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
新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全册课件(最新审定)

四分音符的和弦为其伴奏,随着旋律不断上移,情绪益显激动。 仿佛人们在向春天发出呼唤。
钢琴曲《致春天》作品介紹
连接(间奏):小节之间的短暂间奏。
A乐段再现:前面A段柔美的旋律再次出现,
但音区移高,并以八度演奏,配以流利、晶莹的分
解和弦音型伴奏,显得格外绚丽多彩。人们的情绪更 为欢唱热烈。
钢琴曲《致春天》作品介紹
引子(前奏):在明朗的高音区奏出的两小节前奏,向人
们传达了春天到来的信息。
A乐段:在高音区清亮的和弦伴奏下,左手奏出了A段柔
美、质朴、富有北欧风格的旋律,平静而深沉。
B乐段:出现了一个深沉而富有动力性的音调。在低音声
部的低八度音的配合下,由中音区不断向上推进,有如春天来 临的脚步声,一刻也不停息。表现了人们期盼春天降临的殷切 心情。
尾声:一连串的分解和弦,清澈、明亮,好似花 蕾初绽,色彩缤纷。引起人们对美好春天的无穷遐想。
欣赏《致春天》
请欣赏一下我 的作品吧!
爱德华•格里格
《致春天》 冬天过去了,
春天还会远吗?
感谢老师和同学们欣赏
1、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答案: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2、这段曲调给你的情绪有什么感受? 答案:欢快热烈的劳动场面。
乐曲为单三段体结构,由主三和弦构成。
知识扩展:肖邦的《梦幻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第 三乐章、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二乐章等都为单三部 曲式。
单三段体结构(单三部曲式)
单三段曲式由三部分组成,每部分为乐段或相当于乐段的结构。
结构特征: A乐段:可能由各类乐段构成,包括复乐段、扩充展开型乐段。 B乐段:称为中部。 A乐段再现:称为部再现部。 附加结构:作为独立作品的单三部曲式,有引子、连接和尾声。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第一课:音乐的表现手段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表现手段的概念和种类;- 能够通过声音、音高、音长等手段表达不同的情感;- 能够通过音乐表现手段进行简单的创作和表演。
教学内容:1. 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音乐表现手段的概念和种类;2. 聆听不同音乐作品,并分析其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段;3. 练使用声音、音高、音长等手段表达不同的情感;4. 进行简单的创作和表演,展示自己对音乐表现手段的理解。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表现手段的兴趣;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音乐表现手段的概念和种类;3. 聆听分析:选择一首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聆听并讨论其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段;4. 练表达情感:通过声音、音高、音长等手段,让学生表达不同的情感;5. 创作表演:分组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和表演,展示自己对音乐表现手段的理解;6. 总结:复本节课学到的音乐表现手段,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创作。
第二课:节奏的感受与表现教学目标:- 了解节奏的概念和作用;- 能够通过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不同的节奏;- 能够通过乐器演奏和口头演唱表达节奏。
教学内容:1. 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节奏的概念和作用;2. 进行身体动作练,感受和表现不同的节奏;3. 研究乐器演奏和口头演唱,表达节奏;4. 进行节奏合奏,体验协作和合作的乐趣。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让学生拍手、跳舞等活动,引起学生对节奏的注意;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节奏的概念和作用;3. 身体动作练: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和表现不同的节奏;4. 乐器演奏和口头演唱:教授简单的乐器演奏和口头演唱,表达节奏;5. 节奏合奏:分组进行节奏合奏,体验协作和合作的乐趣;6. 总结:复本节课学到的节奏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继续练和创作。
(以下教案内容依次类推,按照相同的格式进行描述)。
五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全册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掌握一定的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发展个性,丰富想象力,增强合作意识。
1.2 教学内容本学期我们将学习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民歌、儿歌、器乐曲等,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各种音乐风格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唱歌、演奏、欣赏、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第二章:音阶与和弦2.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掌握音阶的构成,了解和弦的基本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2.2 教学内容音阶:学习大调、小调音阶,了解音阶的构成。
和弦:学习三和弦、七和弦的构成,了解和弦的连接。
2.3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阶与和弦的知识。
第三章:节奏与拍子3.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各种拍子的特点,能够正确拍击节奏,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3.2 教学内容学习各种拍子的特点,如2/4拍、3/4拍、4/4拍等,了解拍子的变化。
