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

合集下载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修改)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修改)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汇报海力财富集团石桥煤矿二0一六年十月石桥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汇报编审意见及编审人员编审意见:1、按时巡查发觉隐患按照普查汇报及时采取措施;2、根据现场变化及时补充汇报内容。

技术科:年月日安全科:年月日地测防治水副总:年月日通防副总:年月日总工程师:年月日矿长:年月日目录一、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目的 (1)二、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主要内容 (1)1、采空区积水 (1)2、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的情况 (2)3、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地下含水体、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情况 (3)4、其他水源分析 (4)5、气象 (8)6、地震 (8)7、地温 (8)8、地压 (9)9、探放水情况 (9)10、瓦斯灾害情况 (9)11、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自查 (9)12、顶板治理自查 (10)三、防范和治理措施 (10)〔一〕地质构造方面 (10)〔二〕水害防治 (11)1、顶板水防治 (11)2、老空水防治 (12)3、断层水防治 (13)4、地表水防治措施 (13)5、对3401采空区突水积水采取的预防措施 (14)四、煤层自燃灾害防治及措施: (15)五、瓦斯灾害的防治及措施: (16)六、顶板灾害的防治及措施: (16)七、其他方面 (16)石桥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汇报根据国家平安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的要求,我矿由矿长牵头组织了总工程师、地测等技术人员,按照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内容及要求,结合矿井近几年开采实际揭露,对全矿井进行了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

一、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目的为强化和标准煤矿地质工作,查明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及时处理煤矿地质灾害,有效预防煤矿事故。

二、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主要内容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主要包含:采空区、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导水裂隙带,地下含水体,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完成稿)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完成稿)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山东新能泰山西周矿业有限公司二Ο一四年三月山东新能泰山西周矿业有限公司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精神要求,我公司由总经理牵头,组织了总工程师、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地测、通防、安全、技术等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要求对全矿井进行了隐蔽致灾地质因素自查,并将自查情况编制成《山东新能泰山西周矿业有限公司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报告内容如下:一、开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目的矿井自投入生产以来,公司领导对公司生产尤为重视,加大了矿井安全管理力度、安全资金投入,使公司安全形势持续健康发展。

但地面、井下依然存在隐蔽致灾的因素,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隐蔽致灾因素的存在,导致防范措施针对性不强,不能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

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做到致灾因素清晰明确,事故防范措施全面有效,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根据《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要求,特开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工作。

二、矿井基本情况西周煤矿位于新汶煤田羊村翟镇勘探区的深部。

井田地理极值坐标为东经极值地理坐标为东经117°41′54″~117°43′11″、北纬35°55′21″~35°56′16″。

井田面积1.6804km2,共有6个拐点坐标圈定,开采上限标高-450m,下限标高-1000m。

矿井煤层为缓倾斜煤层,可采煤层五层(2、4、11、13、15),截止2013年12月31日,采矿证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879万吨(气煤455.2万吨、气肥煤423.8万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028.4万吨(气煤604.6万吨、气肥煤423.8万吨)。

设计生产能力为21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30万吨/年,矿井四证一照齐全有效。

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工作面为高档普采工艺,掘进工作面为炮掘、综掘。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井下两个采煤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地面、井下各系统运行正常。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治理报告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治理报告

周边区域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治理报告煤矿2022年9月28日煤矿及周边区域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治理报告严格落实2021年9月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下发的《关于全面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的通知》(矿安〔2021〕121号)及《吉林省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化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认真组织部署道清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

通矿公司对道清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积极推进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

道清煤矿把煤矿隐蔽致灾因素作为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及百日攻坚行动的集中攻坚工作任务,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以及专项检查等为手段,推动道清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二)高效完成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

道清煤矿高度重视,对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细则》《煤矿地质工作规定》《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煤矿防灭火细则》等规定要求,根据本矿的实际情况,与河北工程大学合作,2022 年1月完成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并形成了报告,形成报告后我矿继续开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并对报告进行补充完善,于2022年6月形成报告。

