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角度测量(二)概述

合集下载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三章角度测量测量地面点连线的水平夹角及视线方向与水平面的竖直角,称角度测量(angular observation)。

角度测量包括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角度测量所使用的仪器是经纬仪(theodolite)和全站仪(total station)。

第一节角度测量概念一、水平角和竖直角1、水平角水平角(horizontal angle)是指地面一点到两个目标点连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它也是过两条方向线的铅垂面所夹的两面角。

竖直角范围:0~±90°OA三、经纬仪及其类型分三类:1、游标经纬仪2、光学经纬仪3、电子经纬仪第二节DJ级光学经纬仪6一、光学经纬仪的结构下图是北京光学仪器厂生产的DJ6级光学经纬仪。

一般将光学经纬仪(optical theodolite)分解为基座(tribrach)、水平度盘(horizontal circle)和照准部(alidade)三部分。

1-望远镜制动螺旋2-望远镜微动螺旋3-物镜4-物镜调焦螺旋5-目镜6-目镜调焦螺旋7-光学瞄准器8-度盘读数显微镜9-度盘读数显微镜调焦螺旋10-照准部管水准器11-光学对中器12-度盘照明反光镜13-竖盘指标管水准器14-竖盘指标管水准器观察反射镜15-竖盘指标管水准器微动螺旋16-水平方向制动螺旋17-水平方向微动螺旋18-水平度盘变换螺旋与保护卡19-基座圆水准器20-基座21-轴套固定螺旋22-脚螺旋1-望远镜制动螺旋2-望远镜微动螺旋3-物镜4-物镜调焦螺旋5-目镜6-目镜调焦螺旋7-光学瞄准器8-度盘读数显微镜9-度盘读数显微镜调焦螺旋10-照准部管水准器11-光学对中器12-度盘照明反光镜13-竖盘指标管水准器14-竖盘指标管水准器观察反射镜15-竖盘指标管水准器微动螺旋16-水平方向制动螺旋17-水平方向微动螺旋18-水平度盘变换螺旋与保护卡19-基座圆水准器20-基座21-轴套固定螺旋22-脚螺旋1 基座基座上有三个脚螺旋,一个圆水准气泡,用来粗平仪器。

三、水平角测量

三、水平角测量
仪器
DJ2
半测回归零差 12″ 18″
一测回内2C互差 18″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 12″ 24″
DJ6
方向观测法记录手簿
测 站 测 回 数 目 标
读数
2C
平均值
归零后 方向值
°′″
盘左
°′″
盘右
°′″ ″ °′″
各测回 归零方 向值的 平均值
°′″
1
A B C D A
0 02 12 37 44 15 110 29 04 200 14 51 0 02 18
2
(90 03 24) 90 03 26 127 45 31 200 30 21 290 15 53 90 03 22
0 00 00 37 42 07 110 26 57 200 12 29
计算方法如下:
1.两倍照准差 2C=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 2.方向值的平均值 平均读数=1/2{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 3.归零方向值 归零方向值=平均值-起始方向平均值 (括号内) 将相邻两归零方向值的平均值相减,得到水平角 值。
3.2.2 DJ6 级光学经纬仪 1、基本构造 DJ6 级光学经纬仪主要由照准部、水平度盘、 DJ6经纬仪的构造 基座三部分组成。 上部---望 远 镜 中部---水平度盘 下部---基 座 2、光学经纬仪的读数 方法 分微尺
• §3.2 光学经纬仪的结构及其度盘读数
国产光学经纬仪型号(Da di ce liang Jing wei yi) DJ07,DJ1,DJ2,DJ6,DJ30, D,J代表 “大地测量”和“经纬仪” , 07,1,2,6,30分别为一测回方向观测中误差秒数。 工程测量常用DJ6 级。 徕卡光学经纬仪型号(Theodolite) T4(0.5″),T3 (1″) ,T2 (2″) ,T1 (6″)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水平度盘
水平度盘 度盘变换手轮:配置度盘起始位置。 竖直度盘
基座
三角形轴座 脚螺旋:整平仪器,将水平度盘调节成水平状态,仪器的竖轴处于铅垂位置。 连接板
8
三、DJ6级光学经纬仪的读数方法
分微尺测微器读数方法
H
角度换算关系:1°=60′ 1′=60″
读数:度 分 秒
一般国产光学经纬仪采用分微尺测微器,

