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期末考试(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2009-2010年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期末考核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期末考核试题及答案

课程考核试卷考试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年学期:2008-2009学年第1学期试卷类型:A 考试用时:120分钟适用专业:20XX级各专业层次:本科(提示:答案必须依试题顺序做在答题册上,并标明大、小题号,否则不予计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是()A 第一次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中日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A 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B 洋务派开办的企业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辛亥革命后的资本主义企业3.近代中国两对主要的矛盾是()A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B 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C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D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4.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 社会制度腐败、经济技术落后B 清廷消极备战、积极求和C 文官贪污、武官惜命D 军队素质差、军事装备落后5.中国军队取得的抗战以来的第一个胜利的战役是()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孟良崮战役6.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的袭击,主要是因为()A全国大陆已基本解放B党的工作重点需要转移C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D资产阶级准备向党进攻7.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A 党的二大B 遵义会议C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 党的七大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A内地B农村C城市D沿海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始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C“文化大革命”结束D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10.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A 党的十二大B 党的十三大C 党的十四大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1.近代中国共发生了两次鸦片战争。

试卷 -含答案 (9)

试卷 -含答案 (9)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闭卷)(2009 ——2010 学年第1学期)课程号:50401730 课序号:2、3、1、0 课程名称:卫生统计学任课教师:张菊英、殷菲、朱彩蓉、李晓松成绩:适用专业年级:07护理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

本题4页,本页为第1页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

本题4页,本页为第3页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

本题 4页,本页为第4页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 教务处试题编号:附录:可能用到的公式S =∑∑∑-=-nX X X X 222)()(X X X X t S μ-===d d d t S μ-=== X X u=t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

本题 4页,本页为第5页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 教务处试题编号: ∑-=T T A 22)(χ ∑--=TT A c 22)5.0|(|χ ))()()(()(22d b c a d c b a n bc ad ++++-=χ22(||/2)()()()()cad bc n n a b c d a c b d χ--=++++ c b c b +-=22)(χ c b c b c +--=22)1|(|χ )1(22-=∑cr n n A n χ2()()()XY XX X X Y Y lb X X l --==-∑∑ b S b t 0-= XXX Y b l S S .= 22)ˆ(2.-=--=∑n SS n Y Y S X Y 剩YYXX XY l l l Y Y X X Y Y X X r =----=∑∑22)()())(( 2102--=-=n r r S r t r 24/)12)(1(5.04/)1(++-+-=n n n n n T u12/)1(5.02/)1(211+-+-=N n n N n T u ∑+-+=)1(3)()1(122N n R N N H ii。

四川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2009-2010年

四川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2009-2010年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题页,本页为第页
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A4纸打印
学号:姓名
本题页,本页为第页
教务处试题编号:
5、在过渡时期我们党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过几种社会过渡性的紧急组织实现的,即()
A、互助组B、初级社C、高级社D、人民公社E、乡镇企业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8分,共24分)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主要是西方文明。
2、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是产业工人
3、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开卷)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号:107048020课序号:课程名称:中国近代史纲要任课教师:成绩:
适用专业年级:2009级学生人数:印题份数:学号:姓名:
考试须知
四川大学学生参加由学校组织或由学校承办的各级各类考试,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和《四川大学考场规则》。有考试违纪作弊行为的,一律按照《四川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罚条例》进行处理。
——摘自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
问题
1、上述材料一何材料二分别代表了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哪两种观点?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那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六、观后感(20分)
请根据课堂教学中播放的教学片《建国大业》的历史事实,谈谈你的观后感。
四川大学各级各类考试的监考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四川大学考场规则》和《四川大学监考人员职责》。有违反学校有关规定的,严格按照《四川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2009-2010学年上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A卷答案

2009-2010学年上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A卷答案

2009-2010学年上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A卷答案一、名词解释1、“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分)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2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归宿或目标。

(2分)2、护国运动为了反对袁世凯称帝(1分),1915年12月25日,蔡锷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宣布独立,很快形成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3分)。

次年3月,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被迫取消帝制,不久忧惧而死(2分)。

3、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指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途中于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2分)。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1分),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1分),在极其危急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分)。

二、选择题三、填空题1、鸦片战争2、护法运动3、北京大学、《新青年》杂志4、五四运动5、国民党一大的召开6、八七会议7、井冈山土地法8、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9、林则徐10、2211、反对主观主义,整顿学风12、学生运动13、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四、问答题1、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企图用武装斗争和农民改革的方案改造社会。

