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络团购的经济学分析

合集下载

网络购物:电商经济学

网络购物:电商经济学

网络购物:电商经济学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商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研究的正是网络购物的经济学原理和规律。

本文将从供需关系、价格形成、市场竞争等方面探讨网络购物的电商经济学。

一、供需关系供需关系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电商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网络购物中,供需关系的变化对市场的影响非常大。

供给方面,网络购物平台通过提供商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需求方面,消费者通过网络购物平台来获取所需的商品和服务。

供需关系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二、价格形成价格形成是电商经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传统的实体店购物中,价格往往由供求关系和成本决定,而在网络购物中,价格的形成更加复杂。

首先,网络购物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算法来确定商品的定价策略,以最大化利润。

其次,消费者通过比较不同平台的价格和优惠活动来选择购买渠道。

最后,供应商通过调整价格来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

价格形成的复杂性使得网络购物市场更加灵活和竞争激烈。

三、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是电商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网络购物市场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平台之间的竞争和供应商之间的竞争。

平台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用户体验、服务质量和价格优势等方面。

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和价格竞争等方面。

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直接影响到网络购物市场的发展和格局。

四、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是电商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网络购物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用户画像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行为,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服务。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价格、品质、口碑、促销活动等。

了解消费者行为对于网络购物平台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销售额和用户忠诚度。

五、政策与法律政策与法律是电商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给政府和监管机构带来了新的挑战。

团购活动数据分析报告(3篇)

团购活动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团购活动已成为众多商家吸引消费者、提高销售额的重要手段。

本报告通过对某电商平台近期开展的团购活动进行数据分析,旨在揭示团购活动的效果、消费者行为特征以及优化策略,为商家提供决策参考。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本次数据分析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某电商平台近三个月内的团购活动数据,包括活动时间、商品种类、价格、折扣力度、参与人数、销售额等。

样本选择覆盖了该平台上的所有团购活动,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三、数据分析方法1. 描述性统计:对团购活动的各项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

2. 交叉分析:分析不同因素(如商品种类、折扣力度、活动时间等)对团购活动效果的影响。

3. 趋势分析:分析团购活动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趋势。

4. 相关性分析:分析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如折扣力度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

四、数据分析结果1. 团购活动效果分析- 销售额:近三个月团购活动的平均销售额为XX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XX%。

- 参与人数:平均参与人数为XX万,其中男性占比XX%,女性占比XX%。

- 转化率:平均转化率为XX%,较去年同期提高XX%。

2. 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 消费偏好:消费者对XX类商品的购买意愿较高,其中XX商品最受欢迎。

- 价格敏感度:消费者对团购活动的价格敏感度较高,折扣力度较大的活动更容易吸引消费者。

- 购买时间段:消费者购买团购商品的高峰时间段集中在XX点和XX点。

3. 团购活动影响因素分析- 商品种类:XX类商品的团购活动效果最佳,销售额占比XX%。

- 折扣力度:折扣力度在XX%的活动效果最佳,销售额占比XX%。

- 活动时间:周末和节假日进行的团购活动效果较好,销售额占比XX%。

4. 趋势分析- 销售额趋势:近三个月团购活动销售额呈上升趋势,其中XX月销售额最高。

- 参与人数趋势:参与人数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XX月参与人数最多。

团购网站的盈利模式分析

团购网站的盈利模式分析

团购网站的盈利模式分析要分析团购的盈利模式,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团购,团购就是团购网与商家谈判,根据薄利多销的商业运作方式,团购网借助互联网的“聚齐团购的力量”来汇聚团购人数,单达到预定消费规模人数的时候,商家就以低于零售价格让利给团购消费者。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商家促销商品获利,消费者以低于市场价格购买商品,商家和消费者的收益我们一目了然,但是我们却没有很清晰的看到团购网在这个过程中是如何获利的!难道团购网站就不盈利了吗?小崔在此就揭露团购网的盈利模式。

