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技术(机工社)》教学课件—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3电话通信网

合集下载

《现代交换技术(机工社)》教学课件—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2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结构

《现代交换技术(机工社)》教学课件—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2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结构

34.368Mb/s 139.264Mb/s
2020/9/27
《现代交换技术》
16
16
话路系统
数字中继接口主要功能
提取
2020/9/27
《现代交换技术》
17
话路系统 2.3 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
远端用户级
数 四、信号部件
数字中继

也叫信令设备.
数字中继线
数字中继

功能:接收和

发送接续所需
模拟中继线
(对端) 30/32路E1信号
30路话音信号(本局) 分解 合成
2020/9/27
《现代交换技术》
13
PCM30/32帧结构
1复帧 =16帧 ( 2ms)
F0 F1 F2 F3 F4 F5 F6 F7 F8 F9 F10 F11 F12 F13 F14 F15
TS0 TS1 TS2
1帧 (125 us)
2020/9/27
《现代交换技术》
5
话路系统 模拟用户电路功能
B(Battery feed)馈电 O(Over-voltage protection)过压保护 R(Ringing control)振铃控制 S(Supervision)状态监视 C(Codec & filters)编译码和滤波 H(Hybrid circuit)混合电路 T(Test)测试
一帧(一个PCM基群)速率:6432=2.048Mb/s
2020/9/27
《现代交换技术》
………
话路 16~30
TS31
14
14
PCM基群系统
常用PCM基群复用系统有二种: T1: PCM 24路 (北美、日本) E1: PCM 30/32路 (我国采用)

概述现代交换技术PPT课件

概述现代交换技术PPT课件

多速率电路交换
多速率电路交换的基本思想是采用电路 交换中时分复用TDM原理,允许同时以多种 不同速率来进行电路交换,以支持各种速率 的业务
➢完全多速率电路交换 ➢改进型多速率交换
32
完全多速率电路交换
33
改进型多速率交换
设置多个基本速率
n1




/
n2
/




n3
控制
控制 信息
问题:电路实现,复杂,不灵活
(3)信息透明传输。
电话通信网采用电路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适合于实时性、恒定速率的业务。
16
数据 业务
数据通信具有很强的突发性, 峰值比特率和平均比特率相差较大; 数据业务对时延没有严格的要求, 但需要进行无差错的传输.
17
报文交换
存储转发方式:源端将数据封装为报文,
发送给相连的交换节点,交换节点将报文暂
宽窄带接入
SG TMG UMG PSTN
UMG PLMN/3G50
软交换技术
NGN实现了将网络中的业务功能与 控制功能分开,而软交换是NGN中的 关键技术,位于NGN的控制层,实现 了控制功能,而业务功能由业务层设备 完成,NGN的另外两层分别是承载层 和接入层,分别完成了信息传输和用户 终端接入的功能。
再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将分组送到目的端。
19
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的时延
报文交换的时延
分组交换的时延
20
分组交换
(1)统计时分复用,动态分配带宽;
(2)完善的网络协议和复杂的差错控制; (3)提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
不适合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话音业务,而适 合突发(burst)和对差错敏感的数据业务。

