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无答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 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生物下册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生物下册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生物下册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7。
3.3生物进化的原因一.【学习目标】1.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2.能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生物进化的原因二.【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预习检测1.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被称为,这样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对或者都是十分有利的.2.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
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 .3.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活下来,并将这些变异给下一代,而具有的个体则容易被。
4.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分析生物进化的实例1.阅读教材P62,回答下列问题(1)浅色桦尺蠖的后代为什么会出现黑色桦尺蠖?黑色桦尺蠖的出现对于后代的生存有何意义?(2)黑色桦尺蠖的数量由少数逐渐变为多数,而浅色桦尺蠖数量的减少,主要是受什么的影响?(3)请你试着解释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4)如果要使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的桦尺蠖又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你认为该怎样做? 2.阅读教材P63雷鸟体色的变化,思考(1)什么是保护色?你知道哪些生物具有保护色?(2)动物的保护色对它们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学习任务二】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1。
八年级生物下册 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达尔文及他的进化思想。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达尔文的故事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概述自然选择学说。
2、通过对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学习,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难点:概述自然选择学说。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黑板挂图等教师准备投影片(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通过对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分析,以及模拟保护色的探究活动,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我们所了解的这些观点主要来自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他的进化思想是以大量的事实为依据,因此,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的特点,也就被广大的科学家及人们所接受。
那么达尔文和他的进化思想是怎样产生的呢?接下来大家先阅读64页“科学家的故事”,你会从中找到答案的。
(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62—自然选择学说,这个观点的主要内容就在咱们书上62页。
(三)合作探究1、你是如何理解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的?2、生物的繁殖能力是如此强大,但是事实上每种生物的后代能够生存下来的却很少,这是什么原因呢?3、引起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条件的改变。
有的变异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
但哪些变异可以遗传呢?4、试着概括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5、对于长颈鹿长颈的形成原因,请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有了大概了解。
它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从这一学说中我们吸收了生物进化的思想,这对于我们认识身边的事物和自然界有着重要意义,把我们从“神造人”的谬论中解放出来。
(四)达标训练课后练习2、3、4、5题。
(五)堂清检测(1题20分,2题12分,3题18分,共50分。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单元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案新人教版1、模拟保护色形成的过程,说明生物进化的原因;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教学重点1、研究保护色形成的过程,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教学难点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设计人审核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步骤时间安排教学任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预见性问题及对策环节步骤第一课时复习独立思考组内互助组间交流3分钟3分钟4分钟1、化石在地层埋藏顺序是怎样的?2、什么是化石?3、始祖鸟具备哪些过渡类型化石的特征?4、生物进化的历程独立思考依案自学,相互交流,相互质疑,相互补充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参与学生评价,总结,引出新课预习依案自学5分钟根据书中实例分析出生物进化的原因。
阅读教材总结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展示目标提供图片资料,引导学生总结、分析;巡视指导自学、小组合作;组内互助5分钟归纳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一些生物进化的现象根据长颈鹿的例子,系统地总结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一些生物进化的现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拟态、抗药性等现象适时适当进行总结性精讲小组交流10分钟各小组独立完成模拟保护色的形成实验按照课本及教师的指导小组间进行探究实验,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指导学生学会进行探究实验总结归纳10分钟总结数据填写实验报告归纳实验数据填写实验报告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数据帮助学生分析总结数据第二课时预习依案自学组内互助小组交流总结归纳2分钟5分钟3分钟2分钟依案各小组反思完成模拟保护色的形成实验组间进行探究实验交流实验过程及总结数据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总结及数据整理展示明确任务3分钟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组间相互评价相互补充分配展示任务。
小组探索5分钟汇报生物进化的原因。
组间成员相互补充、追问、质疑提出问题,引导分析实验要点结论分组展示穿插巩固总结反思8分钟3分钟2分钟根据长颈鹿的例子简述自然选择学说小组补充组间质疑深化拓展评价引导进行组间追问、质疑;点拨指导;帮助分析总结实验结果并适时精讲自然选择学反馈独立总结组内互助组间交流2分钟2分钟3分钟总结梳理知识结构合作归纳梳理知识结构发现问题,指导深化反思。
7.3.3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1.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生物进化的原因及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2.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学生直观感受生物进化的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生物进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进化前后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进化现象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及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主学习的心得,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深入剖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及过程,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
3.填空题:补全生物进化过程中,物种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变化。
4.简答题:结合实例,解释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概括生物进化的原因及过程。同时,强调以下几点:
1.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数百万甚至数亿年的时间。
2.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决定了物种的演化方向。
(二)讲授新知,50பைடு நூலகம்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简要回顾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如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物种的起源等。
2.详细介绍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四个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3.结合实例,解释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如蝴蝶翅膀颜色的变化、长颈鹿颈部长度的演化等。
3.能够运用比较法、观察法等方法,分析生物进化过程中物种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变化。
八年级生物下册7.3.3生物进化的原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C有利于躲避敌害D有利于捕食猎物
2、澳大利亚东部有一种外形奇特而美丽的琴鸟,他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兔、蛇等前来偷食他们的卵和雏鸟,这是()
A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B变异造成的
C条件反射造成的D自然选择的结果
3、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A产生了可遗传的有利变异B产生了可遗传的不利 变异
生物进化的原因
课题名称
生物进化的原因
三维目标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重点目标
自然选择学说
难点目标
自然选择学说
导入示标
在生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有些生物种类会绝灭呢?新的生物种类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目标三导
学做思一:自主学习
导学: 1.生物进化的原因:内因:可遗传的______;外因:_____的变化。
C产生了不可遗传的有利变异D产生了可遗传的不利变异
4、在以下生物的特点中,是人工选择结果的是( )
A来航鸡每年 下蛋200多枚B一条雌蛔虫 每天产卵20万 粒
C长颈鹿颈长,腿长 D鸵鸟有一对退化的翅膀
5、中国是世界上金鱼品种最多的国家。形 成众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
A水环境的多样性 B自然选择 C金鱼的适应能力强D人工选择
导思:1。它们的数量为什么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生物进化的原因?