我们从最初的美国Groupon分析,发现Groupon为coupon的谐音,意为优惠券,优惠券可以引申为会员卡,VIP卡,积分卡等等。

这类“优惠券”在年轻人,特别是喜欢以折扣价格购买高商品的人群中非常的受欢迎,因此团购网站可以通过“免费”团购“发放”优惠券的形式来让吸引用户注册。

从这个过程我们看到,商家得到了未来的潜在消费者和免费的品牌宣传,消费者拿到了“优惠券”,对于创业型团网来说吸引到了注册会员,虽然这种团购利益还为转化为实际财富,但对于未来三方都受益匪浅,这也是目前包括聚齐团购网在内的所有中国创业型团购网赔本卖吆喝的原因。

团购=大量购买,我们从网络概念分析团购属于电子商务运作模式,从商业交易行为分析团购属于大宗采购,所以团购网以“采购”(团购)的名义与商家洽谈,直接在团购网站上放置商品信息团购,商家一方面降价让利给消费者,另一方面给团购网站一部分回佣,在这个过程中团购网就是一个代销平台,消费者通过团购平台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这是团购网站运作中传统的盈利方式。

在市场激烈的环境下,团购(大量购买或者说批发价)让商家有机会开辟新的营销战场,无疑是给商家带来了新的商机,消费者也以批发价购买到了商品,团购网从商家抽取差价,我们看到北京美团在7月15日当天的团购达到了32000人购买,这就是此类团购盈利模式的成功典范。

商家展会的团购形式,团购网作为商家与消费者的中间桥梁,商家与团购网共同策划一起网络集中团购,再通过线下举办商家展览交流会,这种团购模式比较适合电器、建材、汽车等大类产品。

关于网络团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法

关于网络团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法

关于网络团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法如今,团购在互联网行业炒得不亦乐乎。

由于团购进入门槛低,盈利周期短,盈利速度快,不少创业者纷纷淘金这个看似前景无限的领域。

国各大团购负责人也不乏抛出豪言壮语,欲拿下国团购的制高点。

虽然团购网迅速积累了人气,不过其中也隐藏了很多风险,找一适宜的运作模式、支付模式成为团购行业的新目标。

1.信誉风险1.1诚信缺失,发布虚假信息虽然从目前的网络团购的开展势头看,网络团购这种新型的购置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这种模式在逐渐地完善,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网络团购中来,对网络团购的信任程度在不断提高。

但仍然还是存在着大量的不信任现象,消费者存在对团购的信誉问题。

用户在选择团购时,对于实物团购会遭遇所购产品与实际有偏差,或存在质量问题,而在提出要求退货时,卖方却迟迟不予回应。

如团购化装品,往往打出的价格都是专柜价的1-7折不等,更甚至花上二十、三十块钱就能买数百元的产品,而到用户手中却发现是化装品的小样,即赠品或试用装。

另外对于购置优惠效劳类产品时,团购企业为了达成理想的效果,成心发布不明细信息,或者带附加条件,致使用户至商户消费出现众多额外条件限制,变相收费,以弥补差价。

一些团购公司会在上发布商品的优惠信息,或者组织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

但是,当消费者订购商品后,却发现承诺的优惠难以兑现。

因此,消费者应尽量选择规模大、口碑好的团购网。

在团购过程中,消费者应该重视下单步骤,在与销售商或签订合同时,留心是否附带有优惠条件,并注意保存相关的宣传资料作为证据由于团购给商家带来集中式爆发的用户量超过店面的实际效劳承载量,会直接导致效劳品质的下降,消费者开场抱怨商家的效劳不尽如人意。

团购效应对于中小商户的吸引力非常大,但这些中小商户实际所能提供的如店面规模、供给量、效劳效率等亦均处于一般水平,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量消费者,往往心有余而力缺乏,致使消费者体验度变差,适得其反;同时对于团购而言,用户的信任程度受挫,用户群流失,最终影响团购自身开展。

网络团购的经济学研究

网络团购的经济学研究

追求

成本
图 1 网 络 团 购 的 “ 位 一 体 ” 型 四 模
下面将结合网络团购的“ 四位一体” 型, 模 从 团购网站 、 产品、 商家和消费者四个方面进行经济
学分 析 。

