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池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蓄水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蓄水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蓄水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1.1编制说明1.1.1目的:认真贯彻执行公司质量方针,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高质量、快进度、低成本”地完成,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本”的法则,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2内容:本方案主要对该单位工程的施工程序、资源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进度控制、质量安全措施等方面进行叙述。

1.1.3实施:本方案作为本工程施工时的原则性指导文件,具体施工过程中可因条件变化进行适宜性变更。

本方案由工程技术部负责实施,并进行书面的、口头的技术交底。

1.2编制依据1.2.1施工合同及组成合同的相关文件。

1.2.2《建筑施工手册》缩印本第四版。

1.2.3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施工图(见下表)。

序号图号图名1 平面图及详图2 蓄水池详图一3 蓄水池详图二1.2.4国家现行的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见下表)。

序号编号规范名称1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GB/T50328-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3GB/T50326-200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4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5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6 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7 GB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8 GB50328-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9 GBJ107-8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10 JGJ/T10-95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范11 JGJ59-9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12 JGJ80-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13 JGJ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14 JGJ146-2004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1.2.5其它其它文件序号类别名称1 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2 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3 国家建筑工程强制性标准条文4 企业建筑分项施工工艺标准手册。

100m3方形蓄水池总布置图

100m3方形蓄水池总布置图
张家界市澧水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批准审查设计校核审定CAD制图图号比例日期说明:\P1、池顶覆土高度分为h=500mm和1000mm二种。\P2、本图中h1为顶板厚度,h2为底板厚度,h3为池壁厚度。\P3、有关工艺布置详细说明见总说明。\P4、池底排水坡i=0.005,排向吸水坑。\P5、检修孔、水位尺、各种水管管径、根数、P178二种型号外,尚可参照02S403《钢制管件》选用。\P7、蓄水池溢水管喇叭口溢流边缘高出溢水井溢水堰溢流边缘的高度≥200mm。100m{\H0.7x2008.121:10011DN200出水管DN100泄水管DN100\P溢水管17通风管,高出覆土面900通风管,高出覆土面1400顶板预留水位传示装置孔,做法见第186页,安装要求详见总说明⑥①DN150出水管平 面 图设计地面允许地下水位DN150进水管溢水管排入雨水系统DN200出水管DN100泄水管溢水井进、出水管标高相同1515⑤⑦13④1610⑧⑨1214溢水堰玻璃钢顶盖覆土夯实PVC防水卷材(仅顶板面设置)1:2水泥砂浆找平顶板③②①DN2001-1剖面图5600h3h35600h3h33001400h9002001000100h23500h1尺寸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决定

蓄水池设计说明

蓄水池设计说明

蓄水池设计说明Happy First, written on the morning of August 16, 2022蓄水池设计说明2012年农业开发项目设计规划新建蓄水池11口;一方面拦蓄坡面径流;防止冲毁耕地和减少水土流失;另一方面解决项目区部分旱地浇灌..蓄水池布置在坡面汇流的低凹处;采用全埋式圆形开敞式结构..当池址无法避开岩基;开挖比较困难时;可选用半埋式蓄水池..在布置时充分考虑了尽量少占耕地;来水充足;蓄引方便;造价低;基础稳固等因素..蓄水池由池体、梯步、护栏、附属设施组成..一、蓄水池设计1、蓄水池的容量设计蓄水池的容量按下式计算:V=KVw式中:V—蓄水池容量m3Vw—设计频率暴雨径流量;m3..K—安全系数;取1.2..式中:Vw值的计算两种情况:1蓄水池在坡面小型蓄排工程系统之中;与坡耕地背终端相连;并以沟中排水为其主要水源时;其Vw值根据排水沟的设计排水量计算..2蓄水池不在坡面小型蓄排工程系统之中;需独立计算暴雨径流量时;用下式计算:Vw=MF式中:M—设计频率一次暴雨径流模数;m3/亩;F—蓄水池的集雨面积;亩..本规划中按此种情况确定蓄水池容积;经计算;本次规划所选定的 11处蓄水池位置的集雨面积均在1亩左右;可满足容积为100 m3蓄水池要求..考虑实际情况及业主、村民建议;新建蓄水池设计为容积50 m3圆形蓄水池..11口蓄水池采用统一设计图..2、池体由池身、溢洪口、池沿、池底构成池身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砖具体参数见工程设计图册..迎水面采用M10水泥砂浆抹面;厚度2cm..溢流口设置在池壁的正常蓄水位处;并修建溢洪渠..池沿:全埋式蓄水池池沿应高出地面30cm..池底:对土基进行开挖整平;若遇软基等不利地质条件;应进行地基处理;保证地基承载力≥150kPa;对岩基应人工打平;如有裂缝应先凿槽槽宽2~3cm;槽深5~8cm..清扫干净后;应进行分层夯实;每层铺土不大于10cm;夯实后表面整平..池底采用C20砼现浇;厚度10cm..靠墙体倒45°衬护;高度为15cm..砼振捣密实后;用原浆表面抹光;增加抗渗性..梯步:每层梯步宽36cm;高20cm;采用M7.5浆砌砖砌筑;加盖砼预制板;宽1m..护栏:池沿护栏采用M7.5浆砌砖修筑;坐在池壁上;高110cm;厚12cm;梯步处留出1m宽;梯步护栏采用钢筋砼预制件护栏安装;设计高1.1m..3、引排水渠、溢洪口与散水等附属设施引排水渠:衬砌长度不小于50m;坡度不小于1/300;土渠坡度不小于1/500;弯道用正规圆弧法敷设..引水渠取40cm;深40cm;溢流口宽取30cm;深30cm..池壁外侧为防止降水入渗侵蚀池壁;引发渗漏;在池口四周平地面60cm范围内铺设散水;厚5cm;采用C20砼.二、设计图表见设计图表。