2022年9月按照《吉林省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化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查清了道清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并提出相适应的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治理措施,为预防和消除煤矿事故提供可靠地质保障。

二、工作成效(一)水文地质致灾因素普查1、采空区致灾因素普查(1)采空区致灾因素普查成果2021年11月,为进一步查清道清煤矿采空区积水情况,本次采空区普查中对道清煤矿做了大地电磁物探,共布置了24条勘探线,共1325个物理点位,测深300-1200m,线距40m、100m,点距10m~50m,勘探区面积共1815168.9m2,本次物探的勘探区中,II、III勘探区富水性较差,未发现富水异常情况。

项目建设隐蔽致灾普查工作总结报告

项目建设隐蔽致灾普查工作总结报告

项目建设隐蔽致灾普查工作总结报告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而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摘要:本报告总结了项目建设中隐蔽致灾普查工作的情况,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隐蔽致灾报告

隐蔽致灾报告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第一节目的、任务、要求及编写依据一、目的全面普查煤矿存在的隐蔽致灾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做的隐蔽致灾因素清晰明确,防范措施全面有效,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

二、任务查明影响煤矿生产的各种隐蔽致灾因素,为制定防止措施和做好相应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依据。

三、要求重点查明本矿的“采空区、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瓦斯富集区,导水裂缝带,地下含水体,井下火区,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等隐蔽致灾因素。

四、编写依据(1)《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2)《煤矿地质工作规定》(2014)(3)《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97-2000(4)《煤、泥炭地质勘探规范》DZ/T0215-2002(5)《煤炭电法勘探规范》MT/T898-2000(6)《地面瞬变电磁法勘探规范》DZ/T0187-1997(7)《煤矿水害防治规定》(8)雄山常蒋煤业有限公司相关资料。

第二节矿井概况一、矿井基本情况1、位置与交通山西长治县雄山常蒋煤业有限公司位于长治市长治县城南的常蒋村东,行政区划隶属八义镇管辖。

其地理坐标:东经113°02′29″~113°03′30″,北纬35°57′59″~35°59′33″。

井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井田西距长(治)至晋(城)二级公路约3km。

村与村之间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

交通位置详见图。

2、地形地貌井田位于太行山脉中段西侧、长治盆地东南部边缘。

井田中部及南部有基岩出露,松散层分布也较为广泛,受剥蚀后形成众多黄土陡坎及沟壑。

地貌类型划分为低山丘陵地带。

井田内沟谷纵横,山梁绵延,沟深坡陡,地形较复杂。

总的地势为中东部高,南、北、西三面低;地形最高点位于井田中南部的山梁,海拨高程1178.7m,地形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北沟谷,海拔高程约983.0m,最大相对高差195.7m。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延吉三道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五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编制单位:延吉三道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五井编制:苏玉民编写时间:2014年9月8日目录一、煤矿隐蔽致灾因素 (3)(一)地质构造普查 (4)(二)瓦斯普查 (5)(三)含(导)水体、采空区、老窑(空)普查 (6)(四)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普查 (4)二、各隐蔽地质灾害采取的防范措施.................14. (一)、瓦斯防范及措施.. (14)(二)、水灾害防范及措施 (19)(三)、煤层自燃的防范及措施 (22)三、存在主要问题 (25)延吉三道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五井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报告根据国家地质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安监总煤调【2013】135号印发的《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4】18号文及州、市安监部门的相关要求,延吉市鑫泉煤业有限公司延吉三道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五井由矿长牵头,组织了总工程师、地测、通风等专业技术人员,根据矿区实际,对全矿井进行了隐蔽致灾因素自检自查工作,现将有关自查情况汇报如下:成立煤矿隐蔽致灾因素领导小组组长:李忠华副组长:苏玉民成员:王金龙卢光军祝继宏张福基职责:组长:全面负责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调查工作指挥、安排和监督,负责整改和资金落实。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组织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等措施,重点负责矿井隐蔽致性调查工作跟踪,督促检查。

