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鸡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要点
石鸡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要点

石鸡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要点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石鸡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要点一、石鸡的饲养管理技术石鸡,别名嘎嘎鸡、红腿鸡、朵拉鸡等,美国鹧鸪就是美国将野生石鸡驯化而成的肉蛋兼用石鸡品种。
石鸡肉质细嫩、野味香郁、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滋补品和特禽佳品。
骨软肉厚,内脏小,屠宰率82%以上。
生物学特性我国野生石鸡主要分部在新疆、青海、甘肃及华北到东北的西南部,喜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带的岩石坡和沙石坡,以及平原、草原、荒漠等地区。
食性杂,以草本植物和灌木的嫩芽、嫩叶、浆果、种子、苔藓、地衣及昆虫为食。
喜温暖干燥,忌严寒、酷热、潮湿,反应灵敏、胆小易惊,鸣声高亢,有趋光性。
喜群居、沙浴、好斗,平时多地面活动,也能飞翔,有就巢性。
繁殖期4~5月,每期产卵9~20枚,蛋重19~20克,孵化期22~24天。
常营巢于悬岩基部,山坡和沟谷间的灌木丛与草丛中。
选建场舍选取地势高燥、平坦、背风向阳、通风、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和安静的砂壤土或壤土建场。
温差小的地区,可用简易鸡舍,甚至露天也可,温差大的地区,宜采用封闭式鸡舍。
平养要设鸡舍、运动场和天网,网室内用石、砖或土堆成墙式高堆(40~100厘米)供鸡栖息,鸡舍北墙安放产蛋箱(6只鸡约1平方米的产蛋面积),运动场设沙盆或铺沙,供其沙浴用。
笼养可根据房舍大小,采用3~5层笼养,笼高45厘米、宽60厘米,底网前低后高(同蛋鸡笼),每层笼底设自由抽插的盛粪板,笼后设产卵箱。
已驯化好的石鸡可不用产卵箱。
雏鸡养育人工育雏可地面平养、网上平养和立体笼养(底网网眼为厘米×厘米)。
7日龄内网上铺垫料,以便雏鸡活动,防止伤脚。
1~5日龄温度为36~37℃,以后每4天降低1℃,10日龄后每3天降低1℃,21日龄开始每2天降低1℃,28日龄开始每天降低1℃,至与环境温度相同为止可脱温,阴雨天气温低于18℃时要供暖。
石蛙怎么养?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

石蛙怎么养?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石蛙,又名石鸡、飞鱼、石蛤蟆、石乱等,为蛙科棘胸蛙属动物。
石蛙是主要的食用蛙类之一,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那么,石蛙怎么养?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石蛙的养殖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一、石蛙养殖池建设1.种蛙池: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米,池内水深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阴暗,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2.孵化池:面积1平方米,池高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
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3.蝌蚪池:面积3-8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4.幼蛙池:面积4-6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陆比2∶1,池内铺设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6-7.5。
