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水
天津市建筑中水设计标准

天津市建筑中水设计标准天津市的建筑中水设计标准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中,对中水处理和利用进行规范和要求的标准。
中水是指使用后经过处理后仍然具有一定水质的废水,通过适当的处理和利用,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降低用水成本,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需求,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天津市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人口聚集地,用水需求量大,水资源压力较大。
为了解决用水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天津市制定了建筑中水设计标准,以规范中水处理和利用的方式和要求。
首先,天津市建筑中水设计标准对中水的处理要求进行了规定。
根据不同的污水来源和水质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标准要求对中水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悬浮物、悬浮沉积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等。
同时,还对处理后的水质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确保处理后的中水能够满足相应的要求,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其次,天津市建筑中水设计标准对中水的利用方式和途径进行了规定。
中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利用,例如用于绿化灌溉、景观水体充实、公共厕所冲洗等。
标准要求在设计中考虑中水的再利用设施和管网的建设,确保中水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分配。
此外,天津市建筑中水设计标准还对中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进行了规定。
标准要求对中水系统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确保中水可以有效地收集、处理和利用。
同时,还对中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进行了规定,包括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水质的监测和评估等,以确保中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总的来说,天津市的建筑中水设计标准对中水的处理和利用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需求,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这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城市的中水处理和利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中水

建筑中水工程宜配套建设中水设施的项目:1. 新建建筑面积大于20000㎡或回收水量≥100m³/d的宾馆、饭店、公寓和高级住宅。
2. 建筑面积大于30000㎡或回收水量≥100m³/d的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大型文化体育建筑。
3. 建筑面积大于50000㎡或回收水量≥150m³/d或综合污水量≥750m³/d的居住小区(包括别墅区、公寓区等)和集中建筑区。
一、建筑中水系统由中水原水的收集、储存、处理和中水供给等一系列工程设施组成的有机结合体称为建筑中水系统。
分为建筑物中水系统和小区中水系统。
1. 建筑中水系统的组成与形式建筑中水系统由中水原水收集系统、处理系统和中水供水系统3部分组成。
中水原水集水系统有合流集水系统和分流集水系统。
合流集水系统的管道设计要求和计算与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相同。
分流集水系统即污、废分流系统。
将水质较好的废水作为中水原水。
缺点是原水受水量受限制,需要增设一套分流管道。
分流集水系统适于设置在洗浴设备与厕所分开布置的住宅、公寓,有集中盥洗设备的办公楼、写字楼、旅馆、招待所、集体宿舍、大型宾馆、饭店的客房和职工浴室,以及公共浴室、洗衣房等。
建筑中水处理系统有前处理、主要处理和后处理3部分组成。
前处理—调节水量和水质,需要设置调节池;主要处理—去除有机物、无机物等;后处理—对中水供水水质要求很高时进行的深度处理。
建筑中水供水系统由中水配水管网(干管、立管、横管)、中水贮水池、中水高位水箱、控制和配水附件、计量设备等组成。
建筑物的中水原水收集系统与建筑物的排水系统完全分开(污、废分流),建筑物的中水供应系统与生活给水系统也完全分开时的建筑中水系统称为完全分流系统。
也就是建筑物的排水有污水和杂排水(废水)两套管道,供水有生活给水和中水两套管道。
根据原水集水管道和中水供水管道覆盖建筑小区的范围大小,完全分流系统又分为全部完全分流系统、部分完全分流系统和半完全分流系统。
第6章 建筑中水