B 265 36 30
85 35 12 85 35 06
85 35 09
85 35 06
A
90 00 36

85 35 06
B 175 35 42
0
A 270 00 48

85 35 00
B 355 35 48
85 35 03
25
竖直角测量
一、竖直角的概念
竖直角:同一个竖直面内,倾斜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用α表示。
度盘划分值为1°
1°中间隔60个小格,每格为1′
秒位可估读:0.1′=6″
V
思考:读出的秒数一定是6的倍数吗?最大可以读到多少秒?
水平度盘读数:215°06′48″ 竖直度盘读数:78°52′00″
9
练一练
水平度盘读数:213°01′24″ 竖直度盘读数:95°55′30″
10
经纬仪的使用及水平角观测方法
4.精确照准目标: 转动水平微动螺旋,照准目标中心位置。
(三)读数
14
角度测量常用工具及照准方式
标杆
测钎
棱镜
锤球
15
经纬仪的使用方法总结
经纬仪的安置
粗略对中 粗略整平 精确整平 精确对中 反复对中、整平
照准目标

第3章 角度测量

第3章 角度测量

第3章经纬仪及其角度测量3.1 角度测量原理角度测量是测量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角度测量的目的是测定地面点连线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以此来确定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它包括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所采用的仪器为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和全站仪等。

本章重点介绍光学经纬仪及其角度测量方法。

3.1.1 水平角测量原理图3-1 水平角测量原理从一点到两个目标的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所构成的角度,称为水平角。

或者说,空间两直线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称为水平角。

如图3-1所示,A、B、C为三个高度不同的地面点。

根据水平角的定义,将A、B、C三点分别沿铅垂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其投影线ab和ac∠所构成的角∠cab,即为方向线AC、AB所夹的水平角。

注意:两直线AC、AB的空间夹角CAB 并不是水平角。

为了测定水平角值的大小,可以在过顶点A的铅垂线上任意点安置一个有刻度的水平圆盘,称之为水平度盘。

度盘中心O位于过A点的铅垂线上。

则方向线AC、AB在水平度盘上的垂直投影On、Om,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分别为n和m,若将水平度盘按顺时针刻划,则所求的水平角β就是两个读数之差,即:β(3-1)=nm-经纬仪就是根据上述测角原理来设计的。

在仪器上设置一个带有刻划的水平圆盘和在圆盘上读数的指针,将度盘中心与经纬仪的竖轴处于同一铅垂线上。

观测水平角时,安置仪器在测点正上方,使水平度盘中心处在过测点的铅垂线上,通过装置在经纬仪上的望远镜瞄准目标,提供两方向线;当望远镜高低变化时,其视准轴在同一铅垂面内变动,从而提供上述两条方向线在水平读盘上的垂直投影,通过经纬仪中的读数装置读取两投影线在度盘上的方向值,两者之差即为所测的水平角。

这就是经纬仪水平角测量的基本原理。

3.1.2 竖直角测量原理竖直角是指同一铅垂面内某方向线与指标线(包括水平线或铅垂线)之间的夹角。

当指标线为水平线时称其为倾角;指标线为铅垂线的天顶方向时称其为天顶距。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天顶
A
Z
Z
C
A
270°
0° 90 °
A
B
C
180°
水平线


