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给药法

合集下载

口服给药法ppt课件

口服给药法ppt课件
10月11号
护理目标
保证患者安全, 正确服用药物
口服给药法主要内容
1. 口服给药的优缺点
2. 口服给药的目的 3. 口服给药的操作过程
4.
(评估、计划、实施、评价)
5. 4. 口服给药的注意事项 6. 5. 口服给药过程中的健康教育
1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口服给药概念
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入 血,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局部或全身 组织,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五、口服给药法健康教育
1. 发药前护士应了解病人有关情况,如遇病 人不在、特殊检查或手术需禁食,暂不发 药,将药物带回保管,适时再发或交班; 如病人病情有变化,应暂不发药,及时报 告。 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3. 解释用药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4. 指导服药相关知识,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 禁忌
• 4.【评价】
严格遵守“三查七对” 原则。 • 按要求正确发药,病人达到治疗效果。 • 病人能讲述药物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
实用操作流程:
• 核对→评估→告知→准备→实施→观察与 记录
医嘱 患者
要 点 说 明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核对
药物
2、检查药品质量, 不得使用变质或失效的 药物
评估
• 1、患者病情、合作能 力 • 2、用药史、家族史、 不良反应史 • 3、进食能力、方式和 安全性 • 4、药物相关知识的知 晓程度
• 要点说明 • 1、对自理服药能力缺陷 者应协助服药 • 2、有吞咽困难如脑血管 意外球麻痹患者服药时应 防误吸 • 3、呕吐者应在呕吐间隙 期给药,剧烈呕吐者不宜 口服给药 • 4、口服降糖药、降压药 前先评估血糖、血压、必 要时通报医生


药物的作用、方法、 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口服给药法及吸入法

口服给药法及吸入法

口服给药法及吸入法1. 口服给药法口服给药法是指药物通过口腔进入人体消化道,经过胃肠道吸收起作用的一种给药方式。

口服给药法是最常见和最方便的给药途径之一,适用于大多数药物。

1.1 口服给药的优点•方便易行,不需要任何设备即可进行给药;•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可以经过肠道作用延缓药效;•口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通常相对较平缓;•剂量容易调节。

1.2 口服给药的缺点•药物在胃肠道经过几道关卡,可能发生解离、吸收率不高;•部分药物容易受到胃酸的破坏,降低药效;•对于药物本身生物利用度较低的,口服吸收可能会更差。

1.3 口服给药的注意事项•服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正确用药方法;•部分药物需要在空腹或饭后服用,应按照要求进行;•遇到不良反应,应及时咨询医生;•部分药物会与食物或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应避免同服;•口服给药后,一般应保持安静,避免药物被垂直引流至食管和口腔。

2. 吸入法吸入法是将药物通过呼吸道直接送达至肺部,通过肺部的吸收起作用的一种给药方式。

吸入法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2.1 吸入法的优点•药物直接送达至肺部,作用更迅速,效果更直接;•吸入药物不通过胃肠道吸收,避免胃酸破坏和肠道代谢,提高药效;•药物浓度较高,副作用较小。

2.2 吸入法的缺点•需要特殊设备和配件,较为复杂;•部分患者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药物浪费或效果不佳;•部分药物可能对呼吸道造成刺激或损伤。

2.3 吸入法的注意事项•使用前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了解正确使用方法;•对于需要使用吸入器等特殊设备的药物,应按照说明正确操作;•吸入药物时保持正常呼吸,不要过度用力;•使用后应清洗和消毒吸入器等设备。

总结口服给药法和吸入法是常见的给药方式,根据药物的特点和疾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

口服给药方便易行,适用于大多数药物的给药需求;而吸入法则可以将药物快速地送达至肺部,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尤为有效。

