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石窟介绍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石窟介绍甘肃省天水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这里拥有许多历史和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北方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岩石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东方的雕塑艺术博物馆”。
现在,我将为您介绍这一壮丽的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市麦积区麦积山上,距离市区约40公里。
这个石窟群建于北魏时期,始建于公元384年,历经1300多年才完成。
它总共有202个洞窟和7座像塔一样高耸的石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岩石艺术宝库之一。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第96窟中的“天神像”。
“天神像”是麦积山石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北方保存最完整的一尊石雕造像。
这尊巨大的佛像高16.77米,是一尊伫立的“阿弥陀”坐佛。
整体造型庄重、端庄,彰显了北魏时期鲜明的艺术风格。
佛像的脸部表情炯炯有神,慈悲庄严,给人以深深的震撼。
这座佛像的细节处理非常精细,衣纹雕刻栩栩如生,袈裟的褶皱错落有致,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天神像”外,麦积山石窟还有许多其他珍贵的艺术作品。
例如,第94窟的“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以及第100窟的“卢舍那佛”等等。
这些石雕作品有的体现了佛教的教义,有的描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场景,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瑰宝。
参观麦积山石窟,您将领略到中国古代艺术的卓越风采。
不仅如此,您还能感受到麦积山石窟所蕴含的宗教和历史人文氛围。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为的就是一睹这些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无论是艺术爱好者还是历史学家,麦积山石窟都是个不可错过的地方。
这里不仅有博大精深的艺术品,还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来到麦积山石窟,您将被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所震撼,仿佛穿越时空,进入古代的神秘世界。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承载着远古的智慧和人类的创造力。
它不仅是甘肃省天水市的一张名片,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
无论您是专程前往还是路过天水市,都强烈推荐您来一次麦积山石窟的探索和领略,您一定会被这些石窟艺术所震撼和感动。
甘肃麦积山石窟导游词(四篇)

甘肃麦积山石窟导游词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____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山高____米,但山的形状奇特,孤峰崛起,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
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
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
在我国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麦积山为最佳。
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自公元____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现存洞窟____个,其中有从____世纪到____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____余件,壁画____多平方米。
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
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
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
碎自人力,疑是神功。
”附近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
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
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
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
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____米多,小的仅____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
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
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麦积山石窟简短介绍

麦积山石窟简短介绍麦积山石窟是中国甘肃省天水市的一处著名的佛教石窟,位于麦积山南麓的东北侧。
这座石窟始建于公元384年,历时数百年才完成。
它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石窟之一。
麦积山石窟以其雄伟壮观的佛像和精美细致的壁画而闻名于世。
整个石窟由东、中、西三个区域组成,共有202个洞窟和7万多尊佛像。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169洞,内有一个高达16.5米的巨型卧佛雕像,被誉为“东方巨佛”。
这座卧佛雕像是麦积山石窟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它采用了高浮雕技法,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佛陀安详宁静的面容和修长匀称的身姿。
卧佛雕像背后还有一个精美细致的壁画,描绘了佛教经典中关于生死轮回和人间苦难的故事。
除了卧佛雕像,麦积山石窟还有许多其他令人惊叹的佛像和壁画。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96洞和第98洞,这两个洞窟内有大量的佛像和壁画,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和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麦积山石窟的壁画主题丰富多样,内容涉及佛教经典、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
这些壁画不仅艺术价值极高,还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除了佛像和壁画,麦积山石窟还有一些其他特色景点值得一提。
比如第103洞内有一个巨大的石雕宝塔,高约14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宝塔之一。
石窟周边还有一些小型寺庙和祭祀场所,可以深入了解当地人民对佛教信仰的虔诚。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麦积山石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来此感受佛教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同时,石窟所在的麦积山自然风光也非常优美,游客可以在欣赏石窟艺术之余,还可以登山观景,体验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他们加强了对石窟的保护工作,修复和维护了受损的佛像和壁画。
同时,他们也开展了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麦积山石窟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一处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的遗产。
麦积山石窟的名词解释

