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关于印发《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和失范行为处理办法》的通知_共4页
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及师德师风失范行为处理办法

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及师德师风失范行为处理办法一、师德师风负面清单1. 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行:发表或传播反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论,参与反党反社会主义活动。
2. 学生欺凌:容忍、纵容或参与学生欺凌行为,对受害者进行恶意报复。
3. 招生混乱:违规招生、擅自改变招生政策和程序,违反招生公平原则。
4. 师德师风失范:(1)侵害学生权益: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侮辱、虐待、性骚扰等行为。
(2)学术不端:抄袭、剽窃、篡改他人学术成果,虚构学术经历。
(3)教学不力:不认真备课、授课,教学质量低下,影响学生学业发展。
(4)管理失职:不履行职责,玩忽职守,导致学生安全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
5. 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利益,接受学生及家长馈赠或安排的宴请、旅游、娱乐等活动。
6. 泄露学生隐私:未经学生同意,泄露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
7. 歧视和排斥学生:对学生进行种族、民族、性别、地域等方面的歧视和排斥。
8. 组织或参与非法办学活动:未经批准,擅自组织或参与非法办学机构的教育活动。
9. 违规使用教育资源:擅自占用、挪用、滥用教育资源,影响教育公平。
10. 不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损害教师形象和声誉。
二、师德师风失范行为处理办法1. 对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行的教师,立即解除聘用关系,上报教育行政部门,建议撤销其教师资格,并依法通报相关部门。
2. 对参与学生欺凌的教师,立即解除聘用关系,上报教育行政部门,建议撤销其教师资格,并依法通报相关部门。
同时,对受害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关爱。
3. 对招生混乱的教师,立即解除聘用关系,上报教育行政部门,建议撤销其教师资格,并依法通报相关部门。
对涉及的学生,根据情况进行重新招生或调整班级。
4. 对师德师风失范行为的教师,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警告、记过、降级、撤职等处分。
情节严重的,解除聘用关系,上报教育行政部门,建议撤销其教师资格,并依法通报相关部门。
5. 对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教师,立即解除聘用关系,上报教育行政部门,建议撤销其教师资格,并依法通报相关部门。
师德师风失范行为负面清单

五、附则
1.本负面清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根据本负面清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3.本负面清单如有未尽事宜,参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四、监督与举报
1.学校应建立健全师德师风监督机制,鼓励学生对师德师风失范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十二、心理健康与辅导
1.学校应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辅导,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教师缓解职业压力。
2.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档案,对心理问题进行早期发现和干预,保障教师身心健康。
3.鼓励教师参加心理健康相关培训,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增强心理素质。
4.创设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教师提供宽松的发展空间,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
4.加强对教师家校沟通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效果。
十、宣传与引导
1.利用校园网、公告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宣传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对师德师风建设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发挥榜样的引导作用。
3.开展师德师风主题讲座、论坛等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价值观。
2.侮辱、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3.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谋取不正当利益。
4.参与赌博、色情、吸毒等违法活动,造成不良影响。
5.诽谤、侮辱他人,损害他人名誉。
6.敷衍塞责,不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
7.未经批准,私自在校外兼职、兼课或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
三、师风失范行为
1.着装不整,言行举止不文明,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2.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师德师风建设创新实践,为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水平提供新思路。
中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

中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一、引言教育是国家的未来,教师是教育的灵魂。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希望和梦想。
因此,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是每位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职业操守。
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职业行为,确保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
二、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1. 散布有损于国家形象、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言论,或发表、传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的观点和信息。
2. 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擅自减少教学内容,降低教育质量。
3. 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损害学生身心健康。
4. 擅自变动课程设置,挤占、挪用课程时间,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5. 接受、索取、谋取学生及家长财物,或利用职务之便从事营利活动。
6. 旷工、迟到、早退,或不按规定参加教育教学活动。
7. 透露考试试题或答案,参与、组织学生作弊,或纵容学生作弊。
8. 侮辱、诽谤、诬陷同事,或干扰、破坏学校内部管理秩序。
9. 侵犯学生隐私,泄露学生个人信息。
10. 违反职业道德的其他行为。
三、处理办法1. 对于违反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的教师,学校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撤职、开除等处分。
2. 对于涉及违法行为的教师,学校应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并配合有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3. 对于涉及职业道德问题的教师,学校应组织专门的调查组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给予相应的处理。
4. 对于涉及师德失范行为的教师,学校应在其所在部门、全校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其在一定期限内的评优评先、晋级资格等。
5. 对于涉及师德失范行为的教师,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教育培训、心理辅导等,帮助其认识错误,改正行为。
6. 对于涉及师德失范行为的教师,学校可要求其提交书面检讨,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并作出不再犯类似错误的承诺。
7. 对于涉及师德失范行为的教师,学校可对其进行经济处罚,或要求其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

