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期末考试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试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B)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D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2.19世纪五、六十年代,俄国与清政府签订的强占中国东北、西北14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有(ACD)A《中俄瑗珲条约》B《中俄尼布楚条约》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3.中国早期工人阶级产生于(ABCD)A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开办的企业B洋务派官僚开办的军工企业C洋务派官僚开办的民用企业D本国民族资本企业4.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历史经验主要有(ABC)。
A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B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C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D釆取暴力革命的手段5.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整风运动中反对的错误倾向是(ACD)。
A主观主义B自由主义C宗派主义D官僚主义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包括(BCD)。
A公私合营B加工订货C统购包销D经销代销7.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点有(ABCD)。
A革命性最强B组织纪.律性强C集中、团结D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8.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构成人民民主专政主要联盟的阶级是(AC)。
A工人阶级B城市小资产阶级C农民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9.抗日战争以前的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无不以中国失败、被迫接受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其根本原因在于(AC)。
A社会制度腐败B民族意识没有觉醒C经济技术落后D武器装备落后10.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需要的前提是(BC)。
A思想上的启蒙运动B少数人积累大量货币财富C大批劳动者成为自由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D世界市场的广泛开拓二、单选题1.太平天国后期,洪仁轩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C)。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资政新篇》D《盛世危言》2.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C)A长沙战役B北伐受挫C天京事变D安庆失守3.在1911年爆发的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D)。
最新近现代史期末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ACH

最新近现代史期末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解放战争时期成立的民主党派有()A.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B.中国民主同盟C.中国致公党D.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正确答案:AD2.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后,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发动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先后开辟的根据地是()A. 晋察冀B.晋西北C. 晋冀豫D.山东和大青山正确答案:ABCD3.1939年7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的三大口号是()A.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B.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C.发展进步势力D.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正确答案:ABD4.中共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的内容是()A.独立自主B.发展进步势力C.争取中间势力D.孤立顽固势力正确答案:BCD5.抗战开始后,各类学校纷纷南迁,组建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学校是()A.北京大学B.河北大学C.清华大学D.南开大学正确答案:ACD6.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B.反腐败以整顿工作作风C.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D.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正确答案:ACD7.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对的国际形势是()A.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B.社会主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力量有了新的发展C.世界反动势力已经难以集中起来干涉中国革命D.第二条战线的形成正确答案:BC8.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的反共方针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支持。
美国在中国的短期目标是()A.让蒋介石政府成为它在亚洲的主要支持者B.“遏制苏联”C.维护美国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D.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正确答案:ABC9.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的时间是()A.1945年8月14日B.1945年8月20日C.1945年8月23日D.1945年8月28日正确答案:ABC10.为做好进行自卫战争准备,解放区进行的三件中心工作是()A.练兵B.减租C.生产D.学习正确答案:ABC11.我国逐步废除干部领导职务实际上存在的终身制,推进干部队伍的()A.革命化B.年轻化C.知识化D.专业化正确答案:ABCD12.国民党处在全民的包围之中的根据是()A.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B.抗日战争胜利C.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D.第二条战线的形成正确答案:ACD13.1937年8月,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的师是()A.115师B.120师C.125师D.129师正确答案:ABD14.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A.民族资产阶级B.城市小资产阶级C.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D.其他爱国民主分子正确答案:ABCD1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C.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D.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正确答案:ABC16.新中国成立初期,也面临着许多严重的困难和一些紧迫的问题。
中国近代史期末复习题及解答

中国近代史期末复习题及解答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总复习单项选择题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中美民族矛盾B中日民族矛盾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D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2.《双十协定》的签订,中共取得的战略优势是( )A获得了自卫战争的准备时间B解放区获得了合法地位C赢得了民主党派的支持D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地位3.重庆谈判的焦点问题是( )A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B要不要和平建国的问题C实行宪政、结束训政的问题D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的问题4. 解放战争时期,最早与蒋介石集团决裂的民主党派是A中国民主同盟B民主建国会C中国民主促进会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5.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在于A影响战略决战主攻方向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C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D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6. 