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应激性腹泻的预防与治疗

合集下载

防治仔猪腹泻的几条措施

防治仔猪腹泻的几条措施
,确保消灭病原菌。
选择高效、安全的消毒剂,并 根据使用说明正确使用,避免
产生耐药性。
对猪场工作人员进行消毒管理 ,禁止携带病原体进入猪舍,
防止交叉感染。
猪场疫苗接种与抗体监测
根据当地疫情和猪 场实际情况,制定 合理的疫苗接种计 划。
对猪群进行定期的 抗体监测,及时发 现疫情并采取相应 措施加以控制。
仔猪腹泻病的疫苗接种与免疫程序
母猪疫苗接种
在母猪产前4周和产前2周分别接种大肠杆菌疫苗和流行性腹泻疫苗,可以增强母 猪的免疫力,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
仔猪疫苗接种
在仔猪出生后一周内接种流行性腹泻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可以增强仔猪的免疫 力,预防仔猪腹泻的发生。
04
防治仔猪腹泻的饲养环境 控制措施
猪舍温度控制
乳汁质量。
保持母猪舍卫生
定期清理母猪舍,消毒并保持良 好的环境卫生,以减少疾病的传 播。
免疫接种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接种要求,定 期为母猪接种疫苗,提高其抗病能 力。Biblioteka 猪饲养管理保持乳猪舍温度适宜
初生仔猪对温度需求较高,应保持舍内温度在25-30℃之间,避 免温度波动引起腹泻。
人工哺乳
对于没有母猪哺乳的仔猪,应选择健康的乳猪进行人工哺乳,并 保证乳汁质量和卫生。
猪舍通风换气与采光
1 2
通风换气对仔猪的影响
通风不良会导致空气中有害气体积累,影响仔 猪健康;而适当通风则能保持空气新鲜,减少 病原体滋生。
光照对仔猪的影响
适当的光照能够促进仔猪的生长和发育,而光 照不足或过度则会影响仔猪的生理功能。
3
通风换气与采光控制建议
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合理控制猪舍通风换气 和采光,保持空气新鲜和适宜的光照。

仔猪应激性腹泻的原因和防控措施.doc

仔猪应激性腹泻的原因和防控措施.doc

仔猪应激性腹泻的原因和防控措施概述:目前,规模猪场产房仔猪腹泻的情况很普遍。

部分猪场产房仔猪腹泻十分严重,死亡率高达80%,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根据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进行分类,仔猪腹泻分为三大类:传染性腹泻、环境性腹泻和营养性腹泻。

目前,规模猪场产房仔猪腹泻的情况很普遍。

部分猪场产房仔猪腹泻十分严重,死亡率高达80%,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根据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进行分类,仔猪腹泻分为三大类:传染性腹泻、环境性腹泻和营养性腹泻。

仔猪营养性腹泻症状与病毒性腹泻不同,仔猪营养性腹泻是多种不利因素诱导,致使仔猪机体产生生理性紊乱,外现症状为呕吐、便失禁,呈水样稀薄粪便喷射而出,食欲消退、精神萎靡;后期脱水、贫血,见被毛粗乱、皮肤苍白、指压无弹性、共济失调;救治不及时可继发全身症状,器官衰竭、自体酸中毒并致死。

1、母猪因素母乳是仔猪的主要营养来源,因此,母乳对仔猪营养性腹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母猪过肥或临产前饲喂大量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过高的精料,使乳脂或乳蛋白含量过高,导致仔猪消化不良引起腹泻。

B、初产,老年母猪由于泌乳不足,无法满足仔猪对免疫球蛋白和营养的需求,导致仔猪免疫力低下,营养消化不良。

C、母乳成分的突然变化,导致仔猪消化吸收不适应,从而引发腹泻。

2、仔猪因素仔猪的生理特点A、胃肠功能不健全,消化系统不完善,消化酶,胃酸等分泌不足。

B、肠道微生物区系平衡还没有建立。

C、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

母源免疫可持续到10-14日龄,而仔猪自身的免疫系统到21-28日龄才开始发育。

D、被毛稀疏,皮下脂肪少,体温调节能力差。

由于上述生理特点的限制,使得仔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低,免疫水平低下,对环境变化敏感,从而使得营养性腹泻发病率极高。

