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下数学易错题集

合集下载

2023年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华及各单元易错题

2023年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华及各单元易错题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髓及各单元易错题第一单元简易方程1、表达相等关系旳式子叫做等式。

2、具有未知数旳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4、等式旳性质1:等式两边同步加上或减去同一种数,所得成果仍然是等式。

等式旳性质:2:等式两边同步乘或除以同一种(不为0旳数),所得成果仍然是等式。

5、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旳未知数旳值叫做方程旳解。

6、求方程中未知数旳过程,叫做解方程。

7、检查格式:60-4X=20 解4X=60-20 4 X=40 X=10 ①检查:把X=10代入原方程, 左边=60-4×10=20, 右边=20, 左边=右边,因此,X=10是原方程旳解. ②检查:方程左边=60-4×10=20等于方程右边因此,X=10是原方程旳解8、解方程时常用旳关系式:一种加数=和-另一种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一种因数=积÷另一种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9、五个持续旳自然数(或持续旳奇数,持续旳偶数)旳和,等于中间旳一种数旳5倍。

奇数个持续旳自然数(或持续旳奇数,持续旳偶数)旳和÷个数=中间数和=(首项+末项)×项数÷2 10、偶数个持续旳自然数(或持续旳奇数,持续旳偶数)旳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旳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11、列方程解应用题旳思绪:A、审题并弄懂题目旳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B、理清题目旳等量关系。

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旳数用X表达。

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查G、作答。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查旳好习惯。

第二单元折线记录图1、从复式折线记录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旳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旳状况,并且便于这两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

2、作复式折线记录图环节:①写标题和记录时间; ②注明图例(实线和虚线表达);③分别描点、连线、标数; ④实线和虚线旳辨别(画线用直尺)。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集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集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集.doc 五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一、填空:1.y除以3的商为y/3,a的平方加上a的2倍为a^2+2a。

2.如果C-3.5=7.5,则4C=44.3.如果三个连续的奇数的和是117,则这三个奇数为39、41、37.4.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5.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6.XXX坐在班上的位置,无论从哪个方向用数对表示都是(4,4),这个班共有16人。

7.比零大的任意两个相邻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积。

8.判断: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不可能比这两个数小。

9.4A=B,那么A、B的最大公因数是A,最小公倍数是B。

10.如果a与b是两个不同的素数,那么a与b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a*b。

11.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80,最大公因数是30,其中一个数是60,另一个数是90.12.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60,其中一个数是5,另外两个数是20或30.13.24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最大公因数的2倍。

14.判断: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不一定比这个两个数都小。

15.如果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A,那么最小公倍数一定是B。

16.所有自然数的公因数是1.17.把整个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部分的数叫做分数。

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子。

18.4米表示把5米平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的4份;也可以看作是把20米平均分成25份,表示其中的1份。

19.分母是6的真分数有5个,其中最大的是5/6.分母是6的最简真分数有2个,它们的和是7/6.20.判断: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不一定都是假分数。

21.分数单位是11的最小真分数比最小假分数少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分数单位是7/12的最小带分数是0又7/12.22.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该占全天的3/8.这句话中,把8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8份,每天睡眠时间应该占3份,是4.5小时。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期中)易错题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期中)易错题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期中)易错题【易错题1】a和b都是自然数,且a÷6=b,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 最小公倍数是____。

【易错题2】小明和小红带同样多的钱去买练习本,小明买了6本后把剩下的4元借给小红,这样正好够小红买10本同样的练习本,他们各带了多少元钱?【易错题3】小娟比小玲年龄小,小娟今年m岁,小玲今年n岁。

再过3年后,她们俩年龄相差____岁。

【易错题4】甲数为X,比乙数的2倍多8,表示乙数的式子是()。

【易错题5】有两根彩带,第一根长74米,第二根长50米。

两根彩带各剪去同样长的一段后,第一根剩下的长度是第二根剩下长度的4倍。

两根彩带各剩下多少米?【易错题6】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A、B两地相对开出,1.5小时后两车在距离中点36千米处相遇。

已知甲车每小时的速度比乙车的2倍少4千米,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易错题7】有一些笔记本,如果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就多余6本;如果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就少1本。

这些笔记本至少有多少本?【易错题8】被除数、除数、商的和是754,商是4,没有余数。

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易错题9】芳芳从家出发去看电影,当她走了大约一半的路程时,发现没带电影票,于是他立刻跑回家取票,之后又赶紧跑到电影院,看完电影,再走回家。

下面图()符合题目中所描述的情况。

【易错题10】如图,木匠师傅从一块正方形木板上锯下了一个宽3分米的长方形后,则剩余部分的面积是180平方分米。

原来正方形木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易错题1】a和b都是自然数,且a÷6=b,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 最小公倍数是____。

