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给药法操作流程
口服给药操作流程

口服给药操作流程口服给药是常见的给药方式之一,一般用于患者需要长期用药以及不需要立即发挥治疗效果的情况下。
下面是口服给药的详细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首先,护士或医生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药物以及辅助工具,包括药品、治疗卡、药杯、开水等。
确保药品的有效期和有效性,仔细检查药品的包装,确认是否已经过期或者损坏。
2.患者沟通在给药前,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口服给药的目的、药物治疗效果、用法用量等信息,并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3.患者准备患者需要保持合适的坐姿或卧姿,便于药物的顺利进入胃肠道。
如果患者有特殊情况,如低血压、心衰等,需要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调整姿势以保证安全。
4.确认身份医护人员需要确认患者的身份,并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住院号等。
5.口服给药操作(1)医护人员需要先洗手并戴上手套,以保证操作的无菌。
(2)打开药瓶之前,医护人员需要正确识别药品,并仔细核对医嘱与药品是否一致。
(3)使用干净的药杯将所需剂量的药物取出,避免手接触药物。
(4)使用清水或温开水将药物溶解或稀释后,让患者进食。
药物溶解或稀释的时间和条件应该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使用要求来确定。
(5)给药时,告诉患者如何正确服药,并提醒患者忌口、饮水等事项,以防药物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
(6)注意观察患者的吞咽情况,并提醒患者避免吞咽不畅或窒息的情况。
6.监测在给药后,医护人员需要留意患者的反应和副作用,如呕吐、腹泻、过敏反应等。
并根据患者的身体反应,调整用药的剂量或频率。
7.记录医护人员需要在治疗卡或患者的病历中记录给药的时间、剂量、途径、药物名称等详细信息,以便于随时查阅和监测。
8.整理清洁给药结束后,医护人员需要将相关的药品、器械整理干净,注意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总结:口服给药是一种安全且常见的治疗方法,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给药的准确性和患者的安全性。
同时,患者也需要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并留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完整版)口服给药操作程序及评价标准

伍禁忌,可以放在同一药杯内,单一包装 5
的,在发给患者时拆开包装
(6)水剂:摇匀药液一打开瓶盖一手持量
杯,拇指置于所需刻度,并使其刻度与视
线平;另一手持药瓶签的一面朝上,倒药
液至所需刻度一将药液倒入药杯(药量不足 lml的,先在药杯倒入少许温开水,再用滴
3
管滴入,不同药液分杯装,lml=15滴)
操作 (7)双人核对后,盖治疗巾备用。整理物品 5
的注意事项
1. 摆药
( 1)执行医嘱填写口服药卡 (2)着装,洗手,物品准备符合要求 (3)将药卡插入药盘内 (4)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按患者床号及固一 水一油顺序逐个摆药 (5)固体:一手取药瓶,瓶签朝向自己,另
2 3 2 3 2
一手用药匙取出所需药量,放入药杯。同
一患者的几种药物,如没有拮抗作用及配
口服给药操作程序及评价标准
科室:
应试者:
得分:
项目
质量标准
标 准 分
存在问 题
扣 分
操作 前评 估及 准备 20分
1. 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药物过 5
敏史,药物使用情况
5
2. 观察患者口腔食管疾病,有无吞咽 5
困难及呕吐,服药自理能力
5
3. 解释给药的目的及注意情况
4. 患者了解服药后再次核对。危重患者应喂药,.身
饲患者将药碾碎水解后注入,并用少许水
冲管 (5)整理用物,药杯按要求做相应处理,清 洁发药盘 (6)随时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异常情况 及时与医生联系,酌情处理
1.告知患者所服药的名称,目的、服用方
3
指导 法、作用、不良反应 患10者分2.告知患者特殊药物服用的注意事项
6.抗生素及磺胺类要准时服,以保证有效的 血药浓度
口服给药操作流程

(操作) 3.这是消毒棉球,给您擦擦手,然后吃药,保证卫生。
(终末) 4.如果服用后出现不适,请及时告诉我们,我们也会经常来看您的。
注意事项:
8
6.协助病人采取舒适卧位
5
7.协助病人擦手或手卫生消毒
5
8.倒温开水,协助并确认病人服下
5
9.收回药杯,查对有无漏发,因故未服者取回药并交班
5
10.洗手
5
11.观察药物反应,作必要记录
10
终末
处理
1.整理、清洁药盘
3
2.药袋(小药杯)弃于普通垃圾袋内,擦手棉球弃于医用感染垃圾袋内
2
沟通
示范
(核对) 1.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口服给药操作流程
项目
内 容
分值
目的
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和利用,达到治疗目的
6
评估
1.病人的年龄、病情及治疗情况,是否合适口服给药等
3
2.病人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3
3.解释药物的名称、药理5
1.用物:发药车、药盘、口服卡、药杯、水壶及温开水、饮水管、擦手棉球(免洗手消毒液)、一次性弯盘、(临时口服给药时备病历)
8
流程
1.临时口服给药时双人核对病历及口服卡(包括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根据口服卡摆药,请第二人查对所摆药品
10
2.长期口服给药时查对口服卡及所摆药品
3.推发药车,带口服卡、药品、温开水、一次性弯盘、擦手棉球等到床边
6
4.双向核对床号、姓名
基础护理操作规程-给药法

