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总说明

合集下载

结构设计总说明

结构设计总说明

人民大会堂
核电站
乙类
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需尽快恢复的建筑物(如电 力调度建筑物、通信枢纽工程、医院等);
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的建筑物(如学校的教 学用房、宿舍、食堂等)。
丁类 丙类
医院
学校
次要建筑,震后破坏不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损失的建筑 (如临时性建筑物等)。
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如量大面广的一般工业 与民用建筑物)。
对原有工程影响较大的新建建筑物(如和原有建筑物相距较近、地基 开挖深度较深的新建建筑物) 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 位于复杂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区的二层及二层以上地下室的基坑工程 开挖深度大于15m的基坑工程 周边环境条件复杂、环境保护要求高的基坑工程
乙级
除甲级、丙级以外的工业和民用建筑 除甲级、丙级以外的基坑工程
五、混凝土构件的环境类别和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9.1 混凝土构件的环境类别和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序 号
构件名称及范围
环境类别
保护层最小厚 度(mm)
1 基础底板 底部、顶部
二b
40
2 基础梁
底部、顶部、侧面 二b
40
室内正常环境

3 框架柱
室外、潮湿环境
二a
25 30
室内正常环境

4梁
25
室外、潮湿环境
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的框架结构建筑抗震等级
1、结构施工图由 、 、 和 组成
2、结构平法施工图一般包括 、 、 、 和 楼梯平法施工图。
3、政府有关部门对工程的审查批复文件有发
改委的
、土地管理部门的建设用
地 、规划部门的建设用地
等。
4、建筑分类等级主要包括建筑结构 等级、 地基基础 等级、建筑 类别、框架 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说明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说明

混凝土构造设计总说明1.总则1.1本工程按国家现行有效的设计规、规程及标准进展设计,施工单位除应遵守本说明及各设计图纸详图外,尚应执行现行国家施工规、规程和工程所在地区主管部门公布的有关规程及规定,并应在设计图纸通过施工图审查,取得施工许可证前方可施工,不得违规违章施工,确保各阶段施工平安。

1.2本工程位于省市高明区,本工程所建的为多层住宅和多层商业,本工程使用的测量高程为黄海高程;±0.000为室地面标高,相当高程标高12.50米。

1.3尺寸单位除注明外,以毫米〔mm〕为单位,平面角以度〔º〕分〔’〕秒〔〞〕表示,标高以米〔m〕为单位。

2.建筑构造平安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2.1本工程为异形柱构造。

2.2本工程建筑构造的平安等级为二级,构造设计基准期为50年,构造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地基根底设计等级为乙级。

3.设计依据3.1采用国家现行有效的设计规、规程、统一标准、标准图集、工程建立标准强制性条文及"住房与城乡建立部有关公告"作为不能违反的法规,同时考虑工程所在地区实际情况采用地区性规。

3.2本工程构造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规程:〔1〕国标局部建筑构造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建筑构造荷载规 GB50009-2012混凝土构造设计规 GB50010-2010〔2015年版〕砌体构造设计规 GB50003-201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 GB50011-2010〔2016年版〕混凝土构造耐久性设计规 GB/T50476-2008建筑地基根底设计规 GB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 JGJ94-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 GB50016-2014〔2〕省标准局部建筑地基根底设计规 DBJ15-31-200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 DBJ15-38-2015非承重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工程技术规程 DBJ/T15-18-97静压预制混凝土桩根底技术规程 DBJ/T15-94-20133.3本工程构造设计采用的计算程序及辅助计算软件名称/软件版本号/编制单位分别为GSSAP;17.0;省设计建筑研究院。

结构设计总说明.

结构设计总说明.

