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呼吸方式

合集下载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呼吸方式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呼吸方式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呼吸【2 】方法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构造很特别,既没有细胞核也无线粒体.核糖体等各类细胞器,却富含血红蛋白,这种构造特色与其运输O2的功效是相顺应的.因为无线粒体,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供能.有些学生对此产生疑问:红细胞本身携带O2,却进行无氧呼吸供能,有O2消失时,其无氧呼吸不会受克制吗?并列举如下来由:①许多种厌氧型的细菌若生涯在空气中,其无氧呼吸受到克制,不能正常生计.②酵母菌等兼性厌氧型的生物生涯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中进行有氧呼吸,在缺氧的前提下才进行无氧呼吸.起首明白并不是所有厌氧型的生物都不能生涯在有氧情况中,只有那些严厉厌氧菌才不能生涯在空气中(如光合细菌,产甲烷杆菌等),而耐氧性厌氧菌是可以生涯在空气中的.厌氧菌可否生涯在空气中,与其体内是否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或过氧化物酶)有关.细胞代谢进程中会产生自由基,自由基是指那些带有奇数电子数的化学物资,它们都带有未配对的自由电子,具有高度的化学活性.在O2消失时还会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它是活性氧的情势之一,性质极不稳固,化学反响才能极强,在细胞内可损坏各类重要生物大分子和膜构造,还可形成其他活性氧化物,故对生物体极其有害.好氧性生物或耐氧性厌氧菌细胞内可合成SOD和过氧化氢酶(或过氧化物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在SOD感化下被歧化成H2O2,在过氧化氢酶感化下H2O2又进一步改变成无毒的H2O,而严厉厌氧菌不能合成SOD,在有O2消失时,因为无法歧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而身受迫害,无法生计.红细胞内消失这两种酶(红细胞未成熟前已合成),生涯在有氧情况中,不会受自由基的伤害而克制其代谢运动.酵母菌等兼性厌氧型的生物,在缺氧的前提下进行无氧呼吸,当氧气充足时进行有氧呼吸,其无氧呼吸将会受到克制.为什么在O2充足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会受到克制呢?已知磷酸果糖激酶是无氧呼吸(糖酵解)进程中症结的限速酶,ATP对磷酸果糖激酶具有克制造用,在有柠檬酸.脂肪酸时会增强克制效应,而ADP.AMP.无机磷则对此酶有激活感化,酵母菌有氧呼吸会产生较多的ATP,使ATP/ADP比值增高,无机磷相对削减,有氧呼吸进程中还会使柠檬酸等物资增多,最终克制了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同时NADH进入线粒体中被有氧呼吸消费,不能还原乙醛生成乙醇,还会使糖酵解进程中的NAD和NADH不能产生周转,也影响了糖酵解速度.由以上可知,克制无氧呼吸的直接原因,是生物细胞进行了有氧呼吸,在有氧呼吸的进程中产生的物资变化克制了无氧呼吸的进行,并不是因为O2的消失直接克制了无氧呼吸.成熟的红细胞内因为缺少有氧呼吸酶系,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所以红细胞尽管携带较多的O2也不会克制其无氧呼吸.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是与其运输O2的功效相顺应的,因其联合和携带O2的进程中并不消费O2,从而有用地进步了运输O2的效力.红细胞自身性命运动所消费能量并不多,其无氧呼吸产生能量主如果保证细胞膜上离子泵的正常运转,使红细胞保持细胞内高钾.低钙和低钠的状况,还能保证低铁血红蛋白不被氧化.(若血红蛋白中的Fe2+被氧化为Fe3+,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中的Fe3+与O2的联合异常稳固,O2不能被释放出来,会造成组织细胞缺氧).红细胞的以上特色是哺乳动物在长期进化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能产生酶吗进修“新陈代谢与酶”这节内容时,学生们对于酶的产生场所产生了争辩.有的以为:活细胞进行各类化学反响都离不开酶,那么所有的活细胞都应当可以或许产生酶.有的则以为: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器,所以不能产生酶.那么,人以及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是否有细胞器?是否能产生酶呢? 这起首要懂得一下红细胞的产生进程:多能造血干细胞一单能造血干细胞一原红细胞一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红细胞. 在红细胞分化系列中,各阶段的血细胞分离表现出特有的形态特点.人类原红细胞的核大并且有1-2个核仁,有一薄层嗜碱性细胞质.至早幼红细胞阶段,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质呈强嗜碱性,游离核糖体丰硕,开端合成血红蛋白和性命运动所须要的酶(如碳酸醉酶)等,核内染色体浓缩成块,核仁消掉.在今后的发育中,血红蛋白合成量增长,细胞质中缺少细胞器,只有很少量的线粒体.到网织红细胞中另有残留的核糖体,解释细胞还有持续合成血红蛋白和酶的功效.发育到成熟红细胞,核消掉,成了终末分化的无核红细胞.核糖体则完整消掉,就不再合成蛋白质了.另有材料表明只有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和少数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核..。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呼吸方式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呼吸方式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呼吸方式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呼吸方式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呼吸方式是指血液中红细胞通过什么样的呼吸
方式来从血液获取氧气。