5.其他要求:石蛙的各类蛙池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排水孔在最低处使池水能被彻底排干,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敌害生物侵袭,进水管安装在池的上边,靠近网盖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碱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养蛙。
二、石蛙的养殖技术1.种蛙选择: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
2.种蛙培育:选留作种的蛙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冬季在温度达到12℃以上时应保持喂食,减少冬季体内能量的消耗,保持石蛙的生长和性腺的良好发育。
3.配种产卵:石蛙通常在4月份,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池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5-20只,种蛙一般在夜间9时后抱对,配种母蛙于清晨4-7时排卵,一般每次产卵300-500粒,产出的卵在1小时之内尽可能不要搅动,以免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在种蛙配种产卵时要避免干扰。
鹧鸪生长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程序 不宜 随 意改 动 ,喂料 量及 配 合料
营养水 平 可 随产蛋 量 上 升适 当增 加 和
减 少 。 鹧 鸪 产 蛋 期 适 宜 温度 为 7 . 5~ 2 4 ℃,理 想 温 度 为 1 6~l 7 ℃ 。 产 蛋 期
家 禽断 喙器 对鹧 鸪 进行 修 喙 ,上 喙切
l / 3~1 / 2 ,下 喙切 1 / 4~1 / 3 , 两 边 用 剪
竹鸡 ,是 由美 国驯化后 引进 我国的珍稀 特禽 。我 国鹧鸪养殖 主要集 中在东南沿
海 地 区 ,但 规 模 化 、集 约 化 程 度 还 比较 低 。 目前 ,鹧 鸪 在 广 州 、上 海 、香 港 等
地 的年 需求量在 7 0 0 万 只 以上 ,且 国 内
前 ,在饮水或饲料 中加入少量的红霉素
加 快 营 养 物 质 的吸 收 和 利 用 ,并 维 持 体
内水 的代谢平衡 ,防止脱水死亡 。在雏
材 ,铁 、木 、竹均可 。底 网和 围网用 网 眼1 . 2 平 方厘 米的点 焊 四角 网或用 竹子 编 织 而成 。床 大小 以 2 米长、1 米宽 、 0 . 5 米 高 为宜 ,底 网离 地 面 5 O厘米 高 。
1 . 饲养方式。种鹧鸪可采用立体笼
养和平面饲养 的方式 。室 内立体笼养具 有温度 、光线易控制 ,鹧鸪的血缘和配 种易掌握 ,饲养投喂方便和疾病少等优
点 。种 鹧 鸪 笼 可按 l 公配 l 母和 1 公配 2
l , 饲 养方式 。鹧鸪育成期 的饲养方
式一般可分为地面散养和飞翔 栏网上饲
外 的需求量呈现迅 速上升的势头 ,常出
现供不应求 的状 况。因此 ,大力发展鹧
鸪 养 殖 前 景 非 常 广 阔 。 现 将鹧 鸪 的 饲 养
白腰文鸟的饲养要点

白腰文鸟的饲养要点
白腰文鸟(White-breasted Waterhen)又称白腰石鸡,是鸟类中的一种普通水鸟,主要分布于我国及东亚热带、亚热带地区,许多地方的水鸟栖息地,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
白腰文鸟体型小,较淡色,尤其是颈部下边和腹部有一道白色的斑纹,为它们起了一个别致的名字,白腰文鸟。
它们饲养容易,训练营养它们很有趣,是一种具有较高观赏性的宠物鸟。
那么,下面分享白腰文鸟的饲养要点:
一、选择合适的饲养环境
在选择白腰文鸟饲养环境时,一定要确保风湿度适宜,同时给鸟舍安装通风口,以保证新鲜的空气。
同时,要确保阳光直射,多保持清洁。
二、培养饲料
为了精细培育白腰文鸟,可以使用多种种类的饲料,如豆类、谷物、绿叶蔬菜、坚果类等。
当然,也要适度添加一些水果,以增加它们的营养摄入量,提高饲养效果。
三、提供营养均衡的水
为了让白腰文鸟摄取丰富的饲料营养,养鸟人士必须按时为白腰文鸟提供营养均衡的水。
一般来说,它们喝的水主要是酸性或中性的,并且温度适中,以保护白腰文鸟的健康。
四、摆放阳光灯
为了保护白腰文鸟免受低温的影响,可以在鸟舍内摆放阳光灯。
