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与制图

旅游规划与制图
旅游规划与制图

旅游规划与制图

参考书籍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2001)、旅游规划原理(2010),中国旅游出版社;

马勇、李玺、李娟文著,旅游规划与开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科学出版社,2004

相关杂志论文(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地域研究与开发、旅游学刊、旅游科学、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tourism management);

相关的规划文本;政府相关文件。

网站/法规

课程框架:

第一章旅游规划概述

旅游规划与其它规划的关系:

根据《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规划按照空间范围可以分为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

í

一、旅游规划的编制要求

1 ¨

2

3

4

旅游规划的一般模式

规划之鹰-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解释:

鹰的头部为“吸引物和旅游活动”

鹰飞行的方向为“客源市场导向”

鹰的两个翅膀为“交通条件、其它基础设施”和“住宿、其它旅游设施和服务”

鹰的尾巴为“社会因素”,鹰飞行的大气为“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

2、旅游规划的一般性质

空间、时间、产品的三维层次性、对多种产业发展的依赖性、以市场为导向创建旅游产品的市场性。

一、确定一个发展目标

区域旅游规划是用于指导、规范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政府对旅游事业发展的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以实现规划时段和规划期末的具体目标。这个目标的确定,将决定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和发展速度,是整个规划都要围绕它展开的核心中的核心,是旅游发展的纲领性体系。

确定发展目标之前,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是规划期限到底有多长?划分几个规划期?WTO提出:开发行动期(0-5年),发展战略期(0-10年),长期政策规划期(0-20年)。

区域旅游规划的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分目标两部分:

总体目标:提出规划期末规划地区希望实现的综合地位,包括旅游业在整个地区经济中的地位,旅游业收益占GDP的百分比。

分目标:分别就旅游活动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提出需要实现的蓝图。

例如:北京市旅游规划目标。

总目标:到规划期末(2010年),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首都风貌

的国内首位旅游中心城市和具有东方特色的一流国际旅游城

市。

分目标:1、提高旅游业对首都经济的贡献率,使其成为首都经

济的支柱产业;2、发挥旅游产业的重要社会功能,创造更多的

就业机会、提高公民生活质量与自身素质、促进社会文明与城

市国际化;3、本着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相结合的原则,重视旅游发展的生态效益,保护古都风貌与历史文化资源、改

善首都生态环境,促进自然资源的保护。

旅游规划的分指标:即对旅游规划目标的定量描述。吴人韦提出了一套旅游规划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核心指标、社会核心指标、环境核心指标三组,其下分为7个具体指标:

(1)经济领域的核心指标

①旅游总收入;②收益投入比:PIR=旅游总收入(P)/旅游总投

入(I),P即profit,I即input。

(2)社会领域的核心指标

③游旅比:VTR=人均逗留时间(V)/人均交通时耗(T)。④人均

逗留时间。⑤旅游总人次。

(3)环境领域的核心指标

⑥环境率(ESR):是指大气、水体、噪声指标和三废处理率,与

国家环境标准之比率的乘积,公式为:ESR=旅游地环境质量(E)之积/国家环境(一级)标准(S)之积;⑦森林覆盖率:指旅游

地森林面积与旅游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城市则以绿化覆盖率取

代。

二、进行两个基本分析

确定发展目标后,就应该就怎样实现这些目标提出操作性的方案和行动计划。首先应该对旅游市场和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无论是市场还是资源,其调查分析都分为表层分析和里层分析两个层面。

对于市场研究而言,其表层内容就是对客源市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态势进行分析、预测;里层内容就是确立目的地的旅游形象,并向潜在的游客市场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使潜在市场转变为真实的客

源市场。

对于资源研究而言,其表层的内容就是对各类旅游资源现状进行调查、评价;里层的内容就是对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进行综合功能配置,构架空间网络,布局重点开发地段。

表:旅游市场和旅游资源的表层和里层分析内容

三、设计三个发展板块

两个基本分析之后,要提出今后旅游发展的各种规划方案或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板块内容:

1、前位板块(核心要素):

是指直接吸引旅游者前来参与旅游活动的旅游吸引物,即狭义的旅游产品和开发项目。吸引物和项目是区域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包括各类景区景点以及各种活动、节事等等。

2、中间板块(配套内容):

是指为前来的旅游者提供各种旅游服务(交通、餐饮、娱乐、购物等)的旅游相关行业、设施和服务。是旅游吸引物的配套内容。

3、后位板块(依赖环境):

是指旅游区内外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软环境和自然硬环

境)。旅游业对优美舒适的环境有着强烈的依赖感,必须通过政

府的努力建设舒适宜人的社会软环境和自然硬环境。

三个发展板块方案的确定是旅游规划的核心问题,就是为旅游管理部门提供具体的规划方案和相关政策建议,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旅游产品开发、重点项目选择、旅游行业规划、旅游接待设施规划、旅游直接相关基础设施规划、旅游者出行服务规划等。

该部分是最直接面对管理者、最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内容。

应该指出,上述内容虽然是政府管理部门最感兴趣、最具操作性的部分,但他们是在前述市场与营销、资源与布局等研究基础上得到的。

没有前面的工作,就没有科学、理性的规划方案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四、构建一个支持系统

上述三个板块的规划方案能否得到有效实施,有赖于规划的管理和支持保障措施的落实。

规划文本需要对上述内容进行管理,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

支持系统的内容:政府管理与政策法规;人力资源;投资金融;社区支持;科技保障。

第一节当前旅游规划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一、宏观背景的变化

1、新趋势:市场经济,旅游景区(点)竞争激烈

旅游规划从资源布局型转变为主题经营型,即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由纯技术规划转向经济与技术并重。

2、新标准:建设部和国家旅游局制定《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和《旅游规划通则》,这些国家标准成为编制旅游规划的基本要求和依据。另外,2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令》于2005年7月6日发布,《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以上标准的实施,都要求旅游规划编制工作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

3、新需求:我国大规模旅游开发已有一定的历史,新近出现的许多旅游规划都是“二茬规划”,随着新近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对旅游规划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从开发规划转向管理规划,从总体规划转向项目规划。

4、新动向:2009年,国务院发布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掀起全国旅游开发的新一轮热潮;当前,景区运作经营机制发生了变化,海内外企业,包括民营企业集团进军旅游景区,买断景区经营权,按照市场原则独立自主开发,更加注重经济效益。这对旅游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四川万贯碧峰峡景区,浙江、江苏、江西等地。