现代通信网技术第二章电路交换

现代通信网技术第二章电路交换
PSTN采用模拟信号传输,虽然近年来 数字用户线(DSL)等宽带技术得到了 广泛应用,但PSTN仍然是许多家庭和 企业主要的语音通信方式。
专用通信网
01
专用通信网是指为特定行业或企 业提供的内部通信网络,如银行 、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专用 通信网络。
02
专用通信网通常需要高可靠性和 安全性,因此电路交换技术在此 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可以提供稳 定的语音和数据传输服务。
随着多媒体通信的普及,用户对 通信的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电 路交换技术需要进一步提高传输
速度和降低延迟。
高效压缩技术
为了满足多媒体通信的数据量需求, 需要发展更高效的音视频压缩技术, 以减小传输带宽和存储空间占用。
适应性传输
针对不同网络环境和通信需求,电 路交换技术需要具备自适应传输能 力,以实现高质量的多媒体通信。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 电路交换技术逐渐取代了模拟电路交 换技术。
电路交换技术的特点
稳定性
可靠性
实时性
电路交换技术能够提供 稳定、可靠的通信服务,
通信质量较高。
在电路交换中,通信双 方之间的连接是固定的, 因此可以保证数据的可
靠传输。
电路交换技术适用于需 要实时通信的场景,如 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
数字电路交换
采用数字信号传输,具有抗干扰 能力强、传输质量稳定、可复用 等优点,是现代通信网的主流交 换方式。
频分多址电路交换与时分多址电路交换
频分多址电路交换
将通信频带分成若干个小的频带,每 个用户占用一个特定的频带进行通信 ,可以实现多路通信。
时分多址电路交换
将时间分割成若干个小的时隙,每个 用户占用一个特定的时隙进行通信, 可以实现动态分配通信资源。

现代交换技术第章PPT课件

现代交换技术第章PPT课件

.
26
静合接点
2
1
用户外线 3
5
4 6
动合接点 线圈
RJ
振铃 继电器
用户内线
铃 流
振铃电路


振铃驱动器

振铃控制
.
27
用户外线
用户内线
RJ


振铃驱动器

振铃控制
.
28
用户外线
用户内线
RJ
振铃 继电器
铃 流
振铃电路


振铃驱动器

振铃控制
.
29
监视(S)
监视就是对用户分机的摘挂机状态 和拨号脉冲信号进行监视。
53
三、数字用户电路
是数字用户终端设备与程控数字交换机之间的 接口电路。如数字话机、个人计算机、数字传真机 及数字图像设备等。
1、S接口:数字终端信息采用四线制方式时使用。 ►S接口的帧结构在250μs内要传送48bit,传送
速率为192kbit/s。 ►在目前的电话网中,用户线大都是二线制, 故
用户电路 用户电路

用线 户器
出话局路接系续 统
数 字
用户处理机

用户电路
远集 端线
数字中继
数字中继

用户电路
用器 户
模拟中继线
模拟中继

数字中继线 用户处理机
数字中继

信号部件
用户测试台
维护操作系统 系统监测台
输入/输出处理机
.
维护处理机 中央处理机
存储器
程序 数据
控制系统 6
用户电路 用户电路
振铃控制就是在处理机控制下,给 被叫用户送符合规定的振铃信号,以便 提示被叫用户有电话呼叫到来。

现代交换原理 电路交换技术

现代交换原理  电路交换技术

5
传输设备
传输设备是传输媒介的统称,它是电话通 信网中的连接设备,是信息和信号的传输通路。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用户终端设备与交换设备, 以及多个交换设备相互连接在一起。传输链路 的实现方式很多,如市内电话网的用户端电缆、 局间中继设备和长途传输网的数字微波系统、 卫星系统以及光纤通信系统等。
6
传输设备
23
t
非均匀量化:压缩律+均匀量化
律: y ln(1 x) ln(1 )
Ax 1 ln x y A律: 1 ln(Ax) 1 ln x
0 x 1
1 0x A 1 x 1 A
x,y 分别是归一化后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
24
3. 编码
将量化后信号转变为二进制数字信号。
① 单极性不归零码型——NRZ
(适用于近距离传输,常用于交换机内部。) ② 极 性 交 替 倒 置 码 — — AMI 码 ( Alternate Mark Inversion)(局内采用) ③ 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码(High Density Bipolar 3) (适用于远距离传输,常用于长途线路上。)
(b) 采样 t (c) 量化编码
8bit 二进制码元
t
一个 时隙
1 2 …… N 1 2 …… N 1 2 …… N 1 2 …… N
(d) TDM PCM
t
32