C
线
二、角度测量仪器
1、经纬仪(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
分类 按其精度等级划分: DJ07、DJ1、DJ2(精密光学经纬仪); DJ6(普通光学经纬仪) 下标数字该仪器一测回方向观测中误差的秒数。 一般工程测量最常用: DJ6级光学经纬仪
常用方法有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 1.测回法 步骤:
(1) 安置仪器于测站O点,对中、整平 (2)上半测回:盘左,LA ,LB
(3)下半测回:盘右,RB , RA
上半测回和下半测回构成一测回。
(4) 若β左- β右≤40″,认为观测合格。此时可取
1.测回法
测回法观测记录手薄
测 站
盘 位
目 标
水平度盘读数
方向A ,称为下半测回
C
归零,此为下半测回。
A 零方向
O D
四、竖直角测量
竖直角计算公式
左90L
右R270 盘左
12(左右)
盘右
竖直角测量
竖盘指标差
竖盘指标差x——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时, 读数指标线与铅垂线的夹角。竖盘指标的
便移方向与竖盘注记增加方向一致时,x为
正值,反之为负。
270
0
180
x
90
竖直角测量
竖盘指标差
90(Lx)
(Rx)270
1 2
(

右)
1( R L 180 ) 2
x1(LR360) 2
竖直角观测与计算
观测步骤:
(1)在盘左位置用水平中丝照准目标,调整竖盘指 标水准管气泡居中后,读取竖盘读数,记入记录 手薄。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备注
测站
目标
竖盘 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平均角值 (°′″)
A 一测回 C

0 06 24 111 46 18
111 39 54
111 39 51
B
A右 C
180 06 48 291 46 36
111 39 48
测站 竖盘位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平均值 各测回平均角
B
258 49 06
测站
目标
竖盘 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平均角值 (°′″)
各测回平均值 (°′″)
A 左
0 01 24
112 56 48
B
112 58 12
一测回1
112 57 03
A
180 01 48

112 57 18
B
292 59 06
A
90 03 48
3、物镜对光:调节物镜对光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可见, 并注意消除视差
4、精确照准目标:单丝平分目标,双丝夹准目标
(三)读数:分微尺测微器读数(6秒的正倍数)
二、水平角的观测方法 水平角的观测方法有:测回法 (两个方向的单角)、
方向观测法(多方向)、复测法(提高测角精 度),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多采用测回法。
竖直角的角值


1 2




工程测量》竖直角测量的记录
盘左半测回角值:αL= 90º- L αL= 90º- 84°12′24″
竖盘为顺时=针5°刻4划7′ 如36右″ 图:
竖角测回值,即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水平制动、 微动螺旋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读数窗反光镜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读数窗反光镜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二、读数设备与读数方法
112°54′30″
H
112
113
6543210
6543210
88
89
V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89°04′42″
读数练习
234°21′06″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照准标志:大花杆、 小花杆和觇标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经纬仪的十字丝分划板
单丝
上丝
中丝
双丝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下丝
瞄准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瞄准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瞄准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瞄准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第三章 角度测量
3.1 角度测量原理 3.2 经纬仪结构及其使用 3.3 角度测量方法 3.4 经纬仪检验与校正 3.5 角度测量误差分析
2 水平度盘
❖水平度盘:顺时针方向刻有0º到 360º的分划线,用来测量水平角。
❖水平度盘转动控制装置:位置变动 手轮和复测装置。
❖外轴装置: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经纬仪1
照准部
基座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读数显微镜 水平度盘
望远镜 上下制动螺旋
望远镜 上下微动螺旋
光学对中器
经纬仪2
竖直度盘
竖直指标水准 管微动螺旋
测量学第03章角度测量
竖盘
盘盘左右
➢ 测回法测量水平角
观测方法
A
B
O