对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反蒋斗争第二条战线的准确表述是A国统区的学生运动B国统区的工农运动C国统区的地下斗争D国统区的民主运动7.蒋介石被迫下台后,代总统李宗仁的实际政治态度是( )A希望结束内战,实现和平B接受中共八项条件,进行和谈C与中共和谈,划江而治D顽固不化,准备卷土重来8.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 )A如何夺取全国革命胜利B如何解决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的问题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D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9.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地点是( )A北平B延安C西柏坡D上海10.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 )A撕毁《双十协定》B进攻中原解放区C进攻上党地区D撕毁停战协定11.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孟良崮战役开始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开始D渡江战役开始12. 率领北平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将领是( )A张治中B蔡廷锴C杜聿明D傅作义13.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针对的是( )A打垮国民党的历次反革命军事围剿B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等反共浪潮C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D内战初期国民党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占有明显优势1.东方会议后,日本制造了臭名昭著的(),提出了对外扩张的总体战略。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问题及答案

第一章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答: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正如毛泽东所说“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
因为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教训是:建立完善可行的社会制度,并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防止制度和执政群体的腐败。
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包括作战能力在内的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稳步提高。
第二章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答: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这次起义历史14年,转战18省,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在太平天国影响下,各地各种人们反清斗争风起云涌,这些斗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
《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
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有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
尤其是党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时,他们毫不犹豫地汇入英、法军队展开英勇的斗争,给了外国侵略势力应有的教训。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一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综述1.为什么说鸦片战役是我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役是我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榜首,战役后我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底子性改变,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当一面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我国的展开方向产生改变,战前我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准则现已迂腐,在缓慢地向本钱主义社会展开,如果没有外来实力干扰,我国终究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产生资产阶层革新成为本钱主义国家;而鸦片战役后我国的民族本钱主义不或许取得正常展开,我国也就不或许展开为老练的本钱主义社会,而终究挑选了社会主义路途。
第三,社会首要对立产生改变,战前我国的首要对立是农人阶层与封建地主阶层的对立,而战后首要对立则包括农人阶层和地主阶层的对立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犯者的对立,也便是社会首要对立复杂化。
第四是革新使命产生改变,原先的革新使命是对立本国封建实力,战后则增加了对立外国殖民侵犯的使命,革新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人战役转为旧民族主义革新。
2.怎样知道近代我国的首要对立、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我国的首要对立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对立;封建主义和公民大众的对立是近代我国的首要对立。
我国近代社会的两对首要对立是互相交错在一同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对立,是最首要的对立。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我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我国在外国本钱主义实力的侵犯及其与我国封建主义实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渐形成的一种从属于本钱主义世界系统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役前的我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役今后,跟着外国本钱-帝国主义的侵犯,我国社会性质产生了底子性改变:独立的我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的我国;封建的我国逐渐变成半封建的我国。
(3)基本特征榜首,本钱——帝国主义侵犯实力不光逐渐操作了我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渐操控了我国的政治,日益成为分配我国的决定性力气。
第二,我国的封建实力日益衰落并同外国侵犯实力相勾通,成为本钱——帝国主义压榨、奴役我国公民的社会基础和操控支柱。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答案一、单选题1.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是()A. 慈禧太后B. 洪秀全C. 李鸿章D. 孙中山答案:C. 李鸿章2.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实行“洋务”改革的是()A. 清朝B. 明朝C. 元朝D. 宋朝答案:A. 清朝3.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实行“新政”改革的是()A. 清朝B. 明朝C. 元朝D. 宋朝答案:A. 清朝4.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实行“新文化”运动的是()A. 清朝B. 明朝C. 元朝D. 宋朝答案:B. 明朝5.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实行“五四”运动的是()A. 清朝B. 明朝C. 元朝D. 宋朝答案:A. 清朝二、多选题1.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A. 引进外国技术B. 开放外国贸易C. 改革军事制度D. 改革行政制度答案:A. 引进外国技术 B. 开放外国贸易 C. 改革军事制度 D. 改革行政制度2. 中国近代史上,“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A. 改革传统文化B. 引进外国文化C. 推行民主主义D. 推行社会主义答案:A. 改革传统文化 B. 引进外国文化 C. 推行民主主义 D. 推行社会主义三、判断题1.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改革军事制度。
答案:错误。
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引进外国技术,开放外国贸易,改革军事制度和行政制度。
2. 中国近代史上,“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推行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
答案:错误。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改革传统文化,引进外国文化,推行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近代中国最先从西方引进的制度是()
A.传统农耕制度
B.全民民主政体
C.宪法制度
D.统一市场经济
C.宪法制度
2. 20世纪中期,封建体制、帝国主义和内战结束以后,中国处于()
A.改良派领导期
B.国民党统治期
C.解放战争期
D.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期
B.国民党统治期
3. 日本侵略我国时,抗战胜利主要得益于()
A.中苏联在战争中提供的大量帮助
B.全民战斗精神和英勇士兵的奋勇抗日
C.
