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使用技术操作流程修订稿

合集下载

呼吸机使用技术操作流程

呼吸机使用技术操作流程

呼吸机使用技术操作流程
呼吸机使用技术操作流程:
⒈准备工作
⑴检查呼吸机设备是否完好,包括电源、气源和连接管路等。

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呼吸机模式和参数设置。

⒉患者接入呼吸机
⑴为患者进行基本的体格检查,包括呼吸道通畅性和氧饱
和度等。

⑵将呼吸机的导管与患者的气道连接,确保连接紧密且无
漏气。

⑶确保患者适当定位,可以采用头枕或安全带固定。

⒊呼吸机模式设置
⑴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呼吸机模式,如辅
助通气模式、控制通气模式等。

⑵根据患者的体重、性别和年龄等,设定合适的通气参数,包括潮气量、频率和吸气末正压等。

⒋呼吸机监测与调整
⑴监测患者的呼吸参数,包括潮气量、呼吸频率和吸气末
正压等。

⑵根据患者的生理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以保证患者的呼吸功能正常。

⒌氧气供应
⑴根据患者的氧饱和度和需要,调节呼吸机的氧气浓度。

⑵监测氧气浓度和流量,并及时调整。

⒍呼吸机维护与消毒
⑴定期清洁呼吸机设备,包括导管、滤芯和面罩等。

⑵定期进行呼吸机设备的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附件:本文档附带呼吸机操作手册和呼吸机设备清洁消毒说明。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呼吸机:一种医疗设备,用于辅助或代替患者的呼吸功能。

⒉辅助通气模式:一种呼吸机模式,通过提供额外的气流来辅
助患者的呼吸。

⒊控制通气模式:一种呼吸机模式,呼吸机完全控制患者的呼吸,包括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等。

⒋潮气量:每次呼吸中进入患者肺部的气体体积。

⒌吸气末正压:呼吸机在呼气结束后维持在呼吸道中的正压。

呼吸机操作流程

呼吸机操作流程

七、呼吸机的应用操作流程(一)物品准备呼吸机主机(主要为定容型呼吸机)、气源、管道系统及附件、灭菌蒸馏水、模拟肺、多功能电插板、无菌纱布、仪器使用登记本。

(二)操作步骤1、根据需要选择性能良好、功能较全的机型。

2、湿化器的水罐中放入滤纸及适量的无菌蒸馏水。

3、连接呼吸回路、测压管、雾化器及模拟肺。

4、核对病人床好、姓名,对清醒病人进行解释。

5、连接进气管。

6、接通电源,依次打开空气压缩机、呼吸机主机、加温加湿器的开关。

温加湿器打开5分钟后方可给病人使用,湿化温度以32~35°C为宜,24小时湿化耗水量要在250ml以上。

7、根据需要设定呼吸模式,所有通气模式分为两大类:(1)全通气支持(呼吸机提供患者的整个分钟通气量):IPPV、A/C、CMV、高频率的SIMV、PRVC等。

(2)部分通气支持(分钟通气量由呼吸机和患者自主呼吸两部分组成):低频率的SIMV、PSV、APRV、BiPAP、CPAP等。

8、设定潮气量(VT):一般按7~10ml计算,可直接设置或通过流速(FLOW)乘以吸气时间设置。

9、设定吸入氧浓度(FiO2):通常设定在30%~50%。

10、设定呼吸频率:小于1岁为25~30次/分;1~12岁18~20次/分;成人10~15次/分。

11、吸呼比(I/E):调节在1:1.5~3之间。

12、气道压力(PaW):成人设定在15~20cmH2O.13、根据需要设定其他参数:如旁路气流(BLAS FLOW)、触发灵敏度(SENSITIVIT)等,设定在安全范围或安全绿区内即可。

14、设定报警上下线范围:包括气道压力、每分通气量、气道阻力等。

15、再次检查管道连接是否正确有无漏气,测试各旋钮功能,应用模拟肺试机后,如一切运行正常,可与病人相接。

16、上呼吸机后严密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皮肤颜色、血气分析结果,并做好记录,同时观察呼吸机运行情况,有无报警发生,及时处理,解除引起报警的原因。

呼吸机操作流程 Microsoft Word 97 - 2003 Document

呼吸机操作流程 Microsoft Word 97 - 2003 Document

呼吸机操作流程
一、准备
1、连接呼吸机各管路以及氧气装置。

2、加温加湿器内加适量蒸馏水,打开开关。

调节合适的温度。

3、打开呼吸机开关,打开氧气阀门,调节减压阀压力位0.4—0.6 MPa。

4、根据病情选择呼吸模式,设定潮气量、呼吸频率、呼吸比,氧气浓度等参数数值。

设定个参数报警上下限。

5、接模拟肺试运行正常后,连接呼吸机与病人。

6、按时监测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及血氧饱和度。

7、分析并报警原因并及时解除故障。

二、消毒与保养:
1、各管路及加温罐用含氯1000㎎/L,溶液浸泡30分钟后,清水冲净晾干,各管路再用环氧乙烷灭菌。

2、机身保持清洁干燥、使用后用75%酒精擦拭。

3、使用过程中注意随时向加温加湿罐内加水,以防干烧。

4、心电图机置于防震、防火、防热、防潮空间,备用时用布盖好。

5、机身发生故障时,须技术与专职维修人员联系,切勿擅自打开机箱。

呼吸机的使用及流程文件

呼吸机的使用及流程文件

呼吸机的使用及流程文件1. 概述呼吸机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帮助患者维持正常呼吸功能。

