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森林中的绅士》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故事《森林中的绅士》的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故事封面,猜测故事内容。
2. 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
教学活动:1. 展示故事封面,让学生观察并猜测故事内容。
2. 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角色。
第二章:朗读故事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和语言感知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朗读故事,学生跟读。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教学活动:1. 教师朗读故事,学生跟读。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如角色对话、情景描述等。
第三章:角色扮演1.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角色情感和行为。
教学内容:1. 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 学生通过表演展示角色的情感和行为。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2. 学生通过表演展示角色的情感和行为,如高兴、生气、惊讶等。
第四章:故事讨论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行为。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行为,如为什么角色会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后果?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如公平、正义、友谊等。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1.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2.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拓展思维。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特点。
2. 教师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特点。
2. 教师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其他森林故事、动物故事等。
第六章:识字教学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故事中的生词。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森林中的绅士》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森林中的绅士》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把握课文重点,总结出主要描写对象——豪猪的绅士特点。
能力目标:提高归纳总结能力及探究能力。
德育目标:认识生物进化史上“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客观存在,思考人的命运。
学情分析:高二十二班学生是文科的学生,基础不算很好,对文章的理解和对生活和世界的认知都比较浅显,而本文作者又是运用生动丰富的语言表达他对象豪猪的绅士一类人生存方式的担忧和不满。
学生单独理解有很大难度,所以采用情境引导,一些必要的补充,积极调动他们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并从中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总结豪猪的绅士特点,体会风趣的语言。
教学难点:由豪猪的濒临灭绝思考人生。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问:我们预习过课文了,知道森林中的绅士是谁了吗?明确:豪猪。
2、(看图片:绅士和豪猪)问:像吗?明确:不像。
3、问:两种外形不同的东西、作者为什么会把他们放在一起?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茅盾的这篇《森林中的绅士》(板书:豪猪、绅士)二、研习新课:1、豪猪的“得天独厚”体现在什么地方?明确:满身钢针似的刺毛作用:(1)可以和同伴保持相当的距离(2)从高处跌落,保护身体不受损害(3)落水时,起到救生衣的作用(4)是绝妙的自卫武器2、作者称豪猪作为“森林中的绅士”,那么豪猪的“绅士风度”有哪些表现(黑板、填表)(1)形态上:身体矮小肥胖,面孔方正持重(2)行动上:老是踱着方步,不慌不忙(3)待人接物:保持距离,有分寸(4)日常生活:活动范围小,潇洒悠闲,逍遥自得(5)遇敌反应:守势防御,全身而退,镇静(6)娱乐方式:无病呻吟问:这些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明确:—拟人,形象生动。
小结:我们明白豪猪的绅士风度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了吗?(1)保持相当的距离,(2)潇洒悠闲(3)不慌不忙,(4)极端“的镇静”处世态度和生活方式(5)无病呻吟的娱乐方式。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森林中的绅士》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深入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3.品味生动而讽刺的语言描写。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文本,鉴赏生动而讽刺的语言描写,让学生了解豪猪特点,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课文对于人类生存的启示,树立积极正确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学生能够把握文本内容,有较好的积累基础知识习惯,但在把握作者写作意图及语句的分析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教材重难点重点、难点(1)梳理文章思路,把握豪猪的“绅士风度”的表现。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豪猪的讽刺意味。
(3)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人类的生存启示。
三、教学准备资源与设想导学提纲;计算机、正投、功放机等多媒体。
本课时教学,我采用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运用问题探究式,从《森林中的豪猪》这篇文章引导学生树立“言内意”向“言外意”进行阅读的方法。
并通过练习反馈,检测学习效果,从而切实有效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四、教学策略:主要运用合作讨论、自主协作探究、综合发现等教学策略让学生体会掌握知识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用图片导入2.学习目标展示(多媒体显示,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把握豪猪的特点。
(2)理解类比和拟人手法的运用,品味生动且讽刺的语言描写。
(3)领悟课文对于人类生存的启示,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3.解题与知识补充——题目与写作背景4.整体感知——豪猪的特点诵读(学生读,师点拨)(1)归纳豪猪的特点。
(自主与合作相结合)(2)为什么把豪猪称为“森林中的绅士”?(类比)(3)豪猪有绝种之忧,作者认为豪猪种族灭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不打算在这里来下结论,可是我因此更觉得豪猪的‘生活方式’叫人看了寒心。
”5.微观探究(品味生动讽刺的语言——拟人、讽刺)(学生自主完成)(1)所谓“绅士相处,应如豪猪与豪猪,中间保持相当的距离”,就因为太靠近了彼此都没有好处。
人教版选修课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森林中的绅士》。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了解课文所涉及的动物特点和森林生态环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动物特点和生态环境。
