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学——第八章 旅游服务者的审美要求
《旅游美学》课程标准

《旅游美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旅游美学》课号:091D74D所属学院:旅游学院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类型:选修1.前言1.1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功能是通过对实际旅游景观、文化艺术、饮食文化等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实际景点景区的景观的美学分析能力,最终提高学生旅游审美素质。
前修课程为:无,后续课程是“景观设计与鉴赏”1.2设计思路课程开设依据:通过对本专业工作岗位分析,导游、景区助理管理员、酒店服务管理员是本专业学生的重要岗位,也是学生在专业能力得益继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质,严格来讲,在旅游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美,对游客来讲外出旅游就是来寻找美和感受美,因此作为工作人员应首先懂得感悟美,因此本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
内容选择标准:导游和景区助理管理员工作涉及审美分析及审美能力发挥,通过对这些岗位进一步调研,并经过行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地分析,根据学生实际在岗位中要完成的任务,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为五大块:自然景观美、人文景观美、旅游餐饮住宿美、导游服务美、景区建设美,因此,本课程主要围绕这五块内容开展教学和训练。
项目载体设计思路: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在真实的职业活动情境中学生才能更好地获得职业能力,并获得理论认知水平的发展。
因此,本课程打破了传统的纯理论的教学方式,而是整合工作任务中涉及的专业知识与审美技能,以真实的审美对象为项目载体来开展教学与训练,彻底改变了学与教的行为,同时通过实际工作岗位模拟,让学生在具体岗位上,感受到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内容编排顺序:本课程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采用递进与并列相互结合展现教学内容,例如:在景区审美分析时候,先从单一的景观开始,然后是复杂的综合性旅游景区规划审美。
由此顺序渐近,所选分析对象具有典型性和覆盖型,通过这些审美对象分析,使学生具备一般的审美能力,并学会对典型景观鉴赏,为使学生具有更广的审美能力,课外展开审美能力训练,以实现能力的灵活应用。
旅游美学 第10章 旅游服务者的审美要求

• 三、研究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提高审美水平
• 根据游客的需求类型有针对性地筛选旅游观赏重点及其 相关的审美文化信息,可以说是导游工作成败的关键。
• 四、提高再创造的能力
•
首先,旅游服务者要提高自己的景观鉴赏能力和领悟能力,包括
• 旅游服务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审美修养。 审美修养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旅游服务者应多角度、全 方位地培养自己的自觉审美意识或审美自觉性,提高审美 情趣,使自己的仪表、风度、心灵、语言、情趣和技艺等 方面都符合美的规律,符合个体与社会审美化的发展要求 。
• 二、强化审美敏感性,提高审美能力 • 审美敏感性是指审美觉悟或审美鉴赏能力,从旅
• 三、语言美 • 1、言辞的礼貌性 • 2、措辞的修饰性 • 3、语言的生动性 • 4、语言的针对性
• 四、心灵美
• 心灵美是一切美的核心。也就是善。西方美学家对美 即善的说法颇多。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宣称:“美、节奏 好、和谐,都由于心灵的智慧和善良。”亚里士多德曾说 :“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是因为它是善。”
• 二、饭店工作的礼貌服务
• 旅游饭店被称为“城中之城”、“家外之家”,就是 一个浓缩的社会。作为为旅游者审美活动提供服务的设施 之一,它为旅游者提供了食、住、行、游、娱、购等方面 的服务。饭店的服务要求热情、礼貌、周到。礼貌服务也 体现在饭店的各个部门。
第三节 旅游服务者的美学修养
• 一、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第二节 旅游服务者的美的服务
• 一、导游工作的服务艺术 • (一)导游语言艺术美的基本要求
• 1.准确性 • 2.生动性 • 3.情感性 • 法
旅游美学知识点

旅游美学第一章第一节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可以1750年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出版的专著《美学》第一卷中创立了“美学”这门学科的称号作为标志。
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最早提出和探讨了“美是什么”的问题。
美学家们对美的本质的探索大致分为三类:客观美论,主观美论,主客观关系美论。
审美活动的实质是一种价值活动,美是在这种活动中产生或形成的一种价值。
美是一种可以令人感到愉悦的价值。
美的特征:形象性,感染性,新颖性。
美的事物和现象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它的形象。
美的新颖性特征在社会美和艺术美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美的基本形态可以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自然美可分为“原态自然”和“人化自然”两种形态。
