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
盐酸克林霉素致胸闷_无力_视力模糊1例

中国药物警戒第9卷第12期2012年12月December ,2012,Vol.9,No.12盐酸克林霉素致胸闷、无力、视力模糊1例李洪福(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盐城224000)中图分类号:R978;R994.1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29(2012)12-0765-01作者简介:李洪福,男,副主任药师,医院药学。
病例:患者,女,47岁。
因“下腹部不适伴白带增多1周”于2012年4月18日来我院就诊。
患者主诉近1周来下腹部不适,以隐痛为主,且白带量较前增多,无畏寒,无发热,查体:体温(T):36.5,心率(P):80次·min-1,呼吸(R):20次·min-1,血压(BP):120/70mmHg,神志清楚,精神一般,听诊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P80次·min-1,率齐。
下腹部有深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包块,肠鸣音3~4次·min-1,双下肢无浮肿,妇科检查提示:子宫颈轻度炎性改变,腹部B超提示盆腔积液。
初步诊断为盆腔炎,拟抗感染治疗。
医嘱予: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海南利能康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202052)0.9g,qd静脉滴注;替硝唑注射液0.8g,qd 静脉滴注。
患者在静滴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注射用液200mL时,出现胸闷、无力、视力模糊等不适,减慢滴速无好转,立即停药,休息后好转,继续静脉滴注替硝唑注射液,无加重不良反应。
第二天改用盐酸左氧氟沙星针0.4g+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抗炎治疗,无上述不适现象。
讨论:本例患者符合药品不良反应的判定标准,可判定为“很可能”,医院在使用同一厂家及同一批号的药品,未出现类似反应,可排除药品质量问题所致过敏反应,患者此前未使用过其他治疗药物,可排除其他药物相互作用所致的过敏反应。
患者在静脉滴注克林霉素200mL左右时,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停药休息后有好转,次日改用其他药物治疗无上述不适,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愈后,治疗过程来看,可判断导致患者本次发生不良反应与使用盐酸克林霉素有关联性盐酸克林霉素抗菌机理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相似,通过与细菌核糖核蛋白体50s亚单位的结合,抑制了肽链的延长和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同时清除细菌表面A蛋白和绒毛状外衣,使其易被吞噬和杀灭,从而达到抑制细菌的作用[1]。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英文名称: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Injection汉语拼音:Yansuan Linkemeisu Zhusheye【成份】盐酸林可霉素。
化学名称: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6,8-二脱氧-D-赤式--D-半乳辛吡喃糖苷盐酸盐一水合物。
【适应症】:用于猪、牛等母畜产前、产后细菌性疾病和支原体感染,如子宫内膜炎、阴道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乳腺炎、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临床具体表现如下:1、产后败血病(产褥热):体温急速升高,达40—41.5℃,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两耳、四肢发凉,行动迟缓或卧地不起,从阴道流恶臭的褐色液体,常发下痢。
2、母畜产后恶露不净、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缺乳)、阴道炎、体质虚弱、长期不发情或屡配不孕等产科疾病,以及受邪风导致的感冒、发热症。
3、通过母猪注射用药过奶或仔猪直接用药防治:仔猪黄白痢,水肿病、断奶仔猪肠道综合症及风寒感冒。
4、传染性胸膜炎、败血性链球菌病、重症恶性呼吸道感染。
5、特别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庆大霉素、泰乐菌素、泰妙菌素、磺胺药、氟苯尼考已经耐药的菌株使用本品依然有显著疗效。
【用法用量】:肌内或静脉注射:一次量,每1kg体重0.15ml,一日一次,重症头天使用2次,连用2—3日,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注射。
子宫灌注:用本品10ml溶于50—100ml生理盐水中灌注,一日1一次,连用3日。
【通用名】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主要成份】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沙星、牛磺酸、蜂胶内脂、胃蛋白肽等。
【适应症】用于猪、牛、母畜产前、产后细菌性疾病和支原体感染,如子宫内膜炎,阴道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乳腺炎、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对已经耐药的菌株依然有显著疗效。
