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说明书2002版

合集下载

贵州省清镇市新店镇新型城镇化项目整体定位及发展战略2014-6-10

贵州省清镇市新店镇新型城镇化项目整体定位及发展战略2014-6-10

15
【生态农庄】打造生态农庄和有机餐厅,兼容销售、餐饮服务功能,倡导 绿色健康生活
融原生态蔬菜、水果销售以及生态餐饮服务于一体的
综合性生态购物中心
以提供项目内自产的无污染蔬菜、水果等农业 产品销
售和即时生态餐饮消费体验为主要特点小型单体生活 mall
16
17
18
小镇中心——根据项目建设指标,未来将新增约5万养生
34
国际案例借鉴法国安纳西小镇:法国童话小镇,阿尔卑斯山的阳
台,有法国“威尼斯”之称
地理位置: 地处法国东南部阿尔卑斯山地区,上萨瓦省的省 会,坐落在阿尔卑斯山与安纳西湖之间的安纳西 历史简介: 小镇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十二世纪,尽管经过世代 变迁,历久弥新,但留下岁月痕迹的城市布局, 建筑,古风,依然飘洒着法兰西已渐消逝的贵族 气息
人口规模:约5万
35
空间布局:——以临湖区为核心区域,区域分块较为明显
核心区块
该区域位于极大板 块中心,将形成医 疗、文化、娱乐、 教育配套中心。
住宅区块
该区块为纯住宅区 块,在核心区的南 面和西南面,部分 住宅临湖,该区块 中的住宅疏密布置 不尽相同
生态农业区块 该区块为生态农业区块, 将形成农业种养殖、观 光、摄影、购物等生产 旅游项目
类型:周边居民 客户特征:对价格敏感,关注 生活配套,属于日常居住型客户 置业目的:一居
E
D
类型:小资度假 客户特征:自由职业、生活随 意,喜欢到处旅游,因独特的自 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而选择 置业目的:二居、三居
32
市场特征 基于本项目具有大规模生态区的自身优势,可以依托未来城市发 展的机遇,结合生态休闲功能,在外围市场的竞争中突围
•随着项目的成熟构建配套 体系(医疗、生态农业、 商业、娱乐主要的配套)

规划文本规划图纸-清镇

规划文本规划图纸-清镇

规划文本规划图纸-清镇红枫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0年)规划文本规划图纸目录规划文本第一章规划总则 (1)第二章保护规划 (2)第三章游赏规划 (6)第四章设施规划 (10)第五章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 (12)第六章相关规划协调 (13)第七章近期规划实施 (15)附表附表1-1 风景名胜资源类型表 (16)附表2-1 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17)附表3-1 风景名胜区游客容量表 (17)规划图纸图0-1 区位关系图图0-2 综合现状图图0-3 规划总图图1 风景名胜区和核心景区界线坐标图(包括1-1-1、1-1-2两幅分图)图2-1 分级保护规划图图3-1 游赏规划图图4-1 道路交通规划图图4-2 游览设施规划图图5-1 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图图6-1 城市发展协调规划图图6-2 土地利用规划图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了加强红枫湖风景名胜区的严格保护和永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等规定,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与面积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97.8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39.6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58.2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06°19′07″-106°27′58″,北纬26°23′46″-26°35′15″(见图1-1-1)。

核心景区总面积79.97平方公里(见图1-1-2),占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的40.43%。

第三条风景名胜区性质与资源特色红枫湖风景名胜区是以高原喀斯特湖泊、地貌、植被景观为主体,以水源保护和生态保育功能为主,可适当开展观光游览、休闲避暑、文化娱乐、科普教育、水上运动、会议接待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的风景名胜资源共有二大类,八中类,十四小类,共64个景观单元,其中人文景观单元27个,自然景观单元37个(见附表1-1)。

第四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

近期5年,即2016-2020年;远期10年,即2021-2030年。

清镇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清镇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清镇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清镇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前言“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

抓住机遇,科学制定和实施《清镇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促进清镇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向全面实现小康宏伟目标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纲要》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综合性、宏观性的纲领性文件,是“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宏伟蓝图,是未来五年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依据。

为此,《纲要》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制定贵阳市国政治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纵深推进。

