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冰蓄冷规划
广佛地铁夏南车辆段空调方案比选及冰蓄冷运用于该项目的设想

空 调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陈清波(—),男,助理工程师,3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工学学士。
广佛地铁夏南车辆段空调方案比选及冰蓄冷运用于该项目的设想陈清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城建院,武汉 430063)摘 要:通过对广佛地铁夏南车辆段实际情况分析,对集中水冷系统及多联机系统进行方案比较。
确定集中水冷系统方案,对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及对冰蓄冷运行于该项目的设想进行讨论。
关键词:地铁;车辆段;空调;水冷系统;冰蓄冷;多联机;能耗;节能中图分类号:T B 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954(2008)S10020031 工程概况夏南车辆段是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工程的车辆段,总用地面积为22115h m 2,总建筑面积78487173m 2。
车辆段内建房屋包括运用库、联合车库、控制中心、综合维修楼、工程车库及调机库、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等建筑。
其中需要集中设置空调的建筑有控制中心、综合维修楼、运用库辅跨办公房、联合车库辅跨办公房。
其中控制中心地下1层,地上8层建筑的高层建筑,地面1~3层为设备房以及办公用房,地面4~8层为办公及2层宿舍;综合维修楼包含一地面6层的主建筑(总建筑面积9000m 2,主要为办公房)、一地面2层食堂(单层建筑面积约900m 2)、一地面3层的辅助生产楼(总建筑面积5000m 2,包含办公房间);运用库辅跨办公房为地面2层,主要为办公及设备用房;联合车库辅跨办公房为地面2层,主要为办公及设备用房。
以上建筑在车辆段具体的相对位置见图1(填充部分为空调区域)。
图1 车辆段各建筑相对位置(单位:m )2 空调方案比选广州地铁已建线路的车辆段均采用多联机系统,由于广佛线夏南车辆段情况比较特殊,全段面积大,且广佛线全线的控制中心设置于段内,使得段内负荷显著增加。
现对集中水冷方案以及多联机系统方案从车辆段实际情况和2种方案的技术特点上进行比选。
211 集中水冷方案该方案的优点如下。
蓄冷技术近几年的发展全解

(5)北京西冷工程公司研制的“有压罐式齿球蓄冷器”于1900年9
月14日申请专利,专利号(申请号):90 2 20234.0,设计人:张 友亮、张友群,专利权人:万世清、沙金良,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
局1991年10月30日批准《实用新型》第64007号。
1992年北京西冷工程公司在广州黄浦区红山街供电承装公司二层办 公楼,建筑面积210㎡,建造了北京西冷“有压罐式齿球蓄冷器” 试验站,是国内第一个自行设计、自行制造、自行安装使用的冰蓄 冷系统。接着,北京日报社,建筑面积1.52万㎡,综合办公楼,设 计冷负荷1512KW,采用北京西冷工程公司的“有压罐式齿球蓄冷 器”,卧式蓄冷罐Φ2400×600三台,1993年6月投入运行。 (6)1992年,清华大学热能系空调教研室与清华人工环境工程公 司合作建造了国内第一台蓄冰设备性能试验台,并开始对国内外各 种蓄冰设备性能进行系统测试。
蓄冷技术近年来的发展
(1) 1975年建成的上海徐家汇万人体育馆,首先使用了水蓄冷装置。 江苏省院在七十年代中设计过南京五台山体育馆工程,采用过水蓄冷。 山东体育馆建成于1979年,为了节省投资,平衡用电,采用空调蓄冷 水池方案,容积753.74 m3 的蓄冷水池,∆t取10℃。 首都体育馆建成于1968年,原设计空调冷源利用北京西郊较丰富的地 下水,由两口深井汲取14℃的深井水。事隔20多年,北京的地下水资 源日益紧张,继续以深井水作为空调冷源已经不可能。因此,首都体 育馆决定建造冷冻机房作为空调冷源,而且要求设置蓄冷水池,1989 年10月出图,在冷冻机房的地下空间,设立蓄冷水池,容积为630m3, Δt取8℃,蓄冷量为5274KWH。
