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阴中学2008年分班考试卷 物理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淮阴中学2008年分班考试卷__物理试卷(附答案)

江苏省淮阴中学2008年分班考试卷__物理试卷(附答案)

江苏省淮阴中学2008年高中招生考试物 理 试 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在水平路面上推动底部垫有圆木的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在木箱底下垫上圆木是为了增大摩擦力B .木箱受到水平推力的合力大于它受到的摩擦力C .木箱受到的合力一定等于零D .木箱受到的重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2.在上光学实验课时,小明同学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规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A .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B .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C .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D .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研究A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B .电磁感应现象及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C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D .通电导体所受磁场力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4.小明同学利用圆珠笔杆、钢丝、细绳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其匀速提升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细绳的力F 等于钩码重力G 的1/6 B .拉细绳的力F 等于钩码重力G 的1/7C .用该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钩码,机械效率相同D .用该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钩码,机械效率不同5.小明同学在学习了电阻的知识后,从课外资料上获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来验证这个知识。

图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是定值电阻,R t 是热敏电阻。

小明在连接好电路且闭合开关后,往热敏电阻R t 上擦一些酒精,然后观察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ABCD光滑地面6.两只阻值不同的电阻R 1和R 2,若将R 1接到电压为U 的电源上,通过电流为I 1;若将R 2接到电压为U 的电源上,通过电流为I 2;若将R 1和R 2串联后接到电压为U 的电源上,则通过的电流为 A .122I I + BC .1212I I I I +D .1212I I I I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2分.每小题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A .自行车滑行B .使锤子套紧C .系好安全带D .跳远助跑8.小明同学做实验时,连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高一分班考试物理试卷

高一分班考试物理试卷

江苏省淮阴中学2018年高一分班考试物理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0分钟,满分90分.2.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的相应位置.未写在答题纸上的答案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的图像信号的频率为77.25MHz ,伴音信号的频率为83.75MHz ,当这两种信号在真空中传播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图像信号的传播速度小于伴音信号的传播速度B .图像信号的传播速度大于伴音信号的传播速度C .图像信号的波长小于伴音信号的波长D .图像信号的波长大于伴音信号的波长 2.有甲、乙、丙三杯水,甲杯中水的质量是丙杯中水的质量的3倍,乙杯中水的质量是丙杯中水的质量的2倍.甲、乙、丙三杯水的温度分别是T 1、T 2、T 3,且T 1>T 2>T 3.若把三杯水混合,不计热量损失,则混合后水的温度是 A .T 1+T 2+T 33B .T 1+2T 2+3T 33C .T 1+2T 2+3T 36D .3T 1+2T 2+T 363.在水平道路的两旁各有一盏路灯,两盏路灯高度相同.某人在晚上从一盏路灯的正下方沿直线走到另一盏路灯的正下方,在这个过程中,该人在地面上影子的总长度的变化情况是A .保持不变B .先变大后变小C .先变小后变大D .一直变大4.有四根相同的弹簧和两只相同的金属球.先将其中两根弹簧并联,用手提住上端,在下端悬挂一只金属球,此时每根弹簧的伸长量均为h .再将另外两根弹簧串联,用手提住上端,在下端悬挂另一只金属球并将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此时每根弹簧的伸长量也均为h .弹簧伸长未超过弹性限度.若金属球的密度为ρ,则液体的密度为A .ρ4B .ρ3C .ρ2D .3ρ45.如图所示,已知定值电阻R 1=50Ω,当移动变阻器R 2的滑动片P 时,电压表○V 和电流表○A 的示数最有可能出现下列四组数据中的哪一组? A .3.0V ,0.058A B .3.0V ,0.062A C .3.0V ,0.600A D .2.8V ,0.046A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在以速度v 1=20m/s 向南行驶的甲车上的乘客看来,乙车向北行驶;在以速度v 2=30m/s 向北行驶的丙车上的乘客看来,乙车向南行驶.则关于乙车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可能以25m/s 的速度向南行驶B .可能以25m/s 的速度向北行驶C .可能以15m/s 的速度向南行驶D .可能以15m/s 的速度向北行驶7.如图所示,将螺线管悬挂在空中,在螺线管的正下方有一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电路中开关S 闭合,则开关闭合后与闭合前相比 A .铁块对桌面压力变大B .铁块对桌面压力变小C .电压表○V 示数变大D .电压表○V 示数变小8.容器内原来盛有水银,有一只铁球浮在水银面上,如图(a )所示.现向容器里倒入油,使铁球完全浸没在这两种液体中,如图(b )所示.则倒入油后与倒入油前相比 A .铁球受到的浮力不变 B .铁球受到的浮力变大 C .铁球的重力势能变小 D .铁球的重力势能变大 9.如图所示,盛有水的长方体容器置于等高的两个支撑物上,容器上边搭一根横杆,在横杆上靠右端的位置用细线将一只铁球悬挂在水面上方.现将线放长一些,使铁球浸没在水里,但未与容器底部接触.则线放长后与之前相比 A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大B .容器对左边支撑物的压力变大C .容器对右边支撑物的压力变大D .线放得越长,铁球所受浮力越大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R 1的滑动片P 向右滑动后,六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了变化,用△I 1、△I 2、△I 3分别表示A 1、A 2、A 3表的示数变化,用△U 1、△U 2、△U 3分别表示V 1、V 2、V 3表的示数变化,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 .|△I 1|>|△I 2|B .|△I 1|<|△I 3|C .|△U 1|>|△U 2|D .|△U 1|<|△U 3|支撑物三、填空与作图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或按题目要求作图. 11.如图所示,较大的容器中装有密度不同且不相混合的两种液体,上层液体的密度为ρ1,下层液体的密度为ρ2,则ρ1____ρ2(填“>”、“<”或“=”).在容器的侧壁有两根细管A 和B 与容器相通,开始时细管上的阀门K 1、K 2关闭,细管中无液体.现打开阀门,则进入A 和B 两管中的液体静止后,_____管中的液面较高.12.如图所示,足够大的平面镜水平放置且镜面朝上,在镜面上方竖直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左侧主光轴上两倍焦距处有一点光源S ,则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可以成________个实像,________个虚像.13.如图所示,一块高80cm 、宽60cm 、厚30cm ,质量为600kg 的石块,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若要按照图示方向推倒它,推力至少要做功______________J .若把石块推倒,最小的推力为______________N .(g =10N/kg )14.由若干只相同的电阻R 和一只电阻R x 连接成如图所示的格子形状的电路,从左向右数,共有n 格,R x 接在第n 格的最右边.那么,要使A 、B 两点间的总电阻与格数n 的多少无关,则R x 应为___________.1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测量电阻的阻值.(1)将电阻箱接入a 、b 之间,闭合开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后保持其阻值不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 -R 关系图象. (2)用待测电阻R x 替换电阻箱,读得电压表示数为 2.00V .利用(1)中测绘的图象可得R x =____________Ω.K 1K 2 A Bx ▲ ▲ ▲ ▲ ▲ ▲ ▲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35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10分)某科技小组设计的提升重物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图中水平杆CD 与竖直杆EH 、DI 组合成支架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小亮站在地面上通过滑轮组提升重力G =1410N 的重物.第一次,小亮使重物以速度v 1=0.05m/s 匀速上升.第二次,小亮使重物以速度v 2匀速上升.第一次和第二次小亮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别如图乙中①、②所示.不计绳的质量以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试求: (1)小亮第一次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η.(2)小亮第二次提升重物时,重物上升的速度v 2.17.(12分)如图所示,三根长度均为L 的轻绳分别连接于C 、D 两点,A 、B 两端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为2L .现在C 点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重物,在D 点施加一个力,使CD 绳保持水平,且BD 绳绷紧.试求: (1)CD 绳上的拉力大小.(2)施加在D 点的力的最小值. 18.(13分)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U 保持不变.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 A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1,电流表的示数为I 1,电阻R 1的电功率为P 1,电阻R A 的电功率为P A ;当乙开关S1、S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 B时,电压表的示数U2为2V,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阻R B的电功率为P B;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于最右端时,电阻R2的电功率为8W.已知:R1:R2=2:1,P1:P B=1:10,U1:U2=3:2.求:(1)电源两端的电压U;(2)电阻R2的阻值;(3)电阻R A的电功率P A.。