07s906蓄水池说明

07s906蓄水池说明

07s906蓄水池说明1.蓄水池根据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的04S803《圆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和05S804《矩形钢筋混凝土蓄水池》编制。

2.本图适用于民用建筑和一般工业建筑及城镇的给排水工程。

贮存常温无侵蚀性的水。

蓄水池一般用于下列情况:2.1净水厂及城市供水系统清水池。

2.2居住小区及民用建筑贮水池。

2.3工厂区:市政供水虽能满足一天的生产、生活用水量要求,但不能满足所需要的设计流量,则应按相关规范要求设置蓄水池。

2.4消防工程:市政管网不能满足工厂区、居住小区、建筑物消防供水要求时应设置消防水池。

2.5其他需要贮水的场合。

3.设计参数和基本要求3.1蓄水池池体3.11容积的确定蓄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按下列要求确定,见表1.表1蓄水池有效贮水容积蓄水池的总容积包括有效贮水容积、池内结构(柱子、导流墙等)及抹面等所占容积、设计最低水位至池底的容积、设计最高水位至顶板底所占的容积。

水池的最高设计水位应根据进水管设置方式、防污染要求及安全超高等因素确定。

设计最低水位应根据池底积泥高度、泵吸水管喇叭口淹没深度及吸水管流速大小等因素确定。

图中所示容积为蓄水池的公称容积。

3.1.2蓄水池的材质、形状、尺寸和个数水池可采用多种材质,但埋地水池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其平面尺寸应根据所处场地条件及结构经济合理确定,应尽量减少占地面积;水深不宜过浅,一般可为 3.5~4.5m。

本图集的埋地式钢筋混凝土蓄水池,有圆形、矩形和方形。

公称容积均有50m3、100m3、150m3、200m3、300m3、400m3、500m3、600m3、800m3、1000m3、1500m3和2000m3,共12个规格。

覆土厚度分为500mm 和1000mm两类。

地下水位允许高出底板面上的高度详见各种规格水池的总布置图。

净水厂的清水池其个数或分格数,一般不得少于2个,在有特殊措施能保证水要求时亦可建一个。

居住小区的蓄水池和建筑物内低位蓄水池宜分成基本相等的两个(格),容量超过1000m3应分成两格或分设两个,消防水池总容量超过500 m3时应分成两个。

装配式蓄水池的结构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装配式蓄水池的结构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装配式蓄水池的结构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装配式蓄水池是一种新型的水利工程设施,它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和装配式组装的方式,具有便捷快速、灵活可变等特点。

在当前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装配式蓄水池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储存与管理,可以保证农田灌溉、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装配式蓄水池的结构原理主要包括蓄水池本体结构和支撑系统。

蓄水池本体结构由一系列互相连接的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容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由组合。

这使得蓄水池的规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适应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管理需求。

同时,模块化设计还能够减少施工工期,提高工程效率。

支撑系统是装配式蓄水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负责承载和支撑蓄水池的结构体系。

支撑系统包括基础和支撑构件,基础一般采用混凝土或钢结构,具有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强的特点。

而支撑构件则通过连接器将各个模块进行固定,保证蓄水池整体的稳定性。

装配式蓄水池的结构原理不仅具有简单、灵活的特点,还能够提供多种功能。

例如,可以在蓄水池的周围布置防渗隔离层,以防止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壤的污染。

此外,蓄水池还可以与其他水利工程设施相结合,如水泵、水流控制系统等,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综上所述,装配式蓄水池是一种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水利工程设施,其结构原理主要包括蓄水池本体结构和支撑系统。

