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教学课件6建筑中水工程

合集下载

建筑给水排水教学课件

建筑给水排水教学课件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分类与特点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是建筑物内供水的重要设施,能够满足居民生活和生产活动的用水需求。
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能够保证饮用水的质量和卫生,防止水源污染,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
保障居民健康
良好的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水量和水压,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排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组成
分类
排水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排水泵、阀门、水处理设备等,这些设备在排水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输送污水、调节水流和控制污水等。
设备
排水系统的配件包括管道接头、伸缩器、阻尼器等,这些配件主要用于连接管道、减缓振动和补偿位移等,对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配件
排水系统的设备与配件
建筑给水排水教学课件
目录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概述 建筑给水系统设计 建筑排水系统设计 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设计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实例
01
CHAPTER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概述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给水系统
负责向建筑物内提供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包括取水构筑物、原水管道、加压设备、输水管、水表等部分。
提高生活质量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合理设计能够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浪费,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
促进节能环保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重要性
02
CHAPTER
建筑给水系统设计
直接给水、单设水箱给水、设贮水池、水泵给水等。
给水方式
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等。
给水系统
给水方式与给水系统
给水系统的主要设备
环境保护措施
采用适当的污水处理工艺,减少污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同时合理规划排放口位置,防止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经典—《建筑给水排水》教学PPT课件

经典—《建筑给水排水》教学PPT课件

2.3.5 升压和贮水设备
室外给水管网的 水压或流量经常或间 断不足,不能满足室 内或建筑小区内给水 要求时,应设加压和 流量调节装置,如贮 水箱、水泵装置、气 压给水装置。
2.4 给水方式
直接给水方式 单设水箱供水方式 水泵给水方式 水泵水箱联合供水 分区供水方式 气压给水方式
变频调速供水的优点
高效节能 设备占地面积小,不设高
位水箱,减少了结构负荷, 节省水箱占地面积,避免 了水质的二次污染。
水泵给水方式1
特点
系统简单,供水
可靠,无高位水箱,
但耗能较多。为了充
分利用室外管网压力
,节省电能,当水泵
与室外管网直接连接
水泵
时,应设旁通管。
适用场所
室外给水管网的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目 第三章 给水压力与设备 第四章 给水系统计算
第五章 消防给水系统
录 第七章 排水系统计算
第六章 建筑排水系统 第八章 雨水排除系统
第九章 热水供应系统
第十章 热水供应系统计算
返回首页
第1章 绪论
课程性质和任务 课程体系 课程的主要内容 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2.1.3 消防给水系统
用途 供给各类消防设备
特点
用水量大 对水质无特殊要求 压力要求高
分类 消火拴给水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2 给水系统的设置
独立的给水系统 共用给水系统
生活——消防给水系统 生产——消防给水系统 生活——生产给水系统 生活——生产——消防给水系统
教材
王增长主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4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给排水课件6建筑中水工程

给排水课件6建筑中水工程
计算中水用水量
根据中水用途和建筑物用水需求,计算中水用水量,确保供需平衡。
03
分析水量平衡
对建筑物内部的中水供水、排水、处理等环节进行水量平衡分析,确保
中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建筑中水工程设计计算
确定处理工艺流程
确定处理构筑物
根据中水水源的水质指标和处理要求,选 择合适的处理工艺流程,并进行详细的设 计计算。
04
建筑中水工程施工与验 收
建筑中水工程施工
施工前准备
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工 程要求和条件,制定施
工方案和计划。
材料采购与检验
根据工程需要,采购合 格的中水处理设备和材 料,并进行质量检验。
施工过程控制
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进 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验收
完成施工后,进行自检 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生物处理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 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 物。
膜处理
采用膜分离技术,如超滤、反 渗透等,对原水进行深度处理 ,以满足不同用途的水质要求

中水供水系统
设计供水管道
根据中水使用点的分布和使用要 求,设计合理的供水管道,确保 中水能够安全、稳定地输送到使
用点。
设置水表和阀门
在中水供水管道上设置水表和阀门 ,以便对中水的使用进行计量和控 制。
给排水课件6建筑中水 工程
目 录
• 中水工程概述 • 中水系统组成与处理工艺 • 建筑中水工程设计 • 建筑中水工程施工与验收 • 建筑中水工程实例分析
01
中水工程概述
中水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中水指废水或雨水经过适当处理 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 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 用的水。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全套课件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全套课件