总之,现在的许多的旅游规划都是在上述宏观背景下进行编制。

二、旅游市场的变化

有人总结当代旅游者的十大特征,对旅游规划提出了更高更复杂的要求。

1、既要冒险,又担心安全:当前冒险产品有吸引力,但生活条件越

好越怕死,各种“软冒险”项目应运而生。中国人的冒险精神不如西方,因此以国内旅游者为主的旅游景区不宜搞太刺激、又缺乏绝对安全保障的项目。

2、渴望奇异,但不忘记已经习惯的舒适:现代旅游中,“奇异”往

往与落后相联系,而多数旅游者来自城市,所以基础设施和服务条件要达到城市生活标准,规划中,在可能的条件下,满足旅游者的这种需求。

3、并不吝啬花钱,但注重价值

4、远离尘世,但与熟识的社会仍然保持畅通的联系:规划中应充分

考虑对外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和畅通性,比如,基本通讯设施要比较完善等等。

5、渴望真实,又希望模仿:真的当然好,但是旅游者受时间和金钱

的限制,不可能都满足,因此模仿性的人工吸引物和景区应运而生,

模仿性移植,是旅游开发中的一条思路。

6、中产阶级人数越来越多和经验丰富的旅游者不断增加:同一个旅

游景观,对不同经历的旅游者来说,感受不同,给供给经营者增加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旅游景观需要不断更新,尤其是人造景观,应该能够吸引回头客。

7、环境保护意识和追求奢华享受并存:注重环保,当前我国刚刚颁

布了新的饭店等级认定标准(绿色饭店),饭店的日用消费品并不一定天天更换。

8、寻求独处与强调社交:需要对旅游景点作两方面的设计。

9、休假时工作与工作时找乐趣:规划中需要注意设施的配套。

10、希望多花些时间在家庭上,但又希望多一些时间没有小孩在身边:

国外的度假地住宿设施中,采取了有分有合的设计,即小孩活动空间与大人休息空间可以隔离。

三、旅游规划的演进

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形势,旅游规划自身需要转变。

旅游经济学中将旅游供给分为旅游基础供给(资源、设施、服务)和旅游辅助供给(为基础旅游供给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

基于此,上海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大悟提出了旅游经济规划的概念。

传统旅游规划只对旅游辅助基础设施和旅游基础供给中的一部分旅

游设施的规划设计,技术性强,但在市场经济时代,不仅需要技术设计,更要有创意的旅游产品设计。

旅游经济规划:着重考虑如何将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其核心内容是经济,具有景区的针对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魏小安曾对一些高价值文物资源做出如下评价:很有说头,少有看头,没有玩头。因此,如何将资源转化为产品至关重要,所以需要旅游经济规划。

不去终生遗憾,去了遗憾终生。前者是对资源的认可,后者是对产品的评价。所以同样需要贯彻经济规划思想。

具体来讲,旅游规划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变化(演进):

1、从静态的规划(static planning)转向动态规划(dynamic

planning);

2、从确定性规划转向多选择性或者不确定性规划;

3、从对物质环境(以土地、旅游资源、基础设施为重点)的规划转

向对社会经济和营造特色的规划;

4、从技术设计和图件为主的“硬”规划转向以开发思路(概念性规

划)、旅游产品设计和构筑综合竞争力为主的“软”规划,最终成果由图件转向文字。

5、从自我完美的封闭性思路转向扬长避短,以差异化策略参与市场

竞争的开放性思路;

6、在指导理论上从单纯的生产力布局理论转向多学科多专业理论的

综合。如区位论、旅游经济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级差地租理论、投入产出理论,即指导理论中,人文和经济理论起主导作用。

规划的层次:概念性规划(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构想)-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二节游憩与旅游研究及其对区域旅游规划的作用

此乃最基础的一个理论。

任何象区域旅游规划这样的应用学科都需要相关学科,尤其是基础理论学科的支持。其中,旅游与游憩科学的基本概念尤为重要。

我国旅游业起步晚,理论研究不深入,甚至有些领域尚未涉及,而国外成熟理论,是在其特有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不能照搬,因此旅游与游憩学科基础理论对旅游规划的支持是不足的。

一、游憩与旅游科学研究及其对旅游规划的影响

1、“大旅游”与“小旅游”

大旅游-指包括人类闲暇时间内从事的所有游憩活动

(recreation);

小旅游-指外地旅游者抵达某一目的地的有过夜行为(overnight)的出游活动,有时包括符合一定的出游时间和出行距离条件的一日游活动。

区域旅游规划应从大旅游的角度出发进行市场分析、资源评价、方案拟定、支持系统设置等研究工作。

2、休闲、游憩与旅游的关系

西方学者认为,游憩与旅游是相依相存的,旅游仅仅是属于游憩活动的一部分,很难划清旅游与游憩之间的界线。

中国学者对旅游与游憩科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作为一种经济

活动,特别是作为一类企业的管理方面的研究,因此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受到国家旅游管理部门及旅游教育机

构及学界的重视,为什么?因为这与目前我国大陆处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市场经济建设为最重要、迫切目标的国情有关。因此很多的研究属于功利性、鼓吹型的研究。

因此,旅游活动所具有的社会性质、文化性质、资源环境性质,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那里未获得足够的重视。《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指出,旅游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是人权的范畴。世界一些重要发达国家,并不将旅游发展首先视为经济利益,而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社会整体素质。

我国目前这种状况并未改变。旅游规划一类的非企业管理性质的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仍然处于自发状态,实际上是处于受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抑制的状态,这对旅游规划的学术研究与理论提高是不利的。

结论:该学科对于旅游规划的理论支持不足。

(1)“六要素”说:是指用“食住行游购娱”六类旅游者行为概括旅游业的主要特征,并以此代表旅游业和旅游研究的主要矛

盾。

实际上,六要素仅仅反映了直接与旅游者接触的因素,甚至连直

接因素都未完全概括,如,面向旅游者的各种信息产业活动(旅

游信息和目的地营销),旅游者接触到的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

而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

(2)“三体说”:用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媒体(交通等)等三个方面要素概括旅游活动特征和旅游研究的对

象。

该学说比“六要素说”更能深刻刻画旅游活动发生的现象学关系,但未能充分考虑到分别对上述三要素发生重要影响的政策、法

规、文化传统等支持系统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国政府主导型的

旅游管理模式,尤其应该重视支持系统的作用。

(3)“旅游产业说”:仅仅将旅游活动视为经济活动,而忽视其社会作用,忽视旅游活动作为人生教育手段,满足文化需求,乃至劳动力本身的生产等更深层次的意义。

1980年发表的《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指出,旅游业的经济利益,无论如何现实和重要,都不会也不可能是构成各国做出鼓励发展旅游之决策的唯一标准。度假权利、给公民以熟悉自己周围环境的机会、更深刻了解国民性、把每个公民与其同胞联系在一起的凝聚力、文化和民族的归属感,这些都是促使每个人通过度假和旅行等方式,参加国内旅游或国际旅游的主要原因(世界旅游组织,1980)。

毫无疑问,旅游活动的经济学意义应该受到极大重视,特别是现代旅游业的发生和发展,更加强调这一点,但是作为学术机构和政府部门,不能仅仅为企业着想而忽视其他社会集团的利益,否认或漠视旅游活动所具有的其他意义。

忽视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区域发展战略中旅游文化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陈传康,1993)。

实际上,国外许多大学将游憩(recreation)这一学科置于教育学、体育运动学或卫生学门类之中,显然强调了旅游活动的非经济学意

义,更侧重其对于人类身心健康的培育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旅游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社会生产出了具有更高效能的劳动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业同样也是一个生产部门。