(一)实施产业振兴计划,经济总量实现翻番。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预计完成91亿元,在2005年基础上实现翻番,年均增长15%;人均生产总值预计为18382元,折合2768美元,比2005年增长96.1%,年均增长14.4%。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02亿元,突破百亿元大关,比2005年增长63.2%,年均增长10.3%。

财政总收入完成9.94亿元,比2005年增长74.4%,年均增长11.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54亿元,比2005年增长116.4%,年均增长16.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亿元,是2005年的4.2倍,年均增长33.8%,“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278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亿元,年均增长19.1%。

2010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3.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7.3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2005年的13:50:37变为11:48:41。

某县旅游发展规划文本

某县旅游发展规划文本

**县旅游发展规划文本(2005年—2020年)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规划性质本规划的性质为贵州省**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凡在规划范围从事旅游开发的单位或个人,均应执行本规划制定的条款。

本规划一经批准,必须按照规划要求实施。

任何部门或个人均不得擅自修改;本规划如需进行修改或完善,须按程序报县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县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以构皮滩电站修建蓄水后形成的库区风光为契机,抓住**江沿岸县市联合实施**江画廊旅游开发机遇,全力打造**县旅游业,充分体现**旅游在“**江画廊”及遵义市和贵州省当中的重要作用,带动**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

第三条规划编制原则1. 强化特色,突出优势;2. 注重文化,打造精品;3. 开发与保护并重;4. 统筹协调,科学发展。

第四条规划依据本规划以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4出版稿);《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2002年12月13日);《贵州省旅游规划编制管理试行办法》(黔旅办[2003]28号);《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国旅游出版社) ;《**县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县交通建设规划》(2000-2020年);《**大**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0年5月;《**县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县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县志》等其它相关文件资料。

第五条规划分期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地域空间的一个有机整体,其开发利用必须与所在地的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运作密切结合。

考虑**县政府工作届期关系,本规划将**县旅游业发展的规划期限定为16年,分近、中、远三期:A. 近期 2005年——2010年,项目建设阶段,全力提升**知名度;B.中期 2011年——2015年,发展提升阶段,成为省内知名旅游目的地;C.远期 2016年——2020年,拓展腾飞阶段,成为中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清镇市乡愁贵州的旅游规划研究

清镇市乡愁贵州的旅游规划研究

规划与设计gui hua yu she ji66清镇市乡愁贵州的旅游规划研究◎朱秋芳1马军2摘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繁华,城市的喧嚣和华丽不再是人们心中的避风港、修炼场。

当时机成熟,回归自然、安静的寄托越来越被现代都市人所追求。

这也是人们对旅游体验的一种转变。

所以,城镇建设要强调尊重自然、与自然的和谐。

较多的城市人口,其实都是远离自己家乡,开创了新的天地,也就是说,在这些人心中总有自己故乡的身影,却不得不与之分离,所以若能找到心中寄托这份乡愁的地方,是他们心灵莫大的慰藉。

故乡是每个人心中的根基,也是自己精神停靠站。

所以挖掘让人能想起乡愁记忆的旅游资源,随着时代诞生。

清镇市乡愁贵州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中出现,本文从清镇乡愁贵州目前所开发的资源着手,根据当今的市场需求,对其提出一些在乡愁旅游类资源开发时的对策和建议。

希望能帮助乡愁贵州景区更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乡愁贵州;旅游规划;研究当代的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变化,首先不只是对旅游需求的强度上,还体现在旅游体验上的变化。

这是建立在现在的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不断的提高的基础上。

而当今的人们因各种原因,远离家乡寻找更高生存空间的不在少数。

由此,在这些人心中深藏着一种情怀,那就是对家乡的眷念,从而形成一种理念和文化。

人们会为了让自己对家乡的这份情感在实践中能感受到更加真切,而这份感情的实践可以是物质的、非物质的寄托,就是一种有关的记忆,所以,乡愁文化旅游出现了,让人们在寻找乡愁、体验乡愁中形成寄托,在特定的人群中已经成为一种新的风尚。