【错因分析】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a。

【思路点拨】由已知a÷6=b,可知a÷b=6,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 最小公倍数是a。

【易错题2】小明和小红带同样多的钱去买练习本,小明买了6本后把剩下的4元借给小红,这样正好够小红买10本同样的练习本,他们各带了多少元钱?样两个条件就转化为一致的了,“如果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就少1本;如果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也少1本。

苏教版五年级下数学易错题

苏教版五年级下数学易错题

一、简易方程1.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解。

(1)粮店运来60袋大米,比运来的面粉多15袋,运来面粉X 袋。

(2)小芳每天坚持跑步x 米,7天一共跑了2.8千米。

2.解方程 x-7.9+5.4=12 51- =91 3.李小刚买一个文具盒用去所带钱的一半,买一本笔记本又用去4元,这时还剩16元。

李小刚原来带了多少钱?4.小丽和小华在一个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

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相背而行,经过40秒相遇。

已知小丽每秒跑4.5米,求小华每秒跑多少米。

(列方程)变式:小丽和小华在一个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

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经过40秒相遇。

已知小丽每秒跑4.5米,求小华每秒跑多少米。

(列方程)5.甲、乙两艘轮船同时沿同一条海上航道从青岛开往广州。

甲船每小时行28千米,乙船每小时行32千米。

几小时后两船相距30千米?(列方程)6.小颖和小婷每天早上坚持跑步,小颖每秒跑6米,小婷每秒跑4米。

(1)如果她们从100米跑道的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几秒后两人相遇?(列方程)(2)如果她们从200米环形跑道的同一地点沿逆时针方向同时出发,多长时间后小颖比小婷整整多跑1圈?(列方程)7.吴伟兵买了1本练习本和3支铅笔,张欣兰买了8支同样的铅笔,两人用去的钱同样多。

一本练习本的价钱等于多少支铅笔的价钱?8.甲、乙两人沿着400米的环形跑道跑步,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

甲的速度是280米/分,乙的速度是240米/分。

经过多少分钟甲第一次追上乙?(列方程)9.学校体育室一共有186根跳绳。

四年级5个班,每班借了18根。

剩下的借给五年级的4个班,平均每班借多少根?(列方程)三、因数和倍数1.在每个□里填一个数字,使组成的数是3的倍数。

7□ □12 20□ 3□52.从0、5、6、7中选出3个数字,组成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

你能组成多少个?3.在□里各填一个合适的数字。

(1)48□,25□,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

苏教版数学--易错题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到第七单元

苏教版数学--易错题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到第七单元

苏教版数学--易错题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到第七单元【教材册数】五年级下册【单元名称】一、简易方程【易错题目】解方程:13(X-5)=169错1解:13x-5=169错2解:13x-18=169错3解:13x-5x=169【错因分析】由于对乘法分配律没有完全理解,在拆括号时容易出错。

【应对措施】建议不拆括号计算,更简单。

【教材册数】五年级下册【单元名称】一、简易方程【易错题目】一条公路长360m,甲乙两支施工队同时从公路的两端往中间铺柏油。

甲队的施工速度是乙队的 1.25倍,4天后这条公路全部铺完。

甲乙两队每天分别铺柏油多少米?学生错解:(1)360÷4=90(m)90÷2=45(m)45÷1.25=37(m)90-37=63(m)答:乙队每天施工37m,甲队每天施工63m。

(2)解:设乙队每天施工x米,那么甲队每天施工1.25x米。

1.25x+x=360解得:x=160160×1.25=200(m)答:乙队每天施工160m,甲队每天施工200m。

【错因分析】1.错解(1)学生想到了先算出甲乙两队施工的速度和,接着错误地理解为甲乙两队每天分别施工的米数与速度和的平均数有关,从而出现下面几步毫无理由的解答步骤。

2.错解(2)学生没能理解两队施工的速度和,错误地将360m直接看作两队施工的速度和,把“4天后这条公路全部铺完”最新教学word试卷-可编辑当作多余条件,导致列方程时的错误。

【应对措施】1.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训练。

解决数学问题的核心是分析数量关系,突出数量关系的分析,把数学问题中叙述的情节语言转换成数学运算,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包含数量关系的语言对问题进行再叙述,有助于厘清解题思路,有助于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分析与说理。

2.加强问题解决后的验算。

把错解(2)的解答结果当作已知条件,解答的结果符合“甲队的施工速度是乙队的 1.25倍”,但不符合“4天一共铺柏油360m”,从而判断出解答的错误。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易错题集-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易错题集-苏教版