石鸡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石鸡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石鸡(Raucous rock, 学名:Gallus gallus domesticus)是一种常见的养殖鸟类,其活泼好动的性格和高产量的蛋,使其成为许多家庭和农场主的理想养殖品种。
本文将介绍石鸡的养殖方法和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石鸡饲养。
摘要:石鸡养殖方法包括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提供适当的饲料和喂养规律、加强鸡舍管理等方面。
同时,饲养者还需注意病虫害防治、适时选育种鸡、合理繁殖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石鸡的养殖技巧和注意事项。
正文:一、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在养殖石鸡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
石鸡是耐寒性弱的动物,所以场地应有良好的隔温和保温措施。
同时,养鸡场地周围应无恶臭气味的排放源,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此外,场地的通风良好,并且养殖场周边不应有噪声和其他鸟类动物的干扰。
二、提供适当的饲料和喂养规律石鸡的饲料以谷物为主,包括玉米、小麦等。
此外,还可以添加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如豆饼、鱼粉等。
为了保证鸡只的身体健康和蛋的产量,需要设置稳定的喂养规律,定时给予饲料,并且注意给鸡只提供充足的饮水。
三、加强鸡舍管理合理的鸡舍管理是石鸡养殖的关键。
首先,鸡舍的设计要科学合理,保证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
其次,鸡舍的清洁卫生要做到定期清理,保持干燥洁净的环境。
而且,要及时更换鸡舍内的垫料,以防细菌滋生和疾病传播。
四、病虫害防治石鸡容易受到疾病和病虫害的侵扰,所以养殖者要格外关注石鸡的健康状况。
定期做好鸡只的体检工作,及时发现、治疗病症,并加强养殖场的消毒工作,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暴发。
此外,定期对鸡群进行驱虫,注意鼠害和其它害虫的防制。
五、适时选育种鸡和合理繁殖选择高质量的品种石鸡是提高产量和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饲养者应当根据需求选购骨鸡还是母鸡,同时要考虑到品种的适应性和耐病性。
在种鸡繁殖过程中,要遵循科学的繁殖方法,确保石鸡种群的健康和基因的优良传承。
石鸡养殖技术

强保温效果 ,避免雏石鸡伤残。平养育 雏 ,可用斗形 保温伞 ,内装 1 个2 5 0 瓦 红外线灯泡 ,并另设照明灯。温度正常
石鸡适应性强 ,南北地 区都可饲养 ,可
笼养也可 网内散养 ,是农村特种养殖 的
好 项 目。
一
时 ,雏 石鸡在热 源 中心 四周安静 休息 ;
如果 聚集在热 源下 ,则 说明温度 不足 ; 如远离热源 ,张 口呼吸 ,则说 明温度过 高。一般育雏温度要求 :1 周龄3 7 ~ 3 5 ℃,
小笼饲养 。
二 、中、成石鸡阶段
1 . 饲养方式
雏 石鸡 一 般是 2 5 —3 0日龄 脱 温转
入 中雏群养 。若是 肉用石鸡 ,则可转入
笼养到 出售 。若是 留种石鸡 ,可笼养至 6 0日龄后 再 平养 。也 有 的一 直采 用笼 养 ,方法是把产蛋前笼养 的中石鸡转入 产蛋 笼 ,每笼 4 格 ,每格 1 公3 母 。由
( 4 )平养 中雏石鸡 ,最好设 置运 动 场 。运动场应选择在排水 良好 的砂质地 区,并定期疏松 ,以利雨水渗透 。场 的
一
角设砂浴池 ( 笼养可在笼 内放置一小
盆干 砂 ) ,当发 现有羽 虱时 ,可 在池 中 加入硫黄粉或除虫菊粉杀灭之 。舍 内铺 上 垫料 ,墙 边 最好 设有 平 形栖 架 或平 台,供石鸡站立休 息。 ( 5 )中石 鸡喜欢运动 ,但野 性尚未 完全改变。为了既利于它们活动 ,锻炼身 体 ,又防止其飞逸 ,故在运动场顶部及四 周应有围网遮护。另外 ,舍内也要经常特 别小 笼门的开关,防止 石鸡逃跑。 ( 6 )无论是平养或笼养成石鸡 ,都
于 低 山 丘 陵 地 带 的岩 石 坡 和 沙 石 坡 上 ,
石鸡(棘胸蛙)养殖技术

石鸡(棘胸蛙)养殖技术发布时间:2004-11-30石鸡(棘胸蛙)养殖技术一、基本生物学特征石鸡属两栖动物,又名棘胸蛙,拉丁文名:Paa Spinosa。