相继出现,日益显示它的节能效果。例如:北京茶叶城,北京音
像城,北京天福缘茶叶城,北京天安天地国际公寓,河北职业政 法学院,河北正定中学等都是采用水源热泵+水蓄冷+水蓄热的水
蓄冰空调工程安装、调试、验收

中国从70年代起,在体育馆建筑中多处采用水蓄冷空调系统。
在90年代初,开始建造、并投入运行的冰蓄冷空调系统以来,截止到2001年,已建成和正在建的水蓄冷和冰蓄冷空调系统共计183项,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某些方面具有自己特点和经验,还有几十项正在洽谈中。
中国在90年代初,建造和投入运行的蓄冷空调系统有下列四例:(1)深圳电子科技大厦,建筑面积6.5万m2,设计冷负荷3,200RT,蓄冷量8,750RTH,采用法国Cristopia冰球,CIAT单螺杆冷水机组,1993年5月投入运行。
(2)北京日报社,建筑面积1.52万m2,综合办公楼,设计冷负荷560RT,蓄冷量1,280RTH,采用北京西冷工程公司的"有压罐式齿球蓄冷器",卧式蓄冷罐φ2,400×6,000三台,1993年6月投入运行。
(3)广东清远市新北江制药有限公司,工艺用冷,发酵所产生的热量由10℃的冷水吸收。
正常生产时,耗冷496RT,利用低谷电蓄存冷水,贮水槽容积1,083m3,占地110 m2,蓄冷密度达6.09RT/m3,蓄(调荷)冷量达6,600RTH,1992年5月投入运行。
(徐威高工设计)(4)广州黄埔区红山街供电承装公司二层办公楼,建筑面积210m2,北京西冷冰球,小系统进行蓄冷运行。
1995年建成和投入运行的项目:(1)广东东莞生化药厂,水蓄冷系统,空调用冷,贮水槽750m3,蓄冷密度3.3 RT/m3(10,000大卡/m3),蓄冷量达247RTH,1995年4月投入运行。
(徐威高工设计)(2)北京京信大厦,水蓄冷系统,利用原有有效容积998m3消防水池兼作蓄冷池,蓄冷密度1.59 RT/m3,蓄冷量为1,587RTH,减少了一台原打算增添的60万大卡/时的冷水机组。
(清华设计)(3)烟台大酒店,改建成水蓄冷式中央空调系统,水泥蓄冷水池400m3(消防水池),冷水温度4-6℃。
(华源总承包)(4)浙江肖山城乡镇政府大楼,建筑面积5,000m2,办公楼,设计冷负荷165RT,蓄冷量为433RTH,采用CIAT冰球,立式蓄冷罐26m3。
冰蓄冷区域能源站运行策略优化分析

冰蓄冷区域能源站运行策略优化分析过仕佳莫理莉李卓敏(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510640)Operation Strategy Optimization Analysis of Regional Energy Stations in Ice StorageGUO ShijiaMO LiliLI Zhuomin(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CUT Co.,Ltd.,Guangzhou510640,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tensiv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e urban substation and regional energy station in Qianhai ,Shenzhen ,the installation scheme and operation strategy of the ice⁃storage energy station are optimi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proving the gridpowerloadcurveandanalyzedunderthecomparison with traditional schemes in terms of powerload optimization and investment economy.The result shows that by adopting the optimized operation scheme ,a higher peak load