2.人工选择: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有目的对自然界出现的生物变异进行选择,形成生物新类型的过程。达尔文认为,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现已成为选育农作 物和家畜家禽优良品种的重要手段。
达标检测
1、下列属于保护色对生物的作用的是()
八年级生物下册7_3_3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是通过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蠖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真实事例和学生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探究活动,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内因和外因),概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解释长颈鹿等生物进化的原因和历程,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二、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认同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二>、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培养学生自主推论、主动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良好素质。
2.通过学习,教育学生珍惜读书机会,努力学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三、教学策略:1.以视频、游戏等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2.为中考备考争取复习时间,把2课时的内容合为1课时。
四、教学过程的五个板块(五)板块五:作业1、用自然选择学说解决实际问题──①在长期使用抗生素过程中,人们还发现原来对疾病很有效的抗生素多次使用后,变得不那么灵验了。
这是怎么回事?(生八上P77)②在实际生活中你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什么问题?答案①:在抗菌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
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抗菌素的特性,不能被抗菌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
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如果继续使用,这些细菌就不再受其的影响了。
答案②:我会用学到的知识为他人服务:比如说用蚊香杀蚊子时,告诉别人不要经常买同一种蚊香,还有,使用农药杀虫时不要经常买同一种农药。
2五、教学反思:1、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比如,让学生在课外自学,课上展示分析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分析桦尺蠖体色随环境而变等。
2、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思想教育。
如:通过要使灰色桦尺蠖恢复为常见类型的分析进行环保教育,通过对保护色的分析进行安全教育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教育。
附:板书设计。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7.3.3生物进化的原因 导学案

生物进化的原因趣味导读你见过中华枯叶蝶吗(图片或标本)?它是世界著名的拟态昆虫,它的翅酷似一片枯叶,翅上杂有黑点和灰斑,很像是叶片上的病斑,与寻常枯叶上所见到的菌斑没有什么两样,真是绝妙之至!当它双翅合拢停息于枝条上时,很难与将要凋谢的枯叶区别开来,连鸟类也难于发现其所在。
这种自然界的奇迹是怎样出现的?学习了本节课,你将会有科学的认识。
智能点拨例题:20世纪40年代以来,开始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一些细菌感染及炎症,颇见成效。
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效果逐渐下降。
于是人类又不断开发新的抗生素,但都是开始有效,以后越来越差,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A.抗生素的生产质量越来越差B.致病微生物会自然产生抵抗抗生素的变异C.致病微生物产生并遗传下来抵抗抗生素的变异D.抗生素选择了致病微生物中能抵抗该抗生素的变异解析:该题意在考查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和运用。
可抵抗抗生素的微生物来自该物种的变异,正常情况下,它们只是少量存在。
但是在使用抗生素后,正常微生物被大量地杀灭,这些变异类型却被抗生素选择而保存下来,经过大量繁殖并成为常见类型。
所以,并不是抗生素的质量越来越差,也不是抗生素失效。
答案:D随堂反馈一、画龙点睛1.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被称为,这样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敌害或者猎物都是十分有利的。
2.由于过度繁殖,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
3.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活下来,并将这些变异给下一代,而具有的个体则容易被。
4.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
二、慧眼识珠1.导致生存斗争的原因是()A.生物之间相互排挤或残杀B.有利变异的个体和不利变异的个体互相竞争C.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有限D.生物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2.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A.生存斗争B.人工选择C.自然选择D.遗传和变异3.金鱼是由鲫鱼演变而来的,其原因是()A.过度繁殖B.人工选择C.自然选择D.生存斗争三、明辨是非1.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解析版)

7.3.3 生物进化的原因适用年级:八年级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说明生物进化的原因。
2.概述自然选择学说。
3.会模拟保护色形成的过程。
重难点:研究保护色形成的过程。
(重点)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难点)第一部分:自主学习(一)分析生物进化的一个实例1.18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树木葱茏,空气清新。
那里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种桦尺娥,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长满地衣的树干上。
1850年,一些生物学家来这里考察,发现大多数桦尺娥的体色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这些深色桦尺娥是浅色桦尺娥在自然条件下的变异类型。
100年以后,也就是1950年,曼彻斯特已经变成了一个工业城市。
这里工厂林立,烟雾弥漫,工厂排出的煤烟杀死地衣,结果使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这时候,又有一些生物学家到这里考察,使他们惊讶的是,这里的深色桦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浅色的桦尺蛾却成了少数。
2.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
(二)自然选择1.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解释,其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使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2.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
任何生物想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在生存斗争中,必然有一部分生物个体被淘汰,那么,哪些个体会被淘汰呢?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3.古代的长颈鹿,有颈长一些的和颈短一些的,颈的长短是可以遗传的。
在环境条件变化,如缺乏青草的时候,颈长的可以吃到高出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
颈短吃不到足够的树叶,活下来的可能性就很小,留下来的后代也更少。
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就被淘汰,颈长的特征越来越显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案
一、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1、阅读教材第58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①桦尺蠖是不是自己会改变体色?