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C20~C25 30 30
C20~C25 30 30
不应小于表中相应数值减10mm,且不应小于10mm悬臂板上部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层,除另行说明外,应按现行国家规范和规定执行.
用墙中的门、窗洞及设备预留孔洞洞顶需设过梁.过梁除 埋 筋过 ,梁 待钢 施工过梁钢筋时,将过梁底筋及架立筋与之焊接,当洞顶 成整体,梁 宽同墙厚,过梁两端各伸入支座砌体内的长度≥墙厚≥250.
7.3 砌体墙的下列部位,采用Cb20混凝土灌实孔洞. 7.3.1梁支承处(无构造柱时),灌实宽度600mm,高度600mm. 7.3.2纵横墙交接处,距墙中心线每边不小于300mm范围内的孔洞
Ⅱ E4303
E5003
E5016 E5015
E4303
Ⅲ E5003
E5303
E6016 E6015
_____
3.2.4 施工时任何钢筋的替换,均应经设计单位同意方可进行.
3.3 砌体
3.3.1
墙体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各层砌体强度等级见表3.3.1
表3.3.1砌体强度等级
层次
2
2及以上部分
项目 强度等级
3.1.2
标高
基础顶面~16.470
部位层次
各层梁,板
强度等级
C25
备注
基础及基础梁混凝土祥基础施工说明
过梁,压顶梁,栏板等,除结构施工图中特别注明者外均采用C20.
3.1.3 基础及基础梁混凝土详基础施工说明.
3.1.4 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结构设计总说明

结构设计总说明

3.1.2
标高
基础顶面~16.470
部位层次
各层梁,板
强度等级
C25
备注
基础及基础梁混凝土祥基础施工说明
过梁,压顶梁,栏板等,除结构施工图中特别注明者外均采用C20.
3.1.3 基础及基础梁混凝土详基础施工说明.
3.1.4 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环境类别
最大水灰 比
最低混凝土 强度等级
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梁类
件不应大于50%.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设置两个箍筋. 接接头应相互错开,接头连接区段内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凡 的连接接头均属于一连接区段.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钢筋连接接头面积百分率≤50%,受力 弧搭接焊和闪光对焊.接卸连接的接头性能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
六、楼、屋面梁
6.1 当梁跨度≥4000时,施工时梁底模要起拱,起拱高度为跨 6.2 梁配筋图中未注明标高者同该梁所在层结构标高.
6.3 未标注定位尺寸的梁,均按轴线对中设置或和柱边平齐
七、砌体工程
7.1 后砌的非承重隔墙和填充墙应沿墙高每600mm配置2Φ6钢筋 或锚入构
造柱内≥200,如图7.1所示
7.3.3门窗洞口两侧各一个洞口,窗台处一皮砖各个洞口.
7.3.4每层第一皮砖及顶部一皮砖各个洞口,拉结钢筋处上下皮 7.4顶层及底层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遇门洞口时
八、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及圈梁
8.1 构造柱的位置见各层结构平面图;构造柱沿房屋全高对正 构造柱竖 筋上端伸至顶层圈梁顶,并弯折90°.弯折后的水平不小于200m 8.2 本工程各层的所有承重墙体均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封闭圈梁 用时在梁底 另加1Φ12纵筋(长度为洞口净宽加两倍墙厚)

结构设计总说明(带图完整版)

结构设计总说明(带图完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说明1.工程概况1.1 本工程位于xx市xxxxx,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由多栋商铺组成;主要功能层数高度(m) 结构型式基础类型商铺 4 15.400 框架结构独基、管桩2.设计依据2.1 本工程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2 自然条件:基本风压:0.35kN/m 2(50年重现期);基本雪压:0.45kN/m 2;抗震设防参数:本工程最大地震影响系数αmax=0.04(第一设防水准);场地特征周期Tg=0.35秒;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地段。

本工程抗震基本烈度为6度,场地土类别为Ⅱ类。

2.3 xxx工程有限公司2014.10xxx一期-4号中心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书工程编号:2014-K532.4 本工程施工图按初步设计审查批复文件和甲方的书面要求进行设计。

2.5 本工程设计采用的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规程主要有: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200 3年局部修订)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补充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178-2009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T50330-201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涉及规范版本更新及修订的应按现行规范执行)2.6 桩基静载荷试验报告和地基载荷板试验报告(本工程需有前述报告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3.图纸说明3.1 计量单位(除注明外):长度:mm;角度:度;标高:m;强度:N/mm 2。

结构设计总说明

结构设计总说明

结构设计总说明结构设计总说明一、概述1.1本工程为暨南大学旅游学院教学楼,6层,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总高21.6米,相对标高±0.000等于于绝对设计标高28.300m1.2本工程主要依据除另行注明者外,均按初步设计审批文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以下建筑工程现行设计规范: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79-2012);1.3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分类:丙类1.4本工程抗震设计的类别和等级:1.5本工程主要使用荷载(标准值,KN/m2):荷载根据《GB50009-2012》规定按功能分区选用。

