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水工程
建筑中水工程

建筑中水工程建筑中水工程技术最早应用于日本东京。
其水质介于建筑给水的生活饮用水标准与生活排放污水废水水质之间.中水的水源又称中水原水,来自建筑物或建筑小区排放的污废水或排放的设备冷却水。
这类污废水经适当水质处理后,应用于建筑或建筑小区内杂用如冲厕、绿化等。
在淡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中水的具有开源节流的效果。
按照中水供应范围,建筑中水系统有单幢建筑中水系统和建筑小区只能给水系统之分,两种系统的组成是由中水原水集流系统、中水原水水质处理设施和中水供水系统三部分组成。
一)中水原水集流系统该系统是由集流管系和与其配套的排水构筑物及流量控制设备等组成。
中水原水集流方式有1)全集流全回用方式,,这种集流方式水质差,水质处理费用高。
2)全集流分期修建回用工程,这类集流方式适用于建筑小区统一规划为合流制排水系统且分批分期施工的情况.将建筑物内粪便污水和厨房与卫生间洗涤等废水分别排放,而将卫生间洗涤后排放的废水作为中水原水,这类中水原水水质处理工艺简便,费用但是集流设备中管系费用较高。
二)中水原水水质处理设备中水原水的水质处理可以由预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三段组成。
根据中水原水水质,预处理主要采用格栅、调节池等设备,主处理工艺按照水质优劣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对不含粪便和厨房污水的原水,一般以物化处理方式或生物和物化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工艺。
后处理应当采用过滤、消毒等工艺.三)中水系统设计和安全防护1)进行中水系统设计,首先必须使用水量与中水原水水量、处理水量和给水补水量之间协调一致,能够保证安全供水。
一般中水原水水量为中水用水量的110%~115%,建筑物的污水量可以按照给水量的80%~90%估算,当供需之间不足时,可以用建筑给水作为调节水源2)中水系统的安全防护是指保护中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防止中水供应过程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对此,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A中水原水集流干管应以重力流选用管径B 为了避免水处理站发生事故而中断中水供应,应设中水贮水池或水箱。
给排水课件6建筑中水工程

根据中水用途和建筑物用水需求,计算中水用水量,确保供需平衡。
03
分析水量平衡
对建筑物内部的中水供水、排水、处理等环节进行水量平衡分析,确保
中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建筑中水工程设计计算
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确定处理构筑物
根据中水水源的水质指标和处理要求,选 择合适的处理工艺流程,并进行详细的设 计计算。
04
建筑中水工程施工与验 收
建筑中水工程施工
施工前准备
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工 程要求和条件,制定施
工方案和计划。
材料采购与检验
根据工程需要,采购合 格的中水处理设备和材 料,并进行质量检验。
施工过程控制
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进 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验收
完成施工后,进行自检 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生物处理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 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 物。
膜处理
采用膜分离技术,如超滤、反 渗透等,对原水进行深度处理 ,以满足不同用途的水质要求
。
中水供水系统
设计供水管道
根据中水使用点的分布和使用要 求,设计合理的供水管道,确保 中水能够安全、稳定地输送到使
用点。
设置水表和阀门
在中水供水管道上设置水表和阀门 ,以便对中水的使用进行计量和控 制。
给排水课件6建筑中水 工程
目 录
• 中水工程概述 • 中水系统组成与处理工艺 • 建筑中水工程设计 • 建筑中水工程施工与验收 • 建筑中水工程实例分析
01
中水工程概述
中水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中水指废水或雨水经过适当处理 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 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 用的水。
第11章建筑中水工程