3、断奶应激仔猪断奶后,要经历从分栏到保育栏,母仔分离的心理应激,以及在新结合群体中可能发生情绪焦虑,咬斗等现象的环境应激,在加上自然环境温度,湿度,从母乳过渡到叫槽料的变化,极易导致消化系统紊乱而发生腹泻。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仔猪腹泻是生猪生产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了猪场的经济效益和养猪效益。

腹泻主要是由于猪群粪便的异常增加,颜色变浅,质地变软和呈水样,引起营养吸收不良,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对仔猪腹泻进行综合防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疫苗接种、饲料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提出一些综合防控措施。

一、疫苗接种仔猪腹泻的防控,首先要做好相关疫苗接种工作。

根据猪场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给幼猪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大肠杆菌疫苗、结肠轮状病毒疫苗等。

及时接种疫苗可以帮助仔猪在疫病的侵害下,增强免疫力,减少腹泻的发生。

二、饲料管理饲料管理对仔猪腹泻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确保饲料卫生安全,避免出现霉变、变质的饲料。

在饲料的配制过程中,要注意原料的消毒处理,避免引入外源性病菌。

饲料的营养配比也要合理,确保仔猪获得足够的营养,提高免疫力,减少腹泻的发生。

三、环境卫生猪场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仔猪的生长发育和疾病的防控。

首先要做好猪场的消毒工作,常规进行猪圈的清洁和消毒,防止各种病菌在猪圈内的传播。

要保持猪场的通风良好,避免湿度过高,尽量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要定期更换猪圈的垫料和饮水器的清洁消毒,避免因环境卫生不佳而导致仔猪腹泻的发生。

四、合理饮水养殖户在饲养仔猪时要保证饮水的清洁与新鲜。

饮水设施要定期清洗消毒,确保饮水器、水管和水箱不污染,水质清洁。

定期清理水箱和水管内的杂质,定期检查水质的清洁卫生情况。

保证仔猪随时都能够获得新鲜的清洁水,不会因为水质问题而引发腹泻。

五、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在养猪过程中,定期对仔猪的健康情况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有仔猪出现腹泻的症状,要及时隔离患病仔猪,避免疾病的传播。

对患病的仔猪要及时进行治疗,根据病情的轻重采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保证患病仔猪的及时康复。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需要养殖户在日常管理中多方面的考虑和调整,只有做到疫苗接种、饲料管理、环境卫生、合理饮水以及早期发现及时处理等工作,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的发生。

仔猪应激性腹泻的预防与治疗

仔猪应激性腹泻的预防与治疗

仔猪应激性腹泻的预防与治疗断乳仔猪应激性腹泻,主要是由于仔猪的断乳、环境改变、饲料管理以及饲料突然变化等诸因素所造成的。

由于应激反应致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加上刚断乳仔猪的消化功能尚不健全,消化酶的活性降低,胃酸分泌少,仔猪消化功能紊乱,导致病性大肠杆菌乘机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毒素刺激肠细胞,致使肠细胞分泌亢进,肠蠕动增强而产生腹泻。

