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的交往 PPT

合集下载

海峡两岸的交往__公开课课件

海峡两岸的交往__公开课课件

选择题
1、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①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③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 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A.①② B. ①③ C.①④ D.②④
A
2、在“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A.武力统一、派驻军队 B.和平武力并举统一、一国两制 C.武力统一、一国两制 D.和平统一、一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制
2004.08
台湾淡水码头
2004.08
胡锦涛会见连战
2004.08
胡锦涛 与连战握手
2004.08
连战在北大的演讲
2004.08
宋楚瑜在清华大学演讲
2004.08
曾庆红会见宋楚瑜
2004.08
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 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国民党集团的一部分军政人 员退据台湾。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 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美国政府对新中国采取 孤立、遏制的政策,并且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武装干 涉纯属中国内政的海峡两岸关系。美国第七舰队侵 2004.08 入了台湾海峡,美国第十三航 空队进驻了台湾。一 九五四年十二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 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省置于美国的“保 护”之下。美国政府继续干预中国内政的错误政策, 造成了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紧张对峙局势,台湾问 题自此亦成为中美两国间的的重大争端。
日益密切的交往
练一练
唱一唱
议一议
历史上海峡两岸的交往
同根同源
历史上海峡两岸的交往 map
三国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 隋炀帝派人到达流求(台湾)map 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 map 郑成功收复台湾 picture 清朝政府设立台湾府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人教版]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人教版]

1.新中国成立后—— 解放台湾
邓 小 3.改革开放以后—— 形成了“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对台基 平 本方针。 江 江泽民发展两岸关系 4 . 1995 年 —— 泽 的八项主张 民
内容 意义
何以解愁:海峡两岸的交往
1.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1987年)
从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 同胞书》以后,台湾当局提出“三不”政策 (即: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
日占台湾
乡愁何来:台湾问题的由来
1950年6月27日,美 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国 第七舰队侵入了台湾海 峡,美国第十三航空队 进驻了台湾。
1954年12月,美国又与 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 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 台湾省置于美国的“保护” 之下。
何以解愁:大陆对台政策
胡锦涛 毛 泽 2.20世纪50年代—— 确立了要争取用和平 东 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何以解愁:海峡两岸的交往 2008年两岸大三通实现:从8个半小时到80分钟
从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台北、高雄等多个空港、海 港同时启动两岸三通。
何以解愁:海峡两岸的交往
2008年,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
何以解愁:海峡两岸的交往
不再添愁:期盼统一的实现
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是ECFA(两岸经济合作 框架协议)后的跟进,ECFA已经在2010年7月 生效。 在该协议下,大陆将对台湾开放80个服务 领域,或80个项目,台湾则是开放64个项目, 其中,27个项目,包括汽车租赁、中医药批发 和餐馆业已经面对来自大陆的竞争。服务贸易 协议给予台湾更多有利条件进入大陆市场,其 条件好于世贸(WTO)成员享有的条件,台湾 向大陆开放的项目则没有超过WTO的标准。
不再添愁:期盼统一的实现

《海峡两岸的交往》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

《海峡两岸的交往》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

5、清康熙(1684年)设立_台湾_府。 6、1895《 中日马关 ___ __ 条约》割占台湾。 7、____ 1945 年日本战败将台湾归还给中国。 8、1949年解放战争国民党败退,蒋介石帅残部占据台
湾,造成台湾与大陆的分离局面。
探究学习二: 台湾的昨天
阅读教材p71第1段p72第3段完成下表
――《人民日报社》
分离52年的母女再次相逢
两岸姐弟50年后的团聚
台湾同胞大陆寻祖问根
台湾群众 支持北京
2001年
2008年台湾歌手周杰伦 上央视的《春节晚会》
两岸影视合作 《还珠格格》
台湾知名学者、作家李敖来中国 大陆的‚神州文化之旅‛。 李敖先后在北大、清华、复旦 大学发表演讲。
海峡两岸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学习目标
1、了解历届党和政府对台湾的政策和方针; 2、理解台湾当局对大陆政策的变化和意义 3、列举并记住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 。
探究学习一: 台湾的前天
结合已学历史知识回顾台湾问题的产生经过
1、三国时孙权派_卫温 __率船队到达夷洲。 2、隋炀帝帝派人到达流求。 3、元朝设立__澎湖巡检司 _管辖琉球。 4、清初(1662年)__郑成功 ____收复台湾。
时间 新中国成立时 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以后
领导人
毛泽东
政策 武力解放
和平解放
邓小平 江泽民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胡锦涛
促进和平统一 八 项主张 ___ 反分裂国家 法》 《________
结合教材P72内容,制作推进祖国统一大 业大事年表
1987年 1、_____________ 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打破近30年隔绝状态, 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2、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海峡两岸的交往 PPT课件10 人教版

海峡两岸的交往 PPT课件10 人教版


4、爱上你,缘于那一滴泪。晶莹剔透中饱含着凄美,轻轻滑落的瞬间,为我种下了今生刻骨的相思。

5、将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曾经认为真正的爱不用说出来,但是我错了,其实爱要说出来,让她明白让她知道你的爱,但我却错过了。

6、要走的,任凭你怎么哭叫也呼唤不回来,不走的,任凭你怎么驱赶,也不会弃你而去远离你的!