三、中水系统的安全防护 应用中水可以节约水源,减少污染,具有良好的综合效 益。但我国现阶段大多数人对中水缺乏了解,固有误用、误 饮的可能。为使供水安全可靠,不致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在 中水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使用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其 安全防护。
第6 章
建筑中水系统
6-1 建筑中水技术及其系统组成
建筑中水是指建筑或建筑小区使用后的生活污废水经适当处理 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再回用于建筑或建筑小区作为杂用水的收 集、处理和供水系统。中水水质主要指标低于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但高于污水允许排入地面水体的排放标准,这种专用供水系统被称为 建筑中水系统,简称建筑中水。 一、我国发展中水技术的意义 建筑中水技术发展很快,在于它能缓解严重缺水城市和该地区水 资源不足的矛盾,并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节约用水量,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淡水资源。 2.减少污水的排放量,减轻污水对水体的污染。 3.分质供水,节约成本。 4.变废为利,开辟了新水源。
具有不完善排水设施的 建筑中水系统 具有完善排水设 施的建筑中水系统
2.小区中水系统 2.小区中水系统
小区中水系统框图 3. 城镇中水系统
城镇中水系统框图
三、建筑中水系统的组成 (1)中水原水收集系统 (2)中水处理系统 (3)中水供水系统 (4)中水系统中调节、贮水装置
6-2 中水水源、水量和水质标准 中水水源、 一、中水水源 中水水源的选用应根据原排水的水质、水量、排水状况和 中水回用所需的水质水量来确定,并应首先选用优质杂排水, 从而简化中水处理流程、节约工程造价、降低运转费用。 二、中水水量 1.中水原水水量 1.中水原水水量 中水原水是指来源于并选作为中水水源、未经处理的建筑物 的各种排水的组合。中水原水水量是指建筑组合排水(如优质 杂排水、杂排水、粪便污水等)水量。 2.中水用水量 2.中水用水量 中水用水量指建筑内各种杂用水的总量。 3.水量平衡 3.水量平衡 水量平衡就是将设计的建筑或建筑群的中水原水量、处理量、 处理设备耗水量、中水调节贮存量、中水用量、自来水补给量 等进行计算和协调,使其达到供给与使用一致的过程。
浅析建筑中水

浅析建筑中水1、前言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水资源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6%,分布不均。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m3,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属世界上十二个贫水国家之一并且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难度大。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剧增,城市用水量和废水量不断增加,造成城市水源水量日益不足,水质日趋恶劣,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大城市普遍的问题。
因此,发展建筑中水,加强污水回用,既可以节约水资源,又使污水有害变无害,实现污水资源化,既是保护环境、防治水污染、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又响应了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
2、建筑中水的相关概念2.1、定义建筑中水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其中以1965~1976年建设的芝山住宅大厦、大洋建筑阳光城等中水设施为代表,其特点是使污水与污染较轻的废水分流,经简化的处理后作为杂用水回用。
建筑中水系指建筑物内排放的各种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它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叫中水。
它是一种重要的节水技术。
简单地说。
是把民用或建筑小区中人们生活中用过的或生产活动中属生活排放的污水冷却水等。
经集流、水处理、输配等技术措施。
2.2、中水水质中水用作建筑用水,其水质应符合表一所示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该标准适用于厕所便器冲洗、绿化浇水、洗车、清扫等生活杂用水以及有同样水质要求的其它用途的用水。
2.3、中水水源建筑中水水源可取自生活排水和冷却水,一般可按下列顺序取舍:①冷却水②淋浴排水③盥洗排水④空调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污水⑤冷凝水⑥游泳池排污水⑦洗衣排水⑧厨房排水⑨厕所排水。
中水水源一般不是单一水源,大多有三种组合方式:①盥洗排水、淋浴排水与冷却水组合,通常称为优质杂排水,应优先选用,这部分水亦称作灰水。
②冲厕排水以外的生活排水的组合,通常称为杂排水,这部分水质未被粪便污染,亦称作灰水。
③包括冲厕排水在内的生活污水,即所有生活排水,这种水质最差,亦称作黑水。
