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告警直传方案
变电站工地安全智能告警平台建设方案

物理环境安全设计
总结词
防雷击、防电磁干扰
详细描述
对平台的物理环境进行安全性设计,包括防雷击、防电磁干扰等方面,保证 平台在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下的安全性。
06
系统应用与效果分析
系统实际应用场景展示
变电站工地安全智能告警平台 在各电压等级变电站、发电厂 、换流站等电力工程现场得到
广泛应用。
系统采用智能算法,自动识别 和预测工地安全隐患,通过声 光、手机APP等多途径告警,
应用层包括各种应用模 块,如安全监测、智能 告警、数据分析等,为 平台用户提供各种应用 功能。
展示层包括大屏展示、 移动终端展示等,用于 实时展示平台监测数据 和告警信息。
硬件设备选型与布局设计
传感器选型
选用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传感器, 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体 传感器等,以实时监测环境参数。
告警信息推送
通过短信、电话、邮件等多种方式,及时将告警 信息推送至相关人员,提高处理效率。
04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视频监控系统硬件选型与布局
摄像头选型
选择高清、宽动态、低照度、 防抖动等高性能摄像头,以满 足不同环境和光照条件下的监
控需求。
监控点布局
根据变电站工地的大小、地形、 建筑物布局等因素,合理布置监 控点,确保覆盖整个工地,不留 监控死角。
3
平台支持对告警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导出和 存储,方便监管人员对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和决策。
用户使用反馈与改进意见收集
通过对大量用户使用反馈和改进意见 的收集,平台不断进行迭代升级。
用户普遍认为该平台提高了电力工程现场 安全监管效率和水平,减少了现场安全事 故的发生。
部分用户提出增加更多智能识别算 法和优化界面布局等改进意见,以 提高用户体验和告警准确性。
变电站火灾报警系统方案

变电站火灾报警系统方案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电力需求的增加,变电站逐渐成为能源传输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变电设备复杂、电流大等因素,使得变电站存在一定的火灾风险。
为了保证运行安全和提前预警火灾情况,建立一个可靠、高效的火灾报警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变电站火灾报警系统方案进行探讨。
一、火灾报警系统设计原则1.1 可靠性优先在变电站这样对供电稳定性有极高要求的场所中,可靠性是设计该系统时需要考虑的首要原则。
任何可能导致误报或漏报的因素都必须被排除在外,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检测到火灾。
1.2 快速反应时间是处理火灾事故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设计方案中应包含快速探测器和响应机制,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迅速向相关部门发送警报,并启动相应的紧急预案。
1.3 高度集成化与自动化为了提高整体效率,该系统应实现高度集成化与自动化。
通过科技手段,将各个探测器、监控设备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和报警。
二、变电站火灾报警系统方案推荐2.1 智能气体火灾探测器气体火灾是变电站最容易发生的一种类型,因此安装智能气体火灾探测器是必要的。
这种探测器可以采用热敏电阻和红外线双重检测技术,通过对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及其浓度的监测,实现对潜在火灾隐患的有效预警。
2.2 烟雾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是变电站火灾报警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件之一。
当变电站内产生大量烟雾时,烟雾传感器会立刻检测到,并将信号发送至主机进行处理。
合理布局烟雾传感器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2.3 温升传感器触电、过载等异常情况往往会导致设备温升过高,进而引发火灾。
因此,在变电站火灾报警系统中应配备温升传感器,及时监测设备表面的温度变化。
当温度超过预设阈值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并进行相应处理。
2.4 可视化监控系统为了提高火灾报警反应的准确性和迅速性,建议在变电站内设置可视化监控系统。
通过安装摄像头,并将其与主机或控制中心连接起来,可以实时监测变电站各个角落的情况。
变电站监控系统“告警直传、远程浏览”功能的设计

变电站监控系统“告警直传、远程浏览”功能的设计
程冀川;狄恒敬
【期刊名称】《宁夏电力》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为了减少调控中心主站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量,全面直观、便捷地对变电站进行监控,利用变电站图形网关服务器的告警采集模块通过规约协议直接收
取间隔层中的测控及保护装置数据,通过TCP与调控中心主站告警接收模块建立链接,实现实时数据、实时画面、实时功能的“全网共享”.应用结果表明:“告警直传、远程浏览”功能可将优化后的监控数据和告警信息接入调度主站系统,实现调控信
息分层、分类接入变电站调控信息交互规范,满足“调控一体化”建设要求.