肉味鲜美,且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其雄性胸部有分散的大黑棘,雌雄蛙身体布满小的圆疣,疣上有分散的小黑棘。
一般两龄以上可达性成熟,繁殖季节为每年4—9月,每年可交配产卵3次。
一般水温到10摄氏度以下冬眠。
二、养殖技术1、苗种生产:用天然苗种和人工繁殖苗种两种。
(1)天然苗种:扑捞野生蝌蚪或幼蛙进行养殖。
(2)人工繁殖和苗种生产:亲蛙培育与选择棘胸蛙亲蛙培育池面积6-12平方米,池墙高0.8米,饲料台面积占总面积的2/5,饲料台外水环境占总面积的3/5,池水深0.2-0.3米,进水口处设置供亲蛙越冬栖息的“洞穴”,池上方设置防逃罩网,夏、冬两季设度夏和越冬棚。
亲蛙饲料以“大平二号”蚯蚓、蝇蛆、黄粉虫为主,兼投环毛蚯蚓,4月—11月水温10℃—22℃时,亲蛙日摄食量为体重的4%—10%,12月至翌年3月水温10℃—13℃时,亲蛙日摄食量为体重的2%—3%。
亲蛙要求体大健壮,无伤病,皮肤色泽明亮,富有黏液,体长11厘米—13厘米,体重150克—250克。
雄蛙要求胸部疣棘明显,前肢抱握有力,鸣声洪亮。
雌蛙要求腹部膨大、松软,用手指触摸腹部有卵粒感。
雌雄比为1:1,催产亲蛙密度为2对/平方米。
催产与管理水泥催产池面积5平方米左右,水深30厘米,池内用石块摆成多个洞穴,或用木板在池的一侧分隔成多个洞穴。
在池内放入少量维管束植物,供亲蛙栖息和产卵。
催产时间一般选择下午4时左右。
催产剂配置方法:用LHRH—A3和混合激素A、B型加0.7的生理盐水配制而成。
雌蛙注射剂量:LHRH—A3200毫克/千克,或混合激素A型20IU/千克,或混合激素B型20IU/千克。
雄蛙剂量减半。
亲蛙放入催产池之前,先清洗催产池,将遗留在石块和池壁上的污泥和卵胶膜洗刷干净,并按催产池要求把石块摆设好,催产池注满水后仍然保持流水,催产过程中,夜间尽量避免惊扰亲蛙,早晨7时检查产卵情况。
大石鸡养殖技术

大石鸡养殖技术大石鸡的饲养为广食性鸟,其食物种类多种多样,且因时而异。
成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包括花、果实、种子、叶子、根茎和嫩芽等。
动物性食物很少,主要为各类昆虫。
夏天的食物较其它季节丰富多彩,多达几十种植物的不同部分。
随各类昆虫的大量出现,大石鸡的动物性食物亦增加,特别是蝗虫。
秋天主要以植物种子、果实为主,其日食量猛增。
冬天食物种类较贫乏,主要采食遗落地面的植物种子和挖取地下根茎。
春天主要采食植物嫩叶和芽。
幼鸟孵出二个月内主要以动物性物质为食,随个体成长,动物性食物的比例逐渐下降。
大石鸡生活环境大石鸡没有广泛的迁徙习性,但在青海高原随季节变动的垂直迁移则比较明显。
春、夏随天气变暖,高山积雪融化,其分布区则向上迁移,直达雪线,甚至在4700m左右活动。
秋、冬随气温下降和雪线的下移,则逐渐降到山麓或沟底。
甘肃东部冬天较暖,垂直迁移并不明显。
冬天积雪覆盖地面时,为寻找露出地面的食物,则到处游荡。
由于饮水的需要,总是活动于溪谷和泉水附近。
在绿色植物较丰富时,离水源稍远一些,最远可达5-6千米。
大石鸡的繁育大石鸡的繁殖期为4-5月,为单配制,发情期间天刚亮就开始鸣叫。
通常营巢于石滩处、悬岩基部、山坡和沟谷间的灌丛与草丛中,也营巢于黄土狭谷两岸悬崖的洞穴中。
它的巢极简陋,也甚隐蔽,主要为地面的凹坑,内垫以枯草即成。
5月初开始产卵,每窝产卵5-7枚,最多可达20枚,卵的大小为40-43.6×30-33.5毫米,卵重20-23.7克。
孵化期为22-24天,雏鸟为早成性,雏鸟绒羽为淡褐色,先孵出的雏鸟并不离巢,直至一窝雏鸟全部出齐,才跟随亲鸟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鸡养殖技术和饲养管
理要点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石鸡养殖技术和饲养管理要点
一、石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石鸡,别名嘎嘎鸡、红腿鸡、朵拉鸡等,美国鹧鸪就是美国将野生石鸡驯化而成的肉蛋兼用石鸡品种。
石鸡肉质细嫩、野味香郁、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滋补品和特禽佳品。
骨软肉厚,内脏小,屠宰率82%以上。
生物学特性
我国野生石鸡主要分部在新疆、青海、甘肃及华北到东北的西南部,喜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带的岩石坡和沙石坡,以及平原、草原、荒漠等地区。
食性杂,以草本植物和灌木的嫩芽、嫩叶、浆果、种子、苔藓、地衣及昆虫为食。
喜温暖干燥,忌严寒、酷热、潮湿,反应灵敏、胆小易惊,鸣声高亢,有趋光性。
