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天工开物:稻、治铁》译文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
稻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稻文言文翻译及原文【原文】天工开物·稻【明】宋应星凡稻种最多。
不粘者,禾曰秔,米曰粳。
粘者,禾曰稌,米曰糯。
(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
)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源光之类)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
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
)长粒、尖粒、圆顶、扁圆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
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
)最迟者后于清明。
凡播种,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许,其名曰秧。
秧生三十日即拨起分栽。
若田亩逢旱干、水溢,不可插秧。
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
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
凡秧既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获,(粳有救公饥、喉下急,糯有金包银之类,方语百千,不可殚述。
)最迟者历夏及冬二百日方收获。
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则广南之稻,地无霜雪故也。
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干。
夏种冬收之谷,必山间源水不绝之亩,其谷种亦耐久,其土脉亦寒,不催苗也。
湖滨之田,待夏潦已过,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种,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也。
南方平原,田多一岁两栽两获者。
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
六月刈初禾,耕治老膏田,插再生秧。
其秧清明时已偕早秧撒布。
早秧一日无水即死,此秧历四五两月,任从烈日旱干无忧,此一异也。
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则汲灌与稻相终始。
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
凡稻旬日失水则死期至,幻出旱稻一种,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异也。
香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贵人,收实甚少,滋益全无,不足尚也。
【翻译】粮食作物中稻的种类最多。
没有黏性的一类叫做粳稻,舂出的米叫做粳米。
有黏性的稻叫糯稻,舂出的米叫做糯米。
(南方的酒都是用糯米酿造的,因为南方不出产黏黄米)。
本来属于粳稻的一种而晚熟且带黏性的(俗名叫“婺源光”一类),不适合用来酿酒,只能用来煮粥,这是另一个稻种。
从外形上区分,稻谷形状有长芒、短芒(江南称长芒稻种为“浏阳早”,短芒稻则叫做“吉安早”)。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之《天工开物》两则_课件1

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栽。若田亩逢早干、水 溢,不可插秧。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 生谷数粒,结果而已。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 移栽二十五亩。
【翻译】:稻秧长到三十天后就要拔起分栽。若 稻田遇到干旱或积水过多,都不能插秧。育秧期已过 而仍不插秧,秧就要老而长节,即使栽到田里也不过 长几粒谷,只能算是长出谷实而已。一亩秧田所育出 的秧,可供移栽二十五亩。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的书名取自《易·系辞》中 “天工人其代之”及“开物成务”,天工开 物这4个字,是用“巧夺天工”和“开物成务” 两句古成语合并而成的,“天工”表示自然 的力量,“开物”表示人力对自然的开发利 用,二者相合,表达了天人合一,人力与天 工相协调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开物成务:通晓万物之理,得以办好各种事情。
3.在基数词前加“且、将、约、几、盖、可”等表示。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
4.在基数词后加“所”“许”“余” “有余”
“有奇yòujī ”等表示。
①一车炭,千余斤。(《卖炭翁》)
②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西 门豹治邺》
③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湿种/浸种
第三段:谈水稻的收获及成熟期。
收获和成熟,都因南北气候及稻 种的特性而有所不同,也与水源丰枯、 地势高低有关系。可见,农业是一门 最为务实的科学,要因时制宜,因地 制宜,不可一概而论。
③凡秧既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获(粳 有救公饥、喉下急,糯有金包银之类。方语百 千,不可殚述),最迟者历夏及冬二百日方收 获。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则广南之稻, 地无霜雪故也。
关系较为密切的冶金、陶瓷、纺织等行业
最新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第8单元 8《天工开物两则》ppt课件.ppt