【总页数】6页(P38-43)
【作者】程冀川;狄恒敬
【作者单位】国网宁夏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宁夏银川 750011;国网宁夏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宁夏银川 75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66
【相关文献】
1.基于告警直传远程浏览的变电站图形网关系统设计与实现 [J], 耿明志;窦仁晖;吴艳平;姚志强;任浩;徐歆;
2.甜水500 kV变电站告警直传和远程图形浏览技术的方案与实现 [J], 梁晓亮;潘
爱峰;董超
3.运行变电站增加告警直传和远程浏览功能的实现方法 [J], 李永照;茹东武;陈哲;卫星;牛雪朋
4.变电站告警直传、远程浏览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J], 黄康乾
5.国电南瑞首套具备告警直传和远程浏览功能的NS3000系统投运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变电站监控信息告警直传优化技术应用

较大, 同时, 所反馈告警信息的重要性无法只管的通过信息数据来 表达, 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 进行判别, 不利于对故障进行精准的判 断, 进而容易造成重要告警的延误, 形成恶劣的影响, 影响了变电运 行的安全稳定, 且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而告警直传技术, 则
变电站告警直传信息活化处理措施探析

变电站告警直传信息活化处理措施探析1 概述近年来,随着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能够更具体地了解变电站的告警情况,不少变电站都采用了告警直传技术,应用该技术可把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告警信息直接以文本方式上传给主站端,主站端可以消息方式显示上传的内容。
虽然该技术可作为调度自动化系统远动直采信息不全的补充,但是其直传到主站端的告警信息由于没有分域(即字段)贮存,无法方便地对这些数据进行查询、汇总、统计、运算,同时这些信息包含的数据不够完整,这些数据也无法参与数据挖掘。
为了更好地应用告警直传技术,我们对该技术的传输格式、字段生成和存贮方式进行了优化,在不改變该技术的规约流程的前提下,把原来传输内容的五段式格式扩充成八段式格式,把原来不分字段存储变成分为八字段存储。
这样直传的告警信号便于查询、汇总、统计、运算,可为其他应用提供基础信息,为调度自动化信息维护提供更加便捷的手段。
2 传统告警直传存在的问题2.1 直传架构问题图1 告警直传的技术架构示意图传统告警直传需要增加的软件模块有:在变电站监控系统增加“告警转发模块”,主站系统增加“告警采集模块”“告警处理模块”和应用服务功能;需要增加的硬件模块有部署在变电站侧的数据网关机,接入站内监控系统,负责数据处理和上送调度端。
架构示意如图1所示。
2.1.1 信息处理流程。
第一,变电站监控系统产生告警信息,并将站内告警信息转换为带厂站名和设备名的标准告警信息,再传输给主站。
第二,主站告警采集模块解析接收的报文,并发消息给告警处理模块。
第三,主站告警处理模块对收到的告警直传信息进行处理。
2.1.2 存在问题。
在传统的告警直传里,调度主站的告警采集模块和告警处理模块界限十分模糊,二者都附属于前置系统。
告警采集模块解析规约得到直传告警的描述信息,即一个字符串。
由于告警采集模块解规约只得到一个字符串,告警处理模块很难对直传告警作进一步的处理,只是简单地将字符串写入告警总线,生成告警信息,因此直传的告警很难做到分级和分区分流。
运行变电站增加告警直传和远程浏览功能的实现方法

运行变电站增加告警直传和远程浏览功能的实现方法李永照;茹东武;陈哲;卫星;牛雪朋【摘要】首先阐述了在国网公司"调控一体化"建设模式下,告警直传和远程浏览功能的实现原则和实现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升级改造站中实现告警直传和远程浏览功能的整套方案.方案提出变电站中监控系统不修改原有运行程序,只增加实时数据远程访问代理,图形网关机只启动告警直传和远程浏览进程,其图形文件和数据来源仍依赖于监控系统.该方案既保证了监控系统运行稳定,又避免了数据的重复采集和处理,高效便捷地实现了告警直传和远程浏览功能.