(2)学会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2.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 动物特点和生态环境的分析和描述。
3. 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特点和生态环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词典,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动物特点和生态环境。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4. 写作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动物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的短文。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森林中的绅士》,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其他关于动物的资料,进行阅读和分享。
3. 写一篇关于动物的作文,锻炼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能力。
2. 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情况。
3. 学生对动物特点和生态环境的理解和描述。
4.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

《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教学参考1023 1641《森林中的绅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把握课文重点,总结出主要描写对象——豪猪的特点。
2、能力目标:品味文章对豪猪特性的精炼传神的描写;体会调侃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刻意义。
3、德育目标:认识生物进化史上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客观存在,懂得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必将走向衰亡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总结豪猪的特点,体会精炼传神的语言。
2、难点:由豪猪的濒临灭绝思考人生。
三、教具准备:投影图片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简介: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生于浙江桐乡。
长篇小说《子夜》是他的代表作。
茅盾是语言大师,语言造诣深厚,一生创造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二)分析文题,导入课文:请同学谈谈自己对“绅士”的理解,引出“森林中的绅士”——豪猪。
(三)出示图片,简介豪猪:豪猪身上有又密又长的刺,像一支支利箭,所以又叫箭猪。
生活在小坡、草地或密林中,遇见敌害时,竖起臀部的长刺自卫。
以草根、野果为食,也偷吃玉米、瓜果、蔬菜等农作物,是害兽。
(四)自读课文,思考问题:1、为什么称豪猪为“森林中的绅士”?2、豪猪具有哪些特点?(五)积累词语,概括表述: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运用以下词语对豪猪进行简要描述得天独厚方正持重不慌不忙潇洒悠闲逍遥自得无所用心知难而退优游自在无病呻吟安安逸逸(六)品读语句,分析交流:文中哪些语句对豪猪的描写很传神?找出来,说说喜欢的理由1、个人思考圈划2、小组合作交流3、集体发言探讨好句好段,读读品品:①“它的潇洒悠闲,实在也到了殊堪钦佩的地步:可以在一些滋味不坏的灌木丛中玩上一整天,很有教养似的边走边哼,逍遥自得,无所用心,宛然是一位乐天派。
”——突出表现了豪猪的生活方式悠闲自在,逍遥自得,颇具绅士风度。
②“它躺在树枝间,从容自在地啃着树皮,啃得倦了,就打个瞌睡;要是睡中一个不小心倒栽下来,那也不要紧,它那件特别的长毛大衣会保护它的尊躯。
人教版选修课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

人教版选修课文《森林中的绅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基本内容,掌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并评价课文中的论据和论证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生态文明观念。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生命,关爱动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
(2)分析课文中的论据,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2)如何培养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森林中的绅士图片,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背景,为学生阅读课文做好铺垫。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论据,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对课文《森林中的绅士》的理解和体会。
2. 调查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措施。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水平。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考能力。
2. 阅读理解评价:通过课后提交的读后感,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度和思考广度。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提交的生态环境调查报告,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课文知识点的应用水平。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森林中的绅士》学案

森林中的绅士学案1.作者简介茅盾,浙江桐乡人。
作家,政治活动家。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长篇:《子夜》、散文:《白杨礼赞》《森林中的绅士》等2.有关豪猪的知识豪猪,别名刺猪,体形肥胖,全身棕褐色,体背部密布长刺,最长的可达343毫米,豪猪体重10公斤左右。
豪猪生活在林木茂盛的山区丘陵,在靠近农田的山坡草丛或密林中数量为多。
豪猪在我国陕西、四川、广东、广西、福建、安徽和江西等省都有分布。
豪猪行动缓慢、反应较差,夜出觅食常循一定的路线行走,并连续数晚在同一地点觅食。
豪猪在冬季有结群聚居的习性。
豪猪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历代宴席之珍品。
豪猪肉及胃还可以入药。
二、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踱钦佩瞌睡挨打收拢掩蔽摇曳笨拙顷刻间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豪猪?请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四个字)第②自然段:外部特征。
第③④自然段:。
第⑤⑥自然段:。
第⑦自然段:。
第⑧自然段:。
3、1.豪猪的“得天独厚”体现在什么地方?2.作者称豪猪作为“森林中的绅士”,那么豪猪的“绅士风度”有哪些表现?3.森林中的绅士”——豪猪,代表了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4.学习本文后,豪猪的命运让你产生哪些联想?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应该有怎样的生存方式?美丽乌龟我曾见过一只非常美丽的乌龟,壳和头尾都是翠绿色的,在翠绿色的壳上有著深咖啡色的花纹。
它的背高高的隆起,就好像是一个篮球的半圆,弧线优美光滑,一点也不像一般的乌龟那样扁平。
最奇特的是那乌龟的嘴很大,两边的线条翘起,像是一直在微笑;眼睛炯炯有神,直直对人注视,一眨也不眨。
那美丽的乌龟是在一位画家朋友的画室看见的,我对朋友说:“这辈子没见过如此美丽的乌龟,可惜没有相机,下次一定要来帮它照几张相。
”朋友向我谈起这只乌龟的神奇,他在巴西旅行时,第一眼看见就爱不忍释,因为没想到世界上有这麽美的乌龟,於是百般恳求,出了高价才向原来的主人购得。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森林中的绅士》经典配套课件(44张PPT )

茅盾
学习目标
• 正确把握豪猪的特点,理解作者的 写作意图。
• 通过散文鉴赏,理解现代散文中的 “虚”与“实”。
走近茅盾
你们心目中绅士是什么 样的?