林可霉素说明书

适应症
阴道炎,腹膜炎,盆腔炎,疖,蜂窝组织炎,支气管炎,肺炎,附件炎,宫颈炎,妇产科,皮肤科,普外科,呼吸内科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成人一日0.6~1.2g,小儿每日按体重10~20mg/kg,分次注射。静脉滴注:一般成人一次0.6g,每8小时或12小时1次,每0.6g溶于100~200ml输液中,滴注1~2小时。小儿每日按体重10~20mg/kg。需注意静脉滴注时每0.6g溶于不少于100ml的溶液中,滴注时间不少于1小时。婴儿小于4周者不用。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有腹绞痛、腹部压痛、严重腹泻(水样或脓血样),伴发热、异常口渴和疲乏(假膜性肠炎);腹泻、肠炎和假膜性肠炎可发生在用药初期,也可发生在停药后数周。 2.血液系统:偶可发生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低、中性粒细胞缺乏和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罕见。 3.过敏反应:可见皮疹、瘙痒等,偶见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血清病反应等,罕有表皮脱落、大疱性皮炎、多形红斑和S-J综合征的报道。 4.偶有应用本品引起黄疸的报道。 5.快速滴注本品时可能发生低血压、心电图变化甚至心跳、呼吸停止。 6.静脉给药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
孕妇用药
该品经胎盘后可在胎儿肝中浓缩,虽人类应用时尚无发生问题的报告,但在孕妇中应用需充分权衡利弊。该品可分泌至母乳中,哺乳期妇女也应慎用,如
老年用药
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易发生腹泻或假膜性肠炎等不良反应,用药时需密切观察。该品可引起阶段性前列腺肥大或炎症!
药物过量
药物过量时主要是对症疗法和支持疗法,如补液等。
药理毒理
该品与青霉素、氯霉素、头孢菌素类和四环素类之间无交叉耐药,与大环内酯类有部分交叉耐药。该品作用于敏感菌核糖体的50S亚基,阻止肽链的延长,从而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一般系抑菌剂,但在高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也具有杀菌作用。
关于盐酸克林霉素的严重不良反应分析

关于盐酸克林霉素的严重不良反应分析盐酸克林霉素(hydrochloric clindamycin),又称氯洁霉素,为一种新的半合成水溶性抗菌素,是林可霉素的衍生物,对各类厌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各类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
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克林霉素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比较典型,主要以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泌尿系统损害为主,其中导致急性肾功能损害、血尿的问题相对突出。
克林霉素注射剂包括盐酸克林霉素注射剂和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剂。
1 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1.1 病例报告典型病例:患者,女,24 岁,于2007 年3 月4 日因咽喉部疼痛去门诊就诊,诊断为“急性上感”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盐酸克林霉素(武汉普生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70106-3)0.6 g静脉点滴,在输液数分钟后突然出现心慌、恶心、面色苍白、出汗、头晕,家属急呼医生,立即停止输液,并给予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 mg,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地塞米松10 mg莫非氏管加入,吸氧。
体查T36 ℃,P80 次/min,R20 次/min,Bp70/40 mmHg,大约半小时后症状改善,继续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及补液治疗。
1.2 分析盐酸克林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广谱抗生素,抗菌谱与林可霉素相似,但抗菌作用比林可霉素强4 倍以上,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及链球菌有特效,对厌氧球菌也有较好的疗效。
对林可霉素、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的菌株有效。
本品不良反应:偶见注射部位疼痛及静脉炎、恶心、呕吐、皮疹、一过性粒细胞减少、碱性磷酸酶、血清转胺酶升高及黄疸等。
2 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据介绍,截止到2003 年第一季度,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目前全国已收到17018 例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有关克林霉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596 例。