人化自然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被改造,二是一些自然物通过人类的想象,被赋予神化的色彩,从而获得“人化”。
自然美与社会美和艺术美相比,有着自身显著的特征:(1)、突出的自然性(2)、以形式美为重(3)、美具有多面性社会美主要体现在实践活动美、实践主体美、实践成果美。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命活动。
人的美包括外在美和人在美两个方面。
外在美是指人的相貌、体态、服饰、行为、风度等方面。
内在美是指人的精神品质、心灵和情操等等。
艺术美(1)、艺术美来源于生活(2)、艺术美高于现实生活美美感是人类所独具的高级意识,是在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感动。
美感的特征:(1)、具有个人直觉性(2)、美感在个人直觉中潜藏着社会功利(3)、美感的直觉是动情的,具有愉悦性审美的差异性(1)、审美的差异,首先取决于审美主体个性的不同特性(2)、对于性格、气质、兴趣爱好不同的审美主体来说,他们有各自的审美偏好,而文化教养、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的不同会形成千差万别的个性。
审美的共同性:相同的文化心态是构成民族审美情趣的共同性的重要基础。
第二节旅游美学的概念(简答)旅游美学,就是以旅游审美活动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旅游美学》-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0230072课程名称:旅游美学英文名称:Tourism Aesthetics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30学分:2适用对象: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学生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简介旅游美学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具有多种学科交叉性质,涉及到美学原理、旅游学、经济学、建筑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有助于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基于目前文旅融合发展的要求,结合酒店管理的相关知识,本课程立足于旅游酒店的审美专业素养的要求,以酒店管理者、设计师和顾客的复合整体视角,从审美的角度分析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相应的酒店空间环境美化,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系统的与通识化的培养。
本门课程系统详细地介绍了各类丰富的旅游与酒店观赏以及体验资源,,并对当今国内外知名酒店的美学实例进行剖析。
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旅宿资源与体验所需的丰富文化底蕴,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创新性思维,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Tourism aesthetics is a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 for hotel management majors. It has a variety of interdisciplinary natures, involving the principles of aesthetics, tourism, economics, architecture, psych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which will help improv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Based on the current requirements of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relevant knowledge of hotel management, this course i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esthetic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tourism hotels, and analyzes the natural landscape from the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from the composite overall perspective of hotel managers, designers and customers, Humanistic landscape andcorresponding hotel space environment beautification, and systematic and generalized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This cours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various kinds of rich tourism and hotel viewing and experience resources, and analyzes the aesthetic examples of well-known hotels at home and abroad.