呼吸可分为四个主要步骤:吸入氧气、运送
到细胞内、释放碳水化合物和水,和排出二氧化碳。

首先,当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吸取血液中的氧气时,它们会首先接触到
高浓度的氧气,而不是氧气的低浓度。

藉由血液中的氧气,通过红细
胞的表面上的一个特殊的蛋白,在受到外部环境氧气刺激后,氧气迅
速被内部所吸收。

接着,一旦氧气进入红细胞内,它将通过一种称为“氧运载蛋白”的
机制,被运送到细胞内。

该蛋白负责将氧气从血液中分离,并将其封
装在一个细胞质膜壳中,随后运送到细胞内部。

第三步是当氧气进入细胞后,它将结合到红细胞的某个特定的细胞组
分上,这一特定的细胞组分称为“氧抗性结构”。

该结构的功能是将
氧气连接到细胞里的一种特殊的细胞组分--氧使能酶,这种酶可以将
氧气转化为能量。

最后,在氧使能酶将氧气转化为能量之后,红细胞会排放出碳水化合
物与水,而排出的二氧化碳则会从血液中经过肺泡,最终被呼出体外。

总结起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呼吸方式包括吸入氧气、运送到细
胞内、释放碳水化合物和水,和排出二氧化碳。

这一过程借助氧运载
蛋白、氧抗性结构和氧使能酶的协助,红细胞才能将血液中的氧气转化为能量,这也是动物体内维持正常活动的重要依据。

高一生物必修一内容易错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内容易错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内容易错点、易疑点剖析第1章从生物圈到细胞1.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但它必须寄生生活在活细胞中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内合成的。

培养含32P的T2噬菌体先用含32P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其培养T2噬菌体。

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

2.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构称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称为亚显微结构。

3.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像,由低倍镜换为高倍镜,放大的是边长,边长放大n倍,面积放大n2倍;若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则物像偏在什么地方就向什么地方移动。

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核仁、液泡、细胞壁、染色体。

4.大肠杆菌与酶母菌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5.蓝藻是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所含的色素是叶绿素和藻蓝素。

6.1858年德国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补充。

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即生物界的统一性。

7、植物、单细胞生物、人的结构层次。

P。

4 “3个”基础.8、导管、木纤维为死细胞。

如何制作蛙上皮细胞装片?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1.人体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元素是0,因为含有化合物H2O最多。

人体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

2.脂肪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H2O,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精瘦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H2O。

斐林试剂△3.实验原理即实验的依据,(即课本P18第一段)例如:还原性糖砖红色沉淀双缩脲试剂苏丹Ⅲ——橘黄色苏丹Ⅳ——红色脂肪蛋白质紫色碘液淀粉蓝色4.根据颜色有无判断有无此物质,根据颜色深浅还可以判定物质的多少。

5.西红杮和西瓜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原因是由颜色干扰(颜色反应取材要求:浅色、白色、近无色);甘蔗、甜菜也不能用于鉴定还原性糖原因是所含的是蔗糖,不是还原性糖(单糖、除了蔗糖的二糖是还原性糖,多糖和蔗糖不是还原性糖)葡萄糖与斐林试剂混合均匀则出现砖红色沉淀。

红细胞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红细胞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红细胞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作者:刘颖飞来源:《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13年第01期【摘要】红细胞不仅在动物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而且在生物教学中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材料,多处涉及。

下面就高中生物教学中经常涉及的有关内容做一简单介绍。

【关键词】红细胞生物教学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或红血细胞,是血液中最多的一种血细胞。

红细胞分为两类,一是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另一类是非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类、鱼类)的红细胞。

下面着重介绍与这两个方面相关的知识内容。

1.哺乳动物的红细胞1.1 基因突变的实例。

正常人的红细胞呈双凹圆饼状,中央较薄,周缘较厚,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却是弯曲的镰刀状,这种细胞形状上的改变用光学显微镜是可以观察到。