(二)污水的生化处理法
污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 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 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
主要有:
1.好氧法:多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及有机 性生产污水,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2.厌氧法:多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 或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
(1)原水调节池
(2)中水调节池
参数:容积的确定
(二)主处理设施
1、沉淀处理设施 主要去除原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状杂质,
对可溶性物质去除力较差。 竖流沉淀池 斜板(管)沉淀池 参数: 表面水力负荷 水力停留时间
2、气浮处理设施 由气浮池,溶气灌,释放器,回流水泵和空
压机等组成. 参数: 水气回流比 各流速 反应时间
准 2、要求有充裕的资金 3、管理水平要高
工艺选择
中水回用处理一般包括预处理、主处 理及深度处理三个阶段。
预处理阶段主要有格栅、格网、毛发 聚集器和调节池,主要作用是去除污 水中的固体杂质和均匀水质及调节水 量;
主处理阶段是中水回用处理的关键, 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的溶解性有机物;
深度处理阶段砂过滤、活性炭过滤及 消毒主要以消毒处理为主,保证出水 达到中水水质标准。
3.水量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措施
主要措施
溢流调节 贮存调节 运行调节 用水调节 自来水调节
11.2 中水的水质、水量与水量平衡 11.2.3 水量平衡
贮存调节:设置原水调节 池、中水调节池、中水高 位水箱等进行水量调节
原水调节池的调 节容积计算:
连续运行 间歇运行
式中
V1 ——原水调节池有效容积,m3; Q1h ——中水原水平均小时进水量, m3/h ; α-----系数,取0.35-0.50; T —— 处理设备连续运行时间,h。
课件建筑中水工程.ppt

自来水补充 Q0
q 42 A用途
q
41
B用途
q
11
C用途
q 12 D用途
Q00 中水高位水箱
q 01
q 31
q 02
q 32
q
q 33
03
q 04
q 34
q 43
E用途 q
44
F用途
G用途
H用途
Q1
原水 调节池
原水提升泵 Q2
中水处 理装置
Q1100
中水 调节池
Q20
建筑物水量平衡图
Q3
Q4 城市排水管网
技术经济比较
第十一章 建筑中水工程
11.2 中水的水质、水量与水量平衡
11.2 中水的水质、水量与水量平衡 11.2.1 中水水源及其水质水量
1.建筑中水水源
(1)建筑物中 水水源的取舍顺序
沐浴水 盥洗排水 冷却水
游泳池排污水水
洗衣排水 厨房排水 厕所排水
11.2 中水的水质、水量与水量平衡 11.2.1 中水水源及其水质水量
沉淀处理设施 气浮处理设施
生物处理设施 过滤设施 活性炭过滤 膜分离 消毒
11.3 建筑中水处理工艺及设施 11.3.3 中水处理站
中水处理站位置: 建筑物内的中水处理站宜设在建筑物的最底层; 处理构筑物宜为地下式或封闭式。
应有采暖、通风、换气、照明、给水排水设施; 中水处理中产生的臭气应采取有效的除臭措施 ; 应具备污泥、渣等的存放和外运条件。
中水原水收集、储存、处理和中水供给等一系列 工程设施组成的有机结合体。
建筑中水系统
分类
小区中水系统
11.1 建筑中水系统
自 来
水 生活用水
建筑中水施工方案

建筑中水施工方案水施工方案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质量和施工进度。
以下是本次建筑中水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一、工程概况:本次建筑是一栋多层住宅建筑,总面积为xxxx平方米,包括地下室、地上几层,其中包括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消防系统等。
二、原材料准备及设备配置:1. 原材料准备:根据图纸和设计要求,提前准备好水龙头、水管、阀门、排水管、管件、消防设备等必要的原材料和部件。
2. 设备配置:根据工程规模,确定使用的设备包括挖掘机、砌筑机、焊接机、浇注机等。
三、供水系统施工方案:1. 水源准备:根据施工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供水源,并确保供水源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2. 冷热水管道布置:根据设计图纸,合理布置冷热水管道,确保每个房间及公共区域能够得到充足的供水,并预留合适的消防用水接口。
3. 安装及连接: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好水管、阀门、水龙头等设备,并严格进行水管连接、密封等工作,确保供水系统畅通无阻。
四、排水系统施工方案:1. 排水管路布置:根据设计图纸,合理布置卫生间、厨房等区域的排水管路,保证排水通畅,并严格控制斜度和坡度。
2. 排水管材选择:根据需要,选择使用PVC排水管、铸铁管等合适的排水管材,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安装。
3. 检测与调试:完成排水管道安装后,进行压力测试和水密性测试,确保排水系统安全可靠。
五、消防系统施工方案:1. 配套设备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消防水泵、喷淋头、消防栓等消防设备,并与供水系统接口连接。
2. 防火门及疏散通道: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防火门、疏散通道等设施,并保证其使用功能完好。
3. 消防通道布置:合理布置消防通道,并确保通道畅通无阻,便于消防人员进出。
六、施工安全措施:1. 提前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施工指导和监督,确保各项施工工作符合相关要求。
2. 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加强施工区域的防护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3.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给排水课件-6-建筑中水工程