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成员:主要根据整改工作的分工,进行检查,同时负责督促落实整改方案及措施,保证整改质量达到规定要求,保证整改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一、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井田范围内及矿井周边区域客观存在的不能直接辨识的能给采掘活动造成影响的地质构造、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含(导)水体、采空区以及煤层自燃倾向等可能造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灾害统称。

(一)地质构造普查龙井市文正煤业有限公司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Ⅰ)、吉黑褶皱系(亚Ⅰ)、延边优地槽褶皱带(Ⅱ)、延边复向斜(Ⅲ)、珲春断凹(Ⅳ)、燕山构造旋回上叠之延吉盆地的西北缘。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灾害普查报告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灾害普查报告

水城县都格河边煤矿隐蔽致灾地质灾害普查报告矿长:胡瑞华总工程师:王国忠安全矿长:罗林本生产矿长:罗顺军机电矿长:朱志义编制单位:技术科水城县都格河边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及有关文件精神要求,我矿由矿长牵头,组织了总工程师、地测、通防、安全、技术等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文件要求对全矿进行了隐蔽致灾因素自检自查,并将自查情况编制成《都格河边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报告内容如下:一、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目的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矿实际情况,为从源头遏制事故,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加强矿井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做到隐蔽致灾因素清晰明确,事故防范措施全面有效,特开展此次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

二、成立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领导小组组长:胡瑞华 [矿长]副组长:罗林本 [安全矿长]成员:王国忠 [总工程师] 朱志义[机电矿长]罗顺军[生产矿长] 胡洪锦[通防副总]惠泽顶[地测副总] 袁明海[机电副总]范存荣[安全副总] 李华关[调度室主任]吴正尧[办公室] 李晓坤[安全科长]组长全面负责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指挥及安排,负责整改所需资金的落实。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协调指挥各部门普查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重点负责隐蔽致灾因素调查工作的跟踪及监督。

成员主要根据各专业结合矿井实际,切实认真的进行本专业的隐蔽致灾因素调查,收集现场资料并分析可能存在的隐患,真正做到消除隐患,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三、矿井基本情况水城县都格乡河边煤矿位于水城县城南西30°方向,地形迭宕起伏,切割强烈,属于构造侵蚀的低中山—高中山地貌。

最高处位于河边煤矿南东,标高1411.10m;最低处位于河边煤矿南西河床(本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约931.30m;最大高差479.80m;一般相对高差300—400m。

含煤地层出露标高一般为900—1100m,呈较开阔的走向谷或缓坡地形。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报告(一)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报告(一)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报告(一)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报告1. 介绍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将重点关注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和治理工作。

隐蔽致灾因素是指潜藏在我们周围,可能引发灾害的潜在风险因素。

有效地进行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和治理,将帮助我们识别并减少潜在的灾害风险。

2.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目的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的目的是收集和分析潜在的灾害风险因素,以便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措施,并提高社区和个人的灾害防范意识。

进行方式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制定普查计划:确定普查的范围、目标和时间表。

•地勘和调查:对目标区域进行实地勘察,收集相关的地质、气象、环境和人口数据。

•数据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识别出潜在的隐蔽致灾因素。

•编制报告:将分析结果编制成报告,提供给相关部门和社区。

数据关联与管理•数据关联:整合不同来源的数据,并进行关联分析,以揭示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潜在的灾害风险。

•数据管理:建立可靠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以便进行日后的分析和追踪。

3. 隐蔽致灾因素治理基础设施改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地质、气候和环境变化带来的灾害风险增加。