麦积山石窟的名词解释麦积山石窟是中国甘肃省天水市的一处著名古代石窟群,它位于麦积山北麓的崖壁上。
这座宏伟壮丽的石窟群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珍贵遗产,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窟之一。
麦积山石窟的名字源于其所在的麦积山,麦积山海拔2194米,自古以来就是天水地区的地标之一。
石窟群始建于公元366年,历经多次扩建和修复,一直延续到公元1232年,历时近900年。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匠心独运的匠师们用汗水和心血,创造了这一辉煌的艺术奇迹。
麦积山石窟是典型的岩壁石刻,它总共有202个洞窟,共计1060多个佛像,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34.5米,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卧佛。
这些佛像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以极其细腻的手法表现了佛教精神和文化内涵。
每一个佛像都是匠师们用锤凿、雕刻的形式创作而成,经历了无数次反复琢磨和打磨,展现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作。
除了佛像,麦积山石窟还有丰富多样的壁画。
这些壁画是佛教教义和信仰的生动表达,它们通过图像符号和色彩的运用,展现了佛经中描述的佛教故事和佛教信徒的修行之路。
这些壁画的色彩绚丽多彩,线条流畅优雅,体现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麦积山石窟不仅仅是佛教艺术的宝库,也是历史文化的镌刻石。
在这些洞窟中,考古学家们不仅发现了大量的佛教文物和经书,还发现了很多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实物。
这些实物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对于研究佛教传播和中国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然而,麦积山石窟的珍贵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长期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一些洞窟和佛像已经受到严重的损坏,面临着失去原本的风采和文化价值的风险。
保护和修复麦积山石窟成为当地政府和专家们的重要任务,他们通过科学的手段和先进的技术,努力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对于游客来说,麦积山石窟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在雄伟壮丽的佛像和精美绝伦的壁画面前,人们往往能感受到内心的震撼和安宁。
这些艺术作品所传递的佛教智慧和人文情怀,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超越现实、净化心灵的体验。
宗教建筑介绍之——麦积山石窟

麦积烟雨
东方微笑
“东方微笑”指的就是麦积山 石窟被誉为“东方蒙娜丽莎” 的“微笑的小沙弥”。该像位 于麦积山石窟的第一百三十三 窟中。距今已经有1500年。当 时的雕塑技巧便能达到如此的 境界,确实令人赞叹不已。当 年一向严肃表情的朱镕基总理 面对此像时,也禁不住松弛神 经,展露会心的微笑。 这是一个少年佛家弟子侧立 像,面露憨厚而又略带稚气的 神情,俯首侧耳,似乎在专心 致志地聆听佛的教诲;细眯的 双眼,又好像在琢磨刚才的说 教,而那深深刻印在他嘴角上 的永远的会心的微笑,更像是 领悟了其中的奥妙,真可谓虔 恭,脱俗,颖悟聪慧。
宗教文化
• 麦积山以佛教为主,反 映了三佛、七佛,西方 净土等内容,从壁画和 雕刻石碑中反映佛本生 和佛传故事是佛教文学 的一种重要形式,如睒 子本生、萨陲那太子舍 身饲虎、涅槃等。通过 对佛、菩萨、飞天等形 象的塑作,反映了佛教 对现实世界的精神启迪。
建筑艺术
• 麦积山石窟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多为佛殿式而无 中心柱窟,明显带有地方特色。 • 麦积山石窟群中最宏伟,最壮丽的一座建筑是第四窟上 七佛龛,又称“散花楼”,位于东崖大佛上方,距地面 经约八十米,为七间八柱庑殿式结构,高约九米,面阔 三十米,进深八米,分前廊后室两部分。立柱为八棱大 柱,覆莲瓣形柱础,建筑构件无不精雕细琢,体现了北 周时期建筑技术的日臻成熟。后室由并列七个四角攒尖 式帐形龛组成,帐幔层层重叠,龛内柱、梁等建筑构件 均以浮雕表现。因而,麦积山第四窟的建筑是全国各石 窟中最大的一座摹仿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洞窟,是研究 北朝木构建筑的重要资料,真正如实地表现了南北朝后 期已经中国化了的佛殿的外部和内部面貌,在石窟发展 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石窟艺术
பைடு நூலகம்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 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 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 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 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 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6米, 小的仅有1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 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 映了中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 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 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 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 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 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 珍品。
麦积山石窟简要介绍与特点