11、多美的幻想,多美的你,多美的过去,多美的回忆。梦想与现实交错,颓废与纯真相依。

12、深沉的孤独中,无法控制的一次次回想你的微笑,你的温度,你的纤手,你的话语!一种渴望一种期待一种失落,一种真情,让我此刻如此的难过。 19、伤心也许总是难以避免,落泪成为不舍的

一段距离;一次离别,一份伤感。

讨论:达赖赴台与大陆的对台政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统一是大的历史趋势; 树立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 培养唯物史观,坚决反对台独!
教学重难点
• 重点:了解祖国大陆和台湾经 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 然趋势。
• 难点:理解大陆对台政策制定 的实质及原因。
教学策略
营造氛围,情境创设策略 古今联系,归纳概括策略 学以致用,联系生活策略 信息反馈,诊断平价策略
布鲁姆的目标教学法
• 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确定是为了明确本节课“要 把学生带到哪里”!
• 通过教学情境创设,归纳概括,联系生活等策略 (教学内容安排的有:两岸渊源、对台政策、两 岸交往),从而实现“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
• 最后的“焦点关注”和“思考”是一个诊断性评 价环节,尤其是“致马英九先生的一封信”更是 判断“是 否已经将学生带到那里”!也就是 判断本节课的目标是否完成。

13 海峡两岸的交往ppt

13  海峡两岸的交往ppt

3、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 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 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D
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 B、统一后两党继续合作
C、国民党不以地方性代表参与会谈 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
4、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于2005年5月5日抵达西安咸阳机场,他 在机场的讲话中说:“海峡两岸虽然只有一百多公里的距离,但 是要花五十多年才跨过台湾海峡这样很窄的鸿沟……”这种状况是 由下列哪些因素造成的( )
四、两岸交往的春天
海峡两岸经济上 的局面初步形成。
第一次离开祖国:
1624-1662年 荷兰 侵占台湾38年
1662年
郑成功 收复台湾
第二次离开祖国: 看图说史: 1895-1945年 日本 《马关条约》 侵占台湾50年
日本割占台湾
二战胜利后, 台湾回归中国
第三次离开祖国:
1949年蒋介石败走台湾后, 把台湾作为国民党 “反攻大陆、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後,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 台 湾 余 光 中 ) ·
後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以诗读史
(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希望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诗中反映了海峡两岸“现在”处于
海峡两岸
台湾知名学者、作 家李敖来中国大陆的 “神州文化之旅”。 9月23日李敖在 清华大学发表演讲。
两岸影视合作《还珠格格》
海峡两岸宗教交流
台湾群 众支持北 京奥运
中国海洋大学和台湾海洋大学帆船友谊赛在青岛举行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共33张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共33张PPT)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知 道了……
1、2008年5月,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国民党主 席吴伯雄先后访问大陆,进一步深化了两岸之间 的交流与合作。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 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C.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展望21世纪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实现和平统一 的前提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直接实行“三通” D.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3、党和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 ) A.武装解放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D.直接“三通”
为什么说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 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 愿望。 2、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是祖国统一 的催化剂。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引。 4、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是祖国统一的粘合剂。 但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和 海基会董事长辜 振甫在新加坡举 行会谈,将“加 强两岸经济交流, 互补互利”写入 协议。两岸关系 的发展迈出了历 史性的重要一步。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 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 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第13课:
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 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汪辜会谈”以及“九二共 识”;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海峡两岸交往概况。
1、重点:
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 大政方针。
2、难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 基本方针。
1、列举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史实。 2、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对台的方针和基 本政策。 3、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发生 怎样的变化?

《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

《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

两岸文化交流的历程
01
1949年前交流主要通过各种民间渠道进行,包
括学者、艺术家和商人的往来。
02
1949-1980年的文化交流
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两岸文化交流一度中断。然而,
随着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两岸文化交流逐渐恢复。
03
1980年后的文化交流
1980年代
开放探亲和“三通”协商
1990年代
政治谈判与“汪辜会谈”
2000年代
政党交流与“胡连会”
当前的两岸关系
政治关系
两岸政治关系取得重要 进展,建立了较为完善
的沟通机制。
经济关系
两岸经济合作不断深化 ,形成了互补互利的格
局。
社会文化关系
两岸社会文化交流日益 频繁,增进了两岸民众
的了解和友谊。
两岸经济合作全方位推进,形 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格局。
两岸经济合作的现状
贸易往来
两岸贸易额持续增长,形成互 补互利的经贸关系。
投资合作
两岸投资合作不断深化,相互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产业合作
两岸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 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
金融合作
两岸金融合作取得突破,实现 人民币与新台币直接兑换。
面临挑战
两岸关系仍面临诸多挑 战和难题,需要双方共
同努力解决。
02
海峡两岸的经济交 往
两岸经济合作的历程
01
02
03
04
1980s年代
两岸经济合作起步,以间接贸 易为主。
1990s年代
两岸经济合作深化,开始直接 贸易往来。
2000s年代
两岸经济合作快速发展,签署 多项经济合作协议。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人教版]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人教版]