绅士一词来自欧美地 区,后见于英国,一般说 来当时的英国绅士通常会 手拿文明棍,头戴大礼帽, 身着笔挺的西装,足登亮 皮鞋。所谓绅士,要有考 究的着装,文雅的举止, 尊重女性,尊重人格。
作者也是借此提醒艰苦 时代的人们不要像豪猪那样 生活,否则也有绝种之忧。
3、抛开写作背景,豪猪的种族命运揭 示了什么哲理?
过度的懒散悠闲必将导致人 类种族灭绝的悲惨结局。
豪猪的生活方式的实质: 懒散、无所用心、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语言特色
• 讽刺性:作者把豪猪比作绅士,把豪猪与绅士 联系起来就极有讽刺意味。有形豪猪之刺衬托 无形的绅士之刺,揭示绅士们虚伪狡猾的丑陋 面目;豪猪的无病呻吟,刻画出绅士们装腔作 势、虚伪透顶的嘴脸等等。(暗示性语句)
•实:塑造了一只对主人的忠心耿耿, 有情有义的小狗。
•虚:通过人与狗的对比,说明文革期 间人的麻木、冷漠、无情,甚至都赶 不上一只小狗。
你见过 这样的题目吗?
方法点拨二
实
题型:文中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 样的思想感情? 虚
(2)自身弱点催生其灭亡,生物进化史上 优胜劣汰是客观存在。
豪猪的生活方式的实质:
懒散流
1、揣摩文章的结尾:“可是我因此更 觉得豪猪的‘生活方式’叫人看了寒 心 。” 作者替豪猪担心什么?除了担 心,“寒心”还有怎样的意味?
2、这篇散文写于20世纪40年代,结合 写作背景想一想,作者写这样一篇文章 可能有什么用意? 3、抛开写作背景,豪猪的种族命运揭 示了什么哲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森林中的绅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圈点勾画,能够自主梳理文本内容,概括豪猪绅士一面的表现。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作者写豪猪将绝的意图 ,能够理解实写和虚写的关系,并能够初步探究出理解虚实相生的一些小技巧。
面对一篇新的文本,能学以致用,独立探究实写背后蕴藏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探究答案的同时总结归纳出技巧,提高理解力。
2.有忧患意识,即便远离作品的写作时间,也要反思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能够轻松地梳理文章层次,归纳要点,对社会和自身的反思也在不断加强。
对于散文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有待加强,需要多阅读,多总结。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作者写豪猪将绝的意图 ,能够理解实写和虚写的关系,并能够初步探究出理解虚实相生的一些小技巧。
难点:面对一篇新的文本,能学以致用,独立探究实写背后蕴藏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圈点勾画,能够自主梳理文本内容,概括豪猪绅士一面的表现。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作者写豪猪将绝的意图 ,能够理解实写和虚写的关系,并能够初步探究出理解虚实相生的一些小技巧。
面对一篇新的文本,能学以致用,独立探究实写背后蕴藏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探究答案的同时总结归纳出技巧,提高理解力。
2.有忧患意识,即便远离作品的写作时间,也要反思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学时重点:
重点:通过探究作者写豪猪将绝的意图 ,能够理解实写和虚写的关系,并能够初步探究出理解虚实相生的一些小技巧。
学时难点:
难点:面对一篇新的文本,能学以致用,独立探究实写背后蕴藏的含义。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挺有意思的散文《森林中的绅士》。
提到“绅士”,我想每个同学心目中都有一个形象,你们能说说绅士是什么样的吗?