同时,在使用这两种给药方式时,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的发生。

口服给药法及护理

口服给药法及护理
或避光容器内,放于阴暗处保存。如肾上腺素类、硝普钠、环丙沙星注射液等,用药期 间应遮光或避光。 ✓ 易被热破坏的某些生物制品和药品:如蛋白制剂、疫苗、益生菌、干扰素等,应置于 2~10℃低温处保存。
药物剂型的种类、领取和保管 (三)药物的保管
妥善保存(根据药物的性质妥善保存)
✓ 易燃易爆的药物:如乙醇、环氧乙烷等,应单独存放,密闭瓶盖置于阴凉处, 并远离明火。
请思考: 1.医嘱中的英文代表什么含义? 2.从药物的领取、保管到给药原则等方面,该药品的管理要求有哪些?
谢谢!
疾患,有无恶心、呕吐状况; ✓ 评估患者的遵医行为。 ✓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给药目的和服药的注意事项。 ✓ 用物准备:发药前,根据医嘱双人核对药物并检查药物质量。 ✓ 患者准备、环境准备、护士准备。 ✓ 按规定时间送药至患者床前。 ✓ 核对床号、姓名、腕带及药物:集体发药,则按床号顺序发药。 ✓ 协助服药,并确认服药到口。 ✓ 特殊情况处理:患者提出疑问;危重及不能自行服药患者;鼻饲患者;患
少量冷开水,然后加入药液
注意事项
严格按医嘱给药、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应取半卧位喂药,切勿让患者平躺喂药,以防药液进入
气管,发生呛咳或误吸。 通常饮用40~60℃温开水行口服用药,禁用茶水、咖啡、饮料等服药。 婴幼儿、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服用固体药时,需研碎再口服。 对于肠溶片、控释片、缓释片、舌下含片,切忌研碎或嚼碎。 遵医嘱增加或停用某种药物时,应及时告知患者。 服用多种药物时,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
概述
给药(drug administration)即药物治疗,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口服给药

口服给药
-胰岛素
4
口服给药:
优点:给药方式简便,无创,不直接损伤 皮肤或粘膜,药品价格相对低廉 缺点:吸收慢、起效慢、胃肠反应 不适用:急救、吞咽功能障碍、意识 不 清、呕吐不止、禁食等患者。
5
重点掌握
口服给药法: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 收入血,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局部或全身,达 到治疗疾病的方法。 最常用、最方便、又较经济、安全的给 药方法。 不宜用于:急救、吞咽功能障碍、意识 不清、呕吐不止、禁食等病人。
第十二章
给 药
administering
medication
1
第 二 节 口 服 给 药 法
administering oral medications
2
1、掌握口服给药法及 注意事项。
2、态度认真,一丝不苟。
3
给药的目的
治疗疾病 -抗生素 减轻症状 -甘露醇 预防疾病 -乙肝疫苗 协助诊断 -造影剂 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24
Nursing plan and Implement----思考题:
1)如何备固体药? 药匙 2)对婴幼儿、鼻饲、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应如何给药?研碎 3)如何发水剂药? 量杯 4)所需药液量不足1ml时,应如何发药? 滴管 5)服用下列药物,如何对患者进行指导? 抗生素类药物 准时 饭前 健胃药、助消化药、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物 饭后 对呼吸道粘膜起安抚作用的药物 勿饮水 磺胺类;强心甙;对牙齿有腐蚀/染色的药物
6
目的:

通过口服给药, 达到减轻症状、治疗 疾病、维持正常生理 功能、协助诊断、预
防疾病的目的
7
口服给药法—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并解释 2、患者准备 3、护士自身准备

口服给药法ppt课件免费

口服给药法ppt课件免费

代谢产物通过胆汁排泄 。
未被代谢的药物和代谢 产物通过肾脏排泄。
口服给药法的药物动力学
血药浓度
口服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随时 间变化。
吸收半衰期
药物从胃肠道吸收到血液中所 需的时间。
分布容积
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广泛程度。
清除率
药物从体内清除的速度。
03
口服给药法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口服给药法的应用范围
适用于一般常见的疾病
口服给药法的吸收机制
01
02
03
04
胃肠吸收
口服药物在胃肠道中被吸收进 入血液循环。
细胞膜通透性
药物通过胃肠上皮细胞膜进入 血液。
药物稳定性
药物在胃肠道中稳定,不易被 分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食物影响
食物成分可影响药物的吸收。
口服给药法的代谢过程
肝脏代谢
酶促反应
胆汁排泄
肾脏排泄
口服药物在肝脏中被代 谢。
药物在肝脏中通过酶促 反应进行代谢。
口服给药法的禁忌症与不良反应
禁忌症
有些病人不能使用口服给药法,如吞 咽困难、严重呕吐、肠梗阻等病人。
不良反应
口服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如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过敏反 应等。如果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 止使用药物并咨询医生。
04
口服给药法的药物选择与使用方法
口服给药法的药物选择原则
有效性
培训目标
提高医护人员对口服给药法的认识和掌握程 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培训内容
包括口服给药法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案 例分析等。
培训方式
采用理论授课、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 方式进行培训。
培训时间