②在第二次考察时,先前看到的大多数的浅色桦尺蠖哪里去了?
③深色的桦尺蠖为什么会多起来,成了常见类型?
2、阅读教材第59--61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是保护色?保护色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
二、 能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阅读教材第62-63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3、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解释,其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互动探究 合作求解
小组交流: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八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
课题
7.3.3生物进化的原因
课型
讲授课
主备
审核
学习
目标
1、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能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3、通过模拟探究活动,培养模拟探究能力
学习
重点
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学习
难点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D.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4.19世纪40年代以来,开始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一些细菌感染及炎症,颇见成效。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效果逐渐下降。于是人类又不断开发新的抗生素,但都是开始有效,以后越来越差,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A.抗生素的生产质量越来越差B.致病微生物会自然产生抵抗抗生素的变异
C.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有限D.生物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2.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A.生存斗争B.人工选择C.自然选择D.遗传和变异
3.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环境的改变是物种起源的根本原因
B.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C.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自然选择 D.遗传变异
11.四位同学在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后,得出以下结论,你不认同的是( )
7、长颈鹿的颈从古到今一直都是这样长的吗?
8、短颈的长颈鹿那里去了?是不是颈长长了,变成了现在的长颈鹿?还是被自然所淘汰了,现在只剩下长颈的长颈鹿了?
9、根据长颈鹿进化示意图,组内交流长颈鹿进化历程,理解自然选择学说
检
测案Leabharlann 1.导致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A.生物之间相互排挤或残杀B.有利变异的个体和不利变异的个体互相竞争
A.黑桦尺蠖大量的迁入 B.灰桦尺蠖大量地迁出
C.自然选择 D.煤烟熏黑了桦尺蠖
9.冬天的雷鸟羽毛颜色和雪地颜色很相似,用达尔文进化论观点分析,这是( )
A.人工选择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
C.雪把羽毛染白的结果D.不适应环境的表现
10.达尔文把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 )
A.生存斗争 B.过度繁殖
(一)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制定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施计划
(五)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浅色桦尺蛾个体体色逐渐变深
B.像树皮一样,多数桦尺蛾的体表被熏成深色
C.环境的变化对浅色桦尺蛾的生存不利,对深色桦尺蛾的生存有利
D.深色桦尺蛾的个体繁殖能力比浅色桦尺蛾的个体繁殖能力强
8.英国某地区灰桦尺蠖占99℅,黑桦尺蠖占1℅;建立工业区50年后,黑桦尺蠖占99℅,灰桦尺蠖占1℅.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C.致病微生物产生并遗传下来抵抗抗生素的变异
D.抗生素选择了致病微生物中能抵抗该抗生素的变异
5.在远离大陆,风暴频繁的海岛上,生活的昆虫多是无翅或者翅特别发达的类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原有类群繁衍的结果B.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定向变异的结果D.基因突变的结果
7.在1850-1950年间,英国曼切斯特地区的浅色桦尺蛾由多变少深色桦尺蛾则由少变多。对此现象为合理的解释是( )
预
习
案
1、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都是的结果。
2、化石是生物的、或,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等,结构越,生的越多。据此可以判断生物进化的顺序。
3、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到;由到;由到。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4、通过探究实验回答后面的讨论题。
5、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那为什么 到现在为止物种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并没有计算的那么多,而是自然界里各种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请举例说明。
6、那些适应新的环境的变异个体是怎样产生的?即生物进化的基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