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分析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农作物秸秆是指农田中废弃的作物茎、根、叶和秧等植物组织残留物。
秸秆的综合利用,不仅可以避免农田的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可以有效利用农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下面将介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和经济效益。
1. 秸秆还田:将秸秆还入农田,作为有机肥料进行土壤改良。
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并且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2. 秸秆发酵堆肥:将秸秆进行发酵处理,制成有机肥料。
秸秆发酵堆肥可以提高秸秆中养分的利用率,减少秸秆中的杂草种子和病菌的传播,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肥力。
发酵堆肥还可以生成大量的有机质和益生菌,有利于土壤的生态环境修复。
3. 秸秆制成颗粒饲料:将秸秆经过粉碎、压制和造粒等工艺处理,制成颗粒饲料。
秸秆颗粒饲料可以作为农牧业的饲料资源,替代传统的饲料,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牲畜的饲养效益。
秸秆颗粒饲料还可以作为发电厂的生物质燃料,用于替代煤炭,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4. 秸秆制成生物质燃料:将秸秆经过热解、气化和液化等工艺处理,制成生物质燃料。
秸秆生物质燃料可以作为工业和民用的燃料资源,替代燃煤和化石燃料,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降低能源消耗。
1.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秸秆还田和发酵堆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增加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秸秆制成颗粒饲料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牲畜的饲养效益;秸秆制成生物质燃料可以替代燃煤,降低能源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节约资源成本: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充分利用农田资源,减少秸秆的废弃量,节约土地资源;秸秆综合利用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化肥成本,节约化肥资源。
3. 增加农民收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可以为农民提供额外的经济收入。
农民可以通过销售秸秆颗粒饲料、秸秆生物质燃料和秸秆有机肥料等产品,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改善农民的收入状况。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旨在将农作物产生的秸秆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达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目标。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将通过分析市场潜力、资源准备、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等方面,评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可行性。
一、市场潜力分析1.能源利用:农作物秸秆可以用于生物质能利用,如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电力、生物质气体等,可以满足可再生能源的需求。
2.农业肥料:经过适当处理,农作物秸秆可以用作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对环境友好。
3.原料浸染:农作物秸秆可以用于纸浆生产和木质板材的制造等领域,替代传统原材料,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
二、资源准备分析1.农作物种植规模:项目可行性首先需要确认地区的农作物种植规模,包括小麦、玉米、稻谷等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2.秸秆获取渠道:确保有稳定的秸秆供应和获取渠道,可以与农户、农民合作社进行合作,也可以与当地农业合作社或政府进行合作。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1.秸秆收集和储存技术:考虑到农作物秸秆的水分含量较高,需要使用干燥技术进行处理,确保秸秆的质量。
2.秸秆处理技术:根据不同的利用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如生物质颗粒化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发酵堆肥技术等。
3.尾气处理技术:对于生物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经济效益分析1.能源利用: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成本。
2.农业肥料:利用农作物秸秆制造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降低化肥成本。
3.原料浸染:农作物秸秆作为替代物可以减少原材料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4.环境效益: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可以减少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等不当处理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
结论:经过市场潜力、资源准备、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分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具备可行性。
