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谚语翻译技巧论文

合集下载

论英语谚语的翻译

论英语谚语的翻译
A ma WSS e h lep种 瓜 得 瓜 , 豆得 豆 。 s nS ,Oh a 见 略同。 ra d ikak . mi t l T ee e lny f s e e. hr e to fhi t a r a p i n h s 天涯何处无芳草。 Anwbom sep e 新 官上任三把火。 e ro es la w cn Ma rpssG ddsoe. npooe, o i ss 谋事在人, p 成事在天。 I eknd mo e l d h n—ydma iig山中无老虎, nt igo t i , e e ee nikln . h fh b n t o s l 猴
为这座宝库增添 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内容。但是, 英语谚语 的主体还 是来 自民间。 那些家喻户晓的谚语是一代代普通 民众长期积累 、 流传下来 的 思想火花与语言经典, 是人民群众长期 以来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 。英
T e et s lw e e e he as l. 住 招 人 嫌 。 h sfhs l h nh y re y d久 b i me t a t r d o Abdtig ee i . 臭 万 年 。 a n vr e 遗 h n ds
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 如何处理英语谚语是 翻译 中的一个极为重
要的问题 。译者 除了忠实地表达原文习语的意义外, 还应尽可能保持原 文习语的形象比喻、 丰富想象 、 辞效 果及其 民族色彩和地 方特色。英 修 语谚语的英译汉有三种 主要方法 。
1直 译 法 .
I e n ig i n . 山前必有路。 nt d hns lmed车到 he t wl Gf l dte ys 了手短, 了嘴软。 is i e. tb n h e 拿 吃
Di o dct im n . 中 自有 强 中手 。 a n u a o d强 m d

英语谚语翻译技巧浅析

英语谚语翻译技巧浅析

英语谚语翻译技巧浅析摘要:谚语是一种以简单通俗的语言,常常被用来表达深刻的道理。

英语谚语不仅在国际交往中经常被人们引用,在很多文艺作品,以及政治和科学论文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

对英语谚语的翻译程度是译文含金量的重要保证。

所以英语谚语翻译问题需要得到重视。

关键词:英语谚语翻译技巧方法剖析谚语源于人们对生活想象的经验总结和概述,因而是人们张口便来的,容易得到广泛的认可。

简练的语言中富含一定的生动性,每一句谚语我们仔细回味都有一定的寓意,因此,更便于人们记忆和相互见的流传。

英语是世界五大交流语言之一,英语谚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为了能够能加确切的理解英语英语的含义,本文结合自己的看法,小谈英语谚语翻译的技巧。

1 英语谚语翻译方法常见的有五种1.1 直译法大量谚语都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手法,在不影响译文的情况下,能够读者的理解,可尽量使用直译方法,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精神都注入到译文中,减少翻译给原文带来的损失。

例如:Forbidden fruit is sweet. 禁果分外甜。

A good tree is a good shelter. 大树底下好乘凉。

1.2 直译加注法有些英谚在直译时不能很清楚地把原文意思准确,完整地再现出来,可用加注释的方法译出,例如:Cut ones coat according to ones cloth.看布裁衣,量入为出。

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好狗应该得到好骨,有功者受奖。

1.3 意译法英语谚语中,有些由于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的缘故,直译偏离原意。

这部分谚语大都没有太多比喻成分,这样一来,我们便没有必要去追求原文的形式,若强行进行直译,这样一来,很容易会使读者不知所云,或者导致译文牵强附会。

意译法能够帮助译文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

例如:Give a luck to catch a kite. 得不偿失。

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1.4 套译法汉语和英语中有很多相似的谚语。

英语翻译学硕士论文:探讨英语谚语中鲜明的修辞特点和独特的翻译手法

英语翻译学硕士论文:探讨英语谚语中鲜明的修辞特点和独特的翻译手法

关键词:英语谚语英语翻译学修辞翻译中国论文职称论文一、引言英语谚语一般是指英语国家民间流行的简短而又含有劝诫意义的话,它有很长的历史,内容包括政治、社会、地理、国家习俗、历史等许多方面,是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宝贵钥匙。