与消费市场对应,就离不开此类旅游资源的开发,而清镇乡愁贵州就是为满足旅游消费需求的旅游目的地,它以农耕文明国际休闲度假区为理念,以乡愁为主题文化,塑造贵山秀水忆乡愁的旅游形象的旅游目的地。

一、乡愁贵州旅游资源情况概述(一)自然资源概况乡愁贵州是建立在保持当地山清水秀、田园农田的自然状态基础上开发的,与乡愁文化那份回归自然、纯真的情怀相趁和,这也是此类项目的先天基础。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清镇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黔府函〔2015〕227号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清镇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黔府函〔2015〕227号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清镇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正文:----------------------------------------------------------------------------------------------------------------------------------------------------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清镇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的批复黔府函〔2015〕227号贵阳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提请批复〈清镇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的请示》(筑府报〔2015〕135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关于清镇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原则同意清镇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市域城镇发展目标、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职能分工、城镇空间结构布局、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综合防灾体系规划和空间管制规划。

(一)实施该规划时,要进一步强化清镇市中心城区作为市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加快发展站街镇,形成“一核、两轴、三片区”的市域空间发展格局,增强中心城市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此基础上,有重点地发展主要交通沿线小城镇。

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着重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小城镇综合功能。

(二)要按照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统筹安排市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市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及供水、供电、通讯、防灾等基础设施体系,尽快形成布局合理、结构完善、功能明确、发展协调的市域城镇体系。

(三)市域城镇化水平:2020年达到60%,城镇人口达到40万人;2030年达到75%,城镇人口达到64.5万人。

二、关于清镇市城市总体规划原则同意《清镇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规划年限、城市性质、规模、布局、发展方向和各项专业规划、技术经济指标。

贵州贵阳清镇市城市规划

贵州贵阳清镇市城市规划

政府招商<<<Government Investment第一部分 基本情况 清镇市位于贵州省中部,贵阳市西面,这里三水萦城、四湖托市,是云贵高原上一座美丽的湖滨城市;全市总面积1383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5个社区,总人口51万,这里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是贵阳重要的卫星城市,这里风光优美、能矿富集,是贵州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工业基地、旅游胜地。

发展中的清镇,崛起中的清镇,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在国发2号文件出台的大好机遇下,在全省大力实施 “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和“两加一推”主基调的大背景下,已在贵州省和贵阳市十二五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第二部分 七大优势一、区位决定地位 清镇距贵阳老城区23公里,距4D级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约30公里,与贵阳观山湖区、花溪区毗邻。

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文件,文件指出:“建设以贵阳-安顺为核心,以遵义、毕节、都匀、凯里等城市为支撑的黔中经济区,推进贵阳—安顺经济一体化发展;文件还指出:加快建设贵安新区,要把贵安新区建设成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形成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重要的资源深加工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鼓励在土地、投资、科技创新等领域先行先试。

”届时贵安新区将形成1560平方公里1000万人口规模,地跨贵阳、清镇、平坝、安顺等地的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清镇——正好位于贵阳和安顺城市带的中心节点,区位优越,它不仅是贵安新区的核心区,还是贵安发展轴与贵毕发展轴的连接点,将两个产业城市带联动起来,让贵安新区为贵毕产业带提供城市功能,让贵毕产业带为贵安新区提供产业支撑。

除此之外,清镇还是贵阳市委、市政府十二五期间着力打造的“五座新城”之一——百花生态新城的核心区,总规划面积305平方公里,地跨清镇、观山湖区。

旅游总体规划说明书

旅游总体规划说明书

旅游总体规划说明书篇一:旅游规划说明书第一部分泽州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 总则1.1目的为了落实晋城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充分发挥泽州县旅游资源的优势,把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来抓”,加强泽州县旅游业开发与发展的科学性和连续性,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并统筹泽州县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制定《泽州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