项目实施需要与当地农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部门进行深度合作,并结合政府的政策支持,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不断推进技术创新,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传统上往往被视为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也成为了当前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农作物秸秆的主要利用途径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作物秸秆的主要利用途径2. 土壤改良利用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经过处理后可被用于土壤改良。
将秸秆还田或者制成有机肥料施用于农田,既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又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3. 农产品加工利用农作物秸秆也可以用于农产品的加工利用,如生产纸张、生物质板材等。
通过适当的加工处理,秸秆可以成为农产品加工的原料,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延长其有效利用周期。
4. 可再生资源利用农作物秸秆还可以用于生产生物活性炭、生物聚合物等可再生资源,这些资源在环保行业、农业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农作物秸秆的经济效益1. 节约成本通过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可以节约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成本。
比如利用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源原料,可以节约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对外资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成本。
2. 创造就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需要一系列的加工和生产过程,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3.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农作物秸秆的加工利用,可以为农产品赋予更高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4. 减少环境污染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可以减少垃圾的堆放,减少农田的烧秸现象,起到了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的作用。
三、发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1. 完善政策支持国家应加大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关的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鼓励农民和企业参与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
2. 加强技术研发各级科研院所和企业应加大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秸秆资源的加工技术水平,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3. 发展产业化鼓励企业投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发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形成规模效应,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已成为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秸秆是农作物的副产品,其综合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农田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土壤质量,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
二、项目内容。
本项目拟对秸秆的综合利用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但不限于秸秆生物质能源利用、秸秆有机肥料生产、秸秆纤维板材生产等方面。
通过对秸秆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
1. 市场需求,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对秸秆综合利用的需求逐渐增加。
生物质能源、有机肥料、纤维板材等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2. 技术条件,目前,我国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方面已有一定积累,具备了生物质能源生产、有机肥料生产、纤维板材生产等技术条件。
3. 政策支持,国家对于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给予了政策支持,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
4. 经济效益,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有效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四、项目实施方案。
1. 秸秆生物质能源利用,建立秸秆生物质能源生产线,通过秸秆发酵、压块等工艺,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用于替代传统煤炭,解决能源问题。
2. 秸秆有机肥料生产,建立秸秆有机肥料生产基地,利用秸秆进行有机肥料发酵和加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
3. 秸秆纤维板材生产,利用秸秆进行纤维板材的生产,替代传统木材,减少森林资源的开采,保护生态环境。
五、项目预期效益。
1. 经济效益,预计项目实施后,年产值可达到数千万元,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农民收入。