江 名.南 曰名 劳.铁长芒 名者词曰,浏名阳称早,动名 词字 , 命 名 , 称 名 (3)名西门 名豹词治,邺名,声名.,闻名天望下 《 西 门 豹 治 邺 》
(2)其炎更烈于煤。(状语后置句) 译文:_它__的__火__焰__比__煤__炭__更__厉__害__。_
凡 今稻 夜旬 半日 ,失 方水 期.则 我死 决期 斗.某 至所 名《词大,铁期锥限传 》 (1)期 动 词 , 约 定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兰 亭 集 序 》 动 词 , 至 , 及 泥滓成枵而去. 动 词 , 去 掉 我从去.年辞帝京《 琵 琶 行 并 序 》 (2)去去.走来 了江 形以口 容后守 词,空 ,“船 过来《去”琵的,琶补行充音并节序助》词, 复无 合义 词 , 念去.去.,千里烟波 《 雨 霖 铃 》 复 合 词 , 越 来 越 远 , 往 前 走 了 又 走
阶
阶
段
段
一
三
8 《天工开物》两则
阶
阶
段
段
二
四
[知识·梳理]
第 1 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秔. ( jīnɡ ) 夏潦.( lǎo ) 枵.( xiāo )
粳.( jīnɡ ) 刈.( yì ) 淬.( cuì )
稌.( tú ) 汲.灌( jí )
婺.源( wù) 砧.( zhēn )
第 2 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方.其 副破词荆,州当, 下 江陵《 赤 壁 赋 》
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 数 词 , 几 个 天有 名常词道,,规地律有 常 数.矣《 荀 子 · 天 论 》 (5)数识 蒙盈 冲虚 斗之 舰有 乃以 数.千 《数. 滕《 王赤 阁壁 序之 》战 》名动词词,,定计数算 数吕动师词孟,叔列侄举为罪逆状《 〈 指 南 录 〉 后 序 》 范增数.目项王《 鸿 门 宴 》 副 词 , 屡 次
高中语文 第8单元《天工开物》两则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ppt精选
34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审美写作
分层训练
“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思想。《天工开物》一书涉及的农业、
工业生产技术近三十种,本课选取的两则,一农一工,颇具有
典型意义。虽然篇幅有限,但仍可以一窥其中的科学思想。首
先,宋应星置《乃粒》于卷首,开宗明义,表现了他的重农思
想,这与那些视务农为可耻的传统读书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ppt精选
16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审美写作
分层训练
四、文言句式 1.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 2.其炎更烈于煤 3.以为受锤之地
___判__断__句____ _状__语__后__置__句__ 省略句_,__以__(_之__)_为__
ppt精选
17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审美写作
分层训练
ppt精选
其次,从《稻》中我们可以看出,宋应星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
农学中的“三才”思想,并加以发扬光大。中国古代的农学,
历来强调天、地、人三种因素的协调。如,《管子》的《牧民》
《权修》等篇提出了务天时、务地利、用民力等思想,《吕氏
春秋·审时》说:“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 天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顺天时,量地力,则
分层训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赏读:淡泊名利才能显示出自己高尚的志趣,保持心态平 和宁静才能在思想上达到高远的境界。这是诸葛亮表达自己作 为一个读书人志趣清高的名言,被历来的读书人所推崇。尽管 不少人汲汲于名利焦头烂额,但其照样可以请人将此言书写悬 于中厅,以显示自己志趣的不同凡俗。
天工开物全文及译文

天工开物《天工开物 / 作者: 宋应星》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既有大量确切的数据,又绘制了一百二十三幅插图。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又细分做十八卷。
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
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
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
《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
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尤其是机械,更是有详细的记述。
明末科学家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江西奉新人)撰。
宋应星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
宋应星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全面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成就。
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
该书文字简洁,记述扼要,书中所记均为作者宋应星直接观察和研究所得。
问世以后,有不少版本流传,先后被译成日、英、法、德等国文本,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宋应星生平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奉新县北乡雅溪牌坊村(今宋埠镇牌楼村人)。
其曾祖父宋景,明正德、嘉靖年间,累官吏、工二部尚书,改兵部,参赞机务,入为左都御史。