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hotel management,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they can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rich cultural heritage required for travel and accommodation resources and experience. As students majoring in hotel management, they should carry out some innovative thinking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learning, which will help our country Make a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教学目的:1.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学习与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美学与审美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点。
旅游美学第八章旅游服务美

第八章旅游服务美[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接待服务的不同类型,理解旅游服务的三个不同层次,掌握旅游服务审美的特点,应用旅游服务的美学技巧。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围绕旅游行业中各类服务美展开,介绍了旅游接待服务的不同类型,探讨了服务的三个层次,概述了旅游服务审美的特征,并侧重介绍了旅游服务的美学技巧。
[教学重点]旅游服务的三个层次和审美特征。
[教学难点]旅游服务的美学技巧。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要点讨论。
[实训环节]最美导游——游客在旅途中最希望得到怎样的服务?[教学过程]第一节旅游服务美的形式一、旅游接待服务美的种类(一)酒店接待服务美酒店接待服务主要包括前台接待、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康乐服务等。
酒店接待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塑造服务美:1.结合接待部门和岗位工作需要,统一着装、发饰,妆容典雅秀丽,举止得体,仪态大方,展现仪容仪表美;2.接待人员熟悉工作流程,工作效率高、质量高,能完满完成岗位要求的各项工作;3.接待人员态度热情、服务细致周到,为客人营造一种轻松自然、宾至如归之感;4.以上三点做到和谐统一,同酒店本有的企业文化和主题特色达到完美统一,形成和谐之美。
(二)景区接待服务美景区接待服务主要包括票务服务、入门检票服务、景区讲解服务、景区导乘服务、景区食宿服务、投诉受理服务。
景区接待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塑造服务美:1.结合景区风格特色和工作岗位需要,统一着装、发饰,妆容或典雅秀丽、或配合景区主题,举止得体,仪态大方,展现仪容仪表美;2.服务人员在各自的岗位各司其职,对工作流程非常熟悉,工作效率高、质量高,能完满完成岗位要求的各项工作,能配合其他部门做好工作之间的衔接服务;3.服务人员工作主动、热情诚恳、细致周到,为客人营造出与景区主题风格契合的美好心灵感受。
(三)旅行社接待服务美旅行社接待服务主要包括:旅行社门市接待服务、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导游服务、产品定制服务、售后服务等。
旅游景观审美方法与要求

旅游景观审美方法与要求
旅游景观是指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所见到的自然、人文景观所组成的景观体系,旅游者的审美感受对景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景区管理者需要了解旅游者的审美方法与要求,以更好地提供服务。
本文将介绍旅游景观审美方法与要求。
一、旅游景观审美方法
1.整体性审美法整体性审美法是指通过整体性的角度去审美,是围绕一个整体来进行景观审美,强调景区整体的和谐。
2.细节性审美法细节性审美法是指通过细节方面去体验景观,把景区中细小的物品视为一个审美出发点,强调景区中的细节美。
3.经验性审美法经验性审美法是指通过实践去审美景观,强调亲身体验的重要性。
4.文化性审美法文化性审美法是指通过文化的角度去审美景观,强调景区文化属性的特点。
二、旅游景观审美要求
1.美学要求美学要求是旅游景观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景区颜色、形状、质感等美学特征的统一和和谐。
2.生态要求生态要求是旅游景观必须具备的要求,它强调景区生态的完整性和地球的可持续性。
3.功能要求功能要求是旅游景观必须具备的要求,它要求景区拥有高效的景点、公共设施和活动场所,方便游客的旅游活动。
4.文化要求文化要求是旅游景观必须具备的要求,它要求景区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让游客了解到当地独特的文化特色。
5.安全要求安全要求是旅游景观必须具备的要求,景区应加强游客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游客的安全。
6.服务要求服务要求是旅游景观必须具备的要求,景区应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让游客有一个愉快舒适的旅游体验。
综上所述,旅游景观的审美方法与要求周详,景区管理者在景区设计和建设时应遵循以上几点,使其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游客的审美需求和要求。
培养旅游服务者的审美素养

培养旅游服务者的审美素养引言旅游服务者作为旅游行业中重要的一环,他们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体验和满意度。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审美素养也是一个旅游服务者不可忽视的重要素质。
