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戏曲脸谱》教案
画京剧脸谱教案

画京剧脸谱教案【篇一:大班美术教案《京剧脸谱》】大班美术教案《京剧脸谱》活动目标: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激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鼓励幼儿用对称的方法,丰富的色彩来表现京剧脸谱的特征。
3、让幼儿知道脸谱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人(如黄色、白色在京剧里代表坏人;红色、黑色在京剧里代表好人;蓝色代表勇士)。
活动准备:1、脸谱成品若干2、彩笔、空白脸谱(人手一份)。
3、幼儿日常生活对京剧的了解和对颜色的认识。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出示脸谱,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张特别的脸,(出示脸谱)。
你们知道这张脸叫什么名字吗?师:它呀,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京剧脸谱。
教师小结:我们都知道脸谱是画在唱京剧的人脸上的,京剧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只有我们中国才有,它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和大熊猫一样珍贵。
唱京剧的人很特别,我们来看这张图片,你们看,我们刚才说过它叫什么?(幼儿回答)师:这个脸谱这么特别,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探索一下脸谱的秘密呢?二、基本部分:(一)脸谱欣赏将事先准备好的彩色脸谱贴到黑板上,幼儿和老师一起探索京剧脸谱的颜色和对称。
1、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脸谱,请你把看到有趣的、特别的地方找出来,告诉大家。
(幼儿回答)教师小结:你们真能干,发现了很多,这些脸谱每一张的颜色都不一样,我来说一下这些脸谱颜色的作用。
师:在京剧里这些颜色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有各自的含义:红色、黑色在京剧里代表好人,黄色、白色在京剧里代表坏人,蓝色代表勇士。
2、教师强调,不按顺序随便叫几个幼儿回答。
3、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好,其实脸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拿一张纸竖在一张脸谱中间)小朋友,左边和右边是不是一样?● 脸谱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
(二)脸谱填色师:现在老师手里有一张空白的脸谱,我要帮他化化妆怎么样?师:老师想画京剧里坏人的脸谱,坏人的脸谱是什么颜色的呢?(幼儿回答)教师示范画脸谱(强调对称)2、提出要求:1)脸谱要以鼻子为中心左右对称2)可以选择一种底色来表现人物3)可以自由创作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4课画戏曲脸谱-彩色脸谱》辽海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4课画戏曲脸谱-彩色脸谱》辽海版一. 教材分析《第14课画戏曲脸谱-彩色脸谱》是辽海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戏曲脸谱的基本知识,认识彩色脸谱的特点和绘制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善于观察和发现。
但部分学生对戏曲脸谱的知识了解较少,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此外,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戏曲脸谱的基本知识,认识彩色脸谱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戏曲脸谱的基本知识。
2.彩色脸谱的绘制方法。
3.创新设计和团队协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戏曲脸谱的基本知识和彩色脸谱的特点。
2.示范法:展示绘制彩色脸谱的步骤和技巧。
3.实践法:学生动手绘制彩色脸谱。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创新设计和绘制。
5.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3.戏曲脸谱样品或图片。
4.分组合作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戏曲脸谱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要介绍戏曲脸谱的基本知识,引发学生对彩色脸谱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讲解彩色脸谱的特点和绘制方法,示范绘制步骤,让学生了解绘制彩色脸谱的基本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新设计和绘制,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彩色脸谱。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
教师总结点评,强调彩色脸谱的特点和绘制技巧。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彩色脸谱运用到生活中,如服装、道具等。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 画戏曲脸谱|辽海版

五年级美术第五单元《戏曲人物》第14课《画戏曲脸谱》教案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戏曲脸谱的艺术特色,了解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通过临摹或创作脸谱,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作表现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体验中国脸谱艺术的装饰美感。
二、教学重点设计、绘制一幅有特色的戏曲脸谱。
三、教学难点特色戏曲脸谱的设计四、教学材料准备教师教具:课件、范画学生学具:图画纸、16开彩色卡纸、水彩画笔、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的课件中播放音乐,与学生互动,回答问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画戏曲脸谱》(二)讲授1、教师出示脸谱的谱式图片。
2、着重讲解三种常用谱式: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脸谱谱式,通过课件中的图片让同学了解,接下来通过一个小游戏《拼脸谱》,来巩固和检验学生对脸谱谱式的掌握。
3、脸谱谱式掌握之后脸谱还有色彩,歌曲《说唱脸谱》视频音乐,观察分析脸谱的颜色,教师继续出示课件中脸谱色彩的图片,让学生继续了解脸谱的色彩4.教师演示教师出示范画,及演示脸谱的设计步骤:1.把纸对折,剪出脸型2.用“三庭五眼”的方法画出眉眼、鼻、嘴的位置。
3.绘制花纹(教师示范对称的)。
4.让学生根据范画,把设计好的脸谱上色。
(三)学生动手绘制作业要求:1.设计脸型:用铅笔勾勒出脸型的大小及五官。
(按照“三庭五眼”的基本规律)2.勾画花纹:用铅笔勾绘脸谱图案,用黑笔勾勒出轮廓。
(注意左右对称,因为主要讲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3.定稿上色:将勾画好的脸谱涂上颜色。
(注意颜色填涂均匀及色彩的对比)4.给绘制好的脸谱,衬上好看的衬纸衬托(注意色彩的对比搭配)教师巡视指导(四)展评总结学生把绘制完的作品,分小组,选出同学认为小组最好的,自己先做介绍,之后由同学们互评,然后老师点评,指出优缺点,给出建议(五)结束语最后课件中出示些生活中脸谱都运用到了哪里?让同学们更进一步感受京剧脸谱的艺术魅力最后,宣布下课。
京剧脸谱的教案5篇