英语谚语不仅含有许多哲学理论,而且还被认为是语言和修辞艺术的珠宝屋。

它因用词简单易于理解,韵律和谐易于背诵,描述生动易于把握而流传于世。

因此,通过研究英语谚语中的修辞手法,我们能够了解并学习英语民族人们表达观点及描述事物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英语的语言特点,更深刻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英语谚语的修辞手法翻阅英谚,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英谚通过修辞进行了“包装”,在音、形两个层面上显得匠心独运,给人的感觉是美仑美奂,赏心悦目。

一般来讲,英谚惯用(反义)对比、比喻、拟人、典故、倒装、省略、平行、重复和押韵等修辞手法。

1、(反义)对比。

英谚中大量使用反义词,反映客观事物中存在的矛盾现象,如急与缓、存与亡、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旨在突出语义,强化表达力。

例如:(1)Be swift to hear,slow tospeak.敏于听,而缓于言。

(2)United we stand,dividedwe fall.团结则存,分裂则亡。

2、比喻。

英谚广泛使用明喻、隐喻和借喻,尤其是隐喻,在英谚中更是比比皆是。

例如:Books are ships that passthrough the vast sea of time.时光好比汪洋,书籍好比航船。

3、拟人。

英谚将无生命的事物或者动物比作人(有时也将人比作动物或事物),往往增加了生动感和表现力,例如:An unc ut gem does not sparkle.玉不琢,不成器。

4、典故。

许多英谚源于一个历史事件或者名言。

例如:(1)Carry salt to Dysartand puddings to Tranent.(=Don’t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多此一举。

论英语谚语的汉语翻译方法

论英语谚语的汉语翻译方法

Alli snotgol dt h atgl i t t er s 闪闪发光物, 未必尽黄金. E ver yt hi ng i s goodwh en new , bu tf r i end s w h en ol d . 物莫如 新, 友莫如旧. Ify ou conf era benef i t ,neverr ememberi t ; i fy ou r ecei ve one, r ememberi tal w ay s. 施恩勿记, 受恩勿忘. 既然在汉语中 处在这种可与英语谚语相吻合的现成谚 语句子, 可以尽量套用.这样既可以忠实地表达原语内涵,
anot h er . 水中可见己面, 酒中可见人心. It i s bet t ert o be cl os ed i n r ags t h an t o be clot h ed wi t h s h ame. 宁可穿上破衣, 不可蒙上耻辱. 四, "近似语" 与 "巧译" 有些英语谚语用直译法翻译, 不是句子不顺, 就是表意 不清, 而借用汉语中 的近似语 "巧 " 译, 则 简练达意, 恰到 好 处, 这种巧译的 方法实际上 就是 "套用现 成句子" 方法的 一 种补充和扩大, 使人们在选用现成的汉语句子时, 有更大的 回旋余地.列举几例如下: You can’ tmak e an O melet e wi t h ou br eaki ng eggs . 你不打破鸡蛋, 又怎能制成煎蛋�� ���有失才有得. Dr aw noty ou rbow t i lly ou rar r ow i sf i xed . 箭没搭好先别拉弓�� ����三思而后行. Bi ndt h es ackbef or ei ti sf ul l . 袋子要在装满前扎着�� ����见好就收. W hi l et h e gr as s gr ow st h e h or se s t ar ves. 等到草长出来时,马早已饿死�� ���� 远水救不了近 火. O ne mu sth owl wi t ht h e w olves . 跟狼在一起就得学狼嚎�� ����入乡随俗. 从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 巧译的灵活性很大, 近似语与 原语之间存在住或多或少的差异. 并且有的原语含比喻, 而 近似语没有; 有的近似语含有比喻, 而原语没有 .在修辞手 法及语言风格上往往也不吻合.因此, 在翻译时, 必 须全面 地, 透彻地理解 原语的含义 , 语 言色彩及 褒贬程度, 恰如 其 分地选择近似语.如果望文生义, 胡乱套用, 结果会弄巧 成 拙.例如 : "F i ne weat h ermak es f i ne bi r ds ." 真正的含 义是 "好 衣装, 仅能扮出好外表." 含有讥讽的意思.另外, 翻译时还 要尽量考虑谚语的民族性,不宜选用含有汉语民族所特有 的专有名词或典故的近似语, 特别是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 以免 使读者 产生 "似西 非西 , 似中非 中" 的 感觉来 .例 如: D on’ tc r osst h e br i dge u nt i l y ou come t oi t . 如果 译为"不要 杞 人忧天" , 总有点洋人穿长衫的感觉, 不如译成 " 船到桥头自 然直" 更为贴切. 总上所述, 英语谚语是英语文化中的奇葩, 是劳动人民 智慧的结晶,是语言中的特殊成分及民族特点和许多修辞 手段的集中体现.因此对谚语的理解和翻译在语言学习和 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何翻译英语谚语, 要根据中 西文化的特点, 采用更为贴切的方法翻译, 这样才能为读者 所接受. 参考文献: [ 1] 谢元花, 魏辉良.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的比较与翻译[ J] .湖 北师范学院学报, 19 9 4. [ 2] 徐超墀.英谚译介[ M ].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 8 3� [ 3] 谢天 振.翻译的 理论建构与 文化透视 [ M] ,上海: 上海外 语 教育出版社, 2000� [ 4] 汪涛.实用英汉互译技巧[ 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 5 ] 张巍成 .英汉翻 译中 的修辞 格的 处理 [ J] .辽 宁师 专学 报, 2 003 ( 1):9 2- 9 4.

