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论文

合集下载

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的饲养管理The sow raising management专业:[请输入专业]班级:[请输入班级]学生姓名:[请输入姓名] 指导教师:[请输入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摘要饲养管理是母猪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最易出错的一环。

而人性化饲养管理,是动物福利的一个具体体现,其出发点是充分认识母猪的生理特点,给予适合其发挥生产潜能的待遇,从而保证母猪能够为饲养者提供更多的产品(仔猪)。

本文主要从母猪各方面的饲养管理入手,考虑环境、配种、饲养管理三个方面的影响,并根据不同饲养户的不同方法,调查其母猪的产仔情况,总结出饲养母猪的方法,提出了一些科学的管理措施与建议,从而为养殖户,特别是对农户来说,在不增加母猪存栏数情况下,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提高出栏率和出栏数,节省饲料,降低成本。

关键词:母猪饲养管理产仔率AbstractRaising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production of the sows, is also the most prone to errors in a ring and humanistic raising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animal welfar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its starting point is fully understand the reproductive physiology characteristic, give play to the potential for its production of treatment, so as to ensure the sow for producers to provide more products (piglet)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sow all aspects of raising management, with a conside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mating raising management three aspects the influence, and the different method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aise animals into thinking, survey of the sow farrowing situation, summarizes the method of breeding sow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hich for farmers, especially to farmers for, without any increase in CunLanShu sows, improve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improve ChuLanLv and ChuLanShu, save feed and reduce the cost Keyword:sow feeding and management farrowing rate目录摘要 (2)Abstract (3)前言 (5)1 影响母猪生长的因素 (6)1.1 环境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母猪养殖农业科技论文

母猪养殖农业科技论文

母猪养殖农业科技论文1农户养猪存在的问题第一,猪的日粮营养水平较低下,根本不能满足猪的生长要求;大多数的养殖户仍然是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养殖管理。

第二,猪厩舍条件比较差;很多的农户只是将母猪关养非常简陋的厩舍内,冬冷夏热,根本就不能及时的排出污水,卫生条件相当的差,通风条件不好、很容易滋养细菌,从而引发多种疾病。

第三,受到条件的限制,免疫程序不到位;由于种猪的免疫种类较多,需要在不同的生产使其更具规定的程序进行免疫,但是绝大部分的养殖户却只是按照商品猪的免疫程序进行,根本就不能达到免疫的效果。

第四,对于是否发情的鉴别能力较差,降低了配种率。

2创建科学的养殖方法2.1科学的喂养良种母猪首先是后辈的母猪的喂养:每天供应饲料每头2.5kg,冬季供应3.0kg,将饲料拌湿,2次/d,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饮水;在夏季的时候要每天给2~4kg 的青饲料。

其次,妊娠的母猪的喂养:每天供应的妊娠饲料每头2.8kg,冬季供应3kg,喂养的方法同上。

第三,哺乳母猪的喂养:每天供应哺乳料每头4~5kg,3次/d,夏季的时候饲喂青绿饲料,3~4kg/d。

2.2建造科学的圈舍养殖良种母猪需要按照规定建造科学的圈舍,一般高为2.3m,宽为8m,长度通常是根据养殖的头数而制定的,双列式,单圈的面积通常为6m2。

墙体为空心的,在内充满了保温的材料,如锯末等。

一般屋顶高位3.5m,为双坡结构,先要覆盖6cm的保温板,再将石棉瓦铺盖在上面。

每个两个单圈再设置一个窗户,通常规格高为80cm,宽为100cm。

同时还要在圈舍内设置两个排气扇,24h保持圈舍内的空气流通。

地面要是防滑的,并且还要有一定斜度,方便清洗。

经过改造的圈舍,保温、隔热、进食、饮水、空气流通等的设计都能从根本上满足猪的生长。

还能有效的降低疾病当发生,从而提升效益。

2.3严格的做好预防免疫工作第一,后备母猪的防疫工作:给2~3月龄的母猪注射一次猪三联苗(猪丹毒、猪瘟、猪肺疫);在7月龄(初次配种之前)的时候注射细小病毒疫苗;之后间隔灵州就加强免疫一次;母猪在初次配种前的3周要注射伪狂犬苗;在春季(3月中旬)注射乙脑疫苗,之后间隔两周加强一次;在3~4月龄的时候注射口蹄疫疫苗,在配种之前再注射一次口蹄疫。

