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荷载试验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复合地基平板荷载试验报告

复合地基平板荷载试验报告

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报告工程名称:XXX工程地点:/委托单位:广州市神运工程质量检测检测日期:2014-11-01报告总页数:共10页〔含此页〕报告编号:PH-2021110101广州市神运工程质量检测二〇一四年十一月O四日XXX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报告检测人员:报告编写:审核:批准:考前须知:1、检测报告未加盖检验单位“检验专用章〞无效;2、检测报告无检测人员、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3、检测报告涂改无效;4、未经本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复制检测报告。

5、复制检测报告未重新加盖“检验专用章〞无效;6、对检测报告假设有议,应于收到检测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验单位提出。

实验室地址:广州市南沙区滨海半岛海宁大街81号之一:〔020〕32238460:〔020〕32238460电子邮箱:784158738@qq:511458工程概况表1一、前言受广州市神运工程质量检测的委托,广州市神运工程质量检测于2021年11月01日对XXX工程〔概况见表1〕的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进行了平板载荷试验,目的是检测该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经委托单位与有关单位研究协商,确定本次检测水泥搅拌桩1个点,受检点编号分别为8-H#,设计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50kPa,最大试验荷载为100kPa。

二、检测试验装置、标准和方法1、试验装置试验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见图1〕。

用大于最大试验荷载1.2倍的荷重作为反力荷载,并在试验开始前一次性加上平台。

试验时采用油压千斤顶分级加载,在底层承压板对称装设4个大量程百分表测量承压板的沉降量。

大量程百分表安装点距承压板边缘约为25~50mm。

千斤顶和压力表均经计量校准或检定,且均在有效期内,试验仪器设备性能符合标准规定要求。

图1 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示意图2、检测标准试验按照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根底检测标准?(DBJ15-60-2021)有关平板载荷试验的要求进行。

3、试验方法(1) 该工程单桩复合地基平板载荷试验的承压板采用方形厚钢板,水泥搅拌桩桩间距1.20m,正方形布桩,所采用的承压板边长为b=1.20m,承压板面积为A=1.44m2。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报告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报告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报告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报告模板(CMA章)※※※※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报告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委托单位:※检测日期:※年※月※日报告总页数:※(含此页)报告编号:※ 合同编号:※(报告专用章)※※※※※※※※※※检测站※年※月※日(盖骑缝章)※※※※※※※※※※工程※※※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报告现场检测人员:※※※(1234) (上岗证号)※ 报告编写:※ (上岗证号) 校核: (上岗证号) 审核:(上岗证号) 技术负责人:声明:1、本检测报告涂改、错页、换页无效;2.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3. 本报告无我单位“技术资格证书章”无效;4. 本报告无检测、审核、技术负责人签字无效;5(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可在报告发出后20 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请复议。

(报告专用章)????? ※年※月※日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联系人:目录一、前言?????????????????????(4) 二、技术方法及试验设备 ???????????????(5) 1、技术方法 ???????????????????(5) 2、试验设备 ???????????????????(6) 三、工程地质概况 ??????????????????(6) 四、检测结果分析 ??????????????????(7) 五、结论 ??????????????????????(7) 六、其他 ??????????????????????(7)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报告一、前言受*******的委托,常德博联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对其拟建**********工程进行了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抽样方式和数量为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共同指定。

我单位基桩检测组于2009年7月11日,2009年7月14日完成了现场检测工作。

工程概况详见表1。

二、技术方法及试验设备1、技术方法本次浅层平板承载力载荷试验方法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执行。

浅层地基上平板静力载荷试验研究

浅层地基上平板静力载荷试验研究

软弱地基土层的极限承载力、允许承载力等工程力学特性是设计大型隧道、船坞和桥梁基础前必须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本文结合浙江宁波甬江隧道工程进行的平板静载试验,开展了具体的研究工作。

1前言我国江浙地区皆为海相沉积层地表,由粘土、粘质粉土和砂土组成,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如在此上建浅基础的大型隧道、船坞及桥梁基础,首先需研究基础土壤的极限承载力、允许承载力,以及不同荷载下基础的相对稳定沉降量及相应的固结时间、地基土壤的变形模量值等工程力学特性。