京剧脸谱的教案5篇教案的使用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前准备教案可以使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京剧脸谱的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京剧脸谱的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京剧脸谱常识。
2、学会欣赏京剧脸谱,掌握简单谱式的绘制,初步学会民间工艺品的制作。
3、进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艺术的教育,培养民族审美趣味。
活动准备:ppt、京剧录像活动过程:一、学前导入,调动情绪。
1、放一段京剧录象(1分钟)。
提问:演员在化装造型上有什么特点?小结:我们看到演员们的脸上涂了颜色并画成了花脸,这也是我国戏曲中特有的化装艺术,尤以京剧为典型,因为它在构图、勾画、涂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谱式,所以叫脸谱。
二、欣赏京剧脸谱1、脸谱运用夸张的手法,利用色彩和图案,将角色的眉、眼、鼻、口及脸膛加以粉饰,从而加强人物面部的特征,显示出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出示人物未化装于化完装后的两张图片)。
如:曹操的脸谱是在以白色为主调的脸上,描绘了又细又长的三角眼,以及眼角杂纹,揭示出其工于心计、狡诈多疑的性格特点。
(出示曹操的脸谱)2、示若干不同颜色的脸谱这些脸谱的颜色都一样吗?什么地方的颜色不一样?小结:它们的主色调不一样。
那么,在京剧中脸谱的主色也有其固定的寓意与象征。
(在脸谱画面中加入说唱脸谱的音乐)。
讨论颜色的不同寓意和象征:(结合相应的脸谱进行课堂讨论)红色——威武中正——关公黑色——严肃刚正——张飞蓝色——凶猛豪爽——窦尔墩白色——阴险狡诈——曹操京剧脸谱的教案篇2活动目标:1、尝试用线条、图案、色彩对称的方法大胆夸张地表现脸谱特征。
2、为京剧脸谱是中国的特有的艺术而感到自豪。
活动准备:京剧音乐、脸谱赏析视频、脸谱范例、眉毛、眼睛、嘴巴、额头花纹等范例活动过程:(一)京剧导入(知道京剧是我国特有的艺术,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1、放京剧,这是什么音乐?你怎么知道是京剧?小结:有敲锣、打鼓的声音,唱腔非常独特很有韵味等,京剧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
幼儿园大班美术《京剧脸谱》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京剧脸谱》教案及反思幼儿园大班美术《京剧脸谱》教案及反思(通用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京剧脸谱》教案及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美术《京剧脸谱》教案及反思 1活动前评析:在前一阶段的色彩活动中,我们主要是以动物、花卉、风景等幼儿较熟悉的景或物为主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孩子们对这些描绘对象渐渐不感兴趣了,如果继续照着进度画下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造成幼儿的厌烦情绪。
偶有一次,一位孩子带来了一个孙悟空的面具玩具,全班幼儿都对这个面具非常感兴趣,我总能在自由活动时,见到好多孩子围着这个面具说这说那的,还轮流戴面具玩。
碰到这种情形,我突然得到一个灵感,既然孩子们的兴趣点在脸谱上,何不就让他们用水粉来表现一下各种各样的脸谱呢?由于脸谱的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又丰富,深得孩子们的喜爱,而且脸谱不拘泥于一种表现形式,更加适合孩子表现。
于是,在此活动前的准备中,我先收集了一些脸谱的图片资料,给孩子们一个视觉上的认识,然后又收集了一些关于中国的国粹戏剧——京剧的相关资料,介绍剧目中的人物为什么要化装成花脸表演,而脸上的每一种颜色又都代表了不同的含义。
慢慢地,孩子们对脸谱有了些了解,尤其是对京剧脸谱更感兴趣,而我们的活动也将开始了。
活动目标: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激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学习用语言表达对京剧脸谱的感受。
3.通过对京剧中人物的动作,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脸谱(贴于墙面,孙悟空,二郎神,包公);京剧碟片;道具(旗、宝剑、刀);幼儿面具;活动过程实录:1.请幼儿欣赏京剧音乐师:小朋友们听一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幼:很吵的声音,有人在敲锣,有人在打鼓。
幼儿园中班美术绘画教案《脸谱》(2篇)