浅论繁殖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浅论繁殖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浅论繁殖母猪饲养管理要点繁殖母猪是猪场生产的关键,其繁殖能力对猪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于繁殖母猪的饲养管理,必须要严格掌握,并且要做到科学、合理和稳妥。

下面,本文将从繁殖母猪的饲养环境、饲料、疾病防控等多个方面,浅论繁殖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一、饲养环境•温度和湿度:繁殖母猪对环境温度的适宜范围为16℃-25℃,湿度要在50%-60%左右。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都会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甚至导致流产和死亡。

•光照:繁殖母猪需要有足够的光照,以维持其生物钟的正常节律。

通常采取日间光照时间为16小时的方式来饲养繁殖母猪。

•通风:繁殖母猪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以避免各种疾病的发生并促进其生产性能。

•离群空间:母猪需要有足够的离群空间,以便发挥其天性正常活动和休息,同时也有利于疾病的防控。

二、饲料•营养均衡:母猪的饲料中需要保持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各种营养成分。

•饲料品质:母猪的饲料品质对其生产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应选择优质的饲料,并在不同生产阶段提供适合的饲料配方。

•饲喂方法:虽然母猪会产生反刍,但是在合理的饲料配给和饲喂方法下能保证牲畜不浪费饲料,并提高饲料利用率。

三、疾病防控•免疫接种:繁殖母猪需要在适当的时期接种相关疫苗,以预防各种常见的生猪疫病。

•通风消毒:保持母猪舍内环境的卫生和干燥非常重要。

猪舍内铺上干净的草木屑或细木屑,地上铺有沙子,定期进行通风和消毒。

•饮水卫生:繁殖母猪饮水需要保持卫生清洁,每日清洗水槽和水管,并及时更换饮水。

四、生产管理•育种:育种是保证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手段,应尽量选择繁殖性能好的种猪。

•配种:母猪配种需要在正确的时间进行,通常需要进行抱猪和检查发情等操作。

•妊娠:母猪妊娠后需要进行充分的休息和饮食,以保证幼崽的健康发育。

•分娩:母猪分娩时需要进行适当的观察和护理,确保幼仔能够安全健康地出生。

五、结语虽然繁殖母猪的饲养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但是只有全面运用科学、合理、稳妥的方法,才能确保母猪的生产性能,保持生产效益,实现猪场的可持续发展。

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2021.5作者简介:张金玲(1978-),女,山东省临朐县人,大专,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动物疫病防控、检疫以及执法等工作。

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张金玲(山东省临朐县农业农村局东城畜牧兽医站262600)摘要:在整个养猪过程中,母猪的饲养管理质量直接决定着猪场养殖效益和发展趋势,由此可见,母猪管理至关重要,在日常管理中需要根据母猪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合理饲养和管理母猪。

笔者认为饲养方面应制定科学的饲喂程序,定时定量饲喂母猪,维持母猪良好体况;管理方面需要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为母猪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环境。

以促使母猪生产更多的优质仔猪,并提高母猪繁殖力和仔猪成活率。

关键词:选种;后备母猪;饲喂方式;管理饲养管理母猪的首要任务是做好母猪选留工作。

在母猪生长到配种前一个月时选择母猪,首先选留身体健康且同胞无异常缺陷和特定病原的母猪。

然后选留体型修长、发育良好、肢蹄健壮、外阴宽阔、奶头分布均匀且有7对以上的母猪。

最后根据遗传特性选留母性良好、繁殖力强和抗应激能力好的母猪。

1后备母猪饲养管理要点1.1饲喂方式根据母猪体重和体况合理饲喂母猪,建议生长到50~80kg 之间的母猪每天可以自由采食,80kg~配种之间的母猪饲喂后备母猪饲料,根据膘情和体况实施限制饲喂或自由采食相结合的方式饲喂,大约每天饲喂2.5kg,在保持营养充足的前提下适当增加青绿饲料的供给量,并且保证饮水新鲜和充足,有利于母猪生长、发育。