%Realization rules and principles of functions of alarm transmission and remote browser are firstly elaborated under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Integration of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On this basis, a set of programs which aims to realize the functions of alarm transmission and remote browser is proposed by adding graphic gateway computers in upgrading stations. In this program, the monitoring system only increases the real-time data remote access agent without modifying the original running program. The graphical gateway computers only initiate the direct and remote browsing process, and the sources of graphical files and data depend on the monitoring system. This program ensures the stability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running and avoids repeating data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efficiently and easily realizing the functions of alarm transmission and remote browser.【期刊名称】《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年(卷),期】2017(045)017【总页数】6页(P112-117)【关键词】告警直传;远程浏览;监控系统;网关机;DL/T476【作者】李永照;茹东武;陈哲;卫星;牛雪朋【作者单位】国家电网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许昌 461000;国家电网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许昌 461000;国家电网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许昌 461000;国家电网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许昌 461000;国家电网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许昌461000【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变电站端越来越多地实现了无人值守。
变电站告警直传方案

变电站告警直传方案一、引言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对电网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告警直传作为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能够在故障发生时迅速将告警信息传递给运维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种高效、可靠的变电站告警直传系统,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告警直传系统需求分析1.实时性:告警直传系统需要具备实时性,能够在故障发生后立即将告警信息传递给运维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2.准确性:告警信息需要准确无误地传递给运维人员,避免误报或漏报导致的误操作。
3.可靠性:告警直传系统需要稳定可靠,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行,避免因系统故障导致告警信息无法传递。
4.灵活性:告警直传系统需要支持多种告警传输方式,如短信、邮件、APP推送等,以满足不同运维人员的需求。
三、告警直传方案设计1.系统架构本告警直传方案采用分层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和数据传输层。
