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上古诗词吟诵教学研究优质精品课例:江南春(公开课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杜牧《江南春》古诗教学ppt课件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杜牧《江南春》古诗教学ppt课件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江南春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 知。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甫只身一人投奔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 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第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 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 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春夜
宋 :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 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 月移花影上栏杆。
夜已深,看着着浓浓的春色更加的思念远方的亲人
江南春
景: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
千里莺啼绿映红, 写今 水村山郭酒旗风。 借古讽
怀古 今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情:慨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
春天的织布机
“咚、咚、咚哐啷咚——” 从前,春天女神
开动了织布机。
(日本)金子美玲
麦子织成绿色, 油菜织成黄色,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17 江南春-部编版(共18张PPT)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17 江南春-部编版(共18张PPT)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节约储蓄运动盛开放抗战相持阶段后,陕甘宁边区出现日益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

为了支持抗战与边区建设,稳定边区金融,1941年9月边区政府决定由边区银行发行“有奖储蓄券”,鼓励和培养边区人民节约储蓄,从而推动了边区的节约储蓄运动。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边区的节约储蓄运动并未收到较好成效,但为党在金融事业方面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标签: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有奖储蓄券;节约储蓄运动随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为使陕甘宁抗日根据地渡过战时的财政经济困难,1941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由边区银行发行“有奖储蓄券”,鼓励边区人民节约储蓄,其目的是促进边区人民养成节约储蓄的美德,支援边区的抗战和经济建设。

节约储蓄运动是当时边区政府重要的金融措施之一,备受边区政府重视。

因此,本文拟就陕甘宁边区节约储蓄运动的来龙去脉作以初步探讨。

一、开展节约储蓄运动的背景缓解财政困难,发展边区经济,支援长期抗战是边区政府发起节约储蓄运动的根本原因。

陕甘宁边区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地广人稀,工、商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加之抗战以来边区非生产人员迅速增加,更加重了边区财政负担。

而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来,国民党逐渐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在军事上包围陕甘宁边区经济,还对边区实行严密经济封锁,尤其是在1941年皖南事变以后,国民政府对边区实行更加严密的经济封锁,外援的断绝使得边区财政经济陷入了困境。

加上1940年至1942年边区的各种灾害受灾的影响,使得边区财政经济形势骤然严峻起来。

为了支持长期抗战,巩固和发展边区经济,陕甘宁边区政府逐步要求各机关、学校等单位“厉行节约”,并以发行“有奖储蓄券”的方式,鼓励边区人民实行节约储蓄。

边区银行发行有奖储蓄券,其目的是吸引和鼓励边区人民储蓄,从而吸收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

而边区银行吸收了充足的资金,主要是向边区农业、工业、商业等行业进行贷款和投资,从而促进边区经济发展。

维护边币,巩固稳定金融是边区政府开展节约储蓄运动的重要因素。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春》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共20张PPT)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春》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共20张PPT)

(四)拓展延伸。 身为师者一定要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古诗教学亦是如此。因此我打破课堂界限,引入杜牧的 《泊秦淮》、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乐游原》,拓展延伸,以诗带诗,拓宽学生的知识积淀,为学 生长远发展服务。 (五)作业设计 本节课我设计作业是: 1、背诵并默写《江南春》。 2、结合古诗展开想象,写一个小片段描写江南春日的美景。 3、搜集杜牧的古诗,并积累最喜欢的'一首。 读写结合,将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课前我先布置学生预习了古诗,因此在教学《江南春》这首诗时,学生已经通过预习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字 、词,查字典或同学之间讨论过,课堂交流时,大部分孩子能准确说出“莺啼”、“绿映红”、“酒旗风”“郭”等词语 的意思,但是让学生找一找诗中描画了那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学生就显得理解不深了,这时我 作了适当的引导,点拨,学生就能明了,在此基础上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就容易了。
当然,这首诗上得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如对诗的整体把握不够,诗意的落实不到位,全诗的主题思想的引 导过于生硬,这些都是我在诗歌教学上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江南春》说课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一、说教材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江南春”顾名思义就是描写江南 春天的绮丽风景。作者在描画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 朝的覆灭,显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
《江南春》描写了春天的美丽风景,情景交互,融为一体,可以指点 学生反复朗读,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本环节旨在发掘学生的知识积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后面的学 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古诗,读出诗韵。 正确流利地朗读是读懂古诗的前提,本环节我先请学生自读,读正确读流畅。教师随机对学生 朗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点,为深入学文扫清障碍,突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再引导学生读准节 奏、读出诗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 江南春 (课件)(共38张PPT)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 江南春 (课件)(共38张PPT)

明诗意 想诗境
2
0
2
3 水村山郭:依山傍水的村镇城郭。
六 酒旗风:酒店门口的布招牌在风中



级 飘动。



的是一千里吗?说说你的理
解。
明诗意 想诗境
2
0
2 3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
六 的意思吗?