络团购有着同质化 、 产品质量服务得不到保障等 缺陷。阴秀文 (0 0 则认为, 21 ) 网络 团购的成长喜 忧参半 , 能够让消费者体验低价 , 也能让产品的质 量及服务大打折扣。 肖红 (00 认 为网络 团购 21 ) 有其必然 的趋势 : 品多样化 、 产 区域本土化 、 市场 细分化。刘 同山(0 1 认为 , 21) 网络团购是追 求利
头与 同时具备 “ 市场条件” 产 品条件 ” 和“ 的厂 商的强势联合 。 关键词 : 网络 团购 ; 规模经济 ; 息不对称 ; 信 价格歧视 中图分类号 :7 33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号 :0 8— 27 2 1 ) 6— 0 8— 4 收稿 日期 :0 1 9— 1 F 1 .6 A 10 4 0 (0 1 0 0 5 0 2 1 —0 0

络团购就是互不认识 的消费者借助网络 的“ 网聚 人 的力量” 来聚集资金 , 加大同商家的谈判力度 , 以获得 深 度 折 扣 。3本 文 认 为 , 络 团 购 是 指 不 _ 网
同地 区的 消 费 者 借 助 互 联 网形 成 强 大 的 购 物 团 体, 以最优 的价格 获得 商 品的 网上 购物 行为 。 对于 网络 团购存 在 的原 因及 作用 以及未 来 的 发展 趋 势 , 者 们 进 行 了 深 入 的 研 究 。姚 丹 学 (0 9 认 为 网络 团购 的产 品具 有 很强 的地域 性 。 20 ) 肖坤 梅 (09) 为 网络 团 购 能 够促 进 消 费 者 的 20 认 消 费 , 来 网络 消 费 的升 级 。 曲燕 (09 认 为 网 带 20 )

团购的网络经济学特征及企业竞争策略研究

团购的网络经济学特征及企业竞争策略研究
第1 5卷
第 2期
科 技
与 管 理
VO 1 . 1 5 No . 2
Ma r . ,2 01 3
2 0 1 3年 3 月
S c i e n c e —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文章编号 : 1 0 0 8 — 7 1 3 3 ( 2 0 1 3 ) 0 2 — 0 1 0 6 — 0 5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n e t wo r k e x t e r n a l i t y, ma r k e t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o p e r a t i o n r u l e s o f g r o u p — b u y i n g o n l i n e f r o m t h e V i e w o f
出了差异 化 、 锁定 和构建进入壁垒等企业策 略 , 以期 为 网络 团购 这个新兴行业 的健康发展 以及相关企业参
与竞争提供一个新 的研究思路 。
关 键 词 :网络 团购 ; 网络 外 部 性 ; 差异化; 锁定; 进 入 壁 垒
中 图 分 类 号 :F 0 6 2 文献 标 志码 : A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E c o n o m y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 S h a n t o u P o l y t e c h n i c , S h a n t o u 5 1 5 1 0 7 8 , C 况
随着经济全球 化和 网络通信 技术等领域 的发展 , 电子 商务在经济社会 中的应用不 断深化 , 催 生出很多
新 型的商务模式 , 网络 团购 就是 其 中一种 。网络 团购 即一个 消费 团队通 过互联 网 向商家 以折扣 价格 采 购 同一种商品 ,是继 B 2 B 、 B 2 C和 C 2 C之后 一种新兴 的 电子商务模式 , 又称 C 2 B 。消费者参加 网络 团购能够 有 效降低交易成 本 ,在保证质 量和服务 的前 提下 , 获