数据采集层负责采集变电站的各种告警信息;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告警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关键信息;数据传输层负责将处理后的告警信息以多种方式传递给运维人员。
2.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层通过接入变电站的各种监控设备,如保护装置、测控装置、开关柜等,实时采集各种告警信息。
采集到的告警信息包括告警类型、告警级别、告警时间、告警位置等。
3.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告警信息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以便进行后续的告警识别和分析。
预处理包括去噪、滤波等操作,以提高告警信息的准确性。
特征提取则提取告警信息的关键特征,如告警类型、告警级别等,为后续的告警识别和分析提供依据。
4.数据传输数据传输层负责将处理后的告警信息以多种方式传递给运维人员。
传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短信、邮件、APP推送等。
为了保证告警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本方案采用多通道传输策略,即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发送告警信息,以确保至少有一种方式能够成功将告警信息传递给运维人员。
5.系统集成与测试在完成告警直传方案的设计后,需要进行系统集成和测试,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变电站调控数据告警直传的实现

Chi n a S c i 油 田 矿 山 、 电力 设 备 管 理 与 技 术
…
…
en c e &
… …
Te c hno l o g y Ove r v i e w
…
变 电站调控数据告警直传的实现
汪 燕
( 国网 四川省电力公司资阳供 电公司, 四川资阳 6 4 1 3 0 0 )
【 摘 要】 本 文从新 形 势下 变电站调控 数据 告警 直传 的用 户需求 和业务 需 求 出发 , 充分结 合 变电站监 控技 术 、 调度 自 动 化技 术和通 信 网络技 术, 基 于 国际 电工委 员会 ( I E c ) 的相 关标 准化体 系, 对 如何 实现 新的技 术体 系下变 电站 调控 数据 告警 直传的 方 法 告警直传 远程 浏览
信息上送调度端 系统进行呈现 。
3系统软件体系
在告警 直传功能软件设计 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功能模 块: ( 1 ) 告警直传域定义。 在变 电站调控数据告警直传模块的数据库组态
1功能需求
变 电站调控数据告警直传模块应具备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 ( 1 ) 对变电站综合 自动化 系统的相关设备信息进行直接采集 , 或者直 接调用厂站监控系统采集的数据 。 ( 2 ) t t 对监控数据进行筛选、 合并、 分级 、 分类等优化处理 , 能按照调度端要求定制告警信息上送调度 。 ( 3 ) t t 按照标准 的格式对监控数据进行格 式转换 , 形成字符 串编码的 告警 文本 。 ( 4 ) t t 与调度 主站前置 系统建立TC P连接 , 采用 1 0 4 或 D L 4 7 6 规约进行告警信息传输 。 ( 5 ) t t 在与主站传输链路 中断并恢复 后, 能够将告警信息补传至调度端。 ( 6 ) 能根据主站召唤动作未复归 告警信息 的请求重传告警信息。 ( 7 ) 能支持 同时上送多个主站 。 ( 8 ) 因 故 障无法正常上送告警信息 时应主动断开 与主站连接且 不再 响应 主站重 连请 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电站告警直传设计方案2012年2月1概述本方案用于解决在调度端浏览变电站告警信息。
变电站端有已部署好的系统,而且由多个厂家开发并部署在不同的平台上。
为了实现浏览功能,需要在调度端具备告警信息的采集功能,在变电站端具备告警信息的转发功能,通过DL476/104协议直接传输告警信息。
方案2工作流程告警图形网关采用DL476/104协议的字符串数据块分别与变电站监控系统和调度端进行告警信息传输。
变电站监控系统先将本地SCADA处理结果-本地告警信息-转换为带站名和设备名的标准告警信息,传输给调度端。
工作流程如下:1.变电站监控系统先将本地SCADA处理结果-本地告警信息-转换为带站名和设备名的标准告警信息,传输给调度端。
2.调度端告警采集程序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解析,并发送消息。
3.告警系统对收到的变电站告警信息进行处理。