喜群居、沙浴、好斗,平时多地面活动,也能飞翔,有就巢性。
繁殖期4~5月,每期产卵9~20枚,蛋重19~20克,孵化期22~24天。
常营巢于悬岩基部,山坡和沟谷间的灌木丛与草丛中。
选建场舍
选取地势高燥、平坦、背风向阳、通风、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和安静的砂壤土或壤土建场。
温差小的地区,可用简易鸡舍,甚至露天也可,温差大的地区,宜采用封闭式鸡舍。
平养要设鸡舍、运动场和天网,网室内用石、砖或土堆成墙式高堆(40~100厘米)供鸡栖息,鸡舍北墙安放产蛋箱(6只鸡约1平方米的产蛋面积),运动场设沙盆或铺沙,供其沙浴用。
笼养可根据房舍大小,采用3~5层笼养,笼高45厘米、宽60厘米,底网前
低后高(同蛋鸡笼),每层笼底设自由抽插的盛粪板,笼后设产卵箱。
已驯化好的石鸡可不用产卵箱。
雏鸡养育
人工育雏可地面平养、网上平养和立体笼养(底网网眼为厘米×厘米)。
7日龄内网上铺垫料,以便雏鸡活动,防止伤脚。
1~5日龄温度为36~37℃,以后每4天降低1℃,10日龄后每3天降低1℃,21日龄开始每2天降低1℃,28日龄开始每天降低1℃,至与环境温度相同为止可脱温,阴雨天气温低于18℃时要供暖。
1~3日龄相对湿度为65%~70%,4~7日龄60%~65%,以后保持在55%~60%。
7日龄雏鸡密度,地面育雏,保温伞下30只/平方米,其他取暖方法40只/平方米,网上、笼、箱育雏,可70~80只/平方米;14日龄时,以上各方式育雏密度都要减半。
7日龄内光照24小时,14~21日龄16~18小时,以后逐步减至自然光照。
出壳1~3天内,饮加入%土霉素和适量多种维生素、与雏鸡体温相近的凉开水,以后保证全天供充足清洁饮水。
此期,蛋白质含量应达到28%。
最初几天用熟蛋黄和黄粉虫饲喂,也可用全价家鸡料加熟鸡蛋(每50只加入1个鸡蛋)混喂。
7日龄后按市售小鸡料40%、熟蛋黄20%、黄粉虫20%、青绿饲料10%的比例饲喂。
以后随鸡的生长,逐渐将蛋、黄粉虫换为鱼粉、豆粉等蛋白质饲料,适当投喂含粗纤维的蔬菜。
3日龄内不断料,14~28日龄日喂5~6次,28日龄后日喂3~4次。
1~3日龄可加强人为接触和各种声、光、色的刺激,驯化其应激适应性。
3日龄时进行断喙,42日龄再行断喙。
育成期饲养管理
育成期即石鸡30日龄脱温至开产前的阶段。
前期尚未发育成熟,可雌雄混养。
密度,35~70日龄20只/平方米,满70日龄密度减半。
此期以市售育成鸡饲料为主,酌量添加黄粉虫、青绿饲料和保健砂。
日喂3~4次,每只喂量:35~70日龄30~35克,84日龄后55~60克。
种用石鸡应限饲,采取低能量、低蛋白(粗蛋白质%~15%)的限制饲料质量的方法饲喂,自由采食,减少啄癖产生。
但氨基酸要保持平衡,且供给充足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限饲第1星期要逐渐过渡,以免产生应激;肉用石鸡不限饲,增加能量蛋白质饲料,90日龄体重千克以上时可出栏。
成年石鸡的饲养管理
未驯化的石鸡,一般需10~11月龄达性成熟。
种鸡对温度非常敏感,过高(30℃以上)、过低(5℃以下)都会影响产蛋量和受精率。
湿度保持50%~60%,密度8只/平方米左右,产前1个月光照逐步增到15~16小时,产蛋期保持环境安静。
日粮中蛋白质要充足,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尤其钙质)要全面。
可喂市售蛋鸡料,另加适量熟鸡蛋或碎肉、活虫及青菜或野草粉等,每天上午、下午各喂1次。
休产期雌雄分开饲养。
二、石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石鸡是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内蒙古、华北以至新疆山地的留鸟。
体型似家鸡,体长约300毫米。
石鸡育成期即石鸡30日龄脱温至开产前的阶段。
前期石鸡尚未发育成熟,可雌雄混养。
35日龄~70日龄石鸡每平方米可养20只,满70日龄可减半。
此期以市售育成鸡饲料为主,酌量添加黄粉虫、青绿饲料和保健沙。
日喂3次~4次,每只喂量:35日龄~70 日龄30克~35克,84日龄
后55克~60克。
种用石鸡应限饲,采取低能量、低蛋白(粗蛋白质%~15%)的限制饲料质量的方法饲喂,自由采食,减少啄癖产生。
但氨基酸要保持平衡,且供给充足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限饲第1周要逐渐过渡,以免产生应激;肉用石鸡不限饲,增加能量蛋白质饲料,90日龄体重千克以上时可出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