第3章 角度测量(水平角测量)讲解

第3章 角度测量(水平角测量)讲解
水平角观测方法主要有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两种。 测回法仅适用于观测两个方向形成的单角; 方向观测法适用于多于2个方向的水平角观测。
1. 测回法(Method of Observation Set)
在测站点B安置经纬仪,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
(1)盘左位置精确瞄准左方目标C,并读数;
(2)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精 确瞄准右方目标A,并读数。此为上半测回观测 (即盘左观测)。
三、电子经纬仪(Electronic Theodolite)-自己去看看
电子经纬仪的轴系、望远镜和制动、微动构件 与光学经纬仪类似,不同之处在于电子经纬仪 用微处理机控制的电子测角系统代替光学读数 系统,能自动显示测量数据并存储。
2. 编码度盘测角系统
将度盘均匀分成16个区间,从里到外有四道环 (码道)。每个区间的码道分为白色透光区(或 导电区)和黑色非透光区(或非导电区)。设透 光为0,非透光为1,则区间的状态可用二进制编 码表示,见下表。
间的夹角越小,条纹越
粗,即相邻明条纹
(或暗条纹)之间的间
隔越大。条纹亮度按正
弦周期性变化。
设d是光栅度盘相对于固定光栅的移动量,ω是莫尔条纹在 径向的移动量,两光栅间的夹角为θ,则其关系式为:
d cot
由上式可见,只要两光栅之间的夹角较小,很小的光栅 移动量就会产生很大的条纹移动量。
光栅度盘下面是一个发光管,上面是一个可与光栅度盘 形成莫尔条纹的指示光栅,指示光栅上面为光电管。若发光 管、指示光栅和光电管的位置固定,当度盘随照准部转动时, 由发光管发出的光信号通过莫尔条纹落到光电管上。度盘每 转动一条光栅,莫尔条纹就移动一周期。通过莫尔条纹的光 信号强度也变化一周期,所以光电管输出的电流就变化一周 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提高观测精度,常需观测多个测回;为了减弱度盘分划不均带来的测角
误差,各测回应均匀分配在度盘不同位置进行观测。若要观测n个测回,则 每测回起始方向读数应递增180°/n。各测回角值之差称为“测回差”,应 不超过40″。 测回法测角的记录和计算见下表。
测站 测 回 竖盘 位置 左 1 右 O 左 2 右 A B 270 02 30 79 22 18 349 24 48 A 180 02 24 79 22 12 目标 A B 水平度盘读数 ° ′ ″ 0 02 18 79 22 24 79 24 42 79 22 18 半测回角值 ° ′ ″ 一测回角值 ° ′ ″ 各测回平均角值 ° ′ ″ 备注

观测误差
仪器对中误差
经过以上分析,仪器对中误差对水平角观测的影响与下列因素有关:
与偏心距e成正比,e愈大,Δβ愈大; 与边长成反比,边愈短,误差愈小。 与水平角的大小有关,θ、β’- θ愈接近于90°,误差愈大。
目标偏心误差(见下图)
因照准标志没有竖直,使照准部和地面测站点不在同一铅垂线上,将产
同一测站上不同目标的指标差互差或同方向各测回指标差互差,不
应超过25秒。

竖盘读数指标差
定义:读数时,竖盘读数指标往往是偏离正确位置,与正确位置相
差一小角度,该角值称为竖盘指标差。(+,-)
竖直角计算实例

竖盘指标自动归零装置 观测竖直角时,为使指标处于正确位置,每次读数都需 将竖盘指标水准管的气泡调至居中,这很不方便,所以有些 光学经纬仪采用竖盘指标自动归零装置,当经纬仪整平后, 竖盘指标自动居于正确位置,这样简化了操作程序。 常见的经纬仪竖盘指标自动归零补偿装置有悬透镜、液 体盒两种。 悬吊透镜补偿器是将读数棱镜悬挂在一个弹性摆上,依 靠摆的重力和空气阻尼盒的共同作用,能使弹性摆迅速处于 静止位置,当仪器在一定范围内稍倾斜时,达到自动补偿的 目的。
生照准点上的目标偏心差。
照准误差
照准误差与人眼的分辨能力和望远镜的放大率以及目标的形状、颜色、
亮度和清晰度等有关。但主要受望远镜的放大率影响最大。
第三章 角度测量
3.4 水平角测量 3.5 竖直角测量
3.4 水平角测量