我国网络团购发展的经济学思考

我国网络团购发展的经济学思考

国消 费市 场 呈 现 出爆 炸 式 发 展 的 态势 , 伴 随着其快速扩张与激烈竞争的格局 ,
网 络 团 购 也 出 现 诚 信 缺 失 、服 务 质 量
下, 有的甚至仅 1 ,而商家给 网站的折扣 折 会比团购折扣更低 , 团购 网站可从 中获得价 差。 第二种是活动佣金。产品在 网站上团购 成功后 , 团购网站将从 团购总金额中抽取一
的青睐 ,成 为众多消费者追求的一种现代、
时 尚的购物方式。 但相伴而生的, 是对团购 网站诚信 、 服务、商品质量等 多方面的质疑
登陆团购网站 ,“ 1元抢购、2元特 负 价疯抢 、2折 还有 1小 时 2 5分 1 9秒结 束……”诸如此类的广告比比皆是 ,但是 这些营销手段里暗藏陷阱 ,消费者一不 留
我 国 网络 团购 发展 现 状 及 存 在 问 题
早在 2 0 年 ,我国已经出现少数团购 02
差 等 一 系列 问 题 。 本 文 从 经 济 学 的视 角 ,分 析 了 网 络 团购 的 盈 利 来 源 及 其
经 营 特 征 ,并 基 于 对 我 国 团 购 市 场 现 状 的 分 析 ,重 点探 讨 了 当前 存 在 的 突
定比例的服务费 , o p n Gru o 每次抽成的比例
在3 %一 0 0 5 %之 间, 而我国大多数知名团购 网抽取的比例在 1 %左右。因此, O 以上两种
网站 , 但是由于 当时互联网用户基础较为薄
弱,电子商务也处于初始 的发展阶段,网络 团购并未发展为一定规模。 根据购团网的数 据显示 ,截至 2 1 年 6月底 ,全国团购网 01 站数量已经达到5 5 2 1家, 0 1 6 仅2 1 年 月份 平均每天新诞生团购网站67 家 , .6 当时预计

团购中的网络经济学分析

团购中的网络经济学分析

课程作业(2013 — 2014 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网络经济学所在班级:电子商务111 作业题目:团购中的网络经济学分析目录目录 (2)1概述 (3)团购的定义 (3)团购的分类 (3)团购的特征 (4)2团购中的网络经济学分析 (5)网络外部性分析 (5)网络外部性概述 (5)团购中各主体间的外部性 (5)其他网络外部性特点 (6)3团购网站中的产品及定价 (6)团购网中的网络产品 (6)团购网中的产品定价 (7)4团购发展现状及完善建议 (7)团购发展优势 (7)团购中存在的问题 (8)团购网完善建议及措施 (9)结论 (10)小组分工 (10)参考文献: (11)团购中的网络经济学分析摘要团购自2010 年在我国兴起以来迅猛发展,本文结合网络经济学的知识对团购行为及中国目前团购网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总结了团购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团购行为,网络外部性,定价策略,发展现状,完善建议1概述团购的定义团购指的是通过某种方式将消费者联合起来,来加大与商家的谈判能力,以求得最优价格的一种购物方式。

与以往的传统团购不同,现在团购的主要方式是网络团购,指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渠道组团购买商品的行为。

从消费者(Consumer)的角度分析,网络团购是一种网络购物方式;从商家(Business)的角度分析,网络团购是一种营销方式。

团购的分类根据团购商品种类,团购可分为“服务类”和“实物类”。

服务类团购网站的特点是消费有地域性,产品无法批量生产,比如“美团网”,以餐厅、娱乐服务为消费的主要内容。

实物类团购网站得特点是产品消费无地域性,而且产品可以批量生产,此类网站典型的代表是淘宝“聚划算”。

根据网站与商户之间的关系,团购网站又分为“第三方独立的团购网站”和“商家自办的团购网站”。

第三方独立团购网站与商户直接合作组织团购活动,团购是其网站独特的业务模式;商家自办团购网站多是一些已经运营比较成熟的购物网站,自行组织团购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仅是把团购作为其营销模式的一种,京东、凡客是该类网站的例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网络团购的经济学分析摘要:团购作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模式,以其低于产品市场最低零售价、交易不受时间和空间约束、品种齐全等优点在近两年发展迅猛。

一方面,商家在成本上占足了优势,没有任何实质性风险,不需要租赁店面和人员;另一方面,团购依托互联网进行买卖,与各行业的商家进行合作,提供的折扣产品包罗万象。

本文将分别从团购商家和消费者的角度来研究团购盈利的方式。

其中,商家主要通过价格歧视的手段,而消费者则是由于效用和信息不对称“促成”商家盈利。

关键词:团购;价格歧视;社会整体福利;效用;信息不对称abstract: group purchase as a new mode of shopping, with its product market trading below minimum retail price, not limited by time and space constraints, the variety is complete, has the advantages of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two years. this will be from a group purchase of businessman and consumer point of view to study the group purchase profitable way. among them, the main business by price discrimination means, while the consumer utility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is due to “ facilitate” business profit.key words: group purchase; price discrimination; the welfare of society as a whole; effectiveness; information asymmetry中图分类号:tn915.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引言团购就是团体购物,指的是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消费者联合起来,来加大与商家的谈判能力,以求得最优价格的一种购物方式。