(2分)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进行洋务运动:企图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来挽救封建统治和实现富强。

(2分)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道路实现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2分)经验教训:农民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本身的局限性引导革命走向胜利;(2分)洋务派官僚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封建政治制度,绝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2分)而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改良的道路在中国也走不通。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lh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alh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戊戌变法运动的突出历史功绩在于(C)。

A.挽救民族危亡B.推行了资本主义的政治改革C.促进思想启蒙D.极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1898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 C )。

A.李鸿章B.左宗棠C.张之洞D.刘坤一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 D )A.戊戌变法运动B.保路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4.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C)A、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5.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是(D)A资产阶级工商业者B华侨C会党D留学生为骨干的青年知识分子6.《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作者是(A)A、胡适B、陈独秀C、鲁迅D、李大钊7.俄国强迫中国签订的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C )。

A.《勘分两北界约记》B.《改订伊犁条约》C.《北京条约》D.《瑗珲条约》8.西方列强在下列哪一城市最早实行了直接的殖民统治(A)。

A.广州B.上海C.北京D.南京9.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出发点主要是( C )。

A.实现民族独立B.实现现代化C.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D.实现国家富强10.19世纪70~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中国陷入“边疆危机”的地区不包括(C)。

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地区11.第一次整风运动的主要任务是(A)A、反对主观主义B、反对宗派主义C、反对官僚主义D、反对党八12.率领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是( B )A.叶挺B.方志敏C.陈毅D.项英13.结束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央的正确领导的会议是( A )A.遵义会议B.八七会议C.中共六大D.古田会议14.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家蔡元培提倡“兼容包并”的宗旨是BA.推动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均衡发展B.鼓励各种学术观点在大学里自由发展C.打破地域界限聘任人才D.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15.袁世凯暗杀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后,孙中山发动了BA.护国运动B.“二次革命”C.护法运动D.中华革命党的起义16.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中共代表大会是( B )A.一大B.二大C.三大D.四大17.国民革命运动中,政府机构几经变化。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试题及答案(开卷闭卷选择特别适用)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试题及答案(开卷闭卷选择特别适用)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试题及答案(开卷闭卷选择特别适用)(2012-06-18 16:50:29) 标签: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答案开卷闭卷分类:学海无涯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一、单项选择题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中美民族矛盾B中日民族矛盾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D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2.《双十协定》的签订,中共取得的战略优势是( )A获得了自卫战争的准备时间B解放区获得了合法地位C赢得了民主党派的支持D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地位3.重庆谈判的焦点问题是( )A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B要不要和平建国的问题C实行宪政、结束训政的问题D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的问题4. 解放战争时期,最早与蒋介石集团决裂的民主党派是A中国民主同盟B民主建国会C中国民主促进会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5.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在于A影响战略决战主攻方向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C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D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6. 对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反蒋斗争第二条战线的准确表述是A国统区的学生运动B国统区的工农运动C国统区的地下斗争D国统区的民主运动7.蒋介石被迫下台后,代总统李宗仁的实际政治态度是( )A希望结束内战,实现和平B接受中共八项条件,进行和谈C与中共和谈,划江而治D顽固不化,准备卷土重来8.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 )A如何夺取全国革命胜利B如何解决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的问题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D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9.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地点是( )A北平B延安C西柏坡D上海10.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 )A撕毁《双十协定》B进攻中原解放区C进攻上党地区D撕毁停战协定11.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孟良崮战役开始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开始D渡江战役开始12. 率领北平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将领是( )A张治中B蔡廷锴C杜聿明D傅作义13.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针对的是( )A打垮国民党的历次反革命军事围剿B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等反共浪潮C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D内战初期国民党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占有明显优势二、多项选择题1.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A山东B中原C华东D陕北E晋冀鲁豫2. 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与重点进攻的作战原则和方法主要是( )A分兵作战化整为零的原则B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原则C运动战的作战方法D 外线作战的战略方针E游击战3.关于1949年国共北平和谈各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蒋介石以和谈作缓兵之计B李宗仁企图与共产党划长江而治C蒋介石为了退居幕后指挥D中共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E国民党为了结束战争,恢复和平4.通过重庆谈判和签订的"双十协定",中共取得的成果有( )A在全国人民面前表现了和平诚意B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C实现了中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合法地位D团结了民主力量E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5. 对1946年政协会议协议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实现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B在许多方面反映了人们的愿望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D很快被国民政府撕毁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双十协定》的内容有( )A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B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C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等权利D实施《和平建国纲领》E实施《宪法草案》三、简答题1.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2009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选择题

