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沟设计
钢筋混凝土排水沟的施工设计

钢筋混凝土排水沟的施工设计1. 设计依据本设计主要依据以下规范和标准进行:- 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202-201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 50345-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2. 工程概况2.1 工程地点(具体工程地点)2.2 工程规模(工程占地面积、建筑高度、建筑层数等)2.3 工程用途(工程用途,如住宅、商业、公共设施等)2.4 地质条件(工程地点的地质构造、土层分布、地下水位等)3. 排水沟设计3.1 设计参数- 沟宽:×米- 沟深:×米- 沟长:×米- 排水能力:×立方米/秒3.2 结构设计-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沟底采用平板式基础,沟壁采用直墙式结构;- 钢筋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配筋率不小于0.6%;- 沟底设置防水层,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
3.3 施工工艺- 沟槽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修整;- 基础施工:现浇混凝土基础,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标高和轴线;- 钢筋制作与安装: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钢筋加工,现场绑扎;- 模板安装:采用木模板或钢模板,保证模板垂直度和严密性;- 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混凝土,分层浇筑,振捣密实;- 防水层施工: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进行防水层施工,确保防水效果。
4. 施工组织设计4.1 施工人员组织-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管理;- 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 施工队伍:按照施工进度和任务分配,组织施工人员。
4.2 施工材料准备- 钢筋:提前采购并验收合格;- 混凝土:联系混凝土搅拌站,确保混凝土供应;- 防水材料:提前采购并验收合格。
4.3 施工设备准备- 挖掘机、装载机等开挖设备;- 混凝土泵车、搅拌站;- 钢筋加工设备;- 模板、支架等施工辅助设备。
园区雨水排水沟设计

园区雨水排水沟设计一、排水需求分析在设计园区雨水排水沟之前,首先要对园区的排水需求进行深入分析。
这包括对园区降雨量、地形、土壤湿度、地下水位以及现有排水设施的了解。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园区的排水量,从而确定排水沟的规模和设计参数。
二、排水沟类型选择根据园区的地形、土壤条件、气候以及经济因素,选择合适的排水沟类型。
常见的排水沟类型有明沟、暗沟、盖板沟等,每一种类型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选择。
三、排水沟尺寸确定排水沟的尺寸取决于排水量的大小和设计流量。
在确定尺寸时,应考虑到园区的地形和土壤条件,以确保排水沟能够有效地排除雨水。
同时,还要考虑施工难度和成本等因素。
四、排水坡度设计排水坡度是排水沟设计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排水沟的排涝能力和自清能力。
在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坡度,以使排水沟既能有效地排除雨水,又能保持良好的自清能力。
五、排水出口设计排水出口是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应考虑到排水量的需求、地势条件、水质要求以及与下游管道或河流的衔接等因素。
在设计时,应尽量减少排水出口的数量,以提高排水效率。
六、防洪涝措施在极端降雨事件频繁发生的地区,应采取相应的防洪涝措施。
这包括设置调洪池、加强排水管网的建设、提高排水设施的标准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洪水对园区的影响。
七、生态环保考虑在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这包括选择环保的施工材料、减少施工噪音和粉尘的排放、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措施。
同时,还可以通过绿化带的设计,提高园区的环境质量。
八、经济性评估在设计过程中,应对各种方案进行经济性评估,以确定最优方案。
这包括对投资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等方面的综合考虑。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九、施工可行性分析在确定设计方案后,应对其施工可行性进行分析。
这包括对施工环境、技术难度、工期等方面的评估。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排水沟施工图设计

排水沟施工图设计园林景观工程常采用的排水沟有边沟、排水沟(分明沟和暗沟)、截水沟、盲沟等。
作用和设置的位置各不相同,设计尺寸也因排水量的不同而各异,从断面大小看,排水沟一般断面最大,盲沟其次,边沟和截水沟最小。
一、排水沟施工图设计要点排水沟的施工图设计和绘制要点如下:①确定排水沟的平面布置。
②排水沟的纵断面确定和构造设计,排水沟的纵向坡度一般为0.5%。
③流量及水力计算。
④相关组成部分的选型和施工图设计(包括排水管道、管道基础及接口、检查井结构)。
二、排水沟施工图设计实例(1)场地排水沟系统总平面图在施工图阶段,场地的排水沟会以总平面图表面其布置范围和布置方式。
如图5.8所示。
图5.8 场地(田径场)排水沟布置平面举例(2)边沟边沟是沿道路边设置的排水沟,作用主要是防止地表水侵害损害道路,施工图实例详见图5.9。
图5.9 边沟施工图详图实例(3)截水沟截水沟是场地周边设置的明沟,防止外围的地表水进入场地,施工图实例详见图5.10。
图5.10 截水沟施工图实例(4)盲沟盲沟主要用于排除地下水,常用于运动场所,其施工图实例详见图5.11。
图5.11 盲沟施工图实例(5)排水明沟和暗沟排水沟在景观工程中采用最广,主要用于将地表水汇集后排至场地的水系或市政管网,有明沟与暗沟之分。
明沟即暴露于地面的没有盖板的排水沟,暗沟是在排水沟之上加设了由石材、钢筋混凝土或铸铁等材料制作的沟盖板,设计时应予以同时考虑并出图。
排水明沟及暗沟的施工图设计实例分别详图5.12至图5.15。
图5.12 排水沟平面及沟盖板施工图举例图5.13 砖砌明沟图5.14 石砌明沟图5.15 砖砌暗沟。
临时排水沟设计标准