现场平板静力载荷试验是取得基础土壤工程力学特性的最好、最直接的方法。

国内外工程设计人员在此方面已作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如美国的卡尔·太沙基、俄罗斯的普列斯·崔托维奇、我国的原冶金部等都对静力载荷试验作了大量研究,后者还制定了试验规程。

但由于各地地质情况不同,结构物的类型、尺寸不同,故所用承压板的大小不同,试验结果也就不尽相同。

本文通过在浙江宁波甬江隧道工程中对钢筋混凝土管段预制场土坞的一次静力载荷试验,分析研究了软弱地基土层的极限承载力、允许承载力等工程力学特性,进一步了解软弱地基经开挖后基础土壤的承载情况,并以此来丰富此项研究工作。

2平板静力载荷试验2.1试验设备试验设备由承压板、加载装置及沉降观测装置三部分组成。

2.1.1承压板承压板面积大小对试验土基的沉降量和极限承载力均有一定的影响。

美国卡尔·太沙基、俄罗斯普列斯·崔托维奇、我国原冶金部所作不同面积承压板的对比试验表明:当承压板边长B值小于30cm时,土基沉降S值将随边长B值减小而增大;当B值大于30cm时,土基沉降S值将随B值增加而增大。

并且当承压板边长B大于5m后,土基沉降S值将不随B值增加而增大。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本次试验采用的承压板为100×100cm方形承压板。

2.1.2加荷装置考虑到土壤沉降量,承压板到载荷台之间应有足够的沉降高度以防意外情况。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报告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报告

表号:TSJL/JS-175-A委托编号:2019-模拟-052计量认证:160302340774资质证号:(冀)建检字第11147号检测报告(换填地基静载荷试验)工程名称:---****2019年10月注意事项1、报告无“检验检测专用章”或检验单位公章无效;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验检测专用章”或检测单位公章无效;3、报告无报告人、审核、批准签字无效;4、报告涂改和无骑缝章无效;5、对检测签订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6、一般情况,委托检测鉴定,仅对委托项目负责。

浅层平板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批准人:审核人:主检人:绘图人:目录一、工程概况二、检测目的三、检测依据四、工程地质概况五、检测数量及依据六、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法简介七、检测结果分析八、检测结论附图1、各试验点荷载-沉降(p-s)曲线2、检测现场影像资料一、工程概况拟建的工程由于其建筑场地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建筑物荷载设计要求,设计采用换填进行处理,要求换填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120kPa。

ak受委托单位的委托,我公司对该工程换填地基进行了浅层平板静载荷试验承载力检测。

外业检测工作于2019年9月30日进行。

二、检测目的检测换填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三、检测依据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四、工程地质概况详见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五、检测数量及依据六、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方法简介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是模拟建筑荷载条件确定试验对象承载力的原位测试方法。

将荷载分级施加到试验对象上,同时观测分级荷载作用下的沉降量,最后绘制荷载与沉降等关系曲线,依据规范确定承载力特征值。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即逐级施加荷载,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试验最大荷载加至240kPa。

试验采用人工加荷、测读荷载及沉降。

具体作法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有关技术要求执行。

平板荷载检测报告

平板荷载检测报告

平板荷载检测报告一、引言二、检测目的本次检测旨在验证平板结构在设计荷载下的承载能力,并评估其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要求。

通过该检测,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确保平板结构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可靠性。

三、检测方法本次检测采用了静载和动载两种方法。

静载测试通过向平板结构加压,逐渐增加荷载,记录荷载变形数据。

动载测试则通过给平板施加动力激励,并观测振动响应来评估其疲劳性能。

同时,测试过程中还对结构进行了外观检查,以发现任何可能的缺陷或破损。

四、测试结果1.静载测试结果在静载测试中,平板结构的荷载-位移曲线呈现线性变化。

当荷载达到预定设计荷载时,平板结构的最大位移为X,远小于其设计允许位移X0,说明平板结构在设计荷载下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

并且,荷载测试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变形、破裂或塌陷等安全隐患。

2.动载测试结果动载测试中,在施加指定频率和幅值的激励下,平板结构出现了振动响应。

通过对振幅和频率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到平板结构的共振频率和振幅响应。

测试结果显示,平板结构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没有出现明显的共振现象,并且振幅响应较低,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