shifting rate is achieved ,but it leads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initial investment.If only the maximum effect of peak load shifting isconsidered for the optimization objective ,the economic benefit obtained through the peak⁃valley price difference is not enough to offset the increased initial investment.Keywords :icestorage ;regionalenergystation ;installation scheme ;operation strategy ;peak loadshifting ;loadcharacteristics ;optimizationanalysis ;economic benefit摘要:基于深圳前海城市变电站与区域能源站集约建设项目,从改善电网用电负荷曲线的角度对冰蓄冷能源站装机方案和运行策略进行优化,并从电负荷优化效果和投资经济性两方面与传统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蓄冷空调在大型公共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tn a u i o ( unzo ) em aI sos e hrc rts f ie n ss m ,t ii c pa a e s nBi nAr r G ag u Tr i lI hw aat sc fr tyt s h e c nyo e kl d r i y pt h n h t c e i od e e i ef e f o
一
4 万 平方 米 并 投 入 使 用 ,其 中 1号 航 站 楼 面 积 为 9 3 万 平方 米 。即将 建 的 T 站 楼 总建 筑 面 积 约 6 5 2航 3
万平方米。已建 的 1 号航站楼在 20 年 8 04 月投入使
用 ,根 据空 调 系统运 行耗 电量 统计 显 示 ,按 完 整 的 年份 统 计 , 自 20 05年 以来 ,每 年 主 机 房 的耗 电量 均 在 32亿 k . wh以 上 , 占 整 个 航 站 楼 用 电量 的
控 制较 复 杂 。 目前 国内 出现 的冰蓄 冷形 式 主要有 :
商 ,初步确定 白云机场的电价分两个时段 : -0 0O ~ 80 为用 电低 谷时段 ,电价为 0 3 k h :0 . 元/ W ;其余
时间用 电为 080 .44元/ Wh k 。分 时 电价 为 设 蓄冷 空 调 提供 了可 行性 。
电力 系统 发 送 电不 均 衡 ,夜 间 电力 系统 设 备 闲置 ,
1 蓄冷空调形 式及特性
蓄冷空 调简 单来说 ,就是在 用 电低 谷 时 段采 用
电制冷 ,把冷量 以冷冻水 、冰或共 晶盐 的形式储存
使用率低 ,国 内电力能源使用 处于严重 的失衡状 起来 ,在用 电高峰的时候把冷量释放 出来使用 ,减 态 。这是造成 电网峰谷荷差逐 步加大 的最 主要诱 少在用 电高峰时主机的开启时间 ,从而对 电网起到
流态化动态冰蓄冷技术

流态化动态冰蓄冷技术流态化动态冰蓄冷技术的先进之处在于改进了传统制冰的中过程主要缺点,而且制出的冰以流态化冰浆制做的形式存在。
传统静态制冰原核细胞中,水通过大自然对流换热,冰层外壁首先在换热壁面上形成,然后逐渐变厚。
这样就导致形成新的冰层所需的热量传递必须以导热的形式穿过越积越厚的原有冰层,从而严重的恶化了传热效率,致使结冰愈加困难,制冷剂提供的温度也必须越来越低。
流态化动态冰蓄冷技术制冰过程的最大特点在于首先在传热壁面附近制取过冷水,然后把过水银转移到远离传热壁面梁柱的空间里解除过冷、生成冰浆。
这样就彻底避免了在传热壁面上形成的可能性,既消除了固相冰层导热牵涉到热阻的存在,同时在液体和传热壁面之间又始终保持着强制对流的高效率换热模式,因此整个制冰环节的传热系数大幅度提高。
另一方面,制冰操作过程中的换热温差、流量等参数都保持稳态,并不因微秒而变化,从而保证了出冰速度的恒定,也便于系统的控制。