临时排水沟设计标准
3. 斜坡保护:为了防止沟底和沟坡被冲刷,可以在沟底和沟坡处设置适当的保护措施,如 铺设透水性材料、安装防冲刷石等。
4. 出口设置:临时排水沟的出口应设置合适的出口结构,以确保排水的顺利流出。出口可 以采用挡水板、格栅或其他适当的结构。
5. 沟面清理:临时排水沟应定期清理,以防止沟内杂物堆积和堵塞。清理频率应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调整。
临时排水沟设计标准
6. 安全措施:在临时排水沟附近应设置警示标志和围栏,以确保施工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安 全。
需要注意的是,临时排水沟的设计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在进行临时 排水沟设计时,建议参考当地相关规范和标准,并寻求计标准
临时排水沟是在工程施工或其他需要临时排水的场合中使用的暂时性排水设施。以下是一 些常见的临时排水沟设计标准:
1. 尺寸要求:临时排水沟的尺寸应根据预计的排水流量和场地情况进行设计。一般来说, 沟宽应足够容纳预计的最大流量,沟深应保证排水畅通且不易淤积。
2. 斜坡要求:临时排水沟的底部应保持一定的纵向坡度,以确保排水畅通。一般来说,沟 底坡度应大于0.5%(即0.005),但不宜过大,以免流速过快导致沟底侵蚀。
(完整)排水沟设计规范

GB/T 16453。
4─1996前言本标准系列共分四项:第一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第二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第三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第四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
本标准是上述系列中的第二项。
本项标准包括6个标准:GB/T 16453.1─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 16453.2─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 16453.3─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 16453.4─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 16453.5─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GB/T 16453。
6─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本标准是GB/T 16453。
4,包括坡面小型蓄排工程、路旁、沟底小型蓄引工程和引洪漫地工程三篇内容。
本标准系列的四项出版后,将全部代替1988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部颁标准SD 238─87《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参加起草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黄河水利委员会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松辽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珠江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海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淮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廷辅、刘万铨、廖纯艳、胡玉法、苏仲仁、宁堆虎、徐传早、佟伟力、鲁胜力。
第一篇坡面小型蓄排工程1 范围本篇规定了防治坡面水土流失的截水沟、排水沟、沉沙池、蓄水池等坡面小型蓄排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篇适用于南方多雨地区.北方部分雨量较多、坡面径流较大的土石山区和丘陵区,也可参照使用。
2 基本规定2。
1 坡面小型蓄水工程,应与坡耕地治理中的梯田、保水保土耕作等措施、荒地治理中造林育林、种草育草等措施紧密结合,配套实施。
市政工程规范要求中的道路排水沟设计

市政工程规范要求中的道路排水沟设计道路排水沟设计是市政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道路积水问题,确保道路的正常通行和安全。
根据市政工程规范要求,道路排水沟的设计应当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排水沟位置的确定道路排水沟应与道路纵坡方向平行,并处于行车道和路缘石之间。
排水沟的位置应合理选择,最好位于道路两侧或中央,以便排除积水,并确保水流能够顺畅地流入排水沟。
2. 排水沟的尺寸根据道路的交通量和雨水的排放量,排水沟的尺寸应合理确定。
排水沟的深度应能够容纳预计的雨水流量,而且应确保排水沟的高度不会高过路面。
排水沟的宽度也要足够,以允许水流顺畅地通过。
3. 排水沟的横断面形状排水沟的横断面形状应当选取合适的类型,常见的有V形、U形和平底形。
横断面形状的选择应考虑到水流速度、排水量和清理要求等因素,以确保排水沟具备良好的工作效果。
4. 排水沟的倾斜度排水沟的倾斜度应满足水流顺利流入下游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排水沟的倾斜度应大于0.5%,但不宜过大,以免水流速度过快,导致排水沟内石块和泥沙的堆积。
5. 排水沟的材质和防护措施排水沟的材质应选择坚固耐用、耐腐蚀的材料,如混凝土或陶瓷砖等。
排水沟还应配备合适的防护措施,以防止外部杂物的进入,保证排水沟的通畅性和耐久性。
6. 排水沟的清理和维护为确保排水沟的正常工作,定期清理和维护工作十分重要。
应制定相应的清理计划,并确保清理工作得到及时的执行。
同时,排水沟的维护也要做好,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部分,以保持排水沟的良好工作状态。
总之,道路排水沟设计是市政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排水沟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道路积水问题,保障道路的通行安全。
因此,在进行道路排水沟设计时,我们必须要严格按照市政工程规范要求进行,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建设出更加安全和高效的道路网络,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环境。
排水沟初步设计实施方案