数学组五年级易错题集五下一至四单元错题整理1、从1、2、3、5这四个数中选择三个组成一个三位数。

如果组成的数是2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如果组成的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如果组成的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

2、如果A =2×3×3,B =2×2×2×3,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如果A =2×3×3×5,B =2×2×3×7,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3、如果X ÷Y=5,那么X 和Y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如果X ×5 =Y ,那么X 和Y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如果X =Y ×5,那么X 和Y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如果X=Y+1,那么X 和Y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如果X -1 =Y ,那么X 和Y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5、三个连续的偶数的和是72,那么这三个偶数分别是( )、( )、( )。

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是72,那么这三个自然数分别是( )、( )、( )。

三个连续的奇数的和是75,那么这三个奇数分别是( )、( )、( )。

6、奇数+奇数=( ) 奇数×偶数=( ) 奇数+偶数=( )7、一个数既是40的因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

8、一班:39人,二班:41人,三班:40人,上面是银湖小学四年级各班人数。

( )个班可以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 )个班不可以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

9、3米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3米的()(),每份占1米的()(),是()()米。

10、分母加上4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

11、ab (a 不等于0),当( )时,它是假分数;当( )时它是真分数;当( )时,它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当( )时它是最简分数。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易错题

(完整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易错题

◆典型错题1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这根铁丝的( )。

1: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

2: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 )块,每个孩子分得的是这些饼的( )。

3:一块2公顷的菜地,平均分成8份, 3份是( )公顷,3份占这地的( )。

4:小明29分钟走了2千米路,平均每分钟行( )千米,每分钟行的占总路程的( )。

◆典型错题2把5米长的钢筋平均截成9段,每段的长度是()。

1. 把3米长的彩带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 )米,每人分到总数的( )。

2.小红去学校,15分钟到学校,刚好行了500米,平均每分钟行( )米,每分钟行的路程是全程的( )。

◆典型错题35公顷土地要平均分成3天耕完,每天耕地( )公顷,每天耕这片土地的( )1. 一根绳子长2米,平均剪成8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1米的( ),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2.小明做语数英三课家庭作业要2小时,做数学用了小时,做英语用了小时,做语2141文用了( )小时。

3.小明做语数英三课家庭作业要2小时,做数学用了所有时间的,做英语用了,做2141语文用了全部时间的( )。

◆典型错题4题目:一根绳子,第一次截去米,第二次截去绳子的,( )截去的多。

5252A .第一次B .第二次C .一样多D .无法确定对比练习:1.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米,第二根截去绳子的,( )截去的多。

5252A .第一根B .第二根C .一样多D .无法确定2.一根绳子,第一次截去米,第二次截去绳子的,还有剩余,( )截去的多。

7252A .第一次B .第二次C .一样多D .无法确定3.一根绳子,第一次截去米,第二次截去绳子的米,( )截去的多。

7252A .第一次B .第二次C .一样多D .无法确定4:(1)一根铁丝长5米,剪去,还剩( )米。

31(2) 一根铁丝长5米,剪去 米,还剩( )米。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华及各单元易错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华及各单元易错题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华及各单元易错题第一单元简易方程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4、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5、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6、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7、检验格式:60-4X=20 解4X=60-20 4 X=40 X=10 ①检验:把X=10代入原方程, 左边=60-4×10=20, 右边=20, 左边=右边,所以,X=10是原方程的解. ②检验:方程左边=60-4×10=20等于方程右边所以,X=10是原方程的解8、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9、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

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和=(首项+末项)×项数÷2 10、偶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

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

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G、作答。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1、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这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2、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步骤:①写标题和统计时间; ②注明图例(实线和虚线表示); ③分别描点、连线、标数; ④实线和虚线的区分(画线用直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下数学易错题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填空。

在里O填上“>”“<”或“=”。

当X=8时X+X+6○20
()个1是1。

248
(2)1里面有()个1,1里面有()
个1。

2448
在括号里填一个和已知数不同的数,使
它和已知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所填的数。

19和()12和()27和()
分数单位是1的最小真分数比最小假分数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7
在1、2、4、7四个数中,任选两个数可以组成的真分数有()个,其中最小的真分数是();任选两个数可以组成的假分数有()个,其中最大的假分数是()。

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5,这三个数分别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将3米长的木头锯成5段,每段长3 米。

