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1)
新课标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新课标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新课标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共30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
(每空1分,共6分)(1)jùn()工(2)jìng()业(3)yí()立(4)yì()立(5)jìng()默(6)jìng()默2. 选择正确的读音。
(每题1分,共4分)(1)A. 吩(fēn)咐 B. 吩(fèn)咐(2)A. 应(yìng)接不暇 B. 应(yīng)接不暇(3)A. 模(mó)样 B. 模(mú)样(4)A. 载(zǎi)歌载舞 B. 载(zài)歌载舞3. 词语搭配。
(每题1分,共4分)(1)A. 增加友谊 B. 增进友谊(2)A. 改变态度 B. 改善态度(3)A. 保护环境 B. 保护空气(4)A. 保持秩序 B. 维持秩序4. 用“√”标出下列句子中用得正确的关联词。
(每题1分,共4分)(1)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同学们还是按时到校。
()(2)因为天气寒冷,所以同学们还是按时到校。
()(3)即使天气寒冷,同学们还是按时到校。
()(4)如果天气寒冷,同学们就按时到校。
()5. 按要求改写句子。
(每题2分,共8分)(1)把下列句子改为“被”字句: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2)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3)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这个故事真感人。
(4)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他一定知道这件事。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每空1分,共4分)(1)《草船借箭》选自《》,作者是。
(2)《将相和》中,和因为而和好。
(3)《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国作家的作品。
(4)《穷人》是国作家的作品。
二、阅读理解(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7-10题。
(共20分)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群快乐的小动物。
它们每天一起玩耍,一起觅食,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草原》一文的作者是谁?A. 老舍B. 巴金C. 鲁迅D. 冰心3. 下列哪个词语的词性是名词?A. 迅速B. 欢快C. 书包D. 进行4. 下列哪个句子是拟人句?A. 雪花飘落B. 小草在微笑C. 风吹树叶响D. 太阳升起来了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句子成分划分?A. 主语-谓语-宾语B. 主语-宾语-谓语C. 谓语-主语-宾语D. 宾语-谓语-主语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草船借箭》出自《三国演义》。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杜甫的名句。
()3. “的、地、得”用法完全相同。
()4. 《月光曲》的作者是贝多芬。
()5. 《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述的是一个幸福的故事。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少年闰土》的作者是______。
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______的《题西林壁》。
3. “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甲”字的意思是______。
4. 《草原》一文中,描述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______。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______的作品。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梗概。
2. 解释“熟读深思子自知”的含义。
3. 简述《月光曲》的故事情节。
4. 解释“满招损,谦受益”的意思。
5. 简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结局。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将下列词语分类:红色、蓝色、绿色、苹果、香蕉、橘子。
2. 请修改下列病句: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戴着一顶蓝色的帽子,走在路上。
3. 请将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这块大石头被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
4. 请用“虽然……但是……”造句。
5. 请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画蛇添足。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少年闰土》中闰土的形象。
S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考试卷(一)(六年级)期中考试.doc

S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考试卷(一)(六年级)期中考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读拼音,写词语。
(8分)【答案】【解析】【题文】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划线。
(3分)整宿(xiǔ sū)仿膳(sàn shàn)誊(ténɡ yù)写藐(miǎo mào)视视浊(zhú zhuó)盔(kuī kuì)甲【答案】【解析】【题文】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3分)守株待()()急跳墙打草()()猪肥羊()猴年()月神气()()【答案】【解析】【题文】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2分)“望”字在字典中有多种释义,如:①看,往远处看②拜访③希图④名望,声誉,等(1)她是音乐学院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
()(2)公主听说国王回来了,喜出望外地跑过来迎接他。
()(3)我们几个人代表全班同学看望了生病住院的老师。
()(4)直到主人的背影都望不见了,他才知道这警告是无效的。
()【答案】【解析】【题文】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4分)(1)这座教学大楼十分破旧,非拆。
(2)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取得了金牌总数第一最多的好成绩。
(3)800米长跑比赛中,我第一个最先跑到终点。
评卷人得分(4)这种扰乱公共秩序,不讲礼貌,是可耻的。
【答案】【解析】【题文】按课文原文或“积少成多”填空。
(5分)(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传到,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开国大典》(2)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白色的花,紫红色的花,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秋天的怀念》(3)为人子,。
,习礼仪。
能温席,。
爱父母,意深长。
六年级s版上册语文 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s版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踮脚(diàn)揩油(kāi)蹚水(tāng)B. 踮脚(diǎn)揩油(kāi)蹚水(tāng)C. 踮脚(diǎn)揩油(kǎi)蹚水(tàng)D. 踮脚(diàn)揩油(kǎi)蹚水(tà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他总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