建筑中水

四、中水系统的类型
据设计区域内原水集水管道和中水供水管道的
设置情况可以分为: (1)全部完全系统 (2)部分完全系统 (3)半完全系统 (4)无分流的简化系统
建筑完全中水系统
上水管道 中水 供水 管道
洗 澡 用 水
洗 涤 用 水
厨 房 用 水
冲 厕 用 水
清扫 绿化 用水
Hale Waihona Puke 中水处理站 中水原水 分流管道 下水管道
冲 厕 用 水
洗 澡 用 水
洗 涤 用 水
厨 房 用 水
冲 厕 用 水
洗 澡 用 水
洗 涤 用 水
厨 房 用 水
冲 厕 用 水
洗车 清扫 等 用水
绿化 用水
中水原水 分流管道 下水管道
中水处理站
中水(用作景观 或河湖补水)
5.2
中水的水量平衡
1、水量平衡的概念
中水原水量、处理量、处理设备耗水量、中水调 节贮存量、中水用水量、自来水补给量等 2、水量平衡的计算 (1)确定建筑物内用水量 实测
间歇:(处理量-用水量)
水泵-水箱供水,水箱不得小于中水系统最大小 时用水量的50% 中水贮存池或中水供水箱上应设自来水补水管, 其管径按中水最大时供水量计算。
2、避免误接
(1)避免误接,严禁与饮用水直连 (2)净距:0.5m (3)避免误饮 明装;浅绿色;中水标志;无水龙头
第5章 建筑中水工程
5.1 建筑中水系统 5.2 中水的水量平衡 5.3 建筑中水处理工艺及设施 5.4 安全防护与监测控制
中水的供水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 故称为“中水”。 以生活污水、设备冷却水 排水或其它废水为水源,经过适当的处理以 后,再回用于建筑或居住小区作为浇洒道路、 浇洒绿地、冲洗等杂用水,这种供水工程叫 做中水工程,相关的水处理技术建筑中水处 理技术。
建筑中水现状与分析

建筑中水现状与分析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建筑业的发展迅速。
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为人们提供了生活和工作的空间。
然而,在建筑过程中,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节。
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和管理建筑中的水资源,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建筑中水的现状和分析。
一、建筑中的用水现状建筑中的用水主要分为两种: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1、生活用水生活用水是我们日常使用的饮用水、洗手洗脸、淋浴、洗衣、做饭等等。
合理、节约用水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方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数据,中国城市居民人均日用水量约为125升。
假如每家庭每月平均用水量为3750升,那么每个城市每天就要消耗数以亿计的水资源。
而且由于城市人口增多,造成了供水的不足,致使水质下降、环境污染等问题,等待我们解决。
2、工业用水建筑业中的工业用水主要指建筑施工过程中用水,建筑内的工业生产用水等。
比如:砖瓦业、陶瓷业、有机化工、电镀、印染、食品加工、医药工业、电子工业等。
大量的工业用水会给城市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二、建筑中水的分析建筑中水的利用和管理是建筑节能、控制水资源的有效方式之一。
对于水的质量要求,生活用水的水质需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而工业用水也需要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生产的质量和环保要求。
1、生活用水(1) 安全性。
建筑中的生活用水需要符合防止二次污染的要求,保证当水通过管道时不会受到污染。
(2) 质量。
水的质量需要符合国家相关的卫生标准,人们在使用水时不会造成身体上的危害。
(3) 节约使用。
合理的用水是非常重要的,要鼓励人们使用节约用水器材,避免浪费水资源。
2、工业用水(1) 确保生产需要。
生产所用的工业用水需要提供稳定的数量和质量,以满足生产的需求。
(2) 环保要求。
工业用水需要进行严格的处理,确保生产过程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3) 节约用水。
坚持节约用水,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建筑行业对水资源的消耗量。
建筑排水系统—中水系统(建筑设备)

2、中水水量
(1)中水原水水量 中水原水是指来源于建筑的各种排水的组合。 中水原水水量指建筑组合排水(如优质杂排水、 杂排水、粪便污水等)水量。 (2)中水用水量 中水用水量即指建筑内各种杂用水的总量。 (3)水量平衡 水量平衡是指整个中水系统内水量的计算和均 衡。
4-5 建筑中水工程
厕所冲洗便器城 市绿化 10 1200 10 30
无不快感 6.5~9.0
10 50 20 450
350 1.0
0.4 0.1 管网末端水不小
洗车 扫除
5 1000
5 30 无不快感 6.5~9.0 10 50 10 450
300 0.5
0.4 0.1 管网末端水小于
4-5 建筑中水工程
5.4 中水管道系统的布置与敷设
1、中水水源
中水水源的选用应根据原排水的水质、 水量、排水状况和中水所需的水质水量来确 定。一般为生产冷却水和生活废、污水,其 取舍的顺序为:冷却水、沐浴排水、盥洗排 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厕所排水。医院 排出的污水不宜作为中水水源,严禁将工业 污水、传染病医院污水和放射性污水作为中 水水源。