六种流态化动态冰蓄冷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以高砂热学为代表的温水过凉水式和以Sunwell(日本)为代表的筒扰动式。
两种二种技术在基本原理上才是一致的,但形式差别较大,下面分别说明。
(1)过水银式动态制冰技术过热水式动态制冰技术的式基本原理是:首先把水在过冷却热交换器中冷却至低于0℃的过冷状态,然后把过冷水输送至特殊的过冷却解除器中解除过冷,生成大量细小的冰晶基质,与剩余的液态水一起形成0℃下的冰浆。
这种制冰投资过程中确保关键的技术在于最流过过冷却热交换器的液态水具有尽可能大的过冷度,但同时之前需要保证过冷水不能在流出热交换器又生成冰晶,否则换热器将被堵塞甚至破坏。
此外,还应有高效率的过关键技术冷却解除技术,以确保过冷水能够连续快速结晶。
过冷却蛋壳热交换器可以采用壳管式、套管式、板式等多种形式的换热器。
为了防止过冷水在换热器内结冰,换热器内表面需要或进行特殊涂层处理,同时对换热器内部的流场特性也有很高的要求,否则很难获得足够大的过冷度,以及避免堵塞。
广州市萝岗区110社会联动指挥中心冰蓄冷空调工程设计分析

资源, 有利 于 生 态 平衡 。
展, 特别是 电力工业发展 更快 , 国发 电 全
装 机 容 量 和 年 发 电量 已位 居 世界 前列 , 但
1 工程 概况
本 工 程 总 建筑 面积 为 3 2 .m 其 52 85 ,
是, 电力供 应仍很紧张 , 另 是东部 沿海 特 0 地区缺 电更为严重 。 目前 , 电力供 应紧张
动指挥中心大厅和部分宿舍 外 , 大部 分建
筑 停 止 使 用 , 此 , 主 提 议 考 虑 夜 间 部 因 业 分使 用 , 计 中考 虑蓄 能 的 机 动 问题 。 本 设 工 程 地 处 市 区 中 心 , 环 保 要 求 高 , 具 对 不
备使 用 其 他 能 源 的 条 件 , 过 技 术 经 济 比 经
本工程 选用蓄冰简 , 台总蓄冷 能力 单
为 7 4W ・ , 1 8 k h 取 3个 。
24 制 冰 供 冷 运 行 模 式 和控 制 _ 本 工 程冰 蓄 冷 系统 运 行模 式 主 要 分 为 4种 模 式 : 冷 机 蓄 冰 、 冷 机 单 独 供 冷 、 制 制 制 冷 机联 合 蓄 冰筒 供 冷 以及 蓄 冰 简供 冷 。 系 统 在 4种 模 式 运 行 时 阀 门 的 动 作
中地 下 为 车库 和 设 备用 房 等 , 面 以上 为 地 办公室 、1 1 0社 会 联 动 指 挥 中 心 大 厅 、 会
具有 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蓄能系统能够
转移 电 力 高峰 用 电量 ,平 衡 电 网 峰 谷 差 , 因此 可 以减 少 新 建 电厂 投 资 , 高 现 有 发 提
有 2个 特 点 : 是 电 网 负 荷 率 低 , 一 系统 峰 谷 差 加 大 ( 谷 差 与 高 峰 负 荷 之 比 高 达 峰
冰蓄冷简介及项目介绍

YORK INTERNATIONAL一、公司介绍约克(无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是约克国际(北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专业制造大型中央空调冷冻设备的公司。
约克(无锡)公司成立于1996年12月,公司位于无锡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4-A地块,目前占地6万平方米,厂房面积14,000平方米。
公司拥有烤漆房、喷砂房、Lincoln双送丝、Panasonic、Cigweld 多种气保焊机;Areotool公司的胀管设备,250kvX光周向、定向探伤机,氨质谱检漏仪,桥式起重机和冷水机组实验台等设备。
为了确保约克(无锡)产品的高品质、高性能,公司全面引进ISO9002和压力容器质保体系。
公司所有员工经过精心挑选;高级管理人员由总部直接派遣;已有一批技术人员赴美国、英国培训,并已返回无锡担任重要工作。
公司设有经常性的培训计划,美国总部还派有高级顾问长驻无锡指导工作。
在技术和质量控制上,约克(无锡)引进总公司的全套图纸和技术资料,全面执行总部的技术标准。
在生产上按总公司的设计进行工艺布置,使用从美国引进的先进的焊接、胀管、检验等设备及工具、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完全遵照中国的法规标准,并已取得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