节奏练习:通过拍手、敲击等方法,让学生正确拍击各种节奏。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拍击节奏的过程中,感受拍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第四章:歌曲学习4.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学会一首歌曲,提高歌唱能力,培养音乐情感。
4.2 教学内容学习一首富有教育意义的歌曲,了解歌曲的背景,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4.3 教学方法采用集体教学法,让学生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韵律,培养音乐情感。
第五章:音乐欣赏5.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审美能力。
5.2 教学内容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如民歌、器乐曲等,了解作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5.3 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教学法,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了解作品风格,培养审美能力。
新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课程全册全

小学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学进度表全册教学目标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课程表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听音乐进教室生表演唱边听歌曲边跟唱聆听并回答问题视听《致春天》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2)教师适时指导,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
→3.复听《致春天》。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5.三度(欣赏)创作。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2)歌曲表达了怎样-----?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曲调每一-----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4.学唱歌曲(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
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三、聆听《致春天》师播放轻松地音乐欢迎学生新学期的第一节课。
播放事先找好的歌唱春天的歌曲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2.播放《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2)教师适时指导,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
→3.复听《致春天》。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5.三度(欣赏)创作。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新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全(K12教育文档)

新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全(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全(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全(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小学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学进度表教学周内容课时时间一复习上学期的知识2全册教学目标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课程表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1。
1师播放轻松地音乐欢迎学生新学期的第一节课。
播放事先找好的歌唱春天的歌曲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2.播放《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2)教师适时指导,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3。
复听《致春天》。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5。
三度(欣赏)创作。
1。
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2。
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听音乐进教室生表演唱边听歌曲边跟唱聆听并回答问题视听《致春天》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回答问题聆听再回答问题(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2)歌曲表达了怎样—-—-—?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小学五年级音乐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PPT课件

第一单元北国之声《美丽家乡》教學目标1、通过學唱歌曲《美丽家乡》,丰富學生对农村生活情感体验。
感受浓郁生活气息,激发对美好生活热爱之情。
2、通过合唱练习,培养學生合作、协作意识,學会用富有对比(连和跳)声音表现歌曲情绪变化,感受达翰尔音乐风格特点。
教學重、难点1、學会唱、并唱好歌曲《美丽家乡》,丰富歌曲音乐表现力,感受达翰尔音乐风格。