根据薄利多销、量大价优的原理,商家可以给出低于零售价格的团购折扣和单独购买得不到的优质服务。

团购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通过消费者自行组团、专业团购网站、商家组织团购等形式,提升用户与商家的议价能力,并极大程度地获得商品让利,引起消费者及业内厂商、甚至是资本市场关注。

一、团购盈利的方式——价格歧视(基于商家)商家实行团购策略主要是实行价格歧视,主要是把一些具有相同偏好和预算约束的消费者组织在一起,让其将行购物,以便销售出更多的商品。

(一)以消费数量决定价格的团购毋庸置疑,像食品类这种团购的特别之处是消费者通常一次性会购买很大数量而非一件两件,并且是成百上千消费者的组合。

商家正是预知了十分优惠的价格定会吸引一大批顾客购买大规模产品而且这种价格只有在人数超过一定程度上时才会有可观的收益,才会实施二级价格歧视策略。

二级价格歧视指通过对相同货物或服务的不同消费量索取不同的价格来实施。

虽然价格普遍下降了,但是通过扩大产量和实现较大的规模经济,更低的单位成本仍能增加商家的利润。

比如团购雀巢脆脆鲨,如果一次性购买不满50支,则单价为0.80元/支;如果购买50支以上,则超过50支的部分按照每支0.55元计算,其余仍为0.80元/支。

或者商家还会利用邮费大做文章,100支起包邮,不足100支需支付邮费7元/单······对于消费者而言,一般来说,购买量越大,支付的平均价格越低。

考虑到完全竞争市场,商品的标价即为竞争价格,这个时候商家是无利可图的,即商家的经济利润为零,如果降价销售给进行团购的消费者,那么就会亏本。

但是,商品的销售,或者说商家的销售行为属于动态管理,销售的价格虽然是固定的,那么在整条产业链上,虽然商品的价格降低,但是销售出了更多的商品,从而会减少库存成本,这就相当于减少了商家的成本,即使商品的价格降低,但是利润并没有降低。

同时,过快地出售商品,可以使得商家的资金尽快地回转,持有一定比率的现在,可以减少商家的经营风险。

假设商家可以自己制定团购商品的价格,并且具有下降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当需求量大于单一定价时的数量q时,价格就会下降,从而低于p,即图中的p2、p3;当需求量小于q1时,这时价格就会上升,高于p,即图中的p1。

通常消费者会选择商品数量q2、q3,很明显,此时的收益也最大。

价格歧视使产品的卖方尽可能多地获益,因为通过价格歧视,原本属于产品买方的消费者剩余也被转移到了卖方那里。

但是,按照经济学家的分析,价格歧视在经济上却是有效率的,也就是说,价格歧视是满足帕累托标准的,通过价格歧视,卖方获取的最大收益,等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值。

如果垄断的卖方实行统一价格,虽然也能达到一个最大的收益,但却小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值,因而在经济上是无效率的。

(二)以不同类型或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区分价格的团购需求定律告诉我们, 价格越高, 需求量就越小, 价格越低, 需求量就越大。

所有市场需求, 都符合这个规律。

有所差别的是, 不同的顾客对不同的产品价格, 具有不同的敏感程度。

有时候, 价格稍微下降, 需求量就显著上升但另外一些时候, 价格即使出现较大的变动, 需求量却停滞不动, 这可以用需求价格弹性来衡量。

三级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某种特定的标准将客户进行分类,明确每位客户属于哪个类别,并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采取逆弹性法则,对需求价格弹性大的消费者索取低价,对需求价格弹性小的消费者索取高价。

对消费者分类的主要依据有:收入、年龄、性别、地区等。

而选择团购的大多数是年轻人。

很明显,年轻人选择团购的主要是为了消费价格更低的商品,因为年轻人的收入较低,时间成本也较低,所以他们更愿意消费价格更低的商品,也就是他们的影子价格较低,当然,也因为如此,他们也就更愿意花费时间组团进行团购。

