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作文指导:审题方法作文指导(附范文)
2020年中考小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

2020年中考小作文写作指导+真题优秀范文(二)(一)记叙类一般不要求有完整的记叙要素,而是以事件的某个环节或一个人的某个方面为中心,突出一种表达方式或一种描写方法,勾勒出一个精彩镜头,描绘出一个动人的画面,取得特写的表达效果。
1.扩写例1下面一段文字是《三国演义》中的刘琦求计:“刘琦不见容于后母,求计于孔明;孔明再三推托,后见刘琦十分恳切,方才替他设计。
”请将之扩展为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500字左右。
③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1)紧扣“问计”这一中心进行扩写。
这可以从抓住题目中的提示语句(“求计”“再三推托”“十分恳切”)看出,所扩内容不离提示句,可谓不离主干。
(2)联想想象,情节曲折。
刘琦一次次求计,孔明一次次推托,刘琦再三婉言相留,将孔明从后堂请进密室,又请到小楼,还撤掉梯子,最后又以自杀相逼,孔明这才表示愿为设计。
这样便把刘琦的至诚,孔明的谨慎,都描绘得栩栩如生。
这正是扩写的精要。
【方法指导】(1)认真阅读原文,弄清原文中心。
把握中心,才能围绕中心扩展情节。
(2)抓住最能表现中心的句、段扩展情节,安排好扩写的主次,做到详略分明,重点突出。
(3)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要合乎情理。
(4)扩写完成后,要检查、对照和修改。
【参考示例】刘琦问计刘琦邀请孔明进入后堂,喝完茶,刘琦说:“我不被后母所接受,希望您能想法救我。
”孔明说:“我寄居在这里,怎么敢做让人家敌对的事呢?如果被泄漏,对我的害处不浅啊。
”说完,起身告辞。
刘琦说:“您既然来,怎么能就走呢?”于是挽留孔明进入密室喝酒,喝酒期间,刘琦又说:“继母不容我,请先生给我想一个办法。
”孔明说:“这个主意不是我敢出的。
”说完,又想告辞。
刘琦说:“先生您不说算了,为什么就要就离开呢?”孔明才又坐下。
刘琦说:“我有一古书,想请您看看。
”于是带孔明登上一小阁楼。
孔明说:“书在哪里?”刘琦哭着下拜说:“继母不容我,我的生命就要面临危险了,先生忍心不替我想法,不救我吗?”孔明脸色大变,站起就要走,但楼梯已经撤了。
专题01 作文的审题-2020年中考语文考场作文全流程指导

•
岁月伴随着我的成长悄悄流逝,生活在一
个很平凡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样美好。细细咀
嚼生活,我品味着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春·折叠伞
• 春姑娘,动不动就掉眼泪,刚才还是晴空万 里,转眼便阴雨绵绵。“下雨了,是冲出去吃饭, 还是在教室里等雨停?”我与同桌xx商量着。
•
我的声音虽不大,但还是被前排的男生听到了。
竟然考了80多分,肯定是抄同桌的……”原来,老师
认为我作弊,偷看同桌的答卷。我难过极了,在全班
同学的注目中,离开了我的“是非之地”。
•
通过那次期中考试,我终于意识到,不做一个
成绩优秀的学生是多么可悲啊!从此以后,我一改往
日懒散的习惯,开始抓紧每一秒钟努力学习,成绩飞
速提高。有时,同桌解决不了的难题还会向我请惯 用好“5分钟”,磨刀不误砍柴功。
拿到作文题后,要舍得花5分钟进行审题, 从导语、要求语、文题等方面进行全方 位地分析,确保准确审题。这一环节要 强行入轨,直至养成习惯。
二、胸中有丘壑,下笔才有序 。
作文前要打好审题草稿。写作前要通 过审题,明确文题的题眼,即写作重点和 中心思想,文章的体裁,将用哪些素材或 论据来写作等。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之语。漫步在这如烟的春雨中,一切都笼罩了江南迷蒙而又空灵
的朦胧感,烟雾缭绕的感觉让人心醉。
•
春雨就如挂满水珠的草芽一样,是温湿的浅绿色,在春雨中行走,享受婉约之美。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梅香阵阵,蛙鸣纷纷,雨也毫不吝啬地倾盆而下,
如瀑的雨在空中飞泻,充盈了整个天空,那是谁家的孩童,撑着一张大大的荷叶,窝在鸟蓬船
重要要素:“让”——心开花,应有一 个变化过程。由“不开花”—“开花” 的变化过程,要将这个过程写清楚。而 不能只写成我明白了要“让心开花”。 要有具体的事例—怎样让心——“开花 “。
2020中考语文作文如何审题.doc

2020中考语文作文如何审题
2020中考语文作文如何审题
首先,强调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
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把大题目演绎成一个小角度(故事),从一人一事,一斑一点,一枝一叶,片言只语落笔,大题小做,找一个自己有话可说、有思考有感悟的角度作为切入口,以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
第二,强调用故事表达出一种思想
文章既然是作者对生活的记录和感受,那就应该明确地表达一种思想,这种思想就是文章的主旨,它是故事的灵魂,主宰着故事的剪裁和行文的倾向。
第三,强调通过描写彰显主题
只是概括直白的空洞议论而缺乏具体生动的描写的记叙文决不是好的记叙文。
好的记叙文应该充满着生动形象的描写,栩栩如生并表达出生活的情韵和理趣。
记住:在考场作文这样严酷的竞争中,写生动的故事是极。
