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编辑出版史期末考试试题
出版考试题及答案

出版考试题及答案考试题目: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出版行业的核心环节是:A. 编辑B. 印刷C. 发行D. 校对2. 以下哪项不是出版流程的一部分?A. 选题策划B. 版权购买C. 书号申请D. 市场调研3. 出版合同中,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条款?A. 版权期限B. 稿酬支付C. 出版数量D. 读者评价4. 出版的最终目的是:A. 赚取利润B. 传播知识C. 满足作者需求D. 满足读者需求5. 以下哪项不是出版行业的法律法规?A. 《著作权法》B. 《出版管理条例》C. 《反垄断法》D. 《出版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出版流程中的主要环节。
2. 描述出版社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时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因素。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论述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区别与联系。
2. 分析当前出版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D3. D4. B5. C二、简答题1. 出版流程中的主要环节包括:选题策划、版权购买、书号申请、编辑加工、设计排版、校对审稿、印刷装订、发行销售、版权管理等。
2. 出版社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包括:版权期限、稿酬支付方式、出版数量、版权归属、违约责任等。
三、论述题1. 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区别主要在于载体、传播方式、互动性等方面。
数字出版以电子形式存在,便于携带和传播,具有更强的互动性和可搜索性。
而传统出版以纸质形式存在,具有实体感和收藏价值。
两者的联系在于,它们都是知识传播的途径,都需要经过编辑、校对等流程,都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2. 当前出版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数字化转型压力、版权保护难度增大、市场竞争加剧等。
应对策略包括:加强版权意识,利用技术手段保护版权;积极拥抱数字化,开发电子书、有声书等新形式;加强市场调研,了解读者需求,提高出版质量;加强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等。
中国编辑出版史复习提纲(大题).doc

1、什么是古文经学?今文经学?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有什么不同?定义:西汉初年,汉代儒家经籍中有两种写本:一种是汉初学者根据前辈学者口传,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文字写定的写木,称今义经;一•种是景帝以后陆续从古旧屋壁中发现、从民间搜集到的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的写本,叫古文经。
汉代经学中研究、阐发今文经经义的学派为今文经学,研究、阐发古文经经义的学派为古文经学。
区别:1.对孔子的态度不同。
今文学派十分尊崇孔子,把孔子抬到相当高的地位,认为他是受命的素王,是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而古文经学视孔子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先师, 偏重训诂,是史学家。
2.经典顺序不同。
巾于今文家把六经当作一次创作的教材,故而将六经由浅到深依次排列;古文经学家则是按照六经产生时间的早晚来排列。
3.对五经性质的认识不同。
今文经学用阴阳五•行观点阐释经义,讲谶纬神学,搞繁琐哲学。
古文经学则认为五经是制度之书和道德训诫之书,记载了王道理想的制度,特别注重伦理等级规范。
4.在对政治问题的观点上不同。
今文经学家多体现现实,为大一统帝国及君王统治之需, 提出符合汉王朝利益的政策观点等。
古文经学派则不主张变革,与汉代的政治、现实问题联系不多。
2、宋版书有那些特点?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什么意义价值?特点:1.从版式来看。
宋代早期刻书多半是四周单栏,后逐渐演变为左右双栏或四周双栏。
版式疏朗雅洁,多止于八行款式。
版心中往往标出书名、卷次、页码及刻工姓名,有的还标出字数。
官刻木卷末一般镌刻有校勘人衔名,坊刻本则多有书耳和牌记。
2.从字体来看。
宋代刻书多仿欧、颜、柳三家,尤以颜体最为时尚;3.从用纸看。
宋刻用纸品类繁多,大致有竹纸和皮纸两类,不少地方还用麻纸印书,文理坚致有韧性。
此外,宋代刻本中还有用作废的官府公文的背而印书的,它一般用于地方官府印书。