设备选择
根据工艺流程和水量要求 ,选择合适的处理设备, 如水泵、过滤器、消毒设 备等。
注意事项
设备选型时应考虑其性能 、可靠性、易用性及维护 成本等因素,同时要确保 设备符合环保要求。
03
建筑中水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
沉淀与澄清
通过物理作用,使水中悬 浮物自然沉降,将其分离 或转化为大颗粒以便于去 除。
工业建筑中水工程实例
某钢铁企业中水回用工程
该工程规模较大,能够将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后回用于生产过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废水 资源化利用。
某石油化工企业中水处理工艺
该工艺采用高效沉淀+活性炭吸附+膜过滤+消毒的组合方式,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出水水质优良,满足工业回用 水标准。
THANKS
定期检查水源的质量和水量,确保满足中水 系统的需求。
设备维护与保养
定期对中水处理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 设备的正常运行。
监控水质变化
对中水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 水质问题,保证出水质量。
能源与资源管理
合理利用能源和资源,降低运行成本,提高 中水系统的经济效益。
维护保养措施
制定维护计划
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和保养需求 ,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
,减少对新鲜水的消耗。
确保安全与稳定
中水水质应符合相关规定,确 保使用安全;系统运行应稳定
,保证供水可靠性。
经济合理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 尽量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提
高经济效益。
易于维护与管理
设计应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和 可操作性,方便日常的维护和
管理。
系统组成与流程
原水收集系统
负责收集建筑内的废水 、雨水等原水,为中水
建筑中水工程

建筑中水工程
1.3 中水管道系统 中水原水管道系统可根据原水为优质杂排水、杂 排水、生活污水等区别,对排水进行分系统设备, 分别设置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系统。 中水供水系统为杂用水系统,其供水系统和给水 供水系统相似,也可以分为水泵加压直接供水、 水泵-水箱(高位)供水、水泵-气压罐供水和变 频供水等方式。
建筑设备工程
建筑中水工程
1.1 中水的概念
所谓中水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 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 1.中水回用系统分类 按其供应的范围大小和规模,一般有下面四大类: (1)排水设施完善地区的单位建筑中水回用系统 (2)排水设施不完善地区的单位建筑中水回用系统 (3)小区域建筑群中水回用系统 (4)区域性建筑群中水回用系统 2.中水技术发展趋势 (1)以雨水为水源的中水利用日益受到重视 (2)建筑小区和城市中水系统成为发展重点 (3)新的中水处理工艺不断被采用
科学出版社
建筑设备工程
科学出版社
建筑中水工程
(7)工艺流程(七)
(8)工艺流程(八)
(9)工艺流程(九)
建筑中水工程
1.5 建筑中水的安全防护与控制
中水系统应从以下几点注意安全防护与控制: (1)中水处理站的处理系统和供水系统应采用自动控制装置,并应 同时设置手动控制。 (2)中水处理系统应对使用对象要求的主要水质指标定期检测,对 常用控制指标(水量、主要水位、PH值、浊度、余氯等)实现现场监测, 有条件的可实现在线监测。 (3)中水系统的自来水补水宜在中水池或供水箱处,采取最低报警 水位控制的自动补给。 (4)中水处理站应根据处理工艺要求和管理要求设置水量计量、水 位观察、水质观测、取样监(检)测、药品计量的仪器、仪表。 (5)中水处理站应对耗用的水、电进行单独计量。 (6)中水水质应按现行的国家有关水质检验法进行定期监测。 (7)管理操作人员应经专门培训。
给排水课件-6-建筑中水工程