2020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

2020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一、作文写作1.请以“行走在春风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2)书写工整规范。
【答案】范文:行走在春风里春天来了,一切都又重获新生,改头换面。
逝去严冬的沉闷和乏味,如今万物复苏,春满人间。
春风吹绿了草坪,把娇嫩的小草从土里硬拽了出来,柳树发芽了,其他树木也重新发了嫩枝,长了新叶。
走在大路上,仿佛都有一种生机的气息,芳香扑鼻。
沿着路走下去。
我轻轻躺在草地上,闭上眼睛,阳光洒在我的身上、树木上、花草上……暖洋洋的,可真是惬意啊!走在春风里,我闻到了花的清香。
好几朵像彩霞似的桃花,迎着春风展开了笑脸,可又十分害羞,呀,脸都羞红了。
油菜花地里的油菜花香气扑鼻,引来了许多蜜蜂来采蜜,我走了一圈,走出菜花地,香气“粘”在了我的身上,我享受着,仿佛忘掉了上学的疲惫,抬头仰望着天空,似乎多了什么东西在空中,仔细一看原来是风筝,路旁有一些小孩子在随着风筝奔跑,呼喊着。
他们将自己的童趣随着风筝放到了天空中。
一阵风吹过,真凉爽,真希望风能带我去更远的地方看看春景。
休息了一会儿,我嫌太热了就抄小路去买冷饮。
树荫下有许多老人在乘凉,大家在一起交谈,看上去都很愉快!在路上我不经想起了一句话“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是我们播种希望的时节,我们不能懒惰,贪玩好耍,要勤奋努力。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我们要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
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只要努力在期末一定会有好成绩作为回报。
我走在春风里,享受着二月的阳光。
【解析】【详解】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作文的题目中的“行走”,既可以是原义的漫步、行走,也可以是比喻义的行走,是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精神历程。
“春风”能给人带来温暖,带来希望;“春风”的作用是能驱走严寒,让世界变得温暖起来。
当草木、溪水、村庄被春风吹拂的时候,一切都是灿烂的;被春风包围的时候,一切也会变得不一样。
本文可以写行走在自然的春风里,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与美好;也可以写自己心中的“春风”是怎样的,“春风”象征关怀,象征温情,象征奉献,象征爱,象征生机和永恒……此题宜写成记叙文或记叙散文。
2020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

2020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一、作文写作1.按要求作文。
“醒”,一个有温度的文字:山朗水润,万物苏醒;声声叮咛,爱的唤醒;点滴感悟,心灵觉醒;鉴往知来,值得我们警醒……醒来,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对过往的反思,是一种成长。
请以“醒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答案】例文醒来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看看忙碌的世界是否依然孤独的转个不停。
每次听到这首歌,总是忍不住感慨,一位曾经的我睁着眼睛却让自己的心灵沉睡了。
你怎么变这样,变得这样倔强。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犯中二病的时期,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曾经的我在学校受了委屈无可发泄只好将怒火发泄在家人身上,那是要买书本是一件小事,却因为被耽搁我大发雷霆:你们到底关心不关心我学习?我说几天了?我紧皱着眉头冷着脸色呵斥道,母亲赶忙在一旁哄我:这几天不是忙着收麦吗?等几天啊。
那时候脾气暴躁的厉害,一言不合就摔东西,我伸手将外甥喝的水打翻外甥哭了起来,母亲也生气了。
这一次我触犯了她的底线,她的嗓门也大了来:你就不能懂事点?有个女孩样。
战争一触即发,拦也拦不住,我的父亲只能在一旁沉默的抽着烟。
而这场战争最终以母亲的胜利的情况下宣告结束,我躲在房间泣不成声。
夕阳染红了天,我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不让他们进来,转眼已是黄昏到了吃饭的点,父亲来叫我吃饭,我与他赌气迟迟不开门。
只听他在门外的叹息:你妈妈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此时的父亲好似小时候的我,做错了事祈求别人的原谅。
其实我早已在听到父亲声音的那一刻就已泪流满面,那一瞬间,我想到小时候在爸爸肩头上说悄悄话,在妈妈的围裙下捉迷藏,想到为很久见不到爸爸而流泪,想到在妈妈的叮嘱中长大......想到朋友说:你什么时候清醒啊,什么时候醒来啊。
中考模拟作文写作:“—— 的力量” 审题立意指导及范文5篇

中考模拟作文写作:“——的力量” 审题立意指导及范文5篇文题以“——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审题立意指导:以“——的力量”为题,首先要精准填充“——”部分,比如“信念”“团结”“微笑”等。