本文档介绍了呼吸机的使用方法和流程,以及使用呼吸机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2. 呼吸机的使用方法以下是使用呼吸机的简要步骤:1.确保呼吸机的电源连接正常,并打开电源开关。

2.根据患者的需求,选择适当的参数设置,包括氧气浓度、呼吸频率、吸气压力等。

3.将呼吸机的导管连接到患者的气道上,确保连接紧密但不给患者造成不适。

4.通电后,观察呼吸机的显示屏上的参数是否正常,并确保患者的呼吸与呼吸机同步。

5.监测呼吸机的报警系统,如有异常报警及时处理。

3. 使用呼吸机需要注意的事项使用呼吸机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使用呼吸机前,要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并熟悉呼吸机的使用方法。

•选择合适的呼吸机型号和参数设置,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定期检查呼吸机的性能和安全功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使用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

•使用呼吸机时,要保持呼吸机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定期更换和清洗相关配件。

•当呼吸机报警时,操作人员应该及时处理,并检查呼吸机和患者的连接情况。

4. 呼吸机流程文件以下是呼吸机使用的流程文件示例:呼吸机使用流程1.开机准备阶段–确保呼吸机电源连接正常。

–打开电源开关。

–检查呼吸机的显示屏和参数设置。

2.连接导管–将呼吸机的导管连接到患者的气道上。

–确保连接紧密但不给患者造成不适。

3.开始使用呼吸机–通电后,观察呼吸机的显示屏上的参数是否正常。

–确保患者的呼吸与呼吸机同步。

–监测呼吸机的报警系统,如有异常报警及时处理。

4.结束使用呼吸机–关闭呼吸机的电源开关。

–将呼吸机和患者的连接解除。

–清洁呼吸机的导管和相关配件。

注意事项•在操作呼吸机时,务必熟悉操作手册。

•使用呼吸机前,确保接受过相关的培训。

•定期检查呼吸机的性能和安全功能。

•保持呼吸机和周围环境的清洁。

•呼吸机报警时,及时处理并检查呼吸机和患者的连接情况。

(完整版)呼吸机操作流程

(完整版)呼吸机操作流程

(完整版)呼吸机操作流程(完整版)呼吸机操作流程引言本文档旨在为使用呼吸机的医务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流程。

呼吸机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可用于维持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并提供适当的通气支持。

正确操作呼吸机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

准备工作在开始操作呼吸机之前,确保完成以下准备工作:1. 确认呼吸机的电源已连接并正常工作。

2. 检查呼吸机的气管插管是否已正确放置,并且没有任何异常情况。

3. 准备好合适的通气管道和呼气阀。

4. 确保呼吸机的设置参数已经调整到适合患者的水平。

操作步骤以下是呼吸机的操作流程:1. 打开呼吸机电源,确保设备正常启动。

2. 按照医嘱设置呼吸机的参数,如潮气量、吸气时间、呼气时间等。

3. 将通气管道与呼吸机连接,并确保连接紧固,没有漏气情况。

4. 确认呼吸机的触发模式和呼吸模式设置正确。

5. 开始通气,观察患者的反应以确保通气参数适当。

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6. 定期检查呼吸机的报警设置,确保报警功能正常工作。

7. 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生命体征,如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等。

8. 定期更换通气管道和呼气阀,以确保设备的清洁和正常工作。

9. 在停止使用呼吸机或更换患者时,按照正确的流程关闭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

注意事项在操作呼吸机时,请记住以下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医嘱和标准操作规程操作呼吸机,不得私自调整参数或操作方式。

2. 在操作过程中,随时注意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及时调整通气参数和呼吸模式。

3. 定期检查设备的报警设置,确保报警功能正常,及时处理报警情况。

4. 注意维护呼吸机的清洁和消毒,定期更换通气管道和呼气阀。

5. 如遇到操作困难或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操作并寻求专业的医疗人员帮助。

结论正确操作呼吸机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档提供了详细的呼吸机操作流程,希望对使用呼吸机的医务人员有所帮助。

在操作过程中,请严格按照医嘱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呼吸机使用技术操作流程

呼吸机使用技术操作流程

呼吸机使用技术操作流程呼吸机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帮助患有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的患者呼吸。

呼吸机使用技术操作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设备准备首先,需要检查呼吸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确认设备的所有功能都正常。

同时,还要确保呼吸机所需的氧气或空气供应是充足的,并确保连接管道的清洁。

配备好所有的相关设备,如面罩、导管等。

2.患者准备将患者安置在合适的位置,通常是在床上或轮椅上,并使其保持舒适的姿势。

在开始使用呼吸机之前,还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无堵塞物。

3.呼吸机设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合适的参数以确保呼吸机可以提供适当的支持。

这些参数可以包括呼气末正压(PEEP)、潮气量(Tidal Volume)、吸气流速(Inspiratory Flow Rate)等。

此外,还应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呼吸模式,如辅助控制通气(AC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等。