江苏省淮阴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江苏省淮阴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江苏省淮阴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三、实验题 (每空2分,共20分)10.(1) 交流 ; (2) B ; (3) GK ; (4) v n 2 、图略 11.(1) 左端 ; (2) B ; (3) 1.88J 、 1.84J ;(4) 由于下落过程中需克服限位孔对纸带的阻力及空气阻力做功 。

四、计算或论述题 12.(1) 46610V 200V 310AB ABQ U q ---⨯===-⨯ ·························· (3分) 电场线方向如右图所示 ··········································· (3分)(2) AB A B U ϕϕ=-;所以100V B A AB U ϕϕ=-=- ········································(2分) 4210J p B B E q ϕ-'==-⨯ ··············································································(2分) 13.(1)从A 到B 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221122A B E mv mgh mv ∆=+-=损13000J ········································ (3分) (2)B 到C 的距离为:1()36m 2BC B C BC l v v t =+⋅= ····························· (3分)(3)B 到C 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2102BC B fl mv -=- ······················· (2分)代入数据可解得:f =2000N ································································ (2分) 14.(1)设两颗星的转动半径分别为r 1、r 2则有:2121122()m m Gm r L T π= ········································································ (2分) 2122222()m m G m r L T π= ······································································· (2分)r 1+r 2=L ····························································································· (2分) 可解得:2112m r L m m =+ ···································································· (2分)(2)同样可解得:2T =················································· (4分)15.(1)物块下落至最低点过程中,有:212mgx kx = ····································· (2分) 可解得:2mgx k=·············································································· (2分) 此时物块的加速度 ()kx mg a g m-==,竖直向上 ······················ (2分) (2)当物体的质量为2m ,仍下落x 时,有:22112222mgx kx mv =+⨯ ························································· (3分)可解得:v == ····························································· (3分)16.(1)小物块的加速度为:a 1=μg =2m/s 2, 水平向右 ······························· (1分) 长木板的加速度为:2F mga Mμ-==0.5m/s 2,水平向右 ·············· (1分) 令刚相对静止时他们的共同速度为v ,对小物块有:v = a 1t ············································································ (1分)对木板有:v = v 0+a 2t ········································································· (1分) 代入数据可解得:t =2s ;共同速度为:v =4m/s ··································· (2分) (2)此过程中小物块的位移为:x 1=(v +0)t /2=4m ········································ (1分) 长木板的位移为:x 2=(v 0+v )t /2=4m=7m ··············································· (1分) 所以长板的长度至少为:L = x 2-x 1=3m ··············································· (1分) (3)此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内能为:Q=μmg L =12J ·························· (3分) 17.(1)令此时杆的角速度为ω,则:v A =ωl ;v B =ω3l ;所以v B =3 v A ········ (1分) 在杆转过90º的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 221132222A B mg l mgl mv mv ⨯=+⨯+ ··············································· (2分)解得:A v = ··········································································· (2分) (2)令此时杆对A 球有向上的支持力,222Av mg N m l-= ··················· (2分)解得:1811N mg =,竖直向上 ·························································· (2分) (3)对B 球,21302B mg l W mv ⨯+=杆- ················································ (2分)解得:2411W mgl =-杆 ········································································· (2分)。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高一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考点详解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高一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考点详解