(4)“过夜游”:仅仅是现代人类在闲暇时间内所消费的旅游产品的形式之一。

但是从发生的频度看,闲暇时间内人们更多参与的并不是此类活

动,而且包括一日游和其它休闲活动。但相当长时期内,人们仅仅将“过夜游”,特别是国际旅游视为旅游业的正宗,蓬勃发展的国内旅游也只是近几年来才被纳入视野,且重视程度不够,与此相对应,与学界和政府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业性机构和社区较快地认同了国内旅游和休闲产业,因为它们更深切体会到产业置换、产业工人下岗、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等问题。

为此,吴必虎建议高等教育机构的旅游系改名为:旅游与休闲研究系(department of tourism and leisure studies)、户外游憩学系(department of outdoor recreation studies)等。

4、旅游的广义涵义与旅游规划研究的对应

旅游规划应该建立在一种对旅游的广义涵义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人类在闲暇时间内的游憩活动是连续的,不可人为割裂的,

它包括一个游憩活动谱(本质特征相同),因此游憩规划和旅游规划不能不考虑休闲产业的特征。

(2)狭义的旅游研究会导致对旅游产业形成的旅游业联动链的忽视,而正是旅游业的关联度,才是其引起各界重视的原因之一。

旅游规划编制需要关注相关产业发展与旅游业发展间的作用和影响。

(3)从旅游科学的研究领域看,涉及众多的学科和专业,这是由旅游活动涉及众多部门和具备众多特质决定的。

国外旅游研究涉及的内容包括旅游社会学、旅游地理学、国际旅游经济学、旅游社会心理学、旅游符号学、旅游人类学、旅游政治科学、旅游发展史等8个方面。

中国:1986-1999年14年间,《旅游学刊》共发表文章1429篇,其中,旅游经济和旅游管理类804篇,占56.26%,旅游教育和旅游文化占24.07%,旅游资源+旅游区开发+旅游规划设计共19.66%。从中可以看出区域旅游规划理论研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与中国旅游学科的地位有关。

美国:与旅游及游憩相关的研究领域至少可以包括四大学科门类:A、教育学门类(游憩与户外教育):

以教育学门类为主,包括体育学和卫生保健学,将人类游憩和旅游

视为人格培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的联

系,不再简单地将旅游和游憩作为一项经济活动来对待,而是将

其提高到关系国民素质的教育的高度。

B、自然与文化遗产管理门类(游憩与公园管理、博物馆研究):

从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游憩功能的保证两个角度出发,

研究国家公园的建立、规划、管理、教育和解说。这一领域主

要与地质学、地理学、环境科学、资源管理、博物馆学、考古

学等学科有关。

C、企业经营管理学科门类(旅游经营和服务):

以经济学、心理学、工商管理等学科为基础,研究旅游企业管理

方面的问题,培养经营性服务人才。

D、规划设计学科类(旅游规划设计):

主要以建筑学和地理学为基础,研究景观的设计和环境美化工程,

具有工学、理学、美学结合的特点。侧重于旅游区的规划设计

研究和人才培养。

总结与结论:

仅仅将旅游活动视为单纯的经济活动而忽视其户外教育的功能是片

面的,仅仅将旅游理解为产业活动是不正确的,旅游活动是一种经

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并重的活动。

旅游作为户外教育方式,具有以下几个作用(吴必虎):

环境教育与自然生态系统认知,促进环境保护意识的进步;

历史文化教育与传统的认知,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

爱国主义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对国家的忠诚;

国际主义和和平教育,增强国际了解和合作,保护世界和平;

生理和心理培育。

王兴中认为,1980年代以来,中国形成了四种旅游规划风格:

以地学学科为主的资源区划学派;

以经济学学科为主的效益管理学派;

以建筑学学科为主的园林景区学派;

以从事文化研究为主的资源位移学派。

二、地理学对旅游和旅游规划的研究

地理学由于自身具有涉及自然和社会科学的综合特征,与旅游学相像,而且地理学研究对象与旅游学研究对象具有亲缘关系。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与旅游学的交汇学科,旅游规划是旅游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旅游地理学对于旅游资源研究偏多,但对容量、交通、区划、线路设计、旅游地图等,是旅游规划的重要方面,也是旅游地理学研究内

容之一,但重视不够。因此,旅游地理学同样面临怎样为区域旅游规划提供学术支持的问题。

总结:

(1)地理学在旅游资源调查分析及评价方面,为旅游规划作出了

巨大贡献;

(2)在旅游市场、目的地营销、地方性与形象策划、旅游线路设

计、空间布局理论、环境建设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对于旅游资源的研究,不能就资源论资源,也应注重旅游资

源的开发适宜性评价,并对周边地区资源进行分析。

第三节新的理论基础

一、旅游人类学:以人为本的规划哲学

旅游规划师不仅要为旅游者建造楼房以供入住,提供车位以供泊车,更重要的还在于为旅游者寻找或创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旅游社区。

为旅游业发展中相关的主体找到和谐共处的机会,并且能在出现不可避免的冲突时寻找到合乎大多数人意愿的解决途径,旅游规划师需要一种理论来武装自己,这种理论就是最近发展起来的旅游人类学。

1、人类学:主要是描述和解释一种特殊的自然现象:人类,即人这

旅游规划与开发题库

C?旅游供给C?控制性详细规划C.综合效益原则D.旅游市场 D ?修建性详细规划D.系统开发原则 D .旅游市场的开拓 第一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 、名词解释 1、旅游系统: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 撑与保障子系统 4个部分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功能和目标的综合体。 2、旅游规划:在旅游系统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旅 游系统的发展规律,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的动态过程。 3、旅游开发:一般是指为发挥、提升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 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行为。 二、判断题 1、旅游规划中的旅游系统是指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 2、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旅游系统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 3、旅游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开发旅游产品。 4、具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应尽可能加以开发以获得相应的经济价值。 5、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可以为旅游地带来良好的“4E”效应。 三、选择题 1、旅游系统的经济结构不包括________ 。 A. 旅游需求 B.旅游通道 2、按照规划的深度要求分类不包括________ A.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B.旅游专题规划 3、下列旅游开发的原则错误的是________ 。 A.注重保护原则 B.项目导向原则 4、旅游开发的内容不包括________ 。 A.旅游资源的开发利 B.旅游地的交通安排C?基础设施的建设 四、简答题 1、简述旅游规划的功能。 2、简述旅游规划的编制步骤。 五、论述题 1、论述旅游规划的利益相关者及各主体间利益平衡与协调的途径。 第二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名词解释 1、竞争力:是指经济主体通过占有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并以其为基础创造更具竞争优势的生产 要素和生产环境,向市场提供高效用度和满意度的产品和服务,并获得较高收益的能力。 2、旅游生命周期 3、旅游人类学:就是借用人类学的学理依据、知识谱系、视野、方法和手段对旅游活动进行调查 和研究。 4、虚拟现实技术:使用计算机模拟的三维环境对现场真实环境进行仿真,用户可以走进这 个环境,可以控制浏览方向,并操纵场景中的对象进行人机交互。(特性:沉浸、交互、想像) 二、判断题 1、区位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到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直到目前的产业市场区位论的 历程。 2、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上限就是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业的社会容量、经济容