若治疗不及时,往往导致水肿病的发生而造成巨大损失。

由于大肠杆菌对抗菌素的耐药性日益严重,所以治疗起来比较棘手。

因此,应以预防为主,避免断仔猪应激性腹泻的发生。

1 断乳的方法在乳猪预定的断乳日期前5天,把母猪赶离原圈,再定时赶回让仔猪哺乳。

哺乳次数逐日减少,补料量逐日增加,至预定日期停止哺乳。

这一方法可缓解突然断乳的刺激。

2 断乳仔猪的饲料:2.1 原圈培育仔猪断乳后,仍留在原圈饲养10天左右,然后再转圈分群,以减少应激。

仔猪断乳分群最好按原窝分群,若必须混群,应在混群前4天左右让仔猪同糟进食或一起运动,使仔猪彼此熟悉,减少因混群而产生紧张不安,避免互相咬斗。

2.2 原饲料仔猪断乳后继续吃乳猪料,一般维持7天左右,逐步向仔猪料过渡,2周后全部饲喂断乳仔猪料。

在这2周内,应按乳期的饲喂方法和次数进行饲喂,夜间应坚持饲喂,以免停食过长,使仔猪饥饿不安。

且应少喂勤添,总量适当控制,以防因断乳饥饿而暴食引起腹泻。

以后可适当减少饲喂次数。

2.3 在日粮中适当加入酸制剂因断乳仔猪采食较多的饲料时,其中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容易与仔猪胃内的游离盐酸相结合,不能充分抑制消化道内大肠杆菌的繁殖,常引起腹泻。

据国文等报道,在仔猪日粮中加0.5%的柠檬酸,由于胃肠道酸度的提高,抑制了有害菌的繁衍,大肠杆菌减少10 .2%,肠球菌减少68.8%。

对仔猪有益乳酸杆菌增加5.1%,酵母菌增加29.5%,仔猪腹泻率减少22.83%。

由此可见,仔猪饲喂酸化饲料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2.4 添加益生素在断乳猪料中添加益生素,如活性酵母菌、乳酸杆菌及蜡样芽胞杆菌等。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仔猪腹泻是仔猪生长中常见的疾病,一旦发生腹泻,将对仔猪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控措施对于预防仔猪腹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饲料管理、环境卫生、疫病防控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

一、饲料管理1. 饲料选择:仔猪腹泻的饲料选择至关重要,应尽量选择易消化、不易发酵、不易引起生长性能下降的饲料。

可以选择高质量的优质饲料,如玉米、大豆粕以及其他高蛋白、低纤维的饲料,并根据不同阶段的仔猪合理搭配饲料,不宜突然换料,以免造成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腹泻。

2. 饲料喂养量和次数:合理的饲料喂养量和次数可以减少仔猪腹泻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仔猪每日喂养3-4次,饲料喂养量要适当,不宜过多或过少,避免喂饱或挨饿,以免引起肠道功能紊乱。

喂养间隔时间不宜过长,保持饲料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二、环境卫生1. 猪舍清洁: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是预防腹泻的关键。

猪舍应随时清理干净,及时清除粪便和尿液,以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定期进行消毒和杀虫,保持猪舍的空气清新。

2. 猪栏通风和温度:合理的通风和温度是预防仔猪腹泻的重要环节。

猪舍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通风,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仔猪的消化功能紊乱。

注意保暖和防寒,避免湿度过大导致细菌和霉菌滋生。

三、疫病防控1. 合理的免疫措施:对仔猪进行合理的免疫措施是预防腹泻的重要手段。

仔猪应按时接种预防接种疫苗,增强抵抗力,预防各类传染病的侵害。

及时进行宝宝猪的驱虫工作,降低寄生虫引起的腹泻发生率。

2. 饲水卫生:合理的饮水卫生是预防仔猪腹泻的关键。

饮水器具要经常清洗和消毒,保持饮水的清洁和卫生。

饮水温度要合适,避免过冷或过热引起仔猪的腹泻。

四、饲养管理1. 合理的饲养密度:合理的饲养密度是预防腹泻的重要措施。

避免人满为患,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避免仔猪之间的相互挤压和争斗,减少应激感染的发生。