对于体况不佳或较差的母猪应在配种前2周采取短期优饲方式,将饲喂量增加到每天饲喂3.0~3.5kg,在配种后将饲喂量逐渐降低到原来的2.0~2.5kg,这样不仅能刺激母猪增加排卵量,还有利于受精卵着床,提高受胎率和母猪繁殖能力[1]。

1.2合理运动为了增强母猪体质和抗病能力,规模化养猪场需要设置活动场所,促使母猪适当增加运动量,尤其是冬季在阳光明媚、外界温度较高时将母猪赶到运动场活动0.5h,不仅能促进母猪骨骼、肌腱和肌肉发育,还可以防止母猪发生皮肤病或蹄部病变,增强母猪体质和抗病能力,为正常发情、配种、受孕、分娩奠定良好基础。

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的饲养管理论文导读:母猪饲养管理的主要时间,是在妊娠期,因此,下面重点介绍母猪妊娠期的管理。

母猪在妊娠前,在管理方面,要抓好三个关键时期。

关键词:母猪,饲养,管理母猪饲养管理的主要时间,是在妊娠期,因此,下面重点介绍母猪妊娠期的管理。

1.控制饲喂技术现代饲养技术研究证明,如果不对母猪采取控制技术,让母猪随便吃,结果是母猪吃的过多,体重增长过快,体质过肥,产仔几胎后体重、体形太大,失去繁殖价值。

因此,对母猪必须采取限饲技术,限饲技术的主要好处是:1、可增加胚胎成活率2、减轻母猪分娩困难3、可减少母猪压死初生小猪4、哺乳期可减少体质消耗,因为过肥维持消耗大5、能降低母猪的饲料成本6、减少母猪乳房炎的发生率7、延长母猪的繁殖寿命2.母猪在妊娠前期(妊娠84天前)的饲喂新技术。

发表论文。

在妊娠前期,如果饲料中能量过高,会导致母猪过肥,在子宫周围,皮下和腹膜等处,沉积过多脂肪,影响子宫壁血液循环,引起胎儿死亡,因此,妊娠前期必须采取控制饲喂技术,每头母猪日采食全价精饲料2-2.5千克即可。

换算成消化能为25-26兆焦,粗蛋白250克。

具体办法,在饲料中多加一些粗饲料,使母猪既有饱腹感,又不超过营养控制量。

发表论文。

对于已失去控制,体重过肥的母猪,立即采取控制采食量的饲喂方法,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因为这样的母猪每天维持需要量大,你不给它吃它要闹圈。

解决办法,只能循序渐进,慢慢来。

对于母猪体质较弱,较瘦,可在配种前10天,配种后20天,增加精饲料,使膘情恢复到七成以后,再按正常标准给料。

母猪在配种后一个月内,千万不能喂料过多,应按标准严格控制饲料量,不然会增加死胎。

母猪在妊娠前,在管理方面,要抓好三个关键时期。

1、配种后9-13天,这个时期母猪的胚胎发育不完全开始与子宫接触,准备着床,而又尚未植入,如果子宫环境受干扰,最容易引起胚胎死亡。

2、配种后的18-24天,这个时期是胚胎器官形成期,胚胎争夺胎盘分泌的类蛋白物质,在争夺中强者生存,弱者死亡。

母猪饲养方法范文

母猪饲养方法范文

母猪饲养方法范文母猪的饲养方法非常重要,因为合理的饲养方法对母猪的生长发育、繁殖效果和健康状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结合科学的原理和实践经验,介绍一下母猪的饲养方法。