要点二
组成
中水系统一般由原水收集系统、处理系统和中水供水系统 三部分组成。原水收集系统负责收集各类废水,处理系统 则对废水进行处理,达到中水水质指标,中水供水系统则 将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冲洗厕所、绿化灌溉等。
中水处理工艺流程
01
02
03
04
预处理
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悬浮 物,调节水质水量。
主处理
采用生物处理、物理化 学处理等方法,去除有 机物、氨氮、重金属等, 达到中水水质指标。
给水方式
直接给水、单设水箱给水、设贮水池、水泵给水
管网布置
树状网、环状网
给水管材及附件
管材
铸铁管、钢管、塑料管、复合管等
附件
阀门、水表、管道连接件、伸缩器等
02
建筑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分类
建筑排水系统按照污水和废水的关系,可分为分流制和合流制两类。分流制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 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管道内排除的系统,合流制则是各种污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道内排 除的系统。
发报警装置,通知消防部门及时处理。
04
建筑热水供应系统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将加热器集中设置,通过热水管网向各用水点供 水。
半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结合集中和分散系统的特点,在集中加热中心设 置储水箱和加热设备,再向各用水点供水。
ABCD
分散热水供应系统
将加热器分散设置在各用水点附近,单独为用户 提供热水。
深度处理
进一步去除有机物、色 度、浊度等,提高中水 水质。
消毒
采用氯、臭氧等消毒剂, 杀灭细菌和病毒,保证 供水安全。
中水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
防渗漏措施

给排水课件6建筑中水工程

给排水课件6建筑中水工程

2021/3/7
5
例:有32户住宅楼一幢,拟建中水工程用于冲洗便器、 庭院绿化和道路洒水。每户4人,有坐便、浴盆、洗 脸盆、厨房洗涤盆个一只,用水量标准190L/人.d, 绿化和道路洒水按日用水量的10%计。
2021/3/7
6
2021/3/7
7
2021/3/7
8
第七讲 水景(喷泉)给排水工程
7.1喷头 (1)直流式喷头,(2)吸气(水)式喷头, (3)旋流式喷头,(4)缝隙式喷头, (5)环隙式喷头,(6)折射式喷头,
组合喷头。
2021/3/7
9
2021/3/7
10
2021/3/7
11
7.1给排水系统
输水、配水、排水(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直流给水系统
(2) 陆上水泵循环给水系统
(3) 潜水泵循环给水系统
6.1.2 水质及水量
6.2 中水系统组成
6.3 中水供水水质
《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
6.4 处理工艺
2021/3/7
2
2021/3/7
3
2021/3/7
4
6.5水量平衡(确定中水系统规模) (1)确定各类建筑物内厕所、厨房、沐浴、盥洗、洗 衣及绿化、浇洒等用水量; (2)初步确定中水供水对象和中水原水集流对象; (3)计算中水用水量; (4)计算中水处理水量:用水量+(10%~15%)自用 水量; (5)计算可集流的中水原水量:按建筑物给水量的 80%~90%计算; (6)比较可集流水量与中水处理水量:安全系数 10%~15%; (7)计算溢流量或补给水量。
(4) 盘式水景循环系统
配水管宜布置成环状,喷头对称布置,配水管水头

课件建筑中水工程.ppt

课件建筑中水工程.ppt

自来水补充 Q0
q 42 A用途
q
41
B用途
q
11
C用途
q 12 D用途
Q00 中水高位水箱
q 01
q 31
q 02
q 32
q
q 33
03
q 04
q 34
q 43
E用途 q
44
F用途
G用途
H用途
Q1
原水 调节池
原水提升泵 Q2
中水处 理装置
Q1100
中水 调节池
Q20
建筑物水量平衡图
Q3
Q4 城市排水管网
技术经济比较
第十一章 建筑中水工程
11.2 中水的水质、水量与水量平衡
11.2 中水的水质、水量与水量平衡 11.2.1 中水水源及其水质水量
1.建筑中水水源
(1)建筑物中 水水源的取舍顺序
沐浴水 盥洗排水 冷却水
游泳池排污水水
洗衣排水 厨房排水 厕所排水
11.2 中水的水质、水量与水量平衡 11.2.1 中水水源及其水质水量
沉淀处理设施 气浮处理设施
生物处理设施 过滤设施 活性炭过滤 膜分离 消毒
11.3 建筑中水处理工艺及设施 11.3.3 中水处理站
中水处理站位置: 建筑物内的中水处理站宜设在建筑物的最底层; 处理构筑物宜为地下式或封闭式。
应有采暖、通风、换气、照明、给水排水设施; 中水处理中产生的臭气应采取有效的除臭措施 ; 应具备污泥、渣等的存放和外运条件。
中水原水收集、储存、处理和中水供给等一系列 工程设施组成的有机结合体。
建筑中水系统
分类
小区中水系统
11.1 建筑中水系统
自 来
水 生活用水