五、评估和分析通过本次荷载检测,可以得出以下评估和分析结果:1.平板结构在预定设计荷载下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要求。

2.平板结构在动载下的振幅响应较低,没有出现明显的共振现象,说明其具备较高的疲劳强度和稳定性。

3.在检测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结构缺陷、破损或变形等安全隐患。

4.需要对平板结构的维护保养工作进行加强,以确保长期使用时的安全可靠性。

六、结论通过本次平板荷载检测,得出以下结论:1.平板结构在设计荷载下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平板结构在动载下的振幅响应较低,没有出现明显的共振现象,具备较高的疲劳强度。

3.在使用过程中需加强维护保养工作,确保结构长期安全可靠运行。

七、建议根据本次检测结果1.对平板结构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局部破损或腐蚀。

平板载荷试验报告书

平板载荷试验报告书

试验一:平板载荷试验一、试验目的通过平板载荷试验,了解平板载荷试验的加载系统、反力系统和变形量测系统及其安装方法,掌握试验的操作步骤及技术要求,采用试验数据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地基土的变形模量E0。

二、试验原理载荷试验(Plate Load Test,简称PLT)是在现场用一个刚性承压板逐级加荷,测定天然地基、单桩或复合地基的沉降随荷载的变化,借以确定它们承载能力的现场试验。

在拟建建筑场地上将一定尺寸和几何形状(方形或圆形)的刚性板安放在被测的地基持力层上,逐级增加荷载,由固定在基准梁上的变形测量装置测得相应的稳定沉降,直至达到地基破坏标准,由此可得到荷载沉降曲线,即p-s曲线。

通过对p-s曲线进行计算分析,可以得到地基土的承载力f ak、变形模量E0和基床系数K s。

三、试验仪器设备试验设备包括承压板、加荷装置和沉降观测装置。

1、加荷系统:承压板:圆形钢制板,面积0.2m2加荷装置:液压千斤顶,应力环2、反力系统:地锚、工字钢反力架一般反力可以由重物、地锚单独或地锚与重物联合提供3、量测系统:支撑柱、基准梁、位移测量原件等四、试验技术要求与操作步骤1、试验技术要求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1)承压板尺寸一般为0.25-0.5m2,当在软土和粒径较大的填土上进行试验时,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5m2。

2)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以防止周围图的盈利对试验有影响。

试坑底部的岩土应避免扰动,保持其原状结构和天然含水量,在承压板下铺设不超过20mm的砂垫层找平,并尽快安装设备。

3)加荷等级一般不小于8级。

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的2倍,荷载的量测精度应控制在最大加载量的±1%内。

4)沉降观测采用慢速法。

每级荷载施加后,间隔5min、5min、10min、10min、15min、15min测读一次沉降,以后间隔30min测读一次沉降,当连续2h、且每小时沉降量不大于0.1mm时,可认为沉降已相对稳定,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平板载荷试验报告书

平板载荷试验报告书

试验一:平板载荷试验一、试验目的通过平板载荷试验,了解平板载荷试验的加载系统、反力系统和变形量测系统及其安装方法,掌握试验的操作步骤及技术要求,采用试验数据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地基土的变形模量E0。

二、试验原理载荷试验(Plate Load Test,简称PLT)是在现场用一个刚性承压板逐级加荷,测定天然地基、单桩或复合地基的沉降随荷载的变化,借以确定它们承载能力的现场试验。

在拟建建筑场地上将一定尺寸和几何形状(方形或圆形)的刚性板安放在被测的地基持力层上,逐级增加荷载,由固定在基准梁上的变形测量装置测得相应的稳定沉降,直至达到地基破坏标准,由此可得到荷载沉降曲线,即p-s曲线。

通过对p-s曲线进行计算分析,可以得到地基土的承载力f ak、变形模量E0和基床系数K s。

三、试验仪器设备试验设备包括承压板、加荷装置和沉降观测装置。

1、加荷系统:承压板:圆形钢制板,面积0.2m2加荷装置:液压千斤顶,应力环2、反力系统:地锚、工字钢反力架一般反力可以由重物、地锚单独或地锚与重物联合提供3、量测系统:支撑柱、基准梁、位移测量原件等四、试验技术要求与操作步骤1、试验技术要求参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1)承压板尺寸一般为0.25-0.5m2,当在软土和粒径较大的填土上进行试验时,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5m2。