一、饲料配方母猪的饲料配方应该根据其所处的生理阶段和需要的营养素进行调整。

通常,妊娠期的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在14-18%之间,纤维含量应在12-18%之间;哺乳期的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在18-22%之间,纤维含量应在8-12%之间。

此外,适当添加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也是必要的。

二、饲养环境母猪的饲养环境对其健康和繁殖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母猪应该被放置在宽敞、干燥、清洁的舍内,确保空气流通,并有足够的阳光照射。

饲养环境的温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母猪产生不良影响。

三、合理的饲喂方法1.定时饲喂:母猪的饲喂应该按照固定的时间进行,以保证母猪的消化系统有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一般来说,可将饲喂次数控制在2-3次之间。

2.合理的饲喂量:饲喂量的控制应根据母猪的生理状态和体重进行调整。

妊娠期的饲喂量应适量增加,以满足母猪胎儿和自身的营养需求;哺乳期的饲喂量应逐渐增加,以满足奶猪生长和发育的需要。

3.水的供应:母猪的饮水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哺乳期。

水的供应要充足、新鲜,定期更换水源,保持水的清洁卫生。

四、合理的运动母猪的合理运动对其身体健康和繁殖效果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母猪的食欲、消化吸收和新陈代谢,有助于提高繁殖效果。

同时,定时的户外运动还可以让母猪接触到阳光,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五、疾病预防和控制母猪的饲养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首先,保持饲养环境干净卫生,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其次,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另外,对母猪进行常规的免疫接种,以提高其抵抗力。

六、日常管理母猪的日常管理也是非常关键的,包括对母猪的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定期进行体重测量,掌握母猪的生长情况;适时进行分娩和断奶,促进母猪的繁殖效果;同时,还要注意对母猪进行适当的驯养,使其习惯于人工操作。

母猪饲养的管理制度范文

母猪饲养的管理制度范文

母猪饲养的管理制度范文母猪饲养的管理制度范文一、前言母猪饲养是现代畜牧业中常见的养殖方式之一,其对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母猪饲养的健康、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围绕母猪饲养的管理制度展开介绍,包括生产环境的管理、饲养管理、保健管理和疾病防控等方面。

二、生产环境的管理1.场地选择场地选择应远离人口密集区、工业区和河流,选址应平整、通风良好、日照充足、地下水位低、土质肥沃、水源充足。

2.猪舍建设猪舍建设应符合畜禽养殖环境规划,采用现代化养殖设备和科学化的饲喂设备,猪舍内部卫生条件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

3.消毒和清洁定期进行场地和猪舍的消毒和清洁工作,包括地面、墙壁、设备、猪栏等。

消毒剂要选择无毒、无刺激性、杀菌效果好的产品,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消毒。

三、饲养管理1.选种选配选取健康、品种好、生产性能优良的种猪作为母猪,配种前对种猪进行体检和疫苗注射。

2.饲养目标明确饲养目标,即确定母猪的生产性能指标,如繁殖周期、断奶仔猪存活率、日增重等。

3.饲料管理根据母猪不同生理阶段的饲养需求,合理配置饲料配方,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和安全性,并且按时供给饲料,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

4.饮水管理提供清洁、新鲜的饮水,保证母猪充足的饮水量,确保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5.环境适应及时处理母猪群体的环境适应问题,如温度调节、湿度控制、光照管理等。