祖国的统 一
第12课 第13课
港澳的回归
海峡两岸的交往
1994.4
台独分子 李登辉(右) 陈水扁(左)
BACK
BACK
BACK
四、两岸交流
政治会谈 人员交往
请用事实说明 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经济合作 文化交流
VIDO
五、展望未来
经济牌
两岸关系牌
吴苏
综合国力
对台政策 两岸人民
两岸交往
ChIna
同根文化
第13课
一、台湾问题由来
海峡两岸的交往
二、对台政策(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三、两岸关系的发展 (九二共识) 四、两岸交流 五、展望未来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999 2008 李登辉、 陈水扁的“台独” 陈江会谈
正面对话和谈判的大门
两岸关系跌入谷底
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 的重要标志。
MOVIE GO T N E
S
Z
O
李登辉: “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 独立国家”。
1990.9
李登辉: 公开否认“一个中国” 原则。鼓吹“两国论”。
欢迎:
各位同行 莅临指导
广告
一、台湾问题由来 1、解放战争遗留问题
浅浅的海峡 国之大殇 2、反华势力介入 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 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乡之深愁
1949年,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政府, 国民党败逃台湾
二、对台政策
领导人 时间
新中国 成立初期
政策
武装解放台湾 和平解放 “和为上计”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改革开放 以后
八项主张 《反分裂国家法》
A T1 T2 B
C D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峡两岸
中华文化
同根同源
一脉相承
2004年3月20日,台湾“大选”,台湾民进党领导人陈水 扁疯狂叫嚣“台湾独立”,你认为陈水扁等台独分子分 裂祖国的企图能得逞吗?为什么?
陈水扁
吕秀莲
3月3日,出席“2004曼谷全球华侨华人反台独促统一大会” 的华侨华人挥动五星红旗,高唱《歌唱祖国》
台湾中南部数万人北上参加抗议
进一步发展:
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 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 进行会谈。Fra bibliotek阿里山
高雄海滨
高雄港口
2004年中华大祭祖
“汪辜会谈”十一年来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自学指导2
1.根据学过的古代史内容,用历史事实说明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2.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分合合有哪些?今天隔 离的局面是怎样造成的? 3.新中国成立后对台方针有哪些变化? 4.台湾当局做了哪些改变? 5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不利因素有哪 些?
历史上海峡两岸的交往
卫温 夷洲
流 求
澎湖巡检司
自学指导
• 请同学们围绕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并做出相应读书标记。 • 预习:(对于重要知识点,请在课本上做出标注,小组内进行默写训 练) • 一. 填空 • 1、早在20世纪___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就确立了争取和平方式解 放台湾的思想。___以后,党和政府又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 方针。 • 2、改革开放后不久,在邓小平提出“______”的科学构想基 础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 3、___年初,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 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 国和平统一进程的___。 • 4、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当前,海峡两岸经济上初步形成了___ ____________的局面。
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教学目标 用史实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 台湾问题的由来 党和政府对台方针的变化 台湾实现统一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有哪些
乡 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
三 日益密切的交往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 台湾的历史 2 台湾问题的由来 二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 新中国历届政府对台湾的政策 2 台湾方面的反映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 台湾的历史 2 台湾问题的由来 二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 新中国历届政府对台湾的政策 2 台湾方面的反映
实现统一的障碍 1,国外反华势力 2,台独分子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 台湾的历史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 台湾的历史 2 台湾问题的由来 二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一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 台湾的历史 2 台湾问题的由来 二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 新中国历届政府对台湾的政策
归纳第三小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开始争取用和 平方式解放台湾。 改革开放之后,党和政府确立“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江泽民对台八项主张。
第四小题:
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 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 被打破。
琉球
归纳总结第一小题
1,早在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派卫温去到台湾 2.隋朝时,隋文帝派人去到台湾 3.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台 湾,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一 六 六 二 年
1684年设台湾府 1885年成立台湾省
归纳第2小题
1,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清政府设立台湾府 2,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被迫签订<马关 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3.解放战争,蒋介石战败后溃逃到台湾,造成台 湾与祖国大陆的隔离
央视国际 2004年03月27日 15:49
出席“2004曼谷全球华侨华人反台独促统一大会”的华 侨华人在“反台独促统一”横幅上签名。
自学指导第四小题
实现统一的有利因素 1.党和政府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和采取的政策 2.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文化传统 3.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中华民族
4,两岸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