2、合唱部分二声部音准,特别是合唱部分第二乐句低音旋律。
用富有对比声音(连音、跳音)表现歌曲。
教學过程一、教學导入感受音乐风格,教师示范导入歌曲。
师根据自身特长采用:范唱歌曲、舞蹈、器乐演奏等形式导入。
并根据其中音乐旋律特点思考:这是汉族音乐还是少数民族音乐?如果是少数民族,你能说说是哪个民族音乐吗?试一试吧。
二、展示歌曲1、展示歌曲、视唱旋律,感受旋律风格特点。
(《美丽家乡》动画)根据學生回答,教师引导學生打开课本,播放歌曲《美丽家乡》。
2、聆听教师范唱旋律,关注旋律特点。
教师:请同學们边听边观察歌曲前四句乐谱:前四句骨干音有哪些?即:哪些音出现次数最多?教师总结:以“do、mi、sol”为骨干音构成了第一乐段旋律,同时也增强了音乐民族风格与特点。
听上去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它是一首少数民族歌曲了。
3、聆听教师(或录音)二度范唱。
引导关注歌曲内容与主题。
教师:请同學们再仔细听一遍歌曲,结合歌词。
边听边思考歌曲主要内容是什么。
你能用自己话来概括吗?三、《美丽家乡》歌曲學习1、听范奏,深入感受歌曲情绪,熟悉旋律,为歌曲分段。
(教师采用钢琴、口风琴等乐器演奏歌曲旋律,注意表现出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情绪对比,建议在伴奏织体上作变化。
引导學生为歌曲分段。
)2、从第二段二声部入手,开始學唱。
教师和學生合作完成,采取听辨、模唱、范唱、分工合作(如教师唱二声部、學生唱主旋律)方式反复练习二声部。
3、學唱第一乐段。
(1)按照节奏读歌词。
(2)學唱第一段,注意词曲结合与重音记号。
4、尝试完整演唱歌曲,提示學生注意第一段三四乐句结束音以及第二乐段二声部音准。
新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全

第一课件网1kejian小学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小学音乐第十册教学进度表全册教学目标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开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课程表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1.1听音乐进教室生表演唱边听歌曲边跟唱聆听并答复下列问题视听?致春天?小组讨论答复下列问题帮助学生听辨第二局部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题的片段。
→3.复听?致春天?。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5.三度(欣赏)创作。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2)歌曲表达了怎样-----?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曲调每一----- ?(3)学唱合唱局部(第二乐段)曲调。
4.学唱歌曲(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根底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1.2听音乐进教室生表演唱边听歌曲边跟唱聆听并答复下列问题视听?致春天?小组讨论答复下奏及-----?(2)教师适时指导,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
→3.复听?致春天?。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5.三度(欣赏)创作。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2)歌曲表达了怎样-----?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曲调每一----- ?(3)学唱合唱局部(第二乐段)曲调。
4.学唱歌曲(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五年级第十册音乐教案2.1师播放音乐教师伴奏1.自然现象的变化导入。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音乐的养分课时1:音乐的分贝-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的高低、大小和强弱的区别,并能够通过手势和声音模仿不同音符的发出。
- 教学内容:声音的高低、大小和强弱,音符的发出。
- 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不同高低音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并讨论声音的高低。
2. 操作:分发不同大小的乐器,学生模仿老师演示的手势和声音,发出不同音符。
3. 演示:老师演示不同音符,并教导学生手势与声音的对应关系。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小合唱,模仿老师示范的音符发声。
5. 反馈:学生自由演唱不同音符,其他同学评价其演唱的音高、音大小和音强。
- 教学资源:不同高低音的声音录音、不同大小的乐器、黑板、粉笔。
课时2:音乐的节奏- 教学目标:认识音乐的节奏,并能够通过身体动作模仿节奏的变化。
- 教学内容:音乐的节奏,身体动作模仿节奏。
- 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有明显节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并讨论节奏的特点。
2. 操作:学生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身体动作,模仿音乐的节奏。
3. 演示:老师演示不同节奏的手拍动作,并教导学生进行模仿练。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舞蹈表演,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身体动作的编排。
5. 反馈: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评价其节奏的准确性和动作的协调性。
- 教学资源:有明显节奏的音乐录音、教室空间、黑板、粉笔。
第二单元:音乐的形状课时1:音乐的高低- 教学目标:认识音乐的高低变化,并能够通过声音模仿不同高低音的发出。
- 教学内容:音乐的高低变化,声音模仿。
- 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具有高低变化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并讨论音乐的高低特点。