立意上,需深度挖掘所选内容蕴含的力量对人、事、社会等产生的影响。
以“信念的力量”为例,可阐述其如何支撑个体在困境中坚守、在挫折中奋起,使平凡之人成就非凡。
它能为迷茫者指引方向,给疲惫者注入动力,于群体而言,共同的信念可凝聚人心,推动社会进步与变革。
通过具体事例展现这种力量的作用与价值,从而突出主题,引发读者对“力量”源泉及其重要性的思考与感悟。
佳作展示1、执着的力量在我家楼下的街角,有一位修鞋的老人。
他总是坐在那棵老槐树下,身旁摆着他那有些破旧的修鞋工具。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陆离。
老人戴着一副老花镜,正专注地缝补着一只皮鞋。
他粗糙的大手熟练地穿针引线,线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快速而又精准地穿梭在鞋面与鞋底之间。
旁边的小盒子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工具,锤子、钉子、胶水等,都被他放置得井井有条。
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似乎也在为老人的专注伴奏。
起初,我并未过多留意这位老人。
直到有一天,我拿着一双脱胶的运动鞋去找他修补。
老人接过鞋子,仔细地查看了一番,然后用低沉而沙哑的声音说:“这鞋脱胶有点严重,不过我能修好,明天来拿吧。
”我有些担忧地问:“真的能修好吗?这双鞋我很喜欢。
”老人抬起头,眼神坚定地看着我:“放心,我修了几十年的鞋,这点问题不在话下。
”第二天,天空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街道上很快积起了水洼。
我心想,这么大的雨,老人应该不会出摊了,我的鞋可能要晚些才能拿到。
然而,当我路过街角时,却惊讶地发现老人依然在那棵老槐树下。
他撑起了一把大大的雨伞,身体有些蜷缩在伞下,雨水顺着伞沿不断滑落。
他的面前,放着我的那双运动鞋,已经被修补得完好如初。
我急忙走上前去,心中满是感动:“大爷,下这么大的雨,您还在这儿啊!”老人微笑着把鞋递给我:“答应了今天给你修好,就不能食言。
2020年四川成都 中考作文《出发》《到达》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6篇

中考作文《出发》《到达》审题写作指导及满分作文6篇中考考场作文真题再现
作文。
(60分)
艾青有一首小诗《盼望》: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出发”和“到达”,你更盼望哪个呢?请任选其中一个词语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本资料内容包括:
【审题立意】【选材点拨】【技法指津】【满分作文】
【审题立意】
这个作文题采用了“二选一”的形式,这样更有利于考生发挥。
“出发"和“到达”既贴近生活,让考生有话可说,又蕴涵哲思,易于考生抒发独有的情思、情理。
《盼望》是一首意蕴深刻、富有哲理的抒情诗。
这首诗描写了轮船起航时起锚和返航时抛锚两个场景,起锚意味着一段旅程开始了,抛锚意味着一段旅程结束了。
考生可以从生活小事着手,选取合适的故事表达自己对“出发”或“到达”的想法。
需要注意的是,“出发”和“到达”之间是存在密切关系的,先有出发,再有到达,到达之后,会再次出发,驶向另。
2020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赏析

2020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班级姓名作文在中考语文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审题又是关系到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性步骤。
审题有这样几个要领:一、审读题目审读作文题目是为了定体裁,明范围,找重点。
面对作文题目,应该这样去审读:1.看文题的类型——是命题、半命题,还是自由拟题;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
2.看文题的内容——是叙事,还是写人;是议论,还是抒情;是写学校,还是写家庭……3.看文题的关键词——或是时间,或是空间,或是对象,或是重点,或是主题……4.看文题的表达——是平实,还是生动;是直露,还是含蓄;是简单,还是复杂。
二、审读“要求”中考作文题目下面往往有一系列要求,这些要求也是写作文时必须注意的条条框框。
它们主要包括——1.提示与解说。
如文题“门其实开着”,下面有这样的提示:“‘门’可以是生活中真实的门;也可以是想象中的门,如心灵的门、父母亲感情的门、文学殿堂的门……”这段提示,为审定题目、写好全文指明了方向。
2.交代与警示。
一般包括:书写要求、字数限定、文体类别、写作禁忌等等。
这些要求,必须遵从,不能我行我素。
如:请以“告别”为题写一篇文章,题下要求为: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少于25行);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一共五条“要求”,不得违反,若掉以轻心,都会因违规而扣分。
那么如何审题呢,下面介绍几种审题的方法:一、填补标题法此方法适用于较宽泛性的标题。
命题者故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带有较大的迷惑性,增加审题难度。
审题时只要在原题目的基础上添加新的条件,题旨就会显露出来,从而化难为易。
