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质量评价报告

合集下载

测绘成果质量分析报告

测绘成果质量分析报告

测绘成果质量分析报告标题:测绘成果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测绘成果质量是评估测绘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测绘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测绘成果质量进行分析,以便为测绘工作提供优化方案和改进措施。

二、测绘成果质量分析1.数据精度数据精度是衡量测绘成果质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测绘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某些数据精度不达标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源于测量仪器的精度不足、人员操作不当等原因。

为了提高数据精度,应加强对测量仪器的质量管理、提升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测绘标志点测绘标志点是测绘成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定位和标示地理空间位置。

通过对某些测绘标志点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存在标志点不清晰、偏移等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标志点安放不当、经年累月的自然侵蚀等原因引起的。

为了提高测绘标志点的质量,应加强对标志点的维护和更新工作,同时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标志点的准确性和可见性。

3.地图绘制精度地图绘制精度是衡量测绘成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测绘成果的地图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有些地图中图元位置不准确、线条粗细不一致等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制图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绘图工具不合适等原因所导致的。

为了提高地图绘制精度,应加强对制图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配备适当的绘图工具,同时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地图的准确性和美观性。

4.数据一致性数据一致性是测绘成果质量的重要保证。

通过对测绘成果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存在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数据采集时的误差、数据处理时的疏漏等原因。

为了提高数据一致性,应加强数据采集和处理的管理,建立规范的数据流程,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三、改进措施1.加强质量管理加强对测量仪器的质量管理,定期进行仪器的检测和校准。

制定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流程,提高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维护标志点加强对测绘标志点的维护和更新工作,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标志点的准确性和可见性。

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

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

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测绘成果的质量进行检验,以评估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程度。

检验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测绘数据、测绘图件、测绘仪器设备等。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检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2. 检验目的测绘成果质量检验的目的是确保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保证测绘成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通过检验,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缺陷,提供改进的依据,并保障测绘成果的质量,以满足客户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 检验方法3.1 数据比对将测绘成果的数据与实际情况进行比对,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比对的方法可以包括现场实地测量、设备校准、文档审查等。

3.2 图件质量检验对测绘图件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图件的规范性、绘图符号的准确性、图件的清晰度和精度等方面的检查。

3.3 设备性能检验对测绘仪器设备进行性能检验,包括设备的精确度、灵敏度、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

4. 检验结果和结论4.1 数据比对结果经过数据比对,测绘数据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得到确认。

4.2 图件质量检验结果测绘图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绘图符号准确清晰,图件的精度和清晰度满足要求。

4.3 设备性能检验结果测绘仪器设备的性能良好,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保证了测绘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结论基于对测绘成果的质量检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测绘数据准确完整,数据比对结果一致;测绘图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绘图符号准确清晰;测绘仪器设备性能良好,各项指标满足要求。

6.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如下:附件1:测量记录表附件2:绘图样例7.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下:1)测绘成果:通过测量、计算等手段得出的反映地球或地球上某一区域空间位置、形状、大小、物理特征等的成果。

2)质量检验: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估和检查的过程,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质检成果归纳报告模板

质检成果归纳报告模板

质检成果归纳报告模板根据质检员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抽样检验,以下是质检成果的归纳报告:1. 产品质量总体评价:经过对抽样产品的质量检验和评估,产品整体质量良好,符合预期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质检过程中发现的缺陷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a. 外观缺陷:检验结果显示,部分产品存在细微的外观缺陷,如小型划痕、气泡等。

但这些缺陷并不影响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可以接受范围内。

b. 功能性问题:部分产品在功能性测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操作按钮反应迟缓、稳定性不足等。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以提高产品的整体性能。

总体而言,产品质量控制仍然需要加强,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持久性。

建议生产部门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和改进,并加强对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商的质量管理。

2. 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在质检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或出现其他质量问题。

以下是质检员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建议的解决方案:a. 生产设备问题:部分生产设备存在一些故障或不稳定的情况,导致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建议生产部门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b. 人为错误:某些质量问题是由于操作人员的错误或不当操作导致的。