2008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高一分班考试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5分)根据下列表格中二次函数y=ax2+bx+c的自变量x与函数值y的对应值,判断方程ax2+bx+c=0(a≠0,a,b,c为常数)的一个解x的范围是()A.6<x<6.17 B.6.17<x<6.18 C.6.18<x<6.19 D.6.19<x<6.20 2.(5分)若以连续掷两次骰子分别得到的点数m,n作为点P的横、纵坐标,则点P在直线x+y=5下方的概率为()A.B.C.D.3.(5分)在正方形ABCD的边AB、BC、CD、DA上分别任意取点E、F、G、H.这样得到的四边形EFGH中,是正方形的有()A.1个 B.2个 C.4个 D.无穷多个4.(5分)一船向正北方向匀速行驶,看见正西方两座相距10海里的灯塔恰好与该船在同一直线上,继续航行半小时后,看见其中一座灯塔在南偏西60°方向上,另一灯塔在南偏西75°方向上,则该船的速度应该是()A.10海里/小时B.10海里/小时C.5海里/小时 D.5海里/小时5.(5分)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俯视图是一个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是()A.B.C.D.6.(5分)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cm,BC=4cm,现将纸片折叠压平,使A 与C重合,如果设折痕为EF,那么重叠部分△AEF的面积等于()A .B .C .D .7.(5分)张阿姨准备在某商场购买一件衣服、一双鞋和一套化妆品,这三件物品的原价和优惠方式如下表所示.请帮张阿姨分析一下,选择一个最省钱的购买方案.此时,张阿姨购买这三件物品实际所付出的钱的总数为()A.500元B.600元C.700元D.800元8.(5分)如下图,在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AOB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设直线l:x=t(0≤t≤2)截这个三角形所得位于直线左侧的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为f(t),则函数s=f(t)的图象只可能是t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时,函数为Y=3根号x方除以2 图线不应为直线()A.B.C.D.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50分)9.(5分)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1)和(4,3),P点是x轴上的点,则PA+PB的最小值是.10.(5分)对于自变量x为实数的函数f(x),若存在x0满足f(x0)=x0,则称x0是函数f(x)的一个不动点.若函数f(x)=x2+ax+1没有不动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1.(5分)对正实数a,b作定义,若4*x=44,则x的值是.12.(5分)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都经过点(2,b)(b>0),在第一象限内正比例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下方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3.(5分)化简的结果是.14.(5分)已知m、n为大于1的正整数,对m n作如下的“分裂”:分解为m个连续奇数的和.如52的“分裂”中最大的数是9.若在m3的“分裂”中最小的数是211,则m=.15.(5分)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个球,现用如下方法测量球的表面积(球的表面积公式S=4πR2),用锐角∠BAC=60°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紧靠球面,P为切点,一条直角边AC紧靠地面,并使三角板与地面垂直,如果测得PA=1m,则球的表面积等于.16.(5分)如图,已知矩形OABC的面积为,它的对角线OB与双曲线相交于点D,且OB:OD=5:3,则k=.17.(5分)如图,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交x轴,y轴于点A(4,0)与B(0,﹣3),现有一半径为1的动圆的圆心位于原点处,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右作平移运动,则经过秒后动圆与直线AB相切.18.(5分)已知直线l1:x﹣y+2=0;l2:x+y﹣4=0,两条直线的交点为A,点B 在l1上,点C在l2上,且,当B,C变化时,求过A,B,C三点的动圆形成的区域的面积大小为.三、解答题.(19题10分,23题14分,其余每题12分,共60分)19.(10分)如图1,AD是圆O的直径,BC切圆O于点D,AB、AC与圆O相交于点E、F.(1)求证:AE•AB=AF•AC;(2)如果将图1中的直线BC向上平移与圆O相交得图2,或向下平移得图3,此时,AE•AB=AF•AC是否仍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说明理由.20.(12分)行驶中的汽车,在刹车时由于惯性的作用,要继续往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这段距离称为刹车距离.在某种路面上,某种型号汽车的刹车距离s(米)与汽车车速v(千米/小时)满足下列关系式(n为自然数),我们做过两次刹车试验,有关数据如图所示,其中6<s1<8,14<s2<17.(1)求n的值;(2)要使刹车距离不超过12.6米,则行驶的最大速度应为多少?21.(12分)如图,已知△ABC中,AB=a,点D在AB边上移动(点D不与A、B=S,S△DEC=S1.重合),DE∥BC,交AC于E,连接CD.设S△ABC(1)当D为AB中点时,求S1:S的值;(2)若,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是否存在点D,使得成立?若存在,求出D点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12分)已知函数f(x)=ax2+4x+b,其中a<0,a、b是实数,设关于x的方程f(x)=0的两根为x1,x2,f(x)=x的两实根为α、β.(1)若|α﹣β|=1,求a、b满足的关系式;(2)若a、b均为负整数,且|α﹣β|=1,求f(x)解析式;(3)试比较(x1+1)(x2+1)与7的大小.23.(14分)已知y=m2+m+4,若m为整数,在使得y为完全平方数的所有m的值中,设m的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b,次小值为c.(注:一个数如果是另一个整数的完全平方,那么我们就称这个数为完全平方数.)(1)求a、b、c的值;(2)对a、b、c进行如下操作:任取两个求其和再除以,同时求其差再除以,剩下的另一个数不变,这样就仍得到三个数.再对所得三个数进行如上操作,问能否经过若干次上述操作,所得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2008证明你的结论.2008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高一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5分)根据下列表格中二次函数y=ax2+bx+c的自变量x与函数值y的对应值,判断方程ax2+bx+c=0(a≠0,a,b,c为常数)的一个解x的范围是()A.6<x<6.17 B.6.17<x<6.18 C.6.18<x<6.19 D.6.19<x<6.20【分析】利用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解答】解:由表格中的数据看出﹣0.01和0.02更接近于0,故x应取对应的范围.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了用表格的方式求函数的值的范围.2.(5分)若以连续掷两次骰子分别得到的点数m,n作为点P的横、纵坐标,则点P在直线x+y=5下方的概率为()A.B.C.D.【分析】列举出所有情况,看点P在直线x+y=5下方的情况数占总情况数的多少即可.【解答】解共36种情况,点P在直线x+y=5下方的情况数有6种,所求的概率为.故选:A.【点评】考查概率的求法;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得到所求的情况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3.(5分)在正方形ABCD的边AB、BC、CD、DA上分别任意取点E、F、G、H.这样得到的四边形EFGH中,是正方形的有()A.1个 B.2个 C.4个 D.无穷多个【分析】在正方形四边上任意取点E、F、G、H,若能证明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则说明可以得到无穷个正方形.【解答】解:无穷多个.如图正方形ABCD:AH=DG=CF=BE,HD=CG=FB=EA,∠A=∠B=∠C=∠D,有△AEH≌△DHG≌△CGF≌△BFE,则EH=HG=GF=FE,另外很容易得四个角均为90°则四边形EHGF为正方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难度适中,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证明EH=HG=GF=FE.4.(5分)一船向正北方向匀速行驶,看见正西方两座相距10海里的灯塔恰好与该船在同一直线上,继续航行半小时后,看见其中一座灯塔在南偏西60°方向上,另一灯塔在南偏西75°方向上,则该船的速度应该是()A.10海里/小时B.10海里/小时C.5海里/小时 D.5海里/小时【分析】要求速度,需找DC的距离.首先求得线段BD=AB=10,然后解直角三角形求得线段DC,然后除以时间即可得到速度.【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B=10,∠ADC=75°,∠BDC=60°,DC⊥AC,∴∠DBC=30°,∠BDA=∠A=15°,∴BD=AB=10,∵DC⊥AC,∴在Rt△BDC中,DC=BD×sin∠DBC=10×=5,∵从C到D行驶了半小时,∴速度为5÷=10海里/小时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对方向角的掌握和正确的运用,比较简单.5.(5分)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俯视图是一个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是()A.B.C.D.【分析】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为一个圆,正视图以及左视图都是三角形,故可判断该几何体为圆锥.由已知三角形的边长为1,易得底面半径以及母线长,可求出侧面积.【解答】解:由图片中的三视图可以看出这个几何体应该是圆锥,且其底面圆半径为,母线长为1,因此它的侧面积=π××1=.故选D.【点评】本题要先判断出几何体的形状,然后根据该几何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本题要注意圆锥侧面积的计算方式是圆锥的底面半径乘以圆周率再乘以母线长.6.