约克于1997年下半年起开始生产。
首期产品为使用R123制冷剂的YT离心式冷水机组,制冷量从300TR到800TR。
公司继承约克几十年YT 的生产经验,产品性能优越,质量稳定可靠,并已拥有了一批国内用户。
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约克(无锡)在98年内陆续推出了直燃式溴化锂机组、R22螺杆冷水机组及双工况螺杆冷水机组,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YORK INTERNATIONAL公司目前月生产能力为月产200台大型冷水机组,主要产品包括:离心式冷水机组、螺杆式冷水机组、活塞式冷水机组以及工业冷冻设备。
约克(无锡)公司秉承约克精神,提供真诚优质服务,向全中国及全世界提供高品质、高效率的空调冷冻设备,为工业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冰蓄冷系统方案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供应缺口越来越大。
冰蓄冷技术,即是在电力负荷很低的夜间用电低谷期,采用电动制冷机制冷,使蓄冷介质结成冰,利用蓄冷介质的显热及潜热特性,将冷量储存起来。
在电力负荷较高的白天,也就是用电高峰期,使蓄冷介质融冰,把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以满足建筑物空调或生产工艺的需要。
采用蓄能技术能够缓解高峰电力紧张的局面,所以我国政府大力推广蓄能的使用。
河北省政府对冰蓄冷空调也非常重视和支持.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业主采用冰蓄冷技术,比如给予业主造价30%的补贴,进一步拉大峰谷电价,降低冰蓄冷用户在低谷时段的用电价格等。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是御盛隆堂药业项目,建于藁城,尖峰负荷为3657.93kw。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使用情况,本项目选用一台制冷量为1122kw的制冷机作为基载主机直接供冷,另外再选一台空调工况制冷量为1871kw,制冰工况制冷量为1213kw的双工况制冷机利用夜间便宜的低谷电制冰,另外根据经过与甲方的技术交流,夜间负荷选为尖峰负荷的30%。
三.蓄冰制冷系统设计简介1.冰储冷空调系统特点冰储冷空调代表着当今世界中央空调的先进水平,预示着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有如下优点:a. 均衡电力负荷,加强电网负荷侧的管理( Demand Side Management ) , 达到“移峰填谷”的目的。
由于转移了制冷机组用电时间,起到转移电力高峰期用电负荷的作用。
制冷机组在夜间电力低谷时段运行,储存冷量,白天用电高峰时段,用储存的冷量来供应全部或部分空调负荷,少开或不开制冷机。
对城市电网具有明显的“移峰填谷”的作用,社会效益显著。
b. 由于电力部门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所以冰蓄冷系统合理利用谷段低价电力,与常规系统相比,运行费用大大降低,经济效益显著。
且分时电价差值愈大,得益愈多。
c.由于冰蓄冷系统具有储存冷量的能力,故制冷机组无需按照峰值负荷进行选型,制冷主机容量和装设功率大大小于常规系统。
一般可减少 30 %~ 50 %。
电力高压侧和低压侧设施容量减少,降低电力建设费用。
d 使用灵活,部分车间使用的较小负荷可由主机+融冰提供,制冷主机始终处于满负荷运行,节能效果明显。
e.由于蓄冰可以提供1-2度的低温冷水,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通过板式换热器提供低于4度的任意温度冷水,除湿效果明显。
f.具有应急功能,提高空调系统的可靠性。
g.制冷速度快,只需15-20分钟即可达到所需温度,常规系统约需1小时。