城市旅游管理跟规划

城市旅游管理与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城市旅游管理与规划 英文名称:Urban Tourism Managing & Planning 总学时:28 理论学时:22 实验学时:6 总学分:1.5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城市旅游管理与规划是旅游管理专业、导游专业、景区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旅游专业及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理论基础课。 学习城市旅游管理与规划目的有:①掌握旅游管理与规划学科的基础理论与主要内容,为合理管理与规划城市旅游地提供理论依据;②为科学安排城市旅游设施及开发城市旅游产品提供理论依据;③为优化城市旅游地生态环境及促进城市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④掌握SPSS,ARCGis等专业软件在城市旅游管理与规划中应用;⑤树立科学的城市旅游管理与规划理念,为培养新世纪新型城市旅游旅游管理与规划人才奠定基础。 学习城市旅游管理与规划的任务有:①学习与分析研究城市旅游管理与规划的主要理论与主要内容;②以国内外成功的城市旅游旅游管理与规划案例指导城市旅游管理与规划的实践;③学习与研究城市旅游规划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城市旅游管理与规划课程教学要遵循客观性、发展性、系统性与理论联系实际四大原则。具体的学习方法有:观察法、个案法、调查法、谈话-询问调查法及资料综合分析法等。城市旅游管理与规划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要求学习对象既要具备基础的旅游专业知识,又要具备规划学(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景观规划)、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城市旅游管理与规划理论概述 主要内容有:城市旅游的概念;城市旅游管理与规划的主要内容体系等。 第二章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主要内容有:城市旅游资源的类型、城市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城市旅游资源差异分析、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 第三章城市旅游产品开发与规划 主要内容有:城市旅游产品类型、城市旅游产品组合战略、城市旅游产品开发与规划、城市旅游线路设计、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产品开发与规划等。 第四章城市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 主要内容有:城市旅游市场数据收集与分析、城市旅游市场分析预测理论技术(常用的空间分析技术、城市旅游需求预测定量方法、城市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行为规律、城市旅游市场分析的多学科方法、城市旅游市场研究的最新趋势)、一些适用于城市国内、入境旅游市场预测的基本规律、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如何应用SPSS软件进行这项工作)等。 第五章城市旅游者消费行为与城市旅游流分析 主要内容有:城市国内旅游者的市场消费行为、城市入境旅游者的时常消费行为、城市国内旅游流的流动分析、城市入境旅游留的流动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者消费行为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流流动分析等。 第六章城市旅游形象的设计与塑造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导则DB52∕T 1507-2020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体要求 (2) 5 工作程序 (2) 6 规划要点 (3) 7 规划成果 (7)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规划文本参考提纲 (8) 参考文献 (10)

引 言 贵州省是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之一,是西南地区唯一的示范省。为规范贵州省全域旅游发展编制工作,提升全域旅游规划编制的引领性、创新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适应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工作要求,促进地方全域旅游发展,特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是指导贵州省各级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规范性文件。 本文件的制定,是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结合贵州省全域旅游发展实际,在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的同时,创新和规范了贵州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贵州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工作程序、规划要点、规划成果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贵州省各级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308 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7775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8971 旅游规划通则 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26354 旅游信息咨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 GB/T 26356 旅游购物场所服务质量要求 GB/T 26358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 GB/T 26361 旅游餐馆设施与服务等级划分 GB/T 26362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与运营规范 GB/T 31380 旅行社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31381 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级划分与评定 GB/T 31382 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 LB/T 024 旅游特色街区服务质量要求 LB/T 025 风景旅游道路及其游憩服务设施要求 LB/T 035 绿道旅游设施与服务规范 LB/T 064 文化主题旅游饭店基本要求与评价 LB/T 065 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旅游规划与开发26847

第一章 旅游规划:在旅游系统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旅游系统的发展规律,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的动态过程。P7 旅游开发:一般是指为发挥、提升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利益,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行为。P25 旅游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旅游业被通常认为由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构成; 旅游规划的编制步骤: 结合实际谈谈旅游规划的利益相关者,如何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 第二章 图示并阐述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巴特勒模型): 什么是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分析竞争力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第三章 会展旅游;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大型国际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运动会、招商会等,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洽谈贸易、旅游观光、进行技术合作、信息沟通、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以此带动交通、旅游、商业、餐饮等多项相关产业的发展,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服务形式。P82 主题公园:是根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P84-85 扶贫旅游:即PPT也就是有利于贫困人口的旅游。它与一般旅游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扶贫旅游的规划和开发中,其开发的目标为使贫困人口的经济利益达到最大,并且注重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机会的开发,所以扶贫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目的在于改变贫困地区落后的现状。P88 乡村旅游:指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具有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旅游活动。P89 假日旅游:指人们利用节假日或双休日,外出旅游所引发的游、购、娱、食、住、行等消费活动的总称。P91 国外旅游规划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新时期旅游规划与开发显示哪些趋势和特点: 何谓PPT,如何理解它的概念和内涵: 试阐述扶贫旅游的规划内容: 何谓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措施: 第四章 旅游资源:指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促动其实现旅游活动,可为旅游业发展所利用,并由此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效益的一切自然存在和社会创造、P100 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不同角度的旅游资源分类标准: 试说明旅游资源评价涉及的内容: 举例分析说明旅游资源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优缺点: 第五章 旅游区位:指该地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以及与周边区域旅游发展的相互关系。P146 市场细分:从旅游者的需求出发,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客源市场划分为若干子市场,以从中选出目标市场的过程。P161常见的旅游市场细分标准有以下类别:地理细分、人口细分、心里细分和行为细分。 列举市场调查的工作原则: 简要说明旅游规划与开发市场分析的程序: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营销对策: 试阐述旅游区品牌塑造的关注方面:

城市旅游规划的运营模式分析

旅游规划专家分析,城市旅游规划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三方面,即:政府主导成立专业运营公司,吸纳主力运营商、政府成立运营机构,吸纳若干投资机构、各景区单独成立专业的运营机构,独立运营。巅峰智业认为,城市旅游规划的运营还要吸收单一投资机构,组建专业运营机构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适用于政府控制的景区景点资源,采用招商引资的方式,招纳有实力的运营商,全面运作景区发展。政府运营为主,吸收若干分项投资机构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适用于项目地块较大的景区景点,采用招商引资的方式,招纳若干家有实力的运营商,共同促进景区发展,各景区单独成立专业的运营机构,并自负盈亏,该模式主要是适用于新建景区,进行招商引资,单独运营景区,带动周边发展。 太仓市未来的旅游运营模式为模式一和模式二的有效结合,在吸纳主力运营商的基础上,与主力运营商合作经营太仓市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太仓市旅游运营开发,并在其指导下,吸收多家投资商,成立单独的景区运营公司,自负盈亏,实现“1+N”的管理运营模式(1家主力运营商+多家景区投资公司)。 太仓市旅游规划运营要在吸纳主力运营商的基础上,把整合和利用太仓市资源、扩大客源市场以及带动投资开发公司业绩的增长作为发展方向,在明确公司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致力于太仓市旅游发展的规划与太仓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以及城市生活氛围的营造,致力于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太仓市旅游发展大势的过程中。公司经营模式建议在近期进行改制经营,远期实现公司集团化运作,力争上市经营。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巅峰智业”)始创于2001年,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旅游规划设计业务的企业之一。 巅峰智业在以旅游规划设计为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全程服务,