(5分)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cm,BC=4cm,现将纸片折叠压平,使A 与C重合,如果设折痕为EF,那么重叠部分△AEF的面积等于()A.B.C.D.【分析】要求重叠部分△AEF的面积,选择AF作为底,高就等于AB的长;而由折叠可知∠AEF=∠CEF,由平行得∠CEF=∠AFE,代换后,可知AE=AF,问题转化为在Rt△ABE中求AE.【解答】解:设AE=x,由折叠可知,EC=x,BE=4﹣x,在Rt△ABE中,AB2+BE2=AE2,即32+(4﹣x)2=x2,解得:x=;由折叠可知∠AEF=∠CEF,由AD∥BC得∠CEF=∠AFE,∴∠AEF=∠AFE,即AE=AF=;=×AF×AB=××3=.故选D.∴S△AEF【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如本题中折叠前后角相等.7.(5分)张阿姨准备在某商场购买一件衣服、一双鞋和一套化妆品,这三件物品的原价和优惠方式如下表所示.请帮张阿姨分析一下,选择一个最省钱的购买方案.此时,张阿姨购买这三件物品实际所付出的钱的总数为()A.500元B.600元C.700元D.800元【分析】认真分析表格,弄清返购物券的标准与使用购物券的条件,从而确定最佳方案.【解答】解:∵买化妆品不返购物券,∴先购买鞋,利用所得购物券再买衣服,需要现金(280+220)元,得到200购物券,利用购物券,现金100元,购买化妆品即可.张阿姨购买这三件物品实际所付出的钱的总数为:280+220+100=600元.故选:B.【点评】此题为实际应用题,与生活比较接近,此类题目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中考中的热点题型.8.(5分)如下图,在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AOB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设直线l:x=t(0≤t≤2)截这个三角形所得位于直线左侧的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为f(t),则函数s=f(t)的图象只可能是t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时,函数为Y=3根号x方除以2 图线不应为直线()A.B.C.D.【分析】等边△AOB中,l∥y轴,所以很容易求得∠OCB=30°;进而证明OD=t,CD=t;最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由函数解析式来选择图象.【解答】解:①∵l∥y轴,△AOB为等边三角形,∴∠OCB=30°,∴OD=t,CD=t;=×OD×CD∴S△OCD=t2(0≤t≤1),即S=t2(0≤t≤1).故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应为定义域为[0,1]、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图象;②∵l∥y轴,△AOB为等边三角形∴∠CBD=30°,∴BD=2﹣t,CD=(2﹣t);=×BD×CD∴S△BCD=(2﹣t)2(0≤t≤1),即S=﹣(2﹣t)2(0≤t≤1).故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应为定义域为[1,2]、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图象;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及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50分)9.(5分)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1)和(4,3),P点是x轴上的点,则PA+PB的最小值是5.【分析】先画出图形,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作出A点对称点,当P点在线段AB上时PA+PB的值最小,即PA+PB=A′B,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解答】解:作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则A′坐标为(1,﹣1),连接A′B交x轴于一点,此点就是点P,此时PA+PB最小,作BE⊥y于一点E,延长A′A交BE于一点M,∵PB=PA′,∴PA+PB=BA′,∵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1)和(4,3),A′坐标为(1,﹣1),∴BM=4﹣1=3,MA′=1+3=4,∴BA′===5.∴PA+PB的最小值是5.故答案为: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线路最短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画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及勾股定理求解.10.(5分)对于自变量x为实数的函数f(x),若存在x0满足f(x0)=x0,则称x0是函数f(x)的一个不动点.若函数f(x)=x2+ax+1没有不动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a<3.【分析】不动点实际上就是方程f(x0)=x0的实数根.二次函数f(x)=x2+ax+1没有不动点,是指方程x=x2+ax+1无实根.即方程x=x2+ax+1无实根,然后根据根的判别式△<0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x2+ax+1无实数根,即x2+(a﹣1)x+1=0无实数根,∴△=(a﹣1)2﹣4<0,解得:﹣1<a<3;故答案是:﹣1<a<3.【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该题时,借用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与根这一知识点.11.(5分)对正实数a,b作定义,若4*x=44,则x的值是36.【分析】根据对a、b的新定义,可把4*x=44,变形为﹣4+x=44,再设=a,代入求解即可.【解答】解:∵,∴原方程变形为:﹣4+x=44,整理得,x+2﹣48=0,设=a,则a2+2a﹣48=0,解得a=6或﹣8,∵≥0,∴a=6,∴x=36.故答案为:36.【点评】本题是一道新定义的题目,考查了无理方程,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难度不大.12.(5分)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都经过点(2,b)(b>0),在第一象限内正比例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下方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0<x<2.【分析】用待定系数法先求出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图象都经过点(2,b),即正比例函数为y=,反比例函数为y=.当正比例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下方时,即<(x≠0),解得0<x<2或x<﹣2.∵在第一象限内,∴解得0<x<2.故答案为0<x<2.【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要掌握它们的性质才能灵活解题.(1)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是双曲线,当k>0时,它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当k<0时,它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2)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性质:图象是一条直线,一定经过坐标轴的原点.当k>0时,图象经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图象经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13.(5分)化简的结果是6x﹣6或﹣4.【分析】首先观察代数式,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则5﹣3x≥0,即x≤.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即=|a|和()2=a(a≥0),进行化简计算.【解答】解:根据题意,得5﹣3x≥0,即x≤,则3x≤5.∴原式=﹣(5﹣3x),当1≤3x≤5,原式=3x﹣1﹣5+3x=6x﹣6;当3x<1时,则原式=1﹣3x﹣5+3x=﹣4.故答案为:6x﹣6或﹣4.【点评】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14.(5分)已知m、n为大于1的正整数,对m n作如下的“分裂”:分解为m个连续奇数的和.如52的“分裂”中最大的数是9.若在m3的“分裂”中最小的数是211,则m=15.【分析】根据对m n作如下的“分裂”:分解为m个连续奇数的和.如52的“分裂”中最大的数是9.不难发现:在m2中所分解的最大的数是2m﹣1;在m3中,所分解的最小数是m2﹣m+1,若m3的“分裂”中最小数是211,则m2﹣m+1=211,从而求出m.【解答】解:根据已知,若m3的“分裂”中最小数是211,则m2﹣m+1=211,解得:m=15或m=﹣14(舍去),故答案为:15.【点评】此题首先要根据所提供的数据具体发现规律,然后根据发现的规律求解.规律为:在m2中所分解的最大的数是2m﹣1;在m3中,所分解的最小数是m2﹣m+1.15.(5分)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个球,现用如下方法测量球的表面积(球的表面积公式S=4πR2),用锐角∠BAC=60°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紧靠球面,P为切点,一条直角边AC紧靠地面,并使三角板与地面垂直,如果测得PA=1m,则球的表面积等于12π.【分析】连接OA,由AP与AD为圆O的切线,根据切线性质得到∠OPA与∠ODA 都为直角,由∠BAC=60°,根据平角定义得到∠PAD为120°,再根据切线长定理得到∠OAP等于∠PAD的一半,得出∠OAP=60°,在直角三角形OAP中,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得出OP=APtan60°,进而求出OP的长,即为半径R,代入球的表面积公式即可求出.【解答】解:连接OA,∵AB与AD都为圆O的切线,∴∠OPA=90°,∠ODA=90°,∵∠BAC=60°,∴∠PAD=120°,∵PA、AD都是⊙O的切线,∴∠OAP=∠PAD=60°,在Rt△OPA中,PA=1cm,tan60°=,则OP=APtan60°=cm,即⊙O的半径R为cm.则球的表面积S=4πR2=4π•=12π.故答案为:12π【点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切线长定理,以及锐角三角函数,见了有切线,圆心切点连,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其中切线长定理为:经过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切线长相等,且此点与圆心地连线平分两切线的夹角,灵活运用此定理是本题的突破点.16.