h.空调系统智能化程度高,可以实现系统的全自动运行,而且具备与车间的BAS 接口,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空调系统。
2.系统设计原则2.1经济蓄冰系统设计须综合考虑影响初期投资及运行成本的各种因素,详尽研究系统的电力费用、峰谷电价结构及设备初期投资等因素,以期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在降低初期投资的同时节约更多的运行成本,转移更多的高峰用电量。
2.2高效节能进行蓄冰系统设计时,须依据设计负荷的需求确定系统选型,尽可能地减少各种设备的装机容量,改善主机工作条件,提高主机效率,充分利用蓄冰装置的优势,尽量减少系统的能耗。
2.3完整可靠评价蓄冰系统品质的最重要依据是系统的整体效能及运行稳定性。
进行系统设计时,须结合蓄冰系统的运行特点,优选各种设备,符合系统整体运行要求,同时各种配套设备也要求能经受长期稳定工作的考验,减少对系统的维护,满足寿命要求。
3.蓄冰模式选择3.1全量蓄冰模式主机在电力低谷期全负荷运行,制得系统全天所需要的全部冷量。
在白天电力高峰期,所有主机停运,所需冷负荷全部由融冰来满足。
优点:a.最大限度的转移了电力高峰期的用电量,白天系统的用电容量小。
b.白天全天通过融冰供冷,运行成本低。
缺点:a.系统的蓄冰容量、制冷主机及及相应设备容量较大。
b.系统的占地面积较大。
c.系统的初期投资较高。
3.2负荷均衡的分量蓄冰模式主机在电力低谷期全负荷运行,制得系统全天所需要的部分冷量;主机在设计日以满负荷运行,不足部分由融冰补充。
优点:a.系统的蓄冰容量、制冷主机及相应设备容量较小。
b.系统的占地面积较小。
c.初期投资最小,回收周期短。
缺点:a.仅转移了电力高峰期的部分用电量,白天系统还需较大的配电容量。
b.运行费用较全量蓄冰高。
4.本系统概述4.1本工程采用负荷均衡的分量蓄冰模式,合理配置主机容量和蓄冰容量,使系统技术经济最优。
4.2 系统设备选用成熟、可靠、性能好的进口或合资产品,所选设备全部在冰蓄冷系统中经过多年的检验。
4.3 系统形式采用在主机上游冰槽下游的串联系统,我公司有数十项工程应用经验。
4.4 本系统采用高质量高性能的设备和先进的系统,能确保系统稳定和经济。
4.5 在以上基础上再配备功能强大的控制系统,系统能充分适应负荷的波动,保证空调效果,并尽可能降低运行成本。
四.系统流程设计说明1.系统流程概况蓄冰系统按主机上游、冰槽下游串联循环回路设计,系统选1台1122kw的机组提供负荷,1台双工况主机白天制冷、夜间制冰。
蓄冰系统(双工况主机和蓄冰装置)的冷量通过2组板式换热器和冷冻水进行热交换,得到4-7℃的冷冻水,供给各个车间及综合楼冷冻水系统。
2.系统流程说明系统按主机上游冰槽下游的串联循环回路设计,其中乙二醇系统的供回水温差为7℃(供4℃回11℃),冷冻水系统的供回水温差为5℃(一次冷冻水供7℃回12℃)。
3.系统的运行工况在此循环回路中,1台双工况主机与蓄冰装置、1台板式换热器、乙二醇泵及相应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等设备组成冷源系统,整个系统可按以下5种工作模式进行:a.基载供冷同时双工况主机制冰模式b.基载机组、双工况主机与融冰联合供冷模式c.融冰单独供冷模式d.基载机组单独供冷模式e.基载机组与融冰联合供冷模式五. 蓄冰系统运行模式及策略本工程的冰储冷系统按主机优先模式设计,在空调的大部分使用时间内结合石家庄市的电价政策按优化控制或全融冰供冷模式运行。
运行原则:低谷电开足主机制冰,高峰电尽量少开主机,尽可能减少主机的启停次数,主机开启时尽可能在高负荷率下运行,提高系统效率。
1.设计日结合空调逐时冷负荷分布图及石家庄市的电价政策,空调设计日冰蓄冷空调运行方式下图所示,具体按以下工作模式运行:运行策略:1) 基载机组供冷同时双工况主机制冰模式(22:00—6:00)这期间为电力低谷时段,夜间负荷由基载机组提供,双工况主机全力制冰,制得的冰量储存在蓄冰装置中。
2)基载机组、双工况主机及冰槽联合供冷模式(10:00—18:00)这期间根据负荷情况,基载机组全部满负荷运行,、双工况主机部分负荷运行,不足负荷由融冰补充。
3)基载机组及冰槽联合供冷模式(08:00—10:00;18:00—21: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KW图2 大楼设计日储冰空调运行策略这期间根据负荷情况,基载机组机组满负荷运行,不足负荷由融冰补充。