()
5
将12个排球分给6个班,每班分得的排球数占排球总数的1。

()
6
下面每个分数各把哪个数量看做单位“1”?
东华小学五年级学生占全校人数的1
7。

把()看做单位“1”。

用两根绳子测井深,第一根绳子露在井口外的占1,第二根绳子露在井口外的
2
占1。

如果两根绳子露在井口外的正好一样长,第()根绳子长一些。

3
A、B、C、D、E五位同学进行乒乓球循环赛(其中任何一位同学都必须和其他每一位同学进行一场比赛),比赛进行了一段时间后,A赛了4场,B赛了3场,C赛了2场,D赛了2场,E赛了()场。

将24和30的因数、公因数分别填在下面的圈里。

24的因数30的因数
24和30的公因数
24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

0.7里有()个十分之一,是();()(填小数)里有47个百分
()
之一,是();()(填小数)里有()个千分之一,是63。

()1000
一个带分数,它的分数部分的分子是3,把它化成假分数后分子是24,这个带分数是()。

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分母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如果分母加上4,这个分数约分后是2。

原来这个分数是多少? 3
下列分数中,与2相等的分数有(),与3相等的分数有 34
()。

(填序号)
①②③④⑤⑥⑦ 有红、蓝、白玻璃球共76个,按2个红球、3个蓝球、4个白球的顺序排列。

则红玻璃球的个数占总数的(),蓝玻璃球的个数占总数的()。

()()
已知300千克黄豆可榨油39千克,平均1千克黄豆榨油()千克,榨 ()
1千克油需要()千克黄豆。

()
如果a=25是方程a –0.36a=x –1.2的解,那么x=()。

32平方米=()公顷
有一种最简分数,它们的分子与分母的乘积都是140。

如果把所有这样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那么第三个分数是()。

7
12的分数单位是(),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 数。

将5、0.9、4、8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459
在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中画半径是0.5厘米的圆,能画()个。

将直径是8厘米的圆形纸片沿直径对折后,得到一个半圆,所得半圆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图中涂色部分面积是10平方厘米,空白部分面积是()平方厘米。

(π取3.14) 6厘米,时针转动一圈,时针针尖走过的路程是()厘米,时针扫过
18厘米、宽是12厘米的长方形,并且所
把5、、4、9这四个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458 ()
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一枚邮票的面积大约是8平方厘米。

() 如果A=B ,那么A ÷C=B ÷C 。

()
3和5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的1。

() 15
选择。

(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是方程10x=0.1的解的是()。

6 9 9 12 8 12 22 33 2
7 36 52 72 63 84
①x=10②x=0.01③x=0.1
假设A※B表示A的3倍减去B的2倍,即A※B=3A-2B,那么5※2=()。

A、7
B、9
C、11
D、36
用递等式计算。

(能简算的请写出简算过程)
17.8÷(1.78×0.4)
列方程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国旗的长应是宽的1.5倍,一面国旗长是144厘米,宽应是多少厘米?
解方程。

X+190=237
0.7x=3.15
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课桌每张a元,学校买10张课桌,一共用去3700元。

()
☆同学们排成方阵进行队列训练,已知小华前面有5人,后面有4人,左面有3人,右面有6人,用数对表示小华的位置。

该方阵共有多少人?
☆将两根分别是20分米和26分米的木料锯成若干相等的小段,都剩余2分米。

每小段最长是多少分米?
袋子里有红、黄两种颜色的小球,其中红球比黄球多36个。

每次从袋子里取出9个黄球、12个红球,取出若干次后,红球和黄球同时取完。

袋子里原来有红球多少个?
将下列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

5
8
一堆货物120吨,用去了45吨,还剩总数的几分之几?(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
一块长方形草地的大小尺寸如图所示,要在上面沿东西和南北方向分别铺2条和4条通道。

若通道的宽均为1米,求草地的总面积。

右图是一幅国际象棋盘的平面图。

如果有一枚棋从f3走到h5,你知道是哪枚棋子吗?在图上将这枚棋子圈出来,并用直箭头标出走棋的路线。

有一包糖,不论是分给8个小朋友,还是分给10个小朋友,都剩余5块。

这包糖至少有多少块?
一根钢管的横截面是环形,内圆直径是4厘米,外圆半径是5厘米。

钢管的横截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在涂色部分面积与图1中涂色部分面积相等的图形下画“√”。

图1()()()()()
下列各长方形的长都是8厘米,宽都是4厘米。

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图1图2图3图4
估计涂色部分面积最大的是图(),最小的是()。

通过计算,图1中涂色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图2中涂色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图3中涂色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图4中涂色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解决实际问题。

公鸡有35只,母鸡有25只,公鸡的只数是母鸡的几倍?(结果用带分数表示)
五年级参加科技兴趣小组的人数是30人,比美术组的2倍少8人,参加美术组的人数是科技组的几分之几?
一辆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是60厘米,如果行驶时每分钟车轮转动130周。

这辆自行车每分钟大约行驶多少米?(得数保留整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