2009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选择题

2009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选择题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单项选择题l.在封建社会,中国封建政府实行的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政策是 ( )A.闭关锁国 B.高利贷 C.重农抑商 D.重商抑农2.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 ( )A.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C.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经济文化紧密联系 D.结构稳定、延续,发展缓慢、迟滞3.中国封建社会宗法等级制度的核心是 ( )A.夫权 B.父权 C.宗族家长制 D.君权4.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儒家思想5.1842年,中英间签署的关于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的条约是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虎门条约》D.《黄埔条约》6.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其对中国殖民剥削的主要形式是( )A.商品输出 B.资本输出 C·垄断商品倾销市场 D.掠夺廉价劳动力7.在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是 ( )A.封建自然经济 B.产品经济 C.商品经济 D.市场经济8.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 ( )A.严复 B.魏源 C.林则徐 D.龚自珍9.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大沽口阻击战 D.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0.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11.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A.《北京条约》B.《大津条约》C.《南京条约》D.《辛且条约》12.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注意世界形势,向西方学习,纷纷翻译外国报刊、书籍,其中叙述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的专著是 ( )A.《四洲志》 B.《地理大全》 C.《康孝酋纪行》 D.《瀛环志略》13.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侵略军是 ( )A.日本侵略军B.英国侵略军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14.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的管带邓世昌所指挥的军舰是 ( )A.定远号 B.镇远号 C.致远号 D.经远号15.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以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16.在中国近代史上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17.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规定关税制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黄埔条约》18.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留兵驻守”的条约是 ( )A.《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19.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基本形成的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B.中法战争和中法《天津条约》的签订C.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20.清政府与美国侵略者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黄埔条约》 B.《广州条约》 C.《望厦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21.1895年,中日间签订的中国割让台湾及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条约是( )A.《辛丑条约》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D《马关条约》22.从中国攫取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大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2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B.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C.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24.在1885年中法战争中,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清朝将领是 ( )A.刘铭传 B.冯子材 C.关天培 D.邓世昌25.下列哪个国家掌握中国海关管理权长达40余年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26.西方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租界是在 ( )A.广州 B.上海 C.南京 D.天津27.近代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A.日本B.美国 C.德国D.英国28.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魏源B.林则徐C.严复D.康有为二、多项选择题1.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上的主要特征是 (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B.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是基本经济结构C.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常常结合在一起D.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交纳高额地租2.中国封建社会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突出的是 ( )A.君权 B.父权 C.夫权 D.子权3.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定,中国以下主权开始受到破坏 ( )A.领土主权B.领海主权C.司法主权D.关税主权4. 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划分势力范围,其中有( )A.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B.长江流域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C.福建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D.滇、粤、桂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5.鸦片战争后,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有 ( )A.林则徐组织编译《四洲志》B.魏源提出“师夷长技”的思想C.郑观应提出“商战”、设立议院,实行“君民共主”等主张D.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6.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是 ( )A.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出现财政危机 B.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C.中国人的身体和精神遭到前所未有的毒害 D.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7.随着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出现了新兴阶级,它们是 ( ) A.地主阶级 B.农民阶级 C.工人阶级 D.资产阶级8.近代中国社会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9.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 )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B.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C. 反抗封建主义的压迫 D.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10.19世纪40年代,西方殖民者通过哪些手段,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A.军事侵略 B.政治控制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11.19世纪五六十年代,沙皇俄国通过一系列条约侵吞我国领土144万多平方公里,这些条约是 (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改订伊犁条约》12.甲午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有 ( )A.在中国投资开设工厂 B.在中国增设银行C.投资修筑铁路,控制交通事业 D.夺取矿权13.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赤裸裸的文化侵略,主要表现在( )A.建立教堂,派遣大批传教士到中国传教B.包庇教徒不法行为,强迫中国教民抛弃传统礼俗C.创办中外文报刊,为帝国主义侵略进行辩护D.宣扬“种族优劣论”,制造侵略有理的舆论14.近代中国资产阶级 ( )A.是在手工业工场比较发达的基础上,由手工业工场主和包买商转化而来B.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来C.是近代中国社会先进的革命的阶级D.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15.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经济上具有以下特点 ( )A. 帝国主义势力控制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B.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被消灭C. 中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D. 新兴的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并在中国经济中具有显然的优势16.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政治上具有以下特点 ( )A. 帝国主义势力逐渐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B. 中国封建势力成为帝国主义压迫和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C. 中国虽然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但是在实际上已经丧失大部分主权D. 中国处于各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17.1840年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 ( )A.割让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开放五口通商 D.协定关税18.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获得了在中国建立租界的特权,租界的设立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及领土完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真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真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5题,共90分)1.在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的武装斗争是()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美国B.日本C.俄国D.德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A.经济技术落后B.社会制度腐败C.思想文化保守D.军事指挥失误1843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长技以制夷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维新变太平天国运动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A.1851年B.1853年C..1856年D.1864年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A.洪秀全B.杨秀清C.洪仁玕D.石达开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是()。