全域旅游规划范本

全域旅游规划范本 导读 “发展全域旅游,壮大旅游产业” ——作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发力点,全域旅游再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随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的公布,全域旅游再掀热潮。《标准》制定了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这就需要各地在规划体系上体现验收文件的要求。 绿维文旅基于多年经验与研究,提出了四大关键思维、六大要点与五大规划体系,可为各地提供全域旅游规划与创建辅导全程全链服务。 01 全域旅游规划要体现验收文件要求 从2015 年原国家旅游局出台《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到近期《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的公布,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新发布的《标准》制定了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涵盖了旅游规划的各个方面。面对 1000 基础分和200 创新分,如何准确理解评分标准?如何正确利用验收标准?这就需要从规划体系上体现验收文件的要求。绿维全域旅游与景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王志联认为,要抓住全域旅游验收文件的要点,根据各地发展现状补短板,然后基于验收标准进行科学规划与创建辅导。 在《标准》中,公共服务(230 分)和供给体系(240 分)是验收的两大要点,二者的分值和占总分值比例接近50%:一,要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厕所、停车场、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智慧旅游平台、安全救援、自驾游、自助游等设施完

善,运行有效;重点通过交通体系的完善,带动全域旅游公共服务的提质升级。 二,要求旅游供给要素齐全,布局合理,结构良好,假日高峰弹性供给组织调控有效。在旅游供给体系中的各项二级指标的分值均排名前列,尤其是旅游吸引物和融合产业,所占分值远超其他。在旅游吸引物体系中,城市与特色村镇的分值超过了景区与度假区的分值,要重点拓展景区以外的城乡旅游发展空间,提高全域旅游供给水平。 02 全域旅游规划四大关键思维 自主旅游时代,全域旅游是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再定位。全域旅游规划非传统规划, 需要规划宽度与深度,需要以“打破边界”的思维,提出适当的解决路径与方案。即,运用简化降维思考,辨析错综复杂的资源信息,形成条理清晰、严密扎实的规划,并实现规划的落地。 王志联院长认为应重点关注四个关键思维角度——“解构”“整顿”“降维”“贯穿”。 在历时一年完成的《厦门市全域旅游专项规划》中,绿维文旅专家及项目团队正是从上述四个思维角度,形成了厦门独特的全域旅游模式。 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对厦门市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与解构,融合生态红线、城市总规、土地利用等情况,探索实施战略及路线,围绕发展限制条件与空间突破,最终解决当地特有的问题,形成“重点发展城市、海洋与山乡三个层次”的厦门市旅游新格局。 绿维文旅《厦门市全域旅游专项规划》获得了魏小安教授和专家组的高度好评,认为规划基础工作扎实,资料丰富翔实,成果体系完整,符合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规划的技术规范要求。厦门市旅游委杨琪主任表示,这是她多年主持编制的几十个规划中最好的规划、是一个创新性的规划!这个规划的创新性在全国上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示范性样板规划,要求绿维文旅继续深入项目之中,持续辅导,深入设

《旅游规划与开发》

旅游规划 题型:1填空2名词解释3简答4论述★5案例分析 第一章基本理念 1、旅游规划的定义 旅游规划是资源与市场的匹配,是对旅游产品的生产与交换的系统构想,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现实的调查与评价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方法寻求最佳决策,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 2、旅游规划的目的与核心思想 目的: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申请旅游专项资金、指导旅游开发、招商引资) 核心思想:旅游规划的核心思想就是运筹学思想,即运用经济管理决策最优选择方法,达到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目的。 3、运筹学思想在旅游规划实践中体现为以下两种思路:(不知考不考) 思路一: 在给定数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情况下,如何实现最佳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 页脚内容1

思路二: 在确定的效益目标情况下,如何使用最少的资源来实现特定的目标。 这两种思路都是通过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目标。 4、现代与传统旅游规划的差别 现代旅游与传统旅游规划的差别实质上就是生态旅游(ECO TOURISM)与大众旅游(MASS TOURISM)的差别,具体表现为: A.现代旅游要求先规划后开发,传统旅游一般是先开发后规划; B.现代旅游要求规划把最好的景点保护起来,传统旅游要求规划对最好的景点进行深度开发; C.现代旅游规划追求可持续发展,传统旅游规划注重近期经济效益; D.现代旅游规划强调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传统旅游规划旨在满足单一的共性化需求; E.现代旅游规划采取多方参与的编制方式,而传统旅游规划多采取精英编制方式。 5、湿地案例的总结: 城市与自然的反差,人类与动植物的融合,与湿地环境相宜的动静结合的休闲方式,佐以少量参与性体验方式,是所有城市湿地成功的共同要素。 页脚内容2

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的关系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消费已经成为了人们消费中的重点,旅游,不仅能够让人们在工作火学习疲惫之后得到身心的休息,还能让大家了解到大自然的美以及世界各地的奇特之处。所以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规划,他们连着的关系是相互租金,紧密关联的。 城市规划是指预测城市的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指导已建环境的设计与开发。传统的城市规划多注意城市地区的实体特征。现代城市规划则试图研究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土地使用模式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制订能反映这种连续相互作用的规划。 (1)我国的《城市规划法》规定城市规划分为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详细规划又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另外非法定规划还包括城市战略规划、概念规划、城市设计等等。 (2)城市规划的内容是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地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3)城市规划研究城市将城市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次相当于从区域的角度将城市看作其中的组成环节;中观层次将城市看作是有若干个区组成的一个整体;微观层次具体到建筑空间和公共空间共同组成城市的立体空间。 旅游规划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内旅游系统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的整体部署过程。根据我国各地旅游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实际情况,兼顾旅游规划编制技术群体的优势整合和规划的可操作性,将旅游规划分为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区规划和其他专项旅游规划三种类型。 旅游规划按照空间尺度,从大到小分为三类:区域旅游规划、城市旅游规划、景区景点规划。 区域旅游规划属于宏观尺度,侧重于旅游业的布局分工;景区景点的规划属于微观尺度,侧重于景区的开发,包括景观的配置、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等;城市旅游规划是属于中观尺度的规划,虽然城市有大有小,但是,规划内容大同小异,既要有宏观上的定位,又要有微观上的建设规划,因而是一种旅游综合规划。 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是局部与总体,从属与统领的关系: (1)城市规划具有法律效应,任何城市用地,必须得到城市规划的许可,才能取得用地的合法性。 (2)旅游规划是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里,城市旅游规划就作为城市规划系统的一个专项规划而存在。 (3)旅游规划的空间布局受到城市规划的领导,只有和城市规划协调,才能真正实施。城市总规应界定旅游发展的用地范围,在城市范围内,对土地进行规划,包括旅游的发展用地,详细安排每个与旅游发展相关的地区,通过法律保障,检查所有将要进行的建设项目,每个项目在建设之前,需报有关规划主管部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设计方案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 2016年 一、旅游行业现状 2015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增速达8.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步入大众消费时代。2015年我国旅游投资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加速了旅游景区建设步伐,以景区为主体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近百家景区追逐新三板,2016年一季度入境旅游622.3万人次,同比增长10.9%,有力促进了国内景区旅游。 2015年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达到1.24亿辆,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自驾游趋势的发展,周边旅游景区人气爆棚,2015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改变了国内景区旅游格局。 互联网大数据的逐渐普及和应用,使景区旅游产品定位更加准确,能够更好地帮助景区精准营销,提升用户体验。智慧景区的普及和推广,使景区的配套服务和设施(景区WIFI覆盖、快速入园、电子导览等)更加完善。 二、建设基本原则 全域旅游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实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统一的原则,按照统一的步骤进行。应该按照“统一