幼儿园中班美术绘画教案《脸谱》一、活动目标:1、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大胆表现京剧脸谱的特征。
2、在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脸谱艺林的美,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3、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二、活动准备ppt、京剧视频、纸、蜡笔。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欣赏脸谱,京剧表演,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特别的东西,想不想知道呢?"(出示脸谱)"来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段录像,你仔细看就能想到答案。
(出现视频),"刚才我们看了录像,你有没有发现唱戏的人脸上就像我们刚才看的图片一样?表演戏剧的人脸上才要化这样的妆,你知道他表演的这种戏剧叫什么吗?(京剧)"小结:京剧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戏剧,全世界只有中国才有,就像大熊猫一样,是我们的国宝,京剧就是我们的国粹,表演京剧的演员脸上用油彩化的了很浓的妆,像面具一样,在京剧里有一个名字叫"脸谱"。
二、欣赏四种脸谱了解脸谱的特征师:"京剧脸谱有很多,今天老师带来了四种脸谱,我想请小朋友用颜色来为脸谱取个名字吗?看一看,这几张脸谱你最喜欢哪一张,你觉得这个人怎样?"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在京剧里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人,红脸的人非常勇敢,黑脸的人就像包青天一样特别聪明,正直。
黄脸的人在非常,别人都害怕他,白脸的人非常狡猾,像狐狸一样。
师:"我们来看这张脸谱除了红颜色外还用了哪些颜色?(幼儿观察)为了让脸谱更好看,我们要用到几种颜色让脸谱更生动。
"师:"这些脸谱除了颜色很漂亮外还用了很多图案、花纹。
(出示一张脸谱)这是什么形状?找找看脸谱上有没有和它一样的图形。
"小结:这两个图案形状一样,大小一样,颜色一样,以鼻子为中心,在脸的左右两侧位置也一样,这就叫左右对称。
三、欣赏脸谱师:京剧脸谱除了刚才我们看的这些,还有很多颜色多样,图案对称的脸谱,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四、幼儿作画师:"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的脸谱,想不想自己也来设计一个呢?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空白的脸谱,请小朋友先用记号笔在脸谱上设计左右对称的花纹,然后用水粉涂上好看的颜色。
五年级美术上册《画戏曲脸谱》教案、教学设计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类型的脸谱进行研究。
2.各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绘制具有个人特色的脸谱。
3.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共同探讨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4.教师对各小组的讨论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学生根据讨论成果,开始绘制脸谱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绘画技巧、色彩搭配等方面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创设情境:通过播放戏曲片段、展示脸谱实物等手段,激发学生对戏曲脸谱的兴趣。
2.讲授与示范:教师讲解脸谱的基本知识和绘画技巧,并进行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过程。
3.分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实践,互相学习,共同完成脸谱绘制任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经典戏曲选段,让学生在悠扬的曲调和生动的表演中,初步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
2.引导学生关注演员的脸谱,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脸谱代表什么意思吗?”“它们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3.学生分享对脸谱的观察和认识,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戏曲脸谱的知识,了解这些五彩斑斓的脸谱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3.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交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课堂练习结束后,学生将作品进行展示,分享创作心得。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戏曲脸谱的分类、特点、绘画技巧等。
2.强调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要注重实践与创新,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绘画技能。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戏曲脸谱艺术,将传统艺术融入日常生活。
五年级美术上册《画戏曲脸谱》教案、教学设计
画脸谱教案初中生

教案名称:初中生绘画脸谱教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脸谱的基本知识,包括脸谱的起源、分类和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脸谱作品。
教学重点:1. 脸谱的基本知识和象征意义。
2. 绘画技巧的运用。
教学难点:1. 脸谱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和运用。
2. 绘画技巧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脸谱的相关资料,包括图片、文字等。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京剧表演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演员脸上的图案。
2. 学生分享对脸谱的初步认识和感受。
二、基本知识学习(15分钟)1. 教师介绍脸谱的起源、分类和象征意义。
2.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深入了解脸谱的特点和内涵。
三、欣赏和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脸谱,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其线条、色彩、构图等特点。
2. 学生分享对脸谱的欣赏心得和感悟。
四、绘画实践(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确定每组的脸谱创作主题。
2. 学生根据主题,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技巧,进行脸谱创作。
第二课时:一、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脸谱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二、总结和反思(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如脸谱的基本知识、绘画技巧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提出改进意见。
三、拓展活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脸谱艺术融入日常生活,如服装、家居用品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脸谱的基本知识和象征意义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绘画实践中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技巧的能力。
3. 学生对京剧艺术的欣赏能力和民族自豪感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