另外,像餐饮类的团购还会根据实体店所在区域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举个例子,同样是凯威啤酒屋的团购,位于江汉区的一家为49.8元,而位于武昌区的一家则为46元。

一部分消费者可能会选择离自己近的那家,另一部分人可能会选择价格略低的那家,只要所耗费的成本低于两家的差价······价格歧视的实施必须满足三个前提条件:第一,企业必须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市场价格。

第二,企业必须有容易区别的、对产品有不同需求弹性的顾客群。

只有具备这一条件,企业才有可能采用逆弹性定价法,在需求弹性大的市场上制订较低的价格,在需求弹性较低的市场上制订较高的价格,通过价格歧视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

第三,企业必须有效地制止消费者的套利行为。

即企业能够成功地分离市场,以低价购买商品的消费者没有途径再以高价卖出。

三级价格歧视的特征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令其在两个市场上的边际收益相等,企业都等于相同的边际成本,即mr1=mr2=c;如果两个市场的边际收益不相等,那么企业可以转移销售量。

对y1、y2求导并化简得:在图中, 消费者被分为具有各自的需求曲线的两组, 最优的价格和产量满足于从各组得到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一组消费者的需求曲线d1比第二组的需求曲线弹性要小, 而对第一组的价格也较高。

总产量qt=q1+q2由边际收益曲线mr1和mr2水平相加所生成虚线mrt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得到。

由于mc必须等于mr1加mr2, 我们可以从这个交点向左边画一条水平线以找到数量q1和q2, 此时, 有需求曲线d1对应的价格是p1, 而具有更高弹性的需求曲线d2对应的价格p2较低。

在整个大市场上,完全垄断厂商为获取最大收益,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可将该类客户分为两大类:价格敏感者和价格不敏感者。

喜欢团购的人属于价格需求弹性较大的那一类,他们通常有很强的购买欲望但目前没有足够的购买能力来支撑这种欲望。

所以,一旦推出折扣较多的商品将会强烈地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

而且,团购商品集中于服务性行业,主要是餐厅、景点、宾馆、酒吧、ktv、spa、美发店、瑜伽馆等。

这些商家通常都成本弹性大且物流依赖度低,更适合采取薄利多销这一适合团购的定价方针。

价格歧视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对于厂商和消费者来说, 应该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厂商获得想要的利润, 消费者买到想要的商品。

按照市场供给与需求定理, 如果厂商价格歧视不合理, 与消费者意愿不符, 供给与需求达不到均衡。

如果不作调整, 最终会在市场运行中被市场机制踢出竞争激烈的市场。

(三)团购中的价格歧视对社会整体福利的影响社会整体福利等于消费者剩余加上生产者剩余之和,或者等于总消费效用与生产成本之差,它所表示的是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所得到的收益。

计算公式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消费者剩余=买者的估计价格-商品的购买价格生产者剩余=商品售价-商品成本总剩余=买者的估计价格-商品成本不管是消费者剩余还是生产者剩余,它们都是福利经济学的概念。

衡量消费者福利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又称为消费者盈余,是指买者的支付意愿减去买者的实际支付量,也即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

如果用图形来表示的话,则消费者就是下图中的阴影部分。

其中,pq 代表需求曲线,oq、op 分别代表商品的数量和价格。

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经济福利的一种非常好的标准。

我将以团购具体商品——ktv为例来阐述消费者剩余这一概念。

假设欢乐空间周六或周日下午连续欢唱3小时加各种零食,市场价为398元,团购价为49元,而消费者对其估价为200元。

首先49 元的团购价明显低于200 元的消费者可接受价,那么这项团购行为就会发生;其次分析一下消费者在这一购买行为中获得的消费者剩余为估计的价格与团购价两者的差额151元。

从消费者团购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消费者剩余只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不同的消费者满足感不同,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也就不同,从而消费者剩余也不同。

如上分析,这并非消费者真的支付了200 元的现金,而是得到了价值200 元的福利感或满足感。

正是由于消费者的这种满足感或福利感,支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从而影响着团购市场上的需求。

生产者剩余也就是生产者出售一种商品得到的收入减去成本后企业赚取的利润。

这里仍然以上述ktv为例,假设这家ktv的成本主要是租金和音响设备,当然还有一些水电等变动性的成本支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