4.面罩/口罩的使用将面罩或口罩正确地安装在患者的面部,确保密封性能良好并且舒适。

应注意,面罩/口罩的尺寸应与患者的脸型相匹配,以确保气密性。

5.呼吸机连接将呼吸机的连接管道与面罩或口罩连接起来,并确保连接牢固不松动。

虽然这一步骤通常是由医护人员完成的,但在必要时,患者或其家属也可以参与。

6.呼吸机启动按下呼吸机的启动按钮,开始呼吸机的工作。

在此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呼吸机的显示屏上的参数,如吸气压力、呼气末正压等。

正常情况下,呼吸机应该能够正确地检测到患者的呼吸努力,并按照预设的参数提供支持。

7.呼吸机监测在使用呼吸机期间,要定期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

这包括观察患者的吸气和呼气努力,检查呼吸频率、潮气量是否正常等。

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呼吸机的参数,包括吸气压力、呼气末正压等的变化。

8.呼吸机的调整根据患者的反应和需要,适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

这可能包括增加或减少吸气压力、PEEP的水平等。

在调整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反应作出决策,并与医护人员保持紧密沟通。

呼吸机使用技术操作流程

呼吸机使用技术操作流程

呼吸机使用技术操作流程呼吸机使用技术操作流程1. 引言呼吸机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用于提供机械通气支持,维持病人正常呼吸功能。

本文档旨在提供详细的呼吸机使用技术操作流程,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使用呼吸机。

2. 检查呼吸机2.1 检查呼吸机的电源线和接地情况,确保呼吸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2 检查呼吸机的气路连接,确保气路畅通且无泄漏。

2.3 检查呼吸机的气囊、气管导管等呼吸机配件的完整性和清洁度。

3. 连接呼吸机3.1 确保病人正确定位。

3.2 将呼吸机的气管导管与病人的气道连接。

3.3 确保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气囊充气状态适当。

4. 设置呼吸机参数4.1 根据病人的情况,调整呼吸机的吸气压力(IPAP)和呼气压力(EPAP)等参数。

4.2 根据病人的通气需求,设置呼吸机的呼吸频率和吸呼比。

4.3 调整其他参数,如PEEP、氧浓度等,以提供适合病人需要的通气支持。

5. 启动呼吸机5.1 打开呼吸机的电源开关。

5.2 检查呼吸机显示屏上的参数,确保呼吸机正常工作。

5.3 备妥备用电池或备用电源,以防断电情况。

6. 监测呼吸机工作状态6.1 定期检查呼吸机的气道压力、吸呼气流速和容积等参数。

6.2 根据病人的状况,监测呼吸机的报警参数,如低氧浓度、高气道压力等。

6.3 定期检查呼吸机的报警功能,确保呼吸机能够及时报警。

7. 使用呼吸机的附属设备7.1 根据病人的需求,使用呼吸机的雾化器、加热湿化器等附属设备。

7.2 根据需要,使用呼吸机的呼气末二氧化碳检测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等附属设备。

附件:本文档不涉及附件内容。

法律名词及注释:1. 呼吸机:医疗设备,用于提供机械通气支持,维持病人呼吸功能。

2. 气囊:呼吸机配件之一,用于形成正压通气。

3. 气管导管:呼吸机配件之一,将气流引入病人气道。

4. IPAP:吸气压力(Inspiratory Positive rway Pressure)的缩写,表示呼吸机提供的吸气压力。

呼吸机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范本

呼吸机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范本

呼吸机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范本操作流程1. 准备阶段:- 检查呼吸机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电源是否接通、氧气供应是否正常等。

- 检查患者与呼吸机的连接,确保连接良好,没有松动或漏气的情况。

- 检查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

2. 设置呼吸参数:- 选择适当的呼吸模式,根据患者的需要和情况来确定。

- 调整呼吸频率、潮气量、吸呼比等参数,以达到患者的呼吸需求。

3. 启动呼吸机:- 打开呼吸机的电源开关,确保电源正常通电。

- 按下呼吸机的启动按钮,启动呼吸机。

4. 监测患者情况:-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

- 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变化,及时调整呼吸参数。

5. 结束使用:- 在使用完毕后,先将呼吸机的电源开关关闭。

- 将患者与呼吸机的连接解开,确保患者能够自由呼吸。

考核标准1. 操作准确性:- 操作者能正确设置呼吸参数,包括呼吸模式、频率、潮气量等,并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调整。

- 操作者能正确启动和关闭呼吸机,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连接。

2. 监测能力:- 操作者能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记录相关数据。

- 操作者能及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变化,并根据需要调整呼吸参数。

3. 安全意识:- 操作者能遵循呼吸机的使用说明书,确保操作安全、无误。

- 操作者能及时处理呼吸机故障或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 沟通技巧:- 操作者能与患者、护理团队和其他医疗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确保呼吸机操作顺利进行。

以上是呼吸机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的范本,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