2.非设计日在天气发生变化,当日负荷较小时,系统将依据实际的冷负荷需求,通过控制系统调节运行模式,在每一时段内自动调整蓄冰装置融冰供冷及主机供冷的相对应比例,以实现分量蓄冰模式逐步向全量蓄冰模式的运行转化,按照蓄冰装置优先供冷的原则,最大限度地限制主机在电力高峰期间的运行,节省运行费用。
非设计日蓄冰空调系统运行模式如下图所示:1)75%负荷日运行模式图运行策略:1) 基载机组供冷同时双工况主机制冰模式(22:00—6:00)这期间为电力低谷时段,夜间负荷由基载机组提供,双工况主机全力制冰,制得的冰量储存在蓄冰装置中。
2)基载机组及冰槽联合供冷模式(8:00—11:00 16:00—21:00)这期间因电费属于高峰电,根据负荷情况,基载机组全部满负荷运行,不足负荷由融冰补充。
双工况主机不需要开启。
3)基载机组单独供冷模式(6:00—8:00,11:00—16:00;21:00—22:00)这期间因电费属于平价电,根据负荷情况,基载机组单独供冷,双工况主机关闭。
2)50%负荷日运行模式图运行策略:夜间同75%负荷,白天双工况主机完全不用开启,运行费用比75%负荷时更加节省。
3)25%负荷日运行模式图运行策略:1) 基载机组供冷同时双工况主机制冰模式(22:00—6:00)这期间为电力低谷时段,夜间负荷由基载机组提供,双工况主机全力制冰,制得的冰量储存在蓄冰装置中。
2)白天运行模式(06:00—22:00)这期间,双工况主机关闭,基载主机只需要开启两个小时,其余时间的所有负荷均由融冰提供。
六、冰蓄冷系统投资估算及运行费用分析2、常规空调系统投资估算3、冰蓄冷系统运行费用分析1)100%负荷日运行费用冰蓄冷系统夏季150天的运行费用为:(8548.2×15+6504.91×35+4494.12×60+2204.14×40)/10000 =71.4(万元)常规空调系统夏季150天的运行费用为:8720.71×150×0.75/10000 =98.11(万元)6说明:本方案的运行费用计算中,主机的耗电功率是按标准工况计算的。
实际运行中,在较低的冷却水温度下,主机的耗电功率要相应减小,因此,实际运行费用也会比以上计算值要低。
七、冰储冷中央空调系统自控简介自动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公司S7--300可编程控制器(PLC),对所有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人机界面采用西门子TP27 10.4”彩色中文触摸屏,对所有空调机房设备进行控制和系统参数设置、图表显示、报警提示等。
上位机(可选)采用IBM--PC,通过Wincc视窗控制中心,对系统进行管理、控制、报表打印、实现远程操控;所有传感、检测、执行元件都采用名牌产品(见控制系统设备明细表),确保系统控制稳定、可靠、操作界面友好,实现智能化控制。
PLC是工业用控制器,可靠性比DDC更高一级,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和使用灵活性。
优化控制根据室外温度,天气走势,历史记录,自动选择主机优先或融冰优先。
无人值守系统可脱离上位机工作,根据时间表,自动进行制冰和控制系统运行、工况转换,对系统故障进行自动诊断,并向远方报警。
触摸屏显示系统运行状态、流程、各节点参数、运行记录、报警记录等。
节假日设定空调系统根据时间表,自动运行,节假日和工作时间表容易设置,例如周日---周四,完全储冰;周一---周五上午8:00供冷,下午21:00停止供冷。
特殊日期设定工作或停止。
控制系统按每天预先编排之时间顺序来控制制冷主机的启停及监视各设备之工作状况,主要功能如下:---控制制冷主机启停---制冷主机故障报警---控制乙二醇泵启停---乙二醇泵故障报警---控制冷却水泵启停---冷却水泵故障报警---冷却水供水温度监测---乙二醇供/回水温度监测---储冰槽进出口温度监测---末端乙二醇流量---室外温湿度监测---空调冷负荷---各时段用电量及峰谷电量---各种数据统计表格、曲线---存冰量记录显示---可实行无人值守运行---各时段用电量及电费自动记录系统可在监控计算机上操作,系统状态由计算机显示,各系统数据可用打印机保存;监控计算机脱机状况下,系统可由控制柜操作面板手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