基础护理操作规程-给药法(一)口服给药法1.摆药(病房摆药)按医嘱准备住院病人口服药。
正确提供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
(1)用物:药柜(备有各种药物及用具,如量杯、滴管、乳钵、药匙、纱布或小毛巾),发药盘或发药车,药杯,服药单。
(2)操作要点:①洗手、戴口罩,将用物备齐。
②核对服药单。
③摆固体药物,应用药匙取,药粉或含化药物须另用纸包后放入杯内。
④摆药过程中,严格核对药瓶标签3遍,取药前、取药中、取药后各核对1遍。
⑤摆水剂时应用量杯计量。
先将药水摇匀,再手持量杯或带刻度的药杯,拇指在所需刻度处,使之与视线同一水平,右手持药瓶,标签朝向掌心,倒毕以湿纱布擦净瓶口,放回原处。
⑥药液量不足1ml时,须用滴管测量(1ml-15滴),将药液滴入盛少许凉开水的药杯内,以免黏附杯上。
⑦药物全部摆完后,与服药单查对1次。
对婴幼儿和鼻饲或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将药片研碎后用纸包好放一药杯内。
⑧清洗滴管、乳钵等,整理药柜。
⑨经第2人核对后发药。
2.发药(1)目的:按医嘱将口服药发给病人,并指导、协助病人服下。
(2)用物:温度适宜的白开水,服药单,发药盘或发药车。
(3)操作要点:①洗手,戴口罩;②按规定时间送药至床前,核对床号、姓名无误后发药。
帮助病人及时服下;③老人、体弱者、小儿及危重病人应喂药,鼻饲病人应将研碎药液溶解后从胃管内灌入,并注入少量温开水冲净;④若病人不在或因故暂不能服药者应将药品取回保管并交班;⑤药杯浸泡消毒,清洗干燥后备用。
(4)注意事项:①摆药、发药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药方法及时间。
②剂量要准确,同时服用几种水剂时,应分别倒入各自药杯内。
同时服用两杯以上药物时应一次取离药盘,以免再次取药时拿错。
③如病情需要或系幼儿,可将药片磨碎后送服。
④严格依照医嘱按时给药。
因特殊情况暂不发药,要做好交班。
⑤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应在使用前了解病人有无过敏史,使用中须加强病情观察。
口服给药操作流程图

评估患者
↓
药物准备
↓
发药
临床安全用药流程(口服药)
要点说明
1.评估患者病情、治疗情况、适合口服给药的时机及体位
→ 2.评估患者的服药能力及给药方式:婴幼儿、管饲或吞咽困难 等患者需将药物碾碎,昏迷患者不宜进行口服给药
1.检查药品质量,保证药品在有效期内
→ 2.双人核对,保证药品与服药单一致,核对内容包括:患者床 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用药时间、药物质量
腹时服用 (2)缓释片、肠溶片、胶囊应整片吞服,不宜嚼碎服用 (3)对牙齿有腐蚀作用的药物,如酸类和铁剂,应用吸管吸 服后簌口以保护牙齿 (4)对呼吸道粘膜起安抚作用的药物,服用后不宜立即饮水 (5)服用磺胺类药物的患者,告知患者服药后多饮水 (6)服用强心甙类药品,需要监测患者的心率、节律,脉率 低于每分钟60次或节律不齐时,应暂停服用,并告知医生 5.患者服药后,护士再次核对并在医嘱单或服药单签名确认
告知患者药品的服用方法健胃药宜饭前服用助消化药及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品宜在饭后服用催眠药在饭前服用驱虫药宜在空腹或半空腹时服用2缓释片肠溶片胶囊应整片吞服不宜嚼碎服用3对牙齿有腐蚀作用的药物如酸类和铁剂应用吸管吸服后簌口以保护牙齿4对呼吸道粘膜起安抚作用的药物服用后不宜立即饮水5服用磺胺类药物的患者告知患者服药后多饮水6服用强心甙类药品需要监测患者的心率节律脉率低于每分钟60次或节律不齐时应暂停服用并告知医生5
1.护士洗手、戴口罩,携带发药盘(车)、药品、服药单、温 开水等至患者床边 2.使用两种以上的身份识别方式,双人核对患者信息,并邀请
→ 患者或家属参与核对 3.告知患者服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4.解答患者或家属有关服药的疑问 5.对于因手术、检查等暂时不服药者,待患者返回病房或可以 服药时才发药给患者,并做好交接班
口服给药法操作流程