(5分)如图,已知矩形OABC的面积为,它的对角线OB与双曲线相交于点D,且OB:OD=5:3,则k=12.【分析】先找到点的坐标,然后再利用矩形面积公式计算,确定k的值.【解答】解:由题意,设点D的坐标为(x D,y D),则点B的坐标为(x D,y D),矩形OABC的面积=|x D×y D|=,∵图象在第一象限,∴k=x D•y D=1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的结合,综合性较强,同学们应重点掌握.17.(5分)如图,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交x轴,y轴于点A(4,0)与B(0,﹣3),现有一半径为1的动圆的圆心位于原点处,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右作平移运动,则经过或秒后动圆与直线AB相切.【分析】在直角三角形OAB中,OA=4,OB=3,由勾股定理得AB=5,设⊙P经过x秒后与直线AB相切,过P点作AB的垂线,垂足为Q,PQ=1;(1)当⊙P在直线AB的左边与直线AB相切时,AP=4﹣x,根据△APQ∽△ABO 中的成比例线段求解;(2)当⊙P在直线AB的右边与直线AB相切时,AP=x﹣4,根据△APQ∽△ABO 中的成比例线段求解.【解答】解:∵OA=4,OB=3,∴AB=5,设⊙P经过x秒后与直线AB相切,过P点作AB的垂线,垂足为Q,则PQ=1;(1)当⊙P在直线AB的左边与直线AB相切时,AP=4﹣x,由△APQ∽△ABO得,=,即=,解得x=;(2)当⊙P在直线AB的右边与直线AB相切时,AP=x﹣4;由△APQ∽△ABO得,=,即=,解得x=.故填或.【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切线性质,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运用切线的性质来进行计算或论证,常通过作辅助线连接圆心和切点,利用垂直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有关问题.18.(5分)已知直线l1:x﹣y+2=0;l2:x+y﹣4=0,两条直线的交点为A,点B 在l1上,点C在l2上,且,当B,C变化时,求过A,B,C三点的动圆形成的区域的面积大小为8π.【分析】由题意可知当A与B或C重合时,所成的圆最大,它包括了所有的圆,所以求出半径为2时圆的面积即为动圆所形成的区域的面积.【解答】解:当A与B或C重合时,此时圆的面积最大,此时圆的半径r=BC=2,所以此时圆的面积S=πr2=π(2)2=8π,则过A、B、C三点的动圆所形成的区域的面积为8π.故答案为8π.【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动点问题,有一定难度.学生作此题时应注意:过A、B、C三点的动圆所形成的区域面积,不是过A、B、C三点的圆的面积.而是将所有圆的面积(只能算不重合的部分)即半径为BC最大圆的面积.此题是一道易错题.三、解答题.(19题10分,23题14分,其余每题12分,共60分)19.(10分)如图1,AD是圆O的直径,BC切圆O于点D,AB、AC与圆O相交于点E、F.(1)求证:AE•AB=AF•AC;(2)如果将图1中的直线BC向上平移与圆O相交得图2,或向下平移得图3,此时,AE•AB=AF•AC是否仍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说明理由.【分析】(1)可通过构建相似三角形来求证.连接DE、DF,通过证三角形AED、ADB和三角形AFD、ADC相似,得出AE、AB以及AF、AC和AD之间的关系,通过AD这个中间值来得出所求的比例关系.(2)依然成立,因为这要能证得(1)中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就能得出(1)中的结论,BC上上平移的过程中,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一个公共角,一组直角)没有改变,因此仍相似,所以(1)中的结论仍成立.【解答】(1)证明:如图1,连接DE.∵AD是圆O的直径,∴∠AED=90°.又∵BC切圆O于点D,∴AD⊥BC,∠ADB=90°.在Rt△AED和Rt△ADB中,∠EAD=∠DAB,∴Rt△AED∽Rt△ADB.∴,即AE•AB=AD2同理连接DF,可证Rt△AFD∽Rt△ADC,AF•AC=AD2∴AE•AB=AF•AC.(2)解:AE•AB=AF•AC仍然成立.证明:如图2,连接DE,因为BC在上下平移时始终与AD垂直,设垂足为D',则∠AD′B=90°∵AD是圆O的直径,∴∠AED=90°又∵∠D′AB=∠EAD,∠AED=∠AD′B,∴Rt△AD′B∽Rt△AED∴AE•AB=AD′•AD同理AF•AC=AD′•AD∴AE•AB=AF•AC同理可证,当直线BC向下平移与圆O相离如图3时,AE•AB=AF•AC仍然成立.【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通过构建相似三角形得出与所求相关的线段间的比例是解题的关键.20.(12分)行驶中的汽车,在刹车时由于惯性的作用,要继续往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这段距离称为刹车距离.在某种路面上,某种型号汽车的刹车距离s(米)与汽车车速v(千米/小时)满足下列关系式(n为自然数),我们做过两次刹车试验,有关数据如图所示,其中6<s1<8,14<s2<17.(1)求n的值;(2)要使刹车距离不超过12.6米,则行驶的最大速度应为多少?【分析】(1)根据6<s1<8,14<s2<17,将不等式代入关系式解不等式组即可;(2)利用要使刹车距离不超过12.6米,即可得出s≤12.6,解不等式求出v即可.【解答】解:(1)依题意有,由①得:5<n<10,由②得:,∴n=6;(2)s=+≤12.6,v2+24v﹣5040≤0,(v+84)(v﹣60)≤0,∴0≤v≤60.∴行驶的最大速度应为每小时60千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以及不等式组的解法等知识,注意(v+84)(v﹣60)≤0,需结合实际分析得出v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21.(12分)如图,已知△ABC中,AB=a,点D在AB边上移动(点D不与A、B=S,S△DEC=S1.重合),DE∥BC,交AC于E,连接CD.设S△ABC(1)当D为AB中点时,求S1:S的值;(2)若,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是否存在点D,使得成立?若存在,求出D点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当D为AB中点时,DE是三角形ABC的中位线,DE:BC=1:2,而高线的比也是1:2,则三角形的面积的比就可以求出;(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到底边DE、BC以及高线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求出面积的比;(3)使得成立,可以转化为函数值y的大小关系.【解答】解:过A作AM⊥BC,交DE于点N,设AD=x,根据DE∥BC,可以得到===,则DE=•BC,AN=•AM;(1)当D为AB中点时,DE是三角形ABC的中位线,可得AN=MN,=S=•AM•BC,则DE=BC,AN=AM,而S△ABC∴S=S1=•DE•MN=•AN•DE,△DEC∴S1:S的值是1:4;(2)作AM⊥BC,垂足为M,交DE于N点,∵DE∥BC,∴△ADE∽△ABC,∴===,∴=.=(•MN•DE):(•AM•BC)=•=•=即y=,0<x<a,(3)不存在点D,使得S1>S成立.理由:假设存在点D使得S1>S成立,那么即y>,∴>,整理得,<0,∵(x﹣)2≥0,∴x不存在.即不存在点D使得S1>S.【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22.(12分)已知函数f(x)=ax2+4x+b,其中a<0,a、b是实数,设关于x的方程f(x)=0的两根为x1,x2,f(x)=x的两实根为α、β.(1)若|α﹣β|=1,求a、b满足的关系式;(2)若a、b均为负整数,且|α﹣β|=1,求f(x)解析式;(3)试比较(x1+1)(x2+1)与7的大小.【分析】(1)根据f(x)=x的两实根为α、β,可列出方程用a,b表示两根α,β,根据|α﹣β|=1,可求出a、b满足的关系式.(2)根据(1)求出的结果和a、b均为负整数,且|α﹣β|=1,可求出a,b,从而求出f(x)解析式.(3)因为关于x的方程f(x)=0的两根为x1,x2,用a和b表示出(x1+1)(x2+1),讨论a,b的关系可比较(x1+1)(x2+1)与7的大小的结论.【解答】解:(1)∵f(x)=x,∴ax2+4x+b=x,α=,β=.∵|α﹣β|=1,∴=|a|,∴a2+4ab﹣9=0;(2)∵a、b均为负整数,a2+4ab﹣9=0,∴a(a+4b)=9,解得a=﹣1,b=﹣2.∴f(x)=﹣x2+4x﹣2.(3)∵关于x的方程f(x)=0的两根为x1,x2,∴ax2+4x+b=0∴x1x2=,x1+x2=﹣.∴(x1+1)(x2+1)=x1x2+x1+x2+1=﹣+1.﹣+1﹣7=,∵a<0,当b>6a+4时,(x1+1)(x2+1)<7.当b=6a+4时,(x1+1)(x2+1)=7.当b<6a+4时,(x1+1)(x2+1)>7.【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运用,考查了确定函数式,方程与函数的关系,以及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应用.23.(14分)已知y=m2+m+4,若m为整数,在使得y为完全平方数的所有m的值中,设m的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b,次小值为c.(注:一个数如果是另一个整数的完全平方,那么我们就称这个数为完全平方数.)(1)求a、b、c的值;(2)对a、b、c进行如下操作:任取两个求其和再除以,同时求其差再除以,剩下的另一个数不变,这样就仍得到三个数.再对所得三个数进行如上操作,问能否经过若干次上述操作,所得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2008证明你的结论.【分析】设m2+m+4=k2(k为非负整数),则有m2+m+4﹣k2=0,由m为整数知其△为完全平方数,即1﹣4(4﹣k2)=p2(p为非负整数),(2k+p)(2k﹣p)=15,显然2k+p>2k﹣p,再分别求出a、b、c的值即可.【解答】解:(1)设m2+m+4=k2(k为非负整数),则有m2+m+4﹣k2=0,由m为整数知其△为完全平方数,即1﹣4(4﹣k2)=p2(p为非负整数),(2k+p)(2k﹣p)=15,显然2k+p>2k﹣p,所以或,解得p=7或p=1,所以m=,得m1=3,m2=﹣4,m3=0,m4=﹣1,所以a=3,b=﹣4,c=﹣1.(2)三个数,任意两个求其和,再除以,同求其差,再除以,剩下的一个数不变,经过两次这样的操作就又变成原来的三个数了,即()2+()2+p2=m2+n2+p2,而32+(﹣4)2+(﹣1)2≠2008.所以,对a、b、c进行若干次操作后,不能使所得三个数的平方和等于2008.【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完全平方数的理解,拓展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要打破思维常规进行分析.。