•修复和加固现有基础设施,以提高其抗灾能力。

预警系统建设•建立有效的预警系统,包括灾害预警、气象预警等,及时向社区和个人发布信息,提高应对灾害的准备和应急能力。

风险意识与教育•提高社区和个人对隐蔽致灾因素的认识和了解,增强防灾意识。

•加强公众教育,提供正确的灾害防范知识和技能培训。

4. 结论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是保障社区和个人安全的重要工作。

通过进行全面的普查和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我们可以减少潜在的灾害风险,并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随着科技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发展,我们相信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治理工作将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5. 建议和推荐措施为了更好地进行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推荐措施:•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相关部门应建立密切合作的机制,共享数据和资源,以更有效地开展普查和治理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尔多斯市恒泰煤炭有限公司碾盘梁一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编制:总工程师:碾盘梁一井生产技术科2017年5月目录一、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报告编制依据和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煤矿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矿井地质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矿井勘探工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地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地质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矿井水文地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矿井主要含水层(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矿井充水因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矿井涌水量预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采空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封闭不良钻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煤层系砂岩裂隙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矿井瓦斯地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矿井瓦斯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瓦斯富集区的瓦斯防治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煤层自燃倾向性及爆炸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作面防灭火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绪论(一)报告编制依据和目的根据《煤矿地质工作规定》(2013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必须对煤矿隐蔽致灾因素进行普查。

编制本报告的主要依据,国家的规程和部分规定如下:1.《煤矿地质工作规定》(2013年颁发)2.《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年颁发)3.《煤矿安全规程》(2016年颁发)编制本报告的依据是:1、1989年12月,由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17地质队提交《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东胜煤田东胜市碾盘梁井田勘探(精查)地质报告》;2、2004年1月,内蒙古煤田地质局117勘探队提交的《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铜匠川矿区碾盘梁煤矿一井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3、2016年以来提交的各类科研成果报告、补充勘探报告、地面物探资料、矿井采掘工程揭露的地质及瓦斯资料;4、矿井生产期间揭露的各种地质、瓦斯资料等。

编制本矿井地质报告的目的是:通过对碾盘梁一井的采空区、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瓦斯富集区、井下火区、导水裂缝带、地下含水体等隐蔽致灾地质因素进行普查,为碾盘梁一井地质灾害处理,及编制相关措施从而为预防煤矿事故提供可靠的资料。

(二)煤矿概况恒泰煤炭有限公司碾盘梁煤矿,1990年完成初步设计,1991年8月开工建设, 1995年由于资金问题停工,2002年初,由于市场需求的增加,为盘活该矿煤炭资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其恢复建设。

鄂尔多斯市政府按照自治区要求,报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同意:原碾盘梁煤矿恢复建设,将碾盘梁煤矿划分为两个井进行建设,从原碾盘梁煤矿井田中部划分为两块,北部为一井,南部为二井,原碾盘梁煤矿的工业场地及井筒划在两矿的井田范围之外。

两矿采矿权划归鄂尔多斯市汇能煤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所有。

2006年3月由鄂尔多斯市政府协调,将采矿权由汇能煤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转让至恒泰煤炭有限公司。

2006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为该矿井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对采矿权人进行了变更。

2006年9月内蒙古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完成了《鄂尔多斯市恒泰煤炭有限公司碾盘梁煤矿一井初步设计》,设计矿井生产能力为a 。

2009年9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组织相关部门对碾盘梁煤矿一井建设项目主体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

2010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局对内蒙古煤矿设计研究院提交的碾盘梁煤矿一井生产能力核定报告进行了审查,经过综合评价后认为该矿核定生产能力为a。

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划分为两个水平。

在井田西部边界处布置工业场地,向东南方向掘进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井下大巷沿110kV高压线布置。

一水平布置在4-1下煤层中,2-1下和3-1上煤层通过辅助水平开采;二水平布置在6-2中煤层中。

井筒:主斜井净宽,倾角16°,井筒全长408m,装备胶带输送机;副斜井净宽4.0m,倾角6°,井筒全长892m,采用防爆无轨胶轮车运输;回风斜井净宽3.5m,倾角25°,井筒全长232m。

采煤方法: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

二、矿井地质概况(一)矿井勘探工作1958年以来,东胜煤田先后有石油、煤炭、地矿等地质部门以不同的目的出发,做了大量的地质工作,已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