通过灵活调整蓄水池的规模和有效利用水资源,装配式蓄水池有望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装配式蓄水池的结构原理展开讨论。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装配式蓄水池进行了概述,简要介绍了其定义、背景和应用领域,引出了研究该主题的目的。

接下来,本文的文章结构也在引言部分进行了说明,包括正文和结论两个部分。

这样的结构安排旨在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整体逻辑和阅读脉络。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装配式蓄水池的结构原理。

砖砌蓄水池设计方案

砖砌蓄水池设计方案

砖砌蓄水池设计方案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来建造蓄水池。

最理想的位置是在有丰富降雨的山区或丘陵地带,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的水资源。

此外,该区域应尽量远离农业和工业废水排放口,以避免水质受到污染。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蓄水池的规模和形状。

规模主要取决于周围地形的降雨量和水的需求量。

一般来说,蓄水池的容量应能满足一定期限内的用水需求,并且需要有一定的储水能力来应对干旱等特殊情况。

第三,我们需要进行合理的排水设计。

蓄水池应该有一个排水孔,用于排除杂质和过剩水分。

这个排水孔应该在蓄水池底部的最低点,并与所在地区的排水系统相连接。

接下来,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工艺。

砖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因为它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承重能力。

为了增加蓄水池的稳定性,建议在内部墙面打磨并加上一层防水材料,如水泥浆或聚合物涂料。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蓄水池的保温和防漏问题。

保温可以通过在蓄水池的表面增加一层保温材料来实现,如泡沫塑料或土壤。

而防漏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地面材料和施工工艺,如在蓄水池底部和侧壁铺设防水层来实现。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和维护。

蓄水池应该定期清理杂质和沉渣,以保持水质清洁。

此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水处理设备,如过滤器和消毒器,以提高水质。

总之,砖砌蓄水池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地形、降雨量、用水需求和材料等因素,并付诸实际施工和维护中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进。

只有在科学合理的设计下,才能充分发挥蓄水池的功能,并为水资源管理做出贡献。

500立方水池完整设计资料

500立方水池完整设计资料

500立方水池结构计算1.设计计算参考的规范规程CECS138-2002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水池荷载及几何尺寸该水池设计蓄水量500立方,净宽8.2米,净长16.4米,净深3.8米。