祖父宋承庆,字道征,县学禀膳生员。
父宋国霖,字汝润,号巨川,庠生。
弟兄4人,胞兄宋应查看全文2012-11-16 08:11:42 作者:宋应星年代:明浏览:205 好评:0 分类:天工开物天工开物-舟车[原文] 宋子曰:人群分而物异产,来往懋迁(1)以成宇宙。
若各居而老死,何藉有群类哉?人有贵而必出,行畏周行(2);物有贱而必须,坐穷负贩。
人教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第八单元经典原文8《天工开物》两则+Word含解析

第八单元科学之光经典原文8《天工开物》两则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曾经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
中国在古代文学、物理学、化学、地学、医药学等方面的杰出成就曾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举世闻名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更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让我们走进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技术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来探究一番吧!对于《天工开物》上面这段有关水稻种植的知识,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请自选角度,结合实际,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角度]尊重自然,取法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共赢。
示例: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就是要人顺应自然的法则。
违背自然法则行事的人类,定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顺应自然,不强求,不贪婪,自然就会以真挚的笑脸回馈人类。
勤劳的中华儿女,曾引来黄河水灌溉出了贺兰山脚下的塞上江南,也曾贯通五河水系开凿纵贯神州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更曾推动滔滔江水带动电力的齿轮,给千家万户送去永恒的光明……合理利用自然法则求得发展,自然愿伸出双手鼎力支持。
自然法则下,人类在发展,自然在进步,人类与自然休戚与共;人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自然就以她博大的胸怀与无私的爱心援助人类,互利共生的旋律訇然奏响,和谐世界的大门豁然敞开。
当往日黄沙漫天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上再现茂密绿洲之时;当一度萎缩的白洋淀波光粼粼、苇荡依旧之时;当昔日已被破坏的亚马孙雨林中再次响起百鸟欢歌的交响之时,自然正用她如椽的画笔,描绘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正如张晓风所言:“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想要怎样更好的世界?”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字音有误的一句是()A.不粘者,禾曰秔.(hánɡ)B.泥滓成枵.而去(xiāo)C.待夏潦.已过(lǎo) D.六日刈.初禾(yì)解析:A项,“秔”读jīnɡ。
答案:A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释义有误的一项是()A.俟.其生芽俟:等到B.即.栽于亩中即:即使C.水火未济.济:帮助D.其再.栽秧再:第二次解析:C项,“济”是“调和”的意思。
新人教版《天工开物》两则PPT完美版

殚述 潦
水溢 刈
dān lǎo yì yì
❖ 1.疏通文意,掌握文言文基本知识,诸如文 中的文言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 句式等。
❖ 2.理清文章思路, 概括各段内容。
新人教版《天工开物》两则P P T 完美版 新人教版《天工开物》两则P P T 完美版
新人教版《天工开物》两则P P T 完美版
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 (2)能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采用适当的说明
顺序和说明方法; • (3)注意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明和平实。
新人教版《天工开物》两则P P T 完美版
新人教版《天工开物》两则P P T 完美版
• 1.抓住被说明对象的特征:
• 一是外显特征,如事物的颜色、质地、空间位置、形状 、温度等;二是内隐性特征,如事物的成因、原理、变 化过程、内部结构、习性、性能、风格等方面。
新人教版《天工开物》两则P P T 完美版
新人教版《天工开物》两则P P T 完美版
• (4)若说明的目的是阐释事理,就要采用“逻 辑”顺序:一般按因果、主次关系来安排顺序。 如《日本平家蟹》
• 3.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 、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 画图表等。
• 4. 语言要准确、简洁、通俗
既作补充说明,又传达深广 的社会内容,有舒缓叙事节 奏调节阅读气氛之用。
• 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补充功用,带出南 方以糯米酿酒的习俗。“所为”二字,令“糯米” 活灵活现。
• 俗名婺源光之类:指出产地俗名令人想象当地以 此“为粥”的饮食习惯。
• 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补充说明过早育种的危险 于平实的叙述中见悲天悯人的情怀。
• 俗名火矢,扬烧不闭穴火:不雅的俗名。火矢, 火屎也。谓火烧过的废物。但热效很高且不堵通 风口。若不指出,恐生讹误。