2. 社会效益,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减少农田秸秆焚烧,改善农作物种植环境,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六、项目风险分析。
1. 技术风险,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生物质能源生产技术、有机肥料生产技术、纤维板材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滨州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调研与分析

滨州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调研与分析近年来,中国农业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迎来了新机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话题。
滨州市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农业产区之一,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其综合利用潜力巨大。
为了更好地推动滨州市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本文对滨州市农作物秸秆的资源现状、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与分析。
一、滨州市农作物秸秆资源现状1.农作物秸秆产量大滨州市地处黄淮海平原腹地,气候条件适宜,土地肥沃,农作物种植面积广泛。
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因此农作物秸秆产量也较大。
据统计,滨州市农作物秸秆年产量达到数百万吨,其中以玉米、小麦秸秆为主要类型。
2.秸秆综合利用率较低尽管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由于多年来的传统管理习惯和技术水平限制,滨州市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率较低。
一方面,部分农民习惯将秸秆焚烧或直接丢弃于田间,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也有部分农民将秸秆用于饲料、覆盖土壤等简单利用方式,未能实现资源的有效转化。
二、滨州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1.秸秆发电近年来,随着清洁能源政策的推广,秸秆发电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综合利用方式。
目前,滨州市已经建成多个秸秆发电厂,将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进行发电。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减少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可以为当地提供清洁能源,起到了积极的社会效益。
2.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是将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用于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一种方式。
在滨州市,部分先进农户和农业合作社已经开始尝试将农作物秸秆还田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同时也减少了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
3.秸秆深加工与传统利用方式相比,农作物秸秆深加工可以将秸秆转化为木质纤维板、生物质颗粒、生物质液体燃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转化。
滨州市的一些木材加工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深加工,推动了当地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水平。
1.资源利用率不高目前,滨州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农作物秸秆禁烧及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分析

农作物秸秆禁烧及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分析
首先,农作物秸秆禁烧政策的实施,对减少环境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类废弃物
的燃烧会释放大量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如PM2.5、CO、NOx等,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和人们健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我国加强了对农作物秸秆的管理,明确了禁烧政策,严
格监管燃烧行为,有效避免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其次,秸秆综合利用成为绿色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政府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
用技术,同时鼓励和支持农民采用秸秆综合利用的方式。
通过技术手段,将秸秆转化成有
机肥、生物质燃料等物质,实现循环利用。
通过资源节约和环保效益,我们不但可以满足
市场需求,同时也可以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
第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践意义非常重大,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然而,由于资源的短缺和不足的产能,很难满足市场对农产
品的需求。
因此,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起来,可以加强农村经济发展的产能,创造更多
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总的来说,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政策是中国环保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之一。
在政府和民众共同的努力下,我们可以落实这一政策,把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有机