口服给药法操作流程

口服给药法操作流程

口服给药法操作流程口服给药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使用方式,它通过口腔吞咽进入胃肠道,被身体吸收利用。

口服给药法操作流程的正确执行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口服给药法的操作流程。

1. 检查药品。

在进行口服给药之前,首先要仔细检查所用药品的名称、剂量、有效期等信息,确保药品的品质和适用性。

同时,还需确认患者是否有过敏史或禁忌症,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 准备用具。

在进行口服给药前,需要准备好用具,包括药品、饮用水、药杯或药匙等。

药杯或药匙要保持清洁,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另外,需要提醒患者准备好饮用水,以便服用药物后及时吞咽。

3. 告知患者。

在进行口服给药前,需要向患者详细说明药品的用途、用法和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应该如何服用药物,以及在服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

同时,还要告知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应该避免的食物或药物,以免影响药效。

4. 服药。

患者在准备好用具并被告知后,可以开始服药。

根据医嘱,将药品放入药杯中或用药匙取药,然后用适量的清水送入口中。

患者应该慢慢地吞咽药物,避免咽下不完整或卡在喉咙中。

5. 清洁用具。

患者服药后,药杯或药匙需要立即清洁干净,以免残留药物或细菌污染。

清洁用具时,可以使用清水和肥皂进行彻底清洗,然后晾干备用。

6. 观察患者。

在患者服药后,需要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过敏症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向医生报告。

另外,还要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口服给药法是一种安全、便捷的药物使用方式,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执行口服给药法的操作流程,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口服给药法操作流程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口服给药操作方法

口服给药操作方法

口服给药操作方法
口服给药是指将药物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通过肠道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起到治疗作用的一种给药方式。

下面是口服给药的操作方法:
1. 选择适当的时间:一般在饭前、饭中或饭后30分钟左右给药效果较好。

有些药物需要空腹服用,有些则需要在饭后服用。

2. 准备药物:根据医嘱准备所需的药物。

如果需要,可以研磨或切割药片以便于吞咽。

3. 洗手:在给药前洗手,确保双手清洁。

4. 口服给药:将药物放入口腔,用清水或温开水送入胃中。

可以用药杯、药勺等辅助工具。

5. 吞咽药物:将药物送入口腔后,将头倾斜至前方,以便药物顺利进入食道。

然后用足够的水将药物吞下去。

避免将药物咬碎或遗漏在口中。

6. 饭后给药:如果需要饭后服药,可在进餐后约30分钟再给药。

7. 记录用药:及时记录用药情况,包括药物名称、剂量、时间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如药物的剂量、服用时间以及辅助工具的选择等。

在给药前最好根据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进行相应的准备和操作。

【实用】口服给药法-护理操作规范

【实用】口服给药法-护理操作规范

口服给药法
(一)目的:
按照医嘱正确为患者实施口服给药,并观察药物作用。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者的体状况、药物过敏史及药物使用情况。

(2)观察患者口咽部是否有溃疡、糜烂等情况。

2、操作要点:
(1)洗手,戴口罩。

(2)根据服药本上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进行配药。

经双人查对后方可发药。

(3)按规定时间送药至床前,核对床号、姓名无误,并呼唤病人姓名后再发药。

帮助病人将所发的药及时服下。

(4)年老、体弱、小儿及危重病人应喂药,鼻饲病人应将研碎药物溶解后从胃管内灌入,灌注药物前要检查胃管是否在胃中,灌注药物后注入少量温开水冲狰胃管。

(5)若病人不在或因故暂不能服药者暂不发药并交班。

(6)发药完毕,清理用物。

药杯浸泡消毒、清洗、干燥后备用。

3、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所服的药物药名、服用方法。

(2)告知患者特殊药物服用的注意事项。

(三)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掌握患者所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以及某些药物服用的特殊要求。

3、对服用强心甙类药物的患者,服药前应当先测脉搏、心率、注意其节律变化,如脉率低于60次/分钟或者节律不齐时,不可以服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服给药法
宋燕
1.概念
口服给药是最常用、最方便、又比较安全的给药方法,经口服后被胃道吸收入血,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局部或全身组织,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给药程序
【目的】
协助患者遵照医嘱安全、正确地服下药物,以达到减轻症状、治疗疾病、维持正常功能、协助诊断、预防疾病的目的。