其中,皮肤损害318 例(占53%),消化系统症状165 例(占28%),呼吸困难6 例,过敏性休克14 例。
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处方及生产工艺的初步研究

张连忠: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处方及生产工艺的初步研究
淀,pH 值低时样品较稳定,但 pH 值过低时对肌体的刺激 性较大,因此工艺中选择 pH 值在 4.0~4.5 范围内。
表 2 不同 pH 条件下样品的热稳定性考察
-16-
压 121.5℃ 20min 和热压 115℃ 30min 四种不同的灭菌方式。 考察不同灭菌条件下,对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的颜色、含量、 pH 值、有关物质的影响(有关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5]测 定。具体测定方法如下)。分别取同一批号样品 4 份,在不同 灭菌条件下进行试验,选择最佳灭菌条件。
1.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二氢钾溶液
(取磷酸二氢钾 6.8g,加水溶解成 1000mL,用氢氧化钠溶 液调节 pH=7.5)-乙腈(65: 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 214nm。理论塔板数按克林霉素峰计算,应不低于 2 000。
1.7.2 测定方法 取本品,用流动相制成每 1 mL 中含 10.0mg 的溶液,作 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用流动相稀释制成每 1mL 中含 0.4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对照溶液 10µL 注 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峰的峰高约为记 录仪满量程的 10%;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 10µL,注入液 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峰保留时间的 2 倍。供试品溶液 色谱图中,以克林霉素主峰相对保留时间为 1 计,林可霉素 相对保留时间为 0.17,克林霉素 B 相对保留时间为 0.53;差 向克林霉素的相对保留时间为 0.72。林可霉素峰面积占总峰 (除溶剂及辅料峰外)面积的百分含量不得过 5.0%;克林 霉素 B 不得过 2.0%,差向克林霉素不得过 1.0%,各杂质峰 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 2.5 倍(10.0%)。 2 结果和分析 2.1 抗氧剂的选择结果
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PPT精选文档

本品吸收后体内分布广泛,可进入唾液、痰、 胸腔积液、胆汁、精液、前列腺、肺、肝脏、 膀胱、阑尾、软组织、骨和关节中,其中骨组 织、胆汁及尿液中浓度较高。可透过胎盘屏障 ,在胎儿肝中浓缩,也可排入乳汁中。本药不 能透过正常的脑膜,但当脑膜发炎时,可渗入 脑脊液,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40%,并能进入 脑脓肿的脓液中。 药物在肝脏代谢,部分代谢物具抗菌活性。约 10%给药量以活性成分由尿排出,3.6%以活 性成分由粪便排出,其余以下不具抗菌活性的 代谢产物排出。
克林霉素临床特点
普遍性
体内分布广泛(脑脊液除外),尤其在骨组织及 胆汁中可达到高浓度,也是治疗金葡菌感染的骨 髓炎的首选抗生素;同时无需皮试,使用方便。
抗菌活性
对需氧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具有高度的抗菌作 用,同时0.5-1.0mg/L的克林霉素即可杀灭90%100%的衣原体,对弓形虫和恶性疟原虫感染也 有作用。 近来不良反应报道增多,需严格掌握适应症,注 意配伍禁忌和输液速度,重视不良反应类型和规 律,提高用药安全。
盐酸克林霉素能有效对抗金葡菌感染
1.4
MIC(ug/ml)
1.4
8
1.2 1 0.8 0.6 0.4 0.25 0.125 0.2 0.04 0 0.5 0.8
盐酸克林霉素 阿奇霉素 罗红霉素 红霉素 林可霉素 头孢呋肟酯 头孢拉啶
克林霉素不受ß-内酰胺酶的影响,与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无交差耐药性, 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感染是相当有效的治疗药物之一。
影响克林霉素稳定性关键因素:温度和水
磷酸酯遇高温极易降解。盐酸盐稳定性较磷酸酯好
,盐酸盐在高温下不易降解,质量稳定. 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灭菌条件及灭菌温度很难 控制。正因为温度和水对克林霉素的影响(浓度过 小时质量不易控制),将克林霉素做成输液对工艺 的要求更高。 国外克林霉素也没有批准大输液这个剂型,只有口 服制剂和小容量注射液。FDA的处方中,克林霉素 只有小针并无大输液剂型。(将克林霉素作成大输 液,会加大不良反应的发生程度和概率)。
克林霉素注射液说明书