基本风压:W=0.75KN/m2(50年一遇);地面粗糙度类别:C类1.6本工程设计未考虑冬季施工措施,施工单位应根据有关施工规范自定。

施工单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各项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如按施工规范对跨度较大的梁、板起拱等1.7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1.8本工程图纸中的标高单位均为m(米),尺寸单位均为mm(毫米)。

二、材料2.1混凝土2.1.1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开裂)基础垫层为C15;基础梁为C25,楼梯间梯段板为C30,基础及±0.000以下外墙混凝土抗渗等级P6,基础梁保护层:有垫层40mm2.1.2结构混凝土环境类别及耐久性要求:基础及与土壤接触部位、露天构件为二b类,卫生间等室内潮湿环境为二a类,其余为一类。

耐久性要求如下:2.2钢筋:HPB300钢筋;HRB335钢筋;HRB400钢筋;1、钢筋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框架结构设计说明

框架结构设计说明

结构设计总说明(一)一、总则:Ⅰ.主要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年版)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7-2011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7.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20088.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号:K2010-0556)Ⅱ.结构类型及安全等级:1.工程地址:2.结构类型:本工程为主体五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高度为20.050m3.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桩基础设计等级:丙级4.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Ⅲ.抗震设计:1.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5g。

2.本工程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3.本工程建筑物结构抗震等级:框架构造为二级,计算为三级。

4.本工程的抗震构造措施按8度采取,框架按抗震等级为二级进行施工。

5.本工程地基场地类别:四类,属轻微液化场地。

Ⅳ.露面、屋面主要活动部分活载标准值:1.不上人屋面: 0.050KN/m22.上人屋面: 2.00KN/m23.办公室: 2.00KN/m24.走廊、卫生间: 2.50KN/m25.门厅及楼梯前室: 3.50KN/m26.会议室: 2.00KN/m27.消防疏散楼梯: 3.5KN/m2 8.资料、档案室:2.50KN/m29.阳台、挑蓬: 2.5KN/m2特别注意:使用及施工堆料均不得超过上述荷载值;水箱间及设备房根据相关专业提供荷载设计,严禁兼做其他用途;所有楼面的后期装修荷载不得大于0.8KN/m2。

Ⅴ.自然条件:1.基本风压:0.55kN/m2,地面粗糙度:B类2.基本雪压:0.35kN/m23.本工程室内地坪±0.000相当于大沽高程7.880米二、本工程结构分析所采用的计算软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计算机铺筑设计PKPM系列软件(2010版)三、地基基础:1.场地标准冻土深度:0.6米。

结构设计总说明示意图(2个设计说明)

结构设计总说明示意图(2个设计说明)
0.51.1.1.51.59.14.1-1A1备注设(盖章处) 审 定图 工程号号 出图日期 名图 审 核 校 对 设 计 制 图 国家甲级工程设计证书编号 工程负责人 工种负责人院究研计栏州市筑建温签会暖建筑通给排水建设单位项目结构电气WENZHOU DESIGN AND RESEARCHOF ARCHITECTURAL INSTITUTE 120108-sj邮政编码Email: wzardi@3250030577-88833574联系电话地址:温州市儿路71号 结 构 设 计 总 说 明(一) 室外出入口电梯井填充墙( )卫生间隔墙 ( )内 隔 墙 ( ) (3)本工程人防等级为甲类核6,人防地下室等效静荷载标准值 (kN/m):335300HRB335(%%131)地下室顶板注:对于抗震等级一、二级的框架,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3)与砌体同步施工的构造柱、过梁、压顶梁、栏板等除图中注明外均采用C20。(2)梁柱(含剪力墙暗柱与连梁)节点钢筋过密的部位,须采用同强度的细石砼振捣密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3。注:由密闭防护门传至门框墙上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按规范规定另行计算确定。(5)地基持力层或者地下室底板下土层为淤泥、淤泥质土层,施工时应注意对淤泥和淤泥质土基槽底面的保(6)土方开挖完成后应立即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暴露,验槽合格后,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施工,对(1)在建设场区内,由于施工或其它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形成滑坡的地段,必须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防止产(4)在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在接近设计标高时必须预留一定厚度的土层使用人工挖掘。预留土层厚度视施(2)基坑施工前应做好基坑开挖与支护的施工组织设计,充分考虑到基坑开挖与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基坑外2、基础设计等级为 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 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设计总说明一、概述1.1本工程为暨南大学旅游学院教学楼,6层,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总高21.6米,相对标高±0.000等于于绝对设计标高28.300m1.2本工程主要依据除另行注明者外,均按初步设计审批文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以下建筑工程现行设计规范: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79-2012);1.3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分类:丙类1.4本工程抗震设计的类别和等级:1.5本工程主要使用荷载(标准值,KN/m2):荷载根据《GB50009-2012》规定按功能分区选用。