4-5 建筑中水工程
4-5 建筑中水工程
5.2 中水系统的基本类型及组成
1、中水系统的分类
中水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给水 工程技术、排水工程技术、水处理工程 技术和建筑环境工程技术的有机综合, 而得以实现各部分的使用功能、节水功 能及建筑环境功能的统一。按中水系统 服务的范围,一般分为三类:建筑中水 系统、小区中水系统和城镇中水系统。
4-5 建筑中水工程
5.3 中水水源、水量、水质标准
项目
浊度(度) 溶解度固体(mg/L) 悬浮性固体(mg/L)
建筑中水回用的现实意义

建筑中水是指民用建筑和建筑小区范围内的各种排水,包括生活污水、冷却水等。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的发展,城市用水量和排水量都在不断地迅速地增长,不仅造成了城市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同时还对城市环境造成污染,使水质趋于恶化。
现阶段,建筑中水回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一方面,建筑中水回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城市建筑的排水量、减轻建筑排水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建筑中水回用可以减少对一次水资源的需求和开采,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长远的深刻的战略意义。根据水利部《21世纪中国水供求》分析,2010年后我国在中等干旱年份的缺水量将达到318亿立方米,到2030年我国每年将缺水400—500亿立方米。形势的严峻已经使开发和应用投资省、见效快、运行成本低的建筑中水回用系统成为确保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除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外,建筑中水回用还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我国建筑中水水源一般包括盥洗排水、沐浴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和厕所排水等。从处理的成本和难易程度考虑,对这几种建筑中水水源选用的先后顺序一般为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厕所排水,我国的民用建筑和建筑小区在建设中水回用系统时多是集流一种或多种排水作为中水水源。目前,沃格瑞特在设计建筑中水系统是一般采用两种组合,一是空调系统排水、盥洗排水和沐浴排水等;二是冲厕以外的生活排水组合;这两种组合的水处理平均成本大概在2元/吨,这样的价格比市政供水的价格要低不少。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成本还有下降的空间。
从技术上看,城市建筑中水回用也具有现实可行性。中水处理技术在我国已经有20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我国自主研发的中水处理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筑中水回用技术储备已经基本完成。随着中水处理技术的日益进步和成熟,小型化、集成化、自动化的中水处理装置已经出现,如沃格瑞特水处理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的GRT系列水力自动多功能水处理设备,具有节电、节水、节热、省人力、省药剂和省土建的优点。随着中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的工程应用,中水系统处理的质量和可靠性也将进一步提高,必将为我国建筑中水回用的推广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 建筑中水技术及其系统组成
一、我国发展中水技术的意义 建筑中水技术发展很快,在于它能缓解严重缺水城市和该地区水
资源不足的矛盾,并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节约用水量,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淡水资源。 2.减少污水的排放量,减轻污水对水体的污染。 3.分质供水,节约成本。 4.变废为利,开辟了新水源。
\
第16页/共35页
7-3 中水处理工艺设计 一、中水处理流程的选择
1.当以优质杂排水或杂排水为中水水源时 以优质杂排水或杂排水为中水水源时,因水中有机物浓度很低, 处理的目的主要是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和少量有机物,降低水的浊度 和色度,可采用以物理化学处理为主的工艺流程或采用生物处理和物 理化学相结合的处理工艺。
7-1 建筑中水技术及其系统组成
建筑中水是指建筑或建筑小区使用后的生活污废水经适当 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再回用于建筑或建筑小区作为 杂用水的收集、处理和供水系统。中水水质主要指标低于生活 饮用水水质标准,但高于污水允许排入地面水体的排放标准, 这种专用供水系统被称为建筑中水系统,简称建筑中水。
第2页/共35页
中水的作用
第3页/共35页