1.2 本规划的主要依据《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T50298-1999)《中国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 2001《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及2020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2001 《中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估》(GB/T18972-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1999)《风景名胜区管理规划规范》(GB/T50298-1999)《山西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泽州县旅游文物管理中心文件》,2003《泽州县环境保护“十五”计划》,2002《晋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风景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实施手册》,1997《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1999《关于晋城市第一批划定三十五项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报告》,20031.3 参考文献《凤台县志》,1999《泽州县统计年鉴》,2000《泽州县统计年鉴》,2001《泽州县统计年鉴》,2002《泽州县统计年鉴》,2003《泽州百科》,2000《泽州县揽胜》,2002《晋城揽胜》,2002《山里泉风景旅游休闲渡假区开发总体规划》,2004《泽州县旅游工作汇报》,2004《晋城市2003年度星级饭店复核总结》,2004《泽州县经济结构调整和小城镇发展规划》,2003《晋城市2003年度旅行社业务年检总结》,2004《泽州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地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晋庙铺镇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3《山西省泽州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3《书画文集》,2002《山西、晋城(山里泉自然风光旅游区)》,2004《古文化研究》,2001-1,2002-2,2003-1,2003-2《深山明珠》,2002《巴公镇志》,2003《努力实现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突破——在全县计划、经贸、财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4《山里泉风景旅游度假区开发总体规划》,2004《珏山总体规划》,1998《李寨风景区总体规划》,1999《泽州文物资料》,2003《晋城旅游总体规划》,2003《泽州古代文化荟萃》,2001《李寨风景旅游区投资估算汇总表》,1999《古文化学报》,晋城市古文化研究中心1.4 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整个泽州县行政区域范围,总面积2023平方千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镇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目录第一章旅游业发展的区域背景一、区域自然地理背景二、社会经济背景三、旅游业发展背景四、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二章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战略及目标一、清镇市旅游业的现状和特点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三、旅游发展战略及目标四、规划年限五、规划依据第三章旅游市场分析与促销规划一、客源市场分析二、旅游市场预测三、旅游形象策划四、旅游形象的宣传与促销第四章清镇市旅游资源及评价一、清镇市旅游资源及评价二、清镇市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第五章清镇市旅游功能分区及区域旅游产品开发规划一、“城连水,水连城”形象品牌的打造与设计二、清镇市旅游功能分区三、旅游路线设计第六章旅游设施与旅游服务发展规划一、旅游住宿设施发展规划二、旅游餐饮发展规划三、旅行社管理规划四、旅游商品与购物设施发展规划五、文化娱乐业规划与信息服务第七章旅游基础设施规划一、旅游交通现状二、旅游交通规划三、旅游通信设施规划四、旅游能源设施规划五、旅游区给排水设施规划六、旅游信息中心设施规划第八章投资估算及旅游效益分析一、投资估算二、效益分析第九章旅游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一、清镇市旅游区环境现状及问题二、两湖旅游区的环境保护规划节三、规划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四、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第十章清镇市园林绿化规划一、现状评述二、城区园林绿化规划三、景区绿化规划第十一章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一、人力资源分析与预测二、人力资源开发规划第十二章旅游规划的实施与保障一、旅游发展的组织保障二、旅游发展的法律保障三、旅游发展的资金保障四、旅游发展的人才保障五、旅游发展的科技保障第1章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背景一、区域自然地理背景1、概况清镇市位于贵州省中部,乌江上游鸭池河南侧,东西长42.6公里,南北宽56公里。

在东经106‘07,06”~106‘33,,北纬26‘21,一26‘59,之间。

它是贵阳市辖县级市,市区距省会贵阳市区24公里。

东接贵阳的乌当、花溪两区,西邻毕节地区织金县,南与安顺市平坝县接壤,北与毕节地区黔西县及贵阳市修文县交界。

是我省经济、文化、旅游和交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

清镇市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置镇西卫,二十六年置威清卫。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修威清卫,二十六年(1638年)改置清镇县。

1949年11月14日解放,市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1992年更名为清镇市;1996年划归贵阳市。

全市总面积1492.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

设6个乡、4个镇。

2000年木统计,总人口49.96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10.97万人。

市内有汉、苗、布依、侗、彝、仡佬、水、回、壮、满、白等30多个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12.16万人。

占总人口的24.34,以苗族居多,红枫湖镇、牛场和麦格等乡是苗族分布较集中的地区。

2、自然地理背景清镇市地处苗岭山脉北侧。

地形总的趋势是东北、西南高,海拔1350~1762.7米;南部和北部低,海拔1200~1250米;鸭池河、猫跳河、暗流河等河谷地带海拔769~1200米;地势起伏较大。