4,从墨色刀法来看。
宋本用墨质料精良,色浓如漆,清纯匀净。
刀法认真细致,原样摹刻不加税毫省略;5.从避讳上看。
中国编辑史选择题

1.编辑二字联用,始见于( C )A、《说文解字》B、《韩非子.说林下》C、《南史.刘苞传》D、《唐大诏令集》2、《唐大诏令集》卷八十二仪凤元年676年《颁行新令制》:“然以万机事广,恐听览之或遗,四海务殷,虑编辑之多缺”,其中编辑的意思的( C )A、编辑工作 B 按顺序排列C资料的收集、整理 D 史官的编编纂活动3、出版一词在中国始用于什么时代?( D )A 4世纪B 8世纪C 12世纪D 19世纪4、出版活动在中国产生于什么时代?( A )A、春秋时期B、唐朝C、两宋D、晚清5、中国现有的地方志有( A )种A 8500种B 7500种C 6500种D 9500种6、《永乐大典》现存本为原书比例的(B )A 14%B 4%C 24%D 34%7、我国的雕版印刷术产生于( C )A 宋代B 明代C 唐代D 汉朝8、汉字产生于大约距今( B )年A 4500年B 5000年C 3000年D 8000年9、最早的文献产生于距今约( A )年。
A 4500年B 5000年C 4000年D 6000年10、一篇卜辞的内容由四个部分构成,经常被省略的部分是( D )A 序辞B 命辞C 占辞D 验辞11、以下哪个时期,诸子大多在生前即将其作品以篇为单位进行编辑传播,待去世后再由其弟子将单行的篇什编辑成书( C )A 东周时期B 春秋初期C 战国中后期D 战国初期12、《吕氏春秋》的编辑特点有?答:有明确,务实的编辑意图,兼收并蓄,集众家之长,有所取舍,形成了新的思想体系,编排有序,体系严谨,结构完整。
13、以下哪部著作首次使用二级排目法编排?(D )A《墨子》 B 《孟子》 C 《仓颉篇》 D 《吕氏春秋》14、战国时期的“三尺律令”一般长度是( B )A 44厘米B 55厘米C 33厘米D 22厘米15、版牍一般不用于书籍,而用于( C )A 习字B 收藏C 公私文书,信件D 印章16、现存的最大的帛书实物是什么时期的遗物?( C )A 春秋时期B 战国初期C 战国中晚期D 秦朝17、书同文统一天下的文字,被称为秦篆,也称为( B )A 大篆B 小篆C 隶书D 刻符18、西汉取消挟书令的皇帝是( A )A 汉惠帝B 汉景帝C 汉高祖D 汉文帝19、汉章帝曾亲临白虎观主持( D )A 百家学说讲谈B 黄老学说讲谈C 熹平石经讲谈D 古今文两派辩论20、汉初,由萧何主持修建的图书典藏编纂机构有石渠阁、天禄阁和( D )A、兰台B、东观C秘书监D、麒麟阁21、东汉政府创建了我国封建中央政府中第一个主持图书校著的专门机构是( A )A 秘书监B 秘书省C 兰台D 东观22、据文献记载,后苍曾在曲台校书,并随手著记,最后汇成一部( D )A 《君臣篇》B 《山高》C 《曲台记》D《后氏曲台记》23、刘向、刘歆的整理藏书活动的第三个步骤是(A)A 杀青定稿,缮写上素B 广辑众本,编写篇章C 校雠全文D 撰写叙述24、汉朝的儒家学说分为今文经和古文经两在派别,总的来说,( A )学者较为保守,一味遵循“师法”,缺乏创见。
编辑出版学导论_浙江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编辑出版学导论_浙江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我国最早的编辑活动是()答案:B. 孔子编六经2.借助于传播载体,将文字、图形、影像等信息复制并公开向工作传播的过程与活动,就是出版。
出版的流程分为()三阶段。
答案:A. 编辑、复制、发行3.宋代时,()发明了闻名遐迩活字印刷术。
答案:D. 毕昇4.1988年,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出了新时期出版改革的第一个文件——《关于当前出版社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逐步推行()。
答案:A. 社长负责制5.在1983年《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中就明确了出版物具有()的两重性A. 精神产品和商品6.以出版内容的性质和受众对象为标准划分出版的三大领域是:大众出版、()、专业出版。
答案:B. 教育出版7.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出版法律法规(D)D. 《数字千年版权法》8.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新闻出版管理职责划入()。
答案:C. 中宣部9.在我国,出版机构的成立需要依据2011年3月19日正式公布实施的()。
答案:A. 《出版管理条例》10.下列哪项技术目前被用于数字版权保护()。
答案:D. 区块链技术11.版权贸易是指文学、艺术和科技作品的版权所有人,和()之间,签订版权许可或是转让合同,由此产生商业利益的经济活动。
简单来说,就是版权的买卖活动。
答案:C. 版权使用人12.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等方面的内容,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会产生较大影响的选题,实行()制度,出版单位必须向新闻出版总署专题申报备案,经新闻出版总署同意后才能出版。