譬如题目《风景》,如果用填补标题法审视,在原题目前面加上“大自然的”、“小院的”、“学校的”等新条件,使题目相应成为《大自然的风景》《小院的风景》《学校的风景》,题目意思更明白了,文章就容易把握得多了。
像这类题目还有《歌声》《心事》《忏悔》《尝试》《变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代喜剧大师卓别林,年少时因相貌不
佳总是成为别人的笑柄,然而,在他的喜 剧生涯中这恰恰成为一种优势,他主演的 无声喜剧电影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这不得不说他那“不佳”的容貌促成了他 “上佳”的表演。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本是一名外国著 名大学的学生,然而当他感觉到大学所教 的内容并不适合自己时,便毅然离开学校, 从事自己喜爱的电脑设计工作,最终积累 了世界上无人能比的巨额财富。
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左右。
二者区别
• 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 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 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 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 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 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 的关系。
话题作文: 一个材料 一个话题 材料作文:一个材料 多个话题
材料作文 ---审题方法指导
比一比: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
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宽它的 宽度。
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能引发你怎样的 联想?请依据材料中的一句话或几句话, 确定中心,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 “辨”是辨析辨证,是行文思路严密的补笔。 通常这一部分不是行文的重点,文字不宜
多。可以用“当然”、“固然”等类词语 来引起行文。字数也不应该超过50字。有 了这一部分,思维就显得严密,观点也显
得恰到好处,分寸感强。
“结”是文章的结论。通常要紧扣材料照 应开头:开头提论点,结尾提怎么办;开
头提论题,结尾作出结论并简要说明怎么 办。如用“材料中人尚且如此,我们……” 类语句等。
• 某市一家幼儿园要通过公开公平考试的方式招聘园长, 报名的考生有八百余人,其中不乏研究生、重点院校 的本科生。考生纷纷涌向考场。在通往二楼考场的楼
梯旁,有一个脏兮兮的小女孩正在哭泣,而考生们视 而未见。考生大都进入了考场,焦急地等待考试,这 时,曾在幼儿园工作过的女教师张某匆匆赶来,当她 发现小女孩时停下了脚步,先用手帕给她擦干眼泪,
• 例::
• 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美丽的雕塑, 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这座完美的雕塑 的?"雕塑家回答:"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 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
"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 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
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 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 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 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 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 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评析:这是《伊索寓言》式的故事,道理很简单, 做任何事情,不要简单模仿,要根据自己的能力 大小来做事,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所认知等。应该 说全国卷二很符合考生的理解能力,对题意的理 解不会造成障碍。从这些道理中我们可以想到很 多种写法。一、模仿与创新。二、自我认知。三、 认识自己与他人。四、聪明的代价。五、螳螂捕 蝉,黄雀在后。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从 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来写,可以这样命题:一、给 乌鸦练习本领的机会。二、善待弱者。三、像强 者学习,应该鼓励。四、向乌鸦致敬等。总之, 既然是话题作文,写作时只要符合题意中透漏出 来的信息,都可以成文的。
