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1500字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观后感【4篇】

【导语】由观⽽引出感,这开头部分就好⽐⼀条醒⽬的标语或引⼦⼀样,先交待清楚看了什么影⽚,有什么感想。
⼀般来说,观后感要求简明扼要、开门见⼭,千万不要绕圈⼦、卖关⼦、遮遮掩掩,⽽是要⽤肯定的语⽓概括地说出感受。
以下
是©⽆忧考⽹为⼤家精⼼整理了感动中国2020年度⼈物观后感【4篇】,供⼤家的品读。
【篇⼀】感动中国2020年度⼈物观后感
《淮南⼦·本经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天⾬粟、⿁夜哭。
”初读时不禁疑惑,仓颉创字⽽已,何以让天地恸哭、神⿁惊惧?张彦远这样解释:“造化不能藏起秘,故天⾬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夜哭。
”意思是,⽂字出现后,上天终于可以传达⼼意、记载秘密,所以感动得下粟⾬;⽽⽂字由于有巫术,⿁怪再也不能隐秘,所以惊惧⼤哭。
可见,当有⾎有⾁的现实⽣活,化作最真实情感的⽂字时,它的震撼⼒将⽆以衡量。
感动中国2020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感动中国2020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感动中国2020观后感范文一“提到中国女排,就有落泪的感觉。
”这几天,年轻网友这样说。
伟大的精神总有催人泪下的力量。
正是靠着百折不挠、英勇顽强、团结奋斗的拼搏精神,中国女排在极其艰难的情形下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赢得了一场场荡气回肠、慷慨壮烈的史诗般胜利,最终在里约赛场赢得金牌,再次在奥运赛场奏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高高升起五星红旗。
这种感动整整绵延了35年。
从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冠军起,拼搏精神一直深植于中国女排,成为这支光荣集体的强大基因。
尽管其间几经挫折、磨难、沉浮,但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一直洋溢于国际赛场。
在最艰困的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一次次奋起,而没有丝毫放弃。
这种愈挫愈奋的坚强,铸就了几代中国女排的精神气质,在漫漫岁月中丰富了中国女排精神的,成为一代代中国观众热爱女排、支持女排、守望女排、将女排视作“英雄之师”的重要理由。
一支英雄之师需要一代代人去奉献和传承。
在中国女排漫长的奋斗历程中,有一位代表性人物需要我们铭记,她就是郎平。
在中国女排最需要、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她一次又一次放弃个人利益,不计荣辱得失,毅然走向一线,担当起国人的期望与重任。
几个普通镜头,留下了这种精神的感人瞬间: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郎平从大洋彼岸归来执教陷于低谷的中国女排,首都机场欢迎的人群中,有她当年五连冠的老战友,她遥遥地向着战友们挥手示意,无声宣示着振兴这支英雄之师的意志。
几年前,老队友陈招娣去世,郎平在深深的悲恸中坚定了重回中国女排、续写中国女排辉煌的信念。
她忘不了,30多年前,正是陈招娣忍着伤痛,与大家奋战到夺冠的最后时刻,更忘不了女排姑娘誓把受伤的陈招娣“背上领奖台”的骨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战斗情谊。
这一切,赋予女排精神鲜活、实在的内容,成为郎平的生命意志。
奥运赛场,向来是最高强度的竞技比拼,但是也是精神意志的较量。
竞技者自身的潜力与能量,往往在拼搏中激发、昂奋、高涨、磅礴,形成气吞山河的力量。
2020年度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范文五篇

2020年度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范文五篇2020年度《感动中国》感动了整个中国,也感动了你和我,颁奖词写的也是那样到位和发自肺腑,也让每一个观看的人流泪难过和精神升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0年度感动中国颁奖典礼观后感范文五篇,欢迎大家查阅!2020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1近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播出。
其中,有这样一群融入年轮的追梦人,彷徨时,他们用行动描绘坚定;怀疑时,他们用忠诚表达坚信;迷茫时,他们用担当书写坚守。
他们的事迹深深敲击着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灵,他们是中国脊梁,是良知,是责任,是偶像。
党员干部要汲取“感动中国”人物的追梦力量,汇聚成“行动元素”,浇筑追梦之路,真正为人民服务。
总有一种力量令人勇往直前。
无论是六年坚守扶贫一线,昼夜奋战超负荷工作的基层干部张渠伟;还是为孩子们劈柴生火、执鞭上课,用扁担挑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张玉滚;还是无畏戈壁寒暑,无惧野地黄沙的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等等,都以心中的追梦力量,汇聚成忠诚担当、矢志报国的“行动元素”。
将追梦力量化作为民情怀。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
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疾苦记挂在心上,以“民”的心态为民,以“民”的身份想民。
正如张渠伟同志,始终怀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为民激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为民热血,把群众装在心里,把扶贫工作扛在肩上。
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
党员干部要真正为群众谋心谋事,察民情、体民苦、排民忧、解民难。
将追梦力量化作责任担当。
从一名放弃城市就业机会的大学生,到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的全能教师。
几十年间,张玉滚用心中的追梦力量诠释了自身的职业价值和人生追求。
张玉滚的一根扁担,挑起的不仅是学生的课本、文具,更是将孩子们对知识对渴求以及对未来的渴望挑进了大山。
2020感动中国观看体会5篇最新范文.docx

2020 感动中国观看体会 5 篇最新范文一年一度的感中国十大人物晚会已落下了帷幕。
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我感,令我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着我心灵最深和最柔,出人的感之声。
以下是小整理的 2020感中国看体会范文 5 篇,希望可以分享大家行参考和借。