麦积山石窟简要介绍与特点1. 麦积山石窟简介麦积山石窟是中国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的一处著名的佛教石窟群,建于北魏时期,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它位于麦积山的北麓,是中国最大的洞窟群之一,也是甘肃省最负盛名的文化景点之一。
2. 麦积山石窟的特点2.1 艺术风格独特麦积山石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是中国北方佛教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麦积山石窟中,有大量精美的佛像、浮雕和壁画。
这些艺术作品在形式、线条、色彩和构图等方面展示了北魏时期佛教艺术的特点,带有浓厚的中国民族特色。
2.2 规模庞大麦积山石窟群共有194个窟穴,书写了1500多年前佛教文化的辉煌。
这些窟穴分布在麦积山的岩石上,形成了星罗棋布的石窟群,覆盖了一个较大的面积。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138窟,它是麦积山石窟中最大的一座石窟,内部有宽敞的大殿和巨大的佛像。
2.3 艺术技法精湛麦积山石窟的壁画和浮雕由于年代久远,但仍然保持着较好的保存状态。
这些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需要复杂而繁琐的技法,包括雕刻、彩绘和描金等。
尤其是壁画,不仅色彩明亮鲜丽,而且线条流畅、细腻,展示了麦积山石窟艺术家的精湛技艺。
2.4 宗教文化熏陶由于麦积山石窟作为佛教圣地的存在,它对当地和来访者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每年,大量的佛教信徒和游客慕名而来,参拜石窟,礼佛祈福。
这里举办的佛教节日和仪式也吸引了众多崇信者前来朝拜,使麦积山石窟成为佛教宗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3. 我对麦积山石窟的观点和理解麦积山石窟作为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对我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瑰丽,还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佛教信仰的强烈。
通过观赏和研究这些艺术作品,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内涵。
麦积山石窟中丰富的壁画和雕刻,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家们卓越的创作才能和技艺。
他们用优雅的线条、明亮的色彩和细腻的表达方式,刻画了佛教故事和人物形象。
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的享受,更是对中国古代艺术和民俗的研究的重要资料。
麦积山石窟的作文

麦积山石窟的作文
我去过很多地方,但是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35公里处的武山县境内,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
它始建于后秦,后经历代扩建,才形成
现在的规模。
现存石窟220多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2000多
平方米。
它以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
陈列馆”。
一进门就看见了一个巨大的佛像,他头戴宝冠,身披袈裟,
双手合十,好像在祈祷什么。
再往里走就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塑像:有坐着的、站着的、跪着的、蹲着的……每个塑像都栩栩如生。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四大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观音菩萨
和弥勒菩萨。
他们都是佛教中的护法神。
普贤菩萨手捧如意,坐
在莲花宝座上;地藏菩萨手中拿着锡杖,盘腿而坐;观音菩萨端
坐在莲花台上,手执杨柳枝;弥勒菩萨一手托钵一手拄鞭。
最有趣的是弥勒了。
他没有胡子,他把胡子当做了头发,让
人看了忍俊不禁。
弥勒长得胖胖的,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的样子。
—— 1 —1 —。
麦积山石窟攻略