2. 观察和检查:定期观察和检查仔猪的健康状况也是预防腹泻的重要手段。

仔猪腹泻的发生及防治

仔猪腹泻的发生及防治
仔猪腹泻的发生 及防治
汇报人: 2023-11-26
目录
• 仔猪腹泻概述 • 仔猪腹泻发生情况分析 • 预防措施及实施情况 • 治疗方法与效果评估 • 经验教训与未来展望
01
加强饲养管理
01
02
03
提供适宜的环境
保持猪舍干燥、通风、温 暖,降低应激因素对仔猪 的影响。
合理饲喂
提供营养全面、易消化的 饲料,避免饲料突然更换 或饲喂过量。
营养调控
某饲料企业研发出针对仔猪腹泻的专用饲料,通过优化营养配方,提高仔猪免疫力,降低腹泻风险。
挑战与困难剖析
1 2 3
病原复杂性
仔猪腹泻的病原多种多样,包括细菌、病毒、寄 生虫等,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药物残留与耐药性
长期使用抗生素防治腹泻可能导致药物残留和耐 药性产生,对人类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造成潜在 威胁。
环境应激
气候变化、饲养密度过大等应激因素可能导致仔 猪免疫力下降,增加腹泻发生风险。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生物防治技术
01
利用益生菌、噬菌体等生物防治技术替代抗生素,降低药物残
留和耐药性风险,提高防治效果。
智能化监控与预警
02
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对仔猪健康状况的实
时监测与预警,提高腹泻等疾病的早期发现能力。
饲养管理改进方案
饲料管理
选用高质量饲料,避免使用变 质、霉变饲料,并根据仔猪生 长阶段调整饲料配方,提高饲
料利用率。
饮水卫生
保持水源清洁,定期清洗消毒 饮水设施,防止水源污染引发 腹泻。
环境调控
保持猪舍适宜的温度、湿度和 通风条件,减少应激因素对仔 猪的影响。
养殖密度
合理控制猪舍内仔猪的养殖密 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疾病传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仔猪腹泻是仔猪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

腹泻不仅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还会造成猪场的养殖环境污染,加重饲料浪费,带来不良后果。

对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仔猪腹泻的养殖管理、饲料管理、保健防治及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综合防控措施。

一、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的饲养制度,合理安排餐饲时间和饲料投喂量,避免过度饲喂或饥饿引发腹泻。

2.定期清洁猪圈,保持猪场环境卫生,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3.合理规划猪场的布局,保障猪圈通风良好,避免高温高湿的环境造成仔猪腹泻。

4.严格管理新购入的猪只,对新引进的仔猪进行隔离观察和健康检查,避免引入病原菌。

二、科学的饲料管理措施1.选择优质饲料,并进行合理搭配,保证仔猪的全面营养,提高免疫力。

2.避免使用过期、霉变或有毒饲料,减少饲料中毒引发的腹泻。

3.控制饲料中抗生素、激素、添加剂等化学物质的使用量,避免对仔猪造成不良影响。

4.适当控制仔猪的进食速度,避免因进食过快引发腹泻。

三、有效的保健防治措施1.建立健全的预防接种制度,对仔猪进行必要的免疫注射,提高其抵抗力。

2.对仔猪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患病仔猪,防止腹泻扩散。

3.配备合适的药品和消毒用品,做好紧急处理和隔离观察的准备,以防猪场出现疫情。

四、严格的环境卫生措施1.保持猪场卫生清洁,定期消毒猪圈、饮水设施和饲料槽,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2.定期更换饲料槽中的饲料,并保持饮水通畅,避免因饲料变质或水质不洁引发仔猪腹泻。

3.控制猪场粪便的排放,避免因污水污染造成环境恶化,影响仔猪的健康。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养殖管理、饲料管理、保健防治和环境卫生等方面。

只有综合考虑,全面落实相关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的发生,保障猪场的健康发展。

希望广大猪场养殖户能充分重视仔猪腹泻的防控工作,为猪场的经济效益和养殖环境的健康作出积极的贡献。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随着养殖业的发展,仔猪腹泻成为了养猪业者面临的一个常见问题,腹泻不仅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还会增加养殖成本,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预防和控制腹泻,成为了养殖业者们关注的重点。

为了帮助养殖业者更好的掌握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本文将会就该问题展开论述。

一、健康饲养管理1.合理饲养密度合理的饲养密度是预防仔猪腹泻的重要一环。

养猪密度过大会导致猪只之间争抢食物,造成粪便松稀。

饲养密度应该根据猪只的生长状态和饲养环境进行合理的配置,保证猪只有足够的舒适空间,避免引起压力和腹泻。

2.科学饲料配方科学的饲料配方是控制仔猪腹泻的重要手段。

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益生菌和酶制剂,可以促进仔猪肠道菌群的平衡,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腹泻的发生率。