有一位老人,国建功,舍一己之名 ;有一位老人,在工作位上兢兢,舍一己之利,位老人就是我的老英雄富清,争年代出生入死,和平期困山区奉献一生,我后世子深深的体会到了作一名共党有的精神,是我学的榜。
学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富清从未因追逐名利而工作,从不求被他人,但求奉献自己无愧的人生。
位 95 的斗英雄,从未将自己的荣誉向他人提及,一直着低而朴的生活,退役后,他到偏山区工作,困山区奉献一生。
他是我美好生活背后的斗者,他是淡泊名利、奉献自己的代英雄。
学他勇于担当、舍我其的精神。
祖国的繁荣富,今天我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一代代之斗不息的人。
“天下亡,匹夫有”的言犹在耳,正是的一种担当精神,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不畏、勇向前。
富清在民族危亡,国家危之,他作西北野的突,在上勇作、九死一生、保国家,立下赫赫功。
他没有沉浸在去的赫赫功之中,在和平年代、服从大局,到偏山区投身社会主事的建,不忘初心,持向前,甘于奉献,我新代的青年立了榜。
作新代的青年,我要立正确的价,要承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持不懈、孜孜以求,勇于担当、舍我其的无名精神。
弘无名之精神,社会之正气,促国家之展。
在面个人利益荣辱与集体国家利益荣辱之的考,我要毅然决然地后者。
在硝烟弥漫、火的革命年代,富清舍生忘死,只要部一有突任,就名参加。
翻城、机、炸堡⋯⋯越是,越要向前。
人的子和片,掀起他的皮,灼他的腋下,撞碎他的牙,但不穿他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什么都不,祖国知道我。
在看不硝烟的建和改革年代,富清公忠体国,响号召,脱下装,收起章,直奔当湖北最苦、最的恩施来,一干就是三十年。
局,他以身垂范,妻子下 ;忠孝两全,他守位,没奔母成生憾 ;改革开放,他精竭,破除桎梏⋯⋯在同事眼里,他勤肯干,任任怨,不矜不伐。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观后感心得范文五篇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观后感心得范文五篇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202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节目开播啦,大家在看了节目之后都有哪些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观后感心得范文五篇,欢迎大家查阅!2020年度《感动中国》观后感1感动中国,感恩你我。
爱传承,从没有终点,感恩前行,从不曾停歇。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举行了,我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些人物感动着、感动着。
从20__年的春月起,十多年了,每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我都坚持收看,认真地聆听着那些感人的故事,认真地品味着每一段颁奖词;十多年了,每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段故事,成为我前行中最为重要的催化剂、推动器。
十分感激中央电视台为我们带来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暨颁奖典礼”,这是一档让人们体味感动、仰望崇高、陶冶情操、培植精神、塑造灵魂的好节目。
我一发现他,就把他当做一个滋养自我心灵、软化自我感情、培育并坚持自我有一颗能感动的心的好节目;事实上,我的这个想法在观赏每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都能得以实现。
至今还记得,20__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还在行进中,我就在感动中写下了“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评选之感动”,记录下对于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彝族教师李桂林、陆建芬贤伉俪二人在天梯小学坚持十八年的感动。
每一次观赏“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都是我灵魂得以洗礼、升华的时刻,我自我很清楚: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崇高的伟大的灵魂,都有着一种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这些崇高的灵魂是常人无法企及的,也是我这一辈子无法到达的;正如一位伟人以往说过的那样:“一个人做的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仔细看看20__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中的“好人们”,那个不是做好人做好事十多年、几十年——陪聋哑儿子读书十六年的爱心妈妈陶艳波、帮忙“发小”三十九年的陇海大院的哥们、默默捐款20__从不留真名的张纪清、十几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瘫痪父亲的孝女朱晓辉等等。
2020感动中国观看心得5篇

2020感动中国观看心得5篇2020感动中国观看心得【篇一】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__颁奖典礼》终于在20__年2月8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
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
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
”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
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
观后心理暖烘烘的。
热乎乎的。
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
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看了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2020感动中国观看心得【篇二】今天,我观看了“20__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
我看了之后,心里深受感动。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和“炎黄”张纪涛。
2020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观后感五篇