生:谈吐优雅,仪态大方,贵族气息……
应该就是这么一副形象吧!(PPT展示绅士图片)
可是茅盾先生偏偏别出心裁,将“绅士”一词赋予了豪猪先生,真是奇之又奇!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本文,探究其背后的用意。
活动2【讲授】检查作业
一、首先我们检查一下昨天的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
1.文章第一句话说豪猪是一种“得天独厚”的野兽,这指的是什么呢?有哪些“独厚”之处?
明确:指的是豪猪的刺毛。
这刺毛能让豪猪与别的豪猪保持相当的距离;当它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的时候,能保护它的尊躯;跌进水里时,能自动浮起来;收到进攻时,能够对敌人造成伤害;
2.茅盾先生认为豪猪哪些表现能够称得上是绅士呢?
明确:形态上:身体矮小肥胖,面孔方正持重
行动上:老是踱着方步,从容不迫,不慌不忙
待人接物:始终保持距离,很有分寸
日常生活:活动范围小,潇洒悠闲 ,逍遥自得
遇敌反应:守势防御,全身而退,镇静
娱乐方式:无病呻吟
二、正常来说,这样得天独厚又充满绅士风度的豪猪应该是上帝的宠儿了,可是事实却偏偏相反,豪猪面临着怎样的境遇?
明确:绝种之忧。
原因在于太过懒散而悠闲的生活方式,“得天独厚存在着绝大的矛盾”
活动3【活动】合作探究
文章到这里就基本上结束了,茅盾先生写作此文就是想向我们介绍一种名叫豪猪的生物吗?显然不是,他似乎还在暗地里向我们传达一种思考,你能感受得到吗?
(这里学生能够答出作者在批判和讽刺一类人)
你觉得作者在讽刺哪类人?我们要用事实说话,请问你是从文本中什么地方发掘出来的呢?
下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找到你的答案,一分钟后组内交流,交流时间四分钟。
活动4【活动】成果展示
下面请各组交流各自的意见。
生:作者讽刺了那些养尊处优,懒散不知进取的人。
我们通过以下途径发掘了这一点:
1.作者比较鲜明的暗示性的语句。
如最后一段的“叫人寒心”。
2.作者使用讽刺手法,如“无病呻吟”就在讽刺某类人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青出于蓝”则讽刺某类人高高在上养尊处优的状态。
3.全文使用了大量的拟人修辞。
如“潇洒悠闲”、“方正持重”,这些词让人很容易联想起和豪猪状态相像的一群人。
活动5【讲授】背景链接
具有“得天独厚”优势的绅士般的豪猪偏偏前景堪忧,面临绝种的危机,那么和他们这么相像的一群人会有什么结局呢?我们看一下写作时间,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本文的写作意图了。
这篇散文写于20世纪40年代,作者也是借此提醒艰苦时代的人们不要像豪猪那样生活,否则也有绝种之忧。
明显包含着对当时社会上形形色色“生活中的绅士”们行为和生活态度的讽刺,以及对社会现实某种程度的批判。
活动6【活动】回归生活
这篇文章发表距今已经整整71年了,我们今天学习它还有价值吗?
生自由发言。
明确: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也一样要有忧患意识、进取精神,贪图享乐、懒散消极的人生态度只会导致自己在社会上无立足之地,被淘汰的局面。
活动7【讲授】拓展延伸
本文表面上写的是豪猪,实际上讽刺了一群懒散不求上进的人,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对国家的关注。
这种写法是散文常见的写法,今天我们就要了解这种手法——虚实相生。
知识介绍:“实”:指可见可感的人、事、景等形象。
“虚”:指这些形象未显现的部分或渗透在这些形象里的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温故知新:《小狗包弟》实写的是对一只小狗的愧疚之情,虚写的是对人性的反思,灵魂的拷问。
实战演练:《快乐的死亡》最后一段中“喝酒”有什么寓意?
明确:喝酒运用比喻,指的是参加社会活动,酗酒指的是过分热衷于参加社会活动而忘记本心本职,快乐地死去运用了反语讽刺的就是这样的作家最终的结局只能是作品的枯竭,创作生涯的结束!
活动8【作业】课后作业
请你采用比喻性的手法写一段讽刺性的文字,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