答案:A. 重大选题备案13.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出版的出版流程发生的变化可以被概括为三点,分别是内容收集趋向多元、文本内容处于运动中以及销售与发行以()为中心。
答案:C. 用户14.与传统出版的由出版社、印刷厂和发行商各司其职的“编—印—发”流程不同,数字出版的流程可以被概括为“内容创作—出版发行—()—消费阅读”,答案:B. 传播分享15.出版物的()决定了出版物作为特殊商品的价值的高低优劣,因此从选题审定到内容编校的全过程是出版策划环节中最关键的部分。
2020年编辑出版史真题精选

2020年编辑出版史真题精选[填空题]1编辑参考答案:使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从事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及其他文献资料等项工作,使之传播于社会公众者。
[填空题]2为什么说殷商、西周时期的史官是早期编辑活动的开创者和推动者。
参考答案:从商周时期史官的职守来看:1.商朝史官负有记录先公先王世系和商王行事、言论及国家大事的职责;2.史官典藏朝廷的文献档案;3.周初外史有“掌达书名于四方”之责。
从史官文化的特点来看:1.学在王宫,贫民百姓没有文化;2.职在史官,史官之外的官吏无权记录;3.记载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国家大事的方方面面;4.史官记录的目的是档案保存和向执政者提供国情咨询。
殷商时期史官的活动完成了我国早期图书文献的积累、编次和纂集,形成了我国早期编辑活动中最早的编辑体式——编年体,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的职责已涉及传播和出版问题。
(这一段是早期编辑出版活动的意义)综上所述,商周时期的史官是我国早期编辑活动的开创者和推动者。
[填空题]3出版参考答案: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著作制成各种形式的出版物,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我国最早使用“出版”一词的人:清代末年思想家黄遵宪。
[填空题]4中国编辑出版史的学科体系参考答案:中国编辑出版史以我国历史上的编辑出版活动为研究对象,是研究编辑和出版事业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填空题]5刘向等人编校图书分哪几个步骤?给后人留下什么经验?为什么说刘向父子是我国编辑出版工作的奠基人?参考答案:步骤:第一,广集众本,编定篇章;第二,校雠全文,厘正文字;第三,杀青定稿,缮写上素;第四,撰写叙录。
经验:他们主持编辑整理了西汉一代的国家藏书,对整理好的图书进行了比较科学的分类和著录,又相继编撰了综合性国家藏书目录:《别录》和《七略》。
他们的工作是对先秦以及西汉典籍存佚和学术发展情况的系统总结,是继孔子删定六经之后,第一次大规模全面地整理文化遗产的活动。
中国编辑出版史期末考试试题

2012 —2013 学 年 第 二学 期 期 末 考 试 试题(卷) 院系:_________________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密 封 线 密 封 线 以 内 不 准 作 任 何 标 记 密 封 线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印刷史》被美国印刷史专家钱存训称作“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其作者是 ( ) A.张秀民 B. 孙毓修 C.叶昌炽 D.叶德辉 2.中国图书命运有“五厄”之说。
下边哪个不属于此说?( ) A.秦始皇焚书 B.江都焚书 C.董卓移都 D.赤眉入关 3.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是 ( ) A.《史记》 B.《汉书》 C.《尚书》 D.《资治通鉴》 4.创立“定本”制度的王朝是 ( ) A.唐朝 B.汉朝 C.元朝 D.宋朝 5.根据解放前后我国的几次考古发现看,植物纤维纸的发明应该在( ) A.西周 B.战国 C.西汉 D.东汉 6.“入潢”是用植物的汁染纸以防虫蛀,这种植物是( ) A.黄芪 B.黄檗 C.黄柏 D.黄杨 7.中国第一部类书是( ) A.《永乐大典》 B.《皇览》 C.《初学记》 D.《古今图书集成》 8.明代的内府刻书全由司礼监负责,其所刻书称作( ) A.监本 B.经厂本 C.藩刻本 D.巾箱本 9.《黑奴吁天录》的作者是 ( ) A.严复 B.林纾 C.俞复 D.美查 10.点石斋石印书局的创办者是( ) A.马礼逊 B.米怜 C.美查 D.李提摩太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编辑出版工作的奠基人是 。
2.我国古代的书籍制度先后是 、 和 。
3.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史料记载在 作的《 》一书4.熹平石经是经批准,由书丹的。
5.我国写本书最发展的鼎盛时期是。
6.明代的最大类书是《》,清代的最大丛书是《》。