上 册
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 丛丛绿树映衬着簇簇红花,傍
小结学习方法:
2
0
2
3
六 年
1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
江 南


语 文
句。


2 、再读古诗:明意悟情。
3 、熟读成诵:吟出诗韵。
2
课后作业
0
2
3


年 级
依据《江南春》这首古诗的内容,发
南 春


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拓展阅读
2
0 2
《江南春》。
3







语 文 上
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多少楼台点缀在烟雨迷蒙之中。
解诗题
2
0
2
3




级 语
江南:指长江以

文 南的地区。


这是一首描写江
南春光的绝句。
明诗意 想诗境
2
0
2
3 六
千里莺啼绿映红,

18课古诗三首 江南春 课件(共26张PPT)

18课古诗三首 江南春  课件(共26张PPT)

南 春

后 上 小 册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不仅了解了古诗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还领悟到了作者对江南春天的 特殊情感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认识。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古诗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历史价值。

课后小结
2 0 2
在反思过程中,我认为我在古诗阅读和理解方面还需要加强。我会通过多阅读、多学习来提高自
2
己的古诗阅读和理解能力,特别是要注重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课文精讲
水村山郭酒旗风。
译文:水乡村庄山边城郭酒旗随风飘动。
课文精讲
虚指,指寺庙之多。
南朝四百八十寺,
译文:南朝以来兴建的四百八十座寺庙。 南朝统治者笃信佛教,建有数以百计的寺庙。
课文精讲
楼台,亭台楼阁,这里指佛寺的建筑。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有多少楼台点缀在烟雨迷蒙之中。
课文精讲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在读的基础上, 让学生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 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
课文解读
第贰部分
6
新课引入
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 地灵的地方,是一个被文人墨客 美化了的地方,是古往今来人们 心目中的世外桃源,今天让我们一 起走进这个世外桃源吧!
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
3
六 年 级

对于未来的学习,我希望能够在古诗阅读和理解方面加强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会更加注重古诗所
江 南
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我能够在古诗阅读和理解方面取得更大 春
语 文

的进步,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祖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示范课:《古诗三首江南春》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示范课:《古诗三首江南春》教学课件

有专家认为南朝皇帝痴迷 佛教,大修寺庙。诗人借古讽 今,认为大修寺庙会造成国力 衰弱民生凋敝。他们认为诗人 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审美 之中不乏讽刺。
有专家认为这首诗只是描
? 绘了江南的美景,表现了诗人 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杜 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 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 讨厌。
江南春
其中矣。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
任务二:比较“千里”和“十里”,你对杨慎的观点怎么看?
千里莺啼绿映红
十里莺啼绿映红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
【唐】杜牧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江 南 春 单击编辑标题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汉乐府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 甫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
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 水村山郭①酒旗②风。 南朝③四百八十寺④, 多少楼台烟雨中 。
①【山郭】依山而建的城。 ②【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 类的标识。 ③【南朝】公元420年到589年建都于建康 (今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 总称。 ④【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是虚指, 形容寺院很多。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任务一:赏析第一二句诗, 水村山郭酒旗风。 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在旁边做
好批注并和同学交流。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江南春课件(共13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江南春课件(共13张PPT)

诗人描写了江南秀丽的 景色,同时讽刺了封建统治 阶级的所作所为。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声有色 有静有动 有情有景
这首诗不仅表现作者对江南美 景的赞美与无限的神往,同时也表 达了诗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 感慨。
课后小结
1
对于未来的学习,我希望能够在古诗阅读和理解方面加强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会更加注重古诗所 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我能够在古诗阅读和理解方面取得更大 的进步,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祖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10 日
以下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江 南 春
此 处
➢ 新课导入

以 修
➢ 可以编辑修改 ➢ 最新 2023-2024学年


六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春》课件 Nhomakorabea除
以下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9日
此为PPT课件母版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六年级语文上册 《江南春》 (2023版)课件系列
➢ 深入探究 ➢ 备 用 P P T 母 版 可以编辑修 改
多南 少朝 楼四 台百 烟八 雨十 中寺 。,
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 邃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 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千里”是虚指,它是一个虚数, 表示看上去很远。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写作背景:
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以佞 佛著名,杜牧所处的时代佛教也 存在恶性发展。一方面统治者治 国乏术和佛道误国;另一方面统 治者大兴土木、滥修佛寺。造成 国力衰弱、民生凋敝,加重社会 危机。

六上《古诗三首》优质课件(第二课时 江南春)

六上《古诗三首》优质课件(第二课时 江南春)
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 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称他为 “杜紫薇”“杜樊川” 。杜牧诗歌成 就尤高,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著有《樊川文集》。
初读课文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yīnɡ
中间的秃宝盖要写 得长一些,盖住下半部 分的“鸟”,使整个字 结构稳定、平衡。
这首诗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 的特点?
自然景物 人文景观
晴朗之景 烟雨之色
读一读
在朗读前两句诗时,应该 用柔和舒缓的语调,读出江南 春景欢快、明朗的感觉;读后 两句时,语调可稍稍低沉,读 出蒙蒙细雨的缥缈之感。
读完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
辽阔的江南大地上,黄莺在欢快地鸣唱,遍 地的红花映衬在绿叶之间,河边的村庄,山下的 小城,酒店的旗子在风里飘着。南朝时候造起的 许多寺院,如今还有数不清的楼台掩映在迷蒙的 烟雨中。
读一读
全诗可以用较为舒缓、闲 适的语气来读,读出湖阴先生 居所的清幽之感。在读后两句 时,节奏可适当放缓,读出诗 中的自然田园之美。
背一背朗之景

人文景观
烟雨之色

书湖阴先 生壁
庭院之景 自然之景
和谐之美 品质高洁
主题概括
《江南春》描写了美丽如画的 江南风光 ,表 现了诗人对江南春景的高度赞美与无限神往。
明诗意
大意:广阔的江南地区,到处莺啼 阵阵,绿树掩映着红花,依山傍水 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明诗意
大意: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庙,众 多亭台楼阁掩映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资料链接
关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的不同解读:一方面有人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 上以佞佛著名,杜牧所处的时代佛教也在恶性发展, 因此这两句诗表达了讽刺;也有人认为本诗的主旨 是表达对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的忧虑,或者 认为本诗是讽谏统治者大兴土木、滥修佛寺,会造 成国力衰弱、民生凋敝,加重社会危机。另一方面, 也有人认为这两句仅仅是描绘江南的景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