2)试坑宽度或直径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以防止周围图的盈利对试验有影响。

试坑底部的岩土应避免扰动,保持其原状结构和天然含水量,在承压板下铺设不超过20mm的砂垫层找平,并尽快安装设备。

3)加荷等级一般不小于8级。

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的2倍,荷载的量测精度应控制在最大加载量的±1%内。

4)沉降观测采用慢速法。

每级荷载施加后,间隔5min、5min、10min、10min、15min、15min测读一次沉降,以后间隔30min测读一次沉降,当连续2h、且每小时沉降量不大于0.1mm时,可认为沉降已相对稳定,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平板载荷试验检测地基承载力典型报告

平板载荷试验检测地基承载力典型报告
检测报告
受控编号:
检测名称:
委单位:
检测类别:
发送日期:
说明
1.检验报告无“检验专用章”或检验机构公章无效。
2.复制的检验报告未重新加盖“检验专用章”或检验机构公章无效。
3.检验报告无审核人、批准人签字无效。
4.对检验报告若有异议,应与收到检验报告15日内,向检验机构提出复议。
5.对于委托检验,样品代表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地基承载力试验检测报告(平板载荷法)
试验室名称 :报告编号:第页共页
施工/委托单位
委托编号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委托日期
检测起止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检测依据
评定依据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判定表单位:kPa
试验点号
比例界限法
极限荷载法
取最大加载压力的一半
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土承载力(浅层/深层平板载荷试验)
根据X点浅层/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结果,本工程第X层XX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XXXkPa,满足设计要求。
备注
试验员:审核人:批准人: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签发日期:年月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板荷载试验研究报告0引言任何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必须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

勘察提供地基承载力是地基基础设计所需的重要指标,试验技术是勘察地基承载力最直接、可靠的手段,而平板载荷试验是测定地基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的可靠方法。

由于平板载荷试验相当于基础受荷载时的模型试验,比较直观,它是目前世界各国用以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最主要方法,同时,在地基处理效果检验中也被广泛应用[1]。

1国内外研究现状岩土体是自然界的产物,其形成过程、物质成分以及工程特性是极为复杂的,并且随受力状态、应力历史、加荷速率和排水条件等的不同而变得更加复杂。

所以,在进行各类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对工程项目所在场地的岩土体进行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以充分了解和掌握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从而为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的正确评价提供必要的依据[2]。

平板载荷试验是一种地基土的原位测试方法,是在野外现场用一个刚性承压板逐级加荷,测定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的变形随荷载变化而变化,可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3]。

根据承压板的设置深度及特点,载荷试验可分为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层地基土;深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埋深大于3m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土。

平板载荷试验是模拟建筑物基础地基土受荷条件的一种测试方法。

在保持地基土的天然状态下, 在一定面积的承压板上向地基土逐级施加荷载, 并观测每级荷载下地基土的变形特性。

测试所反映的是承压板以下大约1.5 ~2倍承压板宽深度内土层的应力—应变关系, 比较直观地反映地基土的变形特性。

用以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 计算地基土的变形模量并预估建筑基础的沉降量[4]。

平板载荷试验在试验中相当于模拟建筑物基础工作条件,所以具有直接、直观和数据可靠的优点,作为一种主要的原位测试手段在土基勘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目前世界各国确定地基承载力及其变形特征的最主要方法[5]。

2平板载荷试验原理及适用条件2.1 试验原理平板载荷试验方法: 是在与基础工作条件相似的受荷条件下,对天然埋藏条件下的地基土,测定加于承压板的压力与沉降的关系。

它实质上是基础的模拟试验,根据压力与沉降的关系,测定地基土的静力特性,进而评定其承载力[6]。

平板荷载试验是按布西奈斯克弹性力学鲜土体中应力分布计算公式,结合土的材料常数建立半无限体表面作用集中荷载,地基土沉降量计算公式,根据前苏联学者什塔耶尔1949年推导的刚性承压板下计算沉降量理论公式方形刚性压板(B 为边长):(1)圆形刚性压板(D 为直径):(2) 2.2 适用条件 国内外都将平板荷载试验作为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基本方法。