2011年淮阴中学高一分班考试物理答案

2011年淮阴中学高一分班考试物理答案

2011年淮阴中学高一分班考试物理答案江苏省淮阴中学2011年高一分班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 题号 1 2 3 4 56 7 8 9 10 答案 D D A C B BCD BC AD AB AC 三、填空题11( <~A。

,每空2分,12( 2~2。

,每空2分,13( 600~1800。

,每空2分,14( (3,1)R 。

15((1)见下图,2分, ,2, 20,19~21都算对,。

,2分,U/V2.52.01.51.00.5R/Ω10 20 30 40 50 O四、计算题16(,10分,解:,1,由图象知~第一次做功的功率为P=300/4=75W,1分,~由于P=3Fv,1分,~111解得F=500N,1分,。

由于G+G=3F=1500N,1分,~ 0G所以~机械效率η= =94%,2分,。

G+G0,2,由图象知~第二次做功的功率为P=240/4=60W,1分,~ 2由于P=3Fv,1分,~解得v=0.04m/s,2分,。

222说明:第,1,小题6分~第,2,小题4分。

其他解法正确的~同样给分。

17(,12分,解:方法一、,1,把AC作为杠杆研究~以A为支点。

设CD绳拉力为F~ CD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FLcos30?=mgLsin30?,3分,~ CD物理试卷参考答案第1页 (共2页)sin30?3解得F=mg=mgtan30?=mg ,3分, CDcos30?3,2,把BD作为杠杆研究~以B为支点。

当加在D点的力F与DB垂直时~力臂最大~力F最小。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FL=FLcos30?,3分,~ minCD1解得F=Fcos30?=mg ,3分,。

minCD2方法二、3,1,研究C点~根据三力平衡关系有F=mgtan30?=mg ,6分, CD3,2,研究D点~CD绳对D点拉力大小方向一定~BD绳拉力方向一定~根据三力平衡构1成封闭三角形关系可知~当F与DB垂直时~F最小。

江苏省淮阴中学高一物理第二次调查测试试卷

江苏省淮阴中学高一物理第二次调查测试试卷

江苏省淮阴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一物理第二次调查测试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