高中语文第八单元经典原文8《天工开物》两则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高中语文第八单元经典原文8《天工开物》两则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天工开物》两则明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宋应星宋应星(1587-?),明代科学家。
字长庚,江西奉新人。
自幼聪颖,博闻强记。
年轻时致力于科举,以期金榜题名,重振门第(宋家乃名门望族,到他出生时,家境“渐以萧条”)。
万历四十三年(1615),与其兄同中举人,时称“奉新二宋”,但在此后15年间,与进士无缘。
多次北上的万里之游,开阔了他的视野,增长了他的见闻,田间农业技术、作坊手工操作都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他作了不少笔记和工艺流程素描图,为日后写《天工开物》奠定了基础。
北上应试的屡屡受挫,社会政治的黑暗,使他对科举彻底绝望,遂下决心转向实学,研究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科学技术问题。
崇祯十七年(1644),弃官回乡,卒于清顺治年间。
宋应星一生讲求实学,反对士大夫轻视生产的态度。
他对劳动人民怀有深深的同情,对官府压榨人民深为不满。
他才大学博,又勤于著述,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作除《天工开物》外,还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原耗》等,多已失传。
《天工开物》所产生的背景可以从当时的社会发展和作者自身的人生经历两个方面来理解。
明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在宋元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农作物的耕种栽培技术更加成熟,特别是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水稻种植,提供了一多半的全国口粮。
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市场,江、浙、皖一带手工业,闻名全国。
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为宋应星的著述提供了条件。
宋应星出生时,家境“渐以萧条”,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与平民百姓接触,熟悉农业耕作、手工作坊的生产情况。
明思宗崇祯七年,宋应星任分宜县(今属江西)教谕,较为闲暇。
宋应星在工作之余,整理资料,从事写作,1637年,宋应星出版了他一生的力作《天工开物》,奠定了他大科学家的历史地位。
《天工开物》是一部总结我国明末以前农业和手工业技术成就的百科全书,分上、中、下3部,原有20卷,只刊刻18卷,分别叙述了有关我国古代农业、纺织、制糖、冶铸、造船、酿酒以及制造火药、兵器等物品的生产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工开物:稻、治铁》译文
水稻的品种最多。
不粘的稻叫粇(粳稻),米叫粳米。
粘的稻叫稌稻,米叫糯米。
(南方没有粘黄米,酒都是用糯米造的。
)本来属于粳稻但晚熟而带粘性的米俗名为“婺源光”一类的,不能用来造酒,而只可以煮粥,这又是一种稻。
稻谷在外形来看,有长芒、短芒(江南将长芒稻称为“浏阳早”,短芒的叫“吉安早”)和长粒、尖粒以及圆顶、扁粒的不同。
其中稻米的颜色还有雪白、牙黄、大红、半紫和杂黑等等。
浸稻种的日期,最早在春分以前,称为“社种”(这时遇到天寒,有冻死不生的),最晚是在清明以后。
播种时,先用稻、麦秆包住种子在水里浸几天,待生芽后撒播在田里,长到一寸左右高,称做秧。
稻秧长到三十天后就要拔起分栽。
若稻田遇到干旱或积水过多,都不能插秧。
育秧期已过而仍不插秧,秧就要老而长节,即使栽到田里也不过长几粒谷,只能算是长出谷实而已。
一亩秧田所育出的秧,可供移栽二十五亩。
稻秧分栽后,早熟的在七十天后即可收获(粳稻有“救公饥”“喉下急”,糯稻有“金包银”等品种。
各地名称很多,不可尽述)。
最晚熟的要经整夏直到冬天共二百多天后才能收获。
有在冬季播种,到仲夏就能收获的,这就是广东的稻,因为此地没有霜雪。
稻田十天无水,便有干旱之虞。
夏种冬收的稻,必须种在有山间水源不断的田里,这种稻生长期长,地温又低,不能催苗速长。
靠湖边的地要待夏天洪水过后,六月才能插秧。
育这种秧的稻种要在立夏时撒播在地势高的土里,以待农时。
南方平原地区,多是一年两栽、两获。
第二次插的秧俗名叫晚糯稻,不是粳稻之类。
六月割早稻,翻耕稻茬田,再插晚稻秧。
晚稻秧在清明时已和早稻秧同时播种。
早稻秧一天无水即死,晚稻秧经四、五两月,任从烈日暴晒也不怕,这是个奇特的稻种。
种晚稻遇到秋季晴天多的时候,则始终都要灌水。
农家不惜勤苦,以满足用稻米造春酒的需要。
稻要是十天离水就要死,于是育出一种旱稻,属于粳稻但不带粘性,即使在高山地区也可插秧,这又是一个奇特的稻。
还有一种香稻,只取其香味以供贵人。
但结实甚少,滋养全无,不值得崇尚。
(选自潘吉星《〈天工开物〉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略有改动)
治铁
锻造铁器,是用炒过的熟铁为原料。
先用铸铁做成砧,作为承受锤打的底座。
有句俗话说,“万器以钳为祖”,并非无稽之谈。
刚出炉的熟铁,叫毛铁,锻打时损耗其十分之三,变成铁花、铁滓。
用过的废品还未锈烂的,叫劳铁,可用以改制成别的器物或原来的器物,再经锻造时只损失其十分之一。
炼铁炉中的燃料,用煤炭的占十分之七,用木炭的占十分之三。
在山林无煤之地,锻工选择坚硬木条烧成火墨(俗名叫火矢,燃烧时不会变为碎末堵塞通风口),其火焰比煤更猛。
即便用煤炭,也另有一种铁炭,取其燃烧时火势向内、火焰不虚散的优点,与烧饭用的煤形状相同而种类不同。
把要锻造的铁逐节粘合起来,在接口处涂上黄泥,再放在火中烧红后捶打,将泥滓打去,只将黄泥作为接合的媒介。
铁器锤合之后,除非烧红、用斧砍,否则是永不会断的。
熟铁、钢铁经烧红、锻打后,水火作用尚未调合,其质地不坚。
乘出炉时将物料放入清水中淬火,名为健钢、健铁。
这是说未“健”之前,作为钢和铁还存有软弱的性质。
焊接铁的方法,西洋各国另有奇药。
中国小焊用白铜粉作焊药,大件的锻接则竭力挥锤而强行接合。
但经年累月之后,接口终究不牢。
因此大炮虽在西洋有锻成的,而中国还只靠铸造而成。
(出处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