调动全民族的科技力量D.“八八战役”的胜利
B.全民战斗精神和英勇士兵的奋勇抗日
4.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大规模实施改革开放,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改革
B.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C.社会主义改革和市场经
济 D.农民阶级解放运动
C.社会主义改革和市场经济
二、解答题:
1. 介绍中国近代史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语源自费孝通的《新概念》,指的是近代中国的
思想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学术和宗教流派,形成了一种多元繁荣的社会现象。
在近代中国,像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等现代思潮接踵而至,中国人民开始从传统文化形态,逐渐转向思想上的现代文化。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预示着中国近代社会思想、文化形态更为多元化、"兼容并蓄、互相补充",中国人民像百花一样繁花似锦,像百家一样共存互助共创美好未来,这是近代中国重要的历史意义。
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A. 封建社会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 社会主义社会答案:B2.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C. 国内军阀混战D. 国内经济危机答案:A3. 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和地点是?A. 1921年,上海B. 1922年,北京C. 1923年,广州D. 1924年,武汉答案:A4.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要革命根据地是?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 延安革命根据地C. 瑞金革命根据地D. 西柏坡革命根据地答案:A5.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进行了哪次重要的和平谈判?A. 重庆谈判B. 北平谈判C. 上海谈判D. 南京谈判答案:A6.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恢复国民经济B. 发展重工业C. 实现农业现代化D. 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答案:B7. 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标志是?A. 1966年“五一六通知”B. 1967年“二月逆流”C. 1968年“九大”D. 1976年“四五运动”答案:A8.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什么?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 实行人民公社化C. 实行农业集体化D. 实行土地国有化答案:A9.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 坚持改革开放答案:A10. “一国两制”构想的首次实践是?A. 香港回归B. 澳门回归C. 台湾问题D. 钓鱼岛问题答案:A1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A. 2001年B. 2002年C. 2003年D. 2004年答案:A12.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年份是?A. 2013年B. 2014年C. 2015年D. 2016年答案:A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是什么?A. 党的十九大B. 十八届三中全会C. 十八届四中全会D. 十八届五中全会答案:A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A. 中国共产党领导B. 人民当家作主C. 依法治国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A15.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C. 互利共赢D. 多边主义答案:B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什么?A. 中国共产党领导B. 人民民主专政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 一国两制答案:A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A. 马克思主义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答案:B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核心是什么?A. 宪法B. 法律C. 司法D. 法治精神答案:A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BCD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推动高质量发展B. 实现共同富裕C.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D. 扩大对外开放答案:ABC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21. 下列哪些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南昌起义D. 秋收起义答案:A22. 下列哪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A.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答题
1、近代中国是什么性质?分析主要特征?
答: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控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主不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发展很缓慢,
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的状态。
○6在资本-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尤其是
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于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2、列举中国近到时尚发生的学生运动高潮(包括时间、名称、内容、意义)。
答:○1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北京大学等北京十几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示威游行抗议签字,后来上海工人罢工声援学生运动。
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场真正的群众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与中国工人的结合,是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在中国共产党关于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北京学生举行抗日游行,后来遭到了镇压。
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高消耗的到来。
○31946年12月30日,抗暴运动,全面内战爆发后半年,未抗议驻华美军强暴北大一女学生,北平学生高喊“抗议美军暴行!”“美军退出中国!”的口号,举行游行示威。
学生运动是整个民族运动的一部分,学生运动的高涨促进了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
3、简要介绍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
答:○1国共十年对峙期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第一个土地法,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2抗日战争时期再根据地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3解放战争时期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4、简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局限性。
答: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
德。
局限性:○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
○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
○3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的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5、列举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理论贡献的主要方面。
答:○11956年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2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上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3毛泽东逐渐形成《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并发表《论十大关系》。
二、论述题。
1、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外国有过,中国不能有,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
(1)请根据这段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包括时间、领导者、具体方案等)。
(2)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答:(1)○11989年戊戌变法,由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他们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主宪,废除八股,改革和兴西学。
○2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南京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孙中山拥有统治全国和统率海、陆军之权,陆军、外交等重要部的总长和所有部的次长全由革命党人担任。
南京临时政府制定了各项措施,包括扫除封建弊端,保护人权;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革教育。
○3抗日战争胜利后,除共产党和国民党外其他民主党派主张第三条道路。
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
(2)资产阶级的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行不通,是由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
○1中国受帝国主义压迫,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2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过于软弱,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斗争,不能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3中间派在政治上没有太大的分量。
○4中国反动统治者由于自身社会基础的极其狭窄,统治残暴,同时又十分虚弱,它既不能容忍,更经受不住任何民主改革。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已经到来,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1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2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3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4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的前提。
○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2、台湾著名历史学家郭廷以在其《中国近代史纲》中说:“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创痛,虽然不能说全部来自于日本,但实际上以日本所给与的最多最巨。
”
(1)请结合材料分析19世纪末至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华史实。
(2)论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1)○1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21915日本提出了“二十一条”的要求○3 1931年九一八事变○41935年华北事变○51937年卢沟桥事变
(2)○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