克林霉素注射液说明书克林霉素注射液用于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及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放线菌等)所致的中、重度感染,那么克林霉素注射液说明书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克林霉素注射液说明书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克林霉素注射液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英文名称:Clindamycin Hydrochloride Injection【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克林霉素,其化学名称为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7(S)-氯-6,7,8-三脱氧-L-苏式-α-D-半乳辛吡喃糖苷盐酸盐。
【性状】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疏松状块物或无定形固体【适应症】本品适用于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及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放线菌等)所致的中、重度感染,如吸入性肺炎,脓胸,肺脓肿,骨髓炎,腹腔感染,盆腔感染及败血症等。
【功能主治】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下列各种感染性疾病1.扁桃体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等2.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等3.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疖痈脓肿蜂窝组织炎创伤烧伤和手术感染等4.泌尿系统感染急性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5.其他脊髓炎败血症腹膜炎和口腔感染等厌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1.脓胸肌脓肿厌氧菌性肺炎2.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败血症3.腹腔内感染腹膜炎腹腔内脓肿4.女性盆腔及生殖器感染子宫内膜炎非淋球菌性输卵管及卵巢脓肿盆腔蜂窝组织炎及妇科手术后感染等【用法用量】成人深部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中度感染0.6~1.2g/日分2~3次严重感染1.2~2.7g/日分2~3次或遵医嘱儿童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中度感染15~25mg/kg/日分2~3次严重感染25~40mg/kg/日分2~3次或遵医嘱静脉滴注将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0.3g用1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稀释静脉滴注30分钟【禁忌】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与林可霉素有交叉耐药性对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有过敏史者禁用【不良反应】1.局部反应肌内注射后在注射部位偶可出现轻微疼痛长期静脉滴注应注意静脉炎的出现2.胃肠道反应偶见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3.过敏反应少数病人可出现药物性皮疹皮炎极少数病人出现过敏性休克4.对造血系统基本无毒性反应偶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等一般轻微为一过性5.少数病人可发生一过性碱性磷酸酶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及黄疸6.极少数病人出现血尿多与给药剂量过大给药速度过快有关经治疗后一般可恢复7.极少数病人可产生伪膜性肠炎【注意事项】1.患者对林可霉素过敏时有可能对克林霉素也过敏。
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与注射用萘普生钠存在配伍禁忌

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与注射用萘普生钠存在配伍禁忌潘健云【摘要】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属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是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阻止肽链的延长,从而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属抑菌药,但在高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也具有杀菌作用.临床适用于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及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产生荚膜杆菌、放线杆菌等)所致的中重度感染.【期刊名称】《临床护理杂志》【年(卷),期】2011(010)005【总页数】1页(P80)【关键词】克林霉素;萘普生;配伍禁忌【作者】潘健云【作者单位】543000 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梧州【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R971.2;R942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属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是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阻止肽链的延长,从而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属抑菌药,但在高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也具有杀菌作用。