同时,防止疾病传播和骚扰性刺激。

四、保健管理1.疫苗接种按照猪病防控计划,对母猪进行规定的疫苗接种工作,保证猪群的免疫防御能力。

2.定期体检定期对母猪进行体温测量、体质评估、泌乳量观察等,及时发现和解决个体健康问题。

3.驱虫和除害定期对母猪进行驱虫和除虫工作,排测猪脓毒症、寄生虫病、传染性胃肠炎等疾病。

4.健康档案建立母猪健康档案,记录母猪的个体信息、疫苗接种情况、体温测量、体质评估等重要信息,便于管理和监控。

五、疾病防控1.疫病防控计划制定科学的疾病防控计划,包括猪场的疫病监测、预防接种、消毒措施、隔离措施等。

浅论繁殖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浅论繁殖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浅论繁殖母猪饲养管理要点论文导读:无论饲养场的规模大小,都要事先制定好年内配种计划,有计划配种、繁殖。

关键词:繁殖母猪,饲养养猪业中,种猪的饲养管理非常关键,繁殖母猪饲养管理水平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胎产仔数的多少,而且还关系到整体的饲养质量,决定着全场的经济效益。

有些地区,个体养猪户很多,但对发情、配种、妊娠的饲养管理技术掌握不多,笔者凭借多年养猪实践,对如何养好繁殖母猪,提出以下建议:1.掌握发情时机,及时配种母猪发情时,对周围环境十分敏感,表现东张西望,早起晚睡,扒圈跳圈,追人追猪,不爱吃食,发呆等。

外阴部充血肿胀,并有粘液流出,阴道粘膜颜色多为由浅变深再变浅,外阴部由硬变软再变硬。

用手压猪后背部,站定不动即可认为接受公猪爬跨,此时期母猪经常两后腿义开,频频排尿等。

2.从配种做起,打好繁育基础2.1有计划配种、繁殖无论饲养场的规模大小,都要事先制定好年内配种计划,有计划配种、繁殖。

在实际生产中,是提高猪群质量的重要一环,另外,要注意公猪的选择,无论是纯种繁育,或是杂交利用,选择的公猪一定要把纯度作为第一要素来考虑。

如果是杂交利用,其制定的杂交组合方案,一定是最优的杂交组。

无计划配种,不会产生好的生产效果,最终将导致品种退化,生产力下降。

2.2遵守配种原则有近亲血缘关系的不配;公母双方有共同遗传缺陷的不配;老不配少,少不配老。

2.3选择配种环境在配种时要保证周围环境肃静,禁止闲人靠近配种场地,避免在配种过程中对猪的噪声应激。

论文参考。

2.4讲究配种技巧寒冷季节的配种时间要安排在当天比较温和的时间段;炎热季节配种要安排在能遮光、温度适宜的地方。

若母猪小、公猪大,应让公猪站下坡位配种,若公猪小、母猪大,应让公猪站在上坡位配种,在必要时进行人工辅助配种。

2.5采用多次配种制母猪在1个情期内,实行2~3次配种,每次间隔8h,这样可明显提高母猪的配种成功率。

论文参考。

也可遵循双重配种原则,即1个情期的母猪,使用2头公猪先后配种,也就是说,1头公猪配种后,间隔8h再用另1头公猪交配1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科学喂养断奶后母猪
母猪断奶后发情越快越好。