• 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 料(故事、寓言等)、引语
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
• 读懂材料,全面把握
• 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 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 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 跑题。但是要抓住材料的中心很有帮助。
• 社会在发展,可是道理却没有变,找准 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枝头,生命 才能闪光。 乌鸦敢于拼搏,乐于学习的精神固然值 得赞赏,然而它不能认清自己的实力,不 能量力而行,注定是要失败的。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绕树三匝, 并非枝枝可依! 人不只需要勇于拼搏的精神,更应认 清自己,只有二者具备,才有可能成功。 拥有自知与拼搏,光明就在眼前,在努力 过后你会发现“绕树三匝,此枝可依”!
• 写作方法: • 议论文用“引”、“议”、“联”、
“辨”、“结”的五字要诀布局谋 篇
• “引”是引出论题或论点。通常可采用开门 见山、联系实际、叙述感受、述读材料、
引用名言警句等方式提出论题或论点。字 数要少,概括力要强,一般不超过50字。
• “议”是议论材料。通过分析议论,挖掘材 料内涵,强调论题或论点。这一部分可以 弥补引出论点时因为过于概括而造成内容 上的突兀、断层等不足。 “联”是联想议论。“引”“议”之后, 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 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实际, 议论社会生活实际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 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 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这 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 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正反结合。
中的一句。
我们何不以此自问:“何枝可依?”问
自己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找准自己的位置,
找到自己的归附。
老鹰雄猛、健壮,飞翔速度迅猛,从鹫
峰俯冲而下,捕获猎物,这是它生存的本
领,是它依附的枝头。而乌鸦生性弱小,
• 却一味模仿老鹰,事倍功半,最后落入 牧羊人手中,也是可以料想的。诚然,它 的精神是可嘉的,然而它却忘记了考虑自 己的优点与弱点。 物如此,人亦然。 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依附的 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 一代先师孔子,初时以建立以“仁”治 国的完美社会为志。周游列国之后,终于 没有成功,然而它却是很好的老师,孔子 的弟子遍及天下,他也最终成为我国伟大 的思想家、教育家。由此可见,只有找到 自己的枝头,生命的意义才能实现。
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
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
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
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
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 牧羊人说:“这这是是一一只只忘忘记记自自己己叫叫什什么么的的鸟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它也也很很可可爱爱啊啊 !”
然后对小孩说:“乖孩子,别哭,老实在这等着,等
阿姨考完试,带你去买好吃的,并帮你去找妈妈。” 而这一切早已被远处的录像机记下了。当这位教师进 入考场时,考官当场宣布,考试已结束了。面对众多 莫名其妙的考生,考官给大家播放了录像,并说:
“幼儿园的全部工作就是对孩子的爱。”
•
请以“人生处处是考场”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
• 本题的寓言既认可了乌鸦的模仿是对的, 又批评了它的盲目模仿,批评了它在自我 认知上的错误。有的考生会从不要好高骛 远、东施效颦、不自量力着手,有些考生 会在这一基础上进而生发出乌鸦有“鹰击 长空”的追求,也值得嘉许。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河南一考生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
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诗文《短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