保证患者安全, 正确服用药物
操作流程:
核对→评估→告知→准备→实施→观察与记录
核对 医嘱、患者、药物
要点说明
1、严格执行查对制 度
2、检查药品质量, 不得使用变质或 失效的药物
评
1、患者病情、合作能力
2、用药史、家族史、不 良反应史
3、进食能力、方式和安 全性
4、药物相关知识的知晓 程度
实施
1、在规定时间内携带医嘱、药物、温开水到病床 2、再次核对 3、给药 4、协助患者服药,并说明注意事项 5、再次查对患者,协助舒适体位 6、整理:药杯作相应处理,清洁服药车(盘)
要点说明
1、抗排斥药、抗凝药、精神镇静类等特殊药物,服药时间要精确 2、每一患者的所有药物应一次取离药盒,以减少错误 3、确保服药到口。若患者不在或因故暂不能服药,应将药物带回保
估
要点说明
1、对自理服药能力缺陷者应协 助服药
2、有吞咽困难如脑血管意外球 麻痹患者服药时应防误吸
3、呕吐者应在呕吐间隙期给药, 剧烈呕吐者不宜口服给药
4、口服降糖药、降压药前先评 估血糖、血压、必要时通报 医生
告知
药物的作用、方法、 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1、操作者:洗手
2、环境:营造无 干扰的给药环境
管,适时再发或交班 4、管饲患者须将碾碎的药物溶解后注入,再用温开水冲净胃管 5、如患者对服药提出疑问,应重新核查 6、服用碘剂的患者可将碘剂滴入食物中服用,确保剂量准确 7、注意服药后有无呕吐,若有则视情况是否需补发药物 8、药杯按要求定期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观察与记录
1、发药完毕,在 口服药单上签 名
2、随时观察用药 后的效果及不 良反应,必要 时记录
要点说明
口服给药法操作流程

口服给药法操作流程口服给药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使用方式,它通过口腔吞咽进入胃肠道,被身体吸收利用。
口服给药法操作流程的正确执行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口服给药法的操作流程。
1. 检查药品。
在进行口服给药之前,首先要仔细检查所用药品的名称、剂量、有效期等信息,确保药品的品质和适用性。
同时,还需确认患者是否有过敏史或禁忌症,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 准备用具。
在进行口服给药前,需要准备好用具,包括药品、饮用水、药杯或药匙等。
药杯或药匙要保持清洁,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另外,需要提醒患者准备好饮用水,以便服用药物后及时吞咽。
3. 告知患者。
在进行口服给药前,需要向患者详细说明药品的用途、用法和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应该如何服用药物,以及在服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
同时,还要告知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应该避免的食物或药物,以免影响药效。
4. 服药。
患者在准备好用具并被告知后,可以开始服药。
根据医嘱,将药品放入药杯中或用药匙取药,然后用适量的清水送入口中。
患者应该慢慢地吞咽药物,避免咽下不完整或卡在喉咙中。
5. 清洁用具。
患者服药后,药杯或药匙需要立即清洁干净,以免残留药物或细菌污染。
清洁用具时,可以使用清水和肥皂进行彻底清洗,然后晾干备用。
6. 观察患者。
在患者服药后,需要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过敏症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向医生报告。
另外,还要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口服给药法是一种安全、便捷的药物使用方式,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执行口服给药法的操作流程,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口服给药法操作流程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口服给药操作方法