B. 他总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
C. 他总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
D. 他总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总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
C. 他总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
D. 他总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总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
B. 他总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
C. 他总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
D. 他总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总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
B. 他总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
C. 他总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
D. 他总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他总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
C. 他总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
D. 他总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总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
B. 他总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
C. 他总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
D. 他总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总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
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翱翔B. 眺望C. 瞭望D. 瞭望2. 以下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问:“你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小明。
”B. 他问:你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小明。
C. 他问:“你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小明。
”D. 他问:“你叫什么名字?”我说,我叫小明。
3. 以下成语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杯水车薪:指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燃烧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无济于事。
B. 画蛇添足:比喻做事过分,反而弄巧成拙。
C. 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处加上一两句话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D.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以次充好。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法错误的一项是()。
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B. 他不仅品德好,而且学习也好。
C. 他不仅品德好,而且学习好。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5. 以下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
B.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C.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D. 月亮挂在天空,像一个明亮的灯笼。
6. 以下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
B. 她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清澈。
C.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
D.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7. 以下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鸟儿唱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好,还乐于助人。
C.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像一条鱼一样在水中游动,像一只鹿一样在林中奔跑。
D. 他不仅品德好,而且学习好,还乐于助人。
8. 以下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的力气大得可以举起一头牛。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他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
D.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明查秋毫B. 阴谋诡计C. 明察秋毫D. 阴谋鬼计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长了见识。
B.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C.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工作能力强。
D.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工作能力强。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
B. 他跑得很快,像一阵风。
C. 那座山像一只雄鹰。
D.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答案:A4. 下列成语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B. 多此一举C. 锦上添花D. 画饼充饥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快乐。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自由。
D. 他像风一样跑得快。
答案:B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能力强。
B. 他学习好,工作能力强,人品也好。
C. 他学习好,工作能力强,人品也好,大家都喜欢他。
D. 他不仅学习好,工作能力强,人品也好。
答案:C7. 下列词语中,意思相近的一组是()A. 鼓励激励B. 鼓励怂恿C. 激励怂恿D. 鼓励鼓励答案:A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B.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呢?C.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D.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呢?答案:B9. 下列成语中,与“掩耳盗铃”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自欺欺人B. 画蛇添足C. 守株待兔D. 刻舟求剑答案:A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快,像风一样。