现将涉及本区的地质工作简述如下:1、1968年4月~1969年11月,煤炭部301地质大队147队在东胜煤田进行普查工作,于1970年3月提交了《鄂尔多斯台向斜北部侏罗纪煤田东胜地区煤炭资源普查总结报告》。

2、1979年9月~1985年9月,内蒙古煤田地质公司117勘探队在铜匠川地区进行详细勘探地质工作,1986年底提交了《内蒙古自治区东胜侏罗纪煤田铜匠川区(煤矿)详查报告》(以下简称原铜匠川详查报告),详查面积700km2,完成1:10000比例尺的地质及水文地质填图930km2。

该报告提交资源储量B级292713万吨,C级542896万吨,D 级426792万吨,合计总煤炭资源储量1262401万吨。

内蒙古自治区矿产储量委员会于1988年9月27日以“内蒙储字(1988)53号”文予以审查批准”。

3、1989年12月,内蒙古煤田地质局117队提交了《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东胜煤田碾盘梁井田勘探(精查)地质报告》。

该报告于1990年3月,经内蒙古自治区矿产储量委员会终审,以《内蒙储决字(1990)83号》文批准该报告。

全区共获得煤炭储量亿吨,其中A级储量12203万吨,B级储量9967万吨,C级储量3971万吨,D级储量843万吨。

4、2004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17队提交了《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铜匠川矿区碾盘梁煤矿一井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该报告经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通过。

评审基准日为2004年1月31日,评审文号:“内国土资储审字[2004]133号”,并报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备案,备案文号:“内国土资储备字[2004]135号”。

批准资源储量总计9516万吨,其中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21b)4410万吨,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4127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979万吨。

(二)地层井田位于东胜煤田北部浅部露头区,受新生代以来地质应力的作用,使煤系地层局部裸露地表,而且被枝状沟谷切割破坏,根据钻孔揭露与地表工作所获得的地层资料与区域地层相对比,井田内的地层由老至新有: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3y)、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侏罗系中统(J2)、白垩系下统志丹群(K1zh)、第三系上新统(N2)和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Q3-4)。

现将井田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㈠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3y)本组地层是本区煤系地层的沉积基底,井田内未出露,钻孔仅揭露其上部岩层。

根据区域资料分析,上部岩性主要为一套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灰绿色中、粗砂岩;下部岩性为灰白色、黄绿色砂岩;底部为黄绿色含砾粗砂岩。

具有大型槽状交错层理,含植物碎片化石及煤线。

㈡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该组为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井田内沟谷中有出露。

据钻孔揭露资料,岩性主要由一套灰白色各粒级的砂岩,灰色、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和煤层组成。

按照沉积旋回和岩性组合特征,可划分为三个岩段。

1. 一岩段(J1-2y1):位于延安组下部,岩段界线从延安组底界至5煤组顶板,井田内未出露。

岩性底部以灰白色中粗粒石英砂岩为主,局部地段含砾,该砂岩分选好,石英含量高,为区域对比标志层;中上部为灰白色砂岩与深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互层,含有5、6两个煤组和大量植物碎片化石,具有透镜状层理和水平纹理。

该岩段厚度~110.00m,平均86.83m。

与下伏三叠系延长组(T3y)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2. 二岩段(J1-2y2):位于延安组中部,该岩段界线从5煤组顶板砂岩底界至3煤组顶板砂岩底界,井田内北部边界局部出露。

岩性主要由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灰色粉砂岩和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含有3、4两个煤组。

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含岩屑及白云母碎片,泥质填隙,发育有平行层理。

该岩段厚度~73.00m,平均79.69m。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3. 三岩段(J1-2y3):位于延安组上部,该岩段界线从3煤组顶板砂岩底界至延安组顶界,井田内北部沟谷中有出露。

岩性以灰白色细~粗粒砂岩为主,夹灰色、深灰色粉砂岩和砂质泥岩。

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含岩屑及大量植物碎片化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