审美素养可以提升旅游服务者的形象魅力、沟通能力和服务质量,从而使旅游者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旅游服务者的审美素养。
一、了解审美概念要培养旅游服务者的审美素养,首先需要对审美概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审美是指人们对于美的感受、欣赏和判断。
旅游服务者应该了解美的内涵和外延,学会欣赏和体验美,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美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服务中。
二、学习艺术知识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学习艺术知识可以拓宽旅游服务者的审美视野。
旅游服务者可以学习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了解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的特点,从中汲取灵感,运用到自己的服务中。
此外,还可以学习一些与旅游相关的艺术知识,例如景观设计、摄影等,以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培养观察力和感知力观察力和感知力是培养审美素养的重要能力。
旅游服务者应该学会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美的细节和特点。
他们可以通过参观展览、阅读相关书籍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另外,旅游服务者还可以通过锻炼自己的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等,来增强对美的感知能力。
四、注重形象和仪态旅游服务者的形象和仪态直接关系到他们的专业形象和服务质量。
注重形象和仪态是培养审美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旅游服务者应该注意穿着得体、仪态端正,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
此外,他们还应该了解不同场合的着装要求和仪态规范,以确保自己的形象和仪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五、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审美与人际沟通能力密切相关。
旅游服务者需要与不同背景和文化的旅游者进行交流和沟通。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旅游者的需求和喜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为培养人际沟通能力,旅游服务者可以参加一些相关的培训和课程,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六、注重服务细节服务细节是提升服务质量和体验的关键。
旅游与人的审美需要探析

2342018年11月下半月刊旅游与人的审美需要探析吴 莉 解 倩旅游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时尚,现代旅游可以满足人们从生理到精神等不同层面的需要,尤其是人们通过旅游可以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愉悦和满足,因而精神愉悦作为旅游者的一种共同追求,成为旅游的本质作用。
主体具备了审美需要,客体也同时具备了审美特质,这种审美集中指向旅游活动,因此旅游活动的本质就是审美,审美需要也正是促使人们从事旅游活动的一种内在驱力。
本文认为李泽厚的悦耳悦目、悦心悦意和悦志悦神三种审美体验同样适用于旅游中的三种审美需要。
马斯洛认为,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人们便开始追寻高层次的需求,而高层次的需求也才有可能出现,所以一切活动的内驱力是需求。
人们认为之所以发生旅游活动,是因为人的生命缺乏性需求和超越性的审美需求。
也就是说,当人们的旅游活动发生时必然产生审美需求,反之亦然。
因为古往今来,只要是游客,不管其出于怎样的目的,其在旅游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地去感知旅游客体,即旅游景观,包括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所以当人们的旅游活动发生时,其对旅游资源的观照就必定是一种审美行为,审美也是旅游的必然结果,所以,审美就是旅游活动的根本性质。
人们选择旅游,因为旅游可以为游客带来精神上的审美享受,这是人类的一种高层次需要。
一、审美需要与悦耳悦目悦耳悦目作为一种最低级、最直接的感官享受,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最先产生的审美需求。
好看好听或者不好看不好听是人最基本、最简单的审美判断。
但是因为悦耳悦目的感觉是由于感官刺激所得,而感官是会疲劳的,所以“再好吃的东西,假如你天天吃它,很快就不想吃了。
再美的东西,你天天看它、听它、也就不一定感到美了。
在北京住的人,如果天天去北海,便会感到没多大意思,可过一段时间再去,又感到有意思了。
缺少变迁会使感官迟钝,没精打采。
感官的东西和理性的东西不一样,人与机器不一样,它需要休息和变异,他要求新鲜活泼的刺激,才获有继续生存、活动的生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 旅游服务者美的形象
7 旅游服务者的审美要求
旅游美学
7 旅游服务者的审美要求 7.1 旅游服务者美的形象 7.1.2 仪态美
仪态美在外表上表现出一种优雅的举止和洒脱的气质,而高尚的品质情操、广博的学识、独到的思辨能力等内在因素才 是它的本质。仪态美实际上是一种内外和谐的美。 旅游服务者的仪态主要指旅游服务者在旅游公关活动中的姿势、 举止,如站立的姿势、走路的步态、说话的声音、面部的表情等 。
表情 站立
身体呈现的样子
仪态 姿态
风度
属于气质方面的表露。表现为:坚定庄 重、高雅大方、潇洒脱俗、不卑不亢