第一卷(选择题共37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力是使物体惯性改变的原因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D.速度大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也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加速行驶的汽车比它减速行驶时的惯性小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火车惯性很大C.将地球上的物体移到月球上时,它的惯性将变小D.为了减小机器运转时振动,采用螺钉将其固定在地面上,这是为了增大惯性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C)A.kg 、m 、m/ s2B.kg 、m /s 、NC.kg 、m 、s D.kg、m /s2 、N4.大小分别为1N和7N的两个力作用在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上,物体能获得的最小加速度和最大加速度分别是(C)A.1 m / s2和7 m / s2 B.5m / s2和8m / s2C.6 m / s2和8 m / s2D.0 m / s2和8m / s25.如图所示,一根质量不能忽略的弹簧,横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加一水平拉力F,当弹簧以稳定的加速度a向右运动时,弹簧内部各处的弹力(D)A.均为零B.均等于FC.从左向右逐渐减小D.从左到右逐渐增大6.如图所示,m1=2kg,m2=4kg,连接的细线最大能承受1N的拉力,桌面水平光滑,为保证细线不断而又使它们一起获得最大加速度,则施加的水平力拉力F应该(A)A.向右,作用在m2上,F=3NB.向右,作用在m2上,F=1.5NC.向左,作用在m1上,F=3ND.向左,作用在m1上,F=1.5N7.惯性制导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弹道式导弹工程中,这个系统的重要元件之一是加速度计,加速度计的构造原理的示意a图如图所示:沿导弹长度方向安装的固定光滑杆上套一质量为m 的滑块,滑块两侧分别与劲度系数均为k 的弹簧相连;两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壁相连.滑块原来静止,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滑块上有指针,可通过标尺测出滑块的位移,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制导。

江苏省淮阴中学2008年分班考卷__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

江苏省淮阴中学2008年分班考卷__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

江苏省MM 中学2008年高中招生考试数 学 试 卷(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的两根为21,x x ,则有⎪⎪⎩⎪⎪⎨⎧=⋅-=+a c x x a b x x 2121 一、选择题 (每小题5分,共40分)1、根据下列表格中x 的值与代数式ax 2+bx +c 的对应值,判断方程ax 2+bx +c=0(a ≠0,a ,b ,c 为常数)的一个解x 的范围是 ( )A .6< x <6.17B . 6.17< x <6.18C .6.18< x <6.19D . 6.19< x <6.202、若以连续掷两次骰子分别得到的点数m ,n 作为点P 的横、纵坐标,则点P 在直线x +y=5下方的概率为 ( ) A .61 B .41 C .121 D .91 3、在正方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上分别任意取点E 、F 、G 、H 。

这样得到的四边形EFGH 中,是正方形的个数有 ( )A .1B .2C .4D 、无穷多4、一船向正北方向匀速行驶,看见正西方两座相距10海里的灯塔恰好与该船在同一直线上,继续航行半小时后,看见其中一座灯塔在南偏西60°方向上,另一灯塔在南偏西 75°方向上,则该船的速度应该是 ( ) A .10海里/小时B .103海里/小时C .5海里/小时D .53海里/小时5、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俯视图是一个圆,那么该几何体的侧面积 ( )A .4πB . π21C . π22 D .π42 6、矩形纸片ABCD 中,AB =3,BC =4,现将纸片折叠压平,使A 与C 重合, 设折痕为EF ,则重叠部分△AEF 的面积等于 ( )A .73757375...881616B C D 7、张阿姨准备在某商场购买一件衣服、一双鞋和一套化妆品,这三件物品的原价和优惠方式如下表所示:请帮张阿姨分析一下,选择一个最省钱的购买方案. 此时,张阿姨购买这三件物品实际所付出的钱的总数为 ( )A . 500元B . 600元C . 700元D . 800元 8、如下图,在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AOB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设直线)20(:≤≤=t t x l 截这个三角形所得位于直线左侧的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为f )(t ,则函数)(t f s =的图像只可能是t 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时,函数为Y=3根号x 方除以2 图线不应为直线 ( )中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50分)9、设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1)和(4,3),P 点是x 轴上的点,则PA+PB 的最小值 是10、对于自变量x 为实数的函数f (x ),若存在x 0满足f (x 0)=x 0,则称x 0是函数f (x )的一个不动点.若函数f (x )=x 2+ax +1没有不动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不动点实际上就是方程f(X)=X 的实数根。

08年淮安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物理卷

08年淮安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物理卷

江苏省淮安市2008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物理试题欢迎你参加中考,祝你取得好成绩!请先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本卷分为第I卷(机器阅卷)和第II卷(人工阅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3.做第II卷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签字笔、圆珠笔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写在试题卷外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第I卷、第II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 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经过多年实验研究,终于在1831年发现“磁生电”规律的科学家是A.麦克斯韦B.爱因斯坦C.奥斯特D.法拉第2.如题2图所示,不符合...安全用电的是A B C D题2图3.大地震中的有些幸存者,在废墟中是通过敲打铁管而获得营救,他们是利用铁管的A.导电性好B.导热性好C.传声性能好D.硬度大4.根据题4图中乘客的反应,可以判断这辆汽车此时运动状态是A.紧急刹车B.突然启动C.静止状态D.匀速行驶5.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来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叶飘零D.冬天,雪花飘飘题4图6.“远望”号航天测量船,通过发射和接收一种波.对“嫦娥一号”进行跟踪、测量与控制.这种波是A.红外线B.紫外线C.超声波D.微波物理试题第1页(共8页)7.如题7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某一冲程,这个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8.汽车、拖拉机的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具有A.较小的密度B.较大的比热容C.较低的凝固点D.较高的沸点题7图9.一些民间谚语常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面四句谚语中对应物理知识不正确的是A.潭清疑水浅一一光的折射现象B.一个巴掌拍不响—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人多力量大——杠杆原理D.磨刀不误砍柴工——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10.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如题10图所示.闭合开关S1和S2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灯亮,铃不响B.灯不亮,铃不响C.灯亮,铃响D.灯不亮,铃响题10图11.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船浆B.湖水C.同学D.龙舟12.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我国铁路开始了第六次大提速.“和谐号”动车组高速列车经过时,若人离铁轨太近容易被吸进铁轨,应特别注意安全.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高速行驶的列车与人之间的A.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B.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C.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增大D.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13.在题13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A B C D题13图14.如题14图所示,在水平课桌上放一本书.下列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A .书对地球的吸引力和书的重力B .书所受的支持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C .书所受的支持力和书的重力D .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15.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内装有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 题14图 出200g 的水,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1.96 NB .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200gC .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200cm 3D .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增大物理试题 第2页(共8页)江苏省淮安市2008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物理试题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8分.把正确的答案直接写在题中的横线上)16.手机是通过__________传递信息的,用手机接打电话时,很容易听出熟悉人的声音,这是根 据声音的_____________判断的,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带耳机听MP 3,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 增大了声音的__________,若长此以往会使听力下降,有害健康.17.小华家电能表4月底的示数为 ,5月底的示数为则小华家5月份消耗的电能_____________kW ·h ,应付电费_____________元(按每度电均价 0.5元计算).18.近年来,一些地区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俗称酒精).乙醇汽油是由10%的乙醇与90%的汽油混合而成.(1)乙醇汽油燃烧过程是____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2)按照能源分 类,由于乙醇是由植物酿而成,所以乙醇属于____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 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淮阴中学2008年高中招生考试
物 理 试 卷
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在水平路面上推动底部垫有圆木的木
箱做匀速直线运动。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在木箱底下垫上圆木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B .木箱受到水平推力的合力大于它受到的摩擦力
C .木箱受到的合力一定等于零
D .木箱受到的重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2.在上光学实验课时,小明同学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
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规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A .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 .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
C .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
D .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 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研究
A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B .电磁感应现象及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C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D .通电导体所受磁场力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4.小明同学利用圆珠笔杆、钢丝、细绳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
其匀速提升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细绳的力F 等于钩码重力G 的1/6 B .拉细绳的力F 等于钩码重力G 的1/7 C .用该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钩码,机械效率相同 D .用该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钩码,机械效率不同
5.小明同学在学习了电阻的知识后,从课外资料上获知:“热敏电阻
的阻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来验
证这个知识。