我国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7](GB50007—2011)规定:对破碎、极破碎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根据平板载荷试验确定。

平板荷载试验一般只能确定深度为两倍承压板宽度范围内的土的特征值[8]。

(1)基础底面下土层的荷载试验当基础尺寸和埋深都在一般浅基础范围内时,可直接采用与基础条件相同的承压板,在基础底面直接进行平板荷载试验,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进一步估算地基沉降量。

(2)埋深为零的均质土层上的荷载试验平板荷载试验的试坑宽度应大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承压板下均质土层厚度应大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两倍,这样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才有可靠性。

(3)不同承压板宽度和埋深的荷载试验在地基不同标高处,试坑间距大于承压板宽度的三倍时,进行承压板大小不同或埋置深部不同的对比荷载试验。

目的是了解承载力随场地定点条件不同的变化大小和变化规律。

平板载荷试验可用于以下目的:(1)确定地基土承载力的特征值,为评定地基土的承载力提供依据。

(2)确定地基土的变形模量(排水或不排水)。

(3)估算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

202s pB E ν-=2014s pDE πν-=(4)确定地基土基床反力系数。

(5)估算地基土的固结系数。

3 平板荷载试验的设备[9]载荷试验因试验土层软硬程度、压板大小和试验土层深度等不同,采用的测试设备有多种情况。

如图1所示,大体可归纳为由承压板、加荷系统、反力系统、沉降观测系统四部分组成。

图1 荷载试验装置示意图3.1 承压板(1)材质要求:承压板可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钢板、铸铁板等制成,多以肋板加固的厚钢板为主。

(2)刚度要求:承压板要有足够的刚度,加荷过程中要求承压板变形小, 而且中心和边缘不能产生弯曲和翘起。

压板底部光平,尺寸和传力重心准确,搬运和安置方便。

(3)形状要求:承压板面积一般为0.25 ~0.5 m2,其形状多为方形或圆形,其中圆形压板受力条件较好,使用最多。

(4)尺寸及面积要求:规范规定,对于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25m2;对均质密实的土,可采用0.1m2;对于软土和人工填土,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50m2;对于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承压板面积宜选用0.5m2或直径80cm;对于岩石地基,承压板面积可用0.07~0.10m2;对于碎石类土,承压板直径或边长应大于碎石或卵石最大直径的10倍[9]。

(5)承压板试坑大小:为了避开试坑周围应力重分布和应力集中的影响,使地基在基本上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产生沉降,试坑大小要求: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试坑的宽度至少应等于承压板边长或直径的3倍;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试坑的宽度至少应等于承压板边长或直径。

3.2 加荷系统[10]加荷系统是指通过承压板对地基施加荷载的装置和方法。

加荷装置包括油压千斤顶、荷重传感器、载荷平台或反力构架。

加荷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即堆载法和地锚法。

(1)堆载法堆载法是在载荷平台(如钢梁)上对称放置重物(如砂袋、砌块、铁块等),该方法劳动强度大, 加荷不便,费时费力且控制困难,其优点是荷载稳定, 在大型工地常用。

1-载荷台;2-钢锭;3-混凝土平台;4-测点;5-承压板图2堆重加荷装置示意图(2)地锚法地锚法是用地锚伞型布置锚入土体内,提供反力,此方法加荷方便,劳动强度相对较小,已被广泛采用。

根据试验要求,采用不同规格的手动液压千斤顶加荷,并配备不同量程的压力表或测力计控制加荷值。

千斤顶可采用一个或多个。

要注意加荷稳定,避免冲击荷载。

采用油压千斤顶加压, 必须注意两个问题: 油压千斤顶的行程必须满足地基沉降量的要求。

可采用大行程千斤顶, 或上、下两个千斤顶重叠放置, 以增加油压千斤顶行程, 满足地基沉降量要求。

要求锚在土中的反力要大于最大加荷。

由于受力后地锚上拔、设备本身变形、承压板下沉等因素, 试验过程中千斤顶会出现松压现象。

因此, 必须人工补压, 使压力保持稳定, 具备条件时可使用流量控制器自动控制油压。

1-千斤顶;2-地锚;3-桁架;4-立柱;5-分立柱;6-拉杆图3千斤顶加荷装置示意图3. 3 反力系统除堆载加荷方式外,其他形式的加荷系统都必须与反力系统相配合。

