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的一些经典题目

合集下载

马哲练习题

马哲练习题

马哲练习题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统一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统一2. 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体现了()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A. 个人自由的实现B. 社会财富的最大化C. 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D. 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A. 自我意识B. 社会关系的总和C. 个体的独立性D. 物质需求的满足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体现了()A. 唯物主义B. 唯心主义C. 辩证法D. 形而上学二、填空题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__。

7.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______。

8.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条件是______。

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______性。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______的。

三、简答题1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12. 马克思是如何理解“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13. 简述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4. 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自由和解放的观点。

15. 马克思是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四、论述题16.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17. 马克思是如何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请结合《资本论》进行论述。

18.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社会变革和革命的观点。

19. 马克思是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请结合相关著作进行论述。

20.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的指导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21. 阅读以下案例,分析其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并给出你的观点。

大学马哲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马哲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马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结合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神答案:B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A.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B. 人们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C.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D. 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活动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包括()A.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B. 马克思主义哲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答案:A, B, C5. 下列哪些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D.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答案:A, B, D三、判断题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

()答案:正确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8.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五、论述题9.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它们服务于经济基础,并在一定条件下促进或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推动社会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

六、案例分析题10.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劳动分工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试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客观实在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答: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科学方法,它强调事物的内部矛盾和斗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人的主观性,即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认识。

5、什么是唯心主义?答:唯心主义是一种认为精神或思想是第一性的哲学观点,它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精神或思想是世界的本原。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什么区别?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本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精神的或者是思想的。

7、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指的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基础。

8、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指的是事物的前进性和上升性,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发展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马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一、简答题1、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既不同于唯心主义把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原,也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用纯粹的自然科学来代替哲学上讲的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包括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而且包括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

2、请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马哲练习题(含答案)

马哲练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运动B. 物质可以认识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 客观实在性3、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C.既肯定又否定D.既前进又倒退7、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0、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意识依赖于物质11、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党校马哲试题及答案

党校马哲试题及答案

党校马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A. 神B. 物质C. 意识D. 理念答案:B2. 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是()。

A. 形而上学B. 唯心主义C. 对立统一D. 机械决定论答案:C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

A. 纯粹的思维活动B.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C. 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D. 科学实验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科学性B. 革命性C. 实践性D. 系统性答案:A, B, C5. 下列哪些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A. 自然界B. 人类社会C. 人的思维D. 人的情感答案:A, B, C三、判断题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对/错)答案:错7.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是被动的。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8.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和普遍联系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唯物辩证法则是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9. 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意味着任何理论或观点的正确与否,都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能够产生直接的、可以感知的结果。

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检验自己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从而确定理论的真理性。

五、论述题10.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它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中国人民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其次,它帮助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政策和措施。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鼓励中国人民通过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马哲专业试题及答案

马哲专业试题及答案

马哲专业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历史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答案:C2. 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A. 唯心主义观点B. 唯物主义观点C. 辩证法观点D. 形而上学观点答案:B3.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A. 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B. 因果律、必然律、偶然律C. 矛盾律、因果律、必然律D. 矛盾律、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答案:A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C. 阶级矛盾D.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答案:A5.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科学技术C. 人的主观能动性D. 经济基础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生产中价值的源泉和形成机制,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础。

2. 解释什么是剩余价值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答案:剩余价值是指资本家从雇佣劳动者那里获得的超出劳动者自身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日或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劳动者在创造自身劳动力价值之后,继续工作以创造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获取利润的来源,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关键。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论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

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所导致的。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导致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危机的频率和强度都会增加。

马哲50题及答案

马哲50题及答案

第一章1.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无产阶级的形成及其独立运动的兴起。

2.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什么?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源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来源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4. 马克思主义的两个伟大发现是什么?唯物史观;胜利价值学说。

5.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为何它们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又称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发展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科学的规律的科学,是唯物史观的延伸和科学论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理论,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工人劳动的秘密,阐明了无产阶级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者,业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科学社会主义时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无产阶级的解放道路,策略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说.它是马克思注意全部理论的核心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不断发展的6.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是如何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一是它的实践性,全面论证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强调理论依赖并服务于实践,哲学的任务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二是它的阶级性,公开申明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成为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根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马哲——精选推荐

马哲——精选推荐

马哲Ⅰ.选择题1.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发现是?2.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标是?3.哲学的基本问题?P284.P3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的……⽽已”,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于物质)5.“意识和物质的对⽴只是在⾮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意义,超出此范围,其对⽴便是相对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答案要点:只有涉及世界本源这个问题是相对的,说到底是意识对物质的反映)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P40(联系和发展)7.量变与质变的规律?P468.⽭盾的统⼀性与⽃争性以及在事物发展中的作⽤?P43—449.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标准,其原因是?P77--78(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10.⼈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11.唯物观的两个划分和两个归结的思想是?P991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P97—9913.马克思关于⼈的本质的思想?P12814.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P15115.劳动⼒成为商品是货币转换为资本的前提条件?P153—15416.社会资本⽣产与流通采⽤的资本循环形式?P165—167(涉及内容都要看看,尤其是“资本循环。