2.1变电站监控系统变电站监控系统将本地SCADA处理结果-本地告警信息-转换为带站名和设备名的标准告警信息,传给告警图形网关。
特高压交流站监控系统要按照告警级别做好现有告警事件的分类整理,特高压直流站监控系统厂家要针对直流站告警偏多的特点,梳理告警,进行合理分类和优化,确保上送调度告警信息总量在合理范围之内。
只需将关键和重要的告警信息上送调度。
变电站监控系统与告警图形网关建立TCP连接,进行告警信息传输。
链路中断后恢复,需要将未传输的重要告警信息补传。
2.2调度端告警采集程序调度端告警采集程序与变电站监控系统建立TCP连接,接收告警信息,并以消息的方式发送给告警系统。
2.3调度端告警系统调度端告警系统接收告警消息进行处理,处理的原则是;1)告警信息不入数据库;2)告警信息存文件;3)告警信息在告警窗显示;4)发送给综合智能告警模块处理。
3告警传输过程在本方案中,告警传输程序通过476/104协议交互进行告警信息传输。
为了设计和实现的统一性,通信交互的简便性,建议使用如下方案:476协议报文示例1.启动应用——控制域:A_ASSOCIATE = 1; 运行模式:0型规程0x10; 状态标识:主机0x80;原因码:02. 启动应用确认——控制域:A_ASSOCIATE_ACK = 1; 运行模式:0型规程0x10;状态标识:主机0x80;原因码:03. 数据——控制域:A_DATA = 10;优先级:双方约定;数据块类型(BID):39报警内容(子站->主站);BID=394个八位位组告警信息N 个八位位组报警内容数据索引表号数据块长度(低)数据块长度(高)块头优先级固定为255,索引表号固定为0。
暂时定义每个报文一条告警信息。
告警信息内容某一段中若含有空格,则在该段信息内容前加‘,在该段信息内容后加’,告警时间除外。
汉字编码采用GB-18030。
4. 数据确认——控制域:A_DATA_ACK = 11;5. 释放连接——控制域:A_RELEASE = 4; 运行模式:0型规程0x10; 状态标识:主机0x80;原因码:06. 释放连接确认——控制域:A_RELEASEE_ACK = 5; 运行模式:0型规程0x10; 状态标识:主机0x80;原因码:07.测试激活8.测试激活确认104协议报文示例1.启动应用2.启动应用确认3.数据——控制域:数据标识(BID):43报警内容(子站->主站);暂时定义每个报文一条告警信息。
告警信息内容某一段中若含有空格,则在该段信息内容前加‘,在该段信息内容后加’,告警时间除外。
汉字编码采用GB-18030。
4.数据确认5.停止应用6.停止应用确认7.测试激活8.测试激活确认附件1:变电站告警直传传输方案1.概述本方案参考Syslog(IETF RFC 3164)格式,实现变电站告警信息的在线标准化采集功能。
本方案中定义的告警信息,变电站系统及主站系统必须遵照实现。
2.词汇表3.告警格式定义变电站告警信息格式定义如下:<告警级别><空格>告警时间<空格>设备名称<空格>告警内容<空格>告警原因3.1. 告警级别表示告警事件的类型或者严重程度,采用如下5个值。
例如:<0> 2011-12-12 20:12:23.999 华东.黄渡/500kV.5022开关跳闸“”表示华东.黄渡/500kV.5022开关于2011年12月12日20点12分39秒999毫秒发生跳闸,原因未知。
3.2. 告警时间告警发生日期和时间格式YYYY-MM-DD HH:MM:SS.mmm,YYYY表示年份,MM为月份,DD 是日期,mmm为毫秒。
24小时制,有效值为(00-23),MM和SS的值的范围为(00-59),mmm 的值的范围为(000-999)。
月、日、时、分、秒各2个字符,小于10时十位应补0,毫秒3个字符,小于10时十位应补0,小于100时百位应补0。
例如:<0> 2011-12-12 20:12:23.999 华东.黄渡/500kV.5022开关跳闸“”。
3.3. 设备名称标识产生告警事件的设备,名称参照《电网设备通用数据模型命名规范》。
例如:<0> 2011-12-12 20:12:23.999 华东.黄渡/500kV.5022开关跳闸“”“华东.黄渡/500kV.5022开关”为设备名称。
3.4. 告警内容告警内容是告警的具体内容,如“跳闸”、“退出”等,用字符串描述,长度不超过16个字符。
3.5. 告警原因告警原因是对告警具体内容的补充说明,用字符串描述,长度不超过32个字符。
4.传输说明通信报文传输采用DL476或IEC104协议。
采用DL476协议,数据块类型选用39(ASCII码块),数据部分为告警字符串。
采用IEC104协议,数据块类型选用43(扩展类型),信息对象为告警字符串。