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资源整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实施策略进行建设,并有效继承历史建设成果。 全域智慧旅游平台项目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1)面向游客需求提供全程服务 平台建设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面向大众的多种现代信息化手段,打造最便捷、最开放、最实惠的应用平台及工具,满足游客在栾川旅游的全程需求。 (2)全局统筹安排分步落地实施 统筹安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既要从全局出发,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又要突出重点,分阶段推进实施计划,促进栾川县乡村游智慧旅游建设深入持续开展。 (3)继承建设成果避免重复建设 充分重视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服务的规划工作,同时对已有建设成果进行有效继承,有效整合进来。坚持规划、继承发展,避免出现偏离规划方向或重复建设的情况。 三、全域旅游服务云平台总体建设目标 全域旅游服务云平台项目建设内容可以概括为“1 3 5”工程,即“一个平台、三大对象、五类应用”。 一大平台:乡村旅游云服务平台 三大对象:

旅游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规划》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828033304 适用专业:旅游规划执笔人: 适用学期:三年级第二学期审核人: 学时: 54 制(修)订时间: 2013.12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旅游规划”该课程是一门内容综合性强、实践依赖程度大且技术含量高的 课程,旅游规划涉及的学科领域和知识面十分广泛,如旅游、经济、资源、环境、 城市规划、建筑等方面,在实际工作中,旅游规划的具体内容也有很大差异,如 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技术 规范和侧重点各不相同,需要学生具有综合分析和全盘理解能力。通过该课程的 学习,让学生撑握旅游规划相关的理论与方法,掌握旅游规划的基本程序,熟悉 旅游市场调研与旅游资源调查的基本步骤与内容,理解规划文本和说明书的写作 规范,并能熟练运用CAD 、Photoshop等相应软件进行规划图件制作。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⑴培养和提高具有一定学科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旅游规划 类人才专业技能。⑵促进培养应用型旅游人才具有的基本素养:具备一定外语表 达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能胜任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旅游管 理工作。⑶服务于专业知识资格证书考试,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旅游规划”课程涉猎广泛的多学科知识,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学、生物学、 气象学、园林学、民族学、城市规划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相关 基础理论和方法,来解决旅游开发与规划过程的实际问题。所以与本专业开设的

城市规划设计、场地规划设计、住宅设计、建筑造型等其它课程是专业内容知识的延伸和包含、相互补充和相互交叉的整合关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旅游规划设计框架内容及规划原则,掌握旅游主题及旅游区功能分区知识;掌握旅游项目设计方法、步骤;掌握区域旅游整合基本知识与方法。 (二)能力目标 ⑴具有中小尺度旅游规划方案设计能力;⑵具有景区旅游线路设计能力;⑶具有分析区域旅游发展现状、问题能力并能提出初步整合方案的能力;⑷具有正确识读和制作旅游地图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密切联系工程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造性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教学项目

《旅游规划与开发》Word版

旅游规划 题型:1填空 2名词解释 3简答 4论述★5案例分析 第一章基本理念 1、旅游规划的定义 旅游规划是资源与市场的匹配,是对旅游产品的生产与交换的系统构想,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现实的调查与评价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方法寻求最佳决策,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 2、旅游规划的目的与核心思想 目的: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申请旅游专项资金、指导旅游开发、招商引资) 核心思想:旅游规划的核心思想就是运筹学思想,即运用经济管理决策最优选择方法,达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目的。 3、运筹学思想在旅游规划实践中体现为以下两种思路:(不知考不考) 思路一: 在给定数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情况下,如何实现最佳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思路二: 在确定的效益目标情况下,如何使用最少的资源来实现特定的目标。 这两种思路都是通过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目标。 4、现代与传统旅游规划的差别 现代旅游与传统旅游规划的差别实质上就是生态旅游(ECO TOURISM)与大众旅游(MASS TOURISM)的差别,具体表现为: A.现代旅游要求先规划后开发,传统旅游一般是先开发后规划; B.现代旅游要求规划把最好的景点保护起来,传统旅游要求规划对最好的景点进行深度开发; C.现代旅游规划追求可持续发展,传统旅游规划注重近期经济效益; D.现代旅游规划强调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传统旅游规划旨在满足单一的共性化需求;

E.现代旅游规划采取多方参与的编制方式,而传统旅游规划多采取精英编制方式。 5、湿地案例的总结: 城市与自然的反差,人类与动植物的融合,与湿地环境相宜的动静结合的休闲方式,佐以少量参与性体验方式,是所有城市湿地成功的共同要素。 第二章旅游规划 1、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分类) 根据《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规划按照空间范围可以分为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 2、区位论 区位论是研究地理空间对各种经济活动和区位的影响的一种学说。 3、区位论对旅游规划的指导作用: (1)由于旅游资源具有地域差异性的特点,所以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候要做到突出特色,寻求优势。 (2)根据旅游资源价值高低、区位条件优劣、区域经济背景好坏,采取不同的旅游发展战略。