中国编辑出版史考试重点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肁—,名词解释衿1 印刷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原稿图文进行复制的技术。
膆2 出版: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著作制成各种形式的出版物,并使之进入流通领域,以保存和传播人类知识和社会专业化活动,包括排版、印刷、装帧和发售等环节。
薄3 语录体:一种以问答之语为主要内容,采用摘自名篇的标题方式而无严格的篇章结构的图书编辑体例。
蒂4 字书:解释汉字形体为主,兼及音义的书。
薁5 槐市:汉长安市场名。
最初为官学学生进行经传书记等书籍交换的综合市场,后来被借腿用为官学的代名词。
蚄6 书肆:由民间书贩组成,以牟取利润为目的的书籍销售市场。
既卖儒家经典,又买诸子各家的书籍,经营方法灵活,敞开售书,允许自由阅览,招买读者,有利于贫困知识分子买求知自学的需要,客观上还存在着当时还未存在的公共图书馆的作用。
袃7 佣书:中国古代受人雇佣以抄书为业的人。
聿8 类书:根据一定意图,辑录群书中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按类别活韵目编排,主要供寻检查考的图书品种。
羈9 总集:指汇集二人以上作品编纂而成的出版物,可分为全集与选集两种。
螄10 别集:总汇一个人多篇作品的著作。
芄11 韵书:是一种按照声、韵、调三者关系来编次汉字的字书,在编纂上以分韵编排为特点,以审音辨调为目的。
螀12 图书:以记录和传播知识为目的,用文字、图画或其他符号,手写或印刷于纸或其他载体之上,并且有一定篇幅的出版物。
螆13: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述历史事件。
袄14 编年体:我国最早编历史的方法。
蒀15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相同材料聚在一起。
膈16 语录体汇编:以问答为内容,以篇为单位。
蒅二:可能是填空袄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正书(楷书)袁六分法来源于(汉)刘向刘欣《七略》。
六艺略、诸羀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
《编辑出版史》复习题及答案

《编辑出版史》复习参考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对“编辑”的界定:使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从事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稿、审定各式精神产品及其他文献资料等项工作,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公众者。
2、简策制度:简策在长达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其材料处理、形制规格、书写及工具、题记与编连等方面形成一整套制度,史称简策制度。
它是中国书籍制度的滥觞。
3、卷轴装:是指将印页按规格裱接后,使两端粘接于圆木或其他棒材轴上,卷成束的装帧方式。
卷轴装由卷、轴、褾、带、签五部分组成。
4、经折装:将一幅长卷沿着文字版面的间隔中间,一反一正的折叠起来,形成长方形的一叠,在首末两页上分别粘贴硬纸板或木板。
由于早期主要用于佛教经书的装帧,故名经折装,或称梵夹装。
5、蝴蝶装:简称蝶装,为早期册叶装帧形制。
其方法为,将印有文字的一面朝里、对折起来,再以中缝为准,将全书各页对齐,用浆糊粘附在另一裹背纸上,最后裁齐成册。
书籍打开后,版口居中,书叶朝左、右两边展开,有如蝴蝶展翅,故名蝴蝶装。
6、槐市:汉武帝设立太学后,学生规模不断扩大,至成帝时,人数已达数千之众。
众多太学生聚集一地,扩大了对书籍的需求,于是,在太学旁形成了包括买卖书籍在内的综合性贸易集市“槐市”。
槐市位于长安城东南,因其地多槐树而得名。
集市每半月一次,文士在此交流学术思想,互通有无,对当时的官方教育起了积极的作用。
更始元年(23),太学在战乱中解散,槐市随之消失。
7、别集:是指总汇一个人多篇著作的书,也称集或诗文集。
东汉以前,没有个人文集,文学著作都以单篇流传。
后来,文学作者增多,创作风格各异,后世之人为研究、欣赏某一家作品,乃将某人单篇流传别聚一起,故称别集。
8、通典:杜佑撰,凡200卷,记载上古至玄宗天宝年间典章制度的沿革,肃、代时代有关史事,附载于注内。
以“将施有政”为编纂宗旨,取材范围由经史百家博及汉魏六朝文集奏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1
2
—2013
学 年 第
二
学 期 期 末 考 试 试 题(卷)
专
业:
_
_
_
_
__
__
_
__
_
__
__
_
__
班
级
:
_
_
__
_
__
_
__
__
_
_
姓
名
:
_
_
__
_
__
_
__
__
学
号
:
_
_
_
_
_
_
__
_
__
_
__
_
线 密 封 线 以 内 不 准 作 任 何 标 记 密 封 线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国印刷史》被美国印刷史专家钱存训称作“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其作者是 ( ) A.张秀民 B. 孙毓修 C.叶昌炽 D.叶德辉 2.中国图书命运有“五厄”之说。