建议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c. 原材料选择:某些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与原材料的选择有关,如材料的不合适或质量不稳定。

建议加强对原材料的筛选和检验,确保材料的质量稳定和符合要求。

3. 质量改进措施:针对上述发现的问题,质检员提出以下一些质量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a. 加强供应商管理:与供应商加强合作,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加强对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监控和检查。

b. 定期设备维护:加强对生产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c. 培训与技术支持:不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以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项目成果评估总结汇报

项目成果评估总结汇报

项目成果评估总结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和同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项目的成果评估情况。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合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

接下来,我将对项目的成果进行评估总结,并分享一些我们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的项目在时间节点和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严格的计划和执行,我们成功地按时完成了项目的各项任务,并且在预算范围内完成了所有工作。

这为项目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的项目在技术创新和解决问题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我们团队勇往直前,不断探索和实践,最终取得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并成功解决了项目中的关键问题。

这些成果为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此外,我们的项目在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团队成员之间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面对各种挑战,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团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协调,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最后,我们的项目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通过项目的实施,我们为社会创造了丰富的价值,为企业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果。

总的来说,我们的项目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整个团队向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项目的成果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为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教学成果奖总结报告_品质总结报告

教学成果奖总结报告_品质总结报告

教学成果奖总结报告_品质总结报告一、总体评价通过这次参加教学成果奖,对本人的教学工作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为教学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这次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本人作为项目负责人,成功的完成了项目的组织和指导,切实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此外,通过参加论坛交流和听取其他专家的意见,深刻认识到自己教学上的不足,对今后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方向。

二、教学成果本次教学成果奖主要是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和教改,针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和问题,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调查,深入了解了小学生的学习习惯、阅读态度和语文素养状况等,从而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同时,在教学成果奖的评选过程中,也得到了专家评委的一致认可,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和好评。

三、教学探究在教学探究方面,本人与团队广泛的开展了深度的研究,围绕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我们结合课程内容与教材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际性,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很大的提升。

同时,在教学探究中,我们还重点研究了小学语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系统性地讲解了小学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课外活动和读书笔记,让学生从实践中探索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考能力。

四、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方面,我们通过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不断地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教学巡回演示和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习惯。

此外,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还通过与家长沟通和合作,建立了联络机制和反馈机制,让家长和教师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共同打造优秀的学习氛围和强大的教育力量。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活动,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扎实地学习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

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

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一、引言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是对测绘数据和成果进行检查和验证的过程,旨在确保测绘成果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本报告旨在对某测绘项目的成果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和检验,并提供相应的分析和建议。

二、检验目的本次检验的主要目的是:1. 确保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验证测绘成果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3. 评估测绘成果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三、检验范围本次检验主要针对某测绘项目所涉及的测绘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测量基准点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检验;2. 测量仪器设备的校准和使用情况;3. 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过程;4. 地理控制点及其定位精度;5. 空间数据的一致性和拓扑关系;6. 专题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四、检验方法本次检验采用了以下方法和指标:1. 实地检查:对关键控制点进行实地核查,验证其位置和精度;2. 数据对比:将测绘数据与已有的真实数据进行对比,评估其准确性;3. 抽样检测:从测绘成果中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样本进行检测,以代表整体成果的质量状况;4. 借助专业软件:利用专业测绘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合理性和一致性;5. 交叉验证:通过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对同一区域进行测量,并进行数据比对和验证。

五、检验结果根据对测绘成果的全面检验和评估,得出如下结果:1. 测量基准点的精确性和稳定性良好,基准点的位置误差在规定范围内;2. 测量仪器设备经过校准和使用调试后,符合测量要求;3. 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过程规范,数据的准确性得到有效保证;4. 地理控制点及其定位精度满足项目要求,形成了可靠的地理参考框架;5. 空间数据具备一致性和拓扑关系,能够满足测绘项目的要求;6. 专题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符合项目要求,可以满足相关应用需求。