B. 他跑得快,像闪电一样。
C. 他跑得快,像飞机一样。
D. 他跑得快,像火箭一样。
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六年级上册语文s版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s版期中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 jiàng)B. 迸溅(bèng jiàn)C.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 D.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诗的作者是: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的帮助,我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这次考试。
C.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D.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王之涣B. 陆游C. 李白D. 杜甫5. 下列关于汉字书写规则的说法,正确的是:A. 汉字书写时,可以任意添加或省略笔画。
B. 汉字书写时,要遵循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规则。
C. 汉字书写时,可以任意改变笔顺。
D. 汉字书写时,要避免出现错别字。
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A. 月亮B. 星星C. 云彩D. 太阳7.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形容做事过分,适得其反)B. 杯弓蛇影(形容事情复杂难解)C. 井底之蛙(形容视野狭窄,见识有限)D. 掩耳盗铃(形容自欺欺人)8.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王勃B. 李白C. 杜甫D. 王维9.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老师问:“你今天为什么迟到了?”B. “我今天因为堵车,所以迟到了。
”他说。
C. 他一边走,一边唱,好像很快乐的样子。
D. 这是谁的书包?是你的,还是我的?10.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王之涣B. 李白C. 杜甫D. 孟浩然答案:1. C 2. B 3. A 4. B 5. B 6. A 7. C 8. A 9. A 10.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______的诗句。
小学六年级语文S版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S版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悄(qiǎo)然缭(liáo)乱蜿(wān)蜒B. 憧(chōng)憬蜿(wǎn)蜒缭(liáo)乱C. 悄(qiāo)然蜿(wǎn)蜒缭(liáo)乱D. 憧(chōng)憬蜿(wān)蜒缭(liào)乱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不能马虎。
B.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懂事。
C. 我们学校的操场上种满了绿树和鲜花。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来上学。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
B. 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C.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D. 河水潺潺地流过小桥。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心像小鹿一样乱撞。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他像一阵风一样跑得飞快。
D. 这些云朵像棉花糖一样柔软。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好。
C. 我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
D. 这些花朵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不是吗?C.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呢?D. 你难道不喜欢这本书吗?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力气大得可以举起一头牛。
B. 她的声音甜美得像百灵鸟。
C. 他跑得飞快,像一阵风。
D. 他的心像小鹿一样乱撞。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学习?因为知识就是力量。
B. 他为什么没有来上学?因为他生病了。
C. 这些花朵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它们为什么这么美丽?D.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绿树成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一、积累与运用。
(44分)1.看拼音写词语(8分)lǎn duî dào suì diǎn zhuì chà yì(懒惰 ) ( 稻穗 ) (点缀) ( 诧异 )qíng zhe wān yán tān huàn jǐn shân( 擎着 ) ( 蜿蜒 ) ( 瘫痪 ) ( 谨慎 )2.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划线。
(3分)整宿.(xiǔsǔ)仿膳.(sàn shàn)誊.(tãnɡyù)写藐.(miǎo mào)视视浊.(zhúzhuï)盔.(kuīkuì)甲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3分)刻舟求剑滥竽充数龇牙咧嘴虎啸龙吟对牛弹琴巍然耸立囫囵吞枣惊涛骇浪4.给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6分)熟:A.熟练B.熟悉C.程度深D.成熟瓜熟.蒂落( D )熟.能生巧( A )熟.门熟.路( B )深思熟.虑( C )破:A.开支、花费B.劈开、毁坏C.揭穿、剖析D.冲开、攻下E.突破、撤除F.耗伤、破败势如破.竹( B )破.格提拔( E )打破.晋军( D )一语道破.( C )破.费( A )临:A.靠近;B.来,到;C.对着;D.将要,快要居高临.下( C )临.危不惧( C )身临.其境( A )5.给下面句子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5分)A、(如果)你对别人没礼貌,(就)别想让别人尊敬你。
B、我们(如果)面临再大的困难,(也)不能退缩,C、()对别人有所承诺,()应该尽力做到。
D、小明()体育能够达标,()她能坚持锻炼。
E、这里的花()很多,()都不是什么奇花异草。
6.你知道下列句中破折号的作用吗?(4分)A、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能算拿,不过用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罢了。
()B、乌鸦站在篱笆上,冻得呱——呱”地叫。
()C、我们殷切地希望——希望你们胜利归来()D、第二天寒冷的早晨,这个穷苦的女孩子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角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里冻死了。
()7.按要求改句子。
(5分)A、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改为陈述句)(1分)B、小孩掉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改为反问句)(1分)C、戴着红领巾的王艳一片片地拾起地上的纸片。