究其原因,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基因突变的结果。

而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某一位点上基因的改变,这种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

所以讲到基因突变就经常提及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1.2 制备细胞膜。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它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具膜细胞器,即除细胞膜外无其他的膜结构,因此可以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加之取材方便。

故在“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实验中,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材料。

1.3 研究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正常状态下红细胞内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大致相等,这对保持红细胞的形态甚为重要。

加之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将红细胞置于等渗溶液(NaCl/0.9%)中,它能保持正常的大小和形态;将红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水分将进入细胞,红细胞容易吸水膨胀变成球形,可至膨胀而破裂;相反,将红细胞放在高浓度溶液中,水分将逸出细胞外,红细胞将因失水而皱缩。

这些变化在光学显微镜都很容易观察到。

所以,它又是研究“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好材料。

1.4 真核细胞并非都有细胞核。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就是前者有真正的细胞核,但并不是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就无核,这样一来,就成了除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少数细胞以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对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几个思考

对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几个思考

对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几个思考作者:杜惠东来源:《中学生物学》2015年第09期摘要围绕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呼吸方式、分化过程基因表达、凋亡途径展开。

关键词细胞呼吸细胞分化基因表达凋亡途径中图分类号 Q-49 文献标志码 E1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呼吸方式1.1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呼吸酶的种类大多数真核细胞都存在两类呼吸酶系,即无氧呼吸酶系(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有氧呼吸酶系(存在于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能够进行有氧呼吸的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酶系部分成分存在于细胞质基质,部分成分存在于细胞膜。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属于真核细胞,在其形成过程中丧失细胞器,缺乏线粒体,缺乏有氧呼吸酶系,即其仅有无氧呼吸酶系(主要为糖酵解途径酶类、磷酸戊糖途径酶类)。

1.2 O2对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氧呼吸的影响虽在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学生已经形成“O2会抑制无氧呼吸的进行”知识,但很多学生错误认为:O2是直接通过抑制无氧呼吸酶活性来抑制无氧呼吸的进行。

他们进而产生疑问:O2会抑制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无氧呼吸吗?无氧呼吸(糖酵解)过程中,重要的调节酶是磷酸果糖激酶,高浓度的ATP、柠檬酸对磷酸果糖激酶具有抑制作用。

在O2充足的条件下,O2会推动糖分解中间产物(NADH、丙酮酸)进入有氧氧化分解的途径,导致产生较多的ATP和柠檬酸,进而抑制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从而抑制无氧呼吸的进行。

但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缺乏有氧呼吸酶系,即使O2充足,也不能进行有氧呼吸,而不能产生大量ATP和柠檬酸抑制磷酸果糖激酶活性。

因此,O2不会抑制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无氧呼吸。

2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基因表达2.1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合成红细胞的增生发育过程:多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单能干细胞→原始红细胞→幼红细胞(分早、中、晚三个时期)→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成熟过程中,血红蛋白的逐渐增加,细胞核活性逐渐衰减,从晚幼红细胞开始失去分裂能力。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简介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常见的细胞类型之一,负责运输氧气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在哺乳动物中,成熟的红细胞具有特殊的形态和结构。

本文将介绍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特征、功能以及形成过程。

成熟红细胞的特征成熟红细胞通常呈扁平的双凹形状,直径约为7.5微米。

它们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因此无法进行细胞分裂和代谢活动。

此外,红细胞还缺乏线粒体,因此无法进行氧气的细胞呼吸。

这使得红细胞能够更有效地运输氧气。

红细胞的细胞膜富含蛋白质,其中最重要的是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能够与氧气结合并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成熟红细胞通常含有约270~280克/升的血红蛋白,这也是血液的红色色素的来源。

成熟红细胞的功能成熟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

通过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红细胞可以将氧气从肺部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在这个过程中,红细胞能够通过体内的血液循环系统将氧气输送到需要氧气的细胞。

此外,红细胞还能够参与二氧化碳的运输。

当细胞进行细胞呼吸释放出二氧化碳时,红细胞可以将二氧化碳转运到肺部,使其从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成熟红细胞的形成过程成熟红细胞的形成过程称为红细胞生成。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中。

在造血过程中,造血干细胞会经历多个分化阶段,最终形成成熟的红细胞。

首先,造血干细胞会分化为前纺细胞。

前纺细胞经过几个分化阶段,形成早期红细胞,然后分化为晚期红细胞。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核逐渐变小,并最终消失。