英语谚语汉译论文

英语谚语汉译论文

英语谚语汉译论文摘要:谚语是大众智慧的结晶,是经过生活长期积淀和陶冶,才把丰富多彩的内容浓缩在高度洗练的形式之中。

在学习使用英语谚语的过程中,可以管窥异国的历史、文化和风情,从而丰富知识,扩大视野。

在翻译英语谚语时,译文首先要做到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文的风格,反映原文的面貌;可区分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直译,意译,直、意结合和套译等方法,使译文“善解人意”,自然传神。

1引言谚语是对各种生活现象进行综合概括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运用的语言,它同文学作品一样,是语言的精华。

它以最简短的形式表示最丰富的内容,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

不少谚语以形象的比喻阐述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很深的哲理。

谚语鲜明的民族特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民族的文化特点。

英语谚语不仅语句、结构严谨而且隐含着深层的民族文化含义。

因此,英语谚语的汉译是将源语文化信息转换成译语文化信息并求得二者相似,也就是说,“英谚汉译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文本间语言层面的语符转换,或是一种机械的复制活动,而是以文化篇章为翻译单位的文化交流行为。

”(王宁,2004:110)2英汉谚语的翻译谚语在形式上是语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

使用时可作为句子成分,也可作为独立的交际单位,表达完整的意思。

“翻译英语谚语时,仅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等价性)为前提,寻求对等的表现是不够的。

译者须巧夺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法,力求能再现英语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

”(张培基,1983:157)只有多注意英语谚语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色彩,才能使译文讽喻得当,宜于说理,又不失原来谚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

以下从四个方面探求英谚翻译的方法。

21直译法如果所要翻译的谚语喻义清晰,形象逼真,按其字面直译其意,就能表达出原文的喻义来,则可直译。

这样做既能叫完整地保存原文的表达方式,且又可丰富我们自己的语言文化,一举两得。

如:(1)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条命。

英文谚语论文

英文谚语论文

英文谚语论文英语谚语proverbs是a well-known phrase or sentence that gives advice or says that’s generally true它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应出深刻的哲理. 短小精炼,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智慧的结晶。

英语中的proverbs无疑是英美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学习它可以帮助我们感受西方文明。

,体念文化差异;如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talk horse 吹牛 think twice 三思而后行。

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

这些谚语让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一点中西文化思维差异。

不同民族文化内涵是一致的,但表达的方式不同。

这就需要培养我们的跨文化意识。

平时注意积累英语谚语,可以感悟人生。

学习英语文化知识,轻松应对英语高考。

近几年就有英语高考试题的灵感就来源于英语经典谚语,名言等。

如果熟记相关谚语名言习语等便直接找到答案!1】 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日又天涯07年江苏you may not have played very well today, but at least you’ve got through to the next round and ______.a. tomorrow never comesb. tomorrow is another dayc. never put off tomorrowd. there is no tomorrows2】,no pains .no gains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06年江苏it took me 10 years to build my business ______.a. 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fire .b. practice makes perfect.c. all roads lead to romed. pains no gains3】believe it or not信不信由你 02年北京it’s nice to hear from her, ______we last met more than 30 years agoa. what’s moreb. that is to sayc. in other wordsd. believe it or not09年安徽i’m amazed to hear from my school teacher again, ______it’s ten years since we met lasta. in a wordb. what’s morec. that is to sayd. believe it or not熟记下列一些谚语,习语。