临床适用于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及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产生荚膜杆菌、放线杆菌等)所致的中重度感染。
注射用萘普生钠是非甾体消炎解热镇痛药,具有较强的消炎、解热、镇痛作用。
2011年1月,我科在为患者续接液体时发现以上两种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为了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减少因药物配伍问题造成的医疗纠纷,并为专业研究人员进一步实验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2011年1月为患者输注0.9%氯化钠100ml+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0.15g(4支)后续接0.9%氯化钠100ml+注射用萘普生钠0.275g时,发现输液管内出现白色浑浊液,立刻停止输液并更换输液器,用生理盐水滴注冲管后接输萘普生钠溶液,输液瓶中液体澄清,输液管内未再出现白色浑浊变化,顺利滴注完,患者无不良反应。
2 实验方法为了进一步证实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与注射用萘普生钠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做了如下实验:(1)将盐酸克林霉素0.15g用0.9%氯化钠10ml稀释,注射用萘普生钠0.275g用0.9%氯化钠10ml稀释,将两种溶液分别取用2ml混合,立即呈现白色浑浊,形成白色不相溶性混合物,放置24h无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盐酸克林霉素注射液
商品名:
英文名:Clindamycin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汉语拼音:Yansuan Kelinmeisu Zhusheye
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克林霉素,其化学名为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7(S )-氯-6,7,8-三脱氧-L-苏式-α-D-半乳辛吡喃糖苷盐酸盐。
其化学结构式为:
分子式: C 18H 33ClN 2O 5S ·HCl
分子量: 461.44
【性状】
本品为
【药理毒理】
本品属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为林可霉素的衍生物,抗菌谱与林可霉素相同,抗菌活性较林可霉素强4~8倍。
对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属(包括耐青霉素株)、链球菌属、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等有较高抗菌活性。
对革兰阴性厌氧菌也有良好抗菌活性,拟杆菌属包括脆弱拟杆菌、梭杆菌属、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产气荚膜杆菌等大多对本品高度敏感。
革兰阴性需氧菌包括流感嗜血杆菌、奈瑟菌属及支原体属均对本品耐药。
本品与青霉素、氯霉素、头孢菌素类和四环素类之间无交叉耐药,与大环内酯类有部分交叉耐药,与林可霉素有完全交叉耐药性。
本品的作用机制是与细菌核糖体50S 亚基结合,阻止肽链的延长,从而抑制细菌细
H 3N CH 33,HCl
胞的蛋白质合成。
本品系抑菌药,但在高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也具有杀菌作用。
【药代动力学】
本品肌内注射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
max
),成人约为3小时,儿童约为1小时。
静脉
注射本品300mg,10分钟血药浓度为7 mg/L。
表观分布容积(V
d
)约为94L。
本品的蛋白结合率高,为92%-94%。
本品体内分布广泛,可进入唾液、痰、呼吸系统、胸腔积液、胆汁、前列腺、肝脏、膀胱、阑尾、精液、软组织、骨和关节等,也可透过胎盘,但不易进入脑脊液中。
在骨组织、胆汁及尿液中可达高浓度。
本品在肝脏代谢,部分代谢物可保留抗菌活性。
代谢物由胆汁和尿液排泄。
约10%给药量以活性成分由尿排出,其余以不
具活性的代谢产物排出。
血消除半衰期(t
1/2β)约为3小时,肝、肾功能不全者t
1/2β
可略
有延长。
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不能清除本品。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及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放线菌等)所致的中、重感染,如吸入性肺炎、脓胸、肺脓肿、骨髓炎、腹腔感染、盆腔感染及败血症等。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成人一日0.6~1.2g,分2~4次应用;严重感染:一日1.2~2.4g,分2~4次静脉滴注。