避免饲喂过于粘性和高纤维含量的饲料,减少对仔猪肠道的刺激。

3.提供清洁的饮水和饲料清洁的饮水和饲料是预防仔猪腹泻的基础。

养殖场应经常清洁水槽和饲料槽,确保饮水和饲料的卫生安全。

定期清洗和消毒饲料槽、水槽和饲料斗,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4.良好的通风环境良好的通风环境有助于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

通风环境过差会使空气中的湿度过高,造成粪便中的细菌和病毒大量繁殖,导致仔猪腹泻。

在饲养过程中要保持饲舍空气流通,控制湿度,保持空气清新。

二、疾病预防控制1.定期做好仔猪的预防接种工作定期的预防接种是防控仔猪腹泻的重要手段。

养殖业者应该按照兽医的建议制定科学的疫苗接种计划,提高仔猪的自身免疫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在养猪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仔猪的生产管理,及时处理疾病问题,减少病原的传播。

2.提高仔猪的生命质量保证仔猪的生命质量是预防腹泻的重要措施。

对于怀孕母猪,要做好孕期保健,保证母猪的产仔健康。

在产仔后,要及时断奶并进行科学的配种,避免胎猪畸形和生长迟缓。

在仔猪出生后,要合理的进行奶猪的喂养管理,保证奶猪的健康和成长。

三、环境卫生管理1.严格对饲料和水质进行监测饲料和水质的卫生安全对预防仔猪腹泻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仔猪应激性腹泻的预防与治疗
断乳仔猪应激性腹泻,主要是由于仔猪的断乳、环境改变、饲料管理以及饲料突然变化等诸因素所造成的。

由于应激反应致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加上刚断乳仔猪的消化功能尚不健全,消化酶的活性降低,胃酸分泌少,仔猪消化功能紊乱,导致病性大肠杆菌乘机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毒素刺激肠细胞,致使肠细胞分泌亢进,肠蠕动增强而产生腹泻。

若治疗不及时,往往导致水肿病的发生而造成巨大损失。

由于大肠杆菌对抗菌素的耐药性日益严重,所以治疗起来比较棘手。

因此,应以预防为主,避免断仔猪应激性腹泻的发生。

1 断乳的方法
在乳猪预定的断乳日期前5天,把母猪赶离原圈,再定时赶回让仔猪哺乳。

哺乳次数逐日减少,补料量逐日增加,至预定日期停止哺乳。

这一方法可缓解突然断乳的刺激。

2 断乳仔猪的饲料:
2.1 原圈培育仔猪断乳后,仍留在原圈饲养10天左右,然后再转圈分群,以减少应激。

仔猪断乳分群最好按原窝分群,若必须混群,应在混群前4天左右让仔猪同糟进食或一起运动,使仔猪彼此熟悉,减少因混群而产生紧张不安,避免互相咬斗。

2.2 原饲料仔猪断乳后继续吃乳猪料,一般维持7天左右,逐步向仔猪料过渡,2周后全部饲喂断乳仔猪料。

在这2周内,应按乳期的饲喂方法和次数进行饲喂,夜间应坚持饲喂,以免停食过长,使仔猪饥饿不安。

且应少喂勤添,总量适当控制,以防因断乳饥饿而暴食引起腹泻。

以后可适当减少饲喂次数。

2.3 在日粮中适当加入酸制剂因断乳仔猪采食较多的饲料时,其中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容易与仔猪胃内的游离盐酸相结合,不能充分抑制消化道内大肠杆菌的繁殖,常引起腹泻。

据国文等报道,在仔猪日粮中加0.5%的柠檬酸,由于胃肠道酸度的提高,抑制了有害菌的繁衍,大肠杆菌减少10 .2%,肠球菌减少68.8%。

对仔猪有益乳酸杆菌增加5.1%,酵母菌增加29.5%,仔猪腹泻率减少22.83%。

由此可见,仔猪饲喂酸化饲料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2.4 添加益生素在断乳猪料中添加益生素,如活性酵母菌、乳酸杆菌及蜡样芽胞杆菌等。