图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是定值电阻,R t 是热敏电阻。

小明在连接好电路且闭合开关后,往热敏电阻R t 上擦一些酒精,然后观察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A
B
C
D
光滑地面
6.两只阻值不同的电阻R 1和R 2,若将R 1接到电压为U 的电源上,通过电流为I 1;若将
R 2接到电压为U 的电源上,通过电流为I 2;若将R 1和R 2串联后接到电压为U 的电源
上,则通过的电流为 A .
12
2
I I + B
C .1212
I I I I + D .1212
I I I I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2分.每小题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A B C D
A .自行车滑行
B .使锤子套紧
C .系好安全带
D .跳远助跑
8.小明同学做实验时,连成了如图所示的电
路。

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L 1和灯泡L 2
都不亮,电压表有示数。

下列哪些情况会产生这一现象
A .L 1断路,L 2完好
B .L 1和L 2均断路
C .L 1完好,L 2断路
D .L 1断路,L 2短路
9.质量为1kg 的平底空水桶,底面积为600cm 2。

水桶内装有20cm
深的水,放在水平地
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水桶底的压强比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小500Pa 。

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F 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来时,如图乙所示,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1500Pa 。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g 取10N/kg ) A .水桶内水的质量为15kg B .水桶内水的质量为14kg C .F 的大小为90N D .F 的大小为60N
三、填空与实验题:本题共5小题,其中10~13题每题4分,14题9分,共计25分.将
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0.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按理论计算,完全燃烧_________ g 汽油放出的热量就可
以使10kg 水的温度升高46℃。

而实际加热时,所需要的汽油远比这个数值要大,由此可见,提高使用燃料的___________________
是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

[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1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匀质长直木板长度L 为50cm ,质量为2kg ,它的右端与
桌边平齐。

若在木板左端用一水平推力F 将其匀速推下桌子,已知木板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板对桌面压力大小的0.3倍,取g =10N/kg ,则水平推力至少要做功________ J 。

12.如图所示,在一块浮在水面的长方体木块上放一质量为345g
的铁块甲,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

拿掉铁块甲,用细线把铁块乙系在木块下面,木块也恰好浸没在水中。

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铁的密度为7.9×103kg/m 3,则铁块乙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 g 。

13.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实
验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 、50g 、20g 、10g 、5g 等。

请正确填写下列空格: (1)调节天平时应将__________移至零刻度处,
然后调节________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明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 .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
B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1;
C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 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小明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 1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 左右。

试加砝码时,用镊子夹取100g 、50g 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___________ g 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同时调节游码。

14.小明同学阅读课外资料时,发现一幅“220V 100W ”白炽灯泡的电流I 和电压U 关
系的图象如图(a )所示。

请你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小灯泡的电阻值随电压的增大而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将两只相同的这种灯泡串联,然后接在220V 的电源上,则两只灯泡实际消耗的总电功率为______________W ;
(3)若取三只相同的这种灯泡,按如图(b )所示电路连接,然后将A 、B 两端接在220V 电源上,则这三只灯泡实际消耗的总电功率为_____________W .
图(a )
图(b )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计25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
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9分)俯卧撑是一项常见的健身项目。

如图是小明同学做俯卧撑时的示意图,他的身体可视为杠杆,O点为支点,A点为重心,重力为500N。

(1)在图中画出重力的力臂L1和地面对手支持力的力臂L2并分别注明;
(2)若实际测得:L1=1.05m,L2=1.50m,求地面对双手支持力的大小;
(3)若每个手掌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2.0×10-3m2,求双手对地面的压强。

16.(16分)如图所示,是一个电热器的工作原理图,电热器内有两个阻值分别为R1=60Ω和R2=30Ω的电热丝;旋转开关内有一块绝缘圆盘,在圆盘的边缘依次有0、1、2、……
9共10个金属触点;可以绕中心轴转动的开关旋钮两端各有一个金属滑片,转动开关旋钮可以将相邻的触点连接。

如旋钮上的箭头指向图中A挡位置时,金属滑片将0、1触点接通,同时另一端将5、6触点接通。

用这个旋转开关可以实现电热器有多挡位工作的要求。

请回答:
(1)箭头指向哪个挡位时,电路不加热?
(2)箭头指向哪个挡位时,加热功率最大?
(3)将此电热器接入家庭电路中,电热器在正常工作时每个挡位的功率各是多大。

江苏省淮阴中学2008年高中招生考试
物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选择题:单选题每题3分,多选题每题4分,共计30分。

10.42(2分);利用率或效率(2分) 11.1.5(4分) 12.395(4分)
13.(1)游码(1分);平衡螺母(1分);(2)BAC (1分);(3)50(1分) 14.(1)增大(2分);(2)83.6(3分);(3)96.8W (4分)。

15.(9分) (1)见右图;(2分) (2)GL 1=FL 2;(2分)F =350N (2分) (3)3
3502410
F P S
-=
=
=⨯8.75×104
Pa (3分)
16.(16分)
(1)箭头指向A 挡或F 挡,电路不加热(2分) (2)箭头指向E 挡或J 挡,加热功率最大(4分) (3)A 挡(或F 挡):加热功率为0 (2分)
B 挡(或G 挡):R 1与R 2串联,总功率
2
2
12
220484090
9
B U
P R R =
=
=
+
=537.8(W )
(2分)
C 挡(或H 挡):只有R 1接入电路中
2
2
1
220242060
3
C U
P R =
=
=
=806.7(W )(2分)
D 挡(或I 挡):只有R 2接入电路中
2
2
2
220484030
3
D U
P R =
=
=
=1613.3(W )(2分)
E 挡(或J 挡):R 1与R 2并联,总功率
2
2
22020
E U
P R
=
=
=2420(W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