2. 操作:学生模仿老师演示的高低音声音,发出相应的声音。
3. 演示:老师演示不同高低音的发声方式,并教导学生进行模仿训练。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合唱,模仿老师示范的高低音发声。
5. 反馈:学生自由发声展示,其他同学评价其发出的高低音准确性。
- 教学资源:具有高低变化的音乐录音、黑板、粉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音乐学科教案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班级:五年级教师:孔祥瑞时间: 2014 — 201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周学时: 2 学期总课时:40教学目的、要求: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人文的人文素养,为学生中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在教材大致可以分聆听欣赏、歌曲演唱、创编活动三个方面。
在聆听欣赏方面:全册共有聆听欣赏曲16首,其中外国作品6首,中国作品12首;器乐作品2首,声乐作品14首(其中包括一课的京剧相关内容)。
跟以往的欣赏教材相比,本册的欣赏曲中国作品增加了,特别是民族音乐。
编创活动方面:编创活动渗透在聆听欣赏和学唱表演中,主要涉及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听辨乐曲的力度、速度、音区、音色、情绪及演奏乐器,区分乐曲段落,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或图形来表示乐曲的情绪。
第二方面是选择或编创节奏,用打击乐给歌曲伴奏或作情景表演。
第三方面是随着音乐边唱边舞,做歌表演。
第四方面是运用人声、自制乐器及其他乐器创作命题音响小品。
第五方面是视唱旋律,改编不同节拍的旋律。
在歌曲演唱方面:在本册教材中共安排了七个单元的两声部歌唱教学。
共有学唱歌曲16首,其中单声部歌曲8首,合唱歌曲8首。
在本册合唱歌曲有了明显的增加,随着合唱歌曲的增加,也说明了音乐新课程实施以来,对多声部教学也逐渐重视起来了。
这个也是很多音乐老师都很关注都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学期教学质量简析:高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纪律情况也相对稳定,也具有一定的基础。
五年级学生上课气氛活跃,声音整齐统一,有一定的表现力,小合唱也能胜任。
一首新曲听几遍基本能合下来。
但本学期新教材对我们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很多合唱歌曲,所以学习相对比较困难,所以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在此基础上,让他们掌握一定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
本学期教学目标要求:1、学会课本上的十六首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基本上掌握教材所规定的乐理知识、视谱、视唱能力有较大的提高;通过学习能正确的完整的表现歌曲、理解、欣赏曲目的主要内容。
3、认真完成课后的综合训练,通过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创作旋律、填写旋律的能力。
4、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一定的音乐技巧,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曲谱的能力,并且能够自学能力;通过本册学习,认识一些乐器及其演奏方法;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提高演奏能力,学习表达不同情感的乐曲。
教改措施: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重、难点: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2014 -2015 学年度第2学期音乐学科课程进度安排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3)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热烈。
(4)以上两个书面作业,因为是在学生通过二次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或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完成,切忌教师包办代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与联想。
(5)三度(欣赏)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
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三、表演《小鸟小鸟》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6/8拍号)(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弱拍起唱——第六拍起唱)(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a.教师范唱。
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b.在教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小节)。
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
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
e.按曲调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
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小节)。
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
有困难的班级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加唱一条辅助练习: 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
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