活菌制剂进入体机后能大量繁殖,从而抑制病原菌的增殖,还可在肠道内产生有机酸,降低pH值,降低腹泻的发生率。

2.5 应用沸石粉利用沸石粉的多孔性、吸水性强及吸毒等特点,对仔猪腹泻有预防作用。

一般用量为3%左右。

3 良好的环境条件
3.1 温度由于断乳仔猪免疫保护力差,对付环境应激的能力也较低,因此,猪舍内环境不能过热或过冷。

断乳时舍内温度应比断乳前舍内温度略高,随着采食量的逐渐增加而逐渐降低温度。

30~40日龄仔猪的舍内温度需控制在28℃左右。

断乳仔猪越少,需舍内温度越高,注意房舍保温,防止贼风侵入,这一点很重要。

3.2 湿度湿度过大,可增加寒冷对猪造成的不良影响,潮湿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孳生繁殖,断乳仔猪舍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75%。

3.3 清洁卫生仔猪舍内外要经常清扫,要勤换垫草,定期消毒,杀灭病菌,防止传染病。

给仔猪创造了一个卫生舒适的生长环境,这样不仅可以改善饲料转化率,降低死亡率,还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4 药物预防及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有杆菌肽锌、土霉素、氟哌酸,可拌料预防。

对已发病且失水严重者,为防止脱水,可进行补液、静脉推注或腹腔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等,同进也可以加入电解多维。

五、微生态失衡引起的拉稀及其控制
个别仔猪出生后由于体内有益微生物过少,不能把吃入的奶汁或食入的饲料完全分解吸收引起的拉稀,有的是人为因素使仔猪食入或注射抗生素过多造成仔猪体内微生态失去平衡造成微生态失衡性拉稀。

一般呈白色或黄色粪便,体温正常不影响采食。

微生态失衡引起的拉稀仔猪出生后不要食入或注射过多的抗生素,以免杀死仔猪体内的有益菌。

治疗用胃蛋白酶片+酵母片治疗
六、腹部受寒引起的拉稀及其控制
仔猪因腹下脂肪很薄,在睡觉时由于是水泥地面或者是腹下接触的地面过凉就会造成腹部受寒引起拉稀。

一般拉绿色粪便、基本不减食。

腹部受寒引起的拉稀。

仔猪出生后要保证所睡地方温暖,就是保证腹部不受凉,比如垫木板、保温板等,断奶后也要保证仔猪睡觉地方温暖主要是腹下温暖。

治疗用生姜煎水+红糖+鞣酸蛋白酶片+地芬诺酯。

三、霉菌毒素中毒引起的拉稀及其控制
母猪怀孕期间食入霉变饲料引起的仔猪肝源性腹泻,主要症状:仔猪出生第2天个别仔猪先呕吐后腹泻、粪便呈黄色粥样或水样、但不恶臭,仔猪脱水严重、死亡,剖检死亡仔猪会发现胆管钳闭、胆囊充盈或胆囊萎缩、无胆囊、肝脏肿大等症状。

哺乳母猪眼睑红肿、有黄褐
色或褐红色泪痕,背部有血液从毛孔渗出,个别母猪体温正常不吃食或体温下降不食。

霉菌毒素中毒引起的拉稀让母猪尽量少食入霉变饲料,添加脱霉剂,定期使用清除霉菌毒素、恢复肝肾功能、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的药物解除霉菌毒素中毒。

口服补液盐.其成分是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和葡萄糖2 0克,加水至1000毫升后饮用
1984年WHO将配方更改为氯化钠1.75克、氯化钾0.75克、枸橼酸钠1.45克、无水葡萄糖10克;2006年WHO公布新配方为:氯化钠2.6克、氯化钾1.5克、枸橼酸钠2.9克、无水葡萄糖13.5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