【评估】
病人的病情及其治疗情况,是否适合口服给药,有无口腔、食道疾患,有无吞咽困难及呕吐,服药的自理能力,对给药计划的了解、认识和合作程度。

【计划】
用物准备:药物、、乳钵、研锤、、、药杯、纸巾、纸片、小水壶、小药牌、服药本、发药盘病人准备:解释用药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环境准备:备药环境清洁、安静、有足够的照明。

【实施】
备药:准备好用物,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备药顺序是固体→水→油。

根据药物型采取不同的取药方法。

固体药物用药匙、液体药物用量杯;药液不足1ml时须用滴管15滴为1ml ;备好药后,再次查对。

发药:在床旁再次查对正确无误后,将药物分发给病人,服用后收回小药杯;对服药有困难的病人应协助服药发药后的处理:药杯处理清洁发药盘、发药车;整理药柜。

【评价】
按要求正确发药;严格遵守原则。

3健康教育
(1)抗生素及类药物应准时服药。

(2)健胃药要在饭前服用。

(3)帮助消化或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应饭后服用。

(4)对有安抚作用的,服用后不宜立即饮水:对粘膜起安抚作用,服后不宜饮水以免冲淡药物,降低疗效。

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则最后服用。

(5)对牙齿有腐蚀作用的应用吸管服用,服药后应漱口。

(6)服用某些的药物服用后应大量饮水:和发汗药服后宜多饮水,前者由肾脏排出,尿少时易析出结晶,引起堵塞。

后者起发汗降温,增强药物疗效的作用。

(7)药物应在服用前测量病人的:强心甙类药物如、服前应先测脉率、心率,注意其节律变化,如果脉率低于60次/分或脉律不齐,应停服药并报告医生。

(8)有的药物应分时服用。

(9)服用也要根据其不同的治疗作用在不同的时间服用。

4 .特殊取药方法
(1) 油剂、按滴计算的药液或药量不足1ml时,在药杯内倒入温开水,用滴管吸取,以15滴为1ml。

(2)片剂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拿。

5 .优缺点
优点:1、给药方式简便。

2、不直接损伤皮肤或黏膜。

3、药品生产成本较低,价格相对较低廉,故能口服给药者不首选给药。

缺点:1、不清或病人不宜采用;2、吸收较慢且不规则,药效易受胃肠功能及胃肠内容物的影响;3、某些药物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作用;4、某些药物,如、口服易被破坏而失效,只能给药。

6 各种口服药物的服药时间
口服药可因剂型不同而影响其。

的快慢和胃酸浓度等因素也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和利用。

因此,应根据病情,用药的目的和药物吸收快慢决定服药时间,如空腹、饭前、饭后、睡前等。

(1)给药:要求药物充分吸收,奏效快而无刺激性的药物可在服用。

因为时胃和小肠内基本无食物,服药后不会受食物干扰而影响吸收,使药物能保持较高浓度,迅速发挥作用。

(2)饭前服药(饭前30分钟):健药、、蛋白酶等药物,在饭前服用可促进液分泌,增进食欲。

抗生素类药物,饭前服用因无食物干扰可使药物在血中的浓度提高。

(3)饭后服药:胃中有食物,可减轻药物的刺激。

凡是助消化的药物以及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均宜在饭后服用。

如硫酸亚酸、等都对胃粘膜有刺激性,易产生恶心呕吐。

故在饭后服用与食物混合可减轻其刺激性。

(4)睡前服药(睡前30分钟):诱导入睡,应在睡前服,如安定、等。

缓泻药如、液体油等也在睡前服用,服药后于翌晨即可排便。

7 临床潜在问题和护理措施
【对药物有】
原因分析: a、食道阻塞。

b、口咽或食道干燥。

c、病人体位不当。

d、药物不可口。

护理措施: a、改变药物型态,利用与杵碎磨药物。

b、协助病员改变原有体位。

c、吞药前先湿润口咽。

d、在不影响的前提下,可将药物混合于果汁或汽水服下,或将药物放于处,此处味蕾数少可减少异味的感觉。

【对药物有】
原因分析:a、病员为,对此药有过敏反应。

b、药物变质或不纯。

症状观察:局部或全身有皮疹或荨麻疹,发热。

严重者可有或症状。

护理措施:a、立即停止给药并保存药物。

b、立即通知医师并给于抗药物。

c、若有严重过敏反应,并有全身症状应立即平卧,给予,观察。

给予心理支持以降低病员的恐惧害怕。

准备并做好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