A.江南制造总局B.京师同文馆C.总理各国事务衙门D.外务部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最早从事的洋务事业是()。

A.兴办民用工业B.创立新式学堂C.派遣留学生D.兴办军用工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岳王会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侵略权益在中国东北公然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美国与俄国B.日本与俄国C.英国与日本D.美国与英国20世纪初,邹容发表的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的著作是()。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革命军》C.《警示钟》D.《猛回头》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A.要不要打倒列强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D.要不要废科举,兴学堂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孔乙己》B.《药》C.《狂人日记》D.《阿Q正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运动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实施耕者有其田B、平均分配土地
C、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D、减租减息
8、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从思想上肃清“左”倾错误,我们党开展了延安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反对(a)。
A、主观主义B、宗派主义C、党八股
D、机会主义
9、社会主义改造是对(a)的改造。
A、生产方式B、分配方式C、生产资料所有制D、人与人的权力关系
2、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中颁布了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就是()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
3、在()时期清政府派出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批留学生,即赴美幼童。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清末新政
4、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是三名主义,即()
A、民权主义,民族主义,民生主义B、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E、他有了新的革命前途,即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到达社会主义的目标
4、《共同纲领》在建国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因为他对这个新国家作了一系列重大的规定,主要有()
A规定了新中国的国体B、规定了新中国的民族政策
C、规定了新中国基本经济成分和经济政策D、规定了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原则
E、规定了新中国的文化工作原则
10、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
A、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历史灾难,促使先进的中国人民意识开始觉悟,金地啊以来作为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表现有()
5、在过渡时期我们党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过几种社会过渡性的紧急组织实现的,即()
A、互助组B、初级社C、高级社D、人民公社E、乡镇企业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8分,共24分)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主要是西方文明。
2、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主要是产业工人
3、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摘自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
材料二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半殖民地在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地市促进全国革命的高潮的重要因素。
——摘自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
材料三
你对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他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自然就有解决的办法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饿,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C、民生主义、民权主义、民主主义D、民主主义、民生主义、民权主义
5新民主主义的核心问题是()
A、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B、农民问题
C、政权问题D、军队问题
6、近代中国以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完全胜利的战争是(c)
A、中法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
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
7、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d)。
四川大学各级各类考试的监考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四川大学考场规则》和《四川大学监考人员职责》。有违反学校有关规定的,严格按照《四川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十分)。
1、在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题页,本页为第页
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A4纸打印
学号:姓名
本题页,本页为第页
教务处试题编号:
四川大学期考试试题(开卷,闭卷,半开卷)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号:107048020课序号:课程名称:中国近代史纲要任课教师:成绩:
适用专业年级:2009级学生人数:印题份数:学号:姓名:
考试须知
四川大学学生参加由学校组织或由学校承办的各级各类考试,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和《四川大学考场规则》。有考试违纪作弊行为的,一律按照《四川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罚条例》进行处理。
四、论述题(18分)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时历史和人民道的正确选择?
五、材料分析题(18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而且,没有城市工人的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摘自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
问题
1、上述材料一何材料二分别代表了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哪两种观点?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那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六、观后感(20分)
请根据课堂教学中播ຫໍສະໝຸດ 的教学片《建国大业》的历史事实,谈谈你的观后感。
D、在作为国家立法机关的临时参议院中,同盟会员占多数
E、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
3、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其基本特点是()
A、它有新的革命性质,即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B、他有新的领导阶级,即无产阶级
C、他有新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D、他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维新运动D、义和团运动E、辛亥革命
2、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主要体现在()
A、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B、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发生了新的变化
C、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地位和主体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