六、问题与建议在本次检验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1. 部分测量仪器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测量精度和稳定性;2. 在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数据质量的控制和管理,避免数据错误以及信息遗漏;3. 在后期项目管理和成果交付过程中,应明确质量要求和标准,并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测绘成果的质量;4. 对于检验中发现的错误和缺陷,应及时进行整改,以提高测绘成果的质量和实用性。

质量改进成果总结汇报

质量改进成果总结汇报

质量改进成果总结汇报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我很荣幸能够向大家汇报我们团队在质量改进方面取得的成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现在我将向大家做一
份总结汇报。

首先,在产品质量方面,我们团队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和
技术,不断优化生产流程,加强质量控制,大幅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我们还对产品进行了全面的质量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
了一些潜在的质量问题,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在服务质量方面,我们团队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了
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和把握,优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


们还建立了完善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了客户的投诉和问题,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满意。

此外,我们还注重了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能力提升,通过培训和
学习,使员工更加关注质量,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为质量改进提
供了有力的保障。

总的来看,我们团队在质量改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员工质量意识得到了增强。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和各位同事的努力,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谢谢大家!。

项目成果评估总结汇报

项目成果评估总结汇报

项目成果评估总结汇报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在此向大家汇报我们项目的成果评估情况。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合作,取得了一
定的成绩。

接下来,我将就项目的成果评估情况进行总结汇报。

首先,我们的项目在时间节点上取得了较好的进展。

我们严格
按照计划进行工作,保证了项目的进度。

同时,我们也及时调整了
工作计划,以应对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其次,我们的项目在质量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我们注重细节,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确保项目的质量达到了预期标准。

我们也积
极采纳了一些新技术和方法,提高了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再次,我们的项目在成本控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们
严格控制了项目的预算,合理分配资源,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最大
限度地降低了项目的成本。

最后,我们的项目在团队合作和沟通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我们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我们也加强了与其他部门和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我们的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完善项目,取得更好的成绩。

谢谢大家!以上就是我对项目成果评估的总结汇报。

希望大家能够给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项目的进一步发展。

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地籍调查成果质量评价报告XXXXXXXXXXXXXXXXX2017年6月6日目录1前言 (1)2项目概况 (1)2.1工作区概况 (1)2.2作业围 (4)3评价依据、方法 (7)3.1评价依据 (7)3.2评价方法 (8)4成果质量评价容及围 (8)4.1评价容 (8)4.2权属调查成果评价 (9)4.3地籍控制测量成果评价 (10)4.4界址点测量和地籍图测绘成果评价 (11)4.5宗地图成果评价 (12)4.6数据库成果评价 (12)4.7村庄(镇)调查围界线与面积对比分析评价 (13)5、备查资料准备 (13)6、成果质量评价 (15)6.1任务完成与文档资料评价 (15)6.2权属调查成果评价 (16)6.3地籍控制测量成果评价 (18)6.4界址点测量和地籍图测绘成果评价 (19)6.5宗地图成果评价 (19)6.6数据库成果评价 (20)6.7村庄(镇)调查围界线与面积对比分析评价 (20)7、综合质量评定 (20)1前言农村集体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法律确定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的重要财产权,确全登记发证的目的是为了依法确认土地权属、界线、围、用途和面积,维护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为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通过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可以依法保护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有效规农村住宅建设,防止乱占耕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对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依法调处土地权属纠纷、化解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依法落实征地搬迁补偿安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2013年开展此项工作至今,已历时近四年,截止目前,本项目工作已基本完成,为了保证成果质量符合要求,我公司组织专人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抽查,按照省厅下达的验收标准进行了质量检查,并对最终成果进行了质量评价。