(缩句)(1分)D、我为他骄傲。
(双重否定句)(1分)E、小艇成了工具。
(扩句)(1分)8.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分)“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两个“幸福”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乱文整理。
(3分)( )一次,他竟想出十一种出入房间的办法。
( )平时,他还喜欢摆弄小玩意,制造令人想不到的东西。
( )在当时,电脑可是稀罕物儿。
( )当他还在小学时,他就组装过一台简易电脑,那电脑还能回答问题呢。
( )所以,这件事在当时引起轰动,许多人都争着去参观。
( )小时侯的霍金想象力非常丰富。
10.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3分)在综合实贱课上,老师让小华到前面讲“阿凡提斗财主”的故事。
因为小华嗓子哑了,所以讲得很认真,很生动。
我们全班同学都把他深深吸引。
他刚讲完,老师便带领大家激烈鼓掌,还夸他永远总是我们班讲故事最棒的。
二、口语交际。
(3分)小明吃完早餐,拿出餐巾纸擦完嘴巴,随手把纸扔在了地上。
小军看见了,笑着说:“你还真讲个人卫生的呢。
”小明听了,红着脸捡起纸团扔进了垃圾厢。
小军的言外之意是 。
小军还可以这样对小明说:“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
” 听了小军的话,小明应该这样来回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三、 阅读理解。
(25分)(一)课内阅读《望大陆》。
(4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天苍苍, 望我故乡; 望我大陆; 野茫茫,故乡不可见兮, 大陆不可见兮, 山之上, 永不能忘。
只有痛哭。
国有殇!1.全诗共三小节,主要写诗人想象________站在________的高山顶上望故乡、望大陆的所见所想。
(1分)2.诗中两次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对死亡没有丝毫恐惧,________________成了诗人牵挂的一切。
(1分)3.第三节,“天苍苍,野茫茫”正是作者想象中的所见,景象苍茫、空旷。
这两句从手法看是用典,出自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________》,“山之上,国有殇” 语意双关而寓意丰富。
“国有殇”即“有国殇”,“殇”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二)迁移阅读(9分)乡 愁余光中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这首诗是按照________顺序写的,这首诗抒发了强烈的________之情,表达了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1分)2.乡愁本是一种难以表现的情绪,诗人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四种意象,借助它们把乡愁表现得深刻感人。
(2分)3.诗中“一湾浅浅的海峡”是指________ 海峡。
(1分)4.“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浅浅”是不深的意思,对其深层含义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1分)A、说明台湾与大陆相距并不遥远;B、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而造成的不统一的状况应该结束;C、台湾与大陆不能密切往来,这实在是令人痛心的事情;D、诗人伫立台湾,远望大陆,面对“浅浅的海峡”却无可奈何。
5.诗人把乡愁比作“坟墓”,表现两岸亲人至死不能团聚的悲痛,比作“海峡”突出了诗人__________的迫切心愿。
你能写出两个新鲜的比喻来形容乡愁吗?请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3分)6.全诗你最喜欢的是第_______节,因为这节是诗人感情的_______,由个人儿女情怀上升到家国之痛,可看成整个炎黄子孙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感情。
(1分)(三)短文阅读(12分)(一)伞的故事(12分)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
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
如果走到半路上下起了大雨来,就会被浇成“落汤鸡”。
那时候,我多么想有一把伞呀!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
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
妈妈摸着我的头,眼圈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不能体谅妈妈的难处,竟对妈妈说妈咱能买把伞吗有伞就不会被雨淋了妈妈沉思了一会儿,“买!咱买一把伞!”妈妈一字一句地说着。
听了妈妈的话,我半信半疑,家里哪儿有钱给我买伞呀?可是今天妈妈的话是那样坚决,我知道妈妈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妈妈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
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了。
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
啊,妈妈怎么织了一夜的布?我想着,悄悄地走到妈妈跟前,“妈,您一夜没睡?”妈妈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
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妈,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
娘多熬几夜就有了……”终于有一天,妈妈从集市上卖了布回来,一脸喜气。
见了我,她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笑着说:“看,你要的伞!”啊,伞!我喜出望外,从妈妈手里接过伞来。
这是一把崭新的用黄油布制成的八角大伞。
我快活地拿起伞,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
“妈”我一抬头,忽地,我看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妈!”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从此,这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上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
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
我带着它仿佛母亲就在我的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对我的那份深深的爱。
1.联系上下文理解“喜出望外”的意思。
(1分)喜出望外: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2分)近义词:坚决()反义词:快活()3.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分)4.用“”画出一处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一下“我”此时的心情。
(1分)5.请写出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分)6.“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
”“我”为什么舍不得扔掉它?(2分)7.“妈”我一抬头,忽地,我看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妈!”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请想象一下“……”省略的内容,当时会是怎样的情景,用三四句话描述出来。
(2分)四、作文(28分)题目:__________我想对你说。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