基本风压:W=0.75KN/m2(50年一遇);地面粗糙度类别:C类1.6本工程设计未考虑冬季施工措施,施工单位应根据有关施工规范自定。

施工单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各项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如按施工规范对跨度较大的梁、板起拱等1.7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1.8本工程图纸中的标高单位均为m(米),尺寸单位均为mm(毫米)。

二、材料2.1混凝土2.1.1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开裂)基础垫层为C15;基础梁为C25,楼梯间梯段板为C30,基础及±0.000以下外墙混凝土抗渗等级P6,基础梁保护层:有垫层40mm2.1.2结构混凝土环境类别及耐久性要求:基础及与土壤接触部位、露天构件为二b类,卫生间等室内潮湿环境为二a类,其余为一类。

耐久性要求如下:2.2钢筋:HPB300钢筋;HRB335钢筋;HRB400钢筋;1、钢筋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2、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且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应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2.3焊条:2.4吊钩、吊环应采用 HPB235级钢筋;受力预埋件的锚筋应采用HPB235级、HRB335级或 HRB400级钢筋,均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

2.5、围护结构:内外墙均采用实心粘土砖MU10,水泥砂浆M5。

三、钢筋的锚固与连接3.1HPB235、HRB335、HRB400纵向钢筋受拉的最小锚固长度 La及 LaE、最小搭接长度Ll及分别见国标图集 03G101-1第 33、34页。

3.2.结构构件钢筋连接的规定:1、施工图中未注明的钢筋接头均按受拉钢筋连接。

2、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和焊接接头的限制:3、钢筋搭接接头同一区段指:从任一接头中心起1.3Ll的长度或搭接钢筋的端部距离不大于0.3Ll的长度范围。

焊接连接接头同一区段指:从任一接头中心至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 500的区段;机械连接接头同一区段指:在任一接头中心至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的区段。

4、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焊接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和柱端箍筋加密区。

5、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箍筋,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当钢筋受拉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当钢筋受压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当受压钢筋直径d>25mm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

6、同一区段内受力钢筋的搭接接头和焊接接头面积的允许百分率:7、同一区段内钢筋机械连接接头面积的允许百分率:四、地基与基础4.1、基础施工前应进行墓探与处理,探墓资料应及时送交设计单位,以便商定处理方案。

并通知设计人员验槽。

4.2、基坑(槽)开挖时施工单位应按地址勘察资料进行放坡,无条件放坡时应进行基坑支护专项设计,基坑支护和基坑降水要充分保证土体边坡、周围建筑物及公用设施的稳定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4.3、土方开挖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地基处理,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暴露,并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施工。

基坑土方开挖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不得超挖。

基坑周边堆载,不得超荷载限制条件。

4.4、基础梁钢筋的搭接接头应互相错开,在任一接头中心至1.3L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面积不得超过总面积的50%且上部钢筋应在梁支座三分之一跨度范围内搭接,下部钢筋应在梁跨三分之一跨度范围内搭接,梁钢筋在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小于100mm.五、混凝土结构构件5.1基础1、未注明基础素混凝土垫层100厚,基础边外放100。

2、基础梁纵向钢筋、箍筋构造见国标图集04G101-3第28~30和34页。

基础底板配筋构造见下图。

5.2楼板1、双向板板底钢筋短向钢筋在长向钢筋之下,板面短向钢筋在长向钢筋之上。

其中板底筋应伸至支承中心处,且锚入支承应>10d(d 为钢筋直径),板支座负筋长度从梁墙边算起。

2、当板的高差<梁宽的1/6且<20mm时,支承处板面筋可连续布置(图5-2)。

3、各层楼、屋面在下列各处需加设附加钢筋:1)、在外墙转角处加设双层放射筋8@100(见图5-3);2)、在外围转折的阴角处加设双层斜筋(见图5-4);3)、端跨版及板跨4.2m的内跨版板角附加钢筋(见图5-5)。