2项目概况2.1工作区概况⑴.地理位置:沁水县位于东经111°55′-112°47′,北纬35°23′-36°04′。

总面积为2658.21平方公里。

沁水县城的地理位置为东经112°08′—112°13′,北纬35°40′—35°42′。

沁水县位于省东南部,市西部,北倚太岳,东临太行,南屏中条,西接晋南,当潞()泽()之门户;扼平()蒲()之咽喉。

县境四周环山,构成了与邻县的天然分界。

东与高平、泽州以老马岭、岳神山为界,西与翼城以东坞岭为界,南邻阳城,以仙翁山为界,西南与垣曲、翼城以历山毗连,北接长子、浮山、安泽以宇峻山、关爷岭、香山岭为界。

东西长约一百五十公里,南北宽约五十五公里,第二次土地调查全县总面积2658.21平方公里,县城距省会350公里,距市90公里。

⑵.地貌特征:沁水县境山峦重叠、沟壑纵横、高差悬殊,呈西高东低的趋势。

东南尉迟沁河口海拔高度仅520米,而西南历山舜王坪海拔高度则达2322米,相对高差1802米。

在多山的条件下,地貌成因的不一致,形成了全县区、低山丘陵区、河谷平川区三种不同的地貌类型。

全县的地貌基本特征为“七山二水一分田”。

⑶.行政区划:沁水县辖7镇7乡(龙港镇、中村镇、庄镇、端氏镇、嘉峰镇、村镇、柿庄镇、土沃乡、村乡、樊村河乡、庄乡、十里乡、固县乡、胡底乡),下设242个行政村,9个社区居委、1651个自然村,总人口约20.5万。

境涉及7个国有林场(中村林场、北坛林场、大尖山林场、端氏林场、固县林场、晋矿林场、潞矿林场)、森林覆盖面积约96万亩,1个自然保护区(历山自然保护区)。

⑷.交通状况:沁水县境候月铁路由西北向东南经龙港镇、庄镇、端氏镇、嘉峰镇穿境而过。

晋、沁辉、端润公路干线沟通了与周围县市的连接,与县11条县乡公路配合形成了沁水县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⑸.矿产资源储量及开发利用现状:沁水县位于省东南部,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境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据现有资料统计,全县共有十八种矿产,即煤矿、铁矿、钛矿、锆矿、铜矿、铅矿、耐火粘土、砖瓦粘土、白云岩、石灰岩、砂岩、硫铁矿、重晶石、硅石、水晶、紫砂土、天然气、矿泉水等。

现开发利用的矿产仅有煤矿、铁矿、石灰岩、砂岩、砖瓦粘土矿。

目前全县共有矿山企业122家,其中:煤矿47家,铁矿23家、建筑石料企业12家、砖瓦企业40家,矿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县财政的57.9%,占据主导地位。

沁水县位于沁水煤田南部,其含煤面积2421.9km2,占全县面积的91.2%,占市含煤面积的52%,预测煤炭总地质资源量265.25亿吨。

县境主要煤层埋深小于600m的地段大部分已完成普查。

沁水、樊庄、阳城(沁水段)、隆化(沁水段)4个普查区累计查明资源储量60.39亿吨;阳城长河(沁水段)详查区查明资源储量4.25亿吨;寺河、庄一号、庄二号、胡底、士敏、野鹿、坪上、西闫庄(沁水段)8处精查区累计查明资源储量21.7亿吨。

合计完成煤田勘查地13处。

⑹.社会经济状况:沁水县2016年全县总人口21.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0255万人。

人口密度为79.人/KM2,人均占有土地资源1.26公顷。

2013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67.1亿元,财政收入22.2276亿元,粮食总产131394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6059.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5.6元。

沁水县农业基础较好,交通便利,商业繁荣,城市基础设施正在进一步完善。

全县以煤炭、冶金为主,电力、建材、轻工、食品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使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得以发挥。

沁水县的煤炭质量优良、储量丰厚,在世界上有“沁水煤田”之称。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经济迅速发展,侯月铁路的开通、晋矿西移,促进各项建设的发展,已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现在随着煤层气开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沁水煤层气开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压缩的煤层气源源不断运往各地,各大企业云集而至,煤层气开发势头旺盛。