反力系统主要有:锚固式、撑壁式和平洞式三种。

3. 4 沉降观测系统:沉降观测仪表有百分表和位移计,只要满足所规定的精度要求及线性特性等条件,可选用其中一种来观测承压板的沉降。

3.5 设备安装(1)承压板:承压板底高程与基础底面设计高程应相同,承压板下铺设1 ~ 2 cm 厚中粗砂找平, 保证承压板与试验面平整均匀接触。

(2)千斤顶:安装千斤顶、载荷平台或反力构架时,其中心应与承压板中心一致。

(3)沉降观测装置:百分表由磁力表座固定在基准梁上,基准梁两端由基准桩固定, 基准桩距荷载板边大于1 m。

其支架固定点设在不受变形影响的位置上,沉降观测点应对称放置。

4 试验方法平板载荷试验通常在试坑中进行。

试坑底的宽度应不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 以消除侧向土自重引起的超载影响。

为了保持测试时地基土的天然湿度与原状结构。

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在坑底顶留20 ~30 cm厚的原土层, 试验前再挖去, 并立即放入载荷板。

对软黏土或饱和的松散砂,在承压板周围预留20 ~30 cm厚的原土做为保护层。

(2)试坑底板高程低于地下水位时, 应先将水位降至坑底高程以下, 并在坑底铺设2 cm厚的砂垫层, 再放下承压板, 等水位恢复后进行试验。

4.1 常规载荷试验常规载荷试验是逐级加荷,待各级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达到相对稳定后,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常规载荷试验的加荷等级和标准通常采用地基基本承载力的1/5或极限承载力的1/10作为试验中的实用值:松软土层:10~25kPa;中密土层:25~50kPa;密实土层:50~100kPa;碎石类土:100~200kPa;岩石地基:200~500kPa。

土体:每级加载后,按时间间隔5、5、10、10、15、15min读数,以后每隔30min 读数一次,当连续2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认为该级荷载下沉降已稳定,可施加下一级荷载[7]。

岩石:每级加载后,按时间间隔1、2、2、5min读数一次,以后每隔10min读数一次,当连续三次沉降量读数差小于等于0.1mm时,认为该级荷载下沉降已稳定,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4.2 快速载荷试验快速载荷试验是指加荷速率快,试验时间短,一般只需几小时,而常规载荷试验一般需要2~3天,周期太长。

快速载荷试验适用于岩石、碎石类土及粗砂地层。

快速载荷仍是逐级加荷,前后两级荷载的间隔是固定的,一般是10min,当连续三次沉降量读数差均不大于0.01mm时,认为已稳定。

4.3 慢速维持荷载试验慢速维持荷载试验由载荷平台及重铁或伞型地锚组成反力系统。

通过反力系统,由液压油泵及千斤顶施加荷载至桩顶,对桩顶施加竖向压力。

荷载逐级加在桩顶上,放置在千斤顶上的荷重传感器时刻显示桩顶所受荷载大小。

桩身产生变形沉降时,通过放置在桩头对称分布的百分表, 随时记录各级荷载作用下桩身的沉降量。

加荷等级不小于8级, 第一级为2倍的加荷量, 以后逐级加荷, 总加荷量不小于设计要求的2倍。

每加一级荷载的前后,各测读承压板沉降量1次。

加荷后的第1 h 内,按间隔10 min、10 min、10 min、15min、15 min观测,以后每0.5 h测读1次;当1 h的沉降量小于0.10 mm,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即可加下一级荷载。

4.4 试验终止标准当试验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试验应终止:(1)承压板周边岩土出现明显侧向挤出现象,周边岩土出现明显隆起或径向裂缝持续发展。

(2)本级荷载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沉降量的5倍,沉降急剧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明显陡降。

(3)在某级荷载下,24小时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相对稳定标准,还在继续近似等速或加速发展。

(4)浅层载荷试验的总沉降量S与承压板宽度b或直径d之比已大于0.06~0.08;深层载荷试验用S/d=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