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五首》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共2套)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共2套)

《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11.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竦shǒng 峙萧瑟sè白沙堤díB.忽见jiàn 啄zhuó春泥惊鹊quèC.沧cāng海茅檐yán 碣jié石D.澹澹zhàn 鸣蝉chán 枯藤téng2.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明月别枝惊雀,清风半夜鸣蝉。

B.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C.枯滕老枝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D.乡书何处达,归燕洛阳边。

3.下列诗句不是对仗的一项是()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4.将下面诗句,作者及出处用直线连接起来。

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王湾《观沧海》②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辛弃疾《次北固山下》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曹操《钱塘湖春行》④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马致远《西江月》⑤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白居易《天净沙秋思》5.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含义,回答句后括号中问题。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是“来到”还是“登上”?)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惊”和“鸣”是否分别专写“鹊”和“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语段点将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是________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体例上属于________诗,内容上属_______ _之作。

2.解释加粗词语。

次北固山下次:________________。

客路青山下客路:________________。

乡书何处达乡书: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古代诗歌五首》测试(一)《登幽州台歌》1、诗人俯仰古今,倾吐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满腔忧愤之情的诗句是:2、登楼眺望,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情绪的诗句是3.赏析该诗,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B.颔联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C.颈联“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为“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

”D.尾联“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

4.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5.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二)《望岳》一、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2.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的句子是3.写出细望之所见,表达作者心情激荡和眼界开阔的句子4.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的语句二、1.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A.由近望到远望B.由远望到近望C.由俯视到仰视D.由仰视到俯视2.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3.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望岳
一、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 人被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 由盛而衰的历史。主要作品有“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 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其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有《杜工部集》传世。
四、问题归纳
1.《游山西村》首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
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和好客的习俗。农民生活本来贫苦,但遇到丰年也要酿点酒,宰鸡杀 猪,庆祝一番,同时也要邀朋友来共庆。这是多么淳厚的乡风。“莫笑”一句表现出农民的厚道。
2. 颈联描绘了何样的风土人情?
写出了山西农村淳朴的风土人情。村中人穿着朴素正是民风民俗的体现,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和对美 好愿望的企盼使整个乡村洋溢着生机和喜庆氛围。看到这些情景,诗人感到新奇和亲切。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意思是:不怕浮云遮住我远眺的视线,当然是因为置身在最 高层。现在常用意: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
吓倒。其实,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等各方面,也都需要站得高,方能看得远。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山峦重叠,溪水曲折,好像没了路,正迷惘间,绿 柳成荫,繁花似锦,又出现一个村落。现在常用来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希望。
三、课文翻译
注释
腊酒:腊月酿造的酒。
足鸡豚(tún):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这里指猪肉。
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叩(kòu)门:敲门。
译文
不要取笑农家过年的酒不好,丰收年他们请客人也会菜肴丰足。(我走在山路上)山峦重叠,溪水 曲折,(草木茂盛,迷蒙一片)好像没了路,正迷惘间,(忽然眼前一片)绿柳成荫,繁花似锦, 又出现一个村落。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村民们衣着朴 素,古风犹存。从今以后如果允许趁着月明来闲游,我拄着拐杖随时都会在夜里敲你家的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悠悠(yōu)怆然(zhuàng)涕下(tì)B.未了(liǎo)决眦(zì)C.箫鼓(xiāo)叩门(kòu)D.萋萋(qī)忧郁(yōu)岱宗(dài)XXX(céng)伫立(zhù)衣冠(guān)吟鞭(yín)涉足(shè)鸡豚(tún)2.给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独怆然而涕下()A.眼泪B.鼻涕2)齐鲁青未了()A.结束B.不尽3)阴阳割昏晓()A.黑色B.昏迷C.昏暗4)会当凌绝顶()A.恰逢B.应该会C.终当,终要3.下面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按原文内容默写。

1)《望岳》中表现XXX勇于攀登、俯视统统的雄心和睦概的诗句是2)《登飞来峰》中含有深刻哲理的诗句是“3)《游山西村》中景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4)《己亥杂诗(其五)》中表达诗人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的诗句是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8题。

XXX唐]XXXXXX如何?XXX未了。

造化XXX,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歌,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全诗紧扣诗题《望岳》,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意境开阔。