水池内部设3 堵导流隔墙。

导流墙高3.8米,长4.1米,厚30cm。

水池顶部宽度方向,设3根B□100×6 的方管用做联系杆。

该水池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水池底板埋深为2.5米。

水池壁外侧覆土重度为18KN/m³。

3.结构计算水池的结构计算采用structural 2011结构计算软件对其进行电算。

水池底板结构简化为弹性地基板。

水池四周覆土2.5米厚。

计算分为两种荷载情况进行计算,一种为水池满水状态。

另一种为水池的无蓄水状态。

导流墙部分只起对水的导流作用,不参与结构受力,所以在结构计算时不加载导流墙结构部分。

3.1 水池无蓄水状态结构计算。

水池在无蓄水状态时的荷载情况为只承担水池周围回填土的土压力和自重,设计计算土的重度为18KN/m³ 。

3.1.1 受力分布及YY方向的弯矩分布图水池在该荷载情况下最大弯矩为20KNm/m。

最大弯矩所在位置见上图。

3.1.2 XX方向弯矩分布图。

XX方向最大弯矩为 24.78KNm/m。

最大弯矩所在位置见上图3.1.3 无蓄水状态下YY方向剪力分布图。

YY方向最大剪力为26KN/m 最大剪力所在位置见上图所示。

3.1.4 无蓄水状态下XX方向剪力分布图。

XX方向最大剪力为56KN/m ,最大剪力所在位置见上图。

3.1.5 水池在无蓄水状态时XX向轴向力分布图3.2 水池在满水状态下结构计算水池在满水状态时除承担水池外侧土压力的荷载外,同时还要承担水池内的水压力的荷载。

考虑到导流墙设计为砌体结构,在满水状态时对水池的约束力不够大。

所以在进行水池的满水状态结构计算时不考虑导流墙对水池结构的影响。

雨水调蓄池设计

雨水调蓄池设计

雨水调蓄池设计【篇一:新建雨水调蓄池人工探孔施工方案】目录一、编制依照 (3)二、工程概略 (3)2.1 工程概略 (3)2.2 地下管线 (4)2.3 地质水文条件 (5)三、施工准备 (6)3.1 技术准备 (6)3.2 机具准备 (7)3.3 资料准备 (7)四、施工安排 (8)4.1 整体安排 (8)4.2 工期安排 (8)4.3 劳动力组织 (8)五、主要施工方法 (9)5.1 施工工序及工艺 (9)5.2 施工丈量 (10)5.3 探坑施工 (10)5.4 浇筑护壁混凝土 (12)5.5 查收检查 (13)六、质量保证举措 (13)6.1 针对性举措 (13)6.2 其余举措 (13)七、安全保证举措 (14)7.1 安全管理制度 (14)7.2 施工安全举措 (15)八、应急举措 (16)8.1 防塌方 (16)8.3 防坠落 (18)8.4 防中毒 (19)附件:护壁设计及计算 (20)一、编制依照1 、潘家园桥、华威桥桥区积水治理工程(左安东路雨水泵站升级改造工程)施工设计图2 、潘家园桥、华威桥桥区积水治理工程(左安东路雨水泵站升级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 、潘家园桥、华威桥桥区积水治理工程(左安东路雨水泵站升级改造工程)岩土工程勘探阶段报告4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规程》db11/t363-20065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6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104-2011 ;7 、《市政基础设备工程质量查收与查收一致标准》dbj01-90-20048 、《工程丈量规范》 gb50026-20079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11 /383-200610 、《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 /513-200811、施工设计文件中指定的标准、规范、规程及现行国家及北京市的有关法例、技术规范;国家、部委和北京市有关安全、质量、查收等的方面标准及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蓄水池设计说明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蓄水池设计说明
2012年****农业开发项目设计规划新建蓄水池11口,一方面拦蓄坡面径流,防止冲毁耕地和减少水土流失,另一方面解决项目区部分旱地浇灌。

蓄水池布置在坡面汇流的低凹处,采用全埋式圆形开敞式结构。

当池址无法避开岩基,开挖比较困难时,可选用半埋式蓄水池。

在布置时充分考虑了尽量少占耕地,来水充足,蓄引方便,造价低,基础稳固等因素。

蓄水池由池体、梯步、护栏、附属设施组成。

一、蓄水池设计
1、蓄水池的容量设计
蓄水池的容量按下式计算:
V=KVw
式中:V—蓄水池容量m3
Vw—设计频率暴雨径流量,m3。

K—安全系数,取1.2。

式中:Vw值的计算两种情况:
1)蓄水池在坡面小型蓄排工程系统之中,与坡耕地背终端相连,并以沟中排水为其主要水源时,其Vw值根据排水沟的设计排水量计算。

2)蓄水池不在坡面小型蓄排工程系统之中,需独立计算暴雨径流量时,用下式计算:
Vw=MF
式中:M—设计频率一次暴雨径流模数,m3/亩;
F—蓄水池的集雨面积,亩。

本规划中按此种情况确定蓄水池容积,经计算,本次规划所选定的 11处蓄
水池位置的集雨面积均在1亩左右,可满足容积为100 m3蓄水池要求。

考虑实际情况及业主、村民建议,新建蓄水池设计为容积50 m3圆形蓄水池。

11口蓄水池采用统一设计图。

2、池体由池身、溢洪口、池沿、池底构成
池身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砖(具体参数见《工程设计图册》)。

迎水面采用M10水泥砂浆抹面,厚度2cm。

溢流口设置在池壁的正常蓄水位处,并修建溢洪渠。

池沿:全埋式蓄水池池沿应高出地面30cm。

池底:对土基进行开挖整平,若遇软基等不利地质条件,应进行地基处理,保证地基承载力≥150kPa;对岩基应人工打平,如有裂缝应先凿槽(槽宽2~3cm,槽深5~8cm)。

清扫干净后,应进行分层夯实,每层铺土不大于10cm,夯实后表面整平。

池底采用C20砼现浇,厚度10cm。

靠墙体倒45°衬护,高度为15cm。

砼振捣密实后,用原浆表面抹光,增加抗渗性。

梯步:每层梯步宽36cm,高20cm,采用M7.5浆砌砖砌筑,加盖砼预制板,宽1m。

护栏:池沿护栏采用M7.5浆砌砖修筑,坐在池壁上,高110cm,厚12cm,梯步处留出1m宽;梯步护栏采用钢筋砼预制件护栏安装,设计高1.1m。

3、引排水渠、溢洪口与散水等附属设施
引排水渠:衬砌长度不小于50m,坡度不小于1/300,土渠坡度不小于1/500,弯道用正规圆弧法敷设。

引水渠取40cm,深40cm;溢流口宽取30cm,深30cm。

池壁外侧为防止降水入渗侵蚀池壁,引发渗漏,在池口四周平地面60cm范围内铺设散水,厚5cm,采用C20砼.
二、设计图表
见设计图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