同时,红细胞内部的细胞器也逐渐减少,使红细胞能够腾出更多的空间来容纳血红蛋白。

最后,晚期红细胞经过成熟过程,最终形成成熟的红细胞。

这些红细胞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准备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结论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具有特殊的特征。

它们呈扁平的双凹形状,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并且富含血红蛋白。

成熟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和二氧化碳运输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

成熟红细胞的形成过程发生在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中,经历多个分化阶段最终形成成熟红细胞。

201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频考点通关讲练:2.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201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频考点通关讲练:2.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少量DNA,那么线粒体和叶绿 体能否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又能否控制生物的性状?
提示: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能发生复制、转录和翻译
(有核糖体)过程,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 性状。
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 1.生物膜的组成
细胞膜:单层膜 核膜:双层膜,具核孔 双层膜:叶绿体、线粒体、核膜 细胞器膜 单层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等
(2)并非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和大液泡,根尖分生区 细胞没有的细胞器:叶绿体、中心体、液泡。有叶绿体和
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
(3)蛔虫在人体肠道内寄生,无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 吸。 (4)有中心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 等植物细胞。
(5)蓝藻等原核生物虽无叶绿体和线粒体,但仍能进
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A.无法继续合成 C.可能被加工成熟
B.可以进入高尔基体 D.无法被分泌到细胞外
[自主尝试]
选____。 D
[解题指导]
关键点 ①
信息解读
P肽段位于分泌蛋白新生肽链上,其功能是引导
新生肽链由核糖体进入内质网,以进行初步加工

P肽段缺失,可导致新生肽链不能进入内质网,
即不能进一步加工,也就不能分泌到细胞外
[常见失分探因] (1)没有弄清图中P肽段与分泌蛋白之间的关系,P肽
段功能缺失,新生多肽链不能进入内质网,只是影响多肽
的加工和运输,并不影响其合成。 (2)对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所涉及的生物膜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不清楚。 (3)此类问题还常因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过程中 涉及的结构而失误。在回答时,应注意辨析题目要求的是 “细胞器”“具膜细胞器”还是“细胞结构”。

高三一轮学案47 高中生物判断题专项训练 (必修一二)

高三一轮学案47 高中生物判断题专项训练 (必修一二)

高中生物判断题专项训练(必修一二)1.构成细胞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能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

2.地震灾害后,灾民啃食树皮和草,通过消化纤维素来给机体供能。

3.在小鼠的口腔细胞中可以检测到麦芽糖。

4.糖原的代谢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是氨基酸。

5.脂质只由C、H、O 元素组成,可与糖类之间相互转换。

6.对于任何种类的多肽,肽键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数。

7.卵细胞内储存大量的营养物质,体积大,有利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8.细胞学说揭示了整个生物界的统一性。

9.糖蛋白主要存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其它生物膜结构几乎没有糖蛋白。

10.如果用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脂质体来包裹某种药物,则该药物应该属于脂溶性的。

如果用双层的脂质体包裹药物,则该药物应该属于水溶性。

11.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

12.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但不一定含有液泡与叶绿体;动物细胞含有中心体(不考虑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但不一定含有线粒体。

13.内质网是生物膜的转换中心,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质膜可以进行相互转换,因为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和质膜直接相连。

14.水绵、蓝藻、黑藻、金鱼藻都属于自养型的原核生物。

15.染色体由DNA 和蛋白质构成,所以可以用甲基绿和双缩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16.细胞的核糖体都需要在核仁内进行组装。

17.真核细胞可能含有多个细胞核,如动物的骨骼肌细胞和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

18.核孔是没有选择性的,物质通过核孔不需要能量和载体。

19.龙胆紫、醋酸洋红是一种碱性染料,pH>7。

20.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细胞中通常同时含有DNA与RNA,并且其遗传物质都是DNA。

21.观察细菌的染色体可以用龙胆紫将其染成深色。

22.ATP 含有3 个高能磷酸键,但是只有一个高能磷酸键会发生断裂。

23.酶的催化反应都需要消耗ATP。

24.利用U 形管做渗透作用实验(U 形管中间用半透膜隔开)时,当管的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时,U 形管两侧溶液的浓度一定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呼吸方式
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结构很特殊,既没有细胞核也无线粒体、核糖体等各种细胞器,却富含血红蛋白,这种结构特点与其运输O2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因为无线粒体,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供能。

有些学生对此产生疑问:红细胞本身携带O2,却进行无氧呼吸供能,有O2存在时,其无氧呼吸不会受抑制吗?并列举如下理由:①很多种厌氧型的细菌若生活在空气中,其无氧呼吸受到抑制,不能正常生存。