口服给药操作方法
口服给药是指将药物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通过肠道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起到治疗作用的一种给药方式。
下面是口服给药的操作方法:
1. 选择适当的时间:一般在饭前、饭中或饭后30分钟左右给药效果较好。
有些药物需要空腹服用,有些则需要在饭后服用。
2. 准备药物:根据医嘱准备所需的药物。
如果需要,可以研磨或切割药片以便于吞咽。
3. 洗手:在给药前洗手,确保双手清洁。
4. 口服给药:将药物放入口腔,用清水或温开水送入胃中。
可以用药杯、药勺等辅助工具。
5. 吞咽药物:将药物送入口腔后,将头倾斜至前方,以便药物顺利进入食道。
然后用足够的水将药物吞下去。
避免将药物咬碎或遗漏在口中。
6. 饭后给药:如果需要饭后服药,可在进餐后约30分钟再给药。
7. 记录用药:及时记录用药情况,包括药物名称、剂量、时间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如药物的剂量、服用时间以及辅助工具的选择等。
在给药前最好根据医生或药剂师的指导进行相应的准备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
1、在规定时间内携带医嘱、药物、温开水到病床 2、再次核对 3、给药 4、协助患者服药,并说明注意事项 5、再次查对患者,协助舒适体位 6、整理:药杯作相应处理,清洁服药车(盘)
要点说明
1、抗排斥药、抗凝药、精神镇静类等特殊药物,服药时间要精确 2、每一患者的所有药物应一次取离药盒,以减少错误 3、确保服药到口。若患者不在或因故暂不能服药,应将药物带回保
张玉玲
护理目标
保证患者安全, 正确服用药物
操作流程:
核对→评估→告知→准备→实施→观察与记录
核对 医嘱、患者、药物
要点说明
1、严格执行查对制 度
2、检查药品质量, 不得使用变质或 失效的药物
核对医嘱
•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1)三查:药物治疗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 (2)十对:床号、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药名、剂
❖ <2>环境的评估
每个病房应配备室温计 冬季病房的温度调节:22 ~24℃,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 夏季病房的温度调节:27 ℃,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 室温过高:会影响机体散热而使病人感到烦躁。 室温过低:病人易着凉,肌肉可紧张。 室内湿度过高:空气潮湿,有利于细菌繁殖,同时机体水分蒸发慢,病 人
感到闷热、不适。
室内湿度过低:空气干燥,机体水分蒸发快,而散失大量热能,导致呼吸 道黏膜干燥,咽痛、口渴,对气管切开和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十分不利。
通风:为保持空气新鲜,病室内应定时开窗、开门通风换气,可以调节室 内温度和湿度,增加氧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及空气中微生物的密度,并 使人心情愉快,每日应有2~3次/日,每次通风30分钟左右。
量、浓度、方法、时间。 (3)检查药品质量 凡没有标签或标签模糊,药物已过期,
药物有变质、混浊、发霉、沉淀等情况均不可使用。
• 2.正确实施给药
做到“五准确”即准确的时间、准确的药物剂量、准确 的药物浓度、准确的给药途径、准确的病、合作能力
2、用药史、家族史、不 良反应史
3、进食能力、方式和安 全性
4、药物相关知识的知晓 程度
估
要点说明
1、对自理服药能力缺陷者应协 助服药
2、有吞咽困难如脑血管意外球 麻痹患者服药时应防误吸
3、呕吐者应在呕吐间隙期给药, 剧烈呕吐者不宜口服给药
4、口服降糖药、降压药前先评 估血糖、血压、必要时通报 医生
<1>患者的评估 1.了解患者的有关情况,如做特殊检查、手术等必须禁食者暂时不发药,并做好交 接班. 2.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家族史、不良反应史。 3.进食能力、方式和安全性 合作的患者:护士认真核对后,为病人倒水,待病人服后方可离开。如病人不在 或因故暂时不能服药,应将药带回保管,必要时交班。 不合作的病人: 1)危重病人:不能自行服药的危重病人应畏服;鼻饲者将药研碎,用温水溶解后 从胃管内灌入,再注入少量温水冲净。 2)儿童病人:1.婴儿:用塑胶滴管或塑胶注射器给药:抬高婴儿头及肩,用拇指 压下颌以使口张开,将滴管或注射器置于舌中央,轻滴药物至舌上,给药速度宜 慢避免哽塞;也可将婴儿抱起放在两膝之间喂药;婴儿哭闹时不可喂药,以免呛 入气管及呕吐。不可将药与乳汁混合喂养。 2.幼儿:可直接用药杯或汤匙喂药,从患儿嘴角顺口颊方向慢慢倒入,如患儿不合 作,可将小匙留在口中片刻,待咽下后再取出,或轻轻捏动双颊,使之吞咽。切 勿捏住双侧鼻孔喂药,以免药液吸入呼吸道,造成气管内异物,甚至发生窒息。 也可让患儿自己握住药杯,自行服药。 3.年长儿:应训练其自愿服药,耐心说服,不可粗暴强迫,应协助患儿确将药物服 下后方可离去。
告知
药物的作用、方法、 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1、操作者:洗手
2、环境:营造无 干扰的给药环境
准备
3、用物:医嘱、 药物、适宜温度 的水、药杯
4、患者:合适的 服药时机及服药 体位
要点说明
1、婴幼儿、管饲或吞咽困难者需将药片 研碎
2、避免用茶水送服药物
3、服药时机:健胃药饭前服、助消化药 及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饭后服、催 眠药睡前服、驱虫药空腹服或半空腹 服等
管,适时再发或交班 4、管饲患者须将碾碎的药物溶解后注入,再用温开水冲净胃管 5、如患者对服药提出疑问,应重新核查 6、服用碘剂的患者可将碘剂滴入食物中服用,确保剂量准确 7、注意服药后有无呕吐,若有则视情况是否需补发药物 8、药杯按要求定期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观察与记录
1、发药完毕,在 口服药单上签 名
2、随时观察用药 后的效果及不 良反应,必要 时记录
要点说明
如有异常,及时 与医生联系, 酌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