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领域,教师则是教育事业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去影响学生,塑造他们的品格和习惯。
然而,一些教师存在着师德失范的现象,这些行为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师师德失范的行为负面清单及相应的处理办法。
一、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1.对学生使用暴力或侮辱性语言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一定的心理素质,不得对学生采取暴力手段或使用侮辱性语言;否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恐惧,损害教师的声誉和形象,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2.贪污受贿教育是为人民服务的事业,教师应该对学生和家长保持清廉的态度,绝不允许接受贿赂或从学生家长和其他人处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否则会破坏师生关系,使教育工作失去公正性和专业性。
3.违反职业道德教师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从业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从事与教育职业不相称的行为,不得受到追求个人私利和利益的驱动。
具体而言,教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进行不正当的谋利行为,不得利用学生和平台进行私人活动等。
4.不履行教育职责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履行个人职责,以实践引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教师不得懒惰,不得敷衍马虎,不得对学生的教育不负责任,否则会损害教师的职业形象和信誉,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1.对于教师暴力伤害或侮辱学生的行为,学校应立即调查,并对行为严重的教师进行严肃处理,甚至解除其职务,以维护学生和教师的权益和尊严。
2.对于教师受贿行为的处理,学校应及时组织调查,发现问题后,对教师进行罚款、记过、停职等处理,从严处理,以教育和惩戒教师,杜绝不良行为的蔓延。
3.对于违反教育职业道德的教师,学校应加强教育和规范,明确职业行为规范和工作规范,引导教师重视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4.对于教育工作不认真负责的教师,学校应及时约谈、批评、教育,按照违纪违规的处理要求进行相应处理,达到对教师行为规范的目的。
学校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与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

学校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与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一、引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默默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个别教师师德失范行为仍然存在,损害了学生权益,败坏了教育形象。
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职业行为,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负面清单和处理办法。
二、学校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1. 散布损害国家主权、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言论,或从事反国家、反社会主义的活动。
2. 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3. 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损害学生身心健康。
4. 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接受家长馈赠或者其他利益输送。
5. 泄露学生个人信息,侵犯学生隐私权。
6. 学术不端,抄袭、剽窃、篡改他人学术成果,或虚构学术经历。
7. 涉及黄赌毒等违法行为,影响恶劣。
8. 妨碍教育教学秩序,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9. 其他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三、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重,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等处理。
2. 对违反师德失范行为的人员,学校将取消其在一定期限内的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工资晋级等资格。
3. 对违反师德失范行为的人员,学校将根据相关规定,给予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开除等处分。
4. 对违反师德失范行为的人员,学校将依法依规撤销其教师资格,清除出教师队伍。
5. 对违反师德失范行为的人员,学校将向其所在单位、上级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建议追究相应责任。
6. 对违反师德失范行为的人员,学校将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招生名额、停止招生资格,直至取消导师资格。
法规规定,协助有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
8. 对师德失范行为的处理结果,学校将依法依规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学院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

学院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一、引言为进一步加强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法律法规,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本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
二、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1.思想政治纪律方面(1)散布违反宪法、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违背四项基本原则、歪曲党的改革开放决策、危及意识形态安全、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言论,妄议党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或者污蔑诋毁党和国家领导人、英雄模范,或者歪曲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人民军队历史、革命烈士和英雄模范人物事迹。
(2)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损害学校和学生合法权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3)通过课堂、论坛、讲座、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
(4)违反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或学校有关保密规定,公开泄密、盗密的行为。
(5)破坏民族团结,歧视、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6)在校园里传播低级庸俗文化、传播非法出版物、传播宗教和组织宗教活动。
(7)宣传或参与封建迷信活动、邪教活动。
2.教育教学纪律方面(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2)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损害学生身心健康。
(3)在招生、考试、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奖评优等工作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
(4)抄袭、剽窃、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篡改学术记录,伪造学术经历。
(5)不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敷衍塞责,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6)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传播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论和行为。
(7)违反教育教学纪律的其他行为。
3.生活纪律方面(1)违反社会公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影响教师形象。
(2)参与赌博、嫖娼、吸毒等违法活动。
(3)违反家庭美德,影响家庭和谐。
(4)违反职业道德,谋取不正当利益。
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