”)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活进⾏⼲预和调节的实质?18.资产阶级宣扬的法律⾯前⼈⼈平等的实质?19.怎样才能达到共赢和共存的全球化?20.新的科技⾰命对⼈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产⽣了巨⼤的推动作⽤,这表明了什么?21.⾦融寡头操纵和控制社会的主要⽅式?Ⅱ.简答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命性的统⼀?P14—182.怎样理解全部社会⽣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37—393.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及其⽅法论?P474.怎样理解价值与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P83—855.简述认识和发展的基本规律?6.价值评价及其特点和功能?P81—827.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实质?9.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命⾸先在经济⽂化较为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P231—235Ⅲ论述题1.阐述⽭盾的统⼀性与⽃争性的基本含义和辩证关系,并论述这⼀原理在现实⽣活中的⽅法论意义(划线部分可在⽹上搜⼀下)?2.论述实践是⼈的存在⽅式以及社会⽣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36—393.真理的有关知识4.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法意义⼀、选择1、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发现: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哲部分名词解释:
1.生产关系(2次)
2.国家的基本特征
3.社会意识
4.劳动
5.两种生产
6.意识形态
7.实践唯物主义(2次)
8.市民社会(4次)
9.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所遇到的苦恼
10.合力论(2次)
11.社会形态(2次)
12.现实的个人(3次)
13.交往形式
14.发展的不平衡性
15.异化劳动
16.商品拜物教
17.唯物史观
18.历史科学
19.资本论及其手稿
20.感性活动
21.人的类特征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22.人类解放
23.政治解放
24.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规定
25.社会生活条件
26.国家
27.感性的自然界
28.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29.思想的具体
30.辩证法的核心(2次)
31.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
32.社会心理
33.自在之物
34.人化自然
35.相对于绝对的关系
36.人的本质
37.主体和客体
38.哲学的基本问题
39.真理与价值
40.两种生产理论
41.对象性活动
42.三大社会形态
43.直观的唯物主义
44.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45.资本
46.一般与个别
47.肯定与否定
48.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49.偶然与必然
50.形式与内容(2次)
51.政治上层建筑
52.辩证的否定与事物的自我否定
53.现象与本质
54.真理
55.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56.人的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
57.抽象劳动
简答
1.为什么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第一个天才观的萌芽?
2.简述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3.简述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4.怎样理解“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
会关系的总和。


5.为什么说实践是社会活动的本质
6.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7.1845年以前马克思主要的哲学论著
8.试阐述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学说
9.列宁的《批判经验主义》中的辩证法
10.分别写出恩格斯和列宁关于自然科学的三部著作
1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最后一条内容是什么?它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发表
的?
12.怎样理解“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13.简述毛泽东的关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理论
14.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著(作者、出处、原因、内容、意义)
15.马克思早期“人化自然”的思想
论述
1.简单评述《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次)
2.马克思主义是经济决定论吗
3.试论述马克思为什么把他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4.对“共产主义即将私有制的异化的扬弃”一段的理解
5.对《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的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
谈谈你的理解。

6.历史唯物主义能认为是经济决定论吗
7.异化劳动
8.费尔巴哈的优劣
9.《<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所做的表述
10.《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三大社会形态”的分析,并联系当代中国的发展,
指出其现实意义。

11.分工与私有制的关系
12.历史必然性的分析
13.根据实践与理论的关系,论述真理之为过程
14.阐述意识形态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15.阐述历史唯物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
16.阐述改革也是生产力
17.评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及其可持续发展
18.评述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
19.简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
20.试述马克思用“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这一说法所表达的思想
21.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与与哲学的关系问题
22.资本主义时代的革命性
23.社会的发展阶段为什么不能跳过或取消
24.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批判
25.马克思,《1957——1958年经济学手稿》,问题:试依据上述这段文字,结合
着马克思的其他相关论述,具体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物化的批评
26.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问题:试依据上述这段文字,结合者马克
思和恩格斯的其他相关论述,具体阐发关于“资产阶级的掘墓人”的思想,“这些不得不把自己零星出卖的工人”是否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27.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问题:试依据上述这段文字,结合者马克思和
恩格斯的其他相关论述,具体分析马克思是如何批判费尔巴哈的“双重直观”
的立场的?在此基础之上,马克思为什么进而指出费尔巴哈的立场是纯粹的理论的立场?
2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问题:试依据上述这段文字,结合者马
克思在该书的其他相关论述,具体分析马克思在《手稿》中是如何分析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的关系的
29.论述马克思在1844年手稿中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
30.谈谈恩格斯的一句话“施特劳斯、施蒂纳、鲍威尔、费尔巴哈都没有离开哲
学,是黑格尔哲学的分支。

”(以其中一人为例,详细说明)
31.“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就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

就是说,
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

但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

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

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

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的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领,它的通俗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热情,它的道德上的核准,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安慰和辩护的普遍根据。


这是黑格尔发这蹙额批判导言的一段话,结合马克思德法年鉴时期的观点,分析马克思反宗教观与费尔巴哈反宗教观的异同。

32.“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
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直到它的最遥远的形式——所制约。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

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呈像的,那麽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

”这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段话,请结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其他内容,分析为什么意识没有独立的历史。

33.“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
关系都破坏了。

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
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

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

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这是《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请结合共产党宣言的其他内容,分析资本是如何使人与之间的关系发生变革。

34.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35.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36.论实践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
37.论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关系
38.论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9.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40.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41.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2.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
43.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学说史实践的唯物主义
44.《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

问:马克思是如何批判旧哲学的(包括唯
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又是如何批判费尔巴哈的?
45.《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现实个人”的一段。

问,如何理解“现实的个
人”
46.《共产党宣言》的一些材料,涉及消灭私有制。

问:马恩是如何批判资本主
义私有制的
47.简述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者理论上的主要缺点。

48.历史必然性与自然必然性的区别
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