城市旅游与城市设计学科发展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4)03-0016-03 城市旅游与城市设计学科发展 吴松涛 陆 明 贾梦宇 〔摘 要〕 通过对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及学科研究进程的分析,提出随着城市旅游的出现,现代城市设计与旅游学科的结合,必将丰富和拓展城市设计学科的内涵,是城市设计理论新的发展方向之一。 〔关键词〕 旅游;城市设计;学科;特征 〔中图分类号〕 F592.1 〔文献标识码〕 A 一 城市旅游及其研究 近年来,城市旅游与城市设计、城市形象、城市环境整治、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旅游、文化和环保将成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热门产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认为,旅游业是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应作为重点来扶持。我国实行黄金周以来,假期旅游已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多主题形式渐成风尚,如生态旅游、体育健身游及故地游、夕阳红活动等等。 但是,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在接待游客数量、经济效益、服务能力等方面做对比,城市仍然是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这不仅是因为很多城市本身就有很好的景观吸引大量游客进行观光旅游,同时,城市又是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集中地,是人文旅游资源的最有效载体。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城市拥有了更多的信息和机遇,集中了各种设施和旅游资源,具备较强的集散和服务功能,更成为现代旅游的支撑点。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相关产业的进步,甚至引发了城市性质和功能的变化,如著名的拉斯维加斯等。可以说,“城市的旅游”问题引出了一个新的、不同寻常的学术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外现代城市旅游研究从学科上大致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11城市社会经济文化与环境方面 美国夏威夷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朱卓任教授论及上海城市旅游业发展问题时指出:“上海只有成为文化中心,才能成为国际旅游中心”。旅游活动与城市的相互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更多地还表现在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方面,在产生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有消极作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种综合的产业发展问题。这方面研究的主要理论有:旅游门槛理论、旅游投入———产出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市场学、文化学等,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是相对于CBD概念而提出的RBD的概念。 21地理学方面 根据《旅游学刊》1990年—2000年论文调研统计,地理类学科人员在从事旅游规划研究的专业队伍中,比例达45%以上;在全国设地理类学科院校与科研院所中几乎都有相应的研究机构,对旅游尤其是旅游活动的时空分布、区域规划、经济地理专项等研究,已基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体系。 31城市规划(含风景园林)方面 该学科最早的相关研究是从风景区规划和旅游城市的规划适应性研究开始的,逐渐过渡到城市游憩活动区、旅游功能区规划等方面,但基本上仍围绕  总第119期城市问题2004年第3期

旅游规划与开发重点梳理

旅游规划与开发 第一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 1. 旅游系统是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持与保障子系统4个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和目标的综合体。 2. 旅游规划是在旅游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行,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旅游系统的发展规律,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的动态过程。 3. 旅游开发指为发挥、提升旅游资源对客源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并使原材料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行为。其实质是以旅游资源为"原材料",通过一定形式的挖掘、加工,达到满足旅游者的各种序曲,实现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的目的。 4. 旅游业的系统优化特征 ⑴旅游产业在要素构成上内容广泛⑵旅游系统要素间关联性密切⑶旅游系统具有动态性的特征 5. 旅游系统的结构 ⑴组织结构:客源市场子系统、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持和保障子系统 ⑵经济结构: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市场 ⑶空间结构:三要素包括客源地、目的地、旅游通道(其中包括交通通道和信息通道) ⑷层次结构:宏观、中观、微观 6. 旅游规划的功能 ⑴在市场中合理配置旅游资源⑵制定区域旅游的发展战略目标 ⑶落实区域相关部门的协作⑷保障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7. 旅游规划的利益相关者 ⑴相关者分析:包括旅游投资方、区域旅游管理方、开发区所在社区、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规划的审批部门。 ⑵各主体间利益平衡与协调的途径:召开座谈会、聘请专业顾问小组、聘请规划领导小组、实行区域公投制度、进行市场统计调查。 8. 旅游规划的内容 规划范围、规划依据和原则、当地的自然社会状况、区域旅游竞争合作的状况、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旅游资源状况分析和评价、客源市场分析、旅游项目创意、旅游环境保护、交通规则、绿化规划、服务项目规划、基础设施与保障体系规划、效益分析、规划图件。 9. 旅游规划的编制步骤 ⑴旅游规划的可行性研究⑵编制旅游规划项目任务书⑶签订规划合同书⑷组建规划编制专家组⑸制定工作计划⑹进行室内资料准备与分析⑺室外实地考察调研⑻编制旅游规划初稿、中稿和终稿⑼组织专家评审和鉴定规划⑽组织规划的实习与修订 10. 旅游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包括管理协同、技术推动、政策引导和经济调控机制等。 基本原理是规划制定与实施后,通过对开发的效益做统计,将结果与原先制定的开发目标做比较,若出现偏差,则需要通过反馈机制重新制定旅游规划或修订原规划。 11. 旅游开发的内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地的交通安排、旅游辅助设施的建设、旅游市场的开拓、 12. 旅游开发的原则

旅游规划策划必读书目

旅游规划必读书目 1. 保继刚等著:旅游区规划与策划案例 2. 丁秀华:旅游资源学 3.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 4. Stephen L J Smith著,李天元译:旅游决策分析方法 5. 克里斯.库珀著,钟林生等译:旅游研究经典评论 必读期刊: 《经济地理》 《人文地理》 其他地理学类相关核心期刊 行业专家推荐旅游规划策划必读书目: 1.中国古典书目:《易经》、《道德经》、《孙子兵法》、《菜根谭》。《易经》和《道德经》是一切智慧之源泉,但是比较难懂,尤其是《易经》,简直是天书,建议读配有白话说明的版本,《易经》推荐南怀瑾版。《孙子兵法》是一切谋略的精华,学好孙子兵法做策划简直是小菜一碟。《菜根谭》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此外还有四书五经、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有空多读! 2.国外古典书目:《圣经》、《希腊神话》,二者是西方文化来源之根本,对现代社会影响深远,不多说,自己体会。有兴趣可以对照《古兰经》和佛经看一看,佛经浩若烟海,我不知道咋推荐了,各位结合自己兴趣看,常见的有《大藏经》、《心经》、《大悲咒》等等。

3.科学类书籍:斯塔夫理阿诺斯[美] 著作《全球通史》,刘易斯·芒福德[美]著作《城市发展史_起源、演变和前景》,简·雅各布斯[加]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两部鸿篇巨制《人类与大地母亲》、《历史研究》,此外还有根据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阿诺尔德·汤因比和日本宗教和文化界著名人士、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关于人类社会和当代世界问题的谈话记录整理而成著作《展望二十一世纪》。 4.专业类书籍:推荐国外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译丛,如《城市和区域规划(原著第四版)》、《城市建筑学》、《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无边的城市--论战城市蔓延》、《规划引介》、《延伸的城市-西方文明中的城市形态学》等等,能够全部通读更好,不能的话就拣几本自己急需了解的有选择性精度。 此外还有“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混沌时代的管理和营销》、《市场营销导论》、美国MBA导师迈克尔·R·所罗门《消费者行为学》、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西方大师级人物的经典著作。 国内的推荐一本,魏小安的《与中国旅游同行:旅游研究与工作方法新论》,魏小安三十年从业经验的总结,从切身体会、从工作方法的高度去看问题,虽然其深度不能跟世界大师的传世名作相比,但是对旅游业从业者特别是入门者还是非常有帮助的。另推荐一本关于具体工具应用技巧的书籍《别告诉我你懂PPT》,PPT 是驰骋职场的利器,此书则是打造利器的磨刀石,希望有志成为职场白骨精的细细研读消化。 魏小安推荐:《西班牙旅游笔记》、《蓝海战略》、《黄帝文化与皇帝文化》、《城市发展史》