英语谚语翻译论略

英语谚语翻译论略

英语谚语翻译论略宣胜利摘要英语谚语是英美等国人民的口头创作。

它语言精炼, 意蕴隽永, 凝集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经验,是英语词汇海洋里的瑰宝。

在英语谚语汉译过程中, 切忌望文生义, 要注意其口语化、民族性和原有的语言艺术性, 灵活地运用直译、意译、直译兼意译以及套用汉语谚语等多种方法, 以求忠实的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 保持原文的民族特色和修辞效果, 做到语言通顺流畅, 具有谚语的味道。

关键词英语谚语翻译直译意译英国有句有关谚语的谚语: Proverbs are the children of experience . 曾任英国首相的John Russel 又说谚语是: “One man’s w it, and all man’s wisdom ”. 英国出版的《朗曼现代英语词典》给谚语作了这样的解释:“A brief familiar maxi m of folk wisdom , usually compressed in form , of ten involving a bold image and frequently a jingle that catches the memory . ”综而言之, 谚语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较为定型的语句, 寓意深刻, 韵味隽永, 哲理性强; 谚语语言凝练、短小精悍, 通俗易懂且琅琅上口, 易于传诵和记忆; 它是人们生活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英语谚语是英美等国人民的口头创作, 凝集着人民群众生活和斗争的经验, 反映了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定规律, 是英语文化宝库中一笔可贵的财产, 是英语语汇海洋中绚丽多彩的瑰宝。

如何准确地将这些宝贵遗产翻译成汉语为我国广大读者所接受, 对译者来说是一件极为困难而又艰巨的任务。

这不但要求译者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 还要求译者尽可能保持原文的修辞效果以及民族特色; 不但要求译文的语言通顺流畅, 而且还要求有谚语的味道。

因此, 在翻译的过程中, 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一、切忌望文生义。

英语谚语汉译方法

英语谚语汉译方法

英语谚语的汉译方法探讨【摘要】英语谚语在英文原著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如何理解和翻译英语谚语,对准确把握原著精粹往往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以大量的例证分别讨论了几种根本的谚语翻译方法。

【关键词】英语谚语英语翻译英语直译谚语折射出人类的生活和生活环境。

英语谚语措辞简练、容精辟、寓意深邃,具有生动形象、喻义明显、富于色彩和哲理的语言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是英语文化中的瑰宝。

学习英语这门语言不可能不学习英语谚语,尤其是谚语的翻译对我们正确理解谚语本身的含义及其折射出的民族文化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英语谚语汉译过程中, 切忌望文生义,要注意其口语化、民族性和原有的语言艺术性,灵活地运用直译、意译、直译兼意译、套用汉语谚语以及加注等多种方法,以求忠实的表达原文的思想容,保持原文的民族特色和修辞效果,做到语言通顺流畅,力求再现英语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涵。

英语谚语受其外乡文化影响很深,便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译时需要区别对待,采取多种方法来处理。

英语谚语的翻译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一、直译法直译就是按照文字的字面意思直接翻译,即在不违反译文语言规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或误解的前提下,在译文中保存英语谚语的比喻、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

例如: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

a year’s planning is in spring. 一年之计在于春。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滚石不生苔after rain es fair weather.雨过天晴。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金钱是万恶之源。

danger past,god forgotten.渡过危险,忘了上帝。

easier said than done.说时容易做时难。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那些自己wher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 有生命就有希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英语谚语的翻译技巧
[摘要] 英语谚语往往蕴涵丰富的寓意,这使得谚语翻译困难重重。

本文从对译法、意译法、借用法、直译加注法、对子译法、合并法对如何把英语谚语翻译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汉语谚语进行初
步探讨。

[关键词] 谚语方法技巧
谚语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以其简洁的句式、深刻的哲理,深受人们的喜爱。

各民族在长期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总结生活经验、表达文化传统、展示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逐渐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通俗语言,这种民间文学形式便是谚语。