2020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观后感五篇2020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观后感五篇《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大家观看了2020年度感动中国有什么心得感想?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有关2020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观后感,仅供大家参阅。
2020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观后感1“感动中国20_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带领观众重温了一段又一段感人至深的模范事迹。
获此殊荣的,有“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这样的国家栋梁,有英勇负伤的排雷战士杜富国这样的英雄模范,有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这样的专家学者,还有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守岛卫国32年的民兵夫妇王继才、王仕花,生活节俭却捐赠千万的退休老人马旭,支教20_年担起山村孩子未来的乡村教师张玉滚,零事故往返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他们中,有青春洋溢的90后,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菜市场里卖鸡蛋的大叔,也有学富五车、为人师表的院士。
他们生于不同的时代,来自不同的行业,怀揣不同的梦想,如一道道色彩不同的光芒,在爱与奉献的精神世界里相映生辉。
没有谁生来就懂得奉献,没有谁注定会成为英雄。
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们,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也是普通人。
潜心科研、教书育人、执行任务,他们的故事是普通人日常经历的故事;尽忠职守、见义勇为、无私奉献,他们的光辉也是普通人内心时常闪现的光辉。
只不过,他们能在紧要关头处站出来,能在恶劣环境中坚守初心,能用肩膀扛起大家的希望,才在岁月淬炼中将平凡变成伟大。
他们的事迹看得见、摸得着,他们的精神应颂扬、应传承。
时代在变,但感动不变,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不会变。
只要像他们一样坚持、奋斗和奉献,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感动别人的英雄,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2020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观后感2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刻写了伟大时代的凡人善举;一串串感人的事迹,彰显着推进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
感动中国2020的观看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感动中国2020的观看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小小的举动也会让人心生温暖,可以给人带来感动,可以改写“未来”这一未知的剧本,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感动中国2020的观看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感动中国2020的观看心得体会范文一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张富清舍生忘死,只要部队一有突击任务,就报名参加。
翻城墙、缴机枪、炸碉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
敌人的子弹和弹片,掀起过他的头皮,灼烧过他的腋下,撞碎过他的牙齿,但击不穿他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什么都不说,祖国知道我。
在看不见硝烟的建设和改革年代,张富清公忠体国,响应组织号召,脱下军装,收起奖章,直奔当时湖北最艰苦、最边远的恩施来凤,一干就是三十年。
时局艰难时,他以身垂范,动员妻子下岗;忠孝两难全时,他坚守岗位,没奔母丧成为毕生遗憾;改革开放时,他殚精竭虑,破除陈规桎梏……在同事眼里,他勤劳肯干,任劳任怨,不矜不伐。
或许在一般人看来,为国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干部,应该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离休了的张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没有离休。
他时刻铭记着自己老党员的身份。
当他认为自己不能再为国家贡献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
88岁截肢的他,拒绝在轮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条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来;白内障手术期间,明明可以给自己安一个好的晶体,他却选了最便宜的一款;明明没人会动他的药,但他每次都将药瓶锁上,生怕别人挪用他全额报销的一粒药。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张富清的伟岸,不止在少年从戎时屡立战功,也在中年转业后恪尽职守,还在晚年离休间奋进不息。
张富清曾说,战场上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
的确,在人生的征途上,因为信仰,他也一往无前。
原标题:战斗英雄张富清:心之所向九死不悔感动中国2020的观看心得体会范文二看完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眼泪湿了眼眶,作为一名支教结束已经返校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我深知基层工作的不易,她的故事更是基层工作者的一个缩影,我们都应该向文秀同志学习,学习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学习她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学习她胸怀大爱、无私奉献,学习她立足平凡、追求崇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拼搏奋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1500字
每一年总有一些人物,他们的事迹感动的万千中国人,而感动中国则是说故事的一个平台,下面小编就来分享一篇关于感动中国的观后感心得体会,喜欢就赶紧收藏吧!