②酵母菌等兼性厌氧型的生物生活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进行有氧呼吸,在缺氧的条件下才进行无氧呼吸。

首先明确并不是所有厌氧型的生物都不能生活在有氧环境中,只有那些严格厌氧菌才不能生活在空气中(如光合细菌,产甲烷杆菌等),而耐氧性厌氧菌是可以生活在空气中的。

厌氧菌能否生活在空气中,与其体内是否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或过氧化物酶)有关。

细胞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自由基,自由基是指那些带有奇数电子数的化学物质,它们都带有未配对的自由电子,具有高度的化学活性。

在O2存在时还会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它是活性氧的形式之一,性质极不稳定,化学反应能力极强,在细胞内可破坏各种重要生物大分子和膜结构,还可形成其他活性氧化物,故对生物体极其有害。

好氧性生物或耐氧性厌氧菌细胞内可合成SOD和过氧化氢酶(或过氧化物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在SOD作用下被歧化成H2O2,在过氧化氢酶作用下H2O2又进一步转变成无毒的H2O,而严格厌氧菌不能合成SOD,在有O2存在时,由于无法歧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而身受毒害,无法生存。

红细胞内存在这两种酶(红细胞未成熟前已合成),生活在有氧环境中,不会受自由基的危害而抑制其代谢活动。

酵母菌等兼性厌氧型的生物,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当氧气充足时进行有氧呼吸,其无氧呼吸将会受到抑制。

为什么在O2充足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会受到抑制呢?已知磷酸果糖激酶是无氧呼吸(糖酵解)过程中关键的限速酶,ATP对磷酸果糖激酶具有抑制作用,在有柠檬酸、脂肪酸时会加强抑制效应,而ADP、AMP、无机磷则对此酶有激活作用,酵母菌有氧呼吸会产生较多的ATP,使ATP/ADP比值增高,无机磷相对减少,有
氧呼吸过程中还会使柠檬酸等物质增多,最终抑制了磷酸果糖激酶的活性,同时NADH进入线粒体中被有氧呼吸消耗,不能还原乙醛生成乙醇,还会使糖酵解过程中的NAD和NADH 不能发生周转,也影响了糖酵解速度。

由以上可知,抑制无氧呼吸的直接原因,是生物细胞进行了有氧呼吸,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变化抑制了无氧呼吸的进行,并不是由于O2的存在直接抑制了无氧呼吸。

成熟的红细胞内由于缺乏有氧呼吸酶系,不能进行有氧呼吸,所以红细胞尽管携带较多的O2也不会抑制其无氧呼吸。

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是与其运输O
2
的功能相适应的,因其结合和携带
O 2的过程中并不消耗O
2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运输O
2
的效率。

红细胞自身生
命活动所消耗能量并不多,其无氧呼吸产生能量主要是保证细胞膜上离子泵的正常运转,使红细胞维持细胞内高钾、低钙和低钠的状态,还能保证低铁血红蛋白不被氧化。

(若血红蛋白中的Fe2+被氧化为Fe3+,形成高铁血
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中的Fe3+与O
2的结合非常牢固,O
2
不能被释放出来,
会造成组织细胞缺氧)。

红细胞的以上特点是哺乳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能产生酶吗
学习“新陈代谢与酶”这节内容时,学生们对于酶的产生场所发生了争论。

有的认为:活细胞进行各种化学反应都离不开酶,那么所有的活细胞都应该能够产生酶。

有的则认为: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器,所以不能产生酶。

那么,人以及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是否有细胞器?是否能产生酶呢? 这首先要了解一下红细胞的产生过程:多能造血干细胞一单能造血干细胞一原红细胞一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红细胞。

在红细胞分化系列中,各阶段的血细胞分别表现出特有的形态特征。

人类原红细胞的核大而且有1-2个核仁,有一薄层嗜碱性细胞质。

至早幼红细胞阶段,细胞体积变小,细胞质呈强嗜碱性,游离核糖体丰富,开始合成血红蛋白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酶(如碳酸醉酶)等,核内染色体浓缩成块,核仁消失。

在以后的发育中,血红蛋白合成量增加,细胞质中缺乏细胞器,只有很少量的线粒体。

到网织红细胞中尚有残留的核糖体,说明细胞还有继续合成血红蛋白和酶的功能。

发育到成熟红细胞,核消失,成了终末分化的无核红细胞。

核糖体则完全消失,就不再合成蛋白质了。

另有资料表明只有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和少数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核..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