为了促进母猪断奶后尽快发情及多排卵,要求母猪断奶后:(1)继续饲喂泌乳期饲料。

(2)让母猪充分吃饱(不能大幅降低饲料量),一直到配种。

配种后立即将饲料量降低到怀孕前期的饲料量,并饲喂妊娠母猪饲料。

怀孕早期如果饲喂过多,可能减少产仔数,浪费饲料。

妊娠母猪饲喂关键措施:(1)在怀孕早期要求限制饲料量,每天全价饲料2kg左右即可。

(2)在怀孕中期,适当增加饲料量,每天2.2kg~2.3kg即可。

(3)在怀孕最后30d,增加饲料量,每天
3kg左右。

怀孕母猪一定要限制饲料量。

饲喂方法要求每天2次,以湿料饲喂。

怀孕母猪的饲料要求蛋白质含量较低,但要求较高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

同时千万不要饲喂怀孕母猪发霉、变质的饲料。

在有条件的地方,每天饲喂0.5~1kg青饲料对怀孕母猪非常有利。

二、产房的关键饲养管理技术
在预产期(妊娠114d)前1周将母猪赶入消毒好的产房,让母猪适应产房和饲料。

在母猪临产前2d减少饲料量,有利于母猪顺利分娩和减少乳房炎发生。

当母猪乳房肿胀,后面乳头挤出奶了,就准备接产,不能离开人。

按接产程序断脐带,碘酒消毒,消毒毛巾擦干毛,红外灯下烘干。

一旦毛干了,就让仔猪吃奶。

不能长时间不让仔猪吃奶。

分娩后12h的奶含有仔猪生存必需的免疫球蛋白,
一定要让每一头仔猪吃足初乳,特别是弱小和后出生的仔猪。

要求为新出生的仔猪提供温暖的环境。

仔猪活动的区域,刚刚出生时要求30℃左右,以后慢慢下降到断奶时25℃。

温暖的环境对仔猪的成活至关重要。

从出生第5d开始训练仔猪吃料。

要求购买优质的乳猪料,在断奶之前要求每头仔猪吃进0.6kg以上的乳猪料。

要求为仔猪提高干净的饮水。

要求仔猪在出生后3d注射铁针剂1~1.5ml(最好含硒铁剂)。

在缺硒地区,还需要在出生后1周注射维生素e-硒针剂,以防止仔猪猝死和拉稀死亡。

泌乳母猪的饲喂非常重要,影响到泌乳量和下一胎的成绩。

泌乳母猪饲喂的技术关键在于:(1)使用高蛋白、高消化率、高适口性的全价饲料,决不能用怀孕母猪的饲料喂泌乳母猪。

(2)要让母猪尽可能多地吃料。

高温季节可每天增加到饲喂4次,用湿料喂猪,用少喂勤填等方法增加饲料量。

(3)分娩后尽早让母猪吃足,不能长时间控制母猪饲料量,不控制或者少控制饲料。

(4)断奶前不要减料,断奶后继续让母猪吃泌乳料,并且不限制母猪采食,促进母猪尽快发情和多排卵。

(5)提供干净、足够的饮水,特别是在高温季节。

仔猪断奶要求一次性断奶。

当仔猪吃补料0.6kg以上,体重达7kg以上,断奶就非常顺利。

农村养猪一般要求28日龄断奶比较合适,太早断奶仔猪难成活,太晚断奶,降低母猪繁殖力。

三、猪舍的环境、卫生控制技术
对于猪舍内的风速要求,寒冷季节尽量减小风速,高温季节要尽量加大风速。

在寒冷季节,往往猪舍的通风量不足,导致猪舍内有害气体、灰尘、有害微生物增加,严重影响猪群的健康,严重的可暴发传染病。

因此,寒冷季节也必须保证一定的通风量。

当人在猪舍不感觉憋气、熏眼时,猪舍的空气大概符合要求。

否则就必须加大通风量。

特别是发现猪流泪、眼发红,说明空气有害气体严重超标,立即增加通风。

猪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可大幅降低有害微生物的浓度,大幅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全进全出”是非常有用控制传染病传播的措施,要求每个猪场坚持。

“全进全出”技术要求在一栋猪舍猪全部出栏后,彻底清洗、彻底消毒、彻底干燥,然后再放进健康的猪。

要求产房、仔猪培育舍、育肥猪舍实行“全进全出”,怀孕母猪舍可不实行。

对于小规模猪场,可将猪舍建成独立小单元,每个小单元实行“全进全出”。

对于购买仔猪育肥的养猪户,可将所有的猪全部出栏后彻底清洗、消毒,然后一次从一个母猪场购买一批仔猪育肥,全部出栏后空栏清洗消毒。

不要出栏几头,又补进几头。

需要注意,一个单元要全部出空,不留一头猪。

当出栏时,出现个别小猪和病猪,也最好一同出栏,不留后患。

如果实在太小,无法一起出栏,也不能留在单元内,可单独放在病号圈继续饲养到能出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