B.首联以设问提起,表达了诗人看见泰山时的惊喜和仰慕之情。

C.颈联写了XXX的人和归林的鸟,表现了墨客归隐山林的志趣。

D.尾联由望岳而生登岳之志,表现了墨客“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决心。

7.在我国文学史上,歌颂泰山的作品很多,XXX的《望岳》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以下阐发毛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chuàng)然而涕下!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le)。

C.荡胸生曾云,决眦.(zì)入归鸟。

D.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

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不尽)A.独怆然....而涕下(悲伤的样子)B.齐鲁青未了C.自缘.身在最高层(因为)D.拄杖无时..夜叩门(没有时间)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文学家B.《登飞来峰》——王安石——宋——唐宋八大家C.《望岳》——杜甫——唐——浪漫主义诗人D.《已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清——思想家、文学家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是近体诗的一种,常见的有五律和七律。

B.杜甫,字子美,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C.“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陆游。

D.《己亥杂诗》(其五)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清代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

5.下列对《望岳》这首唐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中无一“望”字,却句句向岳而望,自近而远,由朝至暮,从泰山整体到泰山周围。

B.开篇一问一答,写泰山横跨齐鲁,郁郁葱葱,表现出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C.诗中三、四句写大自然把种种神奇秀丽的景致都集聚于泰山,泰山的白天晚上明暗不同。

D.诗中五、六句由动景到静景,写诗人仰见层云涌动、飞鸟还林,内心激荡不已。

6.下列对《登幽州台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诗中“古人”“来者”指的是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B.“念天地之悠悠”是以空间的广阔衬托孤寂之感。

C.诗人“独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

D.“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诗人因此有感而发。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精选课时练习(含答案)-1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精选课时练习(含答案)-1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精选课时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字词书写1.给加点字注音。

怆.然(______)涕.下(______)岱.宗(______)青未了.(______)决眦.(______)千寻.塔(______)自缘.(______)鸡豚.(______)叩.门(______)腊.酒(______)浑.(______)2.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chuàng(____)然tì(____)下岱.宗(____)决眦.(____)鸡豚.(____)xiāo(____)鼓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造化钟.神秀钟:____(2)自缘.身在最高层缘:___(3)从今若许..闲乘月若许:_____(4)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____二、选择题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独.怆然而涕下B.一览众山小.C.莫笑农家腊酒浑.D.拄杖无时.夜叩门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6.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B.《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C.《游山西村》是一首纪游抒情诗,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D.《己亥杂诗》一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 《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 《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怆.然(chàng) 涕.下(dì) 岱宗天地悠悠B.鸡豚.(tún) 萧.鼓(xiāo) 造化柳暗花名C.蜡.酒(là) 决眦.(zī) 吟鞭山穷水复D.拄.杖(zhǔ) 叩.门(kòu) 神秀鸡鸣日升2.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一场春雨之后,漫山遍野都是雪白的梨花,绽放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B.楼兰古国原址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C.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它是我们战无不胜的法宝利器。

D.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B.美妙的文辞得益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

C.《舌尖上的中国》炫耀了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

D.我市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存我们赖以生活的共同家园。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当地球穿过这条尘埃带时,这些流星体便会落入地球的怀抱中。

②人们不禁要问,这些陨石是从哪里来的?③受到其他天体引力的影响,它们会慢慢扩散开来,在慧星轨道上形成一条尘埃带。

④当然这也可能是慧星靠近太阳时抛洒出的流星体。

⑤它们大部分可能来自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受到火星、木星的影响,它们自身的轨道渐渐产生偏离以至于闯入地球。

A.②④③①⑤B.②⑤④③①C.④③⑤②①D.④⑤①③②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

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却未必,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能看见。

A.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所以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

可是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

B.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虽然形式上是我所有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十课 古代诗歌五首 同步练习题(解析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十课 古代诗歌五首 同步练习题(解析版)

20 古代诗歌五首教材知识自测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怆.然()dài宗()豚.()kòu门()2.文学常识填空。

(1)杜甫,字,唐代伟大的主义诗人,杜甫被后人称为“”,他的诗被称为“”。

杜甫的诗歌大多集于《》。

(2)王安石,字,号,北宋著名的家、家、家、家。

王安石的散文、,有很强的说服力。

其诗擅长于与。

有《》、《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3)陆游,字,号,南宋家、家、诗人。

陆游的诗语言、章法,兼具李白的与杜甫的,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3.主题思想填空。