麦积山石窟攻略1. 简介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石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后凉,历经十六国、西晋、北魏、西夏、元、明等历史时期的数次扩建和重修,共有202个洞窟、6945尊佛像,是中国石窟艺术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窟群之一。
麦积山石窟以其精美的壁画和造像而闻名于世。
2. 如何到达麦积山石窟2.1. 交通从天水市区出发,可以选择以下交通方式前往麦积山石窟:•公共交通:在天水市区的天水汽车站乘坐前往麦积山的公交车,约1小时车程即可到达。
公交车票价约10元。
•自驾车:可以在天水市区租一辆汽车,通过G75兰海高速公路前往麦积山景区。
大约需要1个小时的车程。
2.2. 注意事项•麦积山景区门票:门票价格为70元/人。
建议提前在官方网站或景区官方App上购买电子门票,以免排队等候。
•麦积山石窟海拔较高,注意防晒和补水,带上防晒霜、帽子和水。
3. 参观路线推荐3.1. 行前准备参观麦积山石窟前,可以提前了解一些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以更好地欣赏这个石窟艺术宝库。
3.2. 参观路线麦积山石窟可以分为上、中、下三区。
推荐的参观路线如下:•上区:上区是麦积山石窟最主要的区域,包括2号石窟、16号石窟、24号石窟等。
在上区,可以欣赏到精美的佛像造像和壁画。
其中最著名的是2号石窟的南北大佛,南大佛高达34.5米,是中国现存最高的石窟佛像之一。
•中区:中区包括39号石窟和40号石窟。
这两个石窟中的壁画内容丰富多样,其中包括了宫殿、佛教故事、佛陀传记等。
•下区:下区包括62号石窟和69号石窟。
这两个石窟是麦积山石窟中保存最完整的石窟之一,壁画精美,佛像造型独特。
4. 旅游提示•麦积山石窟一般上午参观人数相对较少,建议早上到达景区,避开高峰期。
•麦积山石窟内不允许拍摄或使用闪光灯。
•在参观过程中,请保持安静,尊重文物和其他游客。
•麦积山石窟周围有一些风景名胜区,如麦积山风景区、麦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如果时间允许,可以顺道游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麥積山石窟,位於天水市南約40公里處的麥積山,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始建於十六國後秦時期,後代累有增修重建,綿歷1500餘年。
現有洞窟龕194個,造像7200余身,壁畫1300余平方米,尤以泥塑藝術著稱於世,有東方雕塑藝術館之譽。
麥積山以形似麥垛而得名,石窟即開鑿于山崖之上,原本互相連屬,唐開元年間當地地震,遂將石窟分為東、西兩崖,中間部分蹦毀。
2011-10-01
E-mail文化传播网
西崖存窟龕140個,主要為西秦、北魏及西魏的作品;東崖存54窟,北周、隋唐及
以後的作品多集中於此。
麥積山石窟大部分是隋唐以前的作品,以七佛閣、萬佛洞、牛兒堂、寂陵等最為著名。
第4窟創建於北周,又稱上七佛閣,為麥積山最為精彩
的一窟。
窟內第1-5龕龕眉上的五組飛天,為我國古代唯一的繪塑結合的作品,既
富於立體感和真實感,又具有空靈飄逸的特色,實為石窟藝術品中的佳制。
雕塑是石窟內容的主體。
早期四大石窟中,敦煌為泥塑,雲岡、龍門為石雕。
而麥積山石窟則以泥塑為主,也有一定數量的石雕。
其塑造的形象,以莊嚴的佛陀、慈悲的菩薩、虔誠的阿難、迦葉弟子,或者威武雄壯的天王、金剛,輕快的飛天及和藹的供養人等。
有部分形象已突破宗教儀軌的束縛,淡化宗教神祕色彩。
西崖
東崖
西崖大佛
麥積山蜿蜒的懸空栈道和泥塑
麥積山數百個石龕中,薈萃著上迄後秦下至清朝的十多個朝代的各種塑像。
麥積山石窟塑像的源頭是俑像藝術,所受
到的顯著影響就是將非人間的佛教形象,
賦予人性的真情神采,使觀者欣賞時自然
產生共鳴的情感。
這種特質,在西魏時期
的麥積山塑像表現得最鮮明。
這尊主佛可謂是麥積山石窟泥塑造像的經
典之作。
佛像頭部作旋紋高肉髻,面形稍
微豐圓,眉眼細長,小嘴薄唇,含蓄地流
露笑意,眼光微微俯視,表情親切慈愛。
衣褶刻劃疏朗流暢,下襬承繼北魏晚期的
「裳懸座」而更顯細緻的質感,以多層重
疊曲折的表現手法垂覆,特別的是,露出
右腳腳裸。
整尊佛像的神態,將佛陀的慈悲為懷,以
及人間母愛的溫婉善良結合為一,右手揚
掌向前,豎起五指,結施無畏,表明「能
施一切眾生安樂無畏」;左手舒五指而向
下,作與願印,如流注如意寶珠或甘露水,
「能令圓滿一切眾生之愛樂」。
觀者彷彿
能感受到佛陀消泯災難和悲苦的無邊力量,
以及對真理的堅定不移。
麥積山石窟第四四號窟正壁主佛
•麥積山的造像是以佛菩薩為主。
侍者的造像並不多,大概是當時的供養人不願意把錢用在侍者身上。
但這處於第123窟內,有其中兩尊是作為侍者的童男童女像,成了不朽之作。
133窟微笑的小沙彌1600多年的歷史傳承,東方雕塑館的美譽,尤其是那恬靜會心的東方微笑,面對這種曠世之美,有幾個人能不被她所折服呢?
第009窟上方的千佛廊
麥積山石窟第123窟右壁龕文殊菩薩(西魏)
麥積山石窟泥塑講究以形傳神,神形俱備,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有著強烈的世俗化傾向。
麥積山地區因有江南水鄉的靈秀之美,向為隴上旅遊名勝。
麥積山石窟第127窟後龕主佛背光飛天
第127窟的壁畫居麥積山石窟之首,所繪維摩詰經變氣勢恢弘,技法圓熟,被認為是後世維摩詰大型經變畫的濫觴。
窟中還有我國現存最大、最早、最為完整的西方凈土變壁畫,以及周穆王拜見西王母這種本土題材的作品。
麥積山石窟北魏菩薩麥積山石窟北周第一二號窟
正壁左側脇侍菩薩
麥積山石窟北周第四號窟第二龕前廊正壁薄肉塑飛天
麥積山石窟北魏伎樂飛天
2011-10-01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