排水沟初步设计实施方案一、前言排水沟是城市道路和建筑物周围的重要设施,它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排水能力和防洪能力。
因此,本文将就排水沟的初步设计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设计原则1. 合理布局:根据地形和建筑物的位置,合理确定排水沟的布局,确保排水沟能够有效地收集和排放雨水。
2. 充分排水:排水沟设计应考虑雨水的排放量,确保排水沟的尺寸和坡度能够满足排水需求,避免积水和漫水现象的发生。
3. 稳固耐用:排水沟的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排水沟的稳固性和耐用性,减少维护成本。
4. 美化环境:排水沟的设计应考虑周围环境,采用美化材料和造型,提升城市景观品质。
三、设计要点1. 排水沟类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排水沟类型,包括V型排水沟、U型排水沟、混凝土排水沟等,确保排水效果和美化效果。
2. 排水沟尺寸:根据雨水排放量和地形特点确定排水沟的尺寸,包括宽度、深度和坡度,确保排水沟能够充分排水,避免积水。
3. 排水沟材料:根据使用环境和预算确定排水沟的材料,包括混凝土、塑料、石材等,确保排水沟的稳固性和耐用性。
4. 排水沟施工:排水沟的施工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基础处理、材料铺设、连接密封等,确保排水沟的稳固性和排水效果。
四、实施方案1. 场地勘测:对排水沟布置区域进行勘测,了解地形和建筑物分布情况,为排水沟的布局和尺寸确定提供依据。
2. 排水沟设计:根据勘测结果和设计原则,进行排水沟的初步设计,包括排水沟类型、尺寸、材料和施工工艺等。
3. 施工方案:制定排水沟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材料采购、施工进度计划等,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4. 施工实施: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排水沟的施工,包括基础处理、材料铺设、连接密封等,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五、总结排水沟的初步设计实施方案是保障城市排水能力和防洪能力的重要环节,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排水沟的稳固性、排水效果和美化效果。
排水沟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