给排水课件-6-建筑中水工程

给排水课件-6-建筑中水工程

设备选择
根据工艺流程和水量要求 ,选择合适的处理设备, 如水泵、过滤器、消毒设 备等。
注意事项
设备选型时应考虑其性能 、可靠性、易用性及维护 成本等因素,同时要确保 设备符合环保要求。
03
建筑中水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
沉淀与澄清
通过物理作用,使水中悬 浮物自然沉降,将其分离 或转化为大颗粒以便于去 除。
工业建筑中水工程实例
某钢铁企业中水回用工程
该工程规模较大,能够将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后回用于生产过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废水 资源化利用。
某石油化工企业中水处理工艺
该工艺采用高效沉淀+活性炭吸附+膜过滤+消毒的组合方式,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出水水质优良,满足工业回用 水标准。
THANKS
定期检查水源的质量和水量,确保满足中水 系统的需求。
设备维护与保养
定期对中水处理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 设备的正常运行。
监控水质变化
对中水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 水质问题,保证出水质量。
能源与资源管理
合理利用能源和资源,降低运行成本,提高 中水系统的经济效益。
维护保养措施
制定维护计划
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和保养需求 ,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
,减少对新鲜水的消耗。
确保安全与稳定
中水水质应符合相关规定,确 保使用安全;系统运行应稳定
,保证供水可靠性。
经济合理
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 尽量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提
高经济效益。
易于维护与管理
设计应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和 可操作性,方便日常的维护和
管理。
系统组成与流程
原水收集系统
负责收集建筑内的废水 、雨水等原水,为中水

给排水课件-6-建筑中水工程

给排水课件-6-建筑中水工程

中水供水系统设计
中水回用方式选择
根据中水使用需求和建筑布局,设计中水 供水系统,包括中水管网布置、水泵选型 、水箱设置等。
根据中水水质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回 用方式,如冲厕、绿化、洗车等。
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高层办公楼中水系统设计。该 案例详细介绍了中水水源选择、 处理工艺设计、供水系统设计和
回用方式选择等方面的内容。
案例二
某大型商业综合体中水系统设计。 该案例重点介绍了中水处理工艺 的优化设计,以及如何通过合理 的水质监测和控制措施确保中水
水质稳定达标。
案例三
某高校校园中水系统设计。该案 例着重探讨了如何利用校园内的 雨水资源,设计出一套高效、节 能的中水系统,实现校园内水资
源的循环利用。
04 中水系统施工技术与质量 控制
控制系统
包括自动化控制设备和手动控 制设备,用于监控和管理整个
中水系统的运行。
工作原理及流程
工作原理
中水系统通过原水收集系统将原水收集到处理系统中,经过物理、化学、生物 等处理方法去除污染物,提高水质,然后通过中水供水系统将处理后的中水供 应给建筑内部各用水点。
流程
原水收集→原水泵→处理系统→中水储水池→中水泵→中水管网→用水点。
施工技术要点
01
02
03
管道安装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 的管材和连接方式,确保 管道安装牢固、无渗漏。
设备安装
中水系统中的设备如水泵、 水箱、阀门等需按照厂家 提供的安装指南进行安装,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管道试压
在管道安装完成后,需进 行试压试验,以检验管道 系统的密封性和承压能力。
质量控制措施
规范要求
中水系统设计需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标 准,如《建筑中水设计规范》、《室 外排水设计规范》等。同时,还需遵 循地方政府的节水政策和相关法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