2月18日晚8时,《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四川省达州市的张渠伟成功当选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
张渠伟,四川达州市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被评为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
情系农村,情系农民,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
张渠伟说,这就是一个扶贫干部该做的事。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张渠伟同志自担任达州市渠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以来,为渠县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
由于长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患上严重耳石症和青光眼,20xx年,张渠伟几次眩晕在岗位上,视力下降到0.04和0.2近乎半盲,医生告诉他,必须马上动手术,否则可能会完全失明。
但他不惧怕失去生命和双眼失明的危险,昼夜战斗在攻坚一线。
而真情的付出是有回报的,渠县四年减贫136610人,贫困发生率从12.1%降到0.6%。
从张渠伟同志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优秀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树立一个好榜样,敢为人先,不惧艰难,乘风破浪。
坚守对工作的激情、对群众的热情,张渠伟赢得了赞誉,也感染了身边无数人。
在柏水乡碾坪村帮扶期间,为了缩减往返交通时间,加快实施基础建设,张渠伟一连几天都住在
自带的帐篷里。
于是,帐篷局长这个绰号不胫而走,成为一段佳话。
局里有个年轻干部吴靖,新婚刚过也立马把家搬到了村里,他说,佩服局长的干劲,他都带着帐篷在扶贫一线,自己怎能迷恋温柔乡。
在张渠伟的示范带动下,渠县2万余名公职人员与贫困户结对认亲,增强了帮扶工作的实效性。
张渠伟笑着说,以前的群众烦干部上门,现在的群众都想干部、盼干部上门,这样的改变源于真情帮扶,干部做了群众贴心人。
情况创新发展思维,拓宽视野、寻求适合该村民发展的渠道,结合各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做好帮助计划,力求方案由村而生,计划因户而成,做到计划方案具有针对性,扶贫成果取得真实效。
张渠伟为让产业覆盖所有帮扶的贫困村,他建议发挥在外渠商的资源优势、人际优势、信息优势,打亲情牌、老乡牌,引导他们回乡创业、为家乡招商引资牵线搭桥。
如今,通过他的不懈努力,动员回引天下渠商,投身脱贫攻坚,已有20xx余名乡友回乡进入农业农村,投资项目140个。
全县也引进了万隆锦绣、硕源果业、德康养殖等企业,带动12亿元工商资本进农村,建成特色种植基地16.8万亩,建立乡村扶贫车间30个,带动12500名贫困户人均增收20xx元以上。
此外,为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张渠伟还策划开展了六个一爱心扶贫活动。
目前,全县认捐认助社会扶贫资金7.2亿元,修路333公里,建桥18座,建山坪塘206口,建房137座,发展种植业9.1万亩、养殖业34.5万只(头),资助孩子1746个。
当前,脱贫攻坚正处于关键期和决胜期,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该学习像张渠伟同志身上这样的优秀品质,应有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摆正心态,强化担当实干精神。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始终做到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攻坚克难,真正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砺,啃最硬的骨头、挑最重的担子、攻最难的关隘。
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我们的帮扶干部肩负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群众生活水平的使命,一定要强化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做好扶贫工作。
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我们应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扶贫工作不能形式化,我们的帮扶干部一定要摆脱送物送钱的帮扶思想,转变帮扶思路,根据实际
2020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体会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