清镇市平均海拔高程为1290米,最高海拔在站街镇茶山大坡宝塔山,海拔1762.7米,境内最低点位于北部暗流乡猫跳河流入鸭池河河口处,海拔769米,相对高差994米。

东部和西南部为低中山山地;中部海拔1000~1450米;东、北及西部边界的河谷地带,海拔在800—1000米。

清镇市地貌在内外营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貌类型。

从成因看,可分为溶蚀和侵蚀两大类,以溶蚀地貌类占优势(约占75%)。

从形态看,可分为山地、丘陵和坝子。

山地、丘陵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31%和59%,坝子占5.5%。

中低山和中山分布在东北部的宝塔山、云归山、九龙山以及西南部老黑山、大威岭等地;西北部流长、新店、卫城镇的暗流、木刻等乡碳酸盐岩广泛出露,属典型的溶丘洼地区;卫城一占街暗流河及其支流干河和东南部猫跳河上游地区,第四纪剥蚀面保存较好,地表起伏和缓,红色粘土深厚,坝田、坝土分布较集中成片。

清镇市地表出露的地层和岩石有前震旦系的变余砂岩、变余凝灰岩和板岩,震旦系、寒武系、石炭系、三叠系、二叠系、侏罗系的石灰岩、白云岩、砂岩、页岩,第三系的砾岩,第四系的堆积物及海西期的玄武岩等。

强烈的燕山运动先后使东部岩层形成近南北向褶皱(川黔经向构造体系),西部岩层形成北东向褶皱(黔西山字形构造体系)。

褶皱带内大规模走向断层发育,横向与斜向断裂交织成网,相互成层的可溶性岩石和非可溶性岩石经褶皱断裂后呈带状交错,它们在内外营力相互作用下逐步形成各种岩溶地貌和常态地貌形态。

喜马拉雅运动使本地区进一步抬升,老第三系的砾岩也产生断裂,并控制现今几个陆相红色沉积盆地。

第四纪以来,地壳明显抬升,河谷深切,裂点、瀑布、跌水随处可见,如羊皮洞瀑布落差达40余米。

清镇市地面经两次大的造山运动和一系列溶蚀、侵蚀和剥蚀后,终于形成东部及西南部高和南部及北部低的地貌格局。

本市位于苗岭山地北坡,西北部界河为乌江上游三岔河及鸭池河。

境内猫跳河及其支流、暗流河等均发源于安顺、平坝县境,向北流入本市,注入乌江。

发源于本市东北部云归山区的干河、羊叉河、龙滩河、长冲河及西南山区的油菜河等为三岔河的小支流,河道总长370余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每秒423立方米。

5—9月径流量占年总量的76—80%。

全年水资源总量8.93亿立方米,水力资源可开发37.7 万千瓦。

清镇市水系较发达,均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条,即乌江干流鸭池河、乌江一级支流猫跳河及其支流暗流河(又名跳蹬河)。

除上述三条主要河流外,流域面积在20~100平方公里之间的河流有8条,即乌江一级支流油菜河、猫跳河一级支流羊叉河、麦西河(又名龙滩河)、东门桥河、长冲河,暗流河一级支流干河,羊叉河一级支流乌沙河等。

鸭池河为清镇市第一大河,它环绕市西北界,在市境内河段长68.5公里。

猫跳河为清镇市第二大河,发源于安顺七眼桥镇郑家屯,经平坝流入市境,为清镇市与贵阳市的乌当区、花溪区及修文县的界河,在清镇市北端汇入乌江。

暗流河为猫跳河一级支流,是清镇市第三大河,发源于平坝县,河流由南向北流经清镇市蔡水,中部卫城、占街等乡镇,再伏流两段共约7公里出羊皮洞汇入猫跳河。

全河长约66.7公里。

清镇市境内建有红枫湖、百花湖和东风湖三大水库。

其中红枫湖建成于1960年,是猫跳河六级水电站的第一级,位于河流上游,水库东西长约9公里,南北宽约16公里,库区分南湖、北湖和后湖。

水库集水面积1596平方公里,水面面积约57.2平方公里,总库容7.5288亿立方米,具有发电、防洪、工农业用水、旅游、养殖、水上运动等多项功能,而且是贵阳市的主要后备水源。