(1)《登幽州台歌》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和之情。

(2)《登飞来峰》通过写登飞来峰远眺的,表达了诗人、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已亥杂诗》抒发了自己辞官司离京时的,展示了诗人、,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和。

课内综合实践1.划分《登幽州台歌》朗读节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诗句默写。

《登幽州台歌》中表达诗人孤单悲苦心绪的诗句是:,。

(1)(2)《望岳》中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的句子(4)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流传最广,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是:,。

(5)一些德高望重的老教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这种奉献精神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称道的:,。

3.对《望岳》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4.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导航
1.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生动
2.运用想像展示诗歌的画面
3.感悟诗中蕴含的感情
一、基础部分
1.给下边加粗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1)碣石A.jiéB.jiē()
(2)澹澹A.zhān B.dàn ()
(3)竦峙A.sǒnɡB.shù()
(4)啄A.zuóB.zhuó()
(5)堤A.tíB.dī()
2.填空
(1)曹操,字_______,东汉末年的_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_人。

与儿子_______、________共称“三曹”。

(2)白居易,字_______,_______代大诗人。

你还知道他的诗有______________。

(3)《西江月》作者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______朝人,著名的_______词人。

(4)《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_______名,“秋思”是_______,这首小令是马致远最著名的代表作,被称为“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竦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幸甚至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八个星天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写诗句。

(1)《观沧海》极力描写大海的壮阔及由此而想像的景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钱塘湖春行》写春天迷人动感的四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画龙点睛地将景中之意达到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几首诗,完成5~12题。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5.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是()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惊”和“鸣”不是分别“鹊”和“蝉”的,而是说“鹊”“蝉”“惊”“鸣”
D.“见”,读jiàn,见到的意思
6.词中以______________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7.从全词看,是生机勃勃的农村风光和令人喜悦的______________,唤起了词人辛弃疾的愉快心意。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本诗是一首_______诗,题目为《_______》,选自《_______》,作者_______。

9.本诗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的景物,时令是______________天,描写的景物有春水春云,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1.本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诗歌抒写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2.发挥想像依照本诗所写内容,试作一幅水墨画。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14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横塘
范成大
黄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柳系画船。

13.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诗首句的“故人”是老朋友的意思,这里指孟浩然和李白这两个人。

这句隐约吐露出一片惋惜之情。

B.李诗中的“烟花三月”的“烟花”是指繁花盛开的绚烂的春景,扬州即标题所说的广陵;范诗中的“绿一川”是说满眼平川都披上了春天的绿装。

C.范诗中的“依然”是说石桥朱塔等古迹还是以前的样子,依旧与春翠大地构成红绿相映的优美画图。

同时,也表现留恋难分的样子。

D.范诗中的“系”是拴住之意,“画船”是指漆得花花绿绿的彩船。

“垂柳系画船”表现出对友人的挽留和依恋,写得情意绵绵。

14.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诗写诗人于黄鹤楼送友人放舟东游,先设想三月杨花,江南春早,继写孤舟渐远,帆影遥没天际。

全诗不言情而情盈于诗。

B.范诗从描写横塘古渡春色又至,古迹依然不变入笔,隐含天地永恒、人生短暂之意。

C.两首诗的前两句都写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和周围景物,含有风景依旧而时光流逝的慨叹。

D.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恋之情,李诗是以目送友人远去而伫立凝望的细节来借景抒情,范诗则以“垂柳系画船”来托物抒情。

三、试一试
15.请举出两组中国古代父子同为作家的姓名、朝代。

参考答案
一、1.(1)A (2)B (3)A (4)B (5)B
2.(1)孟德政治军事诗曹丕曹植
(2)乐天唐《卖炭翁》
(3)辛弃疾幼安稼轩宋爱国
(4)曲牌题目秋思之祖
3.水波荡漾的样子高高地挺立庆幸得很,好极了夜将尽未尽时旅途向阳的树天外七八个星停泊在北固山下
4.(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C 6.七八个星天外7.景象
8.七律钱塘湖春行白氏长庆集白居易
9.钱塘湖(即西湖)春天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绿杨白堤
10.对偶
11.以游子的目光和心态,摄取一组典型景物,组成四幅画面,分别描绘出秋天特有的衰败、萧条、苍凉、没落的自然景象。

抒写了漂泊天涯,远走他乡的游子内心的痛苦及孤独、凄凉的思想感情
12.略
二、13.A 14.C
三、15.①曹操、曹丕、曹植(三国)②苏洵、苏轼、苏辙(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