PCM30/32路帧结构
1 复帧=16帧 F0 F1 F2 1帧=32时隙 TS0 TS 1 TS 2 TS 3 话路时隙TS1 -TS15 用于话路 偶帧 帧同步码 国际备用 奇帧 国内备用 告警 F2 CH2 F15 CH15 CH31 CH18 F1 CH1 CH17 F0 复帧 同步码 复帧失 步告警 8 位构成一个话路时隙 TS15 TS16 TS17 TS 16 TS30 TS31 话路时隙TS17-TS31 F15

《现代交换技术(机工社)》教学课件—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1数字交换原理

《现代交换技术(机工社)》教学课件—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1数字交换原理
B
2020/9/27
数字 交换 网络
《现代交换技术》
TS31
B
PCM0
TS12
A
PCM1
S接线器
13
不同PCM线上不同时隙交换
复用线1 TS1(用户a) 复用线2 TS2(用户c)
复用线8 TS2(用户b) 复用线1 TS31(用户d)
TS31 TS30 TS2 TS1 TS0
1 输
a
a


入2 线
《现代交换技术》
7
7
TDM时分复用
TS2(a)
: :
用户2
A/D
TS31(b)
2
1
2
.
.
.
31
用户31
1
2 .
: :
. .
31
31
D/A
5
b
a
… TS31
TS2
TS0
TDM Frame TDM Frame
DSN
TS0
… TS2
TS31
a
b
2020/9/27
《现代交换技术》
8
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
2.1&2.2 PCM与数字交换原理 2.3 程控交换机硬件结构 2.4 程控交换机软件结构 2.5 电话通信网 2.6 信令系统
2020/9/27
《现代交换技术》
3
3
复习---PCM
2020/9/27
《现代交换技术》
4
语音的PCM数字化编码
Sampling
◦ Read the amplitude 8,000 times per second.
Quantization

现代交换技术第2章 交换网络

现代交换技术第2章 交换网络

19
现代交换技术
第2章 交换网络
输出线
存:各个时隙的 入线标号 = “1”,接通:TSi时隙的入 线标号(如:1线)与 输出2线;
TSi时隙,对应存储 矩阵的第 i+1行 (交换信息,预先写入控制 存储器的行列交点)
(两张表)
20
现代交换技术
存:各个时隙的 入线标号
第2章 交换网络
10
现代交换技术
第2章 交换网络
2.2 交换控制单元
一、基于时分结构的典型交换单元 2、时间交换单元 举例:时隙内容A,要从输入时隙 i交换到输出时隙 j
输入控制方式:
... TSN-1 ...
i
帧 Tsi
(A)
用户信息存储器 0 ... TS0 ... TSN-1 ...
j
帧 TSj
(A)
...
时隙 时隙 时隙 时隙 ... TS0
标志 头1
TS0 话路1
标志 头0
TS0
标志 头2
TS0
标志 头0
...
话路0
本章后续部分将以时分复用电信号为对象,介绍一 些典型的交换单元及交换网络。
5
现代交换技术
第2章 交换网络
2.2 交换控制单元
交换单元的功能是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在入线和出 线之间为呼叫请求建立适当接续,将入线上的信息送到 出线上去。
14
现代交换技术
第2章 交换网络
2.2 交换控制单元
一、基于时分结构的典型交换单元 3、共享总线型交换单元 由入线控制部件,出线控制部件和总线组成,如下图示。入线 控制部件负责接收入线信号并进行信号格式转换,进行信息缓冲存 储,将缓冲信息在适当时刻送到总线上;出线控制部件负责从总线 上检测出属于自己的信号并加以缓冲存储,将缓冲信息进行格式转 换并由出线送出;总线通常由多条数据线和控制线组成,数据线负 责在入线控制部件和出线控制部件之间传送信号,控制线负责控制 各入线控制部件获得时隙和将信息发送到总线上以及控制出线控制 部件读取属于自己的信息。