排水沟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
排水沟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1. 排水沟面积的计算:这主要涉及底面积和侧面积。
底面积可以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底宽和底高进行计算,而侧面积则可以根据设计图纸上的侧坡坡度和侧坡高度来计算。
2. 排水沟体积的计算:包括挖方和填方两个方面。
挖方的计算可以根据设计图纸上的挖方深度和挖方坡度进行计算,填方的计算可以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填方深度和填方坡度进行计算。
3. 排水沟边沟的计算:这主要包括长度和面积两个方面。
4. 设计排涝模数的确定:这主要与设计暴雨历时、强度和频率、排涝面积等因素有关,同时,排水区形状、地面坡度、植被条件和农作物组成、土壤性质、地下水埋深、河网和湖泊的调蓄能力、排水沟网分布情况和排水沟底比降等也会产生影响。
5. 渠道断面类型的选择及水力半径的计算:比如可以选择梯形断面,并根据其等值粗糙高度和水的运动粘滞系数来计算水力半径。
排水沟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流量计算:根据排水区域的雨量、地形等自然条件,以及排水需求,计算出排水沟需要处理的最大流量。
2. 水力坡降计算:根据排水沟的最大流量和排水距离,计算出排水沟的水力坡降,从而确定排水沟的坡度。
3. 断面尺寸计算:根据最大流量、水力坡降和允许流速,计算出排水沟的断面尺寸,包括沟深、沟宽和边坡坡度等参数。
4. 材料消耗量计算:根据排水沟的断面尺寸和长度,计算出施工所需的材料消耗量,包括土方开挖量、回填量以及沟壁和沟底的砌筑材料用量等。
5. 工程造价估算:根据材料消耗量和市场价格,估算出排水沟工程的总造价。
排水沟设计计算是整个排水沟工程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计算能够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2012-04-27 作者:朱晓辉来源:万达规划院机电所
近年来,南方地区强降雨引发的水浸灾害经常导致大量辆机动车报损,局部地区更有整个地下车库被淹的现象。
因此,在地下车库出入口合理的设置排水沟,有效的阻挡暴雨汇入地下车库变得尤为关键,本文针对南方地区万达商业综合体地下车库出入口排水沟的设置进行深入探讨,确保地下车库免受暴雨侵害。
1、总体要求
1.1、地下车库出入口坡道起始端、末端(地下一层)分设两道通长排水沟。
1.2、地下车库出入口坡道起始端排水沟雨水重力排至室外管网,末端排水沟雨水汇至集水池通过潜水泵提升至室外管网。
2、排水沟的设计
2.1坡道起端排水沟
在地下车库出入口起坡处作一定的抬高处理,以阻断室外地坪瞬时积水的侵入,并设第一道排水沟,用来收集室外地坪流向坡道的雨水,积水可直接排至室外雨水井。
而起坡处的抬高处理,正反两坡叠加之和一般应≦15%,确保机动车通过时不致于坡顶接触底盘而损坏。
起端排水沟底部净宽一般不小于300mm,起坡点沟深不小于150mm,上设钢制或铸铁篦子,坡至与室外管网连接。
2.2坡道末端排水沟
坡道末端排水沟主要收集敞开部分车道及两别侧墙面积上汇集的雨水,是保证地下车库免受水淹的主要屏障,因此合理计算暴雨流量,确定排水沟断面是整个排水沟设计的关键。
雨水流量计算:Q=ψqF
(1)设计暴雨强度按当地或相邻地区暴雨强度计算公式计算确定。
(2)设计重现期50年;设计降雨历时5min。
(3)雨水汇水面积:坡道水平投影面积及毗邻侧墙的最大受雨面正正投影的一半面积;贴近高层建筑外墙的地下车库出入口坡道应附加其高出部分侧墙面积的一半。
(4)暴雨强度考虑1.5的安全系数。
综合考虑上述设计要求,地下车库出入口坡道末端排水沟底部净宽不小于300mm,起坡点沟深不小于250mm,坡至雨水集水池经潜水泵提升至室外管网。
大商业地下车库出入口排水沟示意图
3、集水池、排水泵设计
3.1集水池容积
集水池有效容积不小于最大一台泵5min的出水量。
集水池平面尺寸根据车库实际情况确定,在集水池底部低点一侧设置1m×1m×1m集水池,便于安装小型排水泵,排除集水池少量积水。
3.2排水泵的选型
排水泵的流量:同坡道末端排水沟收集雨水流量。
排水泵的扬程:H=Z+h+2
式中:Z为雨水管出口标高与集水坑运行最低水位的高差(m);h为水泵进、出口管道水头损失(m);2为出水口的自由水头(m)。
通常集水池内设置两台排水泵排除收集的雨水,而考虑实际运行工况,存在一些问题:
(1)排水泵选型一般是按不利情况考虑,泵的流量较大,对于小流量雨水,势必会造成排水泵频繁启停,缩短水泵的使用寿命。
(2)根据排水泵安装要求,应保证一定的淹没水深,因此非雨季集水池底部会存留大量雨水而无法排除,导致水质恶化发臭,滋生细菌、蚊蝇。
因此,为尽量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考虑在集水池设置三台潜水泵,2大1小,大流量泵不设备用,主要应对大流量雨水,根据雨水量大小及集水池水位控制开泵的台数。
小流量泵Q=1L/s,安装在集水池底部低点一侧1m×1m×1m集水坑内,主要应对小雨量雨水的排除,此工况大泵根据实际雨水量及水位可以不开启,同时在降雨过后尽可能的减少集水池底部平时积水容量,提高环境卫生品质。
此外,排水泵应有不间断的动力供应。
集水池及排水泵坑示意图
3.3集水坑的水位和控制方式
集水池的水位一般设置6个控制点:小泵停泵水位,小泵开泵水位,大泵停泵水位,一台大泵开泵水位、二台大泵开泵水位、报警水位。
排水泵的运行由集水池的液位自动控制,控制方式有浮球式和液位传感式。
停泵水位按潜水泵间歇运行设计,以选用的潜水泵厂家样本为准;报警水位一般比集水坑进水管渠底低100mm以下。
水位达到报警水位时,应依据应急预案做好相应排水措施。
4、日常维护管理
商管公司应确保暴雨期间配电房不被水淹,加强对水泵的检查,保证正常运行,制定应急预案和准备必要的沙包等阻水抢险物资,当积水出现时及时用库备水泵排出,如遇到险情时也可向当地所属排水抢险部门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