旅游规划与开发

1.简述旅游业发展经历了哪几阶段? (1)古代旅行阶段 (2)近代旅游阶段,1841年,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通济隆旅行社的成立标志着世界近代旅游的诞生 (3)现代旅游阶段,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与世界各地的社会大众旅游。 (3)旅游规划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一种宏观和中、微观的对应关系。 2.制定旅游规划目标体系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1)概括性原则(2)可达性原则(3)一致性原则(4)时效性原则 3.旅游资源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分类? (1)按资源基本属性分类,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2)按利用角度分类,可分为可再生性旅游资源和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 (3)按经营角度分类,可分为有限的旅游资源和无限的旅游资源 (4)按吸引力级别分类,可分为国家级旅游资源、省级旅游资源、市(县)及旅游资源(5)按旅游资源的景观组合分类,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等 (6)另外还可以从区域功能、旅游资源的保护规划、游客心理体验等来划分。 5.简述旅游市场调研的方法。 (1)搜集和整理有关旅游者的直接和间接的统计资料(2)观察调查,到旅游者集中地目测游客的流量、流向等 (3)面谈和电话询问(4)抽样调查 1.简述旅游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关系 (1)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从一个更高层次上对区域的各方面的发展与以综合考虑和平衡控制,旅游规划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 (2)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是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发展预测和发展方针的制定方面来约束区域发展的;而旅游规划是从中观和微观的角度来揭示区域内旅游发展的内在规律,研究旅游发展的目标、战略等; 2.简述旅游资源具有的特征 (1)美学特征(2)文化特征(3)空间特征(4)时间特征(5)经济特征 3.旅游市场分析中如何进行竞争对手分析? (1)竞争者识别,包括明确主要竞争者,识别竞争者的战略和判断竞争者目标等;(2)评估竞争者的优势与劣势,通常考察竞争者的规划开发与经营目标,现有市场占有率与市场地位,影响竞争者规划开发与经营的因素,扩大规模或退出行业所面临的障碍,盈利能力及销售增长率; (3)估计竞争者的反应模式,区分缓慢反应者、局部反应者、隐蔽反应者、激进反应者。 4.在旅游项目创意设计中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广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广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发布时间:2017-02-15 来源:中国网 全域旅游是广西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方向,是新时期广西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的全新发展模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 (征求意见稿)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7年1月 目录 一、背景分析 (1) (一)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5) (二)国内全域旅游的探索与实践 (7) (三)广西全域旅游发展探索与实践 (8) 二、总体思路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基本原则 (15) (三)发展目标 (17) (四)发展思路 (20) 三、主要任务 (22) (一)双创融合,同步推进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22 (二)党政主导,构建现代旅游治理体系 (22) (三)产业互融,促进旅游产品体系融合发展 (24) (四)补齐短板,提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 (34)

(五)破除壁垒,促进旅游消费提升 (38) (六)强化监管,促进市场规范有序 (41) (七)精准施策,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富民 (43) (八)全域整合,构建开放的旅游营销体系 (46) (九)外引内联,培育市场主体和龙头企业 (48) (十)全面开放,实现旅游外交突破 (49) 四、保障措施 (51) (一)加强组织领导 (51) (二)完善利益机制 (51) (三)部门协调推进 (52) (四)推动多规合一 (52) (五)加大财政投入 (52) (六)强化政策扶持 (53) (七)加强队伍建设 (55) (八)强化监督考核 (55) 一、全域旅游概念 (一)全域旅游基本内涵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专栏1 全域旅游的内涵特征 五个鲜明特征: ◆全域优化配置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充分发挥旅游带动作用 ◆全域按景区标准统筹规划建设 ◆围绕适应旅游发展“两个综合”需求,构建全域大旅游综合协调管理体制

旅游规划与制图

旅游规划与制图 参考书籍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2001)、旅游规划原理(2010),中国旅游出版社; 马勇、李玺、李娟文著,旅游规划与开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科学出版社,2004 相关杂志论文(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地域研究与开发、旅游学刊、旅游科学、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tourism management); 相关的规划文本;政府相关文件。 网站/法规 课程框架: 第一章旅游规划概述 旅游规划与其它规划的关系: 根据《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规划按照空间范围可以分为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

í 一、旅游规划的编制要求 1 ¨ 2 3 4 旅游规划的一般模式 规划之鹰-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解释:

鹰的头部为“吸引物和旅游活动” 鹰飞行的方向为“客源市场导向” 鹰的两个翅膀为“交通条件、其它基础设施”和“住宿、其它旅游设施和服务” 鹰的尾巴为“社会因素”,鹰飞行的大气为“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 2、旅游规划的一般性质 空间、时间、产品的三维层次性、对多种产业发展的依赖性、以市场为导向创建旅游产品的市场性。 一、确定一个发展目标 区域旅游规划是用于指导、规范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政府对旅游事业发展的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以实现规划时段和规划期末的具体目标。这个目标的确定,将决定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和发展速度,是整个规划都要围绕它展开的核心中的核心,是旅游发展的纲领性体系。 确定发展目标之前,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是规划期限到底有多长?划分几个规划期?WTO提出:开发行动期(0-5年),发展战略期(0-10年),长期政策规划期(0-20年)。

浅谈城市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浅谈城市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摘要】度假旅游已成为我国的主导旅游产品之一,并且其比重在不断上升中。特别在城市中的旅游景点更加的吸引外来游客,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平衡城市本身的“健康”状态,我们就要对城市景区作出科学性,政治性的规划设计。设置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框架,以满足景区能合理的融入城市规划中来。把握旅游区形象规划、旅游项目规划、旅游服务设施体系规划、游游线路与道路规划的景区规划控制要素。同时本文还特别对城市外郊景区的规划与城市规模外扩之间的影响做了相应的规划分析和解决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城市旅游景区规划原则分段规划 GIS技术城郊景区规划 引言 城市在不断的发展,城市中人口聚集力也不断的增强,人们在对物质得到满足同时,也对城市景区游览的要求增加,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发展满足人们精神娱乐需求的城市景区,在发展景区的过程中,我们就面对了景区发展与城市规划间的联系与矛盾了,如何处理好景区设计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合理关系,就要我们有一套合理的城市景区规划方案与原则,对于城市景区规划,我们大多人的考虑只限制在参照城市建设体系,和参照城市公园规划体系,两者没有真正的把城市景区规划作为“标准点规划”来进行。我们应该真正掌握城市景观区规划的手段和思路,采用一套能够维护城市各个方面的规划方案,达到人—城市之间的景观需求平衡。我们还特别要注意城郊景区发展与城市外扩的两方面之间的挑战,这些都体现了合理化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 1、城市旅游景区 1.1城市旅游景区 城市旅游景区并不是简单的认为是城市中的旅游景点,我们不能只把它限制在经典内部,狭义的城市景区我们大致可以概论为城市景点及其城市景点的外围状况;其实在景区周围还有人流,交通流,景区附属物等等城市物类,所以说我们可以把城市景区广义的定义为城市景点及其游览城市景点,以城市景点为目标的,影响城市景区的各种城市物类和因子。我们就以南京中山陵为例,研究的中山陵景区不仅包括了中山陵景点,也包括了中山陵游览的线路,游览的流量,景区周围城市其它方面的建设等。 1.2城市旅游景区规划 城市旅游景区规划我在刚才的引言中说到,它可以从两方面来看待它,即从城市规划中,从城市旅游规划中。 1.2.1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旅游景区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