现代交换技术第2章电路交换技术PPT课件

现代交换技术第2章电路交换技术PPT课件
Page 21
• 由于用户话音信号在经数字传输之前就 已数字化,故传到交换局的话音信号不必 再进行D/A转换,即可直接经数字中继接 口进入数字交换网络进行交换。
• 远端用户级也可称为远端模块。
Page 22
2.选组级 3.中继接口
(1)模拟中继器。
Page 23
图2-6 模拟中继器功能方框图
Page 24
• 时间接线器主要由信息存储器(IM, Information Memory)和控制存储器 (CM,Control Memory)组成,如图215所示。
Page 51
Page 52
图2-15 T接线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信息存储器用来暂时存储要交换的脉码 信息,故又称“缓冲存储器”。 • 控制存储器用来寄存脉码信息的时隙地 址,又称“地址存储器”。
Page 68
• 这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网络。
(1)TST交换网的组成。 (2)T-S-T的工作原理。
Page 69
Page 70
图2-19 TST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20 TST网络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Page 71
2.多级数字交换网络
• 当要求交换网络的规模更大时,可以采 用以下4种典型的多级数字交换网络。
(3)主备用方式。
Page 41
图2-12 主备用方式结构图
3.处理机之间通信
• 数字程控交换机普遍采用多处理机的分 散控制方式。 • 为了完成呼叫处理、维护和管理任务, 通常需要多台处理机协同工作。
Page 42
• 因此,采用怎样的通信方式,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着系统的处理能力和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 选择一种合理、高效和可靠的多处理机通信 方式是设计控制系统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特服台
汇接局
分机 PABX
市话局
公用电话 普通用户 普通用户
2020/9/27
《现代交换技术》
长途电路
长话局B 长话局A
长途网
15
15
长途电话网的网络结构
1999年之前: 我国长途网采用四级汇接辐射式结构 目前: 两级汇接辐射式长途网
2020/9/27
《现代交换技术》
16
16
C1局 - 大区中心局
2020/9/27
《现代交换技术》
13
13
2.5.1 电话网结构
一、 电话网基本结构 二、 本地网的网络结构 三、 长途网的网络结构 四、 国际电话网的结构
2020/9/27
《现代交换技术》
14
14
长途网概述
长途电话网
• 组成:由各市长途交换局、长市中继线和长 途电路组成。长途交换局之间的电路即为长 途电路。
C5 可端局靠性差.
19
19
我国两级长途网结构
长途电话网
至国际出入口局
DC1:一级交换中心设在省会

(自治区,直辖市)城市的

长途中心,汇接所在省的省
平 面
际长话业务。由原来的C1、 C2两级合并。DC1之间采用网
状网连接。




A省 B省
DC2:二级交换中心设在各地 市的长途中心,汇接所在本
局。
2020/9/27
《现代交换技术》
18
18
四级汇接辐射式结构
长途电话网
长途网 本地网
2020/9/27
Tm
《现代交换技术》
1.C1之间网状 C1 大连区接中,心C局1-
C2,C2C3,C3-C4之 C2 省间中辐心射局连接.
2.在基干路由 C3 地基区础中上心增局加
直达路由.
C34.转县中接心段局数多, 接续时延长, 传输损耗大,
长途电话网
大区中心局(省间中心局):汇接一个大区内各省之间电话通信业务。 全国共分六个大区,即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每个大区 选一个长话局作大区中心局:北京、沈阳、南京、武汉、成都、西安。 C1局之间电话业务量较大,以网状网结构组网。
2020/9/27
《现代交换技术》
17
17
C2、C3、C4
本地网:本地电话网的简称。指在同一个长途区号范围内,所有 交换设备、传输设备和用户终端设备组成的电话网络。
复合结构
本 地 电 话 网
端局
端局