地结合起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分析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分析农作物秸秆是农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一直以来都是一种“资源浪费”的现象。
但随着人们对资源的重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资源节约和环保的技术支持。
一、农作物秸秆的种类及产生情况农作物秸秆是指农作物收割后剩余的茎秆、叶片等部分,主要包括稻秸、麦秸、玉米秸、棉秆等。
据统计,全国每年农作物秸秆的产量约为10亿吨左右,其中稻秸约占30%、麦秸约占25%、玉米秸约占20%、棉秆约占15%、其他农作物秸秆约占10%。
这些秸秆如果不进行有效利用,将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和污染。
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1.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是将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进行能源生产的一种方法。
主要包括生物质燃烧、生物质气化、生物质液化等技术。
生物质燃烧技术是将农作物秸秆通过燃烧转化成热能或电能;生物质气化技术是将农作物秸秆进行分解产生可燃性气体,用于发电或供热;生物质液化技术是将农作物秸秆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液体燃料,用于汽车、机器等的动力。
2. 土壤改良技术农作物秸秆也可以作为有机肥料加以利用,用于土壤改良。
将农作物秸秆还田,通过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农作物秸秆还可以作为腐植酸的原料,用于生产有机肥料和土壤调理剂。
3. 生物聚合物生产技术生物聚合物是一种可降解的塑料材料,可以替代传统的石油基塑料,对环境比较友好。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以通过一定的化学和物理处理方法提取出来,制成生物聚合物颗粒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还可以有效减少塑料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农作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制造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的重要原料。
通过生物分解和发酵的方法,可以将这些原料转化成生物能源燃料,用于替代传统的石油能源。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分析

晨鹰科技研究院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分析——“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系列的应用与推广一、概论“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是新乡市晨鹰科技研究院陈巨峰工程师研发的专利系列产品(专利号:200420074835.3)它是利用庄稼秸秆加入一定比例的巨峰牌“JF—SSY母液”(暂定名)和其他原料制成的绿色环保节能型建材新产品。
随着党的“三农”富民政策的贯彻落实,现代农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年年获得大丰收。
可是丰收的背后出现了非常重要的、急需解决的大量农业废品垃圾——庄稼秸秆,除少部分被利用作造纸或畜禽饲料外,另有80%竟然被农民烧掉了。
每亩年产秸秆按1000公斤计算,新乡市域现有耕地550万亩,除150万亩用于养殖业和造纸业外,另有400万亩即40亿公斤秸秆被烧掉了,如加工成粉末按每公斤售价0.4元计算,我市域农民每年白白损失了16亿元。
这笔损失完全是人为造成,实在可惜。
且每到收割季节,地面上烟雾弥漫,飞机不能起降,车辆不能行驶,行人无法呼吸,既污染了环境又损坏了人身健康。
“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是为了响应政府大搞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利条件,减轻政府禁止焚烧秸秆工作的麻烦和难度,保护环境,造福于民而研制发明的绿色建筑专利产品。
二、经济效益分析1. 每亩地可年产秸秆1000公斤,如将秸秆粉碎后卖给生产厂家,每公斤售价按0.4元计算,可使农民增收400元,解决了农民种地种子、肥料、农药、水电费等的投资;每亩秸秆可加工成“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200平方米,每平方米净赢利按5元计算,农民可增收1000元。
2. 新乡市域现有耕地550万亩,除150万亩用于养殖业和造纸业等外,另有400万亩耕地可产40亿公斤秸秆,如将秸秆粉碎后卖给生产厂家,每公斤售价按0.4元计算,全市农民可增收16亿元;可加工成“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系列产品8亿平方米,每平方米净赢利按5元计算,全市农民可增收40亿元。
3. 河南省域现有耕地1.2亿亩,除2000万亩用于其他行业外,另有1亿亩耕地可产秸秆1000亿公斤,如将秸秆粉碎后卖给生产厂家,每公斤售价按0.4元计算,全省农民可增收400亿元;可加工成“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系列产品200亿平方米,每平方米净赢利按5元计算,全省农民可增收1000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晨鹰科技研究院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分析
——“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系列的应用与推广
一、概论
“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是新乡市晨鹰科技研究院陈巨峰工程师研发的专利系列产品(专利号:200420074835.3)它是利用庄稼秸秆加入一定比例的巨峰牌“JF—SSY母液”(暂定名)和其他原料制成的绿色环保节能型建材新产品。
随着党的“三农”富民政策的贯彻落实,现代农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年年获得大丰收。
可是丰收的背后出现了非常重要的、急需解决的大量农业废品垃圾——庄稼秸秆,除少部分被利用作造纸或畜禽饲料外,另有80%竟然被农民烧掉了。
每亩年产秸秆按1000公斤计算,新乡市域现有耕地550万亩,除150万亩用于养殖业和造纸业外,另有400万亩即40亿公斤秸秆被烧掉了,如加工成粉末按每公斤售价0.4元计算,我市域农民每年白白损失了16亿元。