坐姿 步态
旅游美学
7 旅游服务者的审美要求 7.1 旅游服务者美的形象 7.1.3 语言美
礼貌用语是旅游服务者在接待旅游者时需要的一种礼貌语言,它具有体现礼貌和提供服务的双重特性,是旅 游服务者用来向旅游者表达意愿、交流思想感情和沟通信息的重要交际工具。
旅游美学
7 旅游服务者的审美要求 7.2 旅游服务者的美的服务 7.2.1 导游工作的服务艺术 ——导游语言艺术美的基本要求
准确性
导游是民间外交大使,是祖国山水的代言人。 导游的一言一行都应符合实事求是的精神,讲 解应注意准确性。
生动性
导游绘声绘色地描述自然美景、讲述人物传说 能极大地调动游客的联想,使之产生共鸣,感 受事物形神兼备的美妙。
反映出个人的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
对人体起到“扬美”和“抑丑”
发型美
服饰应当适合自己的身体,整洁、自然、大方。
追求发型的“个性化”,即根据个人的身材、脸型、头型以及年龄、 职业来设计发型。基调是活泼开朗、朝气蓬勃、干净利落。
旅游美学
7 旅游服务者的审美要求 7.1 旅游服务者美的形象 7.1.1 仪表美 ——形体美
旅游美学
第七部分 旅游服务者 审美要求
旅游美学
7 旅游服务者的审美要求
旅游服务者美的形象
旅游服务者的美的服务
旅游服务者的美学修养
一、仪表美 二、仪态美 三、语言美 四、心灵美
一、导游工作的服务艺术 二、饭店工作的礼貌服务
一、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二、强化审美敏感性,提高审美能力 三、研究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提高审美水平 四、提高再创造的能力
一、自然景观构美 二、人文景观构美 三、人造景观构美 四、旅游景区形象构美 五、旅游线路构美
六、旅游服务构美
旅游美学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绪论
审美心理与 自然景观与 人文景观与 饮食文化与 旅游景区的 旅游服务者 旅游观赏原理 审美鉴赏 审美鉴赏 审美鉴赏 审美设计 审美要求
概括古今中外许多美学家、艺术家、健美学家研究的结果,大体可将形体美的基本条件概括为:
1.骨骼发育正常,关节不显得粗大凸出
2.肌肉发达均匀,皮下脂肪适当 3.五官端正,与头部配合协调 4.双肩对称,男性要求宽阔,女性要求圆润
5.脊柱正视垂直,侧视曲度正常
6.胸部隆起,男性正面与背面看上去略呈V形,女性胸部丰满而不下垂 7.腰细而结实,微呈圆柱形,腹部扁平,男性有腹肌垒块隐显 8.臀部圆满适度,富有弹性 9.腿部要长,大腿线条柔和,小腿腹部突出,足弓要高,脚位要正 10.双手视性别而定,男性的手以浑厚有力见称,女性的手以纤细结实为宜
做 到 “ 五 声
”
宾客到来时有问候声 遇到宾客时有招呼声 得到协助时有致谢声 麻烦宾客时有致歉声 宾客离开时有道别声
不尊重宾客的蔑视语
缺乏耐心的烦躁语
自以为是的否定语 刁难他人的斗气语
杜 绝 “ 四 语 ” ”
旅游美学
7 旅游服务者的审美要求 7.1 旅游服务者美的形象 7.1.3 语言美
尊敬语
旅游美学
7 旅游服务者的审美要求 7.1 旅游服务者美的形象 7.1.1 仪表美 健、力、美三者结合—— 三 个 条 件 ︓
形体美
服饰美
功能:
量体裁衣、修短合度
骨架美,即人体各部分比例匀称;
肌肉美,即人体肌肉完美发达,富有弹性 ,并充分体现人体形态的强健协调; 肤色美,指皮肤红润、细腻且有光泽,可 体现出人的精神面貌和气质。
必须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热 爱本职工作
必须具备诚实、 必须具备旅游 善良、勤劳等 相关的专业知 美德 识
旅游美学
7 旅游服务者的审美要求 7.2 旅游服务者的美的服务
导游工作的服务艺术
饭店工作的礼貌服务
旅游美学
7 旅游服务者的审美要求 7.2 旅游服务者的美的服务 7.2.1 导游工作的服务艺术
2017
旅游美学
旅游美学
回顾
6 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
旅游景区及其审美意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旅游景区审美设计的基本原则
旅游景区的审美鉴赏
一、旅游景区的定义 二、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三、旅游景区的基本特征 四、旅游景区审美意义
一、传统性与创新性结合的审美原则 二、整体性审美原则 三、人本性审美原则 四、特色性审美原则 五、生态性审美原则
注意语法、语音、语调的正确
具备丰富的景观知识和语言词汇
要言之有物,用词准确
语言艺术美
善用精彩描写,使语言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情感性
导游要具有控制和调节情感的能力,工作时使自己处于愉 快而冷静的心境之中,讲解和谈话时,应做到轻、和、慢
音乐性
说出来的语句畅通连贯、朗朗上口、和谐顺耳,能使人有 一种如行云流水般的舒适欢欣之感,这就是语言的音乐美 。 语言的整齐与长短错落也是形成语言音乐性的重要因素。
1
言辞的礼貌性
时间、地点、场合、语调 2
谦让语 郑重语
语 言 美
4
措辞的修饰性
经常使用谦让语和委婉语
3
语言的生动性
不呆板,生动幽默
语言的针对性
揣摩旅游者的心理,以灵活的言语来应对各种旅游者
旅游美学
7 旅游服务者的审美要求 7.1 旅游服务者美的形象 7.1.4 心灵美 心灵美:是一种深层次的美,是其他美的依托,是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之美的综合表现。 (心灵美的核心是善;导游工作者的心灵美主要体现在他所提供的优质服务上)。 思想素质 道德情操 才识智慧
导游人员是旅行社的代表性工作人员之一,工作处在接待第一线,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独立性强和旅游者接触交往的时
间长。导游员的服务关系到整个接待工作的完成和旅游者的满意程度。 作为导游,除了注意基本服务技能外,还应当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旅游者提供美的服务。
导游语言艺术美的基本要求 创造导游语言艺术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