二、中水系统的分类 中水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给水工程技术、排水工程技术、
水处理工程技术和建筑环境工程技术的有机综合,而得以实现各部 分的使用功能、节水功能及建筑环境功能的统一。按其服务的范围 一般可分为:建筑中水系统、小区中水系统和城镇中水系统。
第4页/共35页
排水设施完善地区的单幢建筑中水系统
第6页/共35页
2.小区中水系统 此系统适用于城镇小区、机关大院、企业学校等建筑群。中水 水源取自建筑小区内各建筑物排放的污废水。室内饮用给水和 中水供水应采用双管系统分质供水。室内排水应与小区室外排 水体制相对应,污水排放应按生活废水和生活污水分质、分流 进行排放。
第14页/共35页
中水水质
第15页/共35页
7-3 中水处理工艺设计 一、中水处理流程的选择
中水处理流程是由各种水处理单元优化组合而成,通常包括预处 理(格栅、调节池)、主处理(絮凝沉淀或气浮、生物处理、膜分离、 土地处理等)和后处理(砂过滤、活性炭过滤、消毒等)三部分组成。 其中,预处理和后处理在各种工艺流程中基本相同。主处理工艺则需 根据中水水源的类型和水质选择确定。还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最佳处理方案。
第12页/共பைடு நூலகம்5页
7-2 中水水源、水量和水质标准
二、中水水量 1.中水原水水量 中水原水是指来源于并选作为中水水源、未经处理的建筑物
的各种排水的组合。中水原水水量是指建筑组合排水(如优质 杂排水、杂排水、粪便污水等)水量。
2.中水用水量 中水用水量指建筑内各种杂用水的总量。 3.水量平衡 水量平衡就是将设计的建筑或建筑群的中水原水量、处理量、 处理设备耗水量、中水调节贮存量、中水用量、自来水补给量 等进行计算和协调,使其达到供给与使用一致的过程。 •水量平衡措施包括储存调节和运行调节两种形式。
第10页/共35页
建筑中水的水源
建筑物中水水源可以选择的种类和选取顺序为: • 卫生间、公共浴室的浴盆和淋浴等的排水; • 盥洗排水; • 空调循环冷却系统排污水; • 冷凝水; • 游泳池排污水; • 洗衣排水; • 厨房排水; • 厕所排水。
第11页/共35页
建筑中水的水源
建筑小区中水可选择的水源有: • 小区内建筑物杂排水; • 小区或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 • 相对洁净的工业排水; • 建筑小区内的雨水; • 小区生活污水。
小区中水系统框图
第7页/共35页
3. 城镇中水系统 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和部分雨水作为中水水源,经提升后送到 中水处理站,处理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后,供城镇杂用 水使用。该系统不要求室内外排水系统必须采用分流制,但 城镇应设有污水处理厂,城镇和室内供水管网应为双管系统。
城镇中水系统框图
第8页/共35页
三、建筑中水系统的组成 (1)中水原水收集系统 (2)中水处理系统 (3)中水供水系统 (4)中水系统中调节、贮水装置
第9页/共35页
7-2 中水水源、水量和水质标准 一、中水水源
中水水源的选用应根据原排水的水质、水量、排水状况和 中水回用所需的水质水量来确定,并应首先选用优质杂排水, 从而简化中水处理流程、节约工程造价、降低运转费用。
第17页/共35页
建筑中水处理工艺
– 物化处理工艺流程(适用于优质杂排水)
• 生物处理和物化处理相结合的工艺流程:
– 预处理和膜分离相结合的处理工艺流程:
第18页/共35页
2. 以生活排水(含有粪便污水)为中水水源时 当以生活排水(含有粪便污水)为中水水源时,因中水原水中
有机物和悬浮物浓度都很高,中水处理的目的是同时去除水中的有 机物和悬浮物,用简单的方法很难达到要求,宜采用二段生物处理 与物化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工艺流程。
第19页/共35页
建筑中水处理工艺
当以含有粪便污水的排水作为中水原水时,宜采用二段生物 处理与物化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工艺流程。 • 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相结合的工艺流程:
• 生物处理和土地处理:
第20页/共35页
3. 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生物处理出水作为中水水源时 当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生物处理出水作为中水水源时,处
1.建筑中水系统 建筑中水系统是指单幢(或几幢相邻建筑)所形成的中水系统。
分为具有完善排水设施的建筑中水系统和排水设施不完善的建筑中 水系统。
排水设施不完善地区的单幢建筑中水系统
第5页/共35页
1.建筑中水系统 建筑中水系统是指单幢(或几幢相邻建筑)所形成的中水系统。
分为具有完善排水设施的建筑中水系统和排水设施不完善的建筑中 水系统。
第13页/共35页
7-2 中水水源、水量和水质标准 三、中水水质标准
1.中水原水的水质 中水原水的水质视各类建筑、各种排水的污染程度不同而
有所差异。 2.中水水质标准 目前我国颁布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GB/T18920-2002)。对于景观环境用水的中水水质应符合国家 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12002)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