4、板上开洞,其边长<300时,可不作加固,这时板中钢筋可绕过孔洞设置;当孔洞边长在300~700范围时,按图5-6板底加筋要求处理。

洞口每侧加筋面积不少于被切断钢筋之半,且上下钢筋212;当为圆孔时应在洞边上下各另加110;洞口加筋应伸过洞口La,并应尽可能延伸到附近梁、墙等支座上。

5、当板内预埋管线直径>25mm或管线交叉点,宜在其上下各铺设550级冷轧带肋4@100钢筋网片,宽度600。

如隔墙横过支座,则该处制作面筋应加密一倍(在1000范围内)。

6、外露现浇挑檐板、女儿墙或通长阳台板,每隔12米设置温度缝,缝宽20mm。

7、当板混凝土标号大于C40时,应在板面未配筋区域增设6@150双向钢筋网,以防止混凝土水化热较高产生裂缝。

5.3框架梁、次梁、柱1、除特殊注明者外框架梁、柱加密区箍筋的直径与梁、柱详图中直径相等。

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必须客服困难按图要求设置加密箍筋。

箍筋直径、肢数均同各自纵筋搭接范围外的箍筋。

2、次梁上部钢筋应在梁跨中三分之一跨度范围内连接,下部钢筋应在梁支座三分之一跨度范围内连接.3、当梁(包括框架梁)侧留有直径’150或宽X高’200X150的套管或留洞时,梁上洞口加筋按图5-7施工。

4、当住次梁相交而在主梁上未注明吊筋和加密箍,应在主梁上设置加密箍每侧不少于3个。

当两次梁相交而而未注明加密箍,应同时在两次梁上设置加密箍每侧不少于3个,加密箍直径同该梁梁箍(见图5-8)。

5、当上柱的纵向钢筋总面积大于下柱时或上柱钢筋直径大于下柱时,按《11G101-1》57、63页的图1、图2施工。

5.4后砌墙的抗震措施1、后砌隔墙与框架柱的拉结按国标图集06SG614-1第7~15页施工;施工时必须配合建施图纸按隔墙位置在柱内预留锚拉钢筋。

2、后砌隔墙长度超过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围护墙中未与柱相连接的独立窗间墙,应在窗间墙的中点处或两端设构造柱。

构造柱具体位置见平面图。

构造柱应在主体完工后施工,应先砌墙后浇柱。

未注明构造柱截面为 240x240,纵筋为 4…12、箍筋‚6@200。

3、后砌隔墙墙顶部应与梁或板拉接,见国标图集 06SG614-1第 21、22页。

4、后砌隔墙交接处无构造柱时的拉结构造见国标图集06SG614-1第 23页。

5、构造柱纵筋的锚固和搭接见国标图集 06SG614-1第 25页。

6、当采用砖砌女儿墙时,女儿墙构造见国标图集06SG614-1第 28、29页。

7、室外空调板及雨篷梁、外墙挑板梁的部分上为砌体且梁顶与挑板无高差时,应加设翻口(见图5-9)六、施工中注意事项6.1施工单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各项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在施工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结构的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

6.2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必须密切配合建施、水施、电施、设施和动施等有关图纸施工。

如:配合建施的楼梯栏杆、钢梯、吊顶、门窗安装等设置埋件或预留孔洞及柱与墙身的拉结钢筋等;电施的预埋线、防雷装置、接地与柱内纵向钢筋按图要求焊接成整体等;水施和设施图图中预埋管及预留洞等。

对于电梯机房留洞、电梯井道尺寸、井壁预埋件、留洞和检修吊钩位置等,均应由甲方与电梯供货方确认设计图纸,满足电梯安装和使用要求后方可施工。

6.3悬挑构件施工时,钢筋位置要准确,并保证有足够的锚固长度,临时支撑需待混凝土设计强度值达到100%方可拆除。

6.4对跨度不小于4m的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当设计中无具体要求时,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的相关规定起拱。

6.5施工期间堆载不得超过使用荷载,特别注意梁、板上集中堆载对结构受力和变形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