中水供水系统设计
中水回用方式选择
根据中水使用需求和建筑布局,设计中水 供水系统,包括中水管网布置、水泵选型 、水箱设置等。
根据中水水质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回 用方式,如冲厕、绿化、洗车等。
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高层办公楼中水系统设计。该 案例详细介绍了中水水源选择、 处理工艺设计、供水系统设计和
回用方式选择等方面的内容。
案例二
某大型商业综合体中水系统设计。 该案例重点介绍了中水处理工艺 的优化设计,以及如何通过合理 的水质监测和控制措施确保中水
水质稳定达标。
案例三
某高校校园中水系统设计。该案 例着重探讨了如何利用校园内的 雨水资源,设计出一套高效、节 能的中水系统,实现校园内水资
源的循环利用。
04 中水系统施工技术与质量 控制
控制系统
包括自动化控制设备和手动控 制设备,用于监控和管理整个
中水系统的运行。
工作原理及流程
工作原理
中水系统通过原水收集系统将原水收集到处理系统中,经过物理、化学、生物 等处理方法去除污染物,提高水质,然后通过中水供水系统将处理后的中水供 应给建筑内部各用水点。
流程
原水收集→原水泵→处理系统→中水储水池→中水泵→中水管网→用水点。
施工技术要点
01
02
03
管道安装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 的管材和连接方式,确保 管道安装牢固、无渗漏。
设备安装
中水系统中的设备如水泵、 水箱、阀门等需按照厂家 提供的安装指南进行安装,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管道试压
在管道安装完成后,需进 行试压试验,以检验管道 系统的密封性和承压能力。
质量控制措施
规范要求
中水系统设计需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标 准,如《建筑中水设计规范》、《室 外排水设计规范》等。同时,还需遵 循地方政府的节水政策和相关法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中水工程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建筑中水工程
建筑中水工程技术最早应用于日本东京。
其水质介于建筑给水的生活饮用水标准与生活排放污水废水水质之间。
中水的水源又称中水原水,来自建筑物或建筑小区排放的污废水或排放的设备冷却水。
这类污废水经适当水质处理后,应用于建筑或建筑小区内杂用如冲厕、绿化等。
在淡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中水的具有开源节流的效果。
按照中水供应范围,建筑中水系统有单幢建筑中水系统和建筑小区只能给水系统之分,两种系统的组成是由中水原水集流系统、中水原水水质处理设施和中水供水系统三部分组成。
一)中水原水集流系统
该系统是由集流管系和与其配套的排水构筑物及流量控制设备等组成。
中水原水集流方式有1)全集流全回用方式,,这种集流方式水质差,水质处理费用高。
2)全集流分期修建回用工程,这类集流方式适用于建筑小区统一规划为合流制排水系统且分批分期施工的情况。
将建筑物内粪便污水和厨房与卫生间洗涤等废水分别排放,而将卫生间洗涤后排放的废水作为中水原水,这类中水原水水质处理工艺简便,费用但是集流设备中管系费用较高。
二)中水原水水质处理设备
中水原水的水质处理可以由预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三段组成。
根据中水原水水质,预处理主要采用格栅、调节池等设备,主处理工艺按照水质优劣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对不含粪便和厨房污水的原水,一般以物化处理方式或生物和物化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工艺。
后处理应当采用过滤、消毒等工艺。
三)中水系统设计和安全防护
1)进行中水系统设计,首先必须使用水量与中水原水水量、处理水量和给水补水量之间协调一致,能够保证安全供水。
一般中水原水水量为中水用水量的110%~115%,建筑物的污水量可以按照给水量的80%~90%估算,当供需之间不足时,可以用建筑给水作为调节水源
2)中水系统的安全防护是指保护中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防止中水供应过程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对此,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A中水原水集流干管应以重力流选用管径B为了避免水处理站发生事故而中断中水供应,应设中水贮水池或水箱。
水池或水箱上部应该设给水补水管,补水管出口应高出水池最高水位2.5D的间隙,以避免中水污染自来水。
C任何情况不得把生活用给水管和中水管直接连接D在维修和日常使用过程中防止发生误接误用,中水管道宜明装并在管外壁刷浅绿色防腐剂,此外对中水水箱、阀门、水表等应设有中水标志。
中水管道敷于地下室与其它管道诸如给水管、排水管平行敷设应有不小于0.5M的间距,上下敷设中水管应设置于给水管之下排水管之上且净距离不得小于0.15m。
此外,居住小区设有中水处理站是,处理站应设置防臭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