话 网
汇接局
用户
(a) 由若干个端局组成
用户
(b) 由若干个端局和汇接局组成
2020/9/27
《现代交换技术》
12
12
汇接局设置
汇接局的设置:在实际的电话网中,一般多将汇接局与端局 合设,这种电话局既是汇接局也是端局。 说明:当不在同一个汇接区的端局,只要话务量较大、地理 位置允许,也可以直接相连。
应用实例:某市电信交换网结构
2020/9/27
《现代交换技术》
10
10
2.5.1 电话网结构
一、 电话网基本结构 二、 本地网的网络结构
三、 长途网的网络结构 四、 国际电话网的结构
本地网:完成本地用户间的通信 长途网:完成不同本地网用户间的通信
2020/9/27
《现代交换技术》
11
11
2.5.1 本地网的网络结构 本地电话网
• 汇接局(Tm):对话务起到转接接续的作用。
• PABX(Private Automatic Branch eXchange):用于机关、企事
业等单位内部通信,并以一定方式接入公用电话网,俗称“小交换机”。
PSTN
2020/9/27
《现代交换技术》
用户交换机 (PABX) 端局交换机
汇接交换机
9
9
《现代交换技术》
6
6
星形网(辐射网) 电话网基本结构
✓ 优点:
中继线少,经济。
✓ 缺点:
汇接局
可靠性差:局间通信都 要经过转接,一旦转接
局故障,局间通信也中
✓ 适用:
断。
用户较分散情况。比如在较中心的位置设一个大局,其周围设立 一些较小的局。
2020/9/27
《现代交换技术》
7
7
复合网
电话网基本结构
第2章 电路交换技术
2.1&2.2 PCM&数字交换原理 2.3 程控交换机硬件结构 2.4 程控交换机软件结构 2.5 电话通信网 2.6 信令系统
2020/9/27
《现代交换技术》
1
1
关于电话网的几个问题
什么是电话网? 电话网的网络结构是怎样?(全互联?分级?无级?) 打电话过程中电路是如何建立的? 电话网如何规划编号?
A
C
H
I F
B
D
E J
G
✓优点:电路利用率高,具有 灵活性。局间话务较小时采 用星形汇接;局间话务较大 时设置直达中继电路。
✓缺点:结构较复杂
✓适用:大型复杂的网络。
✓特点:网状网和星形网的综合, 是电话网中常用的一种网络结构。
2020/9/27
《现代交换技术》
8
8
端局 和 汇接局
端局(LS):通过用户线与用户相连的交换局,也是接用户进网的交换局。
PSTN
2020/9/27
《现代交换技术》
5
5
网状网
电话网基本结构
✓优点:
接续快:任两个局间呼叫不需经 第三方转接。
可靠性高:任何两个局间中继出 故障时,可进行迂回路由,电 路调度灵活。
✓ 缺点: 中继线较多,线路利用率低,投资和维护费用大
✓ 适用: 局间话务量较大或电话局数量较少的情况
2020/9/27
2020/9/27
《现代交换技术》
2
2.5 电话通信网
2.5.1 电话网的结构 2.5.2 路由选择 2.5.3 编号计划
2020/9/27
《现代交换技术》
3
3
2.5.1 电话网的结构
(一)、 电话网的基本结构 (二)、 本地网的网络结构 (三)、 长途网的网络结构 (四)、 国际电话网的网络结构
地网的长话业务。由原来的 C3、C4合并。DC1与DC2间采 用星状网连接。
DC1:省际交换中心
长途电话网
C2:省中心局
汇接本省内各地区的电话通信,与本大区的C1间 有直达路由。设在省会所在地的长话局。
C3:地区中心局(省辖市)
C3汇:接地本区地中区心内局各县的电话通信,省中心局C2至本 省的各C3局之间采用辐射式连接。
C4汇:接县本中心地局区内各本地网的电话通信。是长途网的未端
长途网的未端局。汇接各县中心局下的电话端局的通信。
2020/9/27
《现代交换技术》
4
4
电话网概述
• 电话通信网简称电话网
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 功能:完成远距离语音信息交流,提供用户通话业务,
同时还可以开放传真、数据等非话业务。
• 按区域划分:本地网、长途网、国际电话网
• 拓扑结构:
网状网 星形网 复合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