4周及4周以上小儿一日15~25mg/kg,分3~4次应用;严重感染:一日25~40mg/ kg,分3~4次应用。
本品肌内注射的容量1次不能超过600mg,超过此容量应改为静脉给药。
静脉给药速度不宜过快,600mg的本品应加入不少于100ml的输液中,至少滴注20分钟。
1小时内输入的药量不能超过1200mg。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常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有腹绞痛、腹部压痛、严重腹泻(水样或脓血样),伴发热、异常口渴和疲乏(假膜性肠炎)。
腹泻、肠炎和假膜性肠炎可发生在用药初期,也可发生在停药后数周。
2.血液系统:偶可发生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血小板减少等;罕见再生障碍性贫血。
3.过敏反应:可见皮疹、瘙痒等,偶见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和血清病反应等,罕见剥脱性皮炎、大疱性皮炎、多形性红斑和Steven-Johnson综合征。
4.肝、肾功能异常,如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黄疸等。
5. 静脉滴注可能引起静脉炎;肌内注射局部可能出现疼痛、硬结和无菌性脓肿。
6. 其他:耳鸣、眩晕、念珠菌感染等。
【禁忌症】
对本品和林可霉素类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下列情况应慎用:
(1) 胃肠道疾病或有既往史者,特别如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素相关肠炎(本品可引起假膜性肠炎)。
(2)肝功能减退。
(3)肾功能严重减退。
(4)有哮喘或其他过敏史者。
2.对本品过敏时有可能对其他克林霉素类也过敏。
3.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干扰:服药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可有增高。
4.用药期间需密切注意大便次数,如出现排便次数增多,应注意假膜性肠炎的可能,需及时停药并作适当处理。
轻症患者停药后即可能恢复;中等至重症患者需补充水、电解质和蛋白质。
如经上述处理无效,则应口服甲硝唑250~500mg,一日3次。
如复发,可再次口服甲硝唑,仍无效时可改用万古霉素(或者去甲万古霉素)口服,一次125~
500mg,每6小时1次,疗程5~10日。
5.为防止急性风湿热的发生,用本品治疗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时,疗程至少为10日。
6.本品偶尔会导致不敏感微生物的过度繁殖或引起二重感染,一旦发生二重感染,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措施。
7.疗程长者,需定期检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
8. 严重肾功能减退和(或)严重肝功能减退,伴严重代谢异常者,采用高剂量时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9.本品不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故不能用于脑膜炎。
10.不同细菌对本品的敏感性可有相当大的差异,故药敏试验有重要意义。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 动物实验显示本品对胎儿无影响,但应用于孕妇尚缺乏经验,且本品可透过胎盘,故孕妇慎用。
2. 本品可分泌至母乳中,故哺乳期妇女慎用,使用本品时暂停哺乳。
【儿童用药】
出生4周以内的婴儿禁用本品。
其他小儿服用本品时应注意观察重要器官的功能。
【老年患者用药】
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易发生腹泻或假膜性肠炎等不良反应,用药时需密切观察。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可增强吸入性麻醉药的神经肌肉阻断现象,导致骨骼肌软弱和呼吸抑制或麻痹(呼吸暂停),在手术中或术后合用时应注意。
以抗胆碱酯酶药物或钙盐治疗可望有效。
2.本品与抗蠕动止泻药、含白陶土止泻药合用,在疗程中甚至在疗程后数周有引起伴严重水样腹泻的假膜性肠炎可能。
因可使结肠内毒素延迟排出,从而导致腹泻延长和加剧,故本品不宜与抗蠕动止泻药合用。
与含白陶土止泻药合用时,本品的吸收将显著减少,故两者不宜同时服用,需间隔一定时间(至少2小时)。
3.本品具神经肌肉阻断作用,可增强神经肌肉阻断药的作用,两者应避免合用。
本品与抗肌无力药合用时将导致后者对骨骼肌的效果减弱,为控制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在合用时抗肌无力药的剂量应予调整。
4.氯霉素或红霉素在靶位上均可置换本品,或阻抑本品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结合,体外试验显示本品与红霉素具拮抗作用,故本品不宜与氯霉素或红霉素合用。
5.与阿片类镇痛药合用时,本品的呼吸抑制作用与阿片类的中枢呼吸抑制作用可因相加而有导致呼吸抑制延长或引起呼吸麻痹(呼吸暂停)的可能,故必须对病人进行密切观察或监护。
6. 本品不宜加入组份复杂的输液中,以免发生配伍禁忌。
【药物过量】
【规格】
【贮藏】
密闭,在凉暗处保存。
【包装】
【有效期】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