英语谚语是在历史改革中逐渐形成并流传下来的,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印记。

与英语语言民族的自然环境、人物风貌、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宗教信仰、文化素养、特定历史发展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英语谚语结构固定,往往含又大量的比喻,形象思维广泛生动,蕴涵丰富的文化信息,这些特征使得谚语翻译困难重重,所以,要把英语谚语翻译成中国人耳熟能详和广为接受的汉语谚语,要有一定的技巧性和灵活性。

如何掌握其技巧性和灵活性,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如下初步探讨。

英语谚语的翻译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实现求同存异的过程。

“同”就是寻求基本语义的对等,以不影响跨文化的顺利进行为准则;“异”主要指边缘语义上的不同,一般的翻译方法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主要有以
下几种:
1.对译法
有些英语谚语在内容,形式和修辞色彩上同汉语谚语相同或相近,两者的比喻也相同或相近,翻译时就可以直截了当地套用汉语中的成语。

例如:
seeing is believing.
眼见为实。

constant dropping wears away the stone.
滴水穿石。

where there is smoke, there is fire.
无风不起浪。

he who will not learn when he is young will regret it when he is old.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意译法
有些英语谚语所用比喻不能直接译成汉语,因为它们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或有些典故中国人不太熟悉,翻译起来又太繁琐,这种情况下,宜采用意译的方法。

例如:
diamond cut diamond.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
入乡随俗。

one man may steal a house while another may not look over a hedge.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with time and patience the leaf of the mulberry becomes satin.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3.借用法
借用汉语谚语来复述英语谚语。

这种借用方法乃是翻译英语谚语的普遍而又重要的手段。

采用这种翻译方法,既保留了英语名族谚语的风采,又与汉语谚语相吻合,读起来又有浓郁的汉民族谚语风味。

例如:
better die with honor than live with shame.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money makes the mare go.
有钱能使鬼推磨。

he who has a mind to beat his dog will easily find his stick.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it is harder to change human nature than to change rivers and mountains.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4.直译加注法
直译法主要用于喻义喻体相似的谚语或字面翻译能使读者得到
正确无误的形象意义的成语。

直译法有利于保持原语的民族形式,促进文化交流,又能丰富译语语言,是谚语翻译的常用方法。

例如:
a black hen lays a white egg.
黑鸡下白蛋,丑妇也能生俊汉。

idleness turns the edge of wit.
刀不磨要钝,人懒会变笨。

every dog has its day.
狗有得意日,人有得意时。

cracked pots last longest.
破壶用的久,病人活得长。

never cackle till your egg is laid.
鸡蛋未下先莫叫,事未完成莫夸耀。

5.对子译法
英语大多数谚语既不押韵,又不对仗,如翻译成对偶句,上联和下联字数相等,既易于理解,又脍炙人口。

例如:
no autumn fruit without spring blossoms.
春无花,秋无实。

don’t cast the foul water till your bring in the clean.
清水未来,脏水勿泼。

he that will thrive must rise at five.
五更起床,百事兴旺。

nothing is difficult to a man who wills.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a good archer is not known by his arrows, but by his aim.
射手好不好,看靶不看箭。

6.合并法
有些英语谚语是以定语从句或并列句形式出现的,可以把含有主谓结构的复合句结合在一起来翻译。

例如:
he who laughs best laughs last.
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is sure to appear.
说魔鬼魔鬼就到。

all shall be well, jack shall be jill.
有情人终成眷属。

to him he will, nothing is impossible.
有志者,事竟成。

7.多译法
英语谚语非常丰富,有时很难翻译准确,这时可以采用“多译法”。

例如:
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
(1) 一燕不成夏。

(2) 草率定论铸大错。

two’s company, three’s none.
(1) 两人成伴,三人不欢。

(2) 二人成对,三人则反。

a fool bolt is soon shot.
(1) 笨蛋一下把箭射完。

(2) 笨蛋头脑简单。

(3) 笨蛋才一下把钱花光。

总之,英语谚语博大精深,要想在两个不同民族的谚语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还需要我们深刻了解英语语言民族的历史、地理、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宗教信仰,以促进两个民族之间的进一步了解。

参考文献:
[1] 刘必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 [ m]. 北京:北京对外翻译出版社,2005.
[2] 岩田一男,英语谚语用法入门,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89.
[3] 杨开三,彭吉恩,谚语辞典,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