d.合唱合成。
要求学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
4.学唱歌曲(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
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
(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
四、小结1、师生小结2、师生再见屋脊喜马拉雅山就在青藏高原。
由于山高冰封的时间很长。
公路的修筑是非常困难的。
每当一地的工路修筑起来当地的人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
歌曲《巴塘连北京》正是这样背景的反映。
2、范唱:有条件的最好结合影视片。
边唱、边放映藏族人民歌舞画面,视听结合,效果更佳。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并边唱边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做好示范。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指挥图式划拍,慢速度视唱前6小节。
注意唱好连线(连音线、圆滑线)及乐句的完整性。
(3)学生分组视唱后5小节,教师巡视,学生间相互交流学习。
(4)完整地唱好全曲。
注意强弱节拍感。
4、复习切分音节奏,找出歌曲中跨小节的切分音。
5、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全曲。
6、在流畅完整地唱好曲调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是迎刃而解的。
注意连线一定要唱好,这是表现藏族歌曲风格的重要手段。
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复习歌曲二、表演歌曲《迷人的火塘》1、齐唱歌曲复习旋律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第一、二乐句(即第1—4小节),并能流畅地唱好。
3、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承担两个声部的演唱,由这两个组分别自学各自的声部。
教师分别巡视指导。
4、两个声部分别演唱,在教师的指挥下合成,由于是复调声部,如果两个声部对自己的声部都能流畅地唱好,合成时,及表演形式,这样活动就有的放矢,活而不乱。
3、以学生的收集内容为主,把教材中的四首作品穿插在其中,这样风格各异,五彩缤纷,就能形成一个各族儿童联唱表演,以体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是一次艺术实践活动的体验。
三、听辨活动1.这两条曲调的音高组合是一样的,仅仅是在奇数小节的强拍节奏不一样,A是“”,而B是“”听辨的目的显而易见是要求能分辨这两种节奏型,这是本课切分音知识点的复习巩固与实践的环节。
2.听辨后再跟琴唱一唱,这样不仅是听,通过唱的实践更能体验两种节奏的对比。
如果班级学生的识谱能力较好,也可以不必跟琴唱。
四、课后小结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复习歌曲二、聆听《水星》1、以天文知识导入:看谁的天文地理知识知道得最多!设问:太阳系有几颗行星?(太阳系是太阳和以太阳为中心,受它的引力支配而环绕它运动的天体所构成的系统。
太阳系的成员包括太阳以及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等9颗大行星、2000多颗轨道已确定的小行星、34颗卫星以及许多慧星和流星体。
)2、欣赏《水星——飞行使者》第一主题(片段)。
设问: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到的情景?3、揭题:这是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以太阳系行星为题写的一部管弦乐组曲之三:《水星——飞行使者》。
现在请你按作曲家的标题展示你的想像。
4、再次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自由议论:按乐曲的标题,请大家自由议论,说说你的想像。
(对学生丰富的想像,教师要给予鼓励。
不要把乐曲的分析强加给学生,这样不利于学生的自由想像。
)5、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第二主题由小提琴独奏开始)。
设问:按乐曲的标题从第一部分的发展到第二部分听后,说说你想到的故事?要放开你的想像。
6、跟琴看着教材上的谱例,哼唱乐曲的第一、第二主题,以加深对这二主题的印象。
7、完整地聆听乐曲,听后要分组讨论。
问题:(1)乐曲分几个部分?(2)你能编个故事讲一讲吗? 8、小组讨论:每人说说自己的故事(以乐曲作背景音乐)。
9、每小组推选一位故事大王,讲“水星”的故事。
学生讲故事时,乐曲作为背景音乐讨论。
如果有的小组能伴舞表演更佳。
10、教师学生共同点评选出班级“故事大王”。
11、再次完整地欣赏。
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第二主题由小提琴独奏开始)。
跟琴看着教材上的谱例,哼唱乐曲的第一、第二主题,以加深对这二主题的印象。
完整地聆听乐曲,听后要分组讨论。
小组讨论:每人说说自己的故事(以乐曲作背景音乐)。
教师学生共同点评选出班级“故事大王”。
再次完整地欣赏。
11、表演《小白船》:唱唱、奏奏、跳跳,以多种形式表演《小白船》,尽情地抒发师生的想像。
主要让学生参与表演,形式由他们讨论。
例如:全体歌唱→吹奏与打击乐→二重唱与伴舞→舞蹈→表演唱……三、听辨练习:听辨哪一首曲调带有切分节奏?1、目的是巩固前两课的切分音知识,加强切分节奏的练习。
2、教师分别弹奏两条曲调。
设问:在这两条曲调中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3、跟琴学唱曲调→离琴视唱曲调。
四、课后小结(3)分组展示,如有的组力量不足,可以提出要求,请其他组同学乃至教师参与、协助表演。
(4)评价、鼓励为主,表扬学生们的创造性活动。
6、小结:发展想像,活跃思维。
三、音响小品创作活动1、布置任务,提出要求:任务:表演一段音响小品,反映“幻想”的主题。
要求:(1)设计命题及设计表现的过程与内容。
(2)运用各种现有的乐器(打击乐及各种自备的乐器)及自制非正规的乐器,同时包括人声及身体各部位能发出声音的部分。
(3)允许自由结合形成小组集体创作。
2、教师提供各种器材,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
(当然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师可提示学生寻找代用品,也可以在课前先让学生从家中带一部分器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