水平角的观测方法一般根据 目标的多少而定常用的方法 有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 测回法:适用于观测由两个 目标所构成的单水平角。
上半测回: 下半测回: 上、下半测回构成一个测回。
对于DJ6光学经纬仪,若上、 下半测回角度之差不超过 ±40″时,则取上、下半测回 水平角值的平均值该测回角 值。

方向观测法的记录计算
归零差的计算:
对起始目标,分别计算盘左、盘右两次瞄准零方向的读数差Δ即为”归
零差“,归零差应满足一定限差。
两倍视准误差2c的计算:
2c=[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
各方向平均读数的计算:
1/2[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
归零后方向值的计算:
左、盘右观测求平均值的方法可消除此项误差;
由于仪器检验、校正后的残余误差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可采取盘左、盘右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误差; 横轴不垂直于竖轴:可采取盘左、盘右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误差;
仪器竖轴倾斜所引起的水平角测量误差,无法采用一定的观测方法来消
除,因此,在经纬仪使用之前应严格检校,确保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
当望远镜视线往上仰,竖盘读数逐渐增加,则竖直角的计算公式为:
α=瞄准目标时的读数-视线水平时的常数
当望远镜视线往上仰,竖盘读数逐渐减小,则竖直角的计算公式为:
α=视线水平时的常数-瞄准目标时的读数
竖直角的观测方法




安置仪器,判定竖直角的计算公式; 盘左瞄准目标,读数,记录; 盘右瞄准目标,读数,记录; 表格计算。 对于DJ6经纬仪一般规定:
练习题

P60,整理表3.7中竖直角观测的记录
3.7 水平角测量误差与注意事项
误差
仪器误差 照准部偏心差 视准轴误差 横轴误差 竖轴误差
观测操作误差 照准误差与 读数误差 外界条件…… 目标偏心差
对中误差
3.7 水平角测量误差与注意事项

仪器误差:
由于仪器制造和加工不完善而引起的误差
度盘分划不均匀:采用变换度盘起始位置取平均值可以减弱此项误差; 水平度盘中心和仪器竖轴不重合而引起的误差(度盘偏心差):通过盘
B A
B
259 24 36
79 22 22
90 02 24
79 22 36 169 25 00 79 22 27测回法测量ຫໍສະໝຸດ 平角实例3.4 水平角测量


方向观测法:当一个测站上有三 个或三个以上方向,需要观测多 个角度时,通常采用方向观测法。 方向观测法是以选定的起始方向 (又称零方向),依次观测出其 余各个相对于起始方向的方向值, 则任意两个方向的方向值之差即 为该两方向线之间的水平角。若 方向数超过三个,则须在每个半 测回末尾再观测一次零方向(称 归零),两次观测零方向的读数 应相等或差值不超过规定要求, 其差值称为“归零差”。
将各方向的平均读数分别减去起始目标的平均读数,即得归零后的方向
值。
各测回归零后平均方向值的计算
当一个测站观测两个或两个以上测回时,应检查同一方向值各测回的互
差,若检查结果符合要求,取各测回同一方向归零后的方向值的平均值 作为最后该方向的读数。
水平角的计算
相邻方向值之差,即为两相信方向所夹的水平角。
3.5 竖直角测量


竖直度盘构造:竖盘、竖盘指标、 竖盘指标水准管、竖盘指标水准 管微动螺旋组成。 竖盘的注记形式:
天顶式注记和高度式注记
顺时针注记和逆时针注记
竖直角测量

竖直角观测(盘左)
竖直角测量

竖直角观测(盘右)
竖直角的计算公式


对于同一目标,由于观测中存在误差,以及仪器本身和外界条 件的影响,盘左、盘右所获得的角值不完全相同,应取盘左、 盘右的平均值作为竖直角的结果,即: α=1/2(αL+αR) α=1/2[(R-L)-180°] 根据上述公式的推导,推广到其他注记形式的竖盘,可得竖 直角计算公式的通用判别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