附件2 电网设备通用数据模型命名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设备通用数据模型的命名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在线和离线应用系统建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260 国家行政区划代码DL/T 890.301/IEC61970-301 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口(EMS-API)第301篇:公共信息模型(CIM)基础DL/T 1040 电网运行准则DL/T 510 全国电网名称代码SD 240-87 电力系统部分设备统一编号准则3 术语及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电网设备的基本名称 Short name of Equipment采用调度系统的统一命名体系,按调度发文所确定的调度关系和设备命名、编号。
3.2设备的路径名称 Pathname of Equipment按照规范的组合规则对设备所属的电网、厂站和电压等级等属性的描述。
3.3设备的全路径名称 Full Pathname of Equipment用于交换和访问电网一次设备的完整名称,即设备的路径名和设备的基本名称的组合,在系统范围内具有唯一性。
4 电网设备全路径名称4.1 电网设备全路径名称结构如下:电网.厂站线/电压等级.间隔.设备/部件.属性图1电网设备全路径名称结构其中,带下划线的部分为名称项,小数点“.”和正斜线“/”为分隔符。
具体说明如下:a)“电网”指设备所属调度机构对应的电网的名称,电网可分多层描述,当一个厂站内的设备分属不同调度机构时,站内所有设备对应的电网名称应一致,如没有特别指明,选取最高级别的调度机构对应的电网名称。
b)“厂站线”指所描述的发电厂或变电站或输配电线路的名称。
c)“电压等级”指电力设备的电压等级,单位为kV。
d)“间隔”指变电站或发电厂内的结线间隔名称,或称串。
e)“设备”指所描述的电力系统设备名称,可分多层描述。
f)“部件”指构成设备的部件名称,可分多层描述。
g)“属性”指部件的属性名称(如:P、Q等),由应用根据需要进行定义和解释。
4.2 电网设备全路径名中除“间隔”和“属性”部分外,均直接采用一次命名,基本规则如下:a)自然规则。
所有名称项均采用自然名称或规范简称,推荐采用中文名称。
b)分隔规则。
用小数点“.”作为层次分隔符,将层次结构的名称项分隔;用正斜线“/”作为定位分隔符,放在“厂站线”和“设备”之后。
在有的应用场合可以不区分层次分隔符和定位分隔符,可全用“.”。
c)分层规则。
各名称项按自然结构分层次排列。
如“电网”可按区域电网、省电网、地市电网、县电网等;“设备”可分多层,如一次设备及其配套的元件保护设备;“部件”可细分为更小部件,并依次排列。
d)转换规则。
当现有系统的内部命名与本命名规范不一致时,与外部交换的模型数据名称需按本规范进行转换。
新建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应直接采用本规范命名,减少转换。
示例1:某电网.晋城站/500kV.1#变-高/有功。
示例2:海南/总负荷。
5 电网及调度机构命名电网命名参照《国家行政区划代码》GB-2260,电网名称不加任何前置词或后置词修饰,如“华北”表示华北电网。
省级以上电网名称如表1,地、县级电网和调度机构原则上按照GB2260和上述原则进行命名。
电网分三级进行描述,即省级及以上电网、地级电网、县级电网。
当所描述的电网模型不涉及上级或下级电网时,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略上级或下级电网名称。
表1列出省级以上电网的规范名称,其中的“电网名称”、“中文简称”、“英文简称”三种命名方式原则上是等价的,应用系统应能够自动识别处理。
为提高效率,宜采用表1所列“电网名称”,若采用“中文简称”或“英文简称”时,应在交换文档中以参数方式显式说明;在一个电网的描述文档中应仅选择一种方式。
表1 省级以上电网规范名称6 发电厂、变电站的命名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名称采用由所属调度机构命名的自然名称。
当需要区分厂、站类型时,发电厂(含火电厂、水电厂、核电厂、风电场等)名称后加“厂”字;变电站(含变电站、开关站、换流站、集控站等)名称后缺省加“站”字,也可以省略。
如阳城厂、三峡左一厂、南阳站或南阳等。
当需要指明厂站所在电网时,厂站名前面冠以所属电网名称,一般按调度关系划分。
如:国网.阳城厂、华北.大同等。
如果一个厂站内部含有多重调度关系,可按该厂站最高电压等级所属调度关系,在前面冠以相应电网的名称。
7 线路的命名输电或配电线路由所属调度机构根据SD 240-87《电力系统部分设备统一编号准则》进行命名。
线路是连接两个相同电压等级厂站的特殊设备,当描述电网时,线路(含两端)作为一个整体,与厂站处在相同的描述层面,线路名前面冠以所属电网名称(一般按直接调度关系确定),如:“华北.大房1线”表示华北电网大同到房山的第1回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