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一、引言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肩负着培养新一代、传承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
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保障学生权益,提高教育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
二、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1. 违反教育方针,散布错误言论,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学生利益。
2. 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损害学生身心健康。
3. 侮辱、诽谤、歧视学生,侵犯学生人格尊严。
4. 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财物,谋取私利。
5. 泄露学生隐私,侵犯学生个人权益。
6. 传播不良信息,损害学生心理健康。
7. 违反教学纪律,敷衍塞责,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8. 参与赌博、嫖娼、吸毒等违法行为。
9. 酒后上课,影响教育教学秩序。
10. 违反法律法规,涉及刑事犯罪。
三、处理办法1. 对违反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的行为,学校应当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2. 对违反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的行为,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式:(1)批评教育:对违反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督促其改正错误。
(2)诫勉谈话:对违反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的行为进行诫勉谈话,督促其改正错误。
(3)通报批评:对违反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督促其改正错误。
(4)取消评奖评优资格:对违反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的行为,取消其在一定期限内的评奖评优资格。
(5)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对违反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的行为,降低其在一定期限内的岗位等级或予以撤职。
(6)开除:对违反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的行为,予以开除。
3. 对涉嫌违法犯罪的师德失范行为,学校应当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4. 对受到处理或处罚的教师,学校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对其进行教育、培训,帮助其改正错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

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学校教师履职履责行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新时代高校教师道德风尚,努力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根据《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关于印发<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的通知》和《大学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严格落实师德建设主体责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委教师工作部牵头、学院(部)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工作机制。
党委书记和校长共同管理师德建设工作,是师德建设第一责任人。
学院(部)党政负责人对本单位师德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
第三条学校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严格遵守师德规范,严以律己,为人师表,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发生师德失范行为,本人应承担相应责任。
第二章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第四条学校教师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视为师德失范:1.在教育教学活动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2.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违背社会公序良俗;3.通过课堂、论坛、讲座、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4.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5.讽刺、侮辱、歧视、打击报复学生,或从事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不良影响的其它活动;6.要求学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宜;7.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8.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或篡改他人研究成果,伪造学术经历,不当署名、买卖论文等;9.在招生、考试、推优、保研、就业及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10.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11.假公济私,擅自利用学校名义或校名、校徽、专利、场等资源谋取个人利益;12.其他违反、四川省关于师德师风要求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和失范行为处理办法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
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教师〔2018 〕16 号)、《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教师
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2018 〕17号)、人民政府印发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完善师德规范,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的监察监督,强化师德考评,体现奖优罚劣,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等有关文件要求和《学院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结合我院实际,使教职工做到“四个相统一”,成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制定学院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和失范行为处理办法。
一、本制度适用于全体教职工。
二、负面清单范畴
一)思想政治纪律方面
1.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含在公开场合或网站、新媒体等各类社交媒体或互联网群组等平台上,散布违反宪法、违背党的路线方
针政策、违背政治纪律和意识形态安全的言论,发布丑化党和国家及领导人形象、煽动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言论。
2.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含
危害国家统一,伤害民族情感和国家尊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学生合法权益;破坏民族团结,歧视、不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二)教育教学方面
3.通过课堂、论坛、讲座、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
含在教学、讲座等活动中散布对抗中央、有损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
4.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含未经学校规定程序批准,随意调整教学计划或上课地点;不履行课堂教学主体责任,对课堂纪律漠不关心;违反考试(评卷)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评卷)公平、公正行为;故意提高、压低学生成绩,不按规定时间录入上报成绩;不按规程操作,导致教学仪器设备损失。
5.要求学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宜。
含从事对学生身心健康有不良影响的活动。
6.与学生发生任何不正当关系、猥亵、性骚扰行为。
含侮辱、歧视或变相体罚学生等。
三)学术道德方面
7.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或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含伪造学历、学位、成果等;违规使用科研经费,利用
- 2 -
科研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侵吞篡改他人的学术、教学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在职称评审、考核奖惩、绩效贡献等活动中无中生有、捏造事实、提供虚假信息、恶意诋毁他人等。
四)工作和生活作风方面
8.造谣、传谣,对他人进行侮辱、诽谤和人身攻击。
含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串联煽动闹事,组织参与非法集会等活动。
9.违反学校工作纪律,旷工。
含工作不负责任、不作为、慢作为;组织或参与黄赌毒以及传销活动,包括利用网络从事这些活动。
五)廉洁从教从业方面
10.在招生、考试、推优、就业及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11.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
12.假公济私,擅自利用学校名义或校名、校徽、专利、场所等资源谋取个人利益。
13.学院认定的其他负面行为。
三、对师德师风失范行为的处理有上述行为的,根据《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教师〔2018 〕17 号)意见精神,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或处分。
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以及取消其在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岗位聘用、工资晋级、干部选任、申报人才计划、申报科研项目等
方面的资格。
以上取消相关资格处理的执行期限不得少于24 个月。
情节较重应当给予处分的,还应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给予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降低岗
位等级或撤职、开除,需要解除聘用合同的,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应当
依据《教师资格条例》报请主管教育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
是中共党员的,同时给予党纪处分。
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四、建立问责机制
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权责对等、分级负责、失责必问、问责必
严的原则。
各二级内设机构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主体责任单位,负
责对本部门教职工师德师风教育和考核督查职责,纪检监察室为
监督单位。
对本部门教师负面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理、拖延处理或推
诿隐瞒,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及主要
负责人的责任。
五、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学院师德师风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