下边哪个不属于此说?( ) A.秦始皇焚书 B.江都焚书 C.董卓移都 D.赤眉入关 3.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是 ( ) A.《史记》 B.《汉书》 C.《尚书》 D.《资治通鉴》 4.创立“定本”制度的王朝是 ( ) A.唐朝 B.汉朝 C.元朝 D.宋朝 5.根据解放前后我国的几次考古发现看,植物纤维纸的发明应该在( ) A.西周 B.战国 C.西汉 D.东汉 6.“入潢”是用植物的汁染纸以防虫蛀,这种植物是( ) A.黄芪 B.黄檗 C.黄柏 D.黄杨
4.熹平石经是经批准,由书丹的。
5.我国写本书最发展的鼎盛时期是。
6.明代的最大类书是《》,清代的最大丛书是《》。
7.近代译书三阶段是、和。
8.同盟会的机关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的机关刊物是。
9.英商美查用特制的扁体铅活字印行<古今图书集成>,时人称这套铅活字为。
10.我国第一本中文版《共产党宣言》是由翻译的。
11.1910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部版权法 .康熙时期在苏州成立的同业集议机构是。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陶文
2、甲骨文
3、殿本
4、经折装
5、槐市
6、邹韬奋
7、牌记
8、饾版
9、创造社10、线装
四、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宋版书的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简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及其意义。
3、简述五代政府雕印九经的意义。
4、简述宋代三大刻书系统发展的特点。
5、简述明代坊刻的特点。
6、简述鲁迅的编辑生涯及编辑思想。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近代编辑出版事业的变革及意义。
(15分)
2、试论石印术取代雕版印刷的原因及意义。
(15分)
四、问答
1、答:宋版书的特征:(1)从字体上看,(2)从墨色刀法上看,(3)从用纸看,(4)从版式看,(5)从避讳
看。
宋代刻本的风格在书籍制度上给后世以深刻的影响,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2、答: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条件:(1)唐代政治经济得发展,宗教的广泛传播,对外文化交流频繁,突出的要求
供应大量的复本图书;(2)物质条件(3)技术条件。
因此,雕版印刷术在唐初发展起来了。
影响: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编辑出版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极大的促进了人类文化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光辉篇章,这项创造发明属于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3、它标志着我国书籍流通和文字传播方式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即由印刷方式代替手抄、刻石等。
为五代刻书
开辟了雕印儒家经典的先河。
印刷术由民间进入官府,从此产生了政府刻书事业即官刻。
4、官刻方面,中央机构多,但国子监最重要,内容四部皆备,质量可靠。
地方政府均有出版活动。
私刻方面,
多以善本为底本翻刻,质量高。
坊刻方面,以建安余氏和临安陈氏著名,均着眼当时和下层,与作者联系密切。
5、历史悠久;分布广、刻书数量大;内容丰富,面向民间;旨在谋利;编刻售合一,发展快。
6、在日本欲编《新生》,未果。
20年代是高峰,编辑了大量刊物。
且指导他人编校书刊。
思想务实,唯美悦人,
影响深远。
五、论述题
1、答:五大变革:(1)技术方法的变革——新技术的采用;(2)书籍形式的变革——由线装到精装、平装;
(3)图书内容的变革——西学的输入;(4)图书类型的变革——新型出版物的产生;(5)出版发行方式的变革——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出版企业出现。
由于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引起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2、答;是西方印刷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首次结合。
此前铅活字主要用于西方宗教文化图书,未注意占领中
国经典这块阵地;它能保持汉字书法的艺术美,印刷清晰,而雕版的字体呆板,容易模糊;石印技术简单,容易掌握;所需资金不多,容易普及;能随意缩小篇幅而不影响质量;价格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