流域内主要有羊昌河、桃花园河、麻线河、后六河等河流流入库区。

百花湖位于清镇市东南面,猫跳河中游,是猫跳河梯级水电站的第二级水库,集水面积1895平方公里,总库容2.2082亿立方米,水面面积约14.5平方公里,具有发电、防洪、工农业用水、旅游、水产养殖等多项功能。

百花湖水面辽阔,湖中岛屿星罗棋布,风景秀丽,是贵州省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红枫湖和百花湖大部份在清镇市境内。

现百花、红枫两水电站经机组改造后,装机容量均为2.4万千瓦。

东风湖位于清镇市新店镇,是乌江干流上继乌江渡之后的第二大电站。

该水库集水面积18161平方公里,总库容10.25亿立方米,坝高168米,水面面积19.7平方公里,装机容量51万千瓦,具有发电、防洪、工农业用水、水产养殖等功能。

此外,清镇市还有小1型水库一座(银燕水库)和小2型水库14座。

清镇市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多年平均雨量1147.8mm,多年平均气温14.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3.9~C,极端最低-8.6 ℃(1997年2月),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2.6~C,极端最高气温34.5℃(1961年7 月) 。

清镇市东部山高坡陡,气候温凉湿润,年平均气温13—14~C,年总辐射80~86千卡/平方厘米。

中南部丘陵坝地,地势开阔,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西北部丘陵山地区,气候温和;南部丘陵区与东部气候类似。

由于地势高差较悬殊,气候垂直分异较显著。

三岔河、鸭池河、猫跳河下游谷地气候温热,低中山地气候温凉,中山则具冷凉气候的特点,有利农、林、牧综合经营。

本市灾害性天气有:春旱、冰雹和春秋冷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境内土壤类型繁多,组合复杂,有黄壤、黄棕壤、石灰土、紫色土和水稻土等五个土类。

黄壤及水稻土较集中地分布于中南部暗流河、猫跳河上游湖区;黄棕壤呈岛状分布于云归山、老黑山等海拔1450米以上的中山区;石灰土集中分布于西北部岩溶丘陵洼地区;紫色土成条带状散见于各地。

由于成土自然条件和人为耕作影响的不同,各类型的土壤形态特征,理化性状和生产性能均有很大差异,土壤的各种养分含量差别也较大,自然土壤肥力不高,有机质含量多在2~6%。

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由于人为活动的种种破坏,多演替为次生的植物群落。

其中以灌丛草坡为主。

在灌丛中,又以石灰岩灌丛所占面积较大。

目前仅在九里箐、云归山东侧有两片残存的原始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有黑壳楠、新木姜、丝栗栲、青冈栎等。

全市现有森林面积16 78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6.9%,主要树种有马尾松、黑壳楠、新木姜、丝栗栲、青冈栎、油茶、油桐、漆树和杜仲等。

东部温凉湿润,是针阔叶林的主要分布区。

另外,鸭池河谷还有柑桔等喜温作物的分布。

中南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是农业植被、石灰岩灌丛、经济林、防护林区。

西南部生长着栎类灌丛、用材林及草地。

矿产有铝土,铁、耐火材料、磷、重晶石、煤等。

其中铝土矿储量大,晶位高,分布较集中,多为露天开采。

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西南部。

铁矿与铝土矿共生,较大煤田有沙鹅、席关、鸭池等地。

二、社会经济背景清镇市自然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集水、电、路、矿、旅游五大优势于一体,加之地处黔中腹地,临近贵阳中心市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十分突出,市内交通方便、有"321"国道,贵黄高等级公路自市东茅山入境,沿城东簸箩龙滩坡出境,滇黔、清毕、清织三条公路干线在境内汇合,铁路有湖潮至林歹,林东至后午两条支线通过,境内有8个火车站,初步形成了较为发达的交通运输网,对沟通城乡物资交流,繁荣农村经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具有发展现代旅游业和城市建设的物资条件,现已成为贵外1省著名的旅游区。

2000年清镇市国内生产总产值25.3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15 517万元,比上年增长10.8%。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79元,增长5.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