,以集装单元基础模数尺寸 1200mm×l000mm为例,如图所示。
600
600
1200
600 1000
400
欧式托盘尺寸为 1200×800mm,日式托 盘为1100mm方托盘,美 式为48×40英寸,试问 它们可以由几个物流基础 模数尺寸组成?以图示之。
(3) 工作原则。物料搬运工作应当尽可能最少,且达到作业 所需的生产率和服务水平。工作的衡量可以用运量乘以运 距来衡量,即W=F*D。
(4) 人机工效原则。在设计物料搬运作业和选择设备时,要 考虑人的作业能力和局限性,以保证安全和有效的作业。
(5) 集装单元化原则。尽可能采用标准容器与装载工具集装 物料,以利搬运过程的标准化、集装化。
19
20
物流模数即集装单元基础模数尺寸(即最小的集 装尺寸)。
集装单元基础模数尺寸,可以从 600mm×400mm按倍数系列推导而来,也可以 在满足600mm×400mm的基础模数的前提下, 从卡车或大型集装箱的分割系列推导出来。
物流模数尺寸以1200mm×1000mm为主,也允 许1200mm×800mm及1100mm×1100 mm 等 规格。
Why?
What?
Where?
When?
How?
Who?
Which?
物料
+
移动
+
物料料搬运系统变量
方法
=
系统
25
26
物料搬运系统分析过程如图所示。
I. 外 部 衔 接

II. 总 体 搬 运 方 案
段 III. 详 细 搬 运 设 计
时间
IV . 方 案 实 施
主 要 输 入 数 据 P、 Q、 R、 S、 T
(2)如果多种不同的物品,则必须按“物料类别” 对它们进行分类。
(3)对同一类的物料采用同一方式进行搬运。对 所有的物料进行分类,第一可简化分析工作,第 二有助于把整个问题化整为零,逐个解决。
31
32
33
34
把生产系统所需储运的全部物料按搬运和储存的技术 要求进行分类,要特别注意它们的形式、特征和性质, 因为这些因素影响搬运和储存的技术要求最大。一般 可分为8个基本类型:
移动
装车
4
支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