沁水县属于山区地质地貌,平地稀少,村庄及集镇沿河沟走向分布,村庄分散,自然村较多,相距较远。

村庄建筑老房子居多,尤其是嘉峰镇的窦庄村,郭南,郭北村,是典型的古建筑民居遗址,巷道狭窄,四合院居多。

2.2作业围沁水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及宅基地地籍调查项目,于2013年7月正式启动。

调查对象涉及沁水县辖区围所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其中:龙港镇、中村镇、庄镇、端氏镇、嘉峰镇、村镇镇区所在地村庄除外),沁水县国土资源局委托沁水县政府采购中心于2013年7月10日以招投标的方式,在全国围公开招标择优选拔测绘队伍,确定由省金图规划勘测设计(一标段),和省地质测绘院(二标段)分别承担完成沁水县的农村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地籍调查项目。

一标段负责完成土沃乡、村乡、樊村河乡、庄乡、龙港镇、中村镇、庄镇;二标段负责完成端氏镇、嘉峰镇、村镇、柿庄镇、十里乡、胡底乡、固县乡。

金图规划勘测设计(一标段)承担七个乡镇共121个行政村。

其中龙港镇37个村,庄镇27个村,中村镇20个村,土沃乡16个,村乡8个,樊村河乡6个,庄乡6个村。

具体情况见下表表1一标段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调查区域统计表龙港镇(100)中村镇(101)庄镇(102)樊村河乡(200)土沃乡(201)村乡(202)庄乡(203)3评价依据、方法3.1评价依据1.《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第二次修订);2.《土地调查条例》(国务院令第518号);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4.《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6.《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1016—2007);7.《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1015—2007);8.《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9.《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籍]字第26号);10.《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TD/1014—2007);11.《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3年发布);12.《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发);13.《城市测量规》(CJJ/T8—2011);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GB/T18314-2009);15.《省城镇地籍调查实施细则》(原省土地管理局1992年发布);16.《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17.《省第二次土地调查补充技术规定》(省二调办2008年2月发布);18.《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19.《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20.《全球定位系统实施动态测量(RTK)技术规》CH/T2009—2010;21.本技术设计书。

当以上标准对同一容的规定发生矛盾时,应请示市国土资源局农村宅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技术指导组,根据答复执行。

3.2评价方法本次评价工作主要采取业查看、审阅成果资料、外业实地抽样检查、检测的方法。

重点检查成果的完整性、正确性、规性和一致性。

4成果质量评价容及围4.1评价容本次评价容包括任务完成与文档资料情况、权属调查成果、地籍测量成果、图件成果、数据库成果、统计分析资料、质量控制检查资料。

具体为:1、任务完成与文档资料评价组织机构是否健全、各种管理文件(包括技术方案与工作方案)是否齐全,并得到贯彻执行。

2、村庄(镇)调查界线围的所有土地是否全部打开设宗调查,没留空白与死角,包括其中的国有建设用地和乡镇集体建设用地,调查围界线面积是否等其所有宗地面积之和。

3、除城镇地籍调查已完成的和列为近期城中村改造、因房屋坍塌或扶贫搬迁等原因不调查的外,其他应调查的集体建设用地是否全部调查并完成。

4、应提交的文档资料、权调成果。

测量成果。

图件成果、数据库成果、面积统计汇总成果、质量控制检查记录等是否齐全。

正确、规、有无缺失。

5、“三检”记录是否齐全、规,填写的检查记录和检查结论是否真实,检查发现的错误、问题及不规之处是否得到整改,确实无法解决的是否予以说明,并汇报国土部门。

6、检查比例、项目、容是否符合规和省印发的有关文件要求7、应调查的204图斑的集体建设用地是否进行调查。

8、项目经费是否落实到位,并按照合同约定于工作进度成果质量分期支付。

4.2权属调查成果评价土地登记申请书填写容是否齐全、规。

宗地代码编制是否正确、规、做到不重不漏。

权源文件是否合法、有效、村委会出具的证明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文件规定。

土地权属状况调查容是否正确、规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