这笔损失完全是人为造成,实在可惜。
且每到收割季节,地面上烟雾弥漫,飞机不能起降,车辆不能行驶,行人无法呼吸,既污染了环境又损坏了人身健康。
“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是为了响应政府大搞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利条件,减轻政府禁止焚烧秸秆工作的麻烦和难度,保护环境,造福于民而研制发明的绿色建筑专利产品。
二、经济效益分析
1. 每亩地可年产秸秆1000公斤,如将秸秆粉碎后卖给生产厂家,每公斤售价按0.4元计算,可使农民增收400元,解决了农民种地种子、肥料、农药、水电费等的投资;每亩秸秆可加工成“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200平方米,每平方米净赢利按5元计算,农民可增收1000元。
2. 新乡市域现有耕地550万亩,除150万亩用于养殖业和造纸业等外,另有400万亩耕地可产40亿公斤秸秆,如将秸秆粉碎后卖给生产厂家,每公斤售价按0.4元计算,全市农民可增收16亿元;可加工成“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系列产品8亿平方米,每平方米净赢利按5元计算,全市农民可增收40亿元。
3. 河南省域现有耕地1.2亿亩,除2000万亩用于其他行业外,另有1亿亩耕地可产秸秆1000亿公斤,如将秸秆粉碎后卖给生产厂家,每公斤售价按0.4元计算,全省农民可增收400亿元;可加工成“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系列产品200亿平方米,每平方米净赢利按5元计算,全省农民可增收1000亿元。
4. 全国现有耕地20亿亩,此项目如在全国推广,按一半耕地10亿亩计算,能产秸秆10000亿公斤,可加工成“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系列产品2000亿平方米,每平方米净赢利按5元计算,全国农民可增收10000亿元。
三、社会效益
1.每亩耕地生产200平方米的“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如按厚240毫米墙计算,相当于免烧25600块砖,可节约土方34立方米;节约烧煤1.59吨。
2.新乡市域400万亩耕地秸秆加工成“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系列产品,可节约土方1.36亿立方米;节约烧煤636万吨。
3.河南省域1亿亩耕地秸秆加工成“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系列产品,可节约土方34亿立方米;节约烧煤1.59亿吨。
4.全国10亿亩耕地秸秆加工成“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系列产品,可节约土方340亿立方米;节约烧煤1
5.9亿吨。
既保护了耕地又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能源,并解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换问题,起到了社会稳定的作用。
5.“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系列产品生产机械为河南省新乡市晨鹰科技研究院独家专利高科技产品,目前,该机械设备不仅国内独一无二,而且国际上也属首创。
该机械设备已通过省有关部门鉴定并开始批量生产,用该机械生产出的“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系列产品已被河南省科技厅鉴定为高科技产品、国内技术领先地位、高新技术产品。
根据市场需求,我院将对外转让技术,出售设备和产品。
四、项目背景
目前市场上盛行的“胶制三合板”,它是将成材树木截成1.5米的短圆木,随后在拨皮机上拨下一层层薄质木片,然后在成型机上铺一层木片,喷上胶液,接着铺一层木粉或废木块,最后再铺一层木片,用胶粘接而成。
这样落后的生产工艺,是得不偿失的,属于破坏性的恶性生产循环。
因为它是将成品木材破坏后再组成另一种产品,不是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而是浪费资源。
有人评论此产品是毁掉真木材,造出假木板。
尽管如此,此类板材还一直充斥建材市场,因为没有别的同类产品取代它。
而“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除了15%——20%的巨峰胶母液外,其他成分全由农业废品——庄稼秸秆粉末组成,没有毁掉任何的天然资源,确实是变废为宝,为农民致富增收打开了方便之门。
五、产品特征
1.环保:本产品无毒无味,对人体无害,属环保型产品,本产品与骨胶、乳胶、脲醛胶、酚醛胶、191号、193号、197号不饱和聚脂胶或饱和性油性胶、漆胶、虫胶组成的物体相比,除以上各类价格昂贵外重要的是它们的气味有毒,破坏人体健康,不符合环保事业的要求,因此不能采用,本产品发明人陈巨峰,利用多年的化工研究经验,研制成功的“JF—SSY巨峰母液”,具有防水、防火、耐老化、无毒、无味、无污染等特点。
2.节能:本产品主要原材料是利用农作物废料——庄稼秸秆,可节约大量土地;不用烧制,可节约大量燃煤;隔热、保温效果显著,减少空调开放时间,节约大量电能。
3.强度高:用一定比例的庄稼秸秆与“巨峰母液”及其他原料制成的秸秆系列产品达100余种。
其强度、防老化程度可超过10元/公斤的玻璃钢及脲醛酚醛树脂。
4.防水:本产品含有防水和耐老化的“松香脂和石蜡成分”,涨缩系数小,水泡200天干后形状不变,这是本品与普通板材相比独具的特点。
5.阻燃、耐火、耐高温:温度800℃烧一小时不损坏。
因本胶的组成50%是天然无机物原料其中有非常耐火的无机沾合剂,它的耐氧化性能特别强,无机化学中称为“千年黑,万年白”的产物,能将会燃烧的秸秆阻燃变为耐火烧的产物,这是同类板材系列具有最突出的建材防火性能。
可以作炼钢炉内的炉壁铺面耐火涂料,可以在炉内溶化成铁浆,但炉壁确保完好。
这证实“巨峰胶”耐温阻燃程度非常理想。
6.防火:性能强,对秸秆成型粘合有特殊的防火性能,在火炉上面1000℃火猛烧30——40分钟,将板面烧成红色不会起燃,冷却后形状不变。
符合国家的建材标准。
7.隔热、防寒性能独特:本品形成墙体后冬暖夏凉,因它本身由80%以上的秸秆组成属于木质性能,透热量只有8%——10%,炎热的夏季,太阳的照射热能可消失掉80%,这是它独有的隔热优点。
农村城市千家万户的房顶平面都需要造隔热层,但多年来并没有理想的隔热产品保护房顶面。
第一代隔热层是水泥制成笨重的支架板,因造价高,重量过大,破坏房顶面,被用户淘汰。
第二代隔热层用塑料泡沫板粘到屋顶面,不能承重,易受风力破坏,现又被淘汰掉。
第三代隔热层是用水泥惨入50%体积的珍珠岩泥浆,施工麻烦费用较高,结果又被淘汰。
现在用本品充当隔热层,与前三代隔热材料相比,具有体轻、价廉、经久耐用,是前三者的理想替代产品。
8.料源